首页 理论教育 理想信念和道德规范的重要性

理想信念和道德规范的重要性

时间:2023-11-20 理论教育 版权反馈
【摘要】:专业能力是指胜任某种职业必须具备的能力。角色的多重性、工作的多元性、职责的多样性决定了高校辅导员应具备多种多样的专业能力。理想信念教育引导能力习近平总书记曾形象地将理想信念比喻成人精神上的“钙”,没有理想信念,理想信念不坚定,精神上就会“缺钙”,就会得“软骨病”。道德规范教育引导能力“国无德不兴,人无德不立。”

理想信念和道德规范的重要性

专业能力是指胜任某种职业必须具备的能力。角色的多重性、工作的多元性、职责的多样性决定了高校辅导员应具备多种多样的专业能力。本书根据《高等学校辅导员职业能力标准(暂行)》和教育部43号令,从教育引导、发展指导、事务管理、科学研究等方面解析高校辅导员专业能力构成。

1.教育引导能力

教育引导能力是指高校辅导员根据一定的社会思想政治道德要求和大学生的思想政治道德现状,对大学生施加教育引导,促使大学生形成符合社会发展要求的思想政治品德的能力。高校辅导员的工作主要包括:教育引导、事务管理和发展指导。其中,教育引导是核心。高校辅导员只有聚焦理想信念、突出价值引领,才能完成立德树人的根本任务。高校辅导员应具备的教育引导能力主要包括:

(1)思想理论教育引导能力

思想理论教育是高校辅导员的首要工作职责。高校辅导员对大学生进行思想理论教育,关键是要用马克思列宁主义毛泽东思想邓小平理论、“三个代表”重要思想、科学发展观、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武装大学生头脑,引导大学生认识和掌握人类社会的发展规律,提高大学生认识世界和改造世界的能力。为达成这一目的,高校辅导员应具备的思想理论教育引导能力具体如下:教育大学生树立辩证唯物主义历史唯物主义观念,以及竞争、人才、信息、时效、创新等反映时代特征的思想观念;引导大学生坚持解放思想、实事求是、与时俱进;引导大学生形成开放性的思维方式;教育大学生养成实事求是、严于律己、艰苦奋斗、开拓进取的作风;准确把握大学生的思想行为特点和思想政治状况,有针对性地帮助他们解决好思想认识、价值取向方面的问题。

(2)理想信念教育引导能力

习近平总书记曾形象地将理想信念比喻成人精神上的“钙”,没有理想信念,理想信念不坚定,精神上就会“缺钙”,就会得“软骨病”。这句话生动诠释了坚定的理想和信念对人的重要性。大学生正处于理想信念形成和确立的关键时期。远大理想和崇高信念是大学生健康成长、全面发展的精神支柱和前进的动力。当前,受国际国内消极因素的影响,部分大学生不同程度地存在着理想缺失、信念迷茫的问题,为困难所扰、矛盾所惑、利益所诱。高校辅导员作为大学生的人生导师,要具备理想信念教育引导能力,为学生点亮理想的灯,激励他们树立崇高的理想信念,争做新时代的奋进者和开拓者。高校辅导员的理想信念教育引导能力具体包括:教育大学生充分认识到自身肩负着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时代重任;引导大学生确立马克思主义科学信仰,争做坚定的青年马克思主义者;教育大学生正确认识人类社会发展规律,正确认识国家前途和民族命运,确立在中国共产党领导下走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共同理想,在实现中国梦的生动实践中放飞青春梦想,在为人民利益的不懈奋斗中书写人生华章[35]。

(3)道德规范教育引导能力

“国无德不兴,人无德不立。”良好的道德是一个人的立身之本。大学生正处于个体道德意识形成和发展的关键时期。近几年的大学生思想政治状况滚动调查显示,当代大学生提升道德素养的意识不断加强。但大学生中仍然存在道德困惑、道德滑坡甚至道德失范现象。这些问题在引发人们对高等教育反思的同时,也引起了社会对大学生道德教育的关注。加强大学生道德教育已成为必然趋势。高校辅导员担负着对大学生进行道德教育的职责,要能引导大学生踏踏实实修好品德,争做有大爱大德大情怀的时代新人。大学生道德教育的本质是道德规范养成教育。因此,高校辅导员在对大学生进行道德教育时,不仅要教育大学生认知道德规范,而且要引导大学生内化道德规范,将之外化于行为表现并在行为的多次反复中养成良好的道德行为习惯。高校辅导员的道德规范教育引导能力具体表现为:教育引导大学生内化道德规范,形成道德观念,践行道德要求,养成道德习惯。为此,高校辅导员要以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为引领,以为人民服务为核心,以集体主义为原则,以诚实守信为重点,对大学生进行社会公德职业道德、家庭美德和个人品德教育,激励他们崇德向善。道德规范教育引导中,高校辅导员要紧密结合大学生的学习生活实际,引导他们积极投身崇德向善、见贤思齐的道德实践。例如,教育他们在学习研究中遵守学术道德规范、校园生活中遵守校规校纪、网络生活中遵守网络规范、公共生活中遵守社会公德、职业生活中遵守职业道德、家庭生活中遵守家庭美德等。

2.发展指导能力

发展指导能力是指高校辅导员对大学生全面发展给予指导的能力。为大学生学业发展、心理健康发展、职业生涯发展等方面提供指导是高校辅导员的重要工作职责。这就需要高校辅导员具备发展指导能力,为大学生全面发展提供正确指导。高校辅导员的发展指导能力具体包括:

(1)学业指导能力

“少而好学,如日出之阳。”大学生应把学习作为首要任务,心无旁骛地求知问学,丰富学识。高校辅导员虽不直接向大学生传授专业理论知识,但肩负着指导大学生学业的重要职责。

第一,指导大学生树立正确的学习理念。高校辅导员作为大学生的学业指导者,首先要指导大学生树立正确的学习理念:a.指导大学生树立自主学习理念。高校辅导员要指导大学生根据社会发展需要和专业要求,合理确定学习目标,自觉安排学习时间,主动学习相关知识;b.指导大学生树立全面学习理念。高校辅导员要指导大学生既学习知识又掌握方法,既学习做事又学习做人,既向书本学又向实践学,既向老师学又向同辈学;c.指导大学生树立创新学习理念。高校辅导员要鼓励大学生积极参与课外科技学术活动或专业课教师的科研项目,培养大学生的学术爱好、创新思维;d.指导大学生树立终身学习理念。高校辅导员要指导大学生树立终身求知的理念,在大学阶段学好基础知识和专业知识,为将来的成长成才打好基础。

第二,指导大学生科学制订学习目标。学习目标能指明方向,增添动力、检验成效。高校辅导员作为大学生的学业指导者,要能分类指导不同学生科学制订学习目标:a.指导大学生了解社会发展的客观要求。大学生要取得学业上的进步,成长为担当民族复兴大任的时代新人,必须了解社会发展的客观要求,并以此为据确定学习目标;b.指导大学生掌握专业培养计划、专业发展前景,增强专业认同和学习热情;c.指导大学生客观、全面、真实地分析“现在的我”的学习状况,包括知识储备、知识结构、学习能力、学习条件、学习环境等;d.指导大学生根据社会发展的客观要求、专业培养任务和自身基本情况确立远大学习目标,并将远大学习目标多层次分解为具体学习目标,通过一个个具体学习目标的达成,一步步向远大学习目标迈进[36]。

第三,指导大学生端正学习态度。学习态度是大学生对学习表现出来的心理倾向。当前大学生中存在的不思进取、敷衍了事、怕苦怕累、旷课迟到等问题主要缘于学习态度不端正。高校辅导员要能及时发现并端正大学生的错误学习态度。高校辅导员指导大学生端正学习态度表现为:a.指导大学生认识到学习型社会学习的重要性以及学习与自身成长成才的关联性;b.激发大学生的学习兴趣,引导他们对学习产生积极的情感体验,做到乐学爱学;c.加强挫折教育,通过侧面了解、谈心谈话等方式帮助大学生分析学习中遇到的困难和挫折,鼓励他们勇敢面对、勇往直前;d.引导大学生摒弃急功近利和“分数决定一切”的学习态度,注重综合素质的提升。高校辅导员在指导大学生端正学习态度时,要重点关注学困生,帮助他们正确认知学习,激发学习兴趣,掌握学习方法,尽快适应大学生活

第四,学风建设。优良学风是一种无形的教育力量,有助于大学生习得知识、增长才干,培养社会责任感、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高校辅导员要具备学风建设能力,为大学生营造一个浓厚的学习氛围,促使他们全身心投入学习。高校辅导员的学风建设能力表现为:a.营造勤奋的学风。高校辅导员要指导大学生发奋努力、锲而不舍,努力成长为对国家有用的人才;b.营造严谨的学风。高校辅导员要指导大学生养成认真负责、一丝不苟的品质,坚决抵制急功近利的浮躁之风和违反学术道德的不良之风;c.营造求实的学风。高校辅导员要指导大学生求真务实、脚踏实地,不贪图虚名、弄虚作假;d.营造创新的学风。高校辅导员要指导大学生进行创造性学习和探索,自觉培养创新意识、创新思维、创新能力和创新精神,努力成为研究型、创新型人才[37]。

(2)心理健康发展指导能力

处于人生成长期的大学生因个体认知和经验阅历的局限,会面临环境适应、学习成才、择业交友、健康生活等方面的问题。部分大学生因缺乏心理调适能力和心理承受能力产生了严重的心理问题,有的甚至做出了极端行为。高校辅导员要具备心理健康发展指导能力,坚持育德与育心相结合,加强人文关怀和心理疏导,着力培养大学生理性平和、积极向上的心态。高校辅导员的心理健康发展指导能力主要包括:

第一,心理健康知识宣传能力。大学生心理健康发展的起点是对心理健康知识的正确认知。大学生只有掌握了心理健康知识,树立了心理健康意识,才能从根本上提升心理健康素质。高校辅导员要具备心理健康知识宣传能力,做好大学生心理健康知识的宣传普及工作,引导他们认识到心理健康对成长成才的重要性,增强对自我心理健康的关注,自觉树立心理健康意识。高校辅导员在宣传心理健康知识时可充分利用学校广播、校刊校报、橱窗、板报、图片展、心理电影、心理沙龙、心理讲座、网络等宣传媒介,多渠道、全方位、宽领域地开展心理健康知识宣传,切实帮助大学生掌握心理健康标准、心理活动特点及规律。

第二,心理辅导能力。高校辅导员与大学生接触最为频繁密切,容易得到他们的信任。大学生思想政治状况滚动调查中也有学生说过,“辅导员与我交流最多,没有代沟,帮我解决了很多学业、思想和生活上的难题”,“辅导员是我最信赖的老师,有了困难,我总是第一个给他打电话”[38]。从中可以看出辅导员在学生心目中的地位和作用,也给我们透露了一个教育信息:当大学生存在心理不适或障碍时,愿意向辅导员倾诉并寻求心理慰藉和解决措施。因此,高校辅导员需要具备心理辅导能力,能通过团体辅导、个别辅导、书信咨询、电话咨询、网络咨询等形式解答学生心理上的疑惑,引导他们全面客观地认识自己、社会以及自我与社会的关系,帮助他们克服焦虑、紧张、痛苦、悲观等不良情绪。高校辅导员可协助学校心理健康教育机构对大学生开展心理筛查,了解一般特点,熟悉常见问题。对一般的心理困惑,能通过倾听、共情等形式进行调试。对有心理障碍或心理疾病的学生,能初步识别、综合评估。对情况较为严重的学生,能依据学校心理咨询中心或精神卫生医院的相关要求和程序进行转介,并协助专业人士开展心理危机干预、预后和跟踪回访。

第三,心理健康教育活动组织能力。实践活动是最好的教育形式。健康优质的心理健康教育活动能够在轻松愉悦的氛围中培养学生的自我救助能力和朋辈互助能力。高校辅导员的心理健康教育活动组织能力具体表现为:a.活动方案制订能力。高校辅导员要能根据大学生心理健康发展需求及心理健康实际状况,遵循一定的原则和程序,拟订出各种心理健康教育活动方案并从中优选出最佳方案;b.活动方案实施能力。高校辅导员要能将心理健康教育活动方案付诸实践,对大学生实施教育引导,促使大学生在心理健康教育活动中发展进步;c.活动方案评估能力。高校辅导员要能根据心理健康教育活动的目的,运用统计分析方法,对活动的过程及其实际效果进行评估。评估内容包括心理健康教育活动的目的是否达成、内容是否科学、方法是否恰当、效果是否显著等。

(3)职业规划就业指导能力

就业是民生之本。大学生就业不仅关系到大学生的前途命运,关系到高等教育能否实现可持续发展,更关系到家庭的稳定和社会的和谐。高校辅导员要具备职业规划与就业指导能力,能切实为大学生提供高效优质的就业指导和信息服务。

第一,职业生涯规划指导能力。“凡事预则立,不预则废。”职业生涯规划是职业生活的起点。是否有一个全面系统的职业生涯规划,直接关涉大学生职业生活的成败。大学生应积极进行职业生涯规划,较早确立职业目标并为之奋斗。但是,大学生在职业生涯规划中容易出现以下问题:过高或过低地评估自己的职业能力;不能全面客观地分析社会对人才的需求;过多地关注职业是否满足自己的需要,忽略了自身具备的素质是否满足职业要求;职业准备较为被动;等。高校辅导员作为大学生职业生涯的规划导师,要能为大学生提供科学的职业生涯规划意见,帮助大学生开展职业能力倾向测试并对结果进行分析、评估,使其全面掌握当前的就业形势和国家的就业政策,准确认识自身的性格特点和能力现状,在此基础上规划职业生涯,明确职业发展目标。

第二,就业课程教学能力。就业指导课是大学生的必修课。该课程能为大学生提供高效优质的就业指导和信息服务。高校辅导员作为大学生就业指导课的重要教育主体,需具备就业课程教学能力,能充分利用就业指导课,帮助大学生准确了解国家的就业政策和当前的就业形势,指导大学生开展职业倾向测试并对测试结果进行分析评估,对大学生开展职业理想、职业意识、职业道德、职业价值取向教育,引导大学生端正就业态度、掌握求职技巧。

第三,择业指导能力。择业是人生中的重要课题。可以说,职业的选择,就是人生发展道路的选择。如果一个人能够选择一份既与自己的兴趣、爱好、特长、能力相符,又满足社会发展需要的职业,他将获得强大的内生动力,从而在职业生涯中不断奋发向上。随着高校就业体制的改革,大学生择业观处于一个新旧交替时期。当前大学生在择业上存在着职业选择被动、期望值过高、过于看重个人兴趣和意愿、方向不明确等问题。帮助大学生摆脱错误的择业观,树立正确的择业观,是高校辅导员择业指导的重要内容。高校辅导员要具备择业指导能力,能从就业政策、就业形势、就业信息、求职技巧、职业倾向等方面为大学生择业提供个性化的咨询指导,帮助他们树立正确的择业观,引导他们到基层,到西部,到祖国最需要的地方去建功立业。(www.xing528.com)

第四,创业指导能力。就业形势的严峻和就业压力的增大,使得部分大学生选择了自主创业来实现就业。自主创业作为一种新兴择业方式,不仅能缓解当前大学生就业难的问题,还能促进社会的发展进步。大学生有着自主创业的优势,他们接受过系统的专业学习,视野开阔、思维敏锐、积极进取。但由于大学生社会阅历较浅、抗挫折能力较弱,在创业中遭遇困境时往往不知所措。针对这一现状,高校辅导员应具备创业指导能力,能为渴望创业的大学生提供创业指导,引导他们强化创业意识,掌握创业知识,锤炼创业能力,磨练创业意志。

(4)网络思想政治教育能力

大力推进校园网络教育,要求建强网络队伍,着力培育一批导向正确、影响力广的网络名师[39]。高校辅导员作为校园网络文化健康有序发展的现实推进者,应努力成为网络名师,着力提升网络思想政治教育能力,真正让网络思想政治教育成为学生喜欢吃、能吸收的“营养大餐”[40]。

第一,网络信息处理能力。高校辅导员要占领网络新阵地,首先要具备网络信息处理能力,能熟练使用互联网处理相关信息。高校辅导员的网络信息处理能力具体包括:网络信息甄别能力、网络信息发布能力、网络信息获取能力、网络信息分析能力和网络信息交流能力。网络信息甄别能力要求高校辅导员能对纷繁芜杂的网络信息进行真伪、优劣鉴别;网络信息发布能力要求高校辅导员能通过网络平台发布相关信息,吸引学生点击、浏览、评论;网络信息获取能力要求高校辅导员能通过网络获取与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相关的信息;网络信息分析能力要求高校辅导员能运用去粗取精、去伪存真、由此及彼、由表及里的方法探究网络信息蕴含的本质及其内在联系。

第二,网上互动交流能力。大学生既渴望发展成才,又有较强的自尊心。他们既想向老师倾诉自己遇到的问题,但碍于面子又不愿与老师进行面对面的交流。网上互动交流是大学生青睐的沟通方式,它能拉近高校辅导员与大学生之间的情感距离。高校辅导员要具备网上互动交流的能力,能运用“网言网语”,通过主题教育网站、学生互动社区、博客、微博、微信、飞信、QQ、BBS等媒介,与大学生交流思想、学习、生活、就业、心理上的问题,对他们进行思想引导、学习指导、生活辅导、心理咨询等。

第三,网络行为规范能力。随着互联网的快速发展,大学生网络异常行为时有发生。高校辅导员要具备网络行为规范能力,教育引导大学生文明、健康上网,争做净化网络空间的校园好网民。高校辅导员的网络行为规范能力具体表现为:a.教育大学生正确使用网络。网络上内容庞杂,信息良莠不齐。大学生既可以利用网络获取正确信息,也可能对网络虚拟世界里的虚假、低俗、淫秽、暴力甚至反动信息缺乏辨别力。高校辅导员要教育大学生正确使用网络,不浏览、下载、传播、制作不良网络信息;b.引导大学生进行健康的网络交往。现代社会,网络已成为大学生人际交往的重要形式。高校辅导员要引导大学生进行健康有益的网络人际交往,诚实无欺,不侮辱、诽谤他人;c.教育大学生增强网络安全意识。大学生比较单纯,社会阅历也不足,容易轻信他人。高校辅导员要教育大学生增强网络安全意识,不随意约会网友,不轻信网络虚假信息、反动报道和过激言论,了解网络欺诈的方法和手段;d.教育大学生养成网络自律精神。有的大学生因缺乏自律意识,沉迷于网络世界不能自拔。这不仅会影响身心健康、影响学业,甚至会引发犯罪。高校辅导员要培养大学生的自律意识,引导他们理性上网,帮助网络成瘾学生摆脱网络依赖;e.教育大学生自觉遵守网络法规。高校辅导员要通过深入细致的网络法制教育,纠正大学生的网络异常行为,促使大学生提升网络素养。

第四,网络舆情研判与引导能力。网络舆情是大学生思想动态的“晴雨表”。做好高校网络舆情工作,要求建设一支思想政治觉悟高、理论功底扎实、职业能力过硬的网络舆情引导队伍。其中,辅导员是做好高校网络舆情工作的基层骨干力量。高校辅导员要具备网络舆情研判与引导能力,能通过各种渠道收集网络舆情信息,从中研判学生的思想动态,以敏锐思维、敏捷行动迅速把握一些苗头性、倾向性、群体性问题;能及时对收集到的网络舆情信息进行分类分级,研判网络舆情的影响、性质、范围、程度;能预测网络舆情发展趋势,及时干预可能或已经造成不良后果的网络舆情,综合运用传统媒体和网络媒体、线上引导和线下引导相结合的方式对网络舆情进行引导[41]。

3.事务管理能力

事务管理能力是指高校辅导员对大学生日常事务进行有效管理的能力。高校辅导员工作中,日常事务管理最为繁琐具体,与大学生的切身利益息息相关。高校辅导员应具备的事务管理能力主要包括:

(1)党团和班级建设能力

推动大学生党团建设,迫切需要加强高校辅导员队伍建设,提升高校辅导员的党团建设能力[42]。高校辅导员的党团建设能力表现为:第一,团建能力。做好共青团工作是高校辅导员的职责。高校辅导员要充分发挥团组织在组织青年、引导青年、服务青年和维护青年权益中的作用[43]。团组织建设中,高校辅导员要重点做好共青团员推优入党工作,制订推优入党计划、开展推优入党培训、确定发展对象、协助党组织做好发展对象考察工作。此外,高校辅导员要上好团课、组织好团会、做好团员教育管理服务工作等。第二,党建能力。做好学生党建工作是高校辅导员的重要职责。高校辅导员的党建能力主要包括:其一,能做好入党积极分子的培养教育工作。高校辅导员要做好入党积极分子的培养工作,坚持早发现、早培养,有计划有步骤地将政治立场坚定、思想觉悟高的优秀学生吸收到党员队伍中来。同时,高校辅导员要做好入党积极分子的教育工作,突出思想入党和价值引领。其二,能做好学生党员发展工作和教育管理服务工作。高校辅导员要做好学生党员发展工作,严把发展标准、坚持发展原则、规范发展程序、履行发展手续、强化发展质量。同时,高校辅导员要做好学生党员的教育管理服务工作,运用丰富的党建工作经验和扎实的理论功底开展学生党员教育,开展党内组织生活和日常管理,关心关爱学生党员,保障学生党员的合法权利。其三,能指导学生党支部进行队伍建设。高校辅导员要按照守信念、重品行、有本领、敢担当的要求选好配强学生党支部负责人,充分调动学生党员自我教育、自我管理、自我服务的积极性。其四,能指导学生党支部开展主题教育活动。高校辅导员要以重大节假日、重要活动为契机,构筑多渠道、多层次的主题教育活动体系,在潜移默化的活动中提升学生的党性修养。其五,能协助党校开展相关工作。高校辅导员要协助党校开展相关工作,讲授具有一定理论水平、深受学生喜爱的党课。

大学生在大学校园里能否健康生活、全面发展,很大程度上受所在班级的影响。班级积极进取、团结友爱,能增强大学生的归属感和荣誉感。高校辅导员要充分利用班级育人的整体优势,加强班级建设,促进班集体和班级成员的共同进步。高校辅导员的班级建设能力表现为:能正确把握班级建设的方向和原则,营造一个积极、健康、向上、温馨的班集体,促进班级成员的共同发展;能客观评价大学生的思想政治道德素质、工作能力和发展潜能,做好大学生的综合素质测评工作;能做好学生干部的遴选、培养、激励和考核工作,鼓励和支持学生干部主动参与班级事务管理;能积极开展主题鲜明、内容丰富、形式多样的班级活动,增进学生之间的交流沟通;能从各方面关心学生成长,将教育、引导与关心、帮助、服务结合起来,促进班级成员思想问题、学习问题和生活问题的解决。

(2)开展贫困生资助育人工作的能力

贫困生资助育人工作是大学生日常思想政治工作的重要组成部分。近年来,高校贫困生资助育人工作面临着新情况、新问题。高校辅导员需具备开展贫困生资助育人工作的能力,将“扶困”与“扶智”结合起来,精准资助育人:第一,贫困生资助管理能力。目前,我国高校已初步建立起国家资助、学校奖助、社会捐助、学生自助“四位一体”的发展型资助体系[44]。高校辅导员需要具备贫困生资助管理能力,能准确认定家庭经济困难学生,规范管理贫困生档案,客观评选奖助学金。第二,贫困生资助监控能力。为了保证高校贫困生资助工作公平、公正、公开地进行,高校辅导员需具备贫困生资助监控能力,能加强对贫困生家庭经济情况和日常消费情况的监控,确保国家资助、学校奖助、社会捐助能发放到真正贫困的大学生手中。第三,人文关怀和心理疏导能力。贫困生的经济困难可以通过经济资助得到缓解,但潜藏于内心深处的思想、道德和心理问题则需要教育和关爱来纾解。高校辅导员需具备人文关怀和心理疏导能力,能充分利用与贫困生接触时间长、机会多的优势,加强对贫困生的心理健康教育、诚信教育、反哺教育和励志教育,在思想启迪、道德浸润和精神激励中着力培养贫困生自立自强、诚实守信、知恩图报、勇于担当的品质,实现“解困—育人—成才—回馈”的良性循环[45]。

(3)指导大学生开展宿舍文化建设的能力

宿舍文化是大学生校园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积极向上的宿舍文化能以潜移默化的方式促进大学生和谐相处、互帮互助。指导大学生开展宿舍文化建设是高校辅导员日常事务管理的重要内容。高校辅导员要具备指导大学生开展宿舍文化建设的能力:第一,能指导大学生开展宿舍物质文化建设。宿舍物质文化是宿舍文化最直观的形式,是宿舍文化建设的前提。适应宿舍物质文化家居化和数字化的发展趋势,高校辅导员既要指导大学生营造宿舍如“家”的温馨生活氛围,又要指导他们养成积极向上的生活态度。第二,能指导大学生开展宿舍制度文化建设。制度文化是宿舍文化的保障。高校辅导员要能指导大学生开展宿舍制度文化建设,教育大学生自觉遵守宿舍管理制度,规范大学生宿舍行为,引导大学生养成良好的生活习惯。第三,能指导大学生开展宿舍精神文化建设。精神文化是宿舍文化的深层表现形式,精神文化建设是宿舍文化建设的灵魂和内核。高校辅导员要能组织内涵深刻、内容丰富、形式多样的宿舍精神文化建设活动,引导大学生积极向上,健康成长。

(4)奖惩评估能力

大学生奖惩和综合素质测评是高校辅导员日常事务管理的重要内容。这些工作直接关涉大学生的切身利益。高校辅导员要具备奖惩评估能力:第一,综合素质测评能力。高校辅导员每学年都要对大学生德智体美劳等方面的综合素质进行测评,以此作为评定奖学金和其他奖项的依据。这就需要高校辅导员具备综合素质测评能力,能根据相关规定对大学生在读期间的综合素质作出客观、全面的评价。第二,评奖评优能力。大学生评奖评优包括国家奖学金、励志奖学金、综合奖学金、社会类奖学金等各种评奖和三好学生、优秀学生干部、精神文明先进个人、社会实践活动先进个人、优秀集体等各种评优。高校辅导员是大学生评奖评优的具体实施者,需具备评奖评优能力,能根据有关评比规定,本着公平、公开、公正的原则,遵循学生自愿报名、评议评审、公示结果和表彰奖励的程序开展评奖评优工作。第三,违纪学生处理能力。违纪学生处理是高校辅导员的工作内容之一。高校辅导员要具备违纪学生处理能力,能根据学校规章制度对违纪学生进行严肃处理。高校辅导员在对违纪学生进行处理时要严格遵循纪律处分的程序,包括纪律处分前的规章制度教育,纪律处分中充分听取学生申诉,纪律处分后处分决定的公示,接受处分学生的复议,等等。

(5)危机事件应对能力

危机事件不仅会对大学生的生命财产安全造成威胁,还会给学校造成负面影响。身处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第一线的高校辅导员是维护学校稳定的基层骨干力量,需具备危机事件应对能力:第一,危机事件预警能力。危机事件虽具有突发性和不可预测性,但危机事件的发生发展是有规律可循的,它一般要经历一个从萌芽到爆发、量变到质变的过程。在危机事件的发生发展过程中,总会有一些征兆。高校辅导员作为危机预警的“第一人”,需具备危机事件预警能力,能及时捕捉到危机事件发生前的征兆,防患于未然,将危机事件消灭在萌芽状态。高校辅导员要做好危机事件预警工作,事先要根据有关法律法规,针对危机事件的性质、类型、特点和可能造成的危害,分门别类地制订危机事件处理预案,内容包括处理原则、组织体系、运行机制、处置流程、应急保障措施以及善后措施等。此外,高校辅导员还应通过校园安全教育选修课、安全教育演习、学生骨干培训等做好危机事件预警。第二,危机事件处置能力。大学生危机事件即将发生或已经发生时,高校辅导员要在第一时间赶赴事发现场,通过学生骨干、事件相关人员尽快了解事件信息,对事件做出预判后对其进行分类分级,果断采取措施稳定局面、控制事态、安抚当事人。若有必要,应立即拨打报警电话。紧接着,高校辅导员要对危机事件发生的时间、地点、背景、起因、发展、可能或已经造成的危害、当事人的反应、已经采取的措施等基本信息进行全面汇总和准确分析,并及时向相关领导和职能部门汇报。相关领导和职能部门介入后,高校辅导员还要协助处理危机事件。第三,危机事件善后能力。为了将危害降到最低并防止同类危机事件的再次发生,高校辅导员要具备危机事件善后能力,持续关注相关人员、协调危机事件当事人和学校的关系、安抚受害人和家长的情绪、控制新闻舆论走向、做好其他学生的心理疏导工作、协助相关部门调查取证、总结危机事件处理经验教训等。

4.科学研究能力

科学研究能力是指高校辅导员开展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研究的能力。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所处的外部环境总是处于变动不居中。高校辅导员要有效应对新变化,必须开展科学研究,掌握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规律,以不变应万变。与此同时,高校辅导员要实现从经验型、事务型教师向学术型、专家型教师的转变,走上专业化、职业化发展道路,必须既“干事业”又“做学问”。高校辅导员应具备的科学研究能力包括:

(1)理论研究能力

对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理论的研究,有利于丰富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理论,完善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学科理论体系。高校辅导员应具备理论研究能力,能将思想政治教育学原理、理论与方法应用于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研究,在综合借鉴教育学、人才学、管理学、心理学等相关学科研究成果的基础之上,形成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特有的理论与方法。高校辅导员在开展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理论研究时,应加强对理论基础与基础理论的研究。对理论基础的研究主要包括:马克思主义关于人的全面发展理论和人的本质理论、立德树人理论、“三全育人”理论等。对基础理论的研究主要包括: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地位和功能、目的和任务、过程和规律、主体和客体、内容和原则、方法和艺术、环境和载体等。

(2)实践研究能力

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是一项实践性较强的社会活动。高校辅导员战斗在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实践活动的第一线,鲜活的工作实践、丰富的工作经验、深刻的工作体验有助于高校辅导员开展实践研究,专业化、职业化发展的诉求也推动着高校辅导员开展实践研究。高校辅导员要具备实践研究能力,能深入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工作,总结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经验,并将实践经验系统化、理论化。依据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目的和任务,立足大学生思想现状及发展期待,高校辅导员应加强对以下方面的研究:思想理论教育与价值引领、学业指导、党团建设、日常事务管理、人际交往、社会实践、校园文化建设、职业规划与就业指导、网络思想政治教育和心理健康教育等。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我要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