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理论教育 信息化时代教学模式特征分析

信息化时代教学模式特征分析

时间:2023-11-20 理论教育 版权反馈
【摘要】:而这在信息化教学模式中则可以做到。如供小学生学习“时、分、秒”这一内容时,可以做一个教学软件,利用学校的局域网和英特网实施个别化的网络教学。通过这样的教学,学生的个性得到了充分尊重,学生的其他特长必将得到充分发挥。这是一个利用广域网进行合作研究的教学例子。

信息化时代教学模式特征分析

21世纪人类全面进入信息时代,信息技术的发展正在使传统的学校课堂教学方式转变为以多媒体计算机网络为主体,以自主的个别化学习和交互式的集体协同学习相结合为主的教学方式。

(一)教学的个别化与合作化

信息时代的教学就是利用多媒体计算机和网络资源进行教学活动。从学生学习的角度来说,就是在信息环境中学习,让学生通过计算机上网,通过网络获取知识和能力的一种学习方式;从教师教的角度来说,即是教师利用计算机网络平台,引导、组织学生进行学习。

1.教学的个别化

在信息化环境下,学生的学习变成一个各取所需的过程,使因材施教成为可能,个性化的学习得以真正实现。由于种种主客观的原因,学生的差异是客观存在的,面对有差异的学生,必须实施有差异的教学。在传统教学中,出材施救只是一个理想化的追求,一个教师面对三四十个学生,要充分照顾到每一个学生的差异,尽管有主观愿望,但无客观可能。而这在信息化教学模式中则可以做到。

如供小学生学习“时、分、秒”这一内容时,可以做一个教学软件,利用学校的局域网和英特网实施个别化的网络教学。由于时、分、秒内容包括认识钟面、认识时间单位、建立时间观念、学生看钟表等内容,所以在设计软件时,可以把这几部分分成相对独立的几个单元,还可以设计测查题库和资料库。上课开始后,让学生自由地选择学习内容,如果学习有困难可以通过网络请求同学或教师的帮助,学生如果觉得自己已经掌握了某一学习内容,那么可以直接进入测试。学生可以利用网络占用域网的服务器上进行资料查询,也可以利用英特网上访问钟表店的主页,进一步了解钟表的各种形状、钟表的发展历史等知识。在这样的信息化教学模式中,没有统一的教材,没有统一的进度,每一位学生都可以根据自己的爱好、自己的特点,甚至于可以在学生方便的时间从网上自由地选择合适的学习资源,按照适合于自己的方式学习。

如果有很好的网络教学环境,能通过网络把各级各类学校、研究所、图书馆和其他各种信息资源联结起来,建成一个宏大的信息资源库。各地的优秀教师或专家也可以从不同的角度提供相同知识的学习素材和教学指导,学生通过网络访问,形成多对多的教学方式。在这种情况下,学习者在时间上和内容上有了充分的余地,学生的自主学习成为现实。通过这样的教学,学生的个性得到了充分尊重,学生的其他特长必将得到充分发挥。

2.教学的合作化

信息环境中教学的合作化是指在信息环境下,学生通过网络进行合作研究、探索和解决问题的教学过程。现代社会需要竞争,也需要合作,只有善于合作的人才有可能在竞争中获胜。

事实上,人们只要利用网络进行交流,就体现了合作。例如,让学生在衣、食、住、行这四个方面选择一个内容来阐述21世纪以来发生的巨大变化。如果利用局域网,教师可以做一个主页,把衣、食、住、行的有关文字、数据、图片等材料放在服务器内,学生可以分成几个小组,每个小组选择一个方面,组内同学分工合作,可以充分地运用网络寻找资料。有的可以寻找图片进行对比;有的可以专门负责绘制图片并配上文字说明;有的可以网上寻找数据,制作统计标;有的还可以负责制作幻灯片等等。待到各人的工作完成后,利用网络把这些信息集中在某一台机器上,再进行排版,就可对外介绍,或者利用网络进行超级链接。这是学生可以通过网络进行合作解决问题的过程。

1995年日本的中小学校做过“南瓜生长模式研究”:所有试验学校都要同时参与种南瓜,要求学生仔细观察当地南瓜种子的生长条件与形态,并通过英特网与其他地区试验学校所观察的结果随时进行比较,以便了解在不同的气候与地理条件下南瓜的特殊生长情况,激励学生自己去寻找改善南瓜生态的办法,从而扩展学生的视野,打破书本的局限,达到培养学生发散性思维和创造性思维的目的。这是一个利用广域网进行合作研究的教学例子。

(二)个性化教学与自主学习(www.xing528.com)

信息时代的到来,将对现有的教育产生多大的冲击,现在还无法想象。但是有一点毋庸置疑,即基于网络资源的教学必定是更具个性化的教学,而基于网络资源的学习必定是自主性更强的学习方式。

基于网络资源教学的基本教学模式是在教师指导下,学生根据专业教学计划规定的培养目标,利用多媒体计算机技术,以英特网为媒介,网络版CAI课件为主要网上教学载体,通过教学网页、网上讨论版、E-mail信箱等网络信息传输手段进行主动学习,形成一个以学生为中心、教师和学生可以交互信息反馈的、具有丰富教学资源与较为完善的网络教学支持服务体系

基于网络资源的教学模式不仅突破了传统教学模式中单向传播和师生交互信息沟通不足的局限,而且实现了封闭教育向开放教育的转变,实现了以教师为中心向以学生为中心的转变。这种教学模式的转变也引发了世界范围的教育趋势的大转变,即从单纯的学校教学转向以学校为核心,网络学区范围内的开放式教学;从以教师为中心的灌输式教学转向以学生为中心的主动学习;从应付考试为目标的应试性教学转向以开发学习者创造力为目标的素质教育;从传统的以传授知识为主的教学棋式转向以探索、发现、协作、创新等为主的素质教育模式。

基于网络资源的教学主要分为两个方面:

第一,远距离教学与网上学校。网络远距离教学通过广域网或局域网来传送课程,其教学特点具有双向性、实时性和交互性,其实施特点是全球性和共享性。目前我国对课件开发平台、学习界面设计、教学模式、评价方式、通信交互方式的研究和应用进展加快,一个日渐成熟的网络远程教学体系已经形成,网络将提供许多完整的课程,课程软件将供给不同层次和类别的求知者学习。资料显示,美国远程教育的课程已达4.9万门,基本授意了普通高等学校已有的学科。所以网络教学活动中的个体,对教学的课程、内容、方式可以有更大的选择余地。可以选择授课主体,也可以选择不同授课主体的课程,还可以选择不同的学习方式来学习相应的课程,以此构成的学习体系将更切合个体实际,更适合社会竞争的需要。

第二,网络学习。在网络时代,每个人都可以根据自己的需要和兴趣,选择学习方式和方法,个人获取信息的能力、途径、机会将大大增加。因此,自主性学习将成为网络学习的主流。首先,对学习内容的自主选择将成为可能;其次,学习方式将发生重大变革。网络时代,每个人的学习、工作、生活将十分紧密地联系在一起,工作既不密闭,生活于学习之中,而学习则融入日常生活、工作的每一个方面和每一个环节,三者有机地组成一个整体。你很难区分哪些是有意识的学习,哪些是无意识的学习,学习成为人的内在需要。

以群件为核心的学习将使个体的自主学习进入一个更高的层次和更新的境界。群件是指能支持群体进行合作学习的课件,它的主要功能是对小组学习过程进行控制,以及创建学生之间的联系,构筑友好学习界面等。网络学习中,除了课堂学习和个别化学习以外,人们还可以通过群件进行小组讨论或学习。学习者可以在网上找到兴趣相近的伙伴在网上组成一个学习小组,利用网络进行双向或多向交流,共同寻找、开发和利用网络中的学习资源。学习者还可以以问题为中心,在网上求解或寻找共同研究的学习伙伴。这种网上合作学习能有效地解决问题、激发创新思维的灵感,最大限度地体现学习的自主性。

网络教学模式能产生显著的教育效益:

其一,网络教学能极大地激发起学生的学习兴趣,培养学生探索、研究的精神。在以往教育环境中,教师和学生往往只注重结果,忽视了过程的学习与研究。教师在教学过程中把学生视为灌输知识的对象,学生学习的主动性和效果自然很差。在网络教学模式中,教师教学的目的并不只是以学生的知识的获取为结果,而是要体现综合能力。学生在教学过程中可以自始至终地参与,而且多媒体计算机网络可将信息以多种形式体现,调动了自己的探索、研究的精神。

其二,网络教学有利于协作学习方式的形成。协作学习是一种创新的学习方式,它主要是在以自学成才的基础上开展讨论、分析,以达到到理解、掌握、巩固自己的知识,升华自己的认识。一般的课堂教学纠合形式,大多是体现以教师为中心,课堂中的讨论往往流于形式,师生大多不能真正投入。利用网络功能,可使协作学习不再流于形式而真正开展起来。学生在教师的指导下,根据学习的要点,利用网络资源调用信息资料,自由浏览取舍。学生可针对某一方面的问题进行探讨,相互交流达成共识。教师也可以调用某学生的学习资料进行点评,从而收到良好的教学效果。

其三,网络教学使学生的创新意识和创新能力得到发展。创新意识和创新能力的培养是21世纪人才培养的基本要求,传统的封闭式的课堂教学模式很难培养出能适应信息时代需求的现代人才。网络上知识的日新月异能让学生及时了解世界,并从中受到启发,萌生创新意识和欲望,通过实践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网络为培养学生创新意识、创新能力和实践能力提供了可能。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我要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