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理论教育 初高中青春期:学校卫生学的变化及影响

初高中青春期:学校卫生学的变化及影响

时间:2023-11-20 理论教育 版权反馈
【摘要】:一般认为女孩的月经初潮、男孩的首次遗精是青春期来临的标志。青春期生理的变化影响着青少年的行为。林崇德归纳此时期的身心特点为反抗性与依赖性、闭锁性与开放性、勇敢与懦弱、高傲与自卑、否定童年与眷恋童年。这一时期的青少年情绪表现为两极性,如林崇德指出的:强烈、狂暴、温和、细腻共存,情绪可变和固执共存,内向和表现共存,生出许多烦恼,产生孤独感和压抑感。

初高中青春期:学校卫生学的变化及影响

(一)心理特点

青少年从11、12岁开始进入青春期,经发育期,到20岁左右进入成人期。青春期的青少年处于身体迅速成长和性发育阶段,有了更多的社会角色与社会交往及社会适应的需求。因而需在面对身心矛盾时增强自我意识、确定自我形象而产生自我认同感。这是一个特殊的发展时期,有一系列的心理和社会问题

(二)心理卫生内容及教育

1.适应新的生理、心理巨变

青春期的少年生理、心理发生着巨大变化。青春期又称为个体身体发展的鼎盛期和性成熟期,是个体生长发育的第二个高峰期。生理发育主要表现在身体外形的变化、体内机能增强以及性发育和成熟,而性的发育成熟标志着人体生理发育的完成。一般认为女孩的月经初潮、男孩的首次遗精是青春期来临的标志。青春期生理的变化影响着青少年的行为。其身心发展的不平衡性及矛盾突显出来。外形变化产生成人感,性成熟产生性兴奋,对性问题好奇、渴望,又不能公开表达而产生压抑。生理上的成人感与心理上幼稚的矛盾具有明显的不平衡性。林崇德归纳此时期的身心特点为反抗性与依赖性、闭锁性与开放性、勇敢与懦弱、高傲与自卑、否定童年与眷恋童年。

面对生理、心理的巨变,青春期的心理卫生健康教育应从以下方面着手:

除开设生理卫生课外,还应开设青春期教育、性教育、人口理论等健康教育课程。依各年级不同特点、性别特点传授生长发育知识,注意启发引导,与家长配合,注意教育的有效性,破除神秘感,帮助学生迈好青春期第一步。

引导学生对性行为形成正常的态度。要对学生进行性知识教育,使其认识到性成熟是正常的生理现象;避免一些淫秽小说电影、录像等对性的刺激;指导学生阅读优秀文艺作品,陶冶学生的情操;合理组织生活,丰富生活内容,加强锻炼,养成良好的生活习惯;少穿紧身衣裤,少做摩擦外生殖器的活动,减少对生殖器的直接刺激;引导学生专心学习,培养学生多方面的兴趣与爱好。

在性教育中还要明确告知少年群体早恋或未婚先孕的情况,并阐明其危害性。

家长和教师要引导青少年男女正常交往,组织内容健康的文娱体育活动,丰富学校家庭生活,对色情、淫秽的东西要坚决制止,对陷于性问题的学生可采取脱敏训练,同时使青少年找到更多更科学合理的释放身体能量的方法,过好自己的青春期生活。

2.自我意识

众多心理学家认为青春期是自我意识发展的第二个飞跃期。走入青春期的青少年有了比小学时更多的知识和更广泛的社会经验。同时随着思维的进步和日趋成熟而有了更深入的不同于儿童期的对自己的关注,诸如:我是谁,我现在是一个怎样的自己,我今后要做什么,我有怎样的兴趣爱好,我有哪些优点和缺点,我赞成肯定什么,我反对否定什么等的自我认同。伴随着第二性征的出现,性发育成熟,青少年的自我意识如祝蓓里指出:独立意识发展,自我意识分化强烈,关心自己个性成长,自尊心强,道德意识高度发展。这阶段青少年的自我概念有质性提升。同时自我评价的发展使青少年的调节、控制力得到加强。心理学特别强调所谓的自我同一性,即自我认同,强调自己在社会中处于何种地位,这是一个社会人很重要的东西,是成长的过程、趋向成熟的过程,是自我与环境相适应的过程。埃里克森认为:青春期是同一性最混乱的时期。不少研究认为,同一性和青少年自我意识发展关系密切,同一性混乱是自我意识发展的结果。这一时期的青少年情绪表现为两极性,如林崇德指出的:强烈、狂暴、温和、细腻共存,情绪可变和固执共存,内向和表现共存,生出许多烦恼,产生孤独感和压抑感。

3.反抗心理

随着自我意识的飞跃发展,青少年希望得到尊重,希望独立自主。青少年常有自我理想与现实的落差,自我与环境和社会的矛盾突显。青少年与环境中的人、事、物会产生一些矛盾,具体而言首先是与父母的对抗,埋怨父母的管束、父母对自己的不理解,与父母产生隔阂。其次是学校、老师、学业对青少年形成压力,青少年在学校班级中未被充分关注、未获应有肯定而使其产生对抗心理。再有就是同学、朋友不关心、误会自己,或对在朋友圈中的地位不满,因而产生争吵、攻击、打架斗殴等行为,更有甚者离家出走,进入不良团伙,滋生反社会心理,甚而走向违法犯罪。有研究称,女孩13岁、男孩14岁是出现反社会行为的关键年龄。

综合青春期的自我意识和反社会心理,父母和教师应采取正确的态度关心和教育他们。一方面不要把他们当作小孩来对待,要尊重他们的意见。另一方面,也不要把他们当作成人来看待,要给予必要而正确的指导督促。既要采取措施充分发展他们在学习和生活上的独立性和自觉性,同时又要积极而恰当地帮助他们克服幼稚心理、冲动性和依赖性。这些态度对正确发挥其独立性,有积极的意义。

首先家长、教师对学生要有充分的尊重,不要凌驾于学生之上,应以平等之心对待他们,凡事多讨论、多商量,共同解决问题,共同完成活动。活动之后有评议,与学生成为朋友,让对话空间畅通,相互有交流、有合作。家长、老师还应提供必要的支持和辅导,从而赢得学生的信赖,消除对立。

其次开展集体活动,从由教师、家长组织到由学生自己讨论、决定。给学生自主自由的机会与平台,学生自己策划完成活动且提倡所有学生都参与。让学生有责任、有角色、有工作,能表现和表达。同时,开展社会实践活动,除参观、访问、郊游外,开展社工、义工等社会服务性工作,利于学生在社会参照系中自我定位教育学生处理自己的情绪问题,正确对待成功与失败,度过不良情绪期,形成稳定良好情绪及心态的策略与方法且运用于生活实践当中。

4.人际关系

青少年自我角色增多,人际交往多元化且日趋复杂。人际关系是影响心理健康的因素之一。青少年的自我意识形成、对抗心理产生多与人际关系相关,这个时期的青少年需要将自己的烦恼等与外人倾诉,从家人或朋友处得到关心、尊重、肯定。

这一阶段是子女最易与父母疏离的时期,家庭中父母子女关系和谐,对少年的心理健康有重要作用。父母的言行应成为孩子的表率,要全面关心孩子身心健康,使孩子信任自己,心悦诚服地接受教育,让自己在孩子心目中成为可爱可信的人。父母对孩子要有正确的评价,除孩子的学习以外,对性格、品德、锻炼、健康水平各方面都可以进行评价,鼓励孩子发扬优点,克服缺点,不断进步,是非分明。特别要注意防止仅从孩子的学习成绩去评价好坏;对学习成绩差的孩子更不能给予太大刺激和压力,如打骂威胁,使他们产生紧张感、压迫感,出现异常行为甚至为此而轻生。总之,父母“望子成龙”,但不能有脱离实际的要求和急躁情绪,避免引起与孩子之间的紧张、对立。让孩子参与家庭事务的决策及家庭活动、劳动,承担部分家庭责任,让孩子与家庭共享欢乐,共渡困难,是较好的家庭教育选择。

教师对学生最重要的是尊重、公平、公正、关心、爱护,与学生共同营造出一个和谐、团结、平等、真诚、互助、阳光、向上的班集体。班级不是恶性竞争之地,教师不是教室的霸王。教师与学生关系协调,教师起到指引、指导作用,能促进学生成长。

青少年的朋友关系是很重要的人际关系,这是青少年很看重、很珍视的。他们对朋友的真诚、忠义、互帮互助非常重视,对朋友间的分歧、裂痕或背叛就很容易产生气愤、失落等情绪。朋友成为青少年优先选择的倾诉对象。青少年时期对异性的关注、好感甚至爱慕之情较为稚嫩,最终走入婚姻的不多,处理得好是一段美好的、鼓励前进的力量,处理不当也可能带来心理创伤。所以多有朋友相处之道的经验,男女相处之道的学习以及对同学情、男女情及相互关系的积极行为建设,在经验中感受、体悟,将对青少年的学习与成长有益。

(三)心理社会问题

青少年心理社会问题是指青少年在这一时期出现的有违社会规范或有损自己、他人和社会的行为。

1.我国青少年健康危险行为分类

我国学者参照国际惯例,针对国情,将青少年健康危险行为分为以下7类:

(1)各种非故意伤害的行为,如车祸、溺水、跌坠、砸伤、爆裂伤、食物中毒等。

(2)各种故意伤害的行为,如打架、自杀、自伤、自残等。

(3)物质成瘾行为,如吸烟、饮酒、滥用药物(精神活性药物或毒品)和吸入剂(汽油、油漆、涂改液)等。

(4)精神成瘾行为,如游戏机成瘾、网络成瘾、色情读物成瘾、赌博等。

(5)导致各种性传播疾病(包括艾滋病)和非意愿妊娠的性行为,如多性伴性行为、被迫发生性行为等。

(6)不良饮食行为,如过多摄入高能量、高脂食物,少摄入营养食物(牛奶、蔬菜、水果);偏食、挑食、过多吃零食;盲目或不健康减肥行为等。

(7)缺乏体力活动行为。“动”的角度,指缺乏体育锻炼、日常体力活动不足;“静”的角度,指静止性活动(看电视)时间过长。(www.xing528.com)

2.我国城市青少年健康危险行为流行现状与趋势

青少年健康危险行为直接危及健康和生命,还会引发社会问题。

2005年在卫生部疾病控制司领导下,由北京大学儿童青少年卫生研究所牵头,进行了我国第一次全国规模的城市青少年健康危险行为调查。调查覆盖全国18个省市,受试大中学生合计21.3万余人,年龄12~23岁。该调查全面揭示了我国城市青少年人群各类健康危险行为的流行现状和趋势,重点可归纳为以下5个方面。

(1)不健康饮食行为。

伴随生活水平提高和生活环境的都市化转变,我国青少年各种不健康的饮食行为、体力活动不足和“以静代动”的生活方式日益普遍,加速了“肥胖易感环境”的形成:19.5%的受试者不喝牛奶或豆浆,3.6%的受试者从不吃早餐,27.2%的受试者经常吃甜点,12.8%的受试者经常大量喝软饮料,4.3%的受试者每周吃西式快餐4~5次。调查前的7d中,25.3%的学生从不参加体育锻炼;16.4%的学生每日必须完成4h以上的课外作业;11.7%的学生每日看电视时间超过4h。

(2)非故意伤害事故频发。

在2005年的12个月内:①严重受伤报告率为29.1%,其中跌坠伤占31.0%,车祸伤占4.1%,砸碰伤占18.9%,烧烫伤占4.5%,打架等暴力伤占6.9%,溺水受伤占1.7%;②骑自行车违规率达44.2%,最常见的是骑车带人(31.2%);③步行违规率占总调查人数的71.3%,其中经常违规者达7.1%。

(3)心理压力大,自杀行为增多。

在2005年的12个月内,24.8%的学生因学习压力大而心情郁闷;13.5%的学生曾在生活中出现“孤独无助感”;16.9%的学生曾有强烈的“伤心绝望”感;约9.2%的学生经常失眠;19.6%的受试者曾考虑过自杀;6.0%的学生曾制订自杀计划;2.4%的面临升学考试压力的初三、高三学生自杀意念发生率最高,其后迅速下降。

(4)物质和精神成瘾行为不容忽视。

我国青少年吸烟者开始吸烟年龄平均为12~13岁,目前吸烟率为14.9%(男22.4%、女3.9%)。目前饮酒率为27.9%(男35.5%、女20.8%),醉酒率为17.3%(男22.1%、女12.7%)。分别有6.7%和5.8%的男、女生报告曾擅自用过安定等镇静催眠药物,1.5%和0.4%的男、女生报告曾尝试用毒品。8.9%的学生(男12.9%、女5.2%)存在网络成瘾现象。

(5)过早性行为。

1/3的高中生报告有特殊意义的异性朋友。大学生中的25.9%曾看过色情书刊或音像制品,报告有性行为的大学生第一次性行为发生年龄平均为17.5岁。有性行为的大学生中,只有49.3%的学生在最近一次性行为中曾使用安全套。

3.青春期主要心理社会问题

从卫生健康角度,青少年健康危险行为指给青少年健康、完好状态乃至终身生活质量造成直接和间接损害的行为。这些行为除非故意伤害如车祸、溺水、跌伤、砸伤、爆裂伤、食物中毒外,多数属青少年期的心理社会问题。归纳如下:

(1)吸烟。

青少年中有人认为吸烟是长大了的表现,可以兴奋神经。据统计,我国目前9~12岁小学生中有10%~15%的人吸烟,12~15岁初中生有35%以上的人吸烟,15岁以上高中生、大学生吸烟者占到被调查者的75%。吸烟伤及神经功能,降低视听能力,吸烟导致呼吸系统、消化系统疾病,甚至癌症。国家已颁布公共场所禁烟令,在中小学生守则中也有禁止吸烟的规定。

(2)酗酒

对于酒,青少年中部分人认为可以借酒消愁,而饮酒环境普遍为节日聚会、庆祝场合。中小学守则明确规定不准饮酒。青少年饮酒或长期豪饮容易产生酒精依赖、酒精中毒,伤脑、心脏及肝,轻则注意力涣散,记忆力判断力下降,重则出现反常行为,影响其发育,还可引起人格改变,或导致交通工伤事故,甚或刑事犯罪。应让青少年将酒的危害认识清楚,学校应营造不吸烟、不饮酒的环境,家长应予以配合。

(3)毒品。

毒品看似离青少年很远,实则离青少年很近,因此远离毒品的教育刻不容缓。关于毒品的基本常识、毒品的危害应让青少年彻底认识清楚,以防止毒品的侵害,建立终身拒绝毒品的防线。

(4)游戏成瘾。

这里的游戏一般指游戏机游戏、网络游戏等,这些游戏对青少年有吸引力,有有益的方面,但若长期沉迷其中,则影响生理、心理的成长,影响正常生活和社会适应,造成人际交往矛盾、家庭矛盾,还有可能因受暴力、色情游戏等的不良引导而产生攻击或反社会行为。

(5)网络成瘾。

与游戏成瘾有类似之处,网络除获得输出信息外,还有沟通、交流的作用,教师、家长对青少年的上网行为需要进行有效的教育、引导。青少年是网瘾高发人群,长时间沉迷于网络会造成生理、心理、社会适应不良。对现实、对身边的人失去兴趣,出现情绪困扰,动机冲突,远离集体,产生焦虑、抑郁等情绪,严重的网络成瘾损害身心健康。教师、家长、学生均应对此有清醒认识、理智的行动。

(6)自杀。

我国是目前世界上自杀率较高的国家之一,而自杀者中有许多是青少年。青少年自杀原因有怀孕、学业失败、与父母冲突、被同伴拒绝、被老师训斥或惩罚、严重受挫、社会排斥、犯罪后恐惧、听信诱惑等。自杀与心理的压力、困难增多从而导致心理崩溃有关。

(7)反社会行为、青少年犯罪。

近年来青少年犯罪有增加趋势,呈现暴力化、团伙化。犯罪一般表现为盗窃、抢劫、强奸、群殴、霸凌等,危害社会和人民的生命财产安全。

青少年心理社会问题,导致诸多健康危险行为,这些行为的发生发展都随社会经济发展而变化,随环境而变化。青少年易受大众媒体流行时尚、技术革新等因素影响,尤其反映在与健康相关行为方面。因此要了解青少年健康危险行为的特点与规律,以便提供有针对性、有实效的卫生健康教育。

(8)青少年心理、社会问题应对。

青少年的心理、社会问题需全方位应对:家庭、学校、社会合力,加强教育,加强法治建设。家庭和睦,有良好的网络环境,校园环境和谐,同伴同学关系融洽,有利于培养青少年自我教育能力,促进自我成长。针对社会心理问题及健康危险行为,我国采用多学科合作,行为干预,调整环境,并提供心理、卫生、医疗、社会、教育整合性服务。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我要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