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理论教育 张之洞:近代新学的开创者,创办50余所新学

张之洞:近代新学的开创者,创办50余所新学

时间:2023-11-20 理论教育 版权反馈
【摘要】:张之洞为官所到之处,更是大量开办新学,并率先设立湖北学务处。据史料记载,张之洞先后创办近代新学50余所,现列举其中6所。张之洞一是成都尊经书院。张之洞为书院制定18条章程,并捐资购买新学书籍1000余册。1883年,山西巡抚张之洞创办令德堂新学,亦称太原令德书院。1887年,两广总督张之洞奏准以中法战争善后余款12万两白银为办学基金,以年息6600两白银为经常费创办广雅书院。

张之洞:近代新学的开创者,创办50余所新学

张之洞原籍河北南皮,1837年生于贵州兴义,15岁中乡试解元,26岁中殿试探花,30岁之后历任湖北学政、四川学政、山西巡抚、两广总督、湖广总督、署两江总督。张之洞从政46年,经历道光咸丰同治光绪宣统5朝,毕生坚持改革、倡办洋务,于中国近代政治经济军事、外交、文化多有贡献,尤其对教育贡献突出,被视为中国近代教育的奠基者。张之洞认为“国势之强弱在人才,人才之消长在学校环球各国竞长争雄,莫不以教育为兴邦之急务”[34],提出“以德育、智育、体育为三大端”[35],主张“会通中西,权衡新旧”[36]“激发忠爱,讲求富强”[37],要求“读书期于明理,明理归于致用”[38],“讲习与历练兼之”[39]。正如赵尔巽所言:“其生平精神所寄,尤在振兴教育,储养人才,以备国家缓急之需,而救当世空疏之习。”[40]在张之洞等人的大力推动下,顽固守旧的慈禧也不得不推出新政,宣布“设学堂,停科举,奖游学[41]。1903年6月27日,慈禧“命张之洞会(同)张百熙、荣庆厘定《大学堂章程》”[42],最终形成《奏定学堂章程》,史称“癸卯学制”。张之洞为官所到之处,更是大量开办新学,并率先设立湖北学务处。据史料记载,张之洞先后创办近代新学50余所,现列举其中6所。

张之洞

一是成都尊经书院。1874年,四川学政张之洞奏请设立成都尊经书院,引人天文地理、算学、格致(自然科学)等课程。张之洞为书院制定18条章程,并捐资购买新学书籍1000余册。张之洞离任回京时,仍念念不忘尊经书院,写信向新任四川学政谭宗浚推荐5名学生,其中就有后来成为“戊戌六君子”之一的杨锐,以及对康有为影响甚大的著名学者廖季平。1901年9月14日,清廷“命将各省书院一律改设学堂”[43],尊经书院与四川中西学堂合并为四川通省大学堂,随后改为四川省城高等学堂、公立四川大学。1931年,公立四川大学与国立成都大学、国立成都师范大学合并为国立四川大学。

二是太原令德书院。1883年,山西巡抚张之洞创办令德堂新学,亦称太原令德书院。令德书院创办之初,聘请著名学者王轩任山长,名士张子铸、杨笃、杨深秀为协理,张之洞亲自设计功课,制订章程。规定一般学生每人每月享受公费银4两,贡生8两。令德书院以经史、考据、词卷等科目为主要教学内容,随后增设政治事务、农工物产、地理兵事、天算博艺等新学课程。1900年,令德书院作为教堂使用,学生转人山西大学堂(山西大学)。

三是广州广雅书院。1887年,两广总督张之洞奏准以中法战争善后余款12万两白银为办学基金,以年息6600两白银为经常费创办广雅书院。广雅书院建于广州三元里,占地约7万平方米,建有学生宿舍200间,聘请院长1人,教师4人,招收学生200人。广雅书院除开设经史类课程外,还开设经济学科。1901年,广雅书院改称“两广大学堂”;1903年改称“两广高等学堂”,现为“广州市广雅中学”。(www.xing528.com)

四是广东水陆师学堂。1887年8月3日,两广总督张之洞创办广东水陆师学堂,学制3年,每年学习课题理论9个月,实习3个月,聘德国英国军官任教,招收学员210人。其中水师学生分为管轮和驾驶两个专业,开设英语、轮机理法、机械原理、机械制造、天文、海测、驾驶、战术等课程;陆师学生分为马步枪炮、营造3个专业,学习战术、技术、兵器德语等课程。学堂建有16个大院,分设机器厂、铸铁厂、演武厅,及操场、码头等设施,配备广甲舰为教练船。1889年,张之洞增设洋务五学,即:矿学、化学、电学、植物学、公法学。1895年,广东水陆师学堂改称“广东黄埔水师学堂”;1904年又改称“广东水师鱼雷学堂”及“广东水师工业学堂”;1912年又改称“广东海军学校”。1921年12月,广东海军学校宣布停办;1924年5月,孙中山在此设立陆军军官学校,即“黄埔军校”。

五是湖北自强学堂。1893年11月29日,张之洞提出:“治术以培植人才为本,经济以通达时务为先”[44],奏请:“于湖北省城内铁路局之旁,购地鸠工(聚集工匠),造成学堂一所,名日自强学堂,分方言(外语)、格致(自然科学)、算学、商务4门,每门学生先以20人为率,湖北、湖南两省士人方准与考。”[45]1896年,张之洞将方言门分设为英语、法语、德语、俄语4科,随后增设东文科日语),每科招收30名学生;并将学生每人每月5元的膏火银改为奖学金,按照月考成绩分等发放。1902年,湖北自强学堂改称“方言学堂”,学生主修外语,也兼学历史、地理、算术、公法、交涉等课程。

六是南京陆军学堂。1896年2月2日,张之洞提出:“整军御武,将材为先,德国陆军之所以甲于泰西者,固由其全国上下无一不兵之人,而其要尤在将领营哨各官无一不由学堂出身,故得人称盛”[46],奏请“于(南京)仪风门内之和会街地方创建陆军学堂,取其宽旷清净,远隔市廛(chán,商业集市),讲舍、住屋、操场一律具备”[47],并“拟另延洋教习3人,招习学生90人,别为铁路专门(学堂),附入陆军学堂”[48]。南京陆军学堂招收13—20岁的青少年150人,编列马队、步队、炮队、工程队、台炮5个专业,开设兵法、行阵、地利、测量、绘图、算术、营垒、桥路、德语等课程,学制规定3年。与此同时,张之洞又利用甲午战争之后清廷急于强军的形势,于南京陆军学堂附设铁路学堂和储材学堂,培养铁路专业人才90人,外语专业人才120人,农工商及外交专业人才120人。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我要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