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百科知识 构建新学习模式:社会化学习的价值

构建新学习模式:社会化学习的价值

时间:2024-02-01 百科知识 版权反馈
【摘要】:今天人们对于学习的理解正在超越传统的教育心理视角,深入追问学习的本质,关注人类学习的社会性基础,开始构建新型的学习观。但是,此时的社会化学习事实上应该叫做“New Social Learning”,就是新型社会化学习。

构建新学习模式:社会化学习的价值

在对传统学习理论进行反思和批评的基础上,人们对什么是“学习”的认识发生了变化。继“学习是反应的强化”、“学习是知识的获得”、“学习是知识的建构”之后,维果茨基为代表的心理学理论提出了“学习是知识的社会协商”等一系列著名的论断,为我们认识和研究时代通过“学习”实现价值提供了新的视角。今天人们对于学习的理解正在超越传统的教育心理视角,深入追问学习的本质,关注人类学习的社会性基础,开始构建新型的学习观。

21世纪,网络技术的发展态势迅猛,整个社会仿佛是在一夜之间,有了Facebook、有了微博、有了人人网……人们怀揣着智能化与分享精神,大踏步迈入了Web2.0时代。在Web2.0时代,Web2.0元素毫无悬念的渗透进了我们的生活,悄无声息的改变着我们的生活方式,人们除了可以在网络上阅读,还能在网络上发布个人意见,与他人在线合作、即时分享,互联网用户不仅仅是信息的接受方,更成为了互联网内容的主力生产者。

网络发展所带来的社会变革不是单面的,它涉及社会生活的每一个领域,教育作为社会的一个子系统也受到了极大的影响。在网络的催化作用下,整个教育系统已经并还在不断地进行着解构与新的整合,教育投资重心由物质资源转向信息资源、学校权威由单极化向多极化发展、学生活动由群体化向非群体化发展、时间的收缩与空间的延展、课程由法定的一元化向非法定的多元化发展;同时,随着Web2.0技术的普及,知识的生命周期越来越短,学习的时效性越来越强,社会化学习的条件开始成熟;另外,Web2.0给学习者带来了全新的技术和理念,学习者可以利用Web2.0技术进行“内练”和“外联”,构建自己的学习环境,提升个人知识管理水平,为自己构建一个有效的社会化学习网络。

学习是线性的,但网络是流动的,可以及时通向要点。比起教育者,学习者对于这个崭新的关联着的世界适应得更快!我们正处于革新的时代,一个社会化学习的新时代:

——社会化学习就是同他人一起学习或从他人身上学习的过程,也是应用社会化工具所进行的非正式学习,它能达到快速接受信息,增加多元观点及借由与他人交流达到优化决策的效果;

——它是以解决问题为目的,通过基于问题或活动的与他人会话、深入交互等方式参与到问题本身。关注的重点不是学到了什么而是如何进行学习。

——社会化学习由于其学习内容的开放性与便利性,学习方式的自主性与选择性,学习时间、空间的扩展性与延伸性,使得全民学习与终身学习成为可能及现实。

1、社会化学习的内涵

1)传统社会化学习

从传统的角度来讲,社会化学习(Social Learning)并不是一个新概念,人类从出生开始就处在一个社会化的环境中,并在不断进行着社会化的学习。我们日常所进行或者参与的会议社群学习、小组学习、导师制、师徒制等等都是属于社会化学习的方式。

关于社会学习,美国心理学家阿尔波特·班杜拉(Albert Bandura)专门提出过社会化学习理论(Social Learning Theory)。

传统的学习理论以行为主义学派心理学为基础,认为学习本质上说就是通过施加积极强化、消极强化、无强化、惩罚的影响,从而改变个体行为的发生概率。例如,小孩说真话,就得到了糖果奖励,以后他就会更多说真话;小孩说谎话,得到了糖果,以后他就会更多地说谎话。

阿尔波特·班杜拉(AlbertBandura)则认为,不仅加诸于个体本身的刺激物可以让其获得或失去某种行为,观察别的个体的社会化学习过程也可以获得同样的效果。例如,小孩看到幼儿园老师夸赞彬彬有礼的小朋友,并且给其糖果吃,等到他(她)见到幼儿园老师,也会彬彬有礼;而小孩其他特质如性别角色等也是从社会环境学习而来的。

人类的天性是社会性的,当我们处于社会中,我们受别人的影响,同时也影响着别人:远古时期,人们聚集在一起使用语言和符号来表达自己的故事,通过讲故事的方式人们分享着自己的经验与认识;伴随科技的发展,工业化进程推动了各种方式的大众教育的产生,班级授课制中,学生与学生、学生与教师之间也在互相进行着社会化的学习,班杜拉的理论正是基于班级中的现实产生。

2)新型社会化学习

21世纪是信息时代,网络技术的迅速发展,让我们通过社会化媒体可以比以往任何时候都快捷地寻找到信息、灵感、志趣相投的朋友、社区或者合作伙伴。我们正变得日益数字化、移动化、碎片化,也变得更加开放,人与人的联结也越来越紧密,社会化的学习形式越来越多:

——E-Learning:在上个世纪90年代,随着个人计算机及万维网的普及,人们开始使用互联网络等手段帮助学习。早期的E-Learning主要发生在大学内,但是随着各大公司开始发现在线学习的价值,他们将E-Learning的概念和价值极大地扩展,开发出了大量的商用E-Learning课程,并开发出了专门的学习管理系统(LMS)来帮助管理学习者及其学习;

——BlendedLearningBlendedLearning将面对面的培训、小组工作坊等和在线的课程结合起来,极大地给学习者提供了学习的便利性,可以根据学习者的时间条件、空间条件和学习需求,为他们定制合理的学习计划。

但是,此时的社会化学习事实上应该叫做“New Social Learning”,就是新型社会化学习。这里的“社会化学习”,除了是班杜拉的社会化学习理论中所指出的同他人一起学习或从他人身上学习的过程,更是应用“社会化工具”所进行的“非正式学习”,它能达到快速接受信息、增加多元观点及借由与他人交流达到优化决策的效果。之所以称之为“New”,很大程度是因为这里的社会化学习是基于我们现有的新的Web2.0的技术,使得社会化学习突破了时间、空间、关系的限制,除了现实社会,我们还可以在一个更加宽广的互联网社会里面学习:

——知识容量的极大丰富

Web2.0时代,知识是以一种多对多的模式在传播,知识是复杂的、网络型的、广泛分布和不断变化的:博客,维基,视频,播客,电子书,社区,论坛,知识无处不在,无时不新。知识传播的步伐影响着学习,学习者的学习不再仅仅是点对点的单方接受,而是进入到了多维度、多触点的并发时代,知识的丰富性、复杂性让身处其中的学习者目不暇接。在当今网络化世界,比起信息本身,学习者更想知道在哪里可以获得信息网络型知识,学习者的自主选择能力开始显得更为重要。

——由关注内容转而关注学习者

网络学习使得学习由原先基于内容的互联越来越转向人的互联、思想的互联,由基于资源内容的学习越来越转向基于知识管理、基于学习者不断优化内外知识结构网络的互联学习。社会化学习是个性化的,它是一个自我探索和自我管理的过程,学习者就是创作者和变革者。学习者不再是置身于互联网络之外的个体,藉由Blog等具有很强身份标识作用的网络节点,把不同的学习者在网络中互联在一起,并且通过“自链、他链”以及其它如“Tag”等方式进行学习群体类聚。

所有学习行为都是学习者自主选择的过程和结果。学习者可以选择学习什么内容、投入多少时间、怎么样学、选择什么样的伙伴,最终形成以人为中心的不同主题内容的学习社群。在学习社群中学习者之间可以分享信息源、切磋学习心得,提升信息获取效率,促进隐性知识传播转化,深化主题挖掘功能,增进知识创新可能。在新型社会化学习中,学习以一种非正式的形式真实存在,真正地实现了杜威所倡导的“教育即生活”。

对学生而言,他们将根据自己的兴趣和需要来学习。在丰富的知识海洋里,在个性化的学习空间里,学习者通过多次的尝试、筛选培养自己的选择能力,开始自由地选择学习内容,选择学习伙伴,参加各种形式的交流,分享自己的学习经验。在社会化学习中,知识不再是权威,知识是透明的;教师不再是专家而是学习的帮助者、促进者;社会化学习是协作的、创建的,只要学生具备社会化学习的能力,就可以便捷地实现终身学习。

2、新型社会化学习能力的发展

在新型社会化学习初期,学习者需要逐一认识社会化媒体工具以及进行工具之间的简单组合应用。比如学习使用即时交流工具,学习使用邮件收发工具,学习使用RSS新闻订阅工具,学习使用收藏夹分享工具,学习使用社群交流的工具,学习使用建立个人网志的工具,学习使用社会性互联的网络交流平台,学习使用以媒体类型为实体对象进行社会互联的软件服务平台,等等。这些社会化媒体工具的学习和掌握,一开始是逐一进行的,但是当学习者掌握这些单个独立的工具越来越多,不断运用,在学习进展到一定阶段就会涌现出构建多维复杂学习空间的可能:建设个体的社会网络、文件分享、社会标签、交流工具、合作工具、发布、订阅、招聘与应聘……

当工具掌握得越来越多,学习者所须应对加工的信息也会越来越多,学习者需要突破原先基于单个社会化媒体工具以及工具之间简单组合使用的线性思维学习模式,发展出一种能够处理大量信息和复杂问题的学习能力,即不断优化组合学习者内外知识节点网络的能力、发展出基于知识管理系统思维的学习能力。在社会化学习过程中,当学习者的社会化媒体工具的应用经验积累到一定阶段,学习者就需要对其运用的工具不断地进行整理和优化,并且需要习得和发展面对复杂情况基于知识管理的系统思维学习能力:

——学习者需要学会使用多样的社会化媒体和工具,充分构建自我的多维复杂学习和生活空间[1]

使用社会化媒体

个人使用

专业发展使用

机构内使用

跨机构使用

与家人及朋友的社会联系;

个人成果;

社交游戏;(www.xing528.com)

在线购物;

娱乐

了解专业前沿;

建立个人的专业网络;

个人的专业发展;

寻找工作

了解行业前沿;

组织网络及分享;

团队合作;

工作/团队成果;

社会培训

与潜在客户的沟通

市场及公共关系

客户服务

在线招聘

——学习者需要参与在群体中的分享,整理总结个人学习的心得和成果,形成显性知识,促进整个群体知识的积累和沉淀,同时充分吸纳群体的知识,内化成个人的隐性知识。学习者面对复杂情境的学习能力表现在与社会互动中所体现的知识转化能力。学习者在发展知识管理技能的同时,也是增加对社会信息的吸纳能力、增进隐性知识的过程;

——学习者需要学会选择,适应个性化的学习。社会化学习是个性化的学习,不存在固化的学习模式,因为每个学习者的成长背景、学习期待、学习目标都不一样,每个学习者的选择行为也不一样。传统的学习是“推动”学习者学习,而新型社会化学习是“拉动”学习者学习,网络发展由内容互联走向社会互联、走向人的互联、思想的互联,因此,对每一个学习者来说,藉由社会化媒体工具所发生的个体学习不是孤立的。学习者需要有能力选择一些学习伙伴,加入到一定主题的学习社群中,将自身置于一定的学习交流的群体中,在这样或那样的学习交流群体中,那些蕴藏在每个学习者身上的知识就能够通过“社会化”交流活动得到传播。[2]

从目前中国的现状来讲,在个人新型社会化学习能力发展过程中还存在着一些障碍

——硬件设施问题

目前国内中小学都在推行数字化校园建设,各地也分别颁布了《中小学校计算机场地建设标准》及各类《关于加强中小学校园网络建设的指导意见》等,但是各地区发展参差不齐,个别贫穷边远地区计算机及网络普及率相当低,学校拥有的计算机数量有限,网络时断时续,无法满足教师及学生的新型社会化学习需求。

——网络安全问题

在条件较为具备的地区,新型社会化学习也不是如想象中开展得那么顺利,网络安全问题是其中一个主要因素。打开网络,人们能够找到有用的信息,但是铺开盖地而来的还有各类的违法和不良信息,大量情色、暴力的视频、图片、文学等“低俗内容”,让家长和教师难以放心孩子在网上冲浪;许多学生由于缺少监管和引导,被这些信息引上歧途,荒废学业,甚至最终导致违法犯罪

网络互联的开放性导致它成为了一柄“双刃剑”,在为学习者提供充分选择自由的背后,它的不确定性、复杂性也为学生获得良好社会化学习效果形成了障碍。对每一位学习者来说,要想充分利用网络空间的优势进行进一步自主学习,发现自我、实现自我,仍然还有很长的路要走。Web2.0技术的教育应用仍处在起步阶段,需要更多的教育工作者的实践和探索,不仅把技术带给学生,更主要的是要把开放、分享、交流、协作的理念带给学生,引导学生在正确的道路上使用技术与网络,实现个人的充分自由发展。

3、新型社会化学习实践范型

随着社会化学习科技的发展,不同工具的整合也会逐渐发生。例如以往我们谈到E-Learning只会想到线上课程的管理,而现在的E-Learning的趋势是多元化地结合培训管理,知识分享,人才发展与社交网络等功能。

2006年到现在,可以看到诸如社交网络、维基、博客、微博及视频分享等应用不断地冒出,企业也开始应用这些社会化媒体与客户进行交流对话,用以达成品牌建设,线上公关,客户服务,产品研发与销售等目标。

一个比较著名的案例是电脑制造商戴尔2007年开始在推特上设立“DellOutlet”账户,通过关心客户与客户交流形式来建立关系,让客户可以用跟随的方式即时了解折扣,清仓甩卖以及新到产品等信息。除了应用在销售之外,戴尔也搭建了思想风暴平台,透过社会化媒体聆听客户需求,收集产品建议,透过分享与学习,将最新的技术和解决方案回馈给客户。戴尔应用社会化媒体联结了超过350万名客户,有近62个国家和地区的超过9万名客户在Dell.com上对产品进行打分和评价,超过1.5万个客户想法被集中起来,超过400个想法最终付诸实施,而在思想风暴平台上的客户想法被宣传了超过75万次之多。

除了这些针对外部客户的应用之外,企业也开始将社会化工具应用在内部客户——员工,借由社会化学习,搭建非正式学习的体系,加速企业内部知识传递的速度。员工可以在微博上发表工作中遇到的问题,寻求帮助,或者是讲师在面授课程结束后,透过网络社区的模式,持续与学员保持交流等。2008年,麻省理工学院调查研究发现,40%的生产力是由交流的团队成员和其他探索人员经过聚集和内化信息直接产生的,拥有最大规模的数字化网络的员工相比其他同事多出7%的生产力。

新型社会化学习不仅在企业内的应用加温,在教育领域的运用也日益广泛,并取得了可喜的成绩,这方面值得推广的经验之一是麻省理工大学的开放性课程。知识的分享是促进社会发展的原动力,而开放、自由的分享则是扩大人类知识领域的大胆尝试。美国麻省理工学院倾全校之力,从去年开始将所有的课程免费、开放的与人分享,在众多教师的善意支援和回应之下,目前已经有了900多门课程上线。该网页引用的是创作共享理念(Creative Commons),使用者只需要遵守非商业行为,注明出处,同样分享的三项规范,就可以自由的进行改编、转载等动作,即使是翻译、教学、播放等动作,只需遵守这三项规定,都被视作对全人类有益的知识分享。这一举措使学习超越了实质的校园藩篱,通过课程公开得到的反馈信息又可成为教师发展的原动力。

在麻省理工大学的倡导下,约翰霍普金斯大学、犹他州立大学、塔夫斯大学等学院都相继推出了公开网络课程,日本更是建立了开放式课程网页联盟。而目前国内门户网站网易,借鉴麻省理工大学的理念,于2010111正式推出“全球名校视频公开课项目”,首批1200集课程上线,其中有200多集配有中文字幕。用户可以在线免费观看来自于世界级名校的公开课课程,其中包括哈佛大学牛津大学、耶鲁大学等世界知名学府,内容涵盖人文、社会、艺术金融等领域内容。这种在全世界范围内分享和推广知识的模式,推展了学术交流,更推动了人类的知识发展和智力发展。与此应用相类似的,还有维基(Wiki)百科,它是因特网中装载人类智慧的百科全书,每个人都可以在维基页面上浏览、创建、更改文本,维基的写作者自然构成了一个社群,通过维基这个平台便捷地交流,共享某一领域的知识或者就共同的主题进行扩展、探讨。

其他的应用于社会化学习的工具,比较普遍的还有微博,它是一种开放式的信息发布的平台,相对于博客的长篇文字而言,微博的突出特点是每次最多只能写140个字符,一句话可以把自己的所见所思所得所感等分享出去,可以通过手机等终端形式随时随地发布信息,非常符合现代人快节奏的生活方式、快餐式的交流和思维习惯。微博不需要像写博客那样考虑文章标题;微博是面向所有用户的信息发布和对话,你可以无限制的Follow别人的微博,看对方说了一些什么;微博是一种个人媒体,你可以逐步的吸引和培养自己的微博读者(又叫粉丝、听众),读者数量以及回应你微博的频率是你个人及思想价值的体现,它更能有效构建个人网络和体现个人价值。当然,个体需要有策略地经营好自己的微博,构建自己的人脉网络,才能达致更有效果的学习和交流,否则,微博这种短平快的交流形式将耗费大量时间成本,而交流也可能流于表面。[3]

借助社会化媒体的力量,新型社会化学习能够支持并扩展社会各方面学习者的学习,它将深刻影响着教育发展,成为实现教育价值的绝佳途径。

[1]摘译自Jane HartSocial Learning Handbookhttp://c4lpt.co.uk/social-learning-handbook/

[2]庄秀丽:《网络化社会互联学习的三进阶》,《远程教育杂志》2005年第3期。

[3]刘宁宁Web 2.0 时代的信息化教育,http://wenku.baidu.com/view/34b6d943336c1eb91a375dc3.html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我要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