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理论教育 洛阳伽蓝记:元熙传与追先寺的惨败故事

洛阳伽蓝记:元熙传与追先寺的惨败故事

时间:2023-11-22 理论教育 版权反馈
【摘要】:《魏书·元熙传》:“熙既蕃王之贵,加有文学,好奇爱异,交结伟俊,风气甚高,名美当世,先达后进,多造其门。”据查考,元熙事败,其长子景献,次子仲献,三子叔献同被害。另有异母弟元义兴,于河阴遇害。译文追先寺,在寿丘里内,是由侍中尚书令东平王元略的住宅改建的。可惜宏大的规划未能成功,同谋者之间产生了裂痕,元略兄弟四人,全部遭到残害,只有元略只身一人逃到江东。汉制,指获准享有高于本职的仪制待遇。

洛阳伽蓝记:元熙传与追先寺的惨败故事

原文

追先寺,在寿丘里,侍中尚书令东平王略之宅也。略生而岐嶷,幼即老成。博洽群书,好道不倦。神龟中为黄门侍郎。元乂专政,虐加宰辅,略密与其兄相州刺史中山王熙欲起义兵,问罪君侧。雄规不就,衅起同谋,略兄弟四人,并罹涂炭,唯略一身逃命江左。

注释

①东平王略:即元略,字俊兴,中山王元英第四子。自员外郎稍迁羽林监、通直散骑常侍、冠军将军、给事黄门侍郎。清河王元怿死后,元乂黜略为怀朔镇副将。未及赴任,会其兄元熙起兵,与略书信来去。元熙败亡,略南投萧衍。后肃宗征略,萧衍乃备礼遣略还。除侍中,封义阳王,寻改封东平王。灵太后甚宠任之,其见委信,殆与城阳王元徽相埒。尔朱荣入洛阳,遇害于河阴。谥曰文贞。

②岐嶷:原本出生后不久就能举踵站立,后多指幼年聪慧。《诗经·大雅·生民》:“诞实匍匐,克岐克嶷。”朱熹《集传》:“岐嶷,峻茂之状。”

③虐加宰辅:指元乂杀太傅清河王元怿事。

④相州:州名,治所在今河南临漳西。中山王熙:元熙,字真兴,中山王元英次子,好学,俊爽有文才,声著于世,然轻躁浮动。延昌二年袭爵为中山王,历官将作大匠、太常少卿、给事黄门侍郎、光禄勋。出为东秦州刺史、相州刺史。元熙兄弟素与清河王元怿亲近,及元乂、刘腾杀元怿专权,熙乃起兵。事败被杀。谥曰文庄王。《魏书·元熙传》:“熙既蕃王之贵,加有文学,好奇爱异,交结伟俊,风气甚高,名美当世,先达后进,多造其门。”

⑤君侧:皇帝身边的亲信,此指元乂。

⑥雄规:宏大的规划。

⑦衅起同谋:《魏书·元熙传》:“熙兵起甫十日,为其长史柳元章、别驾游荆、魏郡太守李孝怡率诸城人,鼓噪而入,杀熙左右四十余人,执熙,置之高楼,并其子弟。乂遣尚书左丞卢同斩之于邺街,传首京师。”衅:争端,矛盾。

⑧罹:遭。涂炭:此指杀害。据查考,元熙事败,其长子景献,次子仲献,三子叔献同被害。元熙兄弟五人,长兄元攸早卒,三弟元诱、五弟元纂俱为元乂所杀,四弟元略南逃。另有异母弟元义兴,于河阴遇害。

译文

追先寺,在寿丘里内,是由侍中尚书令东平王元略的住宅改建的。元略生来挺秀俊茂,幼年老成。博通群书,好学不倦。神龟年间为黄门侍郎。元乂掌权专政,残害宰辅,元略秘密同其兄长相州刺史中山王元熙商议,准备起义兵,向在君主旁边的元乂问罪。可惜宏大的规划未能成功,同谋者之间产生了裂痕,元略兄弟四人,全部遭到残害,只有元略只身一人逃到江东。

原文

萧衍素闻略名,见其器度宽雅,文学优赡,甚敬重之。谓曰:“洛中如王者几人?”略对曰:“臣在本朝之日,承乏摄官。至于宗庙之美,百官之富,鸳鸾接翼,杞梓成阴。如臣之比,赵咨所云,车载斗量,不可数尽。”衍大笑。乃封略为中山王,食邑千户,仪比王子。又除宣城太守,给鼓吹一部,剑卒千人。略为政清肃,甚有治声。江东朝贵,侈于矜尚,见略入朝,莫不惮其进止。寻迁信武将军,衡州刺史。

注释

①优赡:渊博丰富。一说优美而充实。

②承乏摄官:古代暂任某官职时的谦称,谓职位一时无适当人选,暂由己充数。

③鸳、鸾:均为凤凰一类的鸟。比喻贤能的人。

④杞、梓:皆是良材。比喻优秀有特殊才能的人。

⑤赵咨:字德度,汉末南阳人,博闻多识,应对辩捷。三国时期吴国大臣,吴蜀夷陵之战时,奉孙权之命出使曹魏。裴松之注《三国志·吴书·吴主传》曰:“权为吴王,擢赵咨为中大夫,使魏。魏文帝善之,嘲咨曰:‘吴王颇知学乎?’咨曰:‘吴王浮江万艘,带甲百万,任贤使能,志存经略,虽有余间,博览书传历史,籍采奇异,不效诸生寻章摘句而已。’帝曰:‘吴可征不?’咨对曰:‘大国有征伐之兵,小国有备御之固。’又曰:‘吴难魏不?’咨曰:‘带甲百万,江、汉为池,何难之有?’又曰:‘吴如大夫者几人?’咨曰:‘聪明特达者八九十人,如臣之比,车载斗量,不可胜数。’咨频载使北,魏人敬异。”

⑥食邑:古代受封者所享有的封地,收其租税而食,故名。

⑦仪比:管制用语。汉制,指获准享有高于本职的仪制待遇。

⑧清肃:清正严明。一说清平宁静。一说清净严肃。

⑨治声:指为政有成绩而获得的声誉。

⑩矜尚:自夸,骄矜自大。

译文

萧衍素闻元略的美名,如今又亲眼见他器度宽雅,文才优赡,因此非常敬重他。对他说:“洛阳像您这样优秀的有几人?”元略回答:“臣在本朝时,承蒙代理阙官。至于宗庙之美,百官之富,好比鸳鸾羽翼相接,杞梓绿叶成荫。像臣这样的人,正如赵咨所说,可以用车载,用斗量,多得不可胜数。”萧衍大笑。于是封元略为中山王,食邑千户,礼仪规格与王子相同。又任命元略为宣城太守,给他一部演奏鼓吹乐的乐队,剑卒千人。元略为政清正严明,很有治理的名声。江东朝廷的贵臣,崇尚矜夸,见元略入朝,无不忌惮他的举止。不久,升任信武将军,衡州刺史。

原文(www.xing528.com)

孝昌元年,明帝宥吴人江革,请略归国。江革者,萧衍之大将也。萧衍谓曰:“朕宁失江革,不得无王。”略曰:“臣遭家祸难,白骨未收,乞还本朝,叙录存没。”因即悲泣,衍哀而遣之。乃赐钱五百万,金二百斤,银五百斤,锦绣宝玩之物,不可称数。亲帅百官送于江上,作五言诗赠者百余人。凡见礼敬如此

注释

①江革:字休映。幼而聪敏,早有才思,六岁便解属文。九岁丁父艰,与弟观同生孤贫,傍无师友,兄弟自相训勖,读书精力不倦。十六丧母,以孝闻。初仕南齐。入梁除通直散骑常侍,迁秣陵、建康令。为治明肃,豪强惮之。后历官为中书舍人、尚书左丞、司农卿。出为晋安王长史、寻阳太守、庐陵王长史。行事如故,以清严为百城所惮。迁左光禄大夫、南平王长史、御史中丞,弹奏豪权,一无所避。授镇北豫章王萧综长史,镇彭城。及失守,为魏人所执。在魏数为徐州刺史元延明所逼,而辞色严正,志节不改。后放还南朝。累官至度支尚书。《梁书·江革传》:“江革好奖进闾阎,为后生延誉,由是衣冠士子,翕然归之。革性强直,每至朝宴,恒有褒贬,以此为权势所疾,乃谢病还家。革历官八府长史,四王行事,三为二千石,傍无姬侍,家徒壁立,世以此高之。”又,《魏书·元略传》:“会综以城归国,综长史江革、司马祖暅、将士五千人悉见擒虏。肃宗敕有司悉遣革等还南,因以征略。”

②叙录:本指叙录体提要。因我国古代图书目录的提要大多采用叙录体,故亦称提要为叙录。存没:活着的人与死去的人。一本作“收录”。《魏书·元略传》:“略虽在江南,自以家祸,晨夜哭泣,身若居丧。”

③凡见礼敬如此:《魏书·元略传》:“衍乃备礼遣之。略之将还也,衍为置酒饯别,赐金银百斤。衍之百官,悉送别江上,遣其右卫徐确率百余人送至京师。”

译文

孝昌元年,明帝赦免吴人江革作为交换条件,请元略回国。江革,是萧衍的大将。萧衍对人说:“朕宁可失掉江革,也不能没有元略。”元略说:“臣一家遭受祸难,白骨尚未收殓,请求回到本朝,去和活着的人叙一叙,并记录一下死者的情况。”因而悲伤哭泣,萧衍哀怜他,送他回去。于是赐给他钱五百万,金二百斤,银五百斤,锦绣宝玩之物,多到不可计数。萧衍又亲率百官送到长江边,作五言诗赠别的有百余人。元略之受礼遇敬重到如此程度。

原文

略始济淮,明帝拜略侍中、义阳王,食邑千户。略至阙,诏曰:“昔刘苍好善,利建东平,曹植能文,大启陈国,是用声彪盘石,义郁维城。侍中义阳王略,体自藩华,门勋夙著,内润外朗。兄弟伟如,既见义忘家,捐生殉国,永言忠烈,何日忘之?往虽弛担为梁,今便言旋阙下,有志有节,能始能终。方传美丹青,悬诸日月。略前未至之日,即心立称,故封义阳。然国既边地,寓食他邑,求之二三,未为尽善。宜比德均封,追芳曩烈,可改封东平王,户数如前。”寻进尚书令、仪同三司,领国子祭酒,侍中如故。

略从容闲雅,本自天资,出南入北,转复高迈。言论动止,朝野师模。建义元年薨于河阴,赠太保,谥曰文贞。嗣王景式舍宅为此寺。

注释

①“略始济淮”三句:《魏书·元略传》:“肃宗诏光禄大夫刁双境首劳问,又敕徐州赐绢布各一千匹。除略侍中、义阳王,食邑一千户。还达石人驿亭,诏宗室、亲党、内外百官先相识者,听迎之近郊。赐帛三千匹,宅一区,粟五千石,奴婢三十人。其略所至,一餐一宿之处,无不沾赏。”

②刘苍:东汉光武帝刘秀第八子,汉明帝刘庄同母弟。建武十五年(39)受封为东平公,十七年进封为东平王。汉明帝永平元年(58),为骠骑将军在朝辅政,五年归国。《后汉书·刘苍传》:“苍少好经书,雅有智思,为人美须髯,要带八围,显宗甚爱重之。明帝问东平王处家何等最乐,王言为善最乐。”

③大启陈国:据查考,曹植为三国著名文学家,又受封为陈王,故云。

④是用:因此。彪:彰显,著名。盘石:即磐石。此处借指封藩的宗室。《史记·孝文本纪》:“高帝封王子弟,地犬牙相制,此所谓磐石之宗也。”《索隐》曰:“言其固如磐石。”

⑤郁:茂盛。此指深厚。维城:连城卫国。借指皇子或皇室宗族。《诗经·大雅·板》:“怀德维宁,宗子维城。”郑玄《笺》:“宗子,谓王之嫡子也。”谓帝王的德政乃是保护宗子的坚城。后以“维城”咏宗室子。

⑥门勋夙著:家中先代有卓越的功勋。夙:早。

⑦伟如:卓越超群貌。

⑧弛担:栖息。此指寄居南梁,在南梁任职为官。

⑨言旋:返回,归来。言:语气助词,无意义。

⑩丹青:指史籍。古代丹册纪勋,青史纪事。

⑪比德均封:参照德行给予合理的封赐。比:比照。均:公平,合理。

⑫曩烈:前人或先贤。此指刘苍、曹植。亦可指先人或先贤的功业。

⑬嗣王景式:即元略世子元顽,字景式,袭爵,官至北广平太守。

译文

元略刚渡过淮河,明帝就拜他为侍中、义阳王,食邑千户。元略到达宫阙,明帝下诏曰:“从前刘苍好行善事,有利于建设东平郡,曹植能作文章,大大发扬了陈国的声望,因此藩王声名卓著就好似磐石,皇族德义深厚就好像维城。侍中义阳王元略是出身皇族的精英,门第功勋卓越显著,内心温润,外表开朗。他的兄弟亦俊伟,既见义而忘家,捐生殉国,不朽的忠烈,哪一天能忘记呢?过去虽然在梁任职,如今已回到朝廷,有志有节,能始能终。应当用史书记载他的美德,像悬挂的日月一样不可磨灭。元略未到的日子,我心里就确立了名声,所以封为义阳王。然封地不仅属于边地,而且俸禄还需要其他郡邑提供。考虑过另外两三处地方,都不如意。应该比照德行选相称的封国,以追美前人,可改封东平王,食邑户数如前。”不久,元略升任尚书令、仪同三司,领国子祭酒,侍中职位依旧。

元略从容闲雅,本来出自天资,加之出入南北,气质更加高迈。他的言论举止,都是朝野的楷模。孝庄帝建义元年元略死于河阴,赠太保,谥曰文贞。嗣王元景式捐出元略的住宅建造此追先寺。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我要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