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理论教育 数字化课程环境建设与学生个性化学习成果

数字化课程环境建设与学生个性化学习成果

时间:2023-11-22 理论教育 版权反馈
【摘要】:初中语文学科开设了拓展型课程“悦读”,依托学校数字化平台,创建了语文“悦读网”。寒暑假是进行课外阅读的黄金期,教师利用“悦读网”,使它成为学生读书交流、思维碰撞的胜地。“悦读”的开设与实施,也给基于数字化平台开展拓展型课程提供了一定的启发。

数字化课程环境建设与学生个性化学习成果

1.初中语文拓展型课程“悦读”课程介绍

课外阅读是提升学生文学素养,提高学生写作能力的有效方式。但是由于课时、交流指导手段等客观条件的限制,阅读活动的开展情况往往与预期存在较大的差异。初中语文学科开设了拓展型课程“悦读”,依托学校数字化平台,创建了语文“悦读网”。教师在指导课外阅读中引入数字化学习手段,把推荐书目和相关学习辅导资料通过“悦读网”发布,指导学生阅读名著,提高阅读能力和文学鉴赏水平。“悦读网”同时兼具互动功能,学生的阅读活动、摘抄精选、圈划与批注、读后感等均可以通过网络交流分享,使师生打破时间和空间的限制,移动端设备的应用更使阅读随时随地。同时,数字化手段的介入,也使不同年龄段学生的混龄互动成为可能。

2.初中语文拓展型课程“悦读”的学习方式

储能中学初中语文教师创建的“悦读网”主要有四方面的功能:好书推荐、展示作品、共享资源、网上作业。在教师指导下,学生通过选书、读书、交流、反馈完成了“悦读”的学习。教师引导学生不仅注重阅读的质量,更注重阅读的深度理解和反思,为学生搭建互动交流的平台,通过同伴合作形成学习共同体,通过专题活动与“悦读网”结合,发挥评价和激励作用,使学生的阅读能力和语文素养得到明显提升。

(1)选书读书。教师通过多种方式向学生推荐好书,并同时将书“摆放”到“悦读网”的书架上,如图3-42 所示。书架上每一本书的背后都链接有故事梗概(图3-43),如果是以前学长读过的书,可能还会有相关的批注和读后感(图3-44)。在教师的引导下,学生对这些书有了一个初步的了解,同时掌握了阅读的重点、知晓了精彩的章节并引发了无穷的好奇心。接下来,学生可以通过图书馆借书,或者到书店买纸质书,开展进一步阅读。在阅读的过程中,同样也可以通过数字化平台,将本人的读后感和批注的内容上传到网上,和同学共享。

图3-42 “悦读网”的书架

图3-43 《鲁滨逊漂流记》故事梗概

图3-44 《鲁滨逊漂流记》摘抄精选

(2)专题活动。为了提升学生阅读的积极性,提高阅读的质量,引发学生阅读后的进一步思考,教师围绕阅读的书籍设计了许多专题活动。这些活动,有些直接在网上上传优秀的作品,如PPT、电子小报、照片等;有些则需要通过教师组织、学生的参与表演展示出来,如讲故事比赛、智慧讲坛等(图3-45 和图3-46),而这些活动最后的成果,也将通过网络的形式呈现。因此,在“悦读网”上,汇集了学生们大量有关读书的优秀作品——声情并茂的视频录像、设计独特的PPT、思维深入的读后感、整洁精美的摘抄和电子小报,这些文字、照片、小报、录像或PPT 记载着学生们在阅读之路上的美好回忆和点滴成长,在彼此思维碰撞与交流中表达着认识自我、认识世界的方式,也随时供需要者观摩、示范和模仿。

图3-45 基于“悦读网”开展“名著阅读讲故事”活动(www.xing528.com)

图3-46 基于“悦读网”开展“读书交流会”活动

(3)辅助课堂。在“悦读网”上分享了许多由学生在教师协助辅导下录制的微课,如“指导批注方法”“小说个性解读”等,如图3-47 所示。这些微课成为教师在进行“悦读”的拓展学习时十分有力的教学素材。教师可以在课堂讲解时随时调用,给学生以启发;也可以向学生推荐有针对性的、高质量的微课,让学生们回家后根据自己的实际情况,有选择地反复观看,或是暂停下来做些笔记,化被动学习为主动学习。学长们的微课成了其他学生的榜样和目标,激发了他们的阅读热情和表现欲望。在借鉴和启发的基础上,学生们批注交流的质量普遍提高,大部分学生批注的角度由单一走向多元,对作品的理解和鉴赏更加深入,批注的内容更具个性化。

图3-47 学习批注法

(4)拓展作业。寒暑假是进行课外阅读的黄金期,教师利用“悦读网”,使它成为学生读书交流、思维碰撞的胜地。教师开通了论坛功能,每个学生都可以选择自己觉得最精彩的批注发布在网上,有兴趣的学生还可以尝试“小小说的创作”并能互相点赞,如图3-48 所示。在学生们的推选下,整理出“精华帖”供大家观摩学习。利用网络平台,小同学可以参考借鉴大同学更有思想、更有深度的批注,也可以打开大同学制作的微课来学习从不同的角度做批注;大同学为了给学弟学妹们做榜样,自然是使出浑身解数,连平日里不太自觉的学生也倍加认真。

3.基于数字化平台开展“悦读”拓展学习的启示

拓展学习“悦读”,依托“悦读网”,构建了开放性、多元化的语文学习新模式,为学生创造出更为广阔、自主的学习环境,较大程度地激发了学生的学习兴趣,提高了学生的学习能力,同时也为学生自主能力的提高和终身学习技能的形成产生了重要的意义和影响。学生们通过与数字化平台相结合的阅读交流,更好地促进了“读”与“思”的结合,对阅读习惯的养成、读书方法的掌握、阅读效果的提高都大有益处。“悦读”让学生养成了主动阅读整本书的习惯,掌握了自主习得阅读的方法,提高阅读效果。“悦读”的开设与实施,也给基于数字化平台开展拓展型课程提供了一定的启发。

图3-48 小小说写作作品展示

(1)课程开设要注重以师生为基础积累、共享微课程资源,关注学生学习方式的转变。学生的各种学习成果、作品都可以成为课程素材的一部分,这不但丰富了课程资源,也增加了学生的成就感。教师可以针对学习内容设计微课程,学生在课堂内外自主地观看微课和PPT,学习节奏快慢全由自己掌握,容易的快进跳过,难度大的,需做笔记的,暂停、倒退反复观看。对于学习中的疑惑甚至还可以在校园网论坛向师生寻求帮助。基于网络的拓展型学习,更应注重学生学习方式的改变,改变学生原本的被动学习、消极接受的习惯,养成主动学习,逐步养成自主学习的良好习惯。

(2)基于数字化平台开展的拓展型课程要充分发挥学生之间、师生之间的互动交流。在“悦读”的开设与实施中,通过互动平台,学生不仅可以充分展示自我阅读体会,高年级同学还可带动低年级同学。初中学生正处于逆反期,往往具有成熟性与幼稚性并存、向上性与盲目性并存、独立性与依赖性并存的心理特点,低年级学生对于家长和教师的话往往不乐于接受,而较倾向于同伴教育,甚至学长们的微课成了他们的榜样和目标,激发了他们的阅读热情和表现欲望。另外,初中学生的心理特点之一就是自我表现意识强,争强好胜,他们对自己的观点有强烈的表现欲望,希望得到同龄人的理解、认可和赞许。这也符合马斯洛(A.Maslow)的需要层次理论。作为高年级的学生在互助中做了一回“小老师”,体验了引领者的角色,培养了成就感,促进他们更加有效的阅读。

(3)要关注课程评价,尤其是要借助学生互评的力量。在网络互助“悦读”中,每个参与的班级都设置了一名学生管理员,负责统计各班学生完成作业的数量和质量,对于质量过差的回帖可以进行删除,并标记出特别优秀的回帖。在网络论坛上,所有学生都可以对自认为优秀的批注作业点赞。教师在管理员统计的优秀回帖和收到点赞数最多的人气回帖中评选出优胜奖。这让学生也能充分参与阅读评价的过程,这种反馈和评价也是一种互助学习的过程。为了更好地评价他人作业,势必要自我阅读、自我提高。同时,对于那些能力较薄弱的学生,通过参考他人作业,促进自己的阅读与思考;对于思维有局限或遇到阅读瓶颈的学生,通过评价他人作业,开阔了视野,拓宽了自己的思维。这样就充分调动了学生的阅读积极性,从“要我学”转变成“我要学”,培养了学生的自主意识,对学生更有吸引力和阅读推动力。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我要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