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理论教育 传媒产业:国家软实力与综合国力比较研究

传媒产业:国家软实力与综合国力比较研究

时间:2023-11-23 理论教育 版权反馈
【摘要】:产业结构优化是指通过产业调整,使产业结构实现协调与平衡,并满足社会不断增长的物质文化需求的过程。产业结构优化的实质是产业结构合理化。产业结构优化不是一劳永逸的,需要经常调整,进一步实现产业结构现代化、高度化。传媒产业属于第三产业,传媒产业的发展与文化产业、信息产业有直接的关系。

传媒产业:国家软实力与综合国力比较研究

政治经济学的一般原理认为:经济总量与产业结构是经济发展的两个方面。在经济发展过程中,产业结构由低级到高级演化呈现出以下阶段性特征:一是工业化过程,二是重工业化过程,三是加工化过程,四是高加工化过程,五是技术密集化或高科技化过程,此后将是信息化过程。纵观世界各国现代经济发展的历史,三次产业结构演进一般有以下几种阶段性趋势:1.在三次产业结构之间,第一产业存在不断减少的趋势,第二产业先是迅速增加,然后趋于稳定,第三产业则有不断上升的趋势。2.在第二产业中重工业比重不断上升,轻工业比重不断下降,最后逐步趋于稳定。3.在第二产业内的各工业部门之间,加工工业与基础工业(采掘业和原材料工业)相比,比重趋于增大,呈现出高加工度化趋势。4.在20世纪70年代前后,西方发达国家产业结构的变化出现了新的趋势。在一国的经济发展中,无论是促进经济的增长和效益的提高,还是实现经济发展的目标,优化产业结构都是一个极重要的问题。产业结构优化是指通过产业调整,使产业结构实现协调与平衡,并满足社会不断增长的物质文化需求的过程。产业结构优化的实质是产业结构合理化。产业结构优化不是一劳永逸的,需要经常调整,进一步实现产业结构现代化、高度化。产业结构高度化是指产业结构根据经济发展的自然历史顺序由较低阶段或层次向较高阶段或层次演进的过程。产业结构高度化的实质就是科学技术发展和分工深化使产业结构不断向深度加工化、高附加值化发展,从而更充分有效地利用资源,更好地满足社会发展需求的一种趋势。[1]

从我国建国以来的产业发展现实来看,除去某些时期国民经济发展遭遇了历史原因而迟滞或受到挫折,总体上来看,国民经济发展和产业发展呈现这样的特征:建国初,针对当时的国情提出了优先发展重工业的战略,优先发展重工业不仅解决了在一穷二白的条件下,关系到国计民生和国家安危农业和重工业协同发展的问题,而且由于“优先发展生产资料的生产”,使得优先发展的重工业为国民经济的进一步发展奠定了坚实的基础;之后,在明确主要矛盾仍然是“人民日益增长的物质文化需求与落后的社会生产之间的矛盾”后,提出要适当地调整重工业和农业、轻工业的投资比例,更多地发展农业、轻工业。农业、轻工业的发展为人民生活提供了更多的丰富的生活资料,对于提高人民的物质生活水平,增强社会的消费能力起到了极大的促进作用;改革开放后,尤其是20世纪90年代初明确提出要“大力发展第三产业”后,我国的第三产业获得了前所未有的长足发展。第三产业行业多、范围广,主要包括流通部门和服务部门,又可以分为几个层次,第一层次指交通运输、仓储及邮电通信业,批发和零售贸易、餐饮业等流通部门,第二层次指金融业保险业地质勘查业、房地产业、社会服务业、综合技术服务业等为生产和生活服务的部门,第三层次主要指包括教育、文化艺术及广播电影电视业、卫生、体育社会福利业、科学研究业等为提高科学文化水平和居民素质服务的部门。20世纪90年代,第三产业中的流通部门、为生产和生活服务的部门发展尤为突出,为我国产业结构优化、适应当时国际竞争起到了重要作用,并为迎接知识经济的到来作好了准备;就文化产业的发展来说,在1992年,政府初次提出文化产业的概念,2000年开始的国民经济“十五计划”中,文化产业得到足够的重视,文化产业的地位作用、发展目标、发展手段、文化产业和文化事业的关系等作为重要问题,开始全面探讨和建设

从这些方面来看,不论是一般的经济学规律,还是我国的产业经济发展的实践都证明,产业结构的调整是随着宏观经济的发展不断向前推进的。在不同的历史阶段,产业结构、产业发展的重点,必然依据当时的历史条件和国际情况,呈现出阶段性的特征。而从时间轴上纵向来看,这样的发展也呈现出这样的特征,那就是越在早期,在国民经济中发挥基础性作用的经济部门,其得到的发展越明显。而在这样的基础性部门的发展达到一定程度之后,国际竞争不再继续像从前一样那么明显地体现于这些部门的比较之上,而是体现在由这些部门发展所决定的,其它在经济结构中处于产业结构更高阶段的部门的竞争上。而国家在这些阶段的产业经济发展重点也由从前的基础性部门的发展,转向这些部门的发展。当然,这并不排斥基础性部门的重要性,而是说,产业结构已经优化了,并且需要继续优化。

这种规律同前面引用约瑟夫·奈所说的“世界最强国家的实力源泉”有异曲同工之妙,不过约瑟夫·奈更强调一种竞争中的比较优势。这种优势如果可以套用产业经济发展的规律来解释的话(可能这样的类比不一定科学),实际上是因为一些国家优先和重点发展了在当时的历史条件下,国民经济中占据优势的部门,所以这些国家在竞争中处于突出的地位,从而成为世界强国。(www.xing528.com)

从这个意义上说,在某一历史阶段国际竞争中的重要“实力”因素,与某一历史阶段国家发展中重要的“产业”部门,似乎应当有一些契合的因素。

传媒产业属于第三产业,传媒产业的发展与文化产业、信息产业有直接的关系。因此,传媒的发展应当是在现在的经济条件下,大力加强的一个领域。作为第三产业中最富现代意义、与高科技尤其数码技术发展结合最紧密的产业,同时也是越来越影响和改变着传统文化产业的面貌的传媒产业,现在也正面临发展的良好机遇。信息时代传媒理应占有重要的地位,而对于传统文化的弘扬,传媒也担当着重要的责任。在知识经济的背景下,知识是推动经济发展的重要动力,而传媒正是传播知识的重要渠道;在信息经济的背景下,信息是创造财富的关键因素和重要源泉,而传媒是信息传播最重要的物质载体,传媒可以利用新经济的技术和内容,结合自身所从事的行业优势,创造出很多在传统经济条件下没有的信息经济产品。

总之,时下的产业发展已经与从前不同,信息与文化正越来越成为经济发展中的重要因素,而传媒正是拥有这些丰富资源的产业形态。即使是在传统经济条件下,经济学和经济史的经典作家也认为文化、信息还有制度因素对于经济发展有着非常重要的作用。韦伯把资本主义发展的原因归结于理性主义新教伦理为核心的“资本主义文化精神”;而诺思则把西方世界的兴起归结为产权的明晰界定;兰德斯在解释国家经济持续增长的原因时说,“首先是体制和文化,其次是钱。但从头看起并且越看越明显的是,决定因素是知识”。[2]这些当然不是从产业经济和产业结构的角度来考虑这个问题的,但同样可见得文化、信息、制度因素在推动产业经济发展和宏观经济发展中的重要作用。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我要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