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理论教育 驳马克思主义本体论:本体论研究成果

驳马克思主义本体论:本体论研究成果

时间:2023-11-27 理论教育 版权反馈
【摘要】:六、驳所谓“马克思主义本体论”如果我们真正理解马克思主义哲学对于西方哲学的革命性变革的意义,那么我们就会承认,马克思主义哲学是反对纯粹思辨性质的哲学的。例如,他说:“直到目前为止,还没有一部关于本体论的历史。然而,这一缺憾决不是哲学史的偶然疏忽,而是同马克思主义以前的本体论的模糊性和混乱性密切相关的。”卢卡奇离开学术的规范谈论马克思主义的本体论,在与他人的对话中不免形成了障碍。

驳马克思主义本体论:本体论研究成果

六、驳所谓“马克思主义本体论

如果我们真正理解马克思主义哲学对于西方哲学的革命性变革的意义,那么我们就会承认,马克思主义哲学是反对纯粹思辨性质的哲学的。那么,我们就不会怀疑马克思主义哲学对本体论采取的批判立场,因为本体论就是一种纯粹思辨的哲学,或者说,马克思主义所批判的纯粹思辨哲学就是指本体论。

然而,实际上存在着一种认识,和我们的认识是截然相反的。那种认识不仅看不到马克思主义对本体论的批判,而且倒是要把本体论的名称塞给马克思主义。他们为马克思主义哲学应当叫做物质本体论还是实践本体论,或者叫做别的什么本体论而进行热烈的争论。听一下这样的争论,我们发现,问题的焦点原来是关于马克思主义哲学的基本出发点或核心内容是什么?是辩证唯物主义,还是历史唯物主义,或者其他的什么东西?在中文里,说一个东西的核心内容、基本组成部分和出发点的,就是指这个东西的“本体”。但是“本体论”,即ontology是西方哲学固有的一个术语,从字面上说,它是关于“是”的学问,可译作“是论”,“本体论”的译名本是不妥的。“本体论”在西方哲学史上,确曾被当作哲学的核心部分看待,然而“本体论”却不是核心内容、基本组成部分的同义词,而是表示一种特殊的哲学形态,一种用范畴作逻辑推论的形而上学。无论从哪个方面说,把“本体论”一词加给马克思主义哲学,都是没有道理的。对于那场争论来说,如果不用“本体论”而改用通俗易懂的词汇,应当是不会影响争论双方表达出他们各自的实质性的观点的;然而,一旦把“本体论”与马克思主义哲学连在一起,那么马克思主义哲学与旧哲学的区别的界限从此也就模糊掉了。

然而,问题似乎并不是那么简单。1993年,卢卡奇写的一本书的中译本出版了,这部上、下两卷,总共1700页的巨著的书名就叫做《关于社会存在的本体论》。如果说我们把中文的“本体论”出于一个不妥的译名,作为一条理由来否定马克思主义有本体论,那么卢卡奇是直接用德文写作的,他用的就是Ontologie这个词。在这本书中,卢卡奇把社会存在的本体论当作是马克思主义哲学的主要学说,或者说,是他对马克思主义哲学的一种创建。我们当怎样看待这件事呢?

由于卢卡奇本人是西方马克思主义主要代表人物之一,更由于他的传奇经历和在著作界的声望,他本人所说的一切已经成了人们研究的对象,所以,当他说马克思主义的哲学是社会存在的本体论时,似乎这就是事实,好像其权威性是毋庸置疑的了。即使我们可以指出这不符合事实,人们也会说,像他这种资历的人,是有权在他自己确定的意义上来使用哲学术语的。但是,由于这里的问题不只是关系到卢卡奇是怎样一种观点,而是,首先,关系到马克思主义哲学是怎样的,以及卢卡奇对马克思主义哲学的看法是怎样的,同时,也关系到西方哲学史上对本体论的习惯的看法,所以,是否可以用社会存在的本体论来称呼马克思主义,这个问题还是有讨论余地的。

我们认为,以“社会存在的本体论”作为马克思主义哲学的名称是不妥当的,也是不能成立的。

首先,我们指出,马克思主义哲学创始人并没有把自己的哲学说成是一种本体论,“社会存在的本体论”是卢卡奇对马克思主义哲学的一种发挥。这一点可以从卢卡奇本人的论述中得到印证。他说:

如果试图在理论上概括马克思的本体论,那么这将会使我们处于一种多少有点矛盾的境地。一方面,任何一个马克思著作的公正读者都必然会觉察到,如果对马克思所有具体的论述都给予正确的理解,而不带通常那种偏见的话,他的这些论述在最终的意义上都是直接关于存在的论述,即它们都纯粹是本体论的。然而,另一方面,在马克思那里又找不到对本体论问题的专门论述。对于规定本体论在思维中的地位,划清它和认识论逻辑学等的界限,马克思从未着手做出成体系的或者系统的表态。(76)

这段话就说得十分奇怪。既然在马克思那里“找不到对本体论问题的专门论述”,那么一个公正的、不带偏见的读者怎么反而应当得出,马克思的那些论述“都纯粹是本体论的”呢?

其次,也是一个很关键的问题是,卢卡奇对“本体论”一词的使用是缺乏学术规范的,因而是不能与哲学史衔接的。他的许多表述都暴露出他的这一缺点。例如,他说:“直到目前为止,还没有一部关于本体论的历史。然而,这一缺憾决不是哲学史的偶然疏忽,而是同马克思主义以前的本体论的模糊性和混乱性密切相关的。”(77)把以往的本体论说成都是模糊的和混乱的,这是不符合事实的。虽然可能还没有一部关于本体论的权威历史,本体论在各位哲学家那里也互有差别,然而,西方哲学史上毕竟明摆着本体论的各种样板,也有过关于它的定义,怎么能说都是模糊和混乱的呢?至少,卢卡奇知道本体论是对“存在”的研究,这就是一种最基本的、形式的规范,所以,他才会把对“社会存在”的研究解说成本体论。我们说过,本体论是一种特殊形态的哲学,其中的范畴或概念是经过哲学家对日常词语经过改造后有其特殊的即逻辑规定性的。“Being”(Sein)就是其中核心的范畴,无论其被解释为最普遍的“是”,还是作为一种“所是”的“存在”,都是逻辑的规定性,与日常语言中所说的实际存在不是一回事。所以恩格斯一方面把“存在”当作是与自然界、物质的同义词,另一方面,又把杜林哲学中的“存在”和“物质”严格区分开来,因为杜林的“存在”完全是一个本体论的范畴。那么,卢卡奇的“社会存在”是指什么呢?如果是指活生生的社会生活,那么,它就不能属于本体论的范畴;如果它是本体论的范畴,那么,它就不是指实际的社会生活,而是一个抽象的逻辑范畴。这两种选择显然都使卢卡奇为难,然而,从本体论的学术规范来说,只有这两种选择。其书中俯拾皆是的例子,使我们怀疑他是否从学术上对本体论下过工夫。如,他居然称海德格尔的“畏”是“本体论的主要范畴”(78)。其实,“畏”在海德格尔这里的正确说法是一种“生存状态”,海德格尔的《存在与时间》中没有一个概念是逻辑范畴。对生存状态的分析虽然称作基本本体论,其实质是反对本体论的。卢卡奇离开学术的规范谈论马克思主义的本体论,在与他人的对话中不免形成了障碍

其实,有人已经指出了卢卡奇的这一缺点。据张西平为卢卡奇这本书写的《中译本序》综述,一位叫E.约斯的论家指出:“第一,卢卡奇本人的本体论概念是不明确的。”也许像我们一样,约斯也考虑到卢卡奇的名声,所以无可奈何地说:“既然《本体论》已经写了,它就是一个事实,但它的来源仍是不可知的和不可思议的。”“第二,E.约斯认为任何一种本体论最困难的在于说明物质和精神,或者身体和心灵二元论。卢卡奇在这个问题上也存在着问题。”约斯的第二点批评意见尤其是很内行的,从开头读下来的本书读者当能理解这一批评的含义,并会产生同感的。本体论是先验的原理,它与现实世界是隔离的,由此而必然产生出两者间沟通的困难。卢卡奇对这些问题似乎没有形成什么概念。

再次,本体论是一个旧哲学的概念,把这样一个旧哲学的概念加给马克思主义哲学,不仅掩盖、抹杀了马克思主义实质上对本体论的批判,而且会模糊马克思主义哲学与旧哲学的本质区别,从而导致取消马克思主义在哲学领域所实现的革命性变革的意义。

马克思主义对以本体论为其核心的旧哲学的批判,得出如下的结论:哲学终结了;不再需要凌驾于一切科学之上的哲学;还余下的是关于思维及其规律的学说——形式逻辑和辩证法,其他一切都归到关于自然和历史的实证科学中去了。这些结论的重大性和重要性是毋庸置疑的,但是人们对于它们的重视和研究显然是不足的。也许是因为这涉及“马克思主义哲学原理”本身,人们采取了比较谨慎的态度。但是有一点应当是可以确定的:一切旧哲学终结了。以黑格尔哲学为代表和集大成的旧哲学,以本体论的形式设立了自然和社会都必须依之而展开的先天原理,首先应当终结的是这样的旧哲学。和旧哲学根本不同的是,马克思主义的“哲学原理”——在唯物史观和哲学基本问题的表述中——表明:作为一切理论的最终“原理”恰恰不是理论本身,而是人的现实生活。马克思主义的“哲学原理”是指向实践的。马克思主义终止了一切高居于实际生活之上的哲学,却激活了遍及于生活之中的哲学。马克思主义的哲学与旧哲学决不只是在观点上不同,而且在形态上也是不同的:它至少不会像旧哲学那样去建立体系。当我们需要从各方面去澄清马克思主义哲学与旧哲学的区别时,卢卡奇却在探索马克思主义哲学新意的名义下为它套上了本体论这一旧哲学的框架,这至少是不妥当的。

【注释】

(1)俞吾金:《马克思哲学本体论思路历程》,《学术月刊》,1991年第11期。

(2)王干才、刘进田:《“物质—实践本体论”难以成立——兼与徐崇温同志商榷》,《人文杂志》,1991年第3期。

(3)公木:《论实践唯物主义》,《人文杂志》,1991年第3期。

(4)黄柟森:《再论本体论——答刘福森同志》,《人文杂志》,1990年第5期。

(5)李云龙:《马克思主义哲学与形而上学的关系》,《求索》,1990年第1期。

(6)黑格尔:“这样一来,不如说是客观逻辑代替了昔日形而上学的地位,因为形而上学曾经是关于世界的科学大厦,而那又是只有由思想才会建造起来。——如果我们考察这门科学最后形成的形态,那么,首先直接就是被客观逻辑所代替的本体论,——形而上学的这一部分,应该研究一般的(Ens);——恩斯本身既包括有(Sein),也包括本质(Wesen),德文幸而还留下了不同的名词来表示两者的区别,其次,客观逻辑却也包括其余的形而上学……”。《逻辑学》上卷,杨一之译,商务印书馆1974年版,第47—48页。

(7)陈康译注本:《巴曼尼德斯篇》,第5—6页。

(8)黑格尔:《逻辑学》上卷,第23页。

(9)同上书,第24页。

(10)同上书,第31页。

(11)同上。

(12)同上书,第36页。

(13)同上书,第38页。

(14)同上书,第39页。

(15)同上书,第45页。

(16)关于黑格尔对他的逻辑概念及其分类的论说,本章限于篇幅不能详加讨论,我们在本书第十一章再细说。

(17)恩格斯:《反杜林论》,人民出版社1970年版,第23页。

(18)马克思:《博士论文》,贺麟译,人民出版社1961年版,第22—24页。

(19)梅林对马克思的《博士论文》评论道:“原子论作为关于不可分的单位物质的学说和关于一切现象通过它们的运动而发生的学说,是现代科学研究的基础;它被用来解释声、光、热传播的规律以及物体的化学变化和物理变化。就这一点而言,这门科学的创始者是德谟克里特,而不是伊壁鸠鲁,这在今天已是无须证明的了。但是对于当时的马克思来说,哲学,或者更确切地说,思辨哲学,还是一门科学;这一点使他当时的观点,如果不是表现出他的性格的最重要的特征,就很难为今天的我们所理解。”见梅林:《马克思传》,人民出版社1965年版,第43页。

(20)马克思:《博士论文·序》,第1—2页。

(21)同上书,第25页。

(22)黑格尔:《小逻辑》,第277页。

(23)马克思:《博士论文》,第37页。

(24)同上书,第47页。

(25)梅林:《马克思传》,第42页。

(26)恩格斯:《路德维希·费尔巴哈德国古典哲学的终结》,人民出版社1972年版,第18页。

(27)同上书,第13页。

(28)马克思:《政治经济学批判·序言》,人民出版社1955年版,第4页。

(29)马克思、恩格斯:《神圣家族》,《马克思恩格斯全集》第2卷,第245页。

(30)恩格斯:《反杜林论》,第22页。

(31)同上书,第32页。

(32)恩格斯:《路德维希·费尔巴哈和德国古典哲学的终结》,第8页。

(33)同上书,第9页。(www.xing528.com)

(34)同上。

(35)同上书,第33页。

(36)同上书,第34页。

(37)马克思:《致路·库格曼(1868年3月6日)》,《马克思恩格斯选集》第4卷,人民出版社1972年版,第366页。

(38)马克思:《资本论》第1卷,人民出版社1975年版,第24页。

(39)恩格斯:《卡尔·马克思“政治经济学批判”》,《马克思恩格斯选集》第2卷,第231页。

(40)同上。

(41)黑格尔:《逻辑学》上卷,第47页。

(42)恩格斯:《路德维希·费尔巴哈和德国古典哲学的终结》,第34页。

(43)恩格斯:《反杜林论》,第8页。

(44)马克思:《1844年经济学—哲学手稿》,刘丕坤译,人民出版社1979年版,第129页。

(45)同上书,第132页。

(46)马克思、恩格斯:《德意志意识形态》,人民出版社1961年版,第515页。

(47)同上书,第516页。

(48)同上书,第517页。

(49)同上书,第112页。

(50)同上书,第518—519页。

(51)同上书,第515页。

(52)恩格斯:《反杜林论》,第31页。

(53)同上书,第32页。

(54)同上。

(55)同上书,第33页。

(56)同上书,第32页。

(57)同上书,第34页。

(58)同上。

(59)同上书,第36页。

(60)同上书,第34页。

(61)同上书,第35页。

(62)同上书,第35—36页。

(63)同上书,第39页。

(64)同上书,第41页。

(65)恩格斯:《路德维希·费尔巴哈和德国古典哲学的终结》,第14页。

(66)恩格斯:《反杜林论》,第40页。

(67)同上书,第41页。

(68)同上书,第40页。

(69)同上。

(70)同上书,第33页。

(71)同上书,第23页。

(72)恩格斯:《路德维希·费尔巴哈和德国古典哲学的终结》,第11页。

(73)马克思:《政治经济学批判》,人民出版社1964年版,第3页。

(74)马克思:《关于费尔巴哈的提纲》,《马克思恩格斯选集》第1卷,第19页。

(75)马克思:《摘自〈德法年鉴〉的书信》,《马克思恩格斯全集》第1卷,第416页。

(76)卢卡奇:《关于社会存在的本体论》上卷,白锡堃等译,重庆出版社1993年版,第637页。

(77)同上书,第375页。

(78)同上书,第486页。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我要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