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理论教育 我国城镇居民动物性食品需求及政策建议

我国城镇居民动物性食品需求及政策建议

时间:2023-11-27 理论教育 版权反馈
【摘要】:第七章结论和政策建议第一节研究结论针对居民动物性食品消费需求的研究是关系到人民健康、经济发展、产业结构优化、粮食安全的重要课题。

我国城镇居民动物性食品需求及政策建议

第七章 结论和政策建议

第一节 研究结论

针对居民动物性食品消费需求的研究是关系到人民健康经济发展、产业结构优化粮食安全的重要课题。本书针对我国城镇居民动物性食品的户内需求进行深入分析,总结出我国城镇居民动物性食品户内需求的特征、变化规律和影响因素。具体研究结论如下。

一、动物性食品户内需求总量增加,但发展不平衡且存在不良消费习惯

伴随着经济的发展和城市化进程的加速,我国城镇居民对于动物性食品的消费需求总量不断增加,尤以奶类及其制品的需求增长最为明显,居民不再依靠粮食获取营养成分,而是越来越多地从动物性食品中汲取营养。

但就我国当前动物性食品消费水平来看,部分地区居民相关食品的消费量和营养摄入量还没有达到国际平均的健康水平,而且在地区间和不同收入组间存在很大的不平衡性,低收入和贫困地区的城镇居民相关食品摄入量尤其需要提高。同时,部分居民中还存在暴饮暴食、奢侈攀比的不良消费习惯,因此居民的健康意识和饮食方式也有待进一步提高。

二、猪肉主导地位下降,“白肉”需求增加

美国和日本近五十年来动物性食品消费变化显示:伴随着生活水平的提高,动物性食品的消费结构会随着消费水平的提高而日趋丰富和均衡,主要表现为占主导地位的食品(美国为牛肉、日本为水产品)消费比例逐渐下降,奶及奶制品在动物性食品中的重要地位越发明显,“白肉”消费量比例显著增长等。

与美国和日本的总体发展趋势相似,我国城镇居民对于动物性食品的消费需求在总量增加的同时,在消费需求结构上也呈现出多样化、营养化的趋势。①不同收入组的居民对于动物性食品需求结构的比较分析显示:居民收入越高,猪肉和鲜蛋的购买量比例越低,而水产品和鲜乳品的购买量比例越高;②基于1996—2008年的时间序列和混合数据的分析结果显示,猪肉是我国居民最重要的动物性副食品,以猪肉为主要肉类食品的饮食习惯仍将持续,但其消费支出份额有明显的下降趋势;③猪肉支出弹性小于禽类和水产品的支出弹性,这在一定程度上显示出居民对于“白肉”的偏好,尤其是水产品的受偏爱程度不容忽视。④需求的支出弹性和价格弹性分析显示,禽肉和水产品是城镇居民户内消费中的“奢侈品”,随着收入增加,需求量会显著提高。

三、羊肉蛋类户内需求稳定

基于2008年截面数据的分析结果显示,在各类动物性食品中,猪肉、牛肉、禽类、水产品是我国居民户内消费的主体,随着收入的增加,居民会不断提高对这三类食品的户内消费需求;而城镇居民对于羊肉和蛋类的户内消费需求比较稳定。基于1996—2008年30个省的混合数据分析也显示,随着收入的增加,城镇居民在家用餐时会增加对于猪肉、禽类和水产品这三类动物性食品的消费,但对于牛羊肉和蛋类食品的户内消费支出并不会有大幅度的增加。

羊肉户内需求稳定很可能是由于消费习惯和烹饪习惯所致。蛋类户内需求稳定在一定程度上证实了蛋类需求的饱和。蛋类需求平稳的特征也与美、日等国的蛋类需求特征一致,这说明当蛋类需求量达到一定水平时,需求量会保持平稳。

四、动物性食品自价格弹性大于交叉价格弹性

基于截面数据、时间序列数据和混合数据的分析都显示,价格是当前影响城镇居民动物性食品消费需求的重要因素。①各类动物性食品的自价格弹性均为负数,这表明如果价格提高,居民对于动物性食品的需求会减少。②各类动物性食品的户内需求自价格弹性大于交叉价格弹性,这说明这些食品的消费受自身价格影响较大,因此如果价格上涨快,则会抑制居民对于相应食品的需求。③城镇居民在家用餐时,猪肉、禽类、水产品的需求对于其自身价格的变化反应比较敏感,而牛羊肉和蛋类的需求相对于自身价格的变化反应不敏感。④各动物性食品之间的替代与互补关系都较弱。

五、经济体制改革导致动物性食品户内需求结构发生变动

在截面数据分析的基础上,为了更加全面地研究改革开放以来我国居民对于动物性食品的需求变化,本书在第五章利用时间序列数据,探讨了动物性食品需求结构变化的时间路径。在针对我国居民动物性食品需求结构变动的研究中,这种讨论渐进式结构变动的研究并不多见。利用动态渐变式结构变动几乎理想需求系统模型(Gradual Switching AIDSwith Dynamic Effects)对我国城镇居民近三十年来动物性食品户内消费需求的分析结果显示:

第一、我国城镇居民动物性食品户内需求在1981—1995年15年间发生了渐变式结构变动。在这期间,收入和价格因素的影响不能完全解释居民需求的变化。需求结构变动在90年代中期结束,随后进入了需求结构相对稳定的阶段。由于80年代至90年代初期正值我国经济体制改革时期,居民90年代中期以前的需求结构变动很可能是由于我国同时期的经济体制改革影响所至。因此,这一结构变动的时间路径反映出了宏观经济制度改革对我国居民消费的巨大影响。虽然90年代中期之后我国居民收入快速提高,但动物性食品需求结构相对稳定,居民对相关食品的消费偏好在近十几年并没有发生改变。

第二、在90年代中期以前的需求结构变动过程中,居民对于动物性食品的需求不断多样化,同时,蛋类食品呈现出了收入效应为负的特征;

第三、由于居民动物性食品需求结构在90年代中期之后才进入相对稳定的阶段,因此,对于我国城镇居民动物性需求特征的分析应该使用90年代中期之后的数据。

六、城市化率、家庭规模、地区差异对动物性食品户内需求影响显著

本书在第六章将社会人口统计变量引入计量模型,分析我国城镇居民动物性食品户内需求的影响因素。研究结果表明城市化率、家庭规模、地区差异对户内需求的影响显著,具体来说:

第一,大部分动物性食品对于城市化水平的变化弹性都非常显著,这表明城市化的发展不断改变着居民的生活和饮食方式。不断增加的工作用餐、社交聚会等一方面减少了居民户内用餐的机会,也在相当程度上影响着居民的户内用餐结构。

第二,家庭规模的扩大会大幅度减少居民对于猪肉和蛋类的需求,增加对其他动物性食品的需求。我国近年来呈现出家庭规模缩小的趋势,这意味着对于牛羊肉、禽类和水产品户内需求的减少,这很可能是因为小规模家庭更多选择在外就餐的缘故。

第三,与同类研究的研究结果相似,本研究显示地区差异对于我国城镇居民的动物性食品需求存在重要的影响作用。观察对地区虚拟变量弹性显著的估计参数可以发现,东部地区的城镇居民对猪肉的需求低于其他地区的居民,蛋类和水产品需求高于其他地区;中部地区的城镇居民对蛋肉和水产品的需求低于其他地区居民,禽类食品需求高于其他地区;西部地区居民对于猪肉、蛋类和水产品的需求相对较低。这些特征都反映出了各地区在自然资源状况、畜牧业产业结构、饮食习惯等方面的特点和差异。源于地域差别的食品偏好虽然会随着经济的发展和社会的开放性而有所改变,但多年形成的饮食习惯在相当长的时间内还会持续。

第二节 政策建议

针对以上对于我国城镇居民动物性食品户内消费需求的研究结论,最后提出以下几个方面的政策建议。

一、提高居民收入,扩大动物性食品需求

收入是影响我国居民动物性食品消费的重要因素。从营养学的角度看,我国部分地区居民动物性食品消费总量不足,相关营养摄入量有待提高。同时,不同收入组对于动物性食品需求存在总量和结构上都存在差异。而需求的弹性分析显示,如果收入提高,居民会增加动物性食品需求总量,食品的选择也会更加多样化、更加健康。因此,提高相关食品消费量、优化消费结构,首先要增加居民的收入。

增加城镇居民收入的重点对象是城市中低收入者。第一,应建立合理有效的工资增长机制,使职工工资随着经济发展水平不断提高。这要求各地政府确保最低工资标准与本地经济发展同步增长。第二,应实行再就业援助制度,积极开发公益性岗位,做好城镇新增劳动力就业工作。第三,可以建立企业欠薪保障制度或实行工资备付金制度,解决拖欠职工,特别是农民工工资问题。第四,可以通过对高收入者征收高额的个人所得税,实现收入的再分配。创造条件严格实行不同的累进税率,与国际惯例接轨。同时,对低收入户储户免征利息税

在增加居民收入、扩大消费需求的同时,要因地制宜。对于贫困地区的居民要采取适当的生活补贴政策,尤其要提高少年儿童的蛋白摄入量,保证青少年身体素质的提高。当然,扩大贫困地区居民的食品消费需求是一个系统工程,往往涉及到经济发展、产业调整、教育培训等各个方面的协调发展,只有摆脱贫困才能更好地解决居民的收入和饮食健康问题。

二、适应需求变化,调整产业政策

90年代中期以来,我国城镇居民动物性食品户内需求呈现出了特有的特征,主要包括奶制品需求上升、猪肉主导地位下降、“白肉”需求增加、蛋类需求稳定等。同时,随着城市化率的提高和家庭规模的缩小,城镇居民在外用餐越来越多,居民在饮食上的地区间差异也仍然显著。我国城镇居民相关食品需求量的增减和食品需求结构的变化都在要求相关产业的发展和产业结构进行相应调整。具体来说包括以下几个方面:

(1)提高生产效率、突出地区特色

动物性食品的需求增加对畜牧业养殖业的生产能力和效率提出了要求。我国相关产业的发展与国际发达国家相比还比较落后,必须依靠科技进步提高相关产品的生产效率,实现品种改良,提高产品质量,提高竞争力。当然,各地的自然资源条件不同,应该依据自身的生产条件,因地制宜,突出畜牧业和养殖业的地区特色。(www.xing528.com)

(2)进行畜牧业和养殖业产业结构调整

产业结构的核心问题是资源、劳动力、投资等生产要素的合理流动。需求的变化必然引起产业结构的变化。因此,政府相关部门应积极进行产业结构调整,尤其是对畜牧业、养殖业、饲料粮食生产的结构调整。

第一,生猪是一种“耗粮型”的畜牧产品,而牛、羊等动物食草,它们的生产是节粮型的。因此,我国现阶段猪肉消费份额最大说明在消费结构上还存在着不合理的现象。随着经济的发展和生活水平的提高,居民对于猪肉的需求逐渐减少,对于牛羊肉的需求会不断提高,这要求相关产业要利用我国的牧草资源,大力发展节粮型畜产品。同时,应加强饲料转化效率,提高饲料利用水平。

第二,动物性食品的消费需求现状以及发展趋势要求我们必须重视饲料作物的生产。我国是动物性食品的生产和消费大国,但能够提供畜牧业和养殖业饲料的自然资源有限。这意味着必须要发展饲料作物生产,以保证饲料粮食和其他养殖业饲料作物的供应。尤其猪肉在我国居民的动物性食品消费中消费比例最大,这种消费结构虽然在发生变化,但在相当长的时间内,生猪仍会是我国最重要的畜产品,这就对饲料粮食的生产和供应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已经有部分学者提出要建立粮食、饲料、经济作物三元的种植结构以缓解畜产品和养殖业发展对于饲料作物生产的压力。(李瑾,2010)

第三,随着城市化进程的加速和生活方式的改变,居民对烹饪方便的速食品需求不断增加,在外用餐的支出也会越来越多。因此,应该大力发展畜产品加工业,发展冷冻食品和半成品工业。动物性食品加工程度高也可以减少食品在运输和贮藏过程中的损耗。因此,应鼓励相关食品产业提高产品的方便性和多样性,并提高在保鲜、包装、运输等方面的技术能力。同时,进一步发展餐饮业,并提高餐饮服务的质量和消费环境

(3)提高食品质量

在考虑增加动物性食品产量、优化消费结构的同时,重视相关产品的质量和安全也至关重要。我国很多动物性食品还达不到国际卫生和质量标准,这不仅影响了我国居民相关食品的消费需求,也削弱了我国动物性食品在国际上的竞争力。因此,需要开展的工作包括:鼓励无污染无公害的绿色动物性食品生产,保证饲料质量,建立相关质量标准的监控机制,加强兽药残留的监查力度,健全动物疫情控制工作等。

三、完善消费环境,引导健康饮食

(1)完善消费法制,保证食品安全

食品安全越来越受到居民的重视,近年来发生的动物疫情和食品安全事故,使我们认识到完善消费法制和保证食品安全的重要性。

目前我国关于消费方面的法制建设还处于起步阶段,有待投入更大的力量加以完善。加强消费法制建设,首先是规范消费市场,加快制定和完善有关法律、法规和标准,依法对产品生产、流通、消费的全过程进行质量监管,为消费者营造一个安全规范的消费环境。其次要重视对消费者合法权益的保护,建立切实有效的监督保护职能机构,为开拓消费市场提供法律保障。

(2)加强消费教育,宣传健康饮食

优化居民动物性食品的饮食结构,需要对科学饮食的知识进行宣传,培养居民的健康意识,这对于提高我国居民营养和身体素质意义重大。

我国著名经济学家尹世杰在《消费文化学》(2002)中曾指出:“只有人的文化素质提高了,才能扩大消费领域,特别是高层次的消费领域,才能进行高层次的文化消费,提高消费质量。”消费者总是在一定的消费价值观念支配下进行消费决策,消费者有什么样的价值观念就对应着什么样的消费。要建立以合理消费为核心的消费文化,关键有赖于教育。因此,要想引导居民改变暴饮暴食、奢侈浪费、摆阔攀比的饮食习惯,就必须营造合理的消费文化。

可以以消费者喜闻乐见的形式分层次、分步骤、多渠道地传播科学膳食知识,引导居民扩大高营养高蛋白的食品消费需求。加强宣传消费方面的科学文化知识,引导人们更加科学、合理的饮食和消费,提升饮食质量。

同时,由于我国耕地面积较少,过多地消费猪肉、禽肉等食品会对粮食供应造成巨大的压力,因此,应该引导居民重视植物性食品的消费,培养适合我国国情的、健康的饮食结构。

四、健全市场体系,稳定食品价格

(1)健全动物性食品市场体系

健全的动物性食品市场体系可以将相关食品的生产和消费两个环节很好地衔接起来。当前建设市场体系的主要内容是加强市场的信息化水平。现在已经建设了一些畜产品和水产品交易的网上平台,今后还应该加强建设力度,进一步发展电子商务在动物性食品交易中的运用程度。同时,鼓励相关大型企业进行连锁经营,建立完备的营销网络。

(2)实行有效动物性食品流通政策

政府相关部分要借助经济和适当的行政手段协调市场供求关系,对动物性食品的生产总量和结构进行宏观调控。同时,利用价格、税收、财政、信贷等工具对微观经济主体的行为进行监控和引导。

(3)稳定相关食品价格

我国城镇居民各类动物性食品的自价格弹性都大于交叉价格弹性,所以要增加各类动物性食品的就要稳定价格。这意味着国家相关部门要在尊重市场经济体制的价格调节规律同时,通过宏观调控的手段,建立合理的价格形成机制。合理的价格形成机制建立要注意以下几点:

第一,为了确保动物性食品的产量,应对相关食品的收购价格做出调整,并注意各个相关产品之间的价格比例关系。

第二,动物性食品的生产、流通和消费归根结底是要靠市场的调节来实现的,应运用市场价格信号引导动物性食品的生产。

第三,增加对食品保鲜和远程运输的技术研究投入,努力降低运输成本,降低相关食品的交易成本。

第三节 有待进一步研究的问题

由于居民消费这一研究内容对作者的理论功底要求很高,但本人知识浅薄,而且加上时间有限,致使本书论述中难免错误和疏漏,因此,本研究最多只能算是对我国居民动物性食品消费需求问题的一个尝试性的研究,许多方面还有待改进和补充。

第一,本书探讨了我国城镇居民动物性食品消费需求的特征、结构和影响因素,但并没有对农村居民的相关消费需求问题给予分析。这在一定程度上无法显示我国居民食品需求的全貌。

第二,本书主要从需求的角度研究我国居民户内消费需求问题,没有深入研究供给对于消费需求的影响。畜牧业和养殖业产业结构的发展和产业政策的选择对于动物性食品消费的影响不容忽视,应该在今后的研究中给予更多的考虑。

第三,本书的研究对象是动物性食品需求,分析讨论中只涉及了猪肉、牛羊肉、禽肉、蛋类、水产品等相关食品。但是动物性食品与其他食品(如粮食和蔬菜等)之间也会存在一定的互补和替代关系。因此,应该在今后的研究中针对所有食品和动物性食品进行两阶段预算分析,以便对动物性食品的消费需求有更深入、更准确的认识。

最后,本书对于我国城镇居民相关食品消费需求状况进行数据采集和分析时,受到客观条件的制约,没有使用微观住户调查数据,因此,无法对更加细分的食品类型和更丰富的社会人口特征变量进行研究。同时,在对计量模型估计结果进行分析时,由于本人能力所限,讨论还很不深入。

总之,要真正掌握我国居民食品消费需求的特征与趋势,本人还需要在今后付出更多的努力。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我要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