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理论教育 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基本路线和基本纲领

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基本路线和基本纲领

时间:2023-11-29 理论教育 版权反馈
【摘要】:这个主要矛盾,深刻反映了我国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特殊本质。在社会主义初级阶段,阶级矛盾和阶级斗争在一定范围内长期存在,在一定条件下还有可能激化。1987年,党的十三大制定了党在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基本路线,2007年,党的十七大又对基本路线的内容加以发展。

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基本路线和基本纲领

第二节 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基本路线和基本纲领

一、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主要矛盾(选择题命制重点)

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主要的矛盾,是人民日益增长的物质文化需要同落后的社会生产之间的矛盾。

(一)对社会主义初级阶段主要矛盾的认识过程

1956年党的八大提出:生产资料私有制的社会主义改造基本完成以后,国内的主要矛盾不再是工人阶级和资产阶级之间的矛盾,而是人民对于建立先进的工业国的要求同落后的农业国的现实之间的矛盾,是人民对于经济文化迅速发展的需要同当前经济文化不能满足人民需要的状况之间的矛盾。

1957年,毛泽东发表《关于正确处理人民内部矛盾的问题》的讲话,讲话中第一次系统地提出了社会主义社会矛盾的学说,强调指出重视并解决这些矛盾的目的是调动一切积极因素,发展我们的经济,发展我们的文化,使全体人民比较顺利地走过目前的过渡时期,巩固我们的新制度,建设我们的新国家。

然而,由于各种主客观的原因,主要是党对主要矛盾的判断出现了“左”的错误,提出了“以阶级斗争为纲”,导致了“文化大革命”的发生。

在拨乱反正和改革开放过程中,邓小平和党中央科学地总结了对我国社会矛盾特别是主要矛盾判断上的深刻教训,作出了新的理论概括。1981年,党的十一届六中全会通过的《关于建国以来党的若干历史问题的决议》对我国社会主要矛盾作了规范的表述:“在社会主义改造基本完成以后,我国所要解决的主要矛盾,是人民日益增长的物质文化需要同落后的社会生产之间的矛盾。”

(二)社会主义初级阶段主要矛盾的内容(选择题命制重点)

社会主义初级阶段主要矛盾是人民日益增长的物质文化需要同落后的社会生产之间的矛盾。其特定的历史内容在于,从人民日益增长的物质文化需要来讲,“人民”包括各阶层人民群众,具有整体性和层次性,“需要”是随着经济和社会发展而不断提高的,具有动态性和全面性;从落后的社会生产来讲,包括生产力水平的落后,没有实现工业化和经济的市场化、社会化、现代化,也包括生产力的组织、经营和管理方式的落后。

这个主要矛盾,深刻反映了我国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特殊本质。从社会需要方面来看,人民对于社会主义制度能够满足他们的物质文化需要寄予了很大的期望。从社会生产方面看,经过几十年来的社会主义建设,我们已经取得了举世瞩目的伟大成就,但是生产力落后、经济文化发展很不平衡的状况还没有得到根本改变。在我国社会主要矛盾中,生产力落后将长期是矛盾的主要方面。要彻底改变这种情况,就必须始终坚持经济建设为中心,集中力量不断解放和发展生产力。

在社会主义初级阶段,阶级矛盾和阶级斗争在一定范围内长期存在,在一定条件下还有可能激化。我们要保持清醒的头脑,采取正确的态度和方法去解决。但是,阶级斗争已经不是主要矛盾。在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阶段,党必须始终坚持以经济建设为中心,不断提高人民生活水平,促进社会全面进步。

二、社会主义初级阶段基本路线的提出及主要内容

(一)社会主义初级阶段基本路线的提出过程(一般了解)

1978年,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确立了一心一意搞现代化建设的政治路线,把党和国家的工作重心转移到经济建设上来,做出了改革开放的战略部署,并且随即提出要坚持四项基本原则,“一个中心、两个基本点”的思想开始形成,从而奠定了党在新时期的基本路线的基础。

1987年,党的十三大制定了党在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基本路线,2007年,党的十七大又对基本路线的内容加以发展。

(二)社会主义初级阶段基本路线的主要内容(选择题命制重点)

中国共产党在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基本路线是:领导和团结全国各族人民,以经济建设为中心,坚持四项基本原则,坚持改革开放,自力更生,艰苦创业,为把我国建设成为富强民主文明和谐的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而奋斗。

党的基本路线是对党在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奋斗目标、基本途径和根本保证、领导力量和依靠力量以及实现这一目标的基本方针的高度概括,不但紧紧抓住了中国现阶段的主要矛盾,而且体现了运用社会主义社会基本矛盾运动的规律,全面推动历史进步,实现民富国强、民族振兴的要求。

党在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奋斗目标:建设富强民主文明和谐的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它体现了社会主义社会的经济、政治、文化和社会全面发展的要求。

实现社会主义现代化奋斗目标的基本途径:“一个中心、两个基本点”。它是基本路线最主要的内容,是一个整体,集中体现了我国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战略布局,揭示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客观规律和发展道路。

实现社会主义现代化奋斗目标的领导力量和依靠力量:领导和团结全国各族人民。中国共产党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的领导核心,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要紧紧依靠全国各族人民,有了这两者的结合,社会主义现代化事业就必定能够胜利。

实现社会主义初级阶段奋斗目标的根本立足点:自力更生,艰苦创业。它是我们党的优良传统。

(三)坚持党的基本路线的要求(单选、多选)

第一,坚持党的基本路线,必须坚持以经济建设为中心。经济建设是党的基本路线的中心,也是其他各项工作的中心。要从经济建设这个大局出发,照顾大局,配合大局,在这个大局下行动。

第二,坚持党的基本路线,必须把坚持四项基本原则同坚持改革开放结合起来。坚持四项基本原则,坚持改革开放,都是为了更好地解放和发展生产力。四项基本原则是立国之本,是我们党和国家生存发展的政治基石;改革开放是强国之路,是我们党和国家发展进步的活力源泉。我们既要以四项基本原则保证改革开放的正确方向,又要通过改革开放赋予四项基本原则新的时代内涵,将一个中心和两个基本点统一于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伟大实践。

第三,坚持四项基本原则和改革开放两个基本点的统一,必须旗帜鲜明地反对资产阶级自由化。资产阶级自由化的实质就是反对共产党的领导,否定社会主义制度,主张实行资本主义制度,这是根本违背人民利益和历史潮流的,是广大人民坚决反对的。我们在任何时候,任何条件下,都要坚持四项基本原则,旗帜鲜明地反对资产阶级自由化。

三、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基本纲领(一般了解)

(一)社会主义初级阶段基本纲领的主要内容

党的十五大根据社会主义初级阶段基本路线的要求,制定了党在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基本纲领。党的十七大进一步丰富了基本纲领的内容。

1.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经济

就是在社会主义条件下发展市场经济,不断解放和发展生产力。实现国民经济又好又快发展,保证人民共享改革和发展成果。

2.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政治(www.xing528.com)

就是在中国共产党领导下,在人民当家作主的基础上,依法治国,发展社会主义民主政治。实现社会安定、政府廉洁高效、全国各族人民团结和睦、生动活泼的政治局面。

3.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

就是以马克思主义为指导,以培育有理想、有道德、有文化、有纪律的公民为目标,发展面向现代化、面向世界、面向未来的,民族的、科学的、大众的社会主义文化。建设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推动社会主义文化大发展大繁荣。

4.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

就是要按照民主法治、公平正义、诚信友爱、充满活力、安定有序、人与自然和谐相处的总要求和共同建设、共同享有的原则,以改善民生为重点,解决好人民最关心、最直接、最现实的利益问题,努力形成全体人民各尽其能、各得其所而又和谐相处的局面。

(二)正确认识最高纲领和最低纲领之间的关系

党的最高纲领是实现共产主义社会,这是始终不变的。最低纲领在不同时期则有所不同,民主革命的纲领、向社会主义过渡的纲领、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纲领,都是党在特定历史阶段的最低纲领。实现社会主义初级阶段基本纲领,必须正确认识和处理最高纲领和最低纲领之间的辩证统一关系。

最高纲领和最低纲领在理论上是相互联系、有机统一的。最高纲领是灵魂,起导向作用,决定最低纲领的性质和方向;最低纲领是基础,起阶梯作用,反映最高纲领的阶段性要求,是实现最高纲领的基本手段和根本途径。

我们坚持最高纲领与最低纲领的实践统一,就是要求我们既要牢固树立共产主义的远大理想,坚定共产主义的信念,同时更要脚踏实地地为实现基本纲领而不懈努力。

四、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总依据、总布局、总任务(单选、多选)

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总依据是社会主义初级阶段,总布局是五位一体,总任务是实现社会主义现代化和中华民族伟大复兴。

第一,强调总依据,是因为社会主义初级阶段是当代中国的最大国情、最大实际。改革开放事业之所以能取得巨大成就,成功地走出一条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就是始终清醒地认识到社会主义初级阶段这个当代中国最大的国情,并以此为总依据,来思考和解决当代中国的一切问题。

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理论既是对中国国情的清醒认识,又是对社会主义发展阶段问题的科学回答,丰富和发展了马克思主义关于社会发展阶段的理论,创造性地发展了中国化的马克思主义。党关于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科学判断,是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理论前提,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的科学依据,也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的逻辑起点和重要组成部分。我们在任何情况下都要牢牢把握社会主义初级阶段这个最大国情,牢牢立足于社会主义初级阶段这个最大的实际,牢牢抓住党的基本路线,坚持把以经济建设为中心同四项基本原则、改革开放这两个基本点统一于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实践,坚定不移,毫不动摇。

第二,强调总布局,是因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是全面发展的社会主义。十二大确立了社会主义物质文明精神文明“两位一体”的总体布局,十五大确立了“三位一体”的总体布局,十七大确立了“四位一体”的总体布局。十八大确立了“四位一体”的总体布局。

坚持发展是硬道理的本质要求就是坚持科学发展。以科学发展为主题,以加快转变经济发展方式为主线,是关系我国发展全局的战略抉择。坚持走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新型工业化、信息化、城镇化、农业现代化道路。实施创新驱动发展战略、推进经济结构的战略性调整、推动城乡一体化、全面提高开放型经济水平。

坚持走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政治发展道路,不断推进政治体制改革。坚持党的领导、人民当家做主、依法治国的有机统一,以保证人民当家做主为根本,以增强党和国家活力、调动人民积极性为目标,扩大社会主义民主,加快建设社会主义法治国家,发展社会主义政治文明

建设社会主义文化强国,必须走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发展道路。建设社会主义文化强国的关键是增强全民族文化创造活力。其重点任务有四方面:加强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建设;全面提高公民道德素质;丰富人民精神文化生活;增强文化整体实力和竞争。

在改善民生和创新社会管理中加强社会建设。以保障和改善民生为重点,加快推进社会体制改革。努力办好人民满意的教育;推动实现更高质量的就业;千方百计增加居民收入;统筹推进城乡社会保障体系建设;提高人民健康水平;加强和创新社会管理。

建设生态文明是关系人民福祉、关乎民族未来的长远大计。必须树立尊重自然、顺应自然、保护自然的生态文明理念,把生态文明建设放在突出地位,融入经济建设、政治建设、文化建设、社会建设各方面和全过程,努力建设美丽中国,实现中华民族的永续发展。

第三,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再创中华民族新的辉煌,是中国沦为半殖民地半封建国家以来,中华民族一切有志之士的共同信念和矢志不渝的目标。

我们党领导人民进行革命建设改革,就是要让中国人民富裕起来,国家强盛起来,振兴伟大的中华民族。在中国共产党领导下,我们完成了新民主主义革命,进行了社会主义改造,确立了社会主义基本制度,成功实现了中国历史上最深刻最伟大的社会变革,为当代中国一切发展进步奠定了根本政治前提和制度基础。在改革开放新时期,中国共产党人解决了在中国这样生产力落后的国家夺取政权建立社会主义制度以后,如何建设社会主义,建设什么样的社会主义问题,从而也找到了通过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而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正确道路,并且通过坚定不移地开拓这条道路而取得了改革开放的伟大成就。同时,党又不断深化实现中国社会主义现代化的认识。中国人民的伟大实践证明,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是当代中国发展进步的根本方向,只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才能发展中国,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是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光明之路、成功之路。加快推进社会主义现代化,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必须坚定不移地走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

实现社会主义现代化与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是一个问题的两个方面。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就要实现社会主义现代化,只有实现社会主义现代化,才能实现中华民族复兴。实现社会主义现代化是世界历史进程和发展潮流对中华民族伟大复兴提出的时代要求。在中国实现现代化,就要回答“中国实现什么样的现代化、怎样实现现代化”。在60多年的建设实践中中国共产党人科学解答了这一问题。中国的现代化,首先是社会主义性质的现代化,同时又是中国特色的现代化,即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现代化发展道路。

五、夺取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新胜利的基本要求(单选、多选)

十八大报告提出了在新的历史条件下夺取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新胜利必须牢牢把握的基本要求,即必须坚持人民主体地位;必须坚持解放和发展社会生产力;必须坚持推进改革开放;必须坚持维护社会公平正义;必须坚持走共同富裕道路;必须坚持促进社会和谐;必须坚持和平发展;必须坚持党的领导。这八项基本要求科学回答了新形势下如何坚持和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一系列重大问题,具有极其丰富的内涵。

必须坚持人民主体地位。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是亿万人民自己的事业。要发挥人民主人翁精神,坚持依法治国这个党领导人民治理国家的基本方略,最广泛地动员和组织人民依法管理国家事务和社会事务、管理经济和文化事业、积极投身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更好保障人民权益,更好保证人民当家做主。

必须坚持解放和发展社会生产力。解放和发展社会生产力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根本任务。要坚持以经济建设为中心,以科学发展为主题,全面推进经济建设、政治建设、文化建设、社会建设、生态文明建设,实现以人为本、全面协调可持续的科学发展。

必须坚持推进改革开放。改革开放是坚持和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必由之路。要始终把改革创新精神贯彻到治国理政各个环节,坚持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改革方向,坚持对外开放的基本国策,不断推进理论创新、制度创新、科技创新、文化创新以及其他各方面创新,不断推进我国社会主义制度自我完善和发展。

必须坚持维护社会公平正义。公平正义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内在要求。要在全体人民共同奋斗、经济社会发展的基础上,加紧建设对保障社会公平正义具有重大作用的制度,逐步建立以权利公平、机会公平、规则公平为主要内容的社会公平保障体系,努力营造公平的社会环境,保证人民平等参与、平等发展权利。

必须坚持走共同富裕道路。共同富裕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根本原则。要坚持社会主义基本经济制度和分配制度,调整国民收入分配格局,加大再分配调节力度,着力解决收入分配差距较大问题,使发展成果更多更公平惠及全体人民,朝着共同富裕方向稳步前进。

必须坚持促进社会和谐。社会和谐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本质属性。要把保障和改善民生放在更加突出的位置,加强和创新社会管理,正确处理改革发展稳定关系,团结一切可以团结的力量,最大限度增加和谐因素,增强社会创造活力,确保人民安居乐业、社会安定有序、国家长治久安。

必须坚持和平发展。和平发展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必然选择。要坚持开放的发展、合作的发展、共赢的发展,通过争取和平国际环境发展自己,又以自身发展维护和促进世界和平,扩大同各方利益汇合点,推动建设持久和平、共同繁荣的和谐世界。

必须坚持党的领导。中国共产党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的领导核心。要坚持立党为公执政为民,加强和改善党的领导,坚持党总揽全局、协调各方的领导核心作用,保持党的先进性和纯洁性,增强党的创造力、凝聚力、战斗力,提高党科学执政、民主执政、依法执政水平。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我要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