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理论教育 外教社外国文学研究:探索古巴雪茄文化的文学思考

外教社外国文学研究:探索古巴雪茄文化的文学思考

时间:2023-11-30 理论教育 版权反馈
【摘要】:尼鲁·科鲁兹1961年出生在古巴,1970年全家在他9岁时通过“自由航班”移民至美国,居住在迈阿密的“小哈瓦那”。移民经历是尼鲁·科鲁兹戏剧中的一个共同主题。《家中的公园》是尼鲁·科鲁兹早期的一部半自传体剧作,描述了20世纪70年代剧作家在古巴的幼时经历。在《安娜在热带》中,尼鲁·科鲁兹要展现的是1959年古巴革命前避祸美国的古巴人的生活。

外教社外国文学研究:探索古巴雪茄文化的文学思考

尼鲁·科鲁兹是美国拉丁戏剧(Latino Theatre)作家中的杰出代表。《安娜在热带》(Anna in the Tropics, 2002)为其赢得了2003年度普利策奖,使其成为首位获此殊荣的拉美裔戏剧家。尼鲁·科鲁兹1961年出生在古巴,1970年全家在他9岁时通过“自由航班”移民至美国,居住在迈阿密的“小哈瓦那”。他最初在迈阿密—戴德社区大学学习戏剧,而后搬迁至纽约。1988年他成功执导玛丽亚·埃莱娜·芙内斯的戏剧《泥》后受邀加入她的工作室,从此开始戏剧创作生涯。芙内斯更是将他介绍给当时在布朗大学任教的波拉·沃格尔。科鲁兹获得布朗大学艺术硕士学位,在布朗大学、爱荷华大学和耶鲁大学教授戏剧创作。

作为一名戏剧作家,从1994年开始,尼鲁·科鲁兹创作了近十部戏剧和一部音乐剧《哈瓦那》(Havana, 2010)。科鲁兹的剧作包括《贝蒂与高金》(Betty and Gaugin, 1994)、《她双膝起舞》(Dancing on Her Knees, 1994)、《波里纳夜车》(Night Train to Bolina, 1995)、《家中的公园》(A Park in Our House, 1995)、《两姐妹与钢琴》(Two Sisters and a Piano, 1999)、《自行车之国》(A Bicycle Country, 1999)、《霍腾西亚和梦的博物馆》(Hortensia and the Museum of Dreams, 2001)、《安娜在热带》、《穿绿衣的罗卡》(Lorca in a Green Dress, 2003)、《父亲的美人》(Beauty of the Father, 2003)和《长着巨翅的老翁》(A Very Old Man with Enormous Wings, 2003)。他的戏剧关注着古巴人民以及美籍古巴裔人的故事、生活情感:从早期被贫困困扰试图出逃的古巴小孩到离开古巴在美国艰难度日的美籍古巴裔民众。移民经历是尼鲁·科鲁兹戏剧中的一个共同主题。他以“优雅、敏感、富于想象和巨大的戏剧性讲述了古巴裔美国人的生活故事、斗争经历和情感生活。”[55]他诗化的戏剧语言及将其他的文学元素,如魔幻现实主义融入自己创作的能力给他带来众多赞誉。这些戏剧给科鲁兹带来的众多奖项也证明了他的创作实力以及美国社会对他的戏剧所呈现出的古巴裔民众生活的关注。其中《波里纳夜车》曾获W·奥顿·琼斯奖;《两姐妹与钢琴》获肯尼迪中心基金会的美国新剧奖;《安娜在热带》连获普利策戏剧奖、美国戏剧评论奖、斯坦贝格新剧奖。

《家中的公园》是尼鲁·科鲁兹早期的一部半自传体剧作,描述了20世纪70年代剧作家在古巴的幼时经历。这部剧主要揭示了压迫下人们的反抗。眼前的残酷现实逼迫人们选择逃离至幻想的国度。

《两姐妹与钢琴》被评论家认为是尼鲁·科鲁兹早期创作的成熟延续,是科鲁兹最具政治色彩的剧作。这部戏的人物原型是科鲁兹的姐姐、古巴女诗人玛丽亚·伊莱娜·科鲁兹·瓦瑞拉,她因创作被卡斯特罗囚禁。故事发生在1991年古巴一所宽敞的殖民时代留下的房子里。虽然是一部有着浓厚政治色彩的戏剧,但剧中两姐妹力求生存下去的本能远远盖过了政治色彩。此剧情感的释放强于政治宣讲。而尼鲁·科鲁兹本人在接受《纽约时报》采访时说:“《两姐妹与钢琴》写的是两个女人,在非常恶劣的生存环境下如何尽力使自己活得更好。她们在房子里营造出了一个小小天堂……正是她们对生命的完整和活着尊严的追求感动了我。”[56]

2002年对尼鲁·科鲁兹来说是重要的一年,他创作了最为重要的作品:《安娜在热带》。该剧于2003年11月在纽约首演,并获得该年度普利策奖。值得一提的是,当时普利策奖的评委们还未看到该剧的舞台演出。仅凭剧本朗读就拿下了该年度的普利策奖,足见“安娜”的魅力非凡。科鲁兹也成为为数不多的未在纽约正式亮相就赢得普利策奖的剧作家之一。连他本人都觉得不可思议,一切就像是一部魔幻现实主义小说

尼鲁·科鲁兹用诗一样的语言记叙了艰难的经济和政治条件下古巴裔移民们为在美国生存下来付出的代价。故事发生在1929年佛罗里达西部坦帕市。老板娘奥菲利娅和女儿们在码头迎接工厂新聘的说书人胡安·朱利安。当时的古巴人会聘请说书人来给他们朗读报纸、诗词或小说,令他们枯燥的生活得到娱乐。全家人对他的到来充满了好奇和期待。工厂的工人切奇非常不欢迎朱利安的到来,原来他的妻子与一个说书人相爱而私奔。朱利安来到工厂后给工人们阅读托尔斯泰的名著《安娜·卡列尼娜》,他认为托尔斯泰的人文情怀无人能敌。除切奇外,工厂里的每个人都沉醉在小说所描绘的故事中。朱利安的到来为这群生活沉闷、工作枯燥的古巴人带来了巨大的冲击。人们的生活因为朱利安和“安娜”的出现改变:老板的小女儿马瑞拉深深地被朱利安吸引,渴望得到甜蜜和幸福,但却被她姐姐孔琪夺走了这份甜蜜和幸福;孔琪因为丈夫帕罗默有外遇痛苦不已,朱利安对她产生了兴趣而冷落了马瑞拉;好赌的桑提亚戈听了故事后对太太表白他对失去自尊、自信和失去妻子的恐惧和忧虑。

“安娜”的出现使得工厂原本存在的矛盾激化。切奇是工厂里唯一的北方人。他很反感工厂里一成不变的生活、工作环境和工作节奏。这个地方日复一日,年复一年,今天和明天没有任何区别。他购买了新的机器力图提高生产效率。他试图取消说书人的职位。朱利安作为手工卷烟厂的支持者指出说书人这一传统来自于泰诺印第安人,是印第安人族长和上帝交流的一种方式,说书人也是工人们和上帝交流的途径。朱利安进而指出切奇追求的现代化实际上正在摧毁他们自己的传统产业。为了抵制切奇的烟厂机器化的企图以保存他们的传统,桑提亚戈和奥菲莉娅携手生产了一种新牌手工雪茄并将其命名为“安娜·卡列尼娜”。在新品庆祝会上切奇开枪打死了朱利安。工厂里的工人们需要说书人。帕罗默和孔琪和好。帕罗默继任说书人,继续安娜的故事。

在《安娜在热带》中,尼鲁·科鲁兹要展现的是1959年古巴革命前避祸美国的古巴人的生活。他们因为政治原因为求生存背井离乡。尼鲁·科鲁兹带有一种使命感,因为他觉得记录下古巴历史文化中的这一部分是很重要的。著名戏剧评论家本·布雷特里撰文说,“克鲁斯(即科鲁兹)先生这部作品有着与剧中的人物同样的思想深度与求索精神,再现了1929年那消失已久的佛罗里达雪茄烟厂古巴移民的生存世界。《安娜在热带》攀援了艺术的天国——尤其是由安东·契诃夫占据的那永恒的角落,那里存在的状态就是怀念与渴望。”[57]剧作家在剧中选取展现了古巴故土文化的元素:斗鸡、情爱的符咒、手工卷制雪茄,以及说书人这一传统。科鲁兹曾说创作初始,他就将一盒雪茄放在面前来寻找灵感,继而眼前浮现出卷烟厂的女工通过听别人讲述故事来逃避枯燥生活的景象。雪茄与古巴人的生活紧紧相连。雪茄在他的记忆中意味着逃离。文学的幻想就像雪茄燃烧时的烟——二者都可以使人逃离世事的束缚。[58]而另一个传统——说书人——则要追溯到泰诺印第安人。他们认为烟草叶和神灵的语言是紧密联系的。印第安人酋长通过吸食烟草与神灵交流。在雪茄工厂里,说书人成为有这种魔力的酋长,他们用声音呈现书面的语言。卷烟工人们将这些声音包裹进雪茄里,同时他们自己也沉浸在文学世界中。但是在坦帕,这一传统停止于大萧条初期。机器的引进使工人们再不能分心听故事;工厂里装了扩音器,但讲故事和听故事所需要的那份静谧再也没有了。说书人也因为阅读了代表劳动者利益的报纸而威胁到工厂老板的利益,最终在1931年被彻底取消。这一传统就此消亡。

剧中这种现代化与传统、新文明与古巴传统文化之间的矛盾也被非常尖锐地体现出来了。切奇对工厂眼前的生产状况十分不满。他觉得传统的手工制烟效率太低,力主引进机器生产。而工人们反对这种举措。说书人朱利安充当了他们的代言人:“(对切奇)你想要现代化,可正是现代化正在毁掉我们自己的产业。”[59]切奇来自北方,代表了工业机器生产,相信机器能代替手工工人。他甚至反对为工人们聘请说书人。最终在新品雪茄的发布庆祝会上他开枪打死了朱利安。这都代表了新兴的工业文明与传统手工业之间不可调和的矛盾。而在工业化浪潮无法逆转的情况下,我们只有在文学作品中才能体验一个文化曾经的魅力。

《安娜在热带》展现了艺术的力量以及艺术如何改变生活。尼鲁·科鲁兹为剧中朱利安这个当时最好的说书人选择的是托尔斯泰的《安娜·卡列尼娜》,因为他认为托尔斯泰是最富人文主义思想的作家。而安娜·卡列尼娜的命运折射出了剧中多位人物的生活,也改变了他们的命运。全剧中安娜·卡列尼娜出现了8次。她的出现引发了工厂里工人们对自己命运的思考。这里和《安娜·卡列尼娜》一样有着人与人之间的权力争斗、人们之间的交流困境和对浪漫爱情的向往。剧中人物都在这部小说中找到了自己的影子或是渴望。而剧中更有像安娜一样面对着三角爱情关系的人们,他们渴望逃离困境追求浪漫爱情,与爱人厮守终身。安娜·卡列尼娜的爱情成了剧中人物的原型。

剧中首先呈现出来的一个三角爱情关系由切奇引出。切奇的妻子与一个说书人相爱且私奔,切奇始终因此事备受折磨。工厂新出了雪茄“安娜·卡列尼娜”,并由马瑞拉扮演了安娜。切奇转而想追求马瑞拉,可是生性浪漫的马瑞拉眼里心里只有英俊潇洒的说书人朱利安。第二个三角爱情出现。朱利安与孔琪关系暧昧,而孔琪却是有夫之妇。第三个三角爱情出现。孔琪与丈夫帕罗默关系很不好,因为帕罗默有外遇。这里又隐藏了另一个三角关系。尼鲁·科鲁兹用一个个错综复杂的爱情关系慢慢将全剧带入高潮:切奇强暴了马瑞拉,开枪打死了胡安。环环相扣的爱情关系使全剧充满了戏剧张力

除了复杂的人物关系、鲜活的角色、令人信服的场景,尼鲁·科鲁兹诗化的戏剧语言也是《安娜在热带》的魅力所在。尼鲁·科鲁兹的语言准确优美,富于想象力,就像微风从舞台飘下来,沁人心脾。著名剧评家克里斯托夫·特雷拉这样评价《安娜在热带》:“此剧对观众的冲击或许不会那么立刻而又明显,但它就像文学经典,需要在心灵中徘徊浸润,直到强烈感受到它,《安娜在热带》会循着它的小径走入你的灵魂。”[60]

2003年尼鲁·科鲁兹创作了《父亲的美人》。该剧同样充满了鲜明的科鲁兹特色。《父亲的美人》是一部探讨爱情和亲情的剧作。尼鲁·科鲁兹描绘了五对夫妻或情人间的生活。除此之外,剧中还有一位神秘人物:西班牙诗人罗卡。罗卡以鬼魂的形式在剧中来去自由。其诗人及鬼魂的身份在剧中起了多方面的作用。作为一个诗人,他时时用诗人的语言以一个旁观者的口吻来谈论对爱情、人生人性的看法,如他感叹:“人类真复杂。”他充当了男主人公艾米利亚诺思想的代言人,充当他思想斗争中的另一方。同时他又充当了艾米利亚诺行为的指导者和劝诫者。鬼魂罗卡还充当了舞台指导一职,向观众说明故事发生的原委。这个人物使整部戏有了魔幻现实主义的色彩。

尼鲁·科鲁兹的戏剧就像是一个庞大的博物馆,这里收藏着有关古巴的梦想、记忆、传统、爱和美,还有那些也许已被人遗忘但却充满激情地活过的小人物们。

[1]塞缪尔·亨廷顿著,周琪等译,《文明的冲突与世界秩序的重建》,北京:新华出版社,2010年,第183页。

[2]陶洁,“20世纪70年代以来的美国文学”,《四川外语学院学报》,2003年第2期,第40页。

[3]陆薇,《走向文化研究的华裔美国文学》,北京:中华书局,2007年,第7—8页。

[4]Amy Ling, "The Politics of Life: Four Plays by Asian American Women", The Women's Review of Books, May 1994, p. 16.

[5]Roberta Uno, Unbroken Thread: An Anthology of Plays by Asian American Women, Amherst: University of Massachusetts Press, 1993. p. 1.

[6]鲁比·科恩著,敖凡译,“1945年至现在:二十世纪的戏剧”,埃默里·埃利奥特编,朱通伯译,《哥伦比亚美国文学史》,成都:四川辞书出版社,1994年,第936页。

[7]Elizabeth Kim, "Elizabeth Wong", Dictionary of Literary Biography Vol. 266: Twentieth-Century American Dramatists: Fourth Series, edited by Christopher J. Wheatley, Detroit: Gale Group, 2003, p. 306.

[8]"Han Ong", Contemporary Authors Online, Detroit: Gale Group, 2003.

[9]陶洁,“20世纪70年代以来的美国文学”,《四川外语学院学报》,2003年第2期,第40页。

[10]"2004 American Community Survey Data Profile Highlights", U.S. Census Bureau, http://factfinder.census.gov/

[11]王守仁,“历史与想象的结合——莫拉莱斯的英语小说创作”,《当代外国文学》,2006年第2期,第44页。

[12]李保杰,“二十世纪美国西班牙语裔戏剧的嬗变”,《戏剧文学》,2010年第4期,第66—67页。

[13]李保杰,“二十世纪美国西班牙语裔戏剧的嬗变”,《戏剧文学》,2010年第4期,第64页。

[14]Miriam Chirico, "Jose Rivera", Dictionary of Literary Biography Vol. 249: Twentieth-Century American Dramatists: Third Series, edited by Christopher J. Wheatley, Detroit: Gale Group, 2002.

[15]"Jose Rivera", Contemporary Authors Online, Detroit: Gale Group, 2010.

[16]David Henry Hwang, "Prologue", FOB and Other Plays, New York: Penguin Books, 1990, p. 6.

[17]David Henry Hwang, "Introduction", FOB and Other Plays, New York: Penguin Books, 1990, pp. x-xv.

[18]Homi K. Bhabha, The Location of Culture, New York: Routledge, 1994, p. 225.

[19]David Henry Hwang, Trying to Find Chinatown and Bondage, New York: Playscripts, Inc., 1996, p. 13.

[20]于倩,“假作真时真亦假,无为有处有还无——评美国华裔剧作家黄哲伦新作《黄面孔》”,《外国文学动态》,2009年第2期,第29页。

[21]David Henry Hwang, Yellow Face, New York: Theatre Communications Group, 2009, p. 69.

[22]David Henry Hwang, Yellow Face, New York: Theatre Communications Group, 2009, p. 40.

[23]Frank Rich, "Foreword", Yellow Face, by David Henry Hwang, New York: Theatre Communications Group, 2009, pp. vii-xi.

[24]Robert Cooperman, "M. Butterfly, David Henry Hwang", Contemporary Literary Criticism Vol. 196, edited by Jeffrey W. Hunter, Detroit: Gale Group, 2005, p. 163.(www.xing528.com)

[25]David Henry Hwang, "M. Butterfly", Modern and Contemporary Drama, edited by Gilbert Miriam et al, New York: Bedford/St. Martin's, 1993, p. 817.

[26]David Henry Hwang, "M. Butterfly", Modern and Contemporary Drama, edited by Gilbert Miriam et al, New York: Bedford/St. Martin's, 1994, p. 816.

[27]David Henry Hwang, "M. Butterfly", Modern and Contemporary Drama, edited by Gilbert Miriam et al, New York: Bedford/St. Martin's, 1994, p. 825.

[28]David Henry Hwang, "M. Butterfly", Modern and Contemporary Drama, edited by Gilbert Miriam et al, New York: Bedford/St. Martin's, 1994, p. 821.

[29]David Henry Hwang, "Epilogue", Modern Drama, Toronto: Harcourt Publishers, 1995, p. 987.

[30]David Henry Hwang, "M. Butterfly", Modern and Contemporary Drama, edited by Gilbert Miriam et al, New York: Bedford/St. Martin's, 1994, p. 815.

[31]David Henry Hwang, "M. Butterfly", Modern and Contemporary Drama, edited by Gilbert Miriam et al, New York: Bedford/St. Martin's, 1994, p. 836.

[32]萨义德著,王宇根译,《东方学》,北京:三联书店,1999年,第57页。

[33]王守仁主撰,《新编美国文学史(第四卷,1945—2000)》,刘海平、王守仁主编,上海:上海外语教育出版社,2002,第390页。

[34]Maxine Hong Kingston, "Foreword", FOB and other plays, by David Henry Hwang, New York: Penguin Books, 1990.

[35]Terry Hong, "The Hidden Landscapes of Naomi Iizuka's Luminous 36 Views", Asian Week, February 2003, pp.14-20.

[36]Terry Hong, "The Hidden Landscapes of Naomi Iizuka's Luminous 36 Views", Asian Week, February 2003, pp.14-20.

[37]Naomi Iizuka, Tatto Girl, New York: Playscripts, Inc., 2003, p. 7.

[38]Nina Metz, "Newcity Chicago", Tatto Girl, New York: Playscripts, Inc., 2003, cover.

[39]Roxanne Ray, "Playwright Naomi Iizuka Explores the Human Experience with an Eye for the Visual", International Examiner, Vol. 33, No. 20, October 18, 2006.

[40]Roxanne Ray, "Playwright Naomi Iizuka Explores the Human Experience with an Eye for the Visual", International Examiner, Vol. 33, No. 20, October 18, 2006.

[41]Anthony Martinelli, "Overview: 36 Views", Drama for Students Vol. 21, edited by Anne Hacht, Detroit: Gale, 2005, p. 2.

[42]Naomi Iizuka, 36 Views, New York: The Overlook Press, 2003, p. 77.

[43]Robert Hurwitt, "Berkeley Rep Tells an Engrossing Story with 36 Views", San Francisco Chronicle, Septmber 14, 2001.

[44]"Maria Irene Fornes", Contemporary Authors Online, Detroit: Gale Group, 2005.

[45]Tracy Bersley, "Maria Irene Fornes", Dictionary of Literary Biography Vol. 341: Twentieth-Century American Dramatists: Fifth Series, edited by Garrett Eisler, Detroit: Gale Group, 2008.

[46]Susan Sontag, "Preface", Maria Irene Fornes: plays, New York: PAJ Publication, 1986. p. 8.

[47]Maria Irene Fornes, Fefu and Her Friends, New York: PAJ Publication, 1990, p.10.

[48]Tracy Bersley, "Maria Irene Fornes", Dictionary of Literary Biography Vol. 341: Twentieth-Century American Dramatists: Fifth Series, edited by Garrett Eisler, Detroit: Gale Group, 2008.

[49]W. B. Worthen, "Still Playing Games: Ideology and Performance in the Theater of Maria Irene Fornes", Feminine Focus: The New Women Playwrights, edited by Enoch Brater, New York: Oxford University Press, 1989.

[50]Penny Farfan, "Feminism, Metatheatricality, and Mise-en-scène in Maria Irene Fornes's Fefu and Her Friends", Contemporary Literary Criticism Vol. 187, edited by Tom Burns and Jeffrey W. Hunter, Detroit: Gale Group, 2004.

[51]陈振娇、黄芝,“福尼斯女权主义戏剧创作策略——从费芙的女性意识嬗变解读《费芙和她的朋友们》”,《苏州教育学院学报》,2008年第1期,第80页。

[52]Steven Drukman, "Notes on Fornes (with Apologies to Susan Sontag)", Contemporary Literary Criticism Vol. 187, edited by Tom Burns and Jeffrey W. Hunter, Detroit: Gale Group, 2004.

[53]Maria Irene Fornes, Fefu and Her Friends, New York: PAJ Publication, 1990, p. 22.

[54]Steven Drukman, "Notes on Fornes (with Apologies to Susan Sontag)", Contemporary Literary Criticism Vol. 187, edited by Tom Burns and Jeffrey W. Hunter, Detroit: Gale Group, 2004.

[55]"Nilo Cruz", Contemporary Authors Online, Detroit: Gale Group, 2006.

[56]"Nilo Cruz", Contemporary Authors Online, Detroit: Gale Group, 2006.

[57]胡开奇,“尼洛·克鲁斯与《安娜在热带》”,《剧本》,2006年第10期,第71页。

[58]Nilo Cruz, Anna in the Tropics, New York: Dramatists Play Service, Inc., 2003, pp. 5-8.

[59]Nilo Cruz, Anna in the Tropics, New York: Dramatists Play Service, Inc., 2003, p. 41.

[60]胡开齐,“尼洛·克鲁斯与《安娜在热带》”,《剧本》,2006年第10期,第71页。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我要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