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理论教育 促进大学生健康成长与发展的教育策略

促进大学生健康成长与发展的教育策略

时间:2023-11-30 理论教育 版权反馈
【摘要】:◎六、做好学生教育与管理,促进大学生健康成长成才是根本十七大报告指出:科学发展观,第一要义是发展,核心是以人为本,基本要求是全面协调可持续发展,根本方法是统筹兼顾。坚持以学生发展为本位,遵循教学的客观规律和学生的成长规律,确立学生在教学过程中的主体地位,处理好认知与情感、理论与实践、继承与创新、成人与成才的关系,促进学生全面、和谐、健康发展。

促进大学生健康成长与发展的教育策略

◎六、做好学生教育与管理,促进大学健康成长成才是根本

十七大报告指出:科学发展观,第一要义是发展,核心是以人为本,基本要求是全面协调可持续发展,根本方法是统筹兼顾。这是我们党面对新形势、新任务、新要求提出的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根本指导方针,它不仅对保持我国社会又好又快发展、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目标的实现具有重大理论指导意义,而且对于我们高等教育的改革与发展同样具有重大现实意义。

教育的出发点是人,归宿和落脚点还是人,教育的本质是培养人的社会实践活动。因此,教育最应该体现以人为本,以人为本应是教育最基本、最高的价值追求。而且,作为教学型大学的地市普通高校,教书育人,培养高素质人才是我们绝对根本任务和永恒追求。而在教育教学过程中,学生是主体,教育教学必须以学生为主体,一切为了学生,一切为了学生的发展,各项教育工作都要始终围绕育人这个中心,教师要热爱学生、无私奉献,学校党政部门要增强为教师和学生服务的意识,以学生为主体,促进学生的全面发展。

(一)地市普通高校学生基本特征

地市普通高校学生的基本特征主要表现为以下几个方面:

(1)学生录取分数基本上是二本最低线,学业成绩非一流学生,有相当一部分学生在英语等科目方面学习困难。

(2)生源基本上以本地为绝对成分,且大多数来自家庭经济比较困难的农村,经济基础较为薄弱,生活方面有一定困难。

(3)由于学校师资水平、学科实力、科研水平及实验室等实践设施条件所致,创新教育力量薄弱,学生创新意识、创新精神培育不够,自主学习、研究性学习能力不强,毕业生的创新能力相对较低,发展后劲有待增强。

(4)毕业生考研录取率相对较低,学校牌子不够响亮,就业单位层次较低且比较困难,杰出校友数量少,社会效应弱。

(二)以人为本是搞好大学生教育与管理的基本原则

以人为本就是着眼于人的全面发展,就是要尊重人、理解人、教育人、引导人、关心人、帮助人。以学生为本是要把广大学生的切身利益放在首位,从学生的根本利益出发,从促进人的全面发展出发谋划学校的发展。高校特别是地市普通高校坚持以人为本,首先要坚持以学生为本,即要以实现学生的全面发展为目标,从人民群众的文化需要出发,这是地市普通高校发展的价值取向。以学生为本就是学校通过教育活动,促进学生在思想、文化、心理及专业方面的充分发展,从而提升学生个人的价值;就是要树立尊重学生主体性、尊重学生个体需要的观点,真正把学生当作学习的主人,给予学生最大的学习自由;就是要树立正确的个性发展观,没有个性也就没有创造性;就是要尽量拓宽专业口径,使学生可根据社会需要及个人特点不断调整自己的发展方向。坚持以学生发展为本位,遵循教学的客观规律和学生的成长规律,确立学生在教学过程中的主体地位,处理好认知与情感、理论与实践、继承与创新、成人与成才的关系,促进学生全面、和谐、健康发展。

第一,要尊重学生人格,平等对待学生。应树立包含4个递进层次的观念:①把学生当人看;②把学生看成发展中的人;③把学生看成独立发展的人;④把学生看成平等的人。不能把学生看成是被加工的产品,要充分认识到教育教学中学生的主体作用,把他们真正视为活生生的有思想、有情感、有欲望、有需求、有积极性、有创造性并应受到尊重的人,坚持一切着眼于依靠学生的内在积极性,促进学生积极主动地、生动活泼地得到发展。

第二,爱护关心所有学生,特别要关心帮助学生、生活、成长及就业等方面有困难的学生。作为地市普通高校,有相当学生来自于贫困落后地区、农村地区,家庭经济比较困难,日常生活有一定困难,且就业时也相对困难,因此,我们一定要关注弱势群体,特别要对经济困难学生实施多方面资助,对学习困难学生进行全方位帮助,对个性发展困难的学生予以高度关注并强化大学生心理健康咨询和教育活动,对就业困难地毕业生要加大指导力度。

第三,关键是要时刻着眼于学生的全面持续发展。要认真贯彻党的教育方针,全面推进素质教育,深化教学改革,强化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的培养,使大学生生动活泼、积极主动地发展。在教育教学过程中不仅要关注传授知识,还要关心学生在学习过程中的感受,将知识、能力、情感、态度、价值观作为一个整体体现在教学过程中,把学生培养成有学习热情和愿望、坚韧而自立的学习者。

(三)促进大学生健康成长的基本途径

1.加强思想道德教育,提高大学生政治思想素质

在大学生思想教育过程中,要以理想与信念教育为核心,爱国主义教育为重点,以思想道德建设为基础,以学生的全面发展为目标,充分发挥课堂教学在学生思想政治教育中的主导作用,拓展新形势下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有效途径,切实改进思想政治理论课教育教学的方式方法,增强思想政治教育的针对性、实效性和吸引力、感染力,努力提高学生的思想政治素质

另外,针对地市普通高校学生特点,特别要加强人生观教育,以做人教育、创业教育等为重点,培养学生艰苦奋斗、自强不息的精神风貌。

2.加强校园文化建设,为学生创造优良的成长环境

大学校园文化是在大学广大师生员工中通行的规范准则生活方式、行为模式和价值体系,是大学区别于其他社会组织的重要标志。

(1)校园文化包含的主要内容:物质文化、校园制度文化、校园行为文化和校园精神文化。①校园物质文化也叫做外显文化,它是以某种文字符号为载体,将大学精神显现于校园的各种标记物之中,如:以标志化的外化形态表达办学理念和精神的校牌、校徽、校服、校歌、校刊校报、橱窗、板报、雕塑、学校建筑、教学科研设备设施等。②校园制度文化是大学校园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是大学一切文化活动的准则。它包括与大学教育相关的法律法规、学校管理体制及其规章制度、组织机构及其运行机制、特定的行为规范等。校园制度文化从根本上决定着大学的正常运行和创新发展。③校园行为文化指学校在创造物质文化和精神文化的实践过程中体现出来的文化行为,它包括学校的组织管理工作、教师的教学科研活动、学生的课外文化活动,以及后勤保障工作等。它的具体形式是多样的,如文化娱乐活动、科技学术活动、社会实践活动等。④校园精神文化是大学的内隐文化,是校园文化的深层内涵,是在长期的校园物质文化、校园制度文化和校园行为文化创造过程中积淀、整合、提炼出来的,反映学校广大师生员工共同的理想目标、精神信念、文化传统、学术风范和行为准则的价值观念体系和群体意识,难以用文字、符号或程序化的组织活动显现于外。它包括学校所有成员的群体意识、精神风貌、舆论氛围、心理素质、人生态度、人际关系、价值取向、思维方式、教风学风等。一所大学在长期的教育实践中积淀的最富典型意义的校园精神文化,是一所大学整体面貌、水平、特色及凝聚力、感召力和生命力的体现。

(2)校园文化建设的意义:就大学而言,大楼是什么?器也!形而下者是也。大学之形而上即文化也。一所大学如果长期在器物层面上务实,在文化层面上务虚,仅有现代的大楼而没有大学文化应有的浸润,这样的大学不免浅薄,既不可能担负起培植全民族科学民主道德精神的使命,也不可能远离与学术追求和人才培育格格不入的急功近利、浮华喧嚣,从而接近它原本应当有的求真务实向善的目标。大学的成长成熟,取决于大学内在文化精神的培养和形成,而非外部的机遇和手段。没有文化的滋润,大学就不会安然于育人的本分并注重育人的质量。因此,加强校园文化建设,对于办学历史短、文化传统沉淀有限、校园文化建设相对落后的地市普通高校来说更为迫切和必要,因为校园文化是一所大学赖以生存和发展的重要根基,是大学个性特征的重要标志,是大学的精神和灵魂。继承和弘扬学校的优良传统,构建富有时代特征的大学校园文化,是培养合格的社会主义建设者和接班人的根本要求,是实现地市普通高校持续发展的重要条件。通过实施校园文化建设,进一步丰富学校文化内涵,创建校园文化精品,增强科技文化含量,强化道德养成功能,提升学校文化品位,构建和谐发展校园,使学校成为具有浓厚学术氛围、深厚人文意蕴、鲜明创新风气、优雅校园环境和一流文化品位的大学。同时,校园文化建设也有助于丰富学校精神的内涵,增强凝聚力。

总之,校园文化不仅是一所大学的发展目标、办学理念、办学方针、专业特色和人文精神的反映,也是一所大学群体意识、价值观念和行为规范的反映。它既是了解社会文明程度的一个窗口,又是先进文化的生长点。良好的校园文化不仅可以促进教学、科研及管理活动,而且可以丰富校园生活、振奋师生的精神;良好的校园文化具有强大的凝聚力和吸引力,能调节和激励师生员工的思想行为,培养和激发师生员工的群体意识和集体精神,促进师生员工自我约束、自我管理自我完善,保持学校的长期稳定和发展。此外,良好的校园文化还可通过学校所培养的人才渗透到社会的各个领域,必将对社会主义文化乃至整个社会发挥巨大的作用和影响。

(3)校园文化建设的主要措施。校园文化是一个立体化、开放性的概念。它包括了诸多的因素,如硬件建设的物的因素,教师、学生的人的因素,以及人与物、教师与学生的相互关系等。它是一种环境,也是一种氛围,是一种需要长期培育、苦心经营的教育氛围,需要多层次、多渠道进行建设,更需要学校各方面的共同努力。

首先,加强领导,科学决策,重在落实,构建校园文化建设的长效机制。加强校园文化建设是贯彻落实党的教育方针,不断加强和改进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工作,优化育人环境,促进大学生健康成长的有效途径,是培养社会主义合格建设者和可靠接班人的重要手段。校园文化建设拓宽了教育的阵地,从第一课堂延伸到第二课堂,从“三点一线”扩展到整个校园以至社会,同时也突出了校园文化建设中广大师生特别是学生的主体地位。因此,各级领导要把校园文化建设列入学校的议事日程,讨论和制订校园文化建设总体规划并纳入学校发展规划中。要充分重视学校领导层的决策和导向,强化执行层的引领和落实,切实做到党政齐抓,系处共管,师生共建,相互支持,相互配合,使校园文化健康发展,使学生在校园文化的熏染和浸润中,形成健全的人格素质,把体现大学精神的科学态度、文明风范、价值观念等带到社会,影响和感染其他人,从而实现一所大学的精神、价值、作风和理想追求。

其次,注重传统,挖掘特色,整体规划,精心营造良好的人文环境。校园文化建设既要改革、创新,又要形成稳定的传统。要以现有校园文化状态为基础,又要根据时代发展的需要规划校园文化发展的前景。可以把各种有意义的校园文化活动、文化设施、观念、制度,如典礼、仪式、节庆、校徽、校歌、校训、校风、规章制度、塑像、典型建筑物等保护固定下来;在适当的场所设计一些名人的题词、警句、格言;塑造与学校办学定位和特色密切相关的教育名人的形象;设置校园文化墙、文化长廊,文化石,大型雕塑;整体规划学校的文化节、艺术节、学术节和社团活动,适度开展对外文化和学术交流,营造浓厚的学术氛围;整体优化、美化校园环境,实现环境的教育功能。对于地市普通高校来说,要特别重视对校史资料的挖掘整理,做好音像资料的录制、编辑、整理,编写宣传学校优良传统和先进文化的图书。广泛宣传在学校发展中涌现出的先进典型人物和典型事迹,积极宣传取得较大成就的校友的先进事迹。

再次,完善制度,科学管理,创建平等和谐的新型师生关系,在积淀中升华大学文化传统。任何一所大学,都有一个从小到大和从弱到强的发展过程,而这个过程无不凝聚着一代代办学人的智慧和血汗,在学校的建设和发展过程中,逐渐形成广大师生以校为家、以校为荣的责任感和自豪感。一代又一代师生的不懈努力,才铸造了大学精神,发扬了大学文化传统,改造了大学文化传统。由此可见,平等和谐的师生关系,不仅有利于大学文化传统的形成,而且有利于大学文化传统的延续。“传道、授业、解惑”是每一个教师的光荣职责,而每一个学生也都应具有尊师重道的基本品质,教师与学生应在多边交流中建立亲密的、互助的合作关系,共同探讨生活的价值、生命的意义和万物的真理,促使大学文化传统之花盛开。

最后,有计划有目的地广泛开展活动,在活动培育优良的校园文化氛围。把开学典礼、毕业典礼、校庆纪念日等重大活动办成学校隆重热烈、团结奋进、鼓舞人心的活动。开展形式多样的主题活动,营造生动活泼、健康向上的校园文化氛围。

(4)大学校园文化建设中应注意的几个问题。

第一,社团活动要丰富,并有一定的深度。大学院系众多,学生兴趣广泛,故要依据院系的资源及学生的特长与爱好开展丰富多彩的活动。例如,学校社团,特别是那些学术性的社团,其探讨的理论与实际问题要有一定的深度,否则,起不到思想思辨和启迪的作用,也激发不起学生讨论的积极性。

第二,建设大学校园文化需要学校教师的智力支持。大学校园文化活动中的主体虽然是在校大学生,但也正因为活动的主体是在校大学生,他们在进行一些创造性的活动,如在进行论文写作,相关最新信息获取,发明创造时,需要教师,特别是大师的指点,启发。实践证明,一个学识渊博,思维敏捷的老师对学生的启发及一生的发展都是非常大的。所以,校方应鼓励有为教师与学生进行课外交流,并为两者的交流提供切实可行的渠道,特别是要保证教师与有兴趣的学生交流的时间。现代国外大学流行的本科生导师制,很值得地市普通高校考虑加以引进与改造。

第三,发扬民主。民主是产生智慧的土壤。大学校园文化活动中的参与者及组织者主体都是在校大学生,他们的能力应该相差不大。所以,在社团的成员选举,特别是社团领导人的选举,社团评比先进,社团活动竞赛评比先进时,要依据大多数人的意见,真正做到符合公开、公平、公正的原则。大学是个纯洁的地方,也可以看成为一个小社会,如果大学校园做不到民主的标准,那是可怕的。(www.xing528.com)

3.加强心理健康教育,保证大学生顺利成长成才

地市普通高校主要面向本地区招生,学生中农村生源占绝大多数,贫困学生较多。地市普通高校录取新生的最低控制线较低,生源质量与部属院校有一定的差距,大多数地市普通高校办学基本条件相对薄弱,加之地市普通高校学生就业困难较多。地市普通高校大学生在经济、学习和就业方面的压力,比部(委)属院校的大学生更大。据宝鸡文理学院赵克平教授等人对部分陕西地方高校大学生调查表明:地方高校由于自身存在的生源、学生质量、就业方面特点,容易诱发学生的自卑心理,地处省城学校的学生羡慕西安交通大学、西北工业大学等名牌院校的学生,省城以外学校的学生普遍羡慕省城高校的学生。在调查中,学生回答“你是轻松愉快上大学,还是带着压力上大学”的问题时,有97.5%的学生认为现在上大学压力太大。在回答“你上大学的压力主要来自何方”的问题时,37.3%的学生认为来自家庭,42.1%的学生认为来自学校,20.6%的学生认为来自社会。在回答“你在大学学习期间在哪些方面的压力最大”的问题时,选择经济方面的占61.3%,选择学习方面的占42.1%,选择就业方面的占83.4%。[48]可见地市普通高校学生在校期间存在经济、学习、就业的压力是普遍的。

因此,地市普通高校应该采取相应的教育对策,帮助大学生树立心理健康意识,优化心理品质,增强心理调适能力和社会生活的适应能力,预防和缓解心理问题。首先,坚持以学生为本,强化情感教育。育人是大学的基本功能,也是教职员工的天职,要从制度上强化育人意识,真正发挥大学校园“三育人”的作用,造成人人关心大学生健康成长的氛围。其次,通过开设心理学公共课程、举办学术报告和学术讲座等形式让学生了解各种心理现象,向学生传授心理健康知识,加强心理认知。再次,优化学校育人环境,丰富校园社团组织和第二课堂活动,给大学生创造一个环境优美、积极向上、富有活力的校园环境。最后,开展心理测试和心理咨询活动,建立心理治疗机构,帮助学生摆脱心理困境。

4.完善勤工助学机制,保障大学生生活体系

在地市普通高校,家庭经济困难学生比例较大,此项工作意义尤为重要。

首先,认真作好国家奖学金、国家励志奖学金、国家助学金及学校困难补助等发放工作。坚持公平、公正、合理的原则,把好事办好。

其次,对地市普通高校来说,特别要作好勤工助学工作。学校可根据学生意愿为其提供如保洁、图书管理等勤工助学岗位,在勤工助学活动中,贫困生不仅锻炼了工作能力,获得了资助,维护了自尊,同时也体会到了收获劳动成果的喜悦。这样既帮助贫困大学生顺利完成学业,又鼓励学生自立自强。在搞好勤工助学工作的同时,一方面应在劳务型勤工助学基础上,大力开辟文化、技术型岗位,将勤工助学与教学、科研工作紧密结合起来,让特困生在勤工助学的同时,也能提高专业技术水平和综合能力。另一方面,在充分注意贫困生人身安全的基础上,积极为贫困生拓展校外勤工助学领域。国家也应对社会上设立大学生勤工助学岗位的单位加以规范,以保障贫困大学生的利益。

第三,既要注意增强贫困生的自立自强意识,从无偿资助为主向有偿资助为主转变,又要注意加强心理辅导,促进贫困生心理成熟。由于贫困生生活、学习压力很大,很容易出现自卑、抑郁、自闭等心理问题。针对贫困生的心理问题,学校学生教育管理部门以及心理咨询中心应加强对贫困生心理资助工作,施以特殊方式进行引导,着力培养洪战辉式优秀大学生。

第四,在作好大学生国家助学贷款工作的同时,强化育人功能。但当前在贫困生资助过程中有一个普遍现象,就是“育人功能”的缺失:①过分注重物质解困,忽略了精神解困。在资助体系中的贫困大学生不仅面对生活的压力,而且面对学习的压力和心理的压力。目前我国高校学生资助体系更多的是从解决学生经济困难的角度来考虑,对贫困学生思想、人格等各方面状况的密切关注以及相关的心理援助极其缺乏。②忽略受助学生的主体性培养。只有存在主体意识,大学生才能有效地享有权利、承担义务,才能根据自身情况选择自我的发展。而在我国现行的资助体系中,校方始终是实施体系的主体,而不是由学生根据个人特点自主选择某项帮困助学措施,并结合学校总体状况制定自己的帮困助学计划,造成了受助学生遗漏或者“吃补助、高消费”等现象的发生。③权利与义务统一的意识没有得到充分贯彻。这导致困难学生互相攀比并滋生“因家庭经济困难而理当获得帮困助学”的依赖心理,贫困生中自强、自立意识培养艰难,饮水思源、回报社会的精神更无从谈起。因此,应以服务育人为理念,将教育融入资助工作的每一步,要特别加强诚信教育、感恩教育等,既要帮助贫困大学生摆脱经济困境,也要帮助他们培养完善的人格、健康的心理和感恩的心态。通过科学的贫困生心理援助体系,帮助他们树立自尊、自主、自强的主体意识,建立和谐的人际关系,有效调节和表达情绪,满足他们全面发展的需要;在办理助学贷款时,实行诚实申请、合理使用、按期还款的全过程目标管理,通过多种形式宣传助学贷款政策,指导贫困生学会理财,合理支配贷款和其他收入,开展诚信教育;在勤工助学中,积极开展上岗培训,推行上岗责任制,对他们进行思想道德、责任观念及自我保护意识的教育,方式上注意体现学生的专业才智和个人兴趣,培养他们“以劳动为光荣”“以自食其力为骄傲”的荣辱观和自强自立的意识。

总之,要努力完善“奖、贷、补、助、减”为主体,以教师、学生、社会扶助为补充的多元化资助体系。

5.采取切实措施,认真搞好毕业生就业工作

就业是民生之本。当前,中国经济转型进入攻坚阶段,大学生就业形势日益严峻,越来越多的大学生面临着毕业就等于失业的危险。特别是地市普通高校的毕业生,没有名牌大学的招牌罩着,也没有大城市户口撑着,多数来自附近城镇的普通百姓家庭,要想找到理想工作很难。在新形势下地市普通高校如何针对就业难的状况进行分析,探索出一条地市普通高校毕业生就业的路子,是摆在地市普通高校面前的严峻问题。

(1)地市普通高校毕业生就业状况及原因分析。近年来,高校毕业生数量直线上升。自1999年高校扩招以来,2003年第一次达到就业高峰,以后每年逐年攀升。2003年高校毕业生达到212万,2004年280万,2005年338万,2006年413万,2007年495万,2008年将达到559万,预计2010年将在600万以上,而初次就业率却在逐年下降,据国家劳动和社会保障部有关负责人2007年10月讲,2001年以来,我国高校毕业生的就业率维持在70%到80%。由此推算几年来累计待业人数超过数百万,这组数字就像一张大网笼罩在高校毕业生的心头,使每一位大学生切身感受到了就业恐慌。高校毕业生就业难是当今社会存在的普遍问题,我们应从多方面分析存在的问题和原因。

首先,社会就业人数增多。①国有企业改制减员增效,实行优化组合,失业待岗人员增加;②机关事业单位体制改革,裁减编制,提高效益,部分工作人员交流待岗,同时减少招收人员;③农村剩余劳动力,不断流入城镇寻找就业岗位。据有关资料显示,2006年新增就业人员约1 100万人。供大于求将是今后几年的趋势,这些状况都对高校毕业生造成沉重的就业压力和影响。

其次,用人单位人才的高消费。在市场经济条件下,用人单位有充分的用人自主权。在供求矛盾突出的情况下,一方面用人单位招收人才机制不规范,他们片面追求高学历、高职称,尤其是条件优越的用人单位,供远远大于求,门庭若市,因此不断提高用人标准,招收研究生和重点高校毕业生,不惜大材小用,“储”而不用,甚至盲目攀比,装点门面,造成人才高消费。另一方面,用人单位在用人上缺乏公正、公开和公平,往往过多的照顾各方面的关系,如上级领导,亲朋好友等,使优秀毕业生因没有关系而无法落实工作岗位,在社会上产生不良影响,这些情况增加了地市普通高校毕业生的就业难度。

第三,就业市场环境不完善。①就业市场服务体系不健全。在一些中小城市的就业市场和人才市场还不能适应形势的需要,有些就业机构设置不健全,没有发挥应有的作用。对高校毕业生提供就业指导、创业培训和职业介绍的服务体系做得不到位,致使毕业生难以较快找到就业岗位。②就业信息不通畅。作为地市普通高校毕业生掌握的就业信息是有限的,虽然网上和报纸上发布着一些招聘与求职的信息,但多数毕业生按要求寄送简历后如石沉大海;用人单位收到的毕业生简历基本相似,无法正确分析选择合适的人才;而毕业生如果每次都去参加现场招聘,对于多数毕业生来说经济压力很大。③就业政策不落实。高校毕业生自主就业,毕业后就进入社会就业体系中。由于我国大学毕业生自主择业实行时间较短,就业机制不完善,国家制定帮助毕业生就业的相关政策和措施在有些地方尚未得到有效执行,这都影响了毕业生的顺利就业。

第四,毕业生就业观念滞后,期望值高。地市普通高校毕业生水平比重点高校的毕业生整体素质差一点,但他们就业的要求是相似的。一些同学观念中总带着计划经济的痕迹,认为大学毕业了就有好工作,找不到自己理想的工作,就埋怨社会;一些同学毕业竞争意识和主动参与的观念不强,缺乏在社会上参与竞争的气魄;一些同学认为在校学习靠自己,就业工作靠家长,存在等、靠的思想和依赖心理等。大多数毕业生就业工作要求的是收入高、条件与地理位置优越的单位,为能进党政机关和大中城市的知名企事业单位,不惜放弃专业和特长;不少毕业生不愿意深入基层工作,不愿意到艰苦或边远的地方工作,不愿意去民营企业中创业。这些思想和观念在激烈竞争的就业市场中,势必使毕业生失去许多就业机会,处于不利地位。

第五,学校专业设置不合理,学生知识结构单一。在高校扩招的形势下,地市普通高校也在不断扩大学校规模,扩建校舍,增加招生数。一些地市普通高校因此产生不良后果。①专业建设不规范,盲目追求热门专业,致使专业趋同现象严重,随着时间的推移,热门专业产生变化,许多专业毕业生过剩,使毕业生就业产生较大的压力。②课程建设弱化。由于专业建设欠缺,许多专业的课程匆匆上马,师资力量、设备教材、实践教学等严重不足,穷于应付,使教学质量得不到保障,影响了毕业生的质量。③知识结构单一。在课程建设不充分的基础上,加上相对于重点大学来说,地市普通高校师资队伍理论知识深度不够,对本专业领域的新知识、新动向在信息上了解不足,使学生的专业知识面窄,基础理论不扎实,理论知识结构不合理,专业理论水平不高,专业知识能力不强。

第六,毕业生实践能力欠缺,综合素质不高。长期以来,高等教育人才培养模式和质量,与社会对人才的需求严重脱节。一些地市普通高校强调学科标准,教师主导,专业设置窄,课程体系不全面,教学过程偏重传授课本知识,对学生实际能力重视不够,对学生的动手能力、实际操作能力、创新能力培养不足。毕业生所掌握的知识和技能与社会用人单位的要求存在较大差距,毕业生难以适应社会发展的需要和用人单位的要求。一些毕业生平常注重专业学习,大多停留在课本知识,并不重视自己综合素质的培养,没有积极主动地参加社会实践活动,在实践活动中学习理论知识,培养自己的实际工作能力。

(2)加强地市普通高校毕业生就业工作的对策。根据地市普通高校毕业生就业的基本特点和就业状况的分析,要认识到毕业生就业市场优胜劣汰的规律,帮助毕业生面对严峻就业形势,树立积极迎接挑战的竞争意识。高校要主动寻求各方面的支持,深化内部改革,用新的观念、新的思路,努力培养适应社会需求的高素质人才,更好地为地方经济建设服务。

第一,加强政府宏观调控作用,建立和规范就业市场。目前高校毕业生仍属比较稀缺的人力资源,占全国人口的比例较低,建设富强、民主、文明、和谐社会仍需大量的大学毕业生来参与。同时,要看到我国不同地区的经济发展程度还有很大差别,经济落后地区对人才的需求量还很大。首先,政府要充分发挥其宏观调控的职能作用,加强管理。建立毕业生供求信息库,建立一个整体的、完整的就业市场,以提供规范、快捷、方便的服务,在毕业生与用人单位之间架起沟通桥梁,促进高校毕业生及时了解、掌握人才需求信息,及时落实就业单位。其次,制定有效政策,促进就业。毕业生自主择业,市场调节劳动人才的供求关系,难免会出现市场失衡现象,需要政府及时制定相关政策弥补市场不足,尤其要提供就业保障和服务,制定出灵活、优惠的政策,鼓励毕业生到非国有制企业、西部地区、艰苦地区去创业。同时,创造和保持足够的工作岗位,加大毕业生就业时在地域选择的自由度,放宽对户籍的控制,加强毕业生就业上岗培训和职业介绍。最后,畅通毕业生就业渠道,保障人才公平公正的竞争。一些地方和用人单位,实施用人保护主义,限制人力资源流动,制约了市场优化配置的功能,给毕业生设置人为的“门槛”,造成毕业生就业的不公平不公正竞争。国家要采取有效措施和政策,制止和避免人为因素对毕业生就业市场的干扰和扭曲,构建一个统一、开放、公平、公正、有序的高校毕业生的就业市场。

第二,深化教育改革,提高教学质量。首先调整学科专业结构。要根据社会经济发展趋势和就业市场对高校毕业生知识结构和专业技能的需求,提高其适应社会市场需求的能力。要坚持“厚基础,宽专业”的原则,按照毕业生要具有厚实的“公共基础、专业基础和人文社会科学基础”的三大基础要求,设置大学科和大口径专业,从根本上改变传统的学科面、专业面过窄的弊病,拓宽专业口径,扩大专业覆盖面,实行主辅修制,增加辅修专业,调整学生知识、能力、素质结构,培养毕业生适应社会需求的能力。其次,改革课程体系。要改变专业课程体系和教学内容划分过细、交叉重复和相互矛盾的弊端,调整课程体系专业性太强、知识分割、技能培养单一的状况。要立足在教育全过程中体现培养人才的实际要求,妥善处理德智体、基础与专业、理论与实践、课内与课外、教与学的关系,精心设计和构建适应人才培养要求的课程体系和教学内容。注重以新的科技与社会发展成果充实教学内容,强调知识内容的综合性和相融性,突出知识形成的探索过程和方法,将素质教育内容贯穿于专业课程教学之中,改进人才培养模式,提高教育质量。三是改进教学方法。要改革教师以课堂教育为中心、以教师的“教”代替学生的“学”的填鸭式教学方法;改革过于重视知识传授,忽略能力培养和素质提高,过分强调共性教育,忽视个性发展的传统教育方式;改变“教师讲、学生听、教师写、学生抄、教师考、学生背”的教学方法;建立和采用符合时代发展要求的创新复合型人才培养模式,以新的教学方法,即启发式、案例教学、实践操作和讨论式等方法,调动学生的学习主动性和学习兴趣,全面提高教育质量,使毕业生成为知识面宽、能力强、素质高、具有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的高素质人才,从而适应社会市场需要,顺利走上就业岗位。

第三,积极开展实践活动,提高学生综合素质。首先,素质教育是从社会发展和人口发展的实际需要出发,促进学生的身心全面、和谐发展,使其成为适应社会需求的合格人才,其关键是思想道德教育。要帮助学生树立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和价值观,培养学生具有良好的社会公德和职业道德。尤其是培养学生具有诚实正直的为人态度,敬业爱岗的高度工作责任感,团结协作、相互合作的团队精神,协调沟通能力和创新能力等。其次,要重视动手能力的培养。长期以来高等教育重视理论知识传授,忽视学生动手能力的培养,使许多毕业生成为只知道理论知识,而不善于具体实践动手的人。学生在校内所学知识,走上就业岗位以后基本用不上。因此高校应加强校内实践环节,增加实践教学的时数,强化学生实践动手操作能力的培养。要加强与企业合作,将高校教学实践活动放在企业内,增强学生对企业的了解和认知。要重视实习工作,根据毕业生市场反映的就业岗位,提供岗位培训,开展有针对性的毕业生实习工作,扩大实习基地建设和投入,增加实习时间和次数,这样即能增加毕业生的实习机会,又可以使毕业生实习与就业形成一条龙,使企业和毕业生增进了解和相互适应,促进毕业生更好地走上就业岗位。三是积极开展实践活动。作为地方性高校毕业生必须有清醒的认识,承认自己在主客观条件上与名牌大学、重点大学毕业生存在差距,努力扎实学好基础知识与专业知识,积极参加实践实习活动,“勤练內功”,提高自身素质与能力。

第四,转变就业观念,开展创业教育。

首先,教育学生准确定位,降低期望值。长久以来,大多数毕业生总希望在大城市,大单位找到工作,而且要求工作单位收入高、环境优、稳定,但这样的单位的数量是极其有限的,而且竞争也非常激烈。作为地市普通高校的毕业生要面对当前的就业形势,根据自身特点、基本情况和工作能力,科学合理确定自己的求职目标,不能好高骛远,眼高手低。要降低期望值,先就业,再择业。如果抱着锻炼自身,完善个人能力,探寻发展机遇的心态,就容易找到合适的工作岗位,只有在工作岗位上锻炼成长,才能有机会更好地发展自我。

其次,教育学生调整就业心态,投身基层工作。胡锦涛指出“要鼓励各类,尤其是青年人胸怀大志,不畏艰险,在艰苦环境中磨炼自己,在社会实践中成为各项事业的骨干。”要对毕业生进行思想和理想教育,教育毕业生树立艰苦奋斗、创业成才的观点,积极鼓励毕业生到基层、到急需人才的行业和地区去。要让毕业生认识到,在艰苦地方拼搏的经历是宝贵的人生财富,从艰苦环境中成长起来的青年人,才能在今后的人生当中迎接更大的挑战。

最后,开展创业教育。鼓励毕业生积极投入到创业中去,这是未来就业的发展趋势。要帮助毕业生树立创业意识和创业理念,认识到创业不仅仅表现为开公司、办企业,更多的是树立开拓创新,不折不挠,积极进取的创业精神,立足工作岗位创业,工作上不断创新。同时还要对毕业生进行创业指导,一方面要鼓励毕业生到中小企业、农村、基层去,那里锻炼机会多,缺乏人才,容易成就自己的一番事业;另一方面,要让毕业生根据当今实际情况,结合自身特点和条件,进行创业。

第五,加强就业指导,促进毕业生就业。

首先,加强“全程指导”。就是注重就业指导的计划性和系统性,把就业指导贯穿大学教育全过程,针对不同阶段的不同特点和任务,系统规划相应的指导内容。如一年级侧重于适应性成长指导,二年级侧重于初步的职业定向和建立合理的知识能力结构的指导,三年级侧重于择业价值观、职业理想指导,四年级侧重于就业形势政策、择业技巧和角色适应的指导。把就业指导与专业教育结合起来,与日常的学生教育工作结合起来,与学生成长结合起来,开展全过程的就业指导工作,将会取得良好的效果。

其次,积极开展职业生涯规划。就业指导核心就是职业生涯规划指导。①要指导学生根据自己的特点和现实条件,结合社会发展需要,确立自己的职业生涯目标。通过组织社会实践活动和邀请专家开办讲座,深化毕业生对职业发展的认识,促使学生获得职业岗位的感性认识和实际工作经验。②要指导学生详细分解目标,制定切实可行的教育、培训计划。要帮助学生根据自己的需求、优势和劣势,来设计自己的阶段性目标,制定相应的学习和行动计划,努力逐步实现自己的愿望。③要指导学生根据个人需要和现实变化,不断调整职业生涯目标与计划,引导学生根据主客观条件的变化,及时调整职业发展愿望,合理定位,并运用科学的方法,采取有效措施,不断解决人生发展中的多种矛盾,促使毕业生事业发展获得成功。

最后,提高就业指导水平。就是树立以人为本的理念,提高对毕业生指导的水平。①积极推行“个性化”指导,帮助学生正确认识自己、评价自己,可利用人才测试系统或测试量表,让学生了解自己的个性特征和职业取向;通过与大学生一起进行自我分析和预测社会供求状况、就业发展趋势和就业政策等,引导毕业生做出合理的职业定向和职业选择,促进毕业生顺利走上工作岗位。②加强就业指导队伍建设。要实行“一把手”工程,校院领导把就业工作作为重要工作职责,切实抓好毕业生就业工作;要提高指导教师的专业素质,把责任心强、素质好的优秀人才充实到就业指导干部队伍中。加强教育和培训工作,努力建立一支专业化、职业化、专家化的就业指导队伍,推进高校毕业生工作上新的台阶。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我要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