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理论教育 托妮·莫里森小说探究:空间叙事及二元结构

托妮·莫里森小说探究:空间叙事及二元结构

时间:2023-11-30 理论教育 版权反馈
【摘要】:这两种生存空间及其内部各自形成了二元结构,其中最为鲜明的是“南北”和“乡城”两组二元对立结构。人物对空间的影响主要体现在《宠儿》中鬼魂对124号的控制。在处理空间与空间、时间和人物之间互动关系的过程中,空间叙事完成了对莫里森小说中文本意义的建构。

托妮·莫里森小说探究:空间叙事及二元结构

四、本书的主体结构

本书第一章为绪论,简要介绍莫里森的小说创作和国内外的相关研究状况。

第二至第五章分别论述莫里森小说中的生存空间、心理空间、权力空间和宗教空间。“生存空间”是小说人物生活其间的物质环境,包括北方城市和南方乡村(镇)两个大的区域。这两类大的空间区域内部又各自包含了若干小的空间场所,如房屋、街道、河流、电影院等。这两种生存空间及其内部各自形成了二元结构,其中最为鲜明的是“南北”和“乡城”两组二元对立结构。更为重要的是,北方城市开放而富有活力,而南方乡村(镇)则封闭落后。因此,为了改善生活状况,大批黑人从以农业为主的南方乡村(镇)迁移到工业化程度高的北方城市。生存空间的变化,不可避免地导致了小说人物命运的变化,从而影响到他们的心理空间。“心理空间”是生存空间在小说人物内心的投射。美国黑人在社会历史中的特殊境遇,是导致他们的心理空间异化的重要因素。在充满种族歧视的社会环境中,莫里森小说中的黑人不同程度地遭遇了生命体验中的情感缺失,从而不能形成正确的自我认识与评价。因此,这些小说人物的内在心理空间往往呈现纠结的,甚至扭曲变态的外部特征。笔者将详细探讨造成莫里森小说人物心理空间纠结的种种原因,包括外在身体美的缺失、对自我认同感的缺失、爱的缺失和自由的缺失等。在外部审美标准的冲击之下,黑人悲剧性地“发现”自己的身体存在种种缺陷,从而认定自身的丑陋。生理上的缺陷带来的另一个后果是小说人物心理上自我认同感的缺失。爱的缺失造成小说人物无法在心理上健康成长,成为一个完整的人,而自由的缺失更是从根本上剥夺了奴隶们作为人的尊严。因此,从心理创伤的角度来看,黑人不仅在奴隶制时代饱受摧残和煎熬,甚至在后奴隶制时代仍然处于精神奴役的漩涡。后两类叙事空间的共同之处在于,它们都外在于文本整体而存在,具有虚指性的特征。权力空间和宗教空间均是无形的网,它们对人物的言行和心理产生无所不在的影响。“权力空间”由小说文本中人与人之间的社会权力关系构成,体现权力控制的运行方式。具体而言,权力属于统治阶层。在莫里森的小说中,权力属于性别、种族、阶级中处于优势地位的男人、白人和富人。最具权威的则是集三者于一体的富裕白种男人,其次是白种女人和黑人男子,黑人女性则处于权力阶层的最底层。笔者将选取莫里森小说中的骑士岛、甜蜜之家和鲁比镇为例,探讨小说人物关系之间所折射出来的社会权力网络,分别论述这些权力空间中充斥着的控制与反控制、奴役与反奴役和变革与反变革之间的博弈。“宗教空间”是一种隐喻的说法,其能指在于人物内心的信仰和与宗教相关的教堂建筑,其所指则是一个场域,弥漫在所有小说人物的生活周围。此外,宗教空间同时具有抽象性和具象性。抽象的宗教空间体现在个体人物内心的宗教信仰、代代传承的宗教思想和宗教意识及其对人物言行的规约作用。具体的宗教空间体现在相关的物质载体上,包括教堂、《圣经》、诗歌音乐等。本书将从特殊场合的布道活动和日常生活中的神秘事件两个层面,细致地分析莫里森小说中的神秘而虚幻的宗教空间。

第六章“莫里森小说中空间意象的叙事功能”论述空间意象,即小说叙事中带有“意象性”特征的空间场所在小说叙事建构过程中的作用和意义。空间意象由生存空间中的具体场所在文本中反复出现之后形成,在推动小说叙事进程的同时,深化小说的叙事意蕴。在莫里森小说中,最为突出的空间意象包括“家园式”、“厨房式”、“道路式”和“圣经式”四种类型。“家园式”空间意象由莫里森小说中反复出现的各类房屋构成。它们不仅为人物的行动提供物质场所,而且为小说情节的开展提供了基点。位于宽街拐角的佩可拉家、木匠路七号的秀拉家、“不叫医生街”上的奶人家、达令街上的彼拉多家、骑士岛上的瓦莱里安家、埃罗村里的森家、蓝石路124号的塞丝家、肯塔基的“甜蜜之家”等,不同类型的房屋不仅是小说人物的栖身之所,更是他们心灵相寄的精神家园。“厨房式”空间意象本是房屋意象的一部分。然而,由于莫里森小说中黑人女性与厨房之间的特殊关系,厨房空间成为独立的空间意象。《最蓝的眼睛》和《秀拉》中各种类型的厨房空间体现出人物的性格和命运,《柏油娃》中的厨房表征着人物之间的权力关系。“道路式”空间意象由街道、河流、铁路等“纽带式”空间构成。空间意象在联结不同物质空间的同时,为小说人物的命运转折提供了契机。“圣经式”空间意象主要是形成民族宗教信仰的场域,如教堂和修道院等建筑。值得注意的是,莫里森小说中直接描写宗教活动的篇幅并不多。较为引人注目的是《所罗门之歌》中哈加尔的葬礼和《宠儿》中萨格斯在“林中空地”的布道活动。

第七章“莫里森小说的空间叙事策略”分三节,分别探讨莫里森在处理空间与空间、空间与人物和空间与时间的关系时所采取的叙事策略。第一节首先论述了莫里森小说中“空间的选择”,然后归纳并分析了小说中的“空间转换”策略。创作伊始,莫里森选取了家乡洛雷恩作为故事发生的空间场所。《所罗门之歌》则同时选取了北方城市和南方乡村作为整个故事的发生地。《宠儿》的故事空间也在北方和南方、现在与过去两个层面上同时展开。为了在各个叙事空间中自由转换,莫里森灵活运用了切换、分节、插入(讲述)和回忆重现(意识流动)等叙事策略。第二节“空间与人物的互动关系处理”,探讨生存空间对小说人物性格命运的影响和小说人物的各种活动对空间的影响,这些影响均包括积极的正面影响和消极的负面影响两方面。空间对人物的影响主要体现在大房子对“小女人”的限制和压抑。物质上的富裕使得从小生活在大房子里的露丝几乎与世隔绝,最终成为一个“屑小”的女人。外在的美貌使得玛格丽特从小受到父母的冷遇而在孤独中成长,结婚后更加湮没在豪宅中,最终成为一个心理扭曲的女人。人物对空间的影响主要体现在《宠儿》中鬼魂对124号的控制。第三节“空间与时间的互逆关系处理”,分析莫里森小说文本中时间对空间的控制和空间对时间的压缩。在处理空间与空间、时间和人物之间互动关系的过程中,空间叙事完成了对莫里森小说中文本意义的建构。

通过以上分析,笔者尝试提出四个主要论点。第一,小说叙事中的空间具有物理人文、心理和宗教等多维属性,因此,空间叙事既是小说文本得以展开的基点,也是小说人物塑造和主题深化的场域。第二,莫里森小说文本中的叙事空间具有实指和虚指的双重特性,包括以物理属性为特征的现实——生存空间、以欲望为特征的虚构——权力空间、以纠结为特征的内在——心理空间和以虚幻为特征的神圣——宗教空间四种空间叙事类型。第三,空间叙事的核心功能由空间意象承担。在莫里森小说中,家园式、厨房式、道路式和宗教式空间意象一方面体现了小说人物的性格和命运,另一方面推动着小说叙事情节发展。与此同时,空间意象形成隐喻,有力深化了小说的叙事意蕴。第四,空间叙事策略是空间叙事功能得以实现的有力保障。莫里森小说中的空间叙事策略主要包括空间的选择与转换处理、空间与人物的互动关系处理和空间与时间的互逆关系处理。

【注释】

[1]托妮·莫里森(Toni Morrison)本名科洛·安东尼·沃福德(Chloe Ardelia Wofford)。大学期间,大多数人很难正确拼读“科洛”的发音,她开始将自己的名字改为“托妮”。莫里森是她前夫的姓。由于她发表第一部作品时署名“托妮·莫里森”,此后一直沿用该名。不过,她的家人依然习惯性地称她“科洛”。莫里森是国内较为普遍的一种译法,也有译作莫瑞森。为了便于表述,本文除了在引文处使用“莫瑞森”,在行文中均使用“莫里森”。关于作者的生平和创作经历,主要参见吉尔斯皮·卡门(Gillespie Carmen)的《莫里森生平和创作参考资料汇编》(Critical Companion to Toni Morrison:a Literary Reference to Her Life and Work.Facts On File,Inc.2008)。详见论文最后附录部分。文中所涉及的翻译,除标注之外,均为本文作者所译。

[2]莫里森一直在大家庭里成长,外祖母和母亲都擅长讲黑人民间传说和鬼故事。外祖父的小提琴音乐和父亲蓝调音乐,使她从小受到黑人文化的熏陶和滋养。此外,大人对教育的重视很早就为小姑娘开启了文学阅读的大门。1937年,莫里森进入霍桑小学(Hawthorn Elementary)读书时是班上唯一一个已经具备阅读能力的孩子,经常被老师要求帮助其他孩子学习。1949年,莫里森中学毕业后进入华盛顿市区的霍华德大学(Howard University)学习英语古典文学,广泛阅读了欧美文学作品和俄罗斯经典作品。这些广泛的阅读是莫里森在文学领域取得重大成绩的重要积累。此后,莫里森进入康奈尔大学攻读文学硕士学位,硕士论文研究福克纳伍尔夫小说中的自杀主题。两位意识流大师的写作技巧对她以后的创作亦有重大影响,其结果是莫里森小说中娴熟的意识流写作。

[3]Jill Matus,Toni Morrison.Manchester and New York:Manchester University Press,1998,pps7-8.

[4]“双重意识”由W.E.B杜波依斯提出,用来解释美国黑人在黑白两种文化夹缝中的生活经验和心理冲突。他指出,每个美国黑人始终生活在两种同时存在的意识之中,他既是一个美国人,又是一个黑人。“黑人生来就带有面纱,在这个美国世界中被赋予了洞察力——这是一种没有真正自我的意识,而仅仅是通过另一世界的尺度来衡量自己灵魂的感觉。这是一种奇特的感觉,这是双重意识,一种总是通过别人的眼光来看自己、用另一世界的尺度来衡量自己灵魂的感觉”。See W.E.B.Du Bois:The souls of Black folk.Chicago:McClurg,1903.

[5]《黑人之书》是美国黑人争取自由平等的血泪史。莫里森在编辑该书时,受到极大的震撼,直接的影响是《宠儿》和《爵士乐》的创作。这将在后文中提及。

[6]Gillespie Carmen:Critical Companion to Toni Morrison:a Literary Reference to Her Life and Work.Facts On File,Inc.2008,p.4.

[7]Gillespie Carmen:Critical Companion to Toni Morrison:a Literary Reference to Her Life and Work.Facts On File,Inc.2008,pps.413-419.

[8]对于小说人物生命中爱与自由的缺失及其表现和后果,笔者将在后文“纠结的心理空间”中进一步阐释。

[9]莫里森曾宣称自己从未考虑过当一名作家。事实上,莫里森走上创作道路具有一定的偶然性。还在霍华德大学教书时,莫里森参加了一个写作小组。小组成员定期聚会,每次都要求大家朗读自己的作品。莫里森先是拿中学时的作文“充数”,全部用完之后,只好动手写了一篇新的文章。这篇文章的灵感来自作者童年的记忆,一个小姑娘想要一双蓝色的眼睛,为此不停地向上帝祷告。莫里森的这篇小故事受到写作小组的高度赞赏。离婚后的莫里森重新拿出这个短篇,修改之后取名《最蓝的眼睛》。多萝西认为这是莫里森小说创作中自传性的一种表现。参见Mbalia,D.Doreatha,Toni Morrison's Developing Class Consciousness,Susquehanna University Press,2004.

[10]“看不见的人”源自黑人作家拉尔夫·埃里森的长篇《看不见的人》(又译《隐身人》)。作品以第一人称讲述黑人青年在追求自我过程中的种种遭遇,最后不堪种族歧视,遁入地下成为“看不见的人”。佩可拉的境遇与这位黑人青年的境况颇为相似。不同的是,青年男子能够“选择”做个隐身人;佩可拉则没有任何选择的余地。

[11]“黑色是美的”在“哈莱姆文艺复兴”时期提出,以抗击白人社会一向盛传的“黑色是丑的”这一传统观念。《最蓝的眼睛》创作于黑人民权运动高涨之时,莫里森以此表达盲目追求“外表美”对人性的扭曲。

[12]Toni Morrison:Conversations.edited by Gardyn C.Denard University Press of Mississippi.2008.P151.

[13]Harold Bloom.Toni Morrison.New York and Philadelphia:Chelsea House Publishers.1990.

[14]Therese E.Higgins.Religiosity,Cosmology,and Folklore:the African Influence in the Novels of Toni Morrison.New York and London:Routledge.2001.

[15]Doreatha Drummond Mbalia.Toni Morrison's Developing Class Consciousness.Rosemont Publishing & Printing Corp.2004.

[16]Elizabeth Ann Beaulieu.The Toni Morrison Encyclopedia.Westport,Connecticut and London:Greenwood Press.2003.

[17]Gloria Grant Roberson.The World of Toni Morrison:A Guide to Characters and Places in Her Novels.Westport.Connecticut.London:Greenwood Press.2003.

[18]Andrea O'Reilly.Toni Morrison and Motherhood:a Politics of the Heart.New York: State University of New York Press.2004.

[19]兰瑟:《无以言说的声音:托妮·莫里森的后现代叙事权威》,黄必康译,载《虚构的权威:女性作家与叙事声音》,北京:北京大学出版社,2002年,第139~160页。

[20]同上,第149页。

[21]同上,第154~155页。

[22]Danielle Russell.Between the Angle and the Curve:Mapping Gender,Race,Space,and Identity in Willa Cather and Toni Morrison.New York&London:Routledge.2006.pp.ix.

[23]杜志卿:《托妮·莫里森研究在中国》,载《当代外国文学》,2007年第4期,第122页。

[24]董鼎山:《美国黑人作家的出版近况》,载《读书》,1981年第11期。

[25]王家湘:《黑人女作家托妮·莫里森作品初探》,载《外国文学》,1988年第4期。(www.xing528.com)

[26]王黎云:《评托妮·莫里森的〈最蓝的眼睛〉》,载《杭州大学学报》,1988年第4期。

[27]罗选民:《荒诞的理性与理性的荒诞——评托妮·莫里森的〈心爱的〉》,载《外国文学评论》,1993年第1期。

[28]分别参见周长才:《一个文学种类的诞生——漫说获得诺贝尔文学奖的黑人女作家托妮·莫里森》,载《外国文学》,1994年第1期;王家湘:《喜闻莫里森获诺贝尔文学奖有感》,载《外国文学》1994第1期;吴艳:《诺贝尔文学奖女得主作品探微》,载《江汉论坛》,1994年第8期;王守仁:《走出过去的阴影——读托妮·莫里森的〈心爱的人〉》,载《外国文学评论》,1994年第1期;张弘:《展示文化冲突中的心灵困境——托妮·莫里森小说创作简论》,《外国文学评论》,1994年第3期;孔祥平:《美国黑人文学的又一个里程碑——评1993年诺贝尔奖金获得者托妮·莫里森》,载《外语与外语教学》,1994年第6期。

[29]朱荣杰:《伤痛与弥合——托妮·莫里森小说母爱主题的文化研究》,开封:河南大学出版社,2004年。

[30]王玉括:《莫里森研究》,北京:人民文学出版社,2005年。

[31]即秀拉,是英文Sula的另一个中译文。在本文中,除引文外,行文中一律使用秀拉。

[32]毛信德:《美国黑人文学的巨星——托妮·莫里森小说创作论》,杭州:浙江大学出版社,2006年。因该书出版时,莫里森的最后一部小说《仁慈》还没有出现,作者对莫里森小说创作的论述是当时最为全面的,给后继研究者以一定的启发。

[33]唐红梅:《种族、性别与身份认同——美国黑人女作家艾丽丝·沃克、托妮·莫里森小说创作研究》,北京:民族出版社,2006年。

[34]章汝雯:《托妮·莫里森研究》,北京:外语教学与研究出版社,2006年。

[35]胡俊:《非裔美国人探求身份之路——对托妮·莫里森的小说研究》,北京:北京语言文化大学出版社,2007年。

[36]赵莉编:《托妮·莫里森小说研究》,哈尔滨:东北林业大学出版社,2008年。

[37]蒋欣欣:《托妮·莫里森小说中黑人女性的身份认同研究》,长沙:湖南人民出版社,2008年。

[38]焦小婷:《多元的梦想——“百衲被”审美与托妮·莫里森的艺术诉求》,开封:河南大学出版社,2008年。

[39]田亚曼:《母爱与成长》,北京: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2009年。

[40]王烺烺:《托妮·莫里森〈宠儿〉、〈爵士乐〉、〈天堂〉三部曲中的身份建构》,厦门:厦门大学出版社,2010年。

[41]莫瑞森:《秀拉》,胡允桓译,海口:南海出版公司,2005年,第236页。

[42]王玉括:《莫里森研究》,北京:人民文学出版社,2005年。

[43]1993年诺贝尔文学颁奖词,参见http://nobelprize.org/nobel_prizes/literature/laureates/1993/〈accessed 2010-10-24〉.

[44]洪增流、姚学丽:《为分裂的灵魂找到属于自己的位置——析托妮·莫里森小说的黑人宗教思想》,载《国外文学》,2008年第1期。

[45]程静、郭庭军:《走出白人文化霸权的樊篱——对托妮·莫里森〈最蓝的眼睛〉的后殖民解读》,载《南华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5年第3期。

[46]Jones,Cardyn M.“Southern Landscape as Psychic Landscape in Toni Morrison's Fiction.”Studies in the Literary Imagination,31,No.2(Fall 1998):27~34.

[47]Usha,Puri.“Toni Morrison:Redefining Feminine Space in Beloved.”Indian Journal of American Studies,23,No.2(Summer 1993):27~34.

[48]Weissberg,Liliane.“Gothic Spaces:The Political Aesthetics of Toni Morrison's Beloved.”Modern Gothic:A Reader,Victor Sage and Allan Hoyd Smith,eds.,New York:Manchester University Press,1996,pp.104~20.

[49]陈敬咏主编:《走向21世纪的探索——回顾·思考·展望》,南京:译林出版社,1999年。

[50]都岚岚:《〈柏油娃〉的空间策略与文化身份》,载《长春师范学院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2007年第4期,第124~128页。

[51]都岚岚:《空间策略与文化身份:从后殖民视角解读〈柏油娃〉》,载《外国文学研究》,2008年第6期。

[52]王军英、江凤:《〈爵士乐〉的空间解读》,载《电影文学》,2009年第12期,第65~67页。

[53]赵莉华、石坚:《〈宠儿〉中的空间表征》,载《英美文学研究论丛》,2009年第1期,第163~173页。

[54]赵莉华:《空间结构与权力关系——托妮·莫里森〈所罗门之歌〉的空间政治研究》,载《名作欣赏》,2010年第6期,第088、090、096页。

[55]在为数不多的涉及莫里森创作中的“空间问题”的博士学位论文中,要么是把莫里森的创作和其他作家及作品进行比较,要么只是在部分章节中涉及莫里森创作中的空间政治,而不是以莫里森小说的空间叙事为主线进行研究。

[56]杜志卿在《当代外国文学》2007年第4期发表的《托妮·莫里森在中国》一文中,曾提出类似的看法。据笔者查询现有资料来看,这种现象在最近5年中并未得到改善。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我要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