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理论教育 电视剧戏剧性研究:特征与设置原则

电视剧戏剧性研究:特征与设置原则

时间:2023-11-30 理论教育 版权反馈
【摘要】:第一节电视剧情境的电视化特征及设置原则中国传媒大学教授胡智锋在《电视剧:标准·取向·情境设计——以“现实题材长篇电视剧”为例》一文中,将电视剧的“情境设计”分为三个层次:一般社会情境、具体戏剧情境、屏幕艺术情境。对于电视剧中具体戏剧情境的设置,除了应当遵循戏剧情境的一般设置要点与原则外,还要注重高度真实性、生活感原则。但是,一些电视剧在屏幕艺术情境上的设置显得较为随意和粗糙。

电视剧戏剧性研究:特征与设置原则

第一节 电视剧情境的电视化特征及设置原则

中国传媒大学教授胡智锋在《电视剧:标准·取向·情境设计——以“现实题材长篇电视剧”为例》一文中,将电视剧的“情境设计”分为三个层次:一般社会情境、具体戏剧情境、屏幕艺术情境。所谓“一般社会情境”,体现了创作者对于自己所面对的社会生活内容、题材对象的本质性认识、理解和把握,以及由此所进行的基本时代性环境与关系的设计。一般社会情境设计的充分与否,将直接影响到整个电视剧的思想力度和艺术表现力。所谓“具体戏剧情境”,主要体现在电视剧的一度创作——剧本创作中,是为人物行动提供扎实依据的具体环境、情况、关系等。所谓“屏幕艺术情境”,是指呈现于电视荧屏的特定艺术情境。具体来说,“屏幕艺术情境”的设计,就是在一般社会情境、具体戏剧情境基础上,对特定电视屏幕时间、空间、细节等的设计,体现了创作者对于特定电视屏幕艺术“载体”的设计与选择。[1]

电视剧能够很好地展现在戏剧舞台上难以展现的情境,屏幕艺术情境是电视剧情境设置中尤其应当关注的情境。胡智锋教授对于电视剧情境的论述,不仅考虑到了电视剧与时代及社会生活的契合度,而且充分认识到了电视剧的视听语言对于营造情境的重大作用,他对于电视剧中“屏幕艺术情境”的提法拓展了戏剧情境的外延。

一、电视剧对于“一般社会情境”、“具体戏剧情境”和“屏幕艺术情境”的设置应具有高度真实感

相比较戏剧、电影而言,电视剧对于生活真实感的要求更高,这就要求电视剧中人物生存、活动的环境要有扑面而来的生活气息。电视剧与时代及社会背景有着紧密的联系,剧作家对于电视剧一般社会情境的设置,要抓住时代本质,体现时代精神,这是电视剧具备戏剧性的前提和基础,如果“一般社会情境”设计失当,将对整个电视剧的思想力度和艺术表现力产生较大的负面影响。对于电视剧中具体戏剧情境的设置,除了应当遵循戏剧情境的一般设置要点与原则外,还要注重高度真实性、生活感原则。而对于戏剧情境的延伸——电视剧的屏幕艺术情境的设置,更应当具备合理性、独特性、可视性,为剧中人物设置一个真实、典型的人物生活环境,提升观众的收视兴趣。

但是,一些电视剧在屏幕艺术情境上的设置显得较为随意和粗糙。以五十集电视连续剧李小龙传奇》(2008)为例,该剧对于屏幕艺术情境的设计未能做到真实、细致。如,该剧描绘了李小龙东方→西方→东方的生活经历,人物生活时间延续14年,时间跨度较大,但剧中呈现的却全部是夏季的场景,人物的生活环境缺少应有的变化和发展、对于人物形象烘托不够,也使许多场面缺少了一份韵味。

电视剧的音乐音响也是构成屏幕艺术情境的重要因素之一。《李小龙传奇》一剧的音乐情境总体来说营造得不错,但在一些细微之处却因为没有做细而显得失真。剧中恰恰舞音乐出现过多次:第1集,李小龙参加恰恰舞比赛时;在香港最豪华的、“拒绝华人入内”的恰恰舞厅里;第42集,十几年后李小龙在好莱坞出席美国拍摄的电视剧《青蜂侠》的庆功舞会上,使用的都是用同一首恰恰舞曲子。总之,剧中道具、音乐等细节上的制作粗糙、失真,这一切都使该剧在戏剧性方面留下了难以弥补的遗憾。

没有细节的艺术是不生动的,细节对于加强电视剧的戏剧性功不可没;生活细节的真实与生动,是营造戏剧性情境的前提和基础。细节可以分为动作细节、景物细节、道具细节等。动作细节包括形体动作(外部、内部、静止动作等)、语言动作(对白等)、眼神等。景物细节和道具细节也是电视剧中经常运用的手法,两者都与人物命运有着较为密切的联系。景物细节与道具细节的反复运用,能够参与制造冲突、形成悬念,或者形成一种象征、创造某种意境,引人遐想。电视剧艺术创作者应该精心提炼细节,营造出有意味的屏幕艺术情境,将戏剧性发挥到最大化。

道具是屏幕艺术情境中的重要内容之一,电视剧的情境设计要特别注意道具是否真实可信。《李小龙传奇》中主人公李小龙一生的心魔是“东亚病夫”四个字,无论谁说中国人是“东亚病夫”,他都会毫不客气地出拳教训。创作者因此设置了一个很有创意的、独特的道具:一幅画,上面画着一个瘦弱的、梳着长鞭子的“东亚病夫”。这幅画在剧中多次出现:李小龙在香港时将它放在房间,每次练功时都用它来激励自己;以后又带到美国,贴在自己开设的国术馆中,同样是提醒自己不忘国耻。直到第37集,李小龙已成为公认的功夫大师,决心进军好莱坞了,他的心愿已经完成,便一把火将这幅画烧毁。从时间上来算,这幅画陪伴了李小龙十几年,然而,如此重要的道具只是被美工用一张白纸画就,虽历经沧桑,却依旧如新,这种对屏幕艺术情境的设计显得粗糙而不可信,也破坏了该剧的艺术性和戏剧性。

另外,由于演员要明确在情境中“为什么做”、“做什么”、“怎样做”的问题,不真实的情境也将给演员表演的真实性带来损害。因此,电视剧中,屏幕艺术情境设置的失真,将直接影响到戏剧性的营造。

二、电视剧艺术时空转换高度自由,大大拓展了电视剧的屏幕艺术情境

由于电视剧艺术中声画蒙太奇的运用,电视剧在时空转换上的自由度显著加大,这大大增强了电视剧屏幕艺术情境的戏剧性。

1.在空间情境方面

电视剧较之戏剧更易于表现广阔的社会生活,同时,又能表现在戏剧舞台上难以表现的微观的、细节的场景。戏剧舞台的观众视点是固定的,因此戏剧的画面也就没有景别的区别。电视剧则可以借助不同景别自由地对被摄物体进行观照,景别的创造和变化会对电视剧的戏剧性营造产生重大的影响。

2.在时间情境方面

电视剧中的时间不再局限于物理时间,而能够根据剧情需要延长或者缩短物理时间,以营造出一种具有戏剧性的心理时间。在一个单独的场面内,戏剧场面的演出时间与人物动作实际发生时间基本同步,而电视剧却因为能够调动丰富的视听语言参与叙事,使电视剧的演出时间与影响人物的心理时间、观众收视的心理时间保持同步,强化戏剧性效果。

在一些优秀的电视剧中,充分运用视听语言叙事、在时间和空间情境方面作出积极探索、强化戏剧性效果的例子比比皆是。在此,以《人间正道是沧桑》第26集的几场戏为例,分析其出色的视听语言效果。(www.xing528.com)

1931年4月,中央特科负责人顾顺章在武汉叛变,敌人正在紧锣密鼓地网罗所有地下党员。我地下党得到了这一消息,根据中央指令,所有的联络点当晚必须全部转移,地下党负责人瞿恩必须与妻子林娥于当晚赶到中央苏区去。也正是在当天,林娥在医院早产一子,她的身体相当虚弱,儿子也被送往了监护室,随时有生命危险。恰在此时,发生了“顾顺章叛变”这一事件,这是关系到剧中人物未来命运的至关重要的情境。此时敌人正在紧锣密鼓地对顾顺章进行审讯,顾顺章交代出来一个就立即抓一个。瞿恩要求母亲立即去医院带上林娥和孩子,直奔码头,与他会合。“顾顺章叛变”这一有力的情境,迫使剧中人物采取紧急行动,矛盾激化了。

该剧在对这一重要情境进行设置时,运用了极其精彩的视听语言叙事,对于不同的场面进行时间和空间的处理,使此处的戏剧性得到了最大限度的发挥(见表4—1)。

表4—1

img6

续表

img7

续表

img8

这28个镜头大致分为三个叙事场面:审讯顾顺章、国民党发报员发报、国民党枪手枪击我地下党员。整个过程惊心动魄,剧中人物没有一句对白,完全通过声画蒙太奇来叙事。剧中顾顺章的形象始终处于一种秘密的状态,有关他的镜头即使是特写,也都是神秘的——顾顺章始终低垂着头,躲在礼帽、眼镜之后,脸部被手中香烟发出的浓烟缭绕着。这种处理方式与历史上真实的顾顺章留给世人的模糊印象是吻合的,也使画面呈现出一种危机四伏的不安全感。整个演出时长仅为一分四十秒,而观众观看时的心理时间却远不止这么短,情境的紧张、尖锐令人感觉时间似乎过得相当漫长。

总之,这几个场面运用简洁、经济的艺术手法成功地完成了一段叙事,十分具有戏剧性的效果:剧中情境激化了,情况万分紧急,敌我双方的冲突一触即发。在这种激烈的情境之下,瞿母半夜来接林娥母子俩出院,就显得分外急迫,具有强烈的悬念了。

可见,屏幕艺术情境不仅要求真实、具体,而且要做到独特、有新意。戏剧性的禁忌是叙事和表现手法陈旧、没有新意。在电视剧中,新意非常重要,要做到有新意,就要力求出其不意,创造出一种令观众难以忘怀的新鲜印象。

3.“陌生化效果”使电视剧的屏幕艺术情境具有新意

20世纪德国现代戏剧大师布莱希特创作的叙事戏剧,提倡一种“陌生化效果”(也译为“间离效果”)。他认为,人们对于太过熟悉的事物常常会视而不见,陌生化效果表现出一种反常规,是要把人们熟悉的事物变为陌生的,让人从另外的、全新的角度来观照一度习以为常的事物。戏剧不是要让人沉迷,而是要发人深省,适当运用非戏剧化的、史诗性的叙事手段,能够让观众对于剧中发生的一切保持某种清醒和理性。陌生化手法既是艺术家看待世界的方式,也是一种艺术处理手法,给人以惊奇、新奇之感,同时对于观众具有较大的启发。

想要在电视剧中营造令人耳目一新的戏剧性,可以借鉴戏剧中的陌生化效果叙事,它能使某些人们熟悉的事物通过夸张、强调、变形之后,产生某种令人感到惊奇的效果,使屏幕艺术情境具有新意,是提升戏剧性不可或缺的重要艺术手段。例如电视剧《记忆的证明》巧妙运用在同一情境中穿越时空的手法,通过活着现代人与死去的过往人的对话,来表达一种对战争的深刻反思。这种反常规的处理手法十分新颖,可谓在电视剧中成功运用陌生化手法叙事的典范。在国外,为给观众带来耳目一新的观看感受并拓展叙事空间,美国、英国的一些电视剧经常借鉴戏剧中的陌生化手法叙事,使电视剧产生某种陌生化效果,给观众以启迪,这一手法在美国一些热播剧如《绝望的主妇》、《犯罪心理》、《绯闻女孩》等当中体现得较为明显。

对于屏幕艺术情境的陌生化效果的运用,有着广大的探索空间。在电视剧的屏幕艺术情境的设置中,尤其要注意视听语言的巧妙运用,如摄影机镜头的运动、景别的变化、画面细节的设置、色彩或光线的处理、陌生化效果的运用、音乐音响的使用等艺术手法,使电视剧的屏幕艺术情境的设置呈现出令人耳目一新的戏剧性效果。

当然,陌生化效果的运用要因电视剧的类型或风格而异,不可一概而论。有些电视剧在叙事或表演方面过度运用陌生化手法,挑战了观众的收视习惯,往往吃力不讨好,因此还是要慎用。如电视剧《我的团长我的团》中,过多的画外音叙述有意放慢了叙事的节奏,刻意回避较强的情节性,致使拖沓的情节让不少观众难以接受。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我要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