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理论教育 大学生网络素养培育研究技巧

大学生网络素养培育研究技巧

时间:2023-11-30 理论教育 版权反馈
【摘要】:面向大学生的网络素养教育,必须随时保持对网络新技术新功能的高度关注。大学生因为其易于接受新事物的特点,已成为微博的主要使用群体之一。调查同样显示,微博对大学生的学习和生活方式影响越来越大,已渐渐成为其交流与获取信息资源的主流渠道。如何利用微博对大学生心理形成积极的影响,在其学业、交友和社会生活中充分发挥作用,已经成为高校思想政治教育的重要课题。

大学生网络素养培育研究技巧

当今正是网络及计算通信技术飞速发展的时代,各种新的传播技术层出不穷。面向大学生的网络素养教育,必须随时保持对网络新技术新功能的高度关注。微博就是一种突然出现而又迅速融入人们生活的崭新媒体。2010年,微博在中国呈现爆发式增长,引发出一连串引人瞩目的媒体事件,很多传统媒体将2010年称作中国的微博元年。大学生因为其易于接受新事物的特点,已成为微博的主要使用群体之一。

(一)微博,一种风靡校园的网络功能

微博(MicroBlog),原意为微型博客,现已发展为多媒体网络交互传播形式。

三言两语,随时随地,无需设置标题,不必考虑如何展开叙述,只需一个或几个短句就可以表达心情状态和所思所想。用户可以通过手机或计算机将自己所见所闻、所思所想与别人分享,字数不超过140字。可附图片、视频的微博深受人们喜爱,发微博被网民亲切地称为“织围脖”。

随时随地“晒生活”,动辄引发数万人“围观”,随着微博被越来越多的人使用,微表达、微传播的影响力与日俱增。作为新兴媒体的主要用户群,大学生利用微博平台探讨时事、发表观点、广结良友,微博逐渐演变成大学生一种新的生活方式

中国互联网络信息中心(CNNIC)发布的《第31次中国互联网络发展状况统计报告》显示,2012年下半年微博用户规模持续增长。截至12月底,用户数量达到3.09亿,网民使用率超过半数达到54.7%。其中,手机微博在手机网民中的使用率提升至65.6%。

调查同样显示,微博对大学生的学习和生活方式影响越来越大,已渐渐成为其交流与获取信息资源的主流渠道。CNNIC数据显示,截至2010年6月,我国微博群体占网民总数的57.2%,其中大学生所占的比例为72.3%。

“微博以它独特的签名档、亦步亦趋的拍砖回帖和忽隐忽现的聊天,成为多对多的新互动平台,这正符合当代大学生追求新颖、时尚,喜欢快节奏的个性特征。”东华大学一项针对上海地区4所高校的本科生和研究生使用微博现状进行的调查显示,大学生已经每天把微博作为获取资讯、记录生活、抒发情绪、交流信息不可缺少的工具。[1]

不仅如此,很多大学的职能部门还推出了各自的官方微博,与学生、家长和社会各界进行互动,如招生微博、迎新微博、就业微博、心理咨询微博等。

据研究者分析,大学生使用微博的主要原因有四个:信息满足——微博的信息量大、更新快、发布及时、阅读个性化等特点符合大学生快节奏的生活习惯;自我诉求——微博是一个一切以用户为中心的个人空间,满足了大学生自我表现的心理需求;参与社会——微博为大学生接触社会、参与社会生活提供了一个开放的信息平台;人际交往——微博是基于信任关系的传播,大学生能够在微博上结交更多的朋友,满足自身扩大交际圈的需求。

可以说,微博风靡大学校园绝不是偶然的。微博内容零碎松散,对写作技术的要求较低,同学们可以根据自己的心情组织语言而不需雕琢词句,同时微博以其操作简便的优势将大量碎片化信息整合,让同学们在快节奏学习生活状况下急剧上升的个人表达沟通愿望需求得到了满足。另外,微博发送便捷、辐射性强、影响力大,并能在短时间内产生“乘数效应”,即传播效果能够呈几何倍数增长,因此受到很多人的喜爱。与手机网络联系在一起,更方便了随时随地抒发心情。

(二)微博为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带来机遇

微博的流行,为高校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提出了新挑战,也带来了新机遇。如何利用微博对大学生心理形成积极的影响,在其学业、交友和社会生活中充分发挥作用,已经成为高校思想政治教育的重要课题。

1.微博对大学生思想的积极影响

微博能够赢得大学生的青睐,必然有着它满足大学生需求的独有特质。从积极的方面考察,微博有着如下特点。

1)信息丰富,有利于大学生开阔眼界和思维

从社会网络的角度来看,微博中的信息分享和流动模式虽然是一种单向的、不对称的人际关系,但恰恰是这种单向的、不对称的信息分享和流动模式造就了微博独特的几何式信息传播和流动模式。这种传播和流动方式通过微博用户之间的转发,使得信息量以几何倍数的方式迅速攀升,不但可以吸引更多的受众,而且还能够关注到更多人更多方面的信息和资讯。事实上,48%的大学生使用微博的目的是为了获取资讯,而且从微博上获取的资讯对生活的帮助程度看,6%的学生认为微博对自己有很大帮助,从微博上学到了很多课堂上学不到的东西,人也变得更积极自信;35.5%的学生认为有比较大的帮助,学到很多有用的东西;46.3%的学生认为有些帮助。可见,绝大多数人认为能够从微博上汲取有益的思想元素,丰富已有的知识体系,加深对世界的认识和对社会的直观了解,并能够获取他人的人生经验,为更好地融入社会打下坚实的基础。

2)微博的互动性和平等性有利于大学生交流思想、释放压力

“人际关系”是人们重要的幸福感来源,而现在的大学生,由于受到各种新兴媒体、学习、生活等带来的快节奏和压力影响,与人直接的接触交往趋少。很多大学生因内向等心理原因很难与同学、老师、家长沟通交流。通过微博,他们能将自己无法表达的情感、生活等问题倾诉出来,并得到“粉丝”的开导、交流和理解。同时,在微博上,大学生也可以围绕共同的兴趣爱好以及时事热点等开展热烈讨论。这种开放式的讨论,可以随意发表自己的观点,相互间形成平等的讨论氛围,不用受到身份、地位等的束缚,从而使他们在心理上获得自我满足。

2.利用微博,对大学生进行积极的干预和引导

鼓励大学生建立和使用微博,仅仅从外部对其进行教育和管理仍然远远不够,还必须进入微博、利用微博,从内部对其进行积极的干预和引导。

1)建立学校的官方微博

借鉴“微博问政”,形成“微博问教”的教育管理机制。博客兴起后,许多官员先后开通了博客,实现了网络问政的进一步优化。如今,“微博问政”又成为一种新潮和时尚。高校也应该主动借鉴“微博问政”模式,努力搭建学校与学生之间相互沟通的“教育桥梁”,以形成“微博问教”的教育管理机制。

2)利用微博开展不同主题的文化活动

利用微博形式,开展大学生喜闻乐见的文化活动,也是激发学生的美好情感、培养大学生积极向上的价值观的有效方式之一。比如,在2010年“首届杭州大学生旅游节活动”中,就有一项以“爱上杭州”为主题的大学生微博征文大赛。微博征文的内容不限题材、风格,既可以是博文,也可以是照片。其中博文不需要长篇大论,字数控制在140字以内,照片无关拍摄角度,只要是参赛者的原创即可。这一活动的意义在于,它可以通过大学生简单灵动的文字或图片表达,激发大学生对现实生活的美感和意义体验,从而塑造积极向上的健康价值观。这种校园文化活动形式,无疑值得其他高校借鉴。

3)建立教师微博,营造师生之间“关注与被关注”的互动关系

由于缺少良好的交流环境和交流习惯,目前高校中的师生关系较为冷漠,大学生缺乏归属感,对学习丧失兴趣,对教师缺乏信赖。这种情况,很容易导致大学生在心理、情感及价值观方面出现偏差甚至偏激。通过微博建立师生间的良好互动关系可以有效地弥补这一缺失。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师是大学生思想塑造、价值观引导的主力军,利用网络进行思想政治教育也应该成为这部分教师的与时俱进的选择。传统说教式的思想政治教育模式,在现代信息传播媒体的冲击下,已经很难引起大学生的兴趣。因此,思想政治理论课的教师可以也应该利用微博与学生沟通。这样既能够使师生之间的关系变得平等而亲近,从而形成良好的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的感情基础,又能够使教师随时了解学生的思想动态并与学生一道共同关注实时性的社会舆情,从而实现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从传统灌输模式向紧密联系实际、师生共同探究方式的转变。

4)发挥意见领袖作用,开展朋辈教育

以辅导员为核心,以学生会干部和学生党员为主,建设一批微博信息员队伍;同时,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师和学校的相关教育工作者也应加入进来。这样,既可以充分体现大学生的个性化特质,彰显当代大学生的主体性能动性,又可以全方位、多层次、多渠道地拓展和丰富微博文化,为大学生营造健康和谐的精神家园及价值观建构的良好环境。

一些高校也在积极尝试以班级为单位,组建“微博班级”,推选有代表意义的学生作为“脖领”。“脖领”因为其卓越的能力素质和较强的影响力,观点容易得到多数学生的认同,可以借助其力量带领“微博班级”开展一些主题轻松活泼、时尚新颖、健康向上的讨论,针对某些心理有障碍的成员,积极给予帮助。成员也可以利用好微博的虚拟沟通,坦然面对自身存在的心理问题,接受“微博班级”的帮助,积极解决心理缺陷,使“微博班级”的作用得以巧妙发挥。

目前,高校中的各类学生社团大多是基于共同的兴趣爱好而组建起来的,在大学生中有着重要的地位,影响力较大。因此,还可以建设拥有同一爱好的“微博社团”。成员在微博中的话题沟通相对容易,能够引起良好的互动。每个微博成员可通过微博社团努力使自身拥有良好的人格品质,养成科学的生活方式并能面临压力挫折时进行自我心理调节,以保持浓厚的学习兴趣和求知欲望,保持乐观的情绪和良好的心境,对未来充满信心和希望。

(三)有效应对微博时代的挑战

微博在当代大学生群体中的流行,其意义并不仅仅限于它是一种网络工具,它还发挥着传播思想和建构观念的价值观导向功能。微博在为当代在校大学生提供信息交流、互动学习新平台的同时,也对大学生价值观的引导和形成产生一定的冲击,给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提出了新的挑战。(www.xing528.com)

1.思想价值多元

受到市场经济大潮的冲击,人们的价值取向已经朝着越来越多元化的方向发展。尽管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仍然是中国社会的主流价值取向,但这种主流价值观的宣传和引导更多的还是依赖于传统媒体的功能,电视、报纸、广播发挥着不可替代的重要作用。微博在当代大学生群体中的流行,其意义并不限于它是一种网络工具,更重要的是,它还发挥传播思想和观念的价值观的构建功能。

微博创造了一个不同阶层、不同职业、不同文化程度、不同社会背景的公民共同参与的畅所欲言的空间,真正地成为了多元话语的集散地。门槛降低的直接后果就是,微博不仅使得信息、信息传播者、信息分享者数量剧增,更使得其在类型上大为丰富;不仅使草根阶层获得了“信息的接近权”,使原本沉默的大多数获得了发声的机会,更使他们获得了与社会精英或者意见领袖同样地被倾听的机会。如果说,传统媒体以及博客是精英阶层的话语场的话,那么,微博则最大可能地为草根阶层话语的有效传播提供了舞台。

对于各种思想的自由探索和自由讨论,是保证科学和艺术获得发展的首要前提,真理只能在自由探讨中才能被发现。从这个角度说,人们有思想价值的多元追求是一件好事。对处于全球化环境中的大学生来说,容许别人发表自己并不认可的观念,并主动了解、分析和探讨这些观念,是远离狭隘、偏执和仇恨的基础,也是时代对他们提出的要求。但在多元价值并存的情况下,一定要保证马克思主义的主体地位不动摇。

大众化是马克思主义的本质属性,传播的深度和广度决定马克思主义大众化的实现程度。长期以来,我们注重强调大众传媒的“喉舌”作用,却忽视甚至看不到它还是现代社会赖以存在和发展的公共空间。随着中国共产党从“革命党”到“执政党”的转变,与政治体制改革相伴随,我们的宣传模式尤其是大众传媒的传统定位也需要发生相应转变:大众传媒在作为党和政府“喉舌”的同时,将更加注重其作为公共空间的建设。大众传媒充分发挥其公共空间职能更有利于马克思主义大众化传播。

2.内容纷繁复杂

微博网络空间的信息内容往往涵盖着各个主题、各种门类,可谓林林总总、五花八门,且信息又繁杂零乱,难免良莠不齐。一方面,大学生的心理和生理都处在一个尚未完全成熟的发展时期,他们的价值观念还没有完全定型,因而他们对大量不良信息的抵御能力和辨别能力还非常有限。另一方面,由于可以在相对较短的时间内从微博上获取海量信息,大学生往往难以对垃圾信息在脑海里进行有效过滤,带有个性化和感情色彩的事件描述以及其中蕴涵的非理性的价值指向和映射力,容易导致信息接受者受到强烈的震撼。而且,即使是主流媒体也很难在较短的时间内拿出充分证据对网络信息加以判断辨别,无法通过廓清和解释性的措施来还原事物的真实面貌。在这种情况下,部分大学生微博用户不论是在对事实关注还是在价值观的认知上,都往往不可避免地出现错误和偏差。

3.信息超级传播

以微博为代表的SNS网络社交工具,被一些学者认为标志着一个传播时代的诞生:从网络传统意义上个体对个体的信息传播,转向任何一个普通个体都面向所有大众的超级传播;同时,传播还最大限度地保留了个体对个体传播的编码解码方式和情绪情感体验。在SNS上转发的信息都是经过朋友的“二次过滤”,因此信息对于用户的适用程度和需求匹配度会远大于通常的大众新闻。简而言之,就是用最具劝服力的人际传播形态进行最具广度的大众传播——SNS把两种最强大的传播方式组合在一起。

微博的每一个用户既关注别人又可能被别人关注,既是信息发布者,又是信息接收者,同时还是一个信息中转站。这就使得任何一条信息的传播都可能通过两条路径展开:一种是“发散路径”,信息一旦发布,所有的关注者的页面都能在第一时间自动显示该条信息;一种是“转发路径”,一旦有一位关注者转发或者评论某条信息,他的所有关注者也同样可以实时接收该信息。当“发散路径”和“转发路径”相互交叉、相互作用时,信息的传播速度和传播范围几何级倍增,这就是微博的裂变式传播。相对于一对一的线性传播以及一对多的结构传播,微博的裂变式传播模式是信息传播的巨大飞跃。按照“六度空间”理论,每一个微博用户发出的任意一条信息,只需要六次点击就可能传递到任何一个微博用户的界面。而对于一条热门信息而言,被转发六次的时间也许只在几秒钟之内。

基于这种细胞裂变式的信息传播方式,人们对微博在公共领域中的作用寄予了无限的期望。但微博既能成为反映民情民意的公共舆论空间,成为促进政府决策透明化、公开化的推进器,也能导致情绪型潜舆论的弥漫,致使假新闻误导舆论走向,出现微博“话语权”垄断的现象。因此,在发生突发事件之后,倘若没有权威报道或官方回应,很容易谣言四起,导致群体性愤怒。不管从谣言止于真相的角度出发,还是从安全稳定的角度出发,高校都应主动抢占微博的信息发布权,以微博速度及时回应学生关切的问题,同时形成针对突发事件的应急响应机制,达到第一时间掌握学生情绪思想动态,第一时间采取解决措施的快速反应能力。

(四)建立关注网络新功能的长效机制

应当看到,网络绝不单单是一种工具,需要用它的时候才从箱子里取出来,它越来越成为人类生存的环境,对现实社会产生着巨大的影响。我们在通常意义上理解的现实世界,正在被网络世界不断解构和重建。现实世界的秩序正因与网络世界交汇而改写,新的秩序正在不断涌现。在网络社会条件下,大学生如何处理个人与网络、虚拟与现实、网络世界与现实世界的关系,决定着自身视野的宽度,思考的深度,影响着身心的健康,甚至人生轨迹的走向。

微博以迅猛速度进入大学校园,增加了大学生网络素养的内涵。但就像BBS、个人博客、社交网站一样,这只是网络技术发展路途中的一个站点。我们有理由相信,未来还有更多的网络新功能会改变大学生的生活,会继续给思想政治教育提供机遇,也带来挑战。能否建立关注网络新功能的长效机制,直接影响着思想政治教育的成效。

1.加强网络舆情收集和研判

要了解网络新功能在大学生中的使用情况,首先要把握学生的最新生活动态,这可以通过网络舆情收集和研判来实现。一是建立有效的网络舆情收集制度。可以建立校级、学院级、班级三级舆情收集机制,做到舆情上报渠道的畅通。二是加强网络舆情研判队伍建设,建立网络舆情监测机制。需要在高校内组建一支人员构成齐全,熟悉网络语言特点和规律的网络舆情研判队伍,从事网络舆情的日常监测。

2.加强网络新功能的应用研究

研究涉及两个方面的投入:人力和财力。有条件的高校可以借助计算机、通信、传播学等学科的基础,搭建网络应用研究团队,积极创新校企合作模式,成立产学研有机结合的网络应用研究机构。高校还应设立相关的科研基金,发布课题指南,鼓励师生参与网络应用研究。针对网络新功能的研究,可以将主要精力放在正逐渐走入人们生活的物联网、云媒体的研究上。

3.展望10年后的网络应用

太远的未来我们无法去估计,但2020年时的世界是什么样,我们可以进行大胆而有根据的预测。高校和有关部门在进行面向大学生的工作时,也可以通过这些可能的变化,预留出教育决策的空间。

1)人体成为网络节点

数字网络对人有着越来越重要的意义,数字网络已不再是“房间里的个人计算机”,而是自我的一种延伸——没有它就像没穿衣服一样。现在人们使用的是20世纪60年代创造的人机互动方式,而未来10年人机互动将发生重大变革。

现在的计算机本质上是“盲人”,它们不知道坐在它们面前的是谁。未来人们的目标是“教会”计算机在人类世界中与人进行交流。信息处理技术未来面临的变革是在特定环境中处理信息,即在人类世界的环境里,人们可以通过自己的语言、肢体动作和感情来实现与计算机的互动。

如果这一变化成为可能,那么人体将成为计算机迷们所称的“节点”,变成信息处理过程中的参与者。现在已经有很多人通过在线定位,将自己的物理位置展示给别人,这就是潜在的人体“节点”的一个例子。如果将其应用于医疗,人们则会看到戏剧性的结果。现在就有将这一技术向大众市场推广的范例,AirStrip技术公司推出了一款软件,可以远程监控医院里的病人,把信息直接发送到医生或护士的智能手机中。10年之内,人体监控和数据发送有望与在社交网站上发布信息一样简单、普及。

2)人将随时在线

电话增加了人们的联系人数量,汽车让人们穿越了更多的里程。而功能强大、高度联网的计算机或许能改变人的每一种际遇,甚至每时每刻都在改变人的所作所为、所行所往。看看下面这幕场景:望着在讲台上念PPT的老师,小Q感到昏昏欲睡。她打了个哈欠,习惯性地从包里掏出手机转发了条微博,把人人网的“新鲜事”刷了一遍,看看还没到下课时间,又点开腾讯网看起了新闻……

如今,大学生在课堂上用手机上网已成为非常普遍的现象。在线,意味着快乐“随手可得”,意味着对一切“了如指掌”。相比有些老师枯燥乏味的讲课内容,掌心里点击即可进入的网络无疑具有极大的吸引力。而在2020年以后,人们可能实现随时在线,从一个历史的旁观者变成历史的参与者。

物联网和云计算将改变我们现有的世界。未来,一个充满了传感器、分布式计算装置、数据库和分析软件的世界,将给人类生活带来巨大的改变。它最初的迹象现在已开始显现:亚马逊网站上的阅读建议、谷歌智能手机上的实时交通信息、微软公司的传感识别游戏系统纳塔尔项目。在未来世界里,信息处理技术的连通性和“知觉”会得到提高,人们将更为紧密地与世界联系在一起。未来人们所需要的不仅是大型计算机,还需要对事物互动、人类角色更深刻的认识。

3)虚拟与现实交融

未来10年,虚拟生活和现实生活将会融为一体,虚拟的身份和现实的身份也将融为一体。这是一次巨大的进步,当然也将产生全新的挑战。如果说未来10年,人类现实世界最大的挑战是环境恶化,那么虚拟世界的最大挑战就是个人隐私和网络安全的挑战。网络全面融入生活,互联网不再是简单的媒体,也不再是通讯或者商务平台,更不是独立的互联网应用,而是可以满足生活各方面需求的综合性空间。

【注释】

[1]刘春雁.大学生微博使用状况的调查与思考[J].思想理论教育,2011(2上).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我要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