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理论教育 服务党员工作,保障党员民主权利

服务党员工作,保障党员民主权利

时间:2023-12-01 理论教育 版权反馈
【摘要】:第八讲服务党员工作本讲导读党的活力源于广大党员积极性、主动性、创造性的充分发挥。党员的权利党员的权利指党员按照党章规定应享有的权力和利益。近年来,我们党在尊重和保障党员的民主权利方面做了大量工作,取得了重大进展。我们应按照党的十八大精神,认真抓好《保障条例》的贯彻落实,切实保障党员民主权利,不断发展党内民主。建立工作流程和结果通报制度

服务党员工作,保障党员民主权利

第八讲 服务党员工作

本讲导读

党的活力源于广大党员积极性、主动性、创造性的充分发挥。近年来,一些地方出现了少数党员干部在诱惑面前丧失辨别力、抵抗力的情况,这警示我们,必须高度重视服务党员工作,通过建立健全制度机制,在经济体制深刻变革、社会结构深刻变动、利益格局深刻调整、思想观念深刻变化的大背景下,确保党心如一、众志成城。

党员是党组织的肌体的细胞和党的活动的主体。在全面深化改革的新形势下,党员队伍中思想观念多变性、利益需求多样性、收入分配差异性的特征日益明显,对加强党员队伍建设提出了新的更高的要求。《关于加强基层服务型党组织建设的意见》指出,服务党员,就是尊重党员主体地位,保障党员民主权利,健全党内激励关怀帮扶机制,从思想、工作、生活上关心党员,尤其要帮助老党员、生活困难党员和流动党员解决实际问题,增强党员的归属感、光荣感、责任感,激发党员服务群众内在动力。

一、尊重党员主体地位,保障党员民主权利

党员是党的主体,也是扩大基层党组织覆盖面、推进工作创新的主体;广大党员的主体地位落实得如何,他们的积极性、创造性发挥得如何,直接影响到扩大基层党支部覆盖面、推进工作创新的进程。尊重党员主体地位,保证党章规定的党员应当享有的一切权利都能受到尊重和保护,是党和党领导的事业兴旺发达的前提和保障。

1.尊重党员主体地位是推进党内民主建设的重要基础

所谓党员主体地位,就是指广大党员在党内生活及党的实践活动中居于主导的、决定的地位。党员是党的肌体的细胞和党的行为主体,党的先进性最终要靠党员的先进性来体现。尊重党员主体地位,是推进党内民主建设的逻辑起点,是充分发挥党的创造活力的重要前提。

(1)尊重党员主体地位是加强党内民主建设的根本所在。党内民主是增强党的创新活力、巩固党的团结统一的重要保证。党内民主的发展状况可从制度的科学完整性、党员民主意识等角度衡量,但归根结底,还是要看党员主体地位是否得到尊重。实践证明,紧紧围绕尊重和保障党员主体地位发展党内民主,能从理论和实践的结合上,多层次、多角度、多渠道培养和提高党员的民主素养,营造党内讲真话、讲心里话的良好氛围;能更好地处理党支部同党员的关系,充分调动党员参与党支部日常事务的积极性,激发党员的创造活力。

党员的权利

党员的权利指党员按照党章规定应享有的权力和利益。

党章规定党员享有下列权利:

1.参加党的有关会议,阅读党的有关文件,接受党的教育和培训。

2.在党的会议上和党报党刊上,参加关于党的政策问题的讨论。

3.对党的工作提出建议和倡议。

4.在党的会议上有根据地批评党的任何组织和任何党员,向党负责地揭发、检举党的任何组织和任何党员违法乱纪的事实,要求处分违法乱纪的党员,要求罢免或撤换不称职的干部。

5.行使表决权、选举权,有被选举权。

6.在党组织讨论决定对党员的党纪处分或作出鉴定时,本人有权参加和进行申辩,其他党员可以为他作证和辩护。

7.对党的决议和政策如有不同意见,在坚决执行的前提下,可以声明保留,并且可以把自己的意见向党的上级组织直至中央提出。

8.向党的上级组织直至中央提出请求、申诉和控告,并要求有关组织给以负责的答复。

党的任何一级组织直至中央都无权剥夺党员的上述权利。

(2)尊重党员主体地位是保持和发展党的先进性的内在要求。党员是党的工作、事业及党的建设的主体。党的事业的各项任务,首先要通过党员去完成;党的建设的各项措施,最终都要体现在党员身上;发展党内民主的基本着眼点理应放在党员主体上。没有党员先锋模范作用的充分发挥,党在思想上的先进性就没有物质上的依托,组织上的先进性就没有构成要素,实践上的先进性就没有行为主体,总体的先进性就没有具体的体现。只有党员自觉地使自己的思想、言论、行动符合党的先进性要求,党才能永葆先进性。

(3)尊重党员主体地位是提高党员自身素质的重要内容。党员的自身素质是党员政治行为能力的总和,包括主体意识、思想素质、文化素质、政治素质等。包括以党的事业为己任的自觉意识、自主意识在内的党员主体意识,是党员自身素质的重要内容。党员只有具备主体意识,才能始终把振兴党的事业视为自己的责任,把发挥主体作用视为神圣的权利。

(4)尊重党员主体地位是实施党内有效监督的迫切需要。加强党内监督是我们党实现自我调节、自我控制、自我完善的重要手段,是加强党的执政能力建设、保持党的纯洁性和战斗力的迫切需要。既然党的智慧与力量的源泉和主体是党员,就应当在党内监督工作中尊重党员的主体地位,以广大党员为党内监督的主体。只有确立和强化党员在党内监督中的主体地位,鼓励党员积极参与对党的执政行为的监督,才能形成有效的监督氛围和威力,使党和党的领导人不犯或少犯错误;才能集中全党的智慧和力量,使党的理论和实践更好地代表最广大党员和人民的意愿,提高执政为民能力。

2.切实尊重和保障党员民主权利

尊重和坚持党员主体地位,是发展党内民主的内在动力,是保障和实现党员民主权利的前提。十八大报告指出,“党内民主是党的生命。要坚持民主集中制,健全党内民主制度体系,以党内民主带动人民民主”,要“保障党员主体地位,健全党员民主权利保障制度,开展批评和自我批评,营造党内民主平等的同志关系、民主讨论的政治氛围、民主监督的制度环境,落实党员知情权、参与权、选举权、监督权”。党员是党的行为主体。党内民主的实质,就是尊重和保障党员的民主权利。尊重和保障党员民主权利,是发展党内民主、增强党的团结统一的重要基础,是提高党的执政能力的必然要求。近年来,我们党在尊重和保障党员的民主权利方面做了大量工作,取得了重大进展。2004年9月,中央颁发《中国共产党党员权利保障条例》(以下简称《保障条例》),完善了党员民主权利行使的程序,使党员民主权利保障进一步制度化、规范化。我们应按照党的十八大精神,认真抓好《保障条例》的贯彻落实,切实保障党员民主权利,不断发展党内民主。

(1)拓宽党员参与党内事务范围。党员的知情权和参与权是党员民主权利的重要内容。应制定有关法规,落实党务公开和党员政治参与程序,除涉及党和国家机密以外的党内活动,尽量对党员公开。建立工作流程和结果通报制度,领导班子成员特别是主要领导应定期向党组织报告工作,让广大党员增强对党支部事务的了解。规范权力运行,增强权力运行透明度,减少“暗箱操作”。拓宽信息通报渠道,在党务管理工作中引入现代科技新成果、新方法,提高党务工作的质量和效率,增强党务工作的有效性和科学性。建立保障党员表达意志新机制,完善干部与党员协商交流等制度,以保证基层党支部和党员在更大范围表达自己的意愿,真正形成充满活力的党内民主氛围。

(2)健全党员权利保障制度。认真贯彻落实《保障条例》,进一步完善党内纪律和党内法规,为党员行使民主权利提供法规保障。采取更加切实的措施,保障党章规定的党员民主参与、民主选举、民主决策、民主监督等民主权利得到充分行使。加强监督保障制度建设,建立健全举报保密、奖惩和补偿机制,并尽可能使之明晰、具体、有可操作性。加强对党员民主权利保障情况的检查,严肃查处侵犯党员民主权利的案件。对侵犯党员民主权利、打击报复者,严格按照党纪党规严肃处理;对坚持原则、敢于同侵权行为作斗争的党员,积极给予支持和保护。

党内监督确定七大重点

(3)完善党员监督制度。党员的监督权是党员民主权利的重要组成部分。应拓宽党员检举、申诉、控告等渠道,制定具体严密、操作性强的制度,扩大党员参与干部管理监督工作的范围。切实提高党内组织生活质量,牢牢把握批评与自我批评的正确原则和方法,充分发扬民主,坚持走群众路线,过好党支部组织生活。充分发挥舆论监督作用,使广大党员更有效地掌握和利用舆论监督这一武器,行使好自己的监督权。

(4)增强党员民主权利意识。党员的民主权利意识是保障党员民主权利的重要前提条件。要形成自觉尊重和维护党员民主权利的良好环境,为党内民主发展奠定坚实的基础。培育党员的权利意识和民主观念,营造党内政治生活中浓厚的民主氛围,调动党员参与党内事务的积极性、主动性、创造性。加强教育,教育党员珍惜自己的民主权利,提高参与意识和依法维护自己正当权利的意识;教育党员干部增强平等意识和民主观念,克服等级观念、特权思想和家长制作风,本着“有则改之,无则加勉”的态度去对待批评,切实做到尊重普通党员的民主权利、善于倾听来自基层和党员的批评意见。

积极推进党内民主建设,建立健全党内情况通报制度、情况反映制度、决策征求意见制度,增强党支部的工作透明度和党员参与度。关心爱护党员,建立健全党内激励、关怀、帮扶机制,增强党组织的亲和力。尊重党员的首创精神,鼓励他们结合实际勇敢创新,做到凡有利于扩大基层党组织覆盖面、推进工作创新的行为、办法、措施、机制、模式,都应鼓励和尊重。对于一时还不太完善的新办法、新实验,要允许试、可以看,逐步积累经验、逐步完善。

二、健全党内激励关怀帮扶机制

党内激励、关怀、帮扶是指按照科学发展观和以人为本的要求,落实党员主体地位,尊重基层广大党员的权益和需要,通过激发党员主体意识,坚持党员的教育管理与关怀服务并重,切实从思想上、工作上、生活上激励、关心、帮助基层干部、老党员和困难党员,增强党员的荣誉感、自豪感和归属感,把基层党支部建成团结凝聚党员的坚强战斗堡垒

《关于加强基层服务型党组织建设的意见》明确指出,健全党内激励关怀帮扶机制,从思想、工作、生活上关心党员,尤其要帮助老党员、生活困难党员和流动党员解决实际问题,增强党员的归属感、光荣感、责任感,激发党员服务群众内在动力。(www.xing528.com)

1.健全党内激励关怀帮扶机制的重要性

(1)健全党内激励关怀帮扶机制,是深入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坚持以人为本,加强党内团结的需要。科学发展观的核心是以人为本,体现在党的组织内部,就是以党员为本,这是党员主体地位的理论前提。党员主体地位反映在党组织和党员的关系上,就是党的各级组织的权力来源于党员,他们与党员之间形成权力的受托和委托关系,党内权力运行必须接受党员主体的监督。作为党员的精神归依和依靠力量,党支部有义务给党员以人文关怀,为党员提供相应的服务和帮助。

(2)健全党内激励关怀帮扶机制,是保持党的先进性和纯洁性,增强党的活力的需要。党支部的凝聚力和战斗力,很大程度上来自于党员对党支部的归属感和认同感。而这种归属感和认同感,不是自然而然产生的。党内的激励、关怀和帮扶,会使党员更加感受到来自组织的温暖,从而增强党员对组织的归属感和认同感,增强党在整体上的凝聚力。

(3)健全党内激励关怀帮扶机制,是新形势下解决党内各种矛盾,完善党内制度的需要。在全面深化改革和扩大开放的新形势下,由于经济社会发展的不均衡,一些党员由于种种原因,面临生产、生活方面的困难,精神状态低迷,影响党员先进性的发挥,甚至影响党员队伍形象。党内激励机制的健全,有助于激励这些党员在工作和生活中积极向上,更加严格要求自己,更好地起到先锋模范作用;党内关怀和帮扶机制的健全,能够帮助这些党员克服困难,解决问题,为他们在工作中更好地发挥先锋模范作用创造条件。

2.健全党内激励关怀帮扶机制的原则

(1)必须处理好激励、关怀、帮扶党员与保障党员权利的关系。健全党内激励关怀帮扶机制,就要保证党员享有的各项权利受到尊重和保护。同时又要进一步加强对党员的教育、管理、监督和服务,督促党员严格履行义务,遵守纪律,切实加强党员队伍建设。

(2)必须坚持统筹兼顾,处理好关怀党员与关怀普通群众的关系,做到党内关怀帮扶与关心帮助困难群众有机统一。始终把帮助生活困难群众放在第一位,在党员利益和群众利益发生冲突的时候,要优先照顾普通群众,不与民争利。通过党内激励、关怀、帮扶,强化党员宗旨意识,更好地服务广大人民群众。

(3)坚持激励、关怀、帮扶三者的有机统一。应把政治上的关怀放在首位,坚持精神激励与物质帮扶并重,切实解决党员生产生活中的实际问题。努力激发党员的政治热情,增强党员荣誉感,保障党员权益,帮助党员解决困难,调动党员积极性。

(4)坚持发挥党组织的主导作用。应牢固树立党的上级组织为基层党支部服务、党支部为党员服务、党的各级组织和党员为群众服务的工作理念。坚持改革创新,不断探索新方法新途径,使党内激励、关怀、帮扶工作始终符合时代要求和广大党员的新期待。

3.健全党内激励关怀帮扶机制的方式方法

(1)健全党内激励机制的方式方法

健全党内激励机制,就是要更加充分地保障广大党员的主体地位和民主权利,以落实党员知情权、参与权、选举权、监督权为重点,进一步提高党员对党内事务的参与度,充分发挥党员在党内生活中的主体作用;就是要提高选人用人公信度,形成充满活力的选人用人机制,促进优秀人才脱颖而出;就是要健全促进科学发展的领导班子和领导干部考核评价机制,引导各级领导干部创造出经得起实践、人民、历史检验的实绩;就是要健全党内表彰制度,表彰优秀党员,增强为党和人民事业作出突出贡献的党员的自豪感、荣誉感、使命感,激励更多党员更加积极地为党和人民工作。

(2)健全党内关怀机制的方式方法

健全党内关怀机制,就是要从思想、工作、生活上关心党员,完善谈心谈话制度,对广大党员存在的思想困惑、工作困难、生活困境及时释疑解惑、排忧解难,对干部存在的苗头性问题早发现、早提醒、早纠正;就是要做好党员服务工作,使广大流动党员四海有家;就是要完善党内慰问制度,使老党员、老干部、老模范、生活困难党员等时刻感受到党的温暖;就是要对长期在基层和艰苦边远地区工作的干部、长期担任县乡党政领导职务的干部实行工资福利倾斜政策,切实解决农村基层组织负责人基本报酬和社会保障问题。

(3)健全党内帮扶机制的方式方法

健全党内帮扶机制,就是要帮助老党员、生活困难党员解决生活难题;就是要使就业困难党员及时得到培训和帮助;就是要普遍推行机关、企业、社区党组织同农村党组织结对帮扶等做法,推动城乡基层党组织互相促进;就是要加强对革命老区、民族地区、边疆地区、贫困地区基层党建工作的支持。

三、从思想、工作、生活上关心党员,做好党员服务工作

“从思想、工作、生活上关心党员,做好党员服务工作”,是《中共中央关于加强和改进新形势下党的建设若干重大问题的决定》对党员服务工作提出的总体要求。2014年中央办公厅印发的《关于加强基层服务型党组织建设的意见》再次强调要“从思想、工作、生活上关心党员”。党支部要按照以人为本的核心立场指导服务党员工作,通过政治上关怀、思想上关心、精神上激励、物质上帮扶,增强党员的归属感、光荣感、责任感,激发党员服务群众内在动力。

1.从思想上关心党员

(1)加强与党员的谈心交流,随时掌握了解党员的思想状况和工作情况。党员之间要相互谈心,党员领导干部每年要定期找普通党员谈心谈话,在党员遇到重大问题或重大困难时,党员领导干部要及时找其谈心。在谈心谈话的基础上,本着尊重、理解、关心和爱护党员的原则,以党支部为单位,定期分析党员的思想、工作、生活等方面的情况,有针对性地做好思想政治工作,切实帮助党员解决在工作、生活中遇到的问题和困难。

(2)加强对基层党务工作者的培养、锻炼和使用,注重多岗位交流基层党务工作者,优秀基层党务工作者优先提拔使用。在基层,可建立健全从村(社区)优秀党务工作者中定向招录(聘)乡镇(街道)公务员事业单位工作人员制度。基层党务工作者应纳入干部教育培训计划,定期对其进行有针对性的教育培训,不断提高其政治理论和业务知识水平。

2.从工作上关心党员

(1)把提高党员的工作能力作为关心帮助党员的重要内容,鼓励党员通过多种渠道学习科学文化知识,不断提高素质和能力。党组织应加强对党员的理论知识、法律知识市场经济知识、实用技术等培训。鼓励党员参加继续教育。对经组织同意、因工作需要参加自费脱产或在职培训的党员,政策上给予支持、时间上给予保证,有条件的地方和单位可在经费上适当补助。

(2)加强与职业介绍、职业培训机构的协调和沟通,为就业困难的党员提供政策咨询、职业培训、就业信息等服务。帮助下岗失业人员中的党员树立信心,鼓励他们自主择业,为其就业创造条件。各级党组织应当协调督促财税、工商、民政、劳动保障、教育、农业等有关部门,共同创建一个服务党员、关怀党员的工作平台,从服务社会大局的高度,从多方面拓宽失业党员就业门路,帮助其就业,然后通过其自身的工作和努力,实现脱贫致富,发展事业。把困难党员纳入就业帮扶、社会保障、子女就读、调整产业结构等方面的优惠政策和服务项目的受助范围。

3.从生活上关心党员

(1)通过地方财政拨付、党费补助、社会捐赠等方式,筹集生产生活困难党员帮扶资金,切实解决帮扶困难党员的经费来源问题。

(2)建立生产生活困难党员情况档案,实行动态管理。对于确有实际困难的党员,其所在党支部或者上级党组织要定期走访慰问,给予适当帮助。

(3)鼓励党员之间开展互助,落实部门挂钩困难党员、党员领导干部联系困难党员、党员与困难党员结对子等措施,帮助困难党员发展致富。应当在党支部中广泛开展结对帮扶贫困党员行动,提供长期援助。

(4)要通过开展贫困党员援助活动,创新党支部创建服务党员、关怀党员的工作平台,让年老体弱和身体病残的党员以及由于特殊原因造成生活困难的党员,能够通过党支部和党员的救助而不致陷入生活绝境。

近年来的实践证明,做好新形势下服务党员工作,有利于寓党员教育、管理、监督于服务之中,增强党支部对党员的凝聚力、吸引力,增强党员对党支部的归属感、责任感,加强和改进党员队伍建设;有利于增强基层党支部的服务功能,组织激励党员做好联系服务群众工作,进一步密切党群关系;有利于建立健全党内激励关怀帮扶机制,激发党员的内在动力,充分发挥党支部在社会组织中推动发展、服务群众、凝聚人心、促进和谐的核心作用。

深度思考题

1.你是如何理解“党内民主是党的生命”这句话的?

2.试述服务党员工作主要包括哪些内容?

3.如何健全党内激励、关怀、帮扶机制?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我要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