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理论教育 清西陵探源:因战略防御而建

清西陵探源:因战略防御而建

时间:2023-12-02 理论教育 版权反馈
【摘要】:对于封建统治者而言,他们固然把风水因素看成是关系到帝运兴隆、国祚绵长的重要因素,然而,使一个国家能够真正得到长久有效保护的,却是它的战略防御。所以,前不久,有关清史研究专家曾提出雍正皇帝“因战略防御而建西陵”的论点。由此可见,紫荆关在保卫京城方面的重要战略地位。

清西陵探源:因战略防御而建

5.因战略防御而建西陵

关于雍正皇帝当年不跟随其祖、父在东陵境内建陵,而另辟西陵陵区之事,近三百年来,众说纷纭。野史记载,雍正改诏篡位、杀父逼母、轼兄屠弟,种种恶行,使雍正死后,不敢与其祖、父葬在一起,故远离祖先另辟陵区。清代史书、文献则以风水原因记载。《清实录》记载,雍正登基后,在东陵境内的九凤朝阳山选择了陵址,但后来精通堪舆的大臣经过再三相度,认为那里“规模虽大而形局未全,穴中之土又带砂石,实不可用”,因此将陵址废掉。最后,雍正皇帝选择了易县境内太平峪万年吉壤。野史传说没有根据,难以立足,风水原因也并非惟一原因。对于封建统治者而言,他们固然把风水因素看成是关系到帝运兴隆、国祚绵长的重要因素,然而,使一个国家能够真正得到长久有效保护的,却是它的战略防御。所以,前不久,有关清史研究专家曾提出雍正皇帝“因战略防御而建西陵”的论点。本文仅就此论点,从西陵的地理位置角度提供一些理论依据。

西陵位于易县城西7.5千米的永宁山下。关于易县的地理形势和地理位置,史书是这样描述的:易县“东控河北平原,西隔涞源而接恒岳,南连完唐以接太行,北临涞水遥接燕山山脉。横一百九十华里、纵一百七十华里,境内岗峦起伏,峻岭环峙,拒马河经其北部通贯期间,形势雄伟,自然天险,自古迄今被视为军事要地”。由于这种自然形成的地理位置,“虞舜时期就开始在这里设城邑,隶属幽州,后属冀州、并州,汉为固安,隋开皇年间设易州,元、明在北京建都后,易县西部的紫荆关被称为‘畿南第一雄关’”。由此,更加突出了易县的战略位置。

据史书记载:“紫荆关即古太行八径(古道)之一的第七径‘蒲阴径’”。秦、汉时称上谷关,东汉名五阮关,宋、金称金坡关,元代以后,因为所在山岭长满了紫荆花而改名紫荆关。紫荆关位于易县城西北45千米的山岭之中,是太行山脉与河北平原的交界处。关城东为万仞山,千岭耸立,峭壁悬崖;城西有犀牛山,蜿蜒向西,与盘石口相接;城北为拒马河,谷宽坡陡,浪高水急;城南是黄土岭,背千山万壑,层峦叠嶂。紫荆关城就建在依坡傍水、两山相夹的盆地内,四周形成天然屏障,是内长城的重要关隘之一。”古人对其地势和军事地位有一段形象地描述:“南阻盘道之竣,北负拒马之渊,近以浮图为门户,远以宣大为藩篱。一关雄居于中,群险庇于外,规模壮丽,屹然为畿辅保障。”《畿辅通志》称:“控扼西山之险,为燕京上游路,通宣府、大同。山谷崎岖,易于戍守。”有“一夫当关,万夫莫开”之险。因此,紫荆关自古就是交通咽喉要塞,也是历代兵戈相交,兵家必争之地的军事战场。紫荆关与北京的北大门居庸关和南面的倒马关合称为“内三关”。居庸关是抵御来自北方异族入侵的重要屏障。但历史证明,作为畿辅咽喉的紫荆关在保卫京城上有居庸关不可替代的战略地位。明将于谦曾说:“险有轻重,则守有缓急,居庸、紫荆关为畿辅咽喉,论者尝先居庸而后紫荆,不知寇窥居庸其得入者十之三,寇窥紫荆其得入者十之七。”明、清之际的思想家顾炎武在《天下郡国利病书》中说得更明白:“居庸则吾之背也,紫荆则吾之喉也,猝有急则扼吾之喉而附吾之背。”历史上的许多战例,说明这个论断是正确的。

从前,关城之外不远即为少数民族活动范围,时常发生战争,可谓峰火不息。发生在这里的战争有140起之多。下面仅例举几件以说明:“东汉建武二十一年,乌桓与匈奴、鲜卑连兵侵犯,代郡以东地区尤受乌桓之害,以致‘百姓流亡,边陲萧条,无复人迹。’名将马援请求出战,在紫荆关抗击乌桓军。南宋嘉庆二年(1209年),蒙古人元太祖攻居庸关,金人据守未能攻克。元太祖抽出兵力,挥师紫荆关,于五迴岭打败金兵,占领涿、易二州后,又从南口反攻居庸关,内外夹击,居庸关被攻破。占领北京后,大军出紫荆关,继后攻占太原、忻州、代州等地。明英宗正统十四年(1449年),蒙古瓦刺军首领也先进犯边土,英宗误听宦官王振谗言御驾亲征,在河北怀来县土木堡兵败,英宗被俘(即著名的‘土木之变’)。瓦刺军得寸进尺,押解着英宗皇帝大举南下,沿长城内三关一线进军北京。由于居庸关防线坚固,遭到抵抗,改而攻紫荆关,紫荆关守将孙祥、孙清力战身亡。关陷,瓦刺军长驱直入经涿州,过良乡,直抵北京城。在这紧急关头,兵部尚书于谦,遣将列陈九门(即紫荆关)并亲自督战,杀死也先弟孛罗,也先兵败,从此取得了保卫北京的胜利。”由此可见,紫荆关在保卫京城方面的重要战略地位。(www.xing528.com)

清朝时期,紫荆关虽已属内地,但它的战略地位丝毫没有降低。清朝入关后,在紫荆关设兵防守,驻兵营。“初设副将,康熙三十二年(1693年)改设参将,驻紫荆关城,辖本营并分防三讯”。据记载,康熙帝西巡时,“由盘道盘旋而上,至紫荆关时,天色已晚,城门已关闭,几次叫门都没有叫开”。第二天,康熙为鼓励将士忠于职守,提笔激书“天子阅武”四个大字。后来,人们将此四字刻于石碑上,立于山腰。

由于紫荆关的守护情况直接影响到北京城的安危与存亡。所以,雍正皇帝非常重视,出于这一政治目的,雍正才意义深远地将陵寝重地选定在易县境内。

紫荆关关城的修建是与万里长城同时进行的,它作为战国燕下都的西北屏障,必然同当年燕国在这里修筑长城联在一起。当时燕之南长城首起于易水西北的太行山下,并沿易水东行,入今易县西南境的五迴山。紫荆关正处在燕南北长城之间,成为燕长城的重要关隘。“北齐多次修筑长城,并首建‘重城’,即西起偏关,经雁门、居庸至怀柔与外长城接合的内长城。内长城通过的紫荆、居庸、倒马合称为‘内三关’。金代修筑的长城也经过紫荆关。现存的紫荆关建筑及其两侧的长城都是明代建筑。关城东西共有城堡四座,东为奇峰口、官座口,西为银山口、盘石口。城上共有敌楼330座”。据史料记载:“明洪武初年,在这里大兴土木,改筑旧城,并设保定右卫千户所守御。”明正统年间,“始调精兵防秋”。景泰年间,“修竣城池”,“拨真武、神武二卫官军防守”。弘治三年,又“增高近关城堡,备御盖密”。“关东城设有文武衙门,西城则为驻兵之所。关城依山面水,设东西南北四门,南北二门为交通要道,北门系瓮城建筑,因墙外即拒马河,所以北门东开。瓮城呈三角形,门上书刻万历年间匾额‘山河带砺。’南门书刻‘畿南第一雄关’。另有钦差总理紫荆关兵备按察史所题‘紫塞荆城’。关城两侧有翼城左右延伸,墙楼建筑自成体系,皆高高屹立在崇山峻岭之巅,既可对外联络指挥防务,又可依靠自身防御工事,独立作战”。

现在的关城,为九门九关。九门即:“紫荆关、南天门、紫塞金城、阳和门、草场门、表里山河及内三门”。九关即:“盘石、周二沟、瓦窑垵、蔡家峪、小龙门、黄沙口、奇峰岭、茶窝、官座岭”。城外有城,墙外有墙,城内分东西,中间有隔墙。城中有真武山,为制高点,可环视关城四周。关城由五个大小不等的城圈组成,像一朵盛开的莲花。西城北侧隔拒马河建有小新城,有铁索相通,成犄角之势。南侧有黄土岭城。关城两侧有翼墙左右延伸,城墙上建有垛口和城楼,城内有马道和牧马草场,外围有峰火台。据民国《易县志》记载,“明嘉靖二十年,紫荆关所辖各关口为春秋两防,调动官军和乡夫共计13930名,仅紫荆关就驻官兵1872名,民壮乡夫129名。据测量,关城城池总长为10516.5米,现存战台19个,水门3座,水口29个,马道5条。”据明《武备志》载,“紫荆关边城130座,城堡16座,空心敌楼291个。烽火台257座,关口76个。今城内有城堡5个,关隘9个,烽火台19个。”整个关城,皆由料石砌成,为国内仅有,可谓金城汤池。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我要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