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理论教育 职业素质的意义及成功因素

职业素质的意义及成功因素

时间:2023-12-03 理论教育 版权反馈
【摘要】:第六节职业素质一、职业素质的意义(一)职业素质是成功的必要条件成功的因素包括环境、机遇等外部因素和能力、个性、品格、努力状况等个人因素两大方面。个人的职业素质与外部因素是互动的,人作为一种主体性、能动性的要素,对于外部环境的积极适应、努力挖掘和主动改造,有利于其成长、成才和成功。

职业素质的意义及成功因素

第六节 职业素质

一、职业素质的意义

(一)职业素质是成功的必要条件

成功的因素包括环境、机遇等外部因素和能力、个性、品格、努力状况等个人因素两大方面。

个人的职业素质与外部因素是互动的,人作为一种主体性能动性的要素,对于外部环境的积极适应、努力挖掘和主动改造,有利于其成长、成才和成功。

人的能力和个性心理特征,构成职业素质,人的敬业精神、职业道德、拼搏程度等对待社会生活的态度,其实也构成职业素质。甚至,现在人们普遍认识到的“人际关系”,也和人的心态、习惯、行为模式、动机等素质有着密切的联系。因此,一个人要获得成功,必须要有较高的职业素质;当然,素质绝不是死板的、固化的,而是灵活的、可变的、习得性的和可塑的,因此,为了获得职业生涯的成功,一个人必须努力提高自身的素质。

(二)职业素质决定人获得的职业岗位

一般来说,一个人的职业素质水平,从根本上决定着其获得的职业岗位状况。首先,人的素质水平决定了他的就业岗位的层次水平,低素质的人是难以寻求高层次岗位的;其次,人的素质水平决定着人的职业选择决策的正确程度;最后,人的素质水平决定着其求职能力和创业能力。此外,人的素质水平高,可以挑选的职业种类就多,机会就多。

(三)职业素质决定个人职业成长

一个人的素质水平,对于走上职业工作岗位以后的职业生涯发展状态,也有着关键性的影响。首先,一个人的素质水平决定了他在某个岗位的工作状态,当能力、人格、理念素质水平高时,他就能稳定在这个职业岗位上,且能适应工作的变化,不被工作单位所淘汰。其次,一个人具有高素质,就能在胜任岗位、绩效优异的情况下获得晋升的发展机会。最后,一个人具有高素质,还可以在市场经济中,主动地寻求自己的最佳位置,得到较好的职业生涯归宿。

二、职业素质分析

(一)职业素质结构

从总体看,人的职业素质包括能力、人格、理念、健康四大要素,每一个要素之中又有若干子要素,这些要素的不同组合就形成人们各式各样、大相径庭的素质。能够使职业生涯成功的关键,在于一个人特定的职业生涯发展所必需的各种要素齐备,并且有着科学、合理的组合。这种组合,正反映了成功素质的多维性。

(二)能力素质

1.智力——一般能力因素

能力,从心理学的意义上,是指人们得以从事某种活动的个人条件,是一个人能够干某种“事”的能力,包含一般能力(即智力)和特殊能力两个方面,并进一步外化到“从业能力”上。

①智力的含义。智力是指人认识客观事物并运用知识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也就是人的“聪明程度”。智力作为人的基本能力,也被看做一般能力,智力是一个既非常重要、又相当复杂的范畴,世界上关于智力的定义多达数百种。

现代心理学家提出把心理活动过程看做一个信息加工过程,按照这种观点,智力集中表现在人认识事物并且做出反应的正确性、机敏性、深刻性、广阔性上,因而,智力也就应当体现在决策的正确性和输出(可以理解为解决问题)的有效性上。

人的智力有高有低,反映了人力资源的能力的不同。对于智力水平的衡量,采用心理学智力测验结果的“智商”(IQ)指标。一般来说,人的智商水平呈正态分布状态,100分为标准平均状态,得分在90~109分之间属于正常智力,分数越高,反映智力水平越高。

②智力的内容。对于智力的内容,人们有着不同的说法。心理学家在分析智力结构时,一般都承认包括感知力(特别是其中的观察力)、记忆力、思维能力、想象力这四个方面。有的学者把思维能力分为“判断力、思考力”或者称为逻辑思维能力、逻辑推理能力;有的学者还在这四种“力”之外再加上实践能力,等等。上述四种“力”具有科学实证的基础,而且也比较全面地反映了“认识事物、运用知识、解决问题”的内容。根据现代脑生理学的研究,人的头脑可以分为四个功能区:感觉区、记忆区、判断区、想象区。因此,这四种“力”可以说就是智力的内容或者要素,它们在人的头脑中的不同搭配、不同组合,就是智力的结构。

在智力四要素中,感知力起着作为智力活动的前提的作用,或者说,是智力的初始环节。外界事物是通过人的感官进入大脑的。如果一个人的感知力差,不能从外界及时、准确、精细地取得信息,他就不能正确地进行思维。记忆力在智力活动中如同电子计算机存储器,它对从外界感知的信息进行分类整理,分别存入大脑细胞之中。思维能力是智力活动的核心内存,它包括归纳、概括抽象、类比、具体化(形象化)、判断、演绎推理等。显然,在人的智力之中,思维能力最为重要,人们说的“聪明”主要就是指思维能力强。想象力如同智力活动的“翅膀”。想象包括根据原有事物的模式想象出具体事物的再造想象和在人的头脑中构成新事物模式的创造想象。

③智力劳动的特性。在知识经济时代,社会劳动的主要形态将是知识劳动。这种知识劳动,显然不是被灌输和“死记硬背”、“照葫芦画瓢”式僵死的模仿性输出,而是以智力为中心的、具有创造性的、拓展自身的知识劳动,即智力性知识劳动,本书把它简称为智力劳动。智力劳动具有以下属性:

一是价值的多量性。智力劳动可以推动较多量的物质资源,从而生产出较多量的财富;智力劳动可以把思想化为物质,从而创造出大量的财富。例如,编制软件经营管理、大众媒体等方面的劳动,都可以使财富“无中生有”,使资源“化腐朽为神奇”。经济学理论告诉我们,复杂劳动等于倍加的简单劳动,即少量的复杂劳动成果能够等于多量的简单劳动成果。

二是活动的创造性。智力劳动的对象一般是非单调、不重复的,要依靠人的创造性来解决,例如,技术发明、程序编制、产品设计、扭亏方案等创造性劳动包含了对客观事物的探索、重新认识,因此创造性也可以说等于探索性。智力劳动的多量性、创造性、探索性一般来说又伴随着艰巨性和困苦性。

三是工作的人本性。智力劳动是用人的大脑完成的,稳定的工作岗位、良好的工作条件、丰富的工作内容、自主的工作计划、和谐的工作关系、优厚的工作报酬、个人的工作态度等,都体现着智力劳动的人本化。

四是形态的多样性。智力劳动在不同职业、不同行业、不同生产工艺类型中都有着各自特定的内容,它们是繁复多样、差异巨大的。这就要求智力劳动者在特定领域内的知识要专、要精,其他有关方面的知识要博、要活。

五是收益的共享性。智力劳动能创造出巨大财富,劳动者和所在组织无疑会大大获益。其创造的高质、低价、多样的物质产品,能够为广大社会成员所享用,从而为社会创造财富;其创造的精神产品,除直接为人们消费外,也成为提高物质财富生产的重要手段(如科学技术与教育、组织管理的现代化);其产业化,带来政府的高税收,通过再分配也为社会共享。

2.特殊能力因素

人们从事的各种活动是千差万别的,人的能力,除了作为“一般能力”的智力以外,还有下述的特殊能力。根据国际上权威的加拿大《职业岗位分类词典》,特殊能力因素包括:语言能力、数学计算能力、空间判断能力、形态知觉能力、文书事务办公能力、动作协调能力(眼、手动作协调)、手指灵活性、手的灵巧性、眼—手—足的配合能力、辨色能力等。

3.从业能力因素

①从业能力的内容。根据加拿大《职业岗位分类词典》,职业对于从业者条件要求的项目,包括能向、普通教育程度、专门职业培训、环境条件、体力活动、工作职能诸项基本条件和兴趣、性格的参考条件。上述各项条件,按照各自程度和水平分别打分,区分为不同的等级。这些项目构成职业的资格检测表。

职业资格检测表中的“能向”,即人们从业能力方向,或者说是智力(一般能力)和“语言表达能力、数学计算能力”等各项特殊能力的不同组合结构。一个人要走好自己的职业生涯之路,必须选择适合自身特点的职业,即要达到自身的各项资格条件(一般能力、特殊能力、普通教育程度、专门职业培训、环境条件、体力活动、工作职能和兴趣、性格)都与所从事职业的特点相适应。

②特殊职业的从业能力。一些特殊职业在素质要求方面还要有更加特殊的要求。例如,搞音乐,要有辨别音色音量与音调、具有较强的音乐记忆力和对乐曲风格的理解等方面的素质;又如从事广播员工作,要嗓音圆润明亮、发音吐字清晰;再如当飞行员对眼睛的要求除“视力好”以外,还要求对于空间距离的判断要非常准确,要求两眼的深度感要好。

③从业能力资格的衡量。在加拿大《职业岗位分类词典》的职业资格检测表,“能向水平”包括一般能力与特殊能力。一般能力——智力要素用G来表示。特殊能力的要素分别为:V——语言能力;N——数学计算能力;S——空间判断能力;P——形态知觉能力;Q——文书事务办公能力;K——动作协调能力;F——手指灵活性;M——手的灵巧性;E——眼—手—脚配合的能力;C——辨色能力。

《职业岗位分类词典》的职业资格检测表中的其他因素为:普通教育程度——GED、专门职业培训——SVP、环境条件——EC、体力活动——PA、工作职能——DPT。

4.知识因素

所谓知识,是指人们头脑中所记忆的经验和理论,或者说是头脑中储存的信息。知识分为“一般经验”和“理论”两种。当知识带有逻辑性、体系性、科学性时,就成为理论或者学说。一般经验则是形成理论知识之前的东西,其特征是零碎的、片断的,正确度较差。心理学家指出,知识与能力(尤其是智力)有一定的相关性,二者是相辅相成的。

自从经济合作发展组织提出了“知识经济”的概念以来,知识受到人们广泛的关注,知识型社会、知识型组织、知识员工……诸多的新名词、新概念产生了。而且知识一词也有了新的含义,代表着广泛的内容。戴维·温伯格对“知识”一词作了新的界定,指出知识包括以下三个层面的内容:

第一层面,知识是不同信息或者信息片段(Pieces of Infermation)之间的联系,是对一般的信息的提升并有一定抽象性的看法,它存在于知识库、数据库中。

第二层面,知识是方法(Know How),人们可以从身边的人那里得到,而不是从数据库中得来。最重要的事是宣传和传播它,使需要者能够得到。

第三层面,知识是主意或想法(Idea),这种主意或想法,要由他人分析判断是否合情合理。

温伯格还认为,对于组织来说,不同层次的知识应分别处理:在知识库中进行发掘(Knowledge Mining)的第一层面知识针对市场数据人员;“方法”这种第二层面知识针对与顾客接触的人员;开发新思想这种第三层面知识适于各个部门的办公室后援工作人员(Office Worker)。对这三种个层面的知识要有不同的态度:其一是发掘数据;其二是宣传方法;其三是鼓励新主意和新想法。

笔者认为,温伯格划分的知识层面,第一层面的内容基本上是通常意义上的知识,它包含一般知识和上升为理论的更加系统的知识,也包含上述“知识内容”中的操作知识。与信息相比,知识是相对确定的,而不是处于熵状态。第二层面的内容,实际上是一种复杂的“软知识”,它是建立在“硬知识”基础之上的对于硬知识的筛选和运用。在这个意义上,知识也就包含上述的经验。第三层面的内容,实际上是创造力,它并不是知识本身,而是知识的制造工具,其产物是新的、未定的知识。创新是现代竞争社会的特征,具有较高的竞争力在相当大程度上要依赖创造力。知识经济、信息社会、竞争社会,要求各种组织及其成员有较高的创造力。

5.社会智力因素

人们要从事一定的活动,要对这些活动予以安排、组织。进一步来看,人们所从事的活动大多是社会活动,也就是直接、间接地和人打交道的活动。要从事这些活动,这就要具备一定的社会活动能力、与人打交道的能力。在特定的组织中,一个从业者的周围有同事、上下级、工作对象(如顾客、客户),要通过自身社会能力的运用使该活动能够按照预定的方案进行,从而达到预期的目标。有的学者注意到智力范畴在社会应用中的局限性,因而提出了“社会智力”的观点。由此,人们一般说的智力就可以称为智力Ⅰ,社会智力则可以称为智力Ⅱ。

对于职业劳动者来说,一定的社会智力不仅使人能够顺利完成本职活动和在组织中容身与发展,而且是其主动地分析职业前景、合理地塑造职业自我、协调人际关系、明智地开拓发展的必要条件。可以说,具有高的社会智力,为职业生涯成功不可缺少。

社会智力一般包括以下内容:计划能力或规划能力、决策能力、组织能力或协调能力、人际关系能力或沟通能力、说服能力、领导能力,等等。我们可以看出,社会智力的内容实际上大量的是从事管理和与人打交道的能力,一部分是对社会事务本身的运作能力。应当指出,一个人的社会智力水平对于人的职业生涯设计、对于人的职业生涯实践和职业生涯成功,有着巨大的影响。

6.创造力因素

创造力作为对人的“聪明”的极好反映,是指某个人想别人未想、做别人未做,标新立异,推出以往没有的新鲜事物,即能够从事创造性活动的能力。现代社会知识经济成为时代特征。创新受到科技界、企业界、经济界、学术界和政府的高度重视。因此,创造力是具有普遍社会意义的一个高素质内容。

心理学家指出,创造性产物是一种首创性、适宜性的产物,即前所未有、经过探索创新并能存在的劳动成果。而创造力则是使人能够经常取得创造性产物的能力和素质的总和,是人力资源所具有的一种复杂的、高层次的心理特质。创造力与智力有一定的关系,它要以一定的智力水平为基础。一般来说,具有创造力者必须具备高智力,高智力者则不一定有创造力。这说明,创造力比智力还要复杂、难度还要大,内容也要丰富得多,对于成功的影响作用也更加明显。

(三)人格素质

人格,如同能力一样,是一个含义相当广阔的领域。从心理素质的角度看,人格可以分为气质、性向、情感三个方面。

1.气质因素

气质,在现代心理学中是指表现在人的心理活动和行为状态方面的具有稳定性的个人特点。气质是一个人最基本的心理特征,它影响到个人活动的一切方面,可谓“无处不在”。气质具有稳定性,就是说这种个人特点不因为所从事活动的目的、动机和内容受到影响而有所改变,例如,一个人有着“慢脾气”;另一个人“爱发火”等。

两千年前古希腊医生希波克拉特就提出人有血液、黏液、黄胆汁、黑胆汁四种体液,后人由此建立了气质学说,包括多血质、黏液质、胆汁质抑郁质四种类型。

气质,有着其生理基础。著名学者巴甫洛夫认为,神经过程的基本特征是强度、均衡和灵活性。神经过程的强度即兴奋性,是指整个神经系统工作性能的指标。强的神经系统可以承受繁重的、长时间的工作,而弱的神经系统在这种条件下就会“断裂”。均衡性即平衡性,是兴奋与抑制过程间的某种平衡。灵活性是指兴奋与抑制过程更迭的速率,以保证对意外急剧变化的适应。巴甫洛夫根据这些特点,将人的高级神经活动分为四种类型,这四种类型是与气质的四种类型相对应的:巴甫洛夫根据中枢神经学说的研究,通过大量经典性条件反射的实验,找到了这种学说的医学生理学基础,指出人的高级神经活动过程的兴奋性(兴奋与抑制)、平衡性和灵活性的特征,这三种特征的不同组合,就形成人的四种神经活动类型——兴奋型、灵活型、安静型、弱型,它们正好对应着胆汁质、多血质、黏液质、抑郁质四种气质。

人的生涯中,最主要的活动就是职业活动。从职业的角度把握气质,又产生了“职业气质”的范畴。职业心理学把人的职业气质分为变化型、重复型、服从型、独立型、协作型,劝说型、机智型、经验决策型、事实决策型、自我表现型、严谨型共11种类型。

2.性向因素

人们谈到一个人的个性或者性格时,经常说“内向”或者“外向”,这就是人们心理特征的倾向性,也称为“性向”。有的人心理活动倾向于内部的,即内向的个性;有的人心理活动倾向于外部的,即外向的个性。这两种个性同为心理学研究、测试及其应用所高度关注。从最基本的角度看,人的性向分为内向和外向两个类别,但是实际上有些人的“内向”或“外向”的特点并不明显,或者其内向、外向的程度差不多,因而又可以说还有一种中间型。中间型实际上是一种过渡形态。从内向型到中间型,再到外向型,构成一个连续的过程。(www.xing528.com)

对于人的性向,除了上述作“内向、外向”的划分外,还有分别按血型、体态、心理机能中的优势因素、文化(即价值观)类型进行分类的。

3.情感因素

人的情感是一个非常复杂的范畴,一个人的喜怒哀乐往往让人难于捉摸。“人非草木,孰能无情。”人是在社会情境中存在的具有主体性的动物,人们对于外部事务自然都会有着自己的心理反应。实际上,情感因素如同智力一样,具有相当广泛的内涵。从心理学的角度看,情感是人们对待客观事物的态度体验(或感受)以及相应的行为反应,是人对待外部的刺激情境的神经反应、主观体验、价值判断和做出行为反应的心理基础。从总体上来看,情感可以分为基本情绪和情绪状态两大方面。从更广阔的意义上看,情感还包含着道德、理智、审美等社会内容。

(1)基本情绪

中国的成语有“七情六欲”之说,其中的“情”包括喜、怒、哀、乐、悲、恐、惊。我国著名心理学家林传鼎根据文字学的分析把表现人的情绪的字划分为“安静、喜悦、愤怒、哀怜、悲痛、忧愁”等18类。美国心理学家伊扎德经过因素分析和逻辑分析,提出了一个情绪分类表,该分类表的基本情绪包括“兴奋、喜悦、惊骇、悲痛、憎恶、愤怒、羞耻、恐惧、傲慢”九种。

在上述情绪类别中,最重要、最常见的,或者说最基本的是快乐、愤怒、恐惧和悲哀四种情绪。快乐是人追求并达到所期盼的目的时的情绪;愤怒是由于妨碍因素使人的目的不能达到而产生的情绪;恐惧是害怕某种危险情境而企图摆脱、逃避的情绪;悲哀是失去了自己所喜爱的人、物或者理想、欲望的情绪。在这四种最基本的情绪之上,由外部对感官的刺激、个人的自我评价和与他人的联系,可以派生出多种情绪。如鲜花绚丽的色彩和芬芳的气味使人产生“愉快”的情绪;如“这次考试我得分第一”的好成绩使人产生“骄傲”的情绪;又如他人对自己和善的言语、友好的态度使人产生“接纳”的情绪。

(2)情绪状态

情绪状态包括心境、热情、激情三方面情感内容和与外部事物关系的应激、挫折状态。心境是人的比较平静而持久的情绪状态,表现为一个人的一般精神面貌,热情是稳定而深刻的精神状态。激情是人在外部刺激较大时的强烈的、爆发式的、为时短促的情绪状态,在激情状态下一个人可能会有剧烈的反应,甚至导致失去理智的行为。

应激是人对某种外界的意外刺激所做出的适应性的反应,例如,突遇洪水、地震,又如司机遇见紧急事故等。在应激状态下,人实际上是处于特殊紧张的情绪状态中,不仅有着这样的心理反应,而且还会有系列的生理机制的反应。挫折是人在自身行为目的受到阻碍后所引起的情绪状态,挫折感也可以说是对于“失败”信息的感受。对于挫折,人们有着攻击性行为、冷漠和幻想等不同反应,攻击性行为可以说是“再接再厉”或者“另辟蹊径”的积极反应;冷漠则是消极的情绪,或者是有着攻击和抑制心理冲突的情绪。

尽管人的情感是非常复杂的,一个人的喜怒哀乐往往是让人难以捉摸的,情感对于人的成长及成功的重要作用,日益为各界人士所认识。长期以来,许多学者关心智力之外的成功因素,例如,美国学者小乔治·盖洛普在20世纪80年代就提出成功的最主要因素是“知情达理”(这实际上就是情感的社会面),而智力因素仅仅排在第四位。我国心理学家燕国材在20世纪80年代初也提出“非智力因素”对人的成长有重大作用。目前“情商”理论盛行,就是情感或情绪因素在职业生涯和成功方面重要性的反映。

(3)情感智力与情商

影响人们职业生涯发展、事业成功的素质,有多方面的内容。认清主要素质的方向,致力于提高主要素质,是获得成功的重要途径。过去,人们主要关注一个人是不是“聪明”,即把成功归因于智力方面;而后,人们看到了成功问题的复杂性,看到了成功素质包括人的目标设计、努力和毅力、身体条件、人际关系,以及思想品质等许多方面。联合国的“21世纪全球开发计划”指出:“智力(Intelligence)并非是一个单向度概念,除了基本智商(IQ),它还包含人的更多能力:成就智商(AQ)、道德智商(MQ)、情感智商(EQ)、体能智商(PQ)……”这就要对成功的主要素质做出重新评价,对成功的努力方向做出调整。

从心理学的角度看,人格是一个非常重要的领域。即使一个人具有非常高的智力水平,具有相当出色的各种能力,也不能保证职业生涯的顺利、事业的成功。因为除了智力、能力因素以外,还有很多其他影响因素,在一定的条件下,非智力、非能力因素甚至成为决定性因素。因此,人们纷纷关注“情商”,指出“智商是就业的条件,情商是晋升的前提”。实际上,情商即“情感智力”,它包括人们的人格特征(包括个性与情感)、“意志”等心理品质和人际关系等其他非智力因素,是一个相当广泛的范畴。

近年来,情商(Emotion Quotient)学说风靡全球,正是人们否定单维的、片面的智力因素,而将成功因素归因于人格因素、人际关系因素的例证。专家们认为,人的智商是“找到工作的因素”,而情商是“得到晋升的前提”,它们都是决定一个人能否成功的素质。有的学者指出,人的成功20%在于智商,80%在于情商;有的学者指出,影响成功的最主要因素是人际关系。这就是说,为了获得成功,必须以自身的人格和人的社会角色(尤其是组织、人际关系)为主要努力方向。

(四)理念素质

1.理念因素的意义

人是社会生活的主体因素,人们从事活动受到大脑的支配。人们出于自身的心理需要,根据自身的动机,采取一定的行为、产生一定的活动,以达到一定的结果。人的行为目标的设置和选择、人的活动所运用的手段和方式、人们对待活动顺利与否的态度,都出于自身一定的思想、基于一定的观念。可以说,这种思想观念是一种高层次的理念。一定的理念,对于活动的目标、过程和结果,都有着重大的影响。在社会生活中,解决好观念问题,达到“观念的现代化”,早已成为人们的共识。

一般的活动需要理念的指导,作为人生最重要的问题——职业生涯的设计和成功,更需要有理念的及时、科学、合理的指导。实际上,也可以把“理念”看做人们非常重视的“情商”的重要组成部分。

2.理念因素的内容

从总体上看,理念是具有指导意义的基本生活态度和行为准则,它在人的思想中处于高层次的位置。理念可以有不同领域的表现,例如,政治的理念、科学的理念、生活的理念。从职业生涯发展和成功的角度看,理念的内容主要有一般道德、职业道德、责任心、意志、观念等内容。

3.职业成功理念

国外最新学说认为,比情商更“高级”、更重要的素质是“挫折商”,即AQ(Adversity Quotient)。目前,关于AQ的研究包括三方面的内容,其一是新的成功概念和新的成功的知识组合;其二是人如何回应逆境的测量标准;其三是解决逆境问题的科学方法和工具。

挫折商是人们面对困难时的心态反应与应对态度。例如,在不明位置的高山中前进,有的人作为攀登者勇往直前,要力求成功;有的人则成为半途而废的失败者。在冰天雪地的绝境中,挫折商高的人求生欲望强烈,积极想办法,可以险境求生;挫折商低的人囿于困难,悲观失望,结果不免失败死亡。而有的人能够不断超过人们的预期,就是因为他们的抗挫折水平高,能够战胜逆境,在各方面努力和坚持,直至获得成功。美国心理学家杜威克指出,挫折商不是先天的、遗传的,而是后天的,习得的,是由父母、老师、同辈、其他重要人物的教育、影响所致。因此,经过适当的教育、培训、学习和环境塑造,可以提高一个人的挫折商水平,从而使其积极应对外界,克服困难,创造条件,获得职业生涯的成功。

实际上,情商可以包含非常广泛的内容,挫折商在一定意义上也可以归于情商的范畴。但与总体的情商相比较,挫折商更体现其自身的思想理念,有着更多的自觉性和内化的性质,它体现了社会竞争进一步激烈的情况下人的坚强品质。

4.价值观

决定人们从事各种活动的最基本的心理倾向,在于人们的价值观,这也是理念的一部分。所谓价值,是指对个人有用的或重要的东西,并且往往是个人追求的东西。因此,人的价值观也就有助于形成人的行为。

人们对价值观有各种各样的分类方法,美国心理学家斯普兰格把人的价值观分为理论的、经济的、艺术的、社交的、权力的和宗教的六种基本类别,这是既简单又全面的分类方法。

①理论型。具有理论价值观的人,最大兴趣在于发现真理。为了达到这个标准,这种人经常寻找事物的共同点和不同点,尽量不考虑事物的美或效用。他们一生中的主要目标是把知识系统化和条理化。

②经济型。具有经济价值观的人,基本上是对“有用”发生兴趣。这种人关心的是生产商品、提供服务和积累财富。他们是彻底的实用主义者,完全按照商人通行的框框办事,追求物质利益。

③艺术型。具有艺术价值观的人,对事物的形式与和谐赋予很高的价值,并愿意表现自我,即使不是一位艺术家,他的主要兴趣也在于追求人生中的艺术性插曲。例如,他们常常喜欢象征华丽和权力的漂亮勋章,反对压制个人思想的政治活动。

④社交型。具有社交价值观的人,最重视对人的爱。这种人总是给别人以高度评价,他们善良、富有同情心和大公无私,他们把爱本身看做人际关系的唯一合理的形式。他们爱帮助别人,这种人的兴趣与具有宗教价值观的人很接近。

⑤权力型。具有权力价值观的人感兴趣的主要是权力,这种人不一定是一个政治家。由于竞争和奋斗在他一生中起很大作用,他在任何需要有高权力价值观才能获得成功的职业或工作中,都会做得很好。这种权力有时是施加于人,如当一名高级经理;有时则施加于环境,如工程师为如何制造一种产品做出最后的决策。

⑥宗教型。具有宗教价值观的人的最高价值是整体性。这种人想方设法把他们自己与对宇宙整体的信仰联系起来,对有些人来说,他们企图与外部世界的现实生活脱离关系(如寺院里的和尚);对另一些人来说,他们在当地参加教堂活动的人中间或在具有同一宗教信仰的人中间,进行自我反省和克制。宗教价值观者往往为了信仰而奉献自己。

人的不同的价值观,在基本理念方面影响和决定着人们的职业选择的方向,决定着人们进入哪个单位就业,决定着人们就业后的工作态度与劳动绩效水平,从而决定着人的职业生涯发展情况。

5.职业价值观

除了基本的价值观,人们在职业、就业、工作、劳动上还有具体的观念、想法和价值判断标准。哪个职业好?哪种岗位适合自己?从事劳动的目的是什么?这些问题就是人们具体的劳动价值观、具体的职业价值观。

日本学者田崎仁把人的职业价值观分为以下九种类型:

①独立经营型。独立经营型的人不愿受别人指挥,凭自己的能力拥有自己的工作和生活领地,如个体工商户、私人开业医生、私人律师等。

②经济型。经济型的人认为“钱可通神”,金钱就是一切。他们认为人与人之间的关系是金钱关系,连父母与子女之间的爱也带有金钱的烙印。

③支配型。支配型也称独断专行型。这种类型的人想当组织的领导,无视他人的想法,以能够“支配他人”为心理满足。

④自尊型。自尊型的人受尊敬的欲望很强,渴望能有社会地位和名誉,希望常常受到众人尊敬。这种人在欲望得不到满足时,由于过于强烈的自我意识,有时反而很自卑。

⑤自我实现型。自我实现型的人对世俗的观点、利益等并不关心,一心一意想发挥个性,追求真理,不考虑收入、地位及他人对自己的看法,尽力挖掘自己的潜力,施展自己的本领,并视此为有意义的生活。

⑥志愿型。志愿型的人富有同情心,把别人的痛苦视为自己的痛苦,在帮助别人的过程中获得个人心理的满足与快乐。他们不愿意做表面上哗众取宠的事。

⑦家庭中心型。家庭中心型的人过着十分平凡但又安定的生活,他们重视家庭,为人踏实,生活态度保守,不敢冒险,对待职业生涯也很慎重。

⑧才能型。才能型的人单纯活泼,重视个人才能的表现与被承认。他们把深受周围人的欢迎当做乐趣,能以不凡的谈吐、新颖的服装博得众人好感,并常把气氛搞活跃。

⑨自由型。自由型的人开始工作时无目的、无计划,但能调整行为以适应职业环境;他们常被周围人认为无责任感,但能承担有限的责任;不麻烦他人,无拘无束,生活随便。

(五)健康素质

1.健康素质的意义

健康,是人类最宝贵的财富,它对于一个人的追求、努力、奋斗、发展,有着重大作用。以前人们说,“身体是革命的本钱”,就是说没有健康的身体什么事情也做不成。今天,人们都有着个人发展的抱负,有宏伟目标和实施计划。而要在社会上拼搏,没有健康的体魄、没有强健的精神支持,是难以获得成功的。而且,健康本身也是人类所追求的人生目标之一,因为健康与“幸福”也有着很大的相关关系。健康如此重要,就使得它成为成功素质中不可或缺的重要内容。

2.健康素质的内容

(1)身体健康

一般来说,人的自然性活动和劳动,依赖正常的身体结构、良好的生理机能和强健的体魄。这一般反映在呼吸、脉搏等生理指标和力量、速度等运动指标上。而人的健康水平,还反映在身高、体重等自然特征上。身体健康,同时也意味着抵御疾病的能力。身体健康者,适应社会生活的能力就较强,当然有利于自己职业生涯的开拓和发展。

(2)心理健康

现代的健康观,不仅是身体健康,而且要求心理的健康。国际上具有权威地位的《简明大不列颠百科全书》指出,心理健康是指个体心理在本身及环境条件范围内所能够达到的最佳状态。

达到心理健康的具体标准为:①认知过程正常,智力正常;②情绪稳定、乐观、心情舒畅;③意志坚强,做事有目的、有计划、有步骤、有方法,能克服困难达到目的;④人格健全,性格、能力、价值观等均正常:⑤养成健康习惯和行为,无不良行为:⑥精力充沛地适应社会,人际关系好。

从一定意义上说,心理健康能够有利于充分发挥既有的素质,有利于努力学习、提高自身的素质,能够激发自身的潜能,还能够弥补身体健康的不足。它对于职业生涯的作用比身体健康的作用更大。

实际上,身体健康与心理健康是密切相连、不可分割的,因此“身心健康”可以说已经是一个整体了。世界卫生组织对健康所下的定义是:“健康,不但是没有身体的缺陷和疾病,还要有完整的生理、心理状态和社会适应能力。”所以,“健康”可以说就是一体化的身心健康。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我要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