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理论教育 全面提高学校教学质量,减轻学生负担的方法

全面提高学校教学质量,减轻学生负担的方法

时间:2023-12-04 理论教育 版权反馈
【摘要】:2000年1月7日教育部召开了“减轻中小学生过重负担”电视会议,紧接着教育部发出紧急通知,要求切实把中小学过重负担减下来。今天我们教育行业抓减负,重点指的是减轻学生过重负担。中小学生的过重负担是全面推进素质教育的严重障碍。

全面提高学校教学质量,减轻学生负担的方法

切实减轻学生过重负担 全面提高学校教学质量

根据这次咸安区教育系统“三个代表”理论骨干培训的计划,安排我就“切实减轻学生过重负担,全面提高学校教学质量”这个专题讲一讲自己的认识和学习、工作体会。由于本人理论水平有限,并且我已有十多年没有讲课了,在座的各位都是咸安区教育的精英和骨干,个个都是教育的行家里手,我借此机会与同志们一道共同学习、共同研究,不妥之处请同志们批评指正。

历史进入新千年之际,中小学生负担过重问题引起了党中央的高度重视和全社会的广泛关注。2000年1月7日教育部召开了“减轻中小学生过重负担”电视会议,紧接着教育部发出紧急通知,要求切实把中小学过重负担减下来。2月1日,江泽民总书记发表了《关于教育问题的谈话》,2月12日《人民日报》发表了评论员文章,从国运兴衰、民族复兴的高度,深刻阐明了抓好青少年教育工作和思想工作的重大意义,强调了减轻学生过重负担的重要性和紧迫性,向全党全社会发出了关心支持教育事业、关心青少年健康成长的新动员令。

减轻中小学生过重负担,不仅是一个教育问题,也是一个社会课题,直接关系到青少年一代的健康成长,关系到中华民族的兴衰。我们要从讲政治的高度重视学生减负工作,要从职业道德角度切实抓好学生减负工作。下面我就“切实减轻学生过重负担全面提高学校教学质量”这个专题谈几个观点,与大家共同探讨。

一、什么叫“减负”

所谓“减负”,顾名思义,减为减少,负为负担,“减负”即为减少或减轻负担。不同的行业有不同的减负,过去在乡镇工作,长年抓“减负”,那种“减负”即为减轻农民和企业税收、规费负担。今天我们教育行业抓减负,重点指的是减轻学生过重负担。所谓过重负担,指的是超越学生心理承受能力,妨碍学生身心健康成长,违背教育客观规律和儿童身心发展规律的负担。这种负担必然是在一定限度之外的不合理的负担。所以我们在学习、理解、掌握“减负”的概念时,千万不要片面的理解为“减负”就是减掉学生的一切负担。学生学习本来就是一种复杂而艰苦的脑力劳动,学生只有经过艰苦的努力和刻苦的学习才能获取知识、增长智慧,提高技能,尽管现代教育技术、手段、装备发展很快,但不与接触、了解、学习,是难以变为学生自己的知识的。既然有学习就必然有负担,负担有轻有重,有少有多,有合理的和不合理的,这就需要广大教育工作者把握负担的度与量,合理的负担不能减,不合理的负担不能加。在这里要特别强调的是“减负”绝对不是不要负担,绝对不是不要质量,绝对不是不要刻苦学习和勤奋向上的精神,而是要运用科学的教学方法,运用现代化的教育手段,通过适量的讲授、练习、活动、实践,使学生生动活泼地、积极主动地获取更多更好的知识和技能,以不断适应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新需要。

二、为什么要“减负”

为什么要“减负”?江泽民同志的谈话,教育部的通知,人民日报评论员的文章,都很准确而科学地回答了这个问题。通过学习,我认为必须从以下两个方面认识这个问题。

1.从教育面临的客观现实来看,迫切需要减轻中小学生过重负担

一是片面追求升学率的影响,高考中考指挥棒的存在,一考论英雄,一考定终身,迫使学校、家庭、社会加重学生负担,一味地追求高分名校

二是学校思想教育工作薄弱,旧的教育观、人才观加重了学生的心理负担(重智育、轻德育,读书做官论,读书发财论)。

三是当前的中小学生负担确实过重,主要表现为书本多,课程多,作业多,考试多,补习多,竞赛多,收费多,学习时间长,身体素质下降。

四是教师教育观念陈旧,教学方法简单,教学手段落后(注入式教学、简单模仿、机械重复等)。

2.从教育长远的发展历史意义来分析,减轻中小学生负担十分必要

(1)减轻中小学生过重负担是中小学生健康成长的需要。从生理学和心理学的理论来讲,中小学生时期既是一个人在生理上的生长发育关键时期,又是一个人的心理素质、道德品质、个性特征的形成时期,更是一个人文化知识的奠基时期。这一时期的过重负担、繁重的劳动、强烈的压力,会严重的摧残学生的身心健康。

(2)减轻中小学生过重负担是全面推进素质教育的需要。中小学生的过重负担是全面推进素质教育的严重障碍。片面追求升学率,势必导致学生课业负担和心理压力过重,必然造成重智育、轻德育,而德育工作则是素质教育的灵魂。全面推进素质教育,必须克服教育观念上和教育实践中存在的种种片面性,尤其要克服把德育当作轻指标、虚任务的倾向。切实加强学生的思想品德教育工作,这是全面实施素质教育的重要保证,德育渗透于智育、体育、美育和劳动教育等学校的各种教育活动之中,在保证人才培养、促进学生全面发展、健康成长上起着决定性的主导作用。江泽民总书记在第三次全教会上深刻指出“要重视素质,思想政治素质是最重要的素质,不断增强学生的爱国主义集体主义、社会主义思想,是素质教育的灵魂”。

(3)减轻中小学生过重负担是培养学生创新意识,创新能力的需要。世界许多政治家和经济学家普遍认为,未来的竞争归根到底是知识创新的竞争,创新意识的强弱,创新能力的高低,创新实践的运用好坏,直接决定着一个国家一个民族的国际地位和经济兴衰。而在过重的学习负担下成长起来的劳动者,必然缺乏创新意识,缺少创新思维,在激烈的国际竞争中必然处于被动地位。因此,从某种意义上说,减轻学生过重的负担,增强学生创新意识,既是经济需要,也是政治需要。说到底“减负”的实质是教育培养目标是否适应现代经济建设需要的问题,是教育培养的人才能否为经济建设服务,适应经济建设需要的问题。

(4)减轻中小学生过重负担,是遵循教育自身规律的需要。中小学生的学习与成长是广大中小学生在学校这个特定的环境里,在教师的教育指导下,从无知到有知,从简单到复杂,从低级到高级,从感性到理性,从特殊到一般的认知过程,是师生双边活动的过程。在教与学的过程中,既要遵循知识的规律,又要遵循教与学的规律,还要遵循学生身心发展的规律。

过重的负担必定是违背了知识规律、教学规律和学生身心发展规律的负担,违背规律办事只可能是事倍功半,学生经受的只能是挫折和摧残。

三、“减负”的基本内容与要求

“减负”的基本内容包括三个方面,即减轻学生的经济负担,减轻学生的课业负担,减轻学生的心理负担。

关于“减负”的基本要求,国家教育部教基[2001]1号《关于在小学减轻学生过重负担的紧急通知》中对小学作了明确规定。同时湖北省教育厅也制订了《湖北省教育委员会关于切实减轻中小学生课业负担的意见》。意见中从十个方面提出了要求:①要正确执行课程计划,不准随意增减课程与课时;②要控制学生作业负担,不准超量布置课外作业;③要加强教学用书管理,不准滥编、乱发、乱用教辅资料;④要加强学校教学管理,不准随意提前结束新课;⑤要控制各种竞赛活动,不准组织和参加未经批准的竞赛;⑥要改革完善考试制度,不准随意增加考试次数;⑦要规范学校办学行为,不准随意乱办各种班、校;⑧要提高课堂教学质量,不准节假日补课和上新课;⑨要建立科学的评价制度,不准以升学率作为评价学校工作的唯一标准;⑩要加强检查督办,使减轻中小学生课业负担落到实处。

要求各级教育行政部门、各级政府教育督导部门、各中小学校和教师要端正教育思想,改革教育教学管理模式,建立教育监督检查机制,加强行政执法。要按照实施素质教育的要求,转变教育观念,改革人才培养模式,认真执行上级有关文件精神,以全面提高学生素质为己任,确保减轻中小学生负担工作真正落到实处。

四、前段咸安区“减负”的做法与措施

近几年来,咸安区根据中央和省市教育行政部门的一系列文件精神,采取了一些行之有效的方法积极开展减轻中小学生过重负担的工作。特别是上半年进一步加大了减负的宣传力度、执法力度和管理督查力度,制订出台了一系列文件规定,使我区的减负工作更加规范,更加科学,更加具体。我们的做法如下。

(1)组织教育系统的广大干部教职工认真学习中央、省、市的一系列减负文件和精神,学习江泽民同志《关于教育问题的谈话》精神,学习《人民日报》评论员文章,切实提高广大教育工作者的思想认识,增强减负工作的政策性和自觉性。

(2)请区政府分管教育的孙基志区长在鄂南电视台作了减负工作的专题电视讲话,在全区营造了一个浓厚的“减负”工作舆论氛围,使“减负”工作家喻户晓,深入人心。

(3)根据教育部和省教育厅有关“减负”文件和会议精神,结合我区实际情况,区教委连发了三个专题文件:①咸教普[2000]03号“关于转发《省教育厅关于转发教育部关于在小学减轻学生过重负担的紧急通知》的通知”。使全区各教育组、各中小学“减负”工作有章可循,有法可依;②咸教普[2000]04号《关于在全区中小学开展“爱生减负”活动的通知》。《通知》要求全区各教育组、各中小学从关心爱护学生着手,从素质教育和培养新世纪人才的战略高度,切实从六个方面做好爱生减负工作;③咸教普[2000]05号《关于进一步减轻中小学生过重课业负担的若干规定》。这个文件综合了前几个文件的精神,对“减负”工作从七个方面作了严格而具体的规定:各中小学要严格正确执行课程计划,不准随意增减课程和课时;减轻学生作业负担,不准超量布置课外作业;加强教学用书管理,不准滥编、乱发、乱用教辅资料;加强学校教学常规管理,不准随意提前结束新课;控制各种竞赛活动;改革和完善考试制度,不准随意增加考试次数;规范学校办学行为,不准随意乱办班(校)和利用节假日有偿补课。

(4)在全区中小学开展了“减负”的问卷调查,从三个方面进行了问卷调查,即从学生中进行问卷调查,从教师中进行问卷调查,从家长中进行问卷调查。督导室对问卷调查结果进行了汇总和分析,有力地促进了“减负”工作的深入开展。

(5)改革教学评价方式和招生制度,将体育、实验操作纳入中考总分,并对咸高重点生拿出100个指标在全区按办学条件和直升率进行分配。为减轻学生负担,推进素质教育,巩固“普九”成果作出了有益的探讨,小学升初中取消了升学考试和成绩排名。

五、上半年咸安区“减负”工作成绩与问题

1.上半年咸安区“减负”工作的主要成绩

(1)“减负”的精神深入人心,“减负”的氛围十分浓厚,广大教育工作者对“减负”的意义已逐步形成共识,并落实在具体的教学工作之中,收到了明显的效果。

(2)“减负”的政策规定明确具体,使“减负”工作做到了有规可循,有法可依,明确了“减负”的范围,有效地约束了“减负”的行为。

(3)建立了“减负”工作目标责任制,明确了各级各单位的一把手为“减负”工作责任人,采取一级抓一级,一把手抓科室,科室抓联系点(乡镇、办厂)的方法,对照中央和省市区的专题文件逐条落实。

(4)开展了一系列声势浩大、内容丰富、形式多样、健康向上的“减负”活动,很多乡镇结合自己的实际制订了“减负”规定,出台了“减负”纪律,拿出了实施方案。贺胜桥和汀泗桥镇党委政府亲自主持召开“减负”工作动员会,并把学校的“减负”工作与村极的工作目标、任务相挂钩,真正形成了全社会都来关心支持教育事业的良好氛围。

(5)学校乱收费现象得到了有效遏制,都能严格按两局一委文件规定的收费项目和收费标准收费,实行一次性收费,基本杜绝了各种搭车收费和中途收费。

(6)师德师风明显减少。区教委关于开展“爱生减负”活动的文件下发后,全区各中小学广泛开展了“讲师德,铸师魂,塑形象,树新风”活动。绝大多数中小学教师能关心学生、爱护学生,歧视差生和体罚学生的现象明显减少,很多教师都能自觉地做到为学生减负,自我加压,钻研教材,改进方法,向45分钟要质量。不断提高自身的业务素质,增强工作的积极性和主动性,产生了强烈的压力感、责任感和危机感。

(7)学生过重的课业负担有效地得到减少。具体表现在学生的书包减轻了,桌面上的“长城”缩短了,节假日补课取消了,课外作业减少了,频繁的竞赛考试稀少了,成绩名次表不见了,学生心理上的压力减轻了,课外校外活动的时间增多了。

2.前段时间咸安区“减负”工作存在的主要问题

(1)思想认识不平衡,仍然有少数人把上级的“减负”文件、规定、精神当作耳边风,你说你的,我干我的,认为“减负”是老生重谈,缺乏对“减负”重要性、紧迫性的认识和理解,形成了聋子不怕雷,“减负”无举措、无行动的个别现象。(www.xing528.com)

(2)教育观念陈旧,旧的人才观、质量观根深蒂固,牢不可摧。在教学方法上仍然是时间加汗水,题海战术。在课程安排上仍然是重主课、轻副课。在时间安排上仍然是课程排满,时间占尽,长年累月,披星戴月。我们口口声声喊不准补课,可就是有的学校却要躲着补、避着补。

(3)学校的乱收费行为还没有彻底根治,有些学校仍然是顶风上,巧立名目,变相收费。

(4)乱推销使用课辅读物的现象依然存在。有的教育组和学校明文规定禁止甚至查封的资料躲着推销结账,有的仍然在学生中大面积使用课外练习册。

(5)师德师风还需进一步加强。侮辱、体罚学生的现象还时有发生。

(6)“减负”后的课外活动缺乏科学有序的引导和辅导,学生感到“减负”后无事做,打架、斗殴等违纪违规现象有所上升。家长对“减负”感到怀疑和担心。“减负”后学生玩的时间和机会多了,玩是儿童的天性,是儿童健康成长的营养剂,玩可以使儿童感到生活的乐趣;玩可以调节人的性情,保持健康的心境;玩可以缓解疲劳,使大脑得到休息;玩可以开阔视野,使学生学到课本上学不到的东西,可以增加动手、创新的机会;玩可以沟通情感,学会与人交往,解除孤独感。老师要注意科学引导,现在中小学生的玩要注意以下几种不良倾向:①成人化的倾向;②幼儿化倾向;③野蛮化倾向;④高档化倾向;⑤机械化倾向;⑥胆怯化倾向。

(7)社会对教育干扰依然严重。有些单位和部门把教育当作唐僧肉,长期对教育组和中小学进行一轮又一轮、一遍又一遍的拉网式排查处罚。

(8)部分学校和教育组片面地理解“减负”精神,认为“减负”就是减少课程,把教学计划规定的体、音、美、德、劳等课程私自砍掉,不订教材,不排课程,严重地影响了素质教育的开展。

以上这些问题,都要求我们要进一步加强学习,提高认识,统一思想,采取切实可行的方法措施予以彻底解决。

六、正确处理“减负”过程中的几种关系

(一)正确处理学生减负与教师加压的关系

长期以来,咸安区广大教师沤心沥血,辛勤耕耘,为教育事业的发展作出了重大贡献,绝大多数教师的素质是高的,陈至立部长说过“百年大计,教育为本;教育大计,教师为本”。教师在学生的发展中起着重要的作用。有人说老师的负担上去了,学生的负担就下来了,这话有一定的道理,它指的是教师要花工夫钻研教材、教法,研究学生,所谓功在课前就是指的这个道理。事实上学生“减负”并不等于教师减压,相反,教师肩上的担子更重了,压力更大了。所以说教师是“减负”的关键。

教师是教学的直接实施者,教师的素质与学生的负担密切相关,可以这样说,教师的素质越低,学生的负担就会越重。反之,教师的素质越高,学生就越是学得生动活泼,轻松愉快,也不会负担过重。所以说“减负”的实质就是对教师提出了更高的要求。

1.“减负”要求教师具有高起点的认识

对“减负”的认识,实质上是一个教育方向的问题,教师素质的高低,首先表现在教师是否树立了正确的教育观念,是否能自觉地全面贯彻党的教育方针。我们的教师要站在为祖国未来培养合格的建设者和接班人的高度,认识“减负”工作,把“减负”当作自己的职业道德和自觉行动,这样才不会讲形式,走过场,或者是以牺牲教育质量的代价来对待“减负”。“减负”是我们在跨入21世纪,面对世界政治、经济挑战的国际大背景下提出来的,减负的实施,关系到未来人才的培养,关系到中华民族的兴旺发达,“减负”的意图不是一个简单的要求学多学少的问题,其目的是按照新时期的要求,全面推进素质教育,培养创新意识和能力,全面提高中华民族的整体素质。

“减负”首先是要减去学生的身心负担,过去尽管我们也培养了许多优秀人才,但付出的代价是巨大的,学生作出的牺牲是沉重的,都是在大负荷、高压力的教学环境和教学手段中压出来的,所以高分低能、书呆子、病壳子占有一定比例。“减负”就是要减轻学生过重负担,为社会主义建设培养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的合格人才。

其次,“减负”不是简单地让学生减少学习时间,减少学习内容,而是重在使学生良好地学习,科学地安排时间,达到减负增效的目的。

再次,“减负”要求学生能够全面发展,既不能高分低能,更不能高分低德,后者对社会危害极大。一位教师说得好,园丁要均匀地给幼苗培土,如果一边重一边轻,幼苗在风雨中就会向一边倒下,这个比喻十分形象生动。

2.“减负”要求教师具有科学的施教能力

减轻学生过重课业负担,大力推进素质教育,在这一工作进程中,教师能否摒弃旧的教育模式,用新的教育思想、教育观念、教学方法科学施教,是教师的素质和能力的重要表现。教师这一素质的具备,将会为“减负”作出扎实的贡献。

(1)增加教学的含金量,没有高质量的教学手段和方法,只在形式上的减少作业,控制学习时间,“减负”实质上是无效的。用科学的教育方法方式来“减负”,使“减负”达到增效的目的,这才是我们追求“减负”的根本。教师教学就是将千千万万的知识、作业题,通过教师创造性的劳动、选择,提炼出“一”和“类”,教给学生。真正的“减负”就是要求落实在教师科学施教和学生自主的学习上。所以我们必须提高教与学的含金量。

(2)增强教师教育工作的吸引力。教师教育工作对学生吸引力的高低,也是教师素质的一个重要方面,教师教育工作的吸引力与学生负担的感受程度呈反相关趋势,也就是说,教师对学生的吸引程度越高,学生的负担感受程度就会越低。学生最希望教师在学习上认可他们的重要性。教师要观察、重视和鼓励学生的爱好、兴趣和进步,要引导学生树立更高的目标。欲手其上,得手其中;欲手其中,只能得手其下。现在的学生,学习上的挫折教育太多,而生活上的挫折教育太少,大多数是独生子女,这一多一少的反差使不少学生对学习缺乏信心,生活上缺乏自理能力。教师要培养和保护学生乐观进取的态度,这种态度是学生克服困难取得成功的关键,学生的潜能是很大的,为了让他们释放、发挥潜能,老师对学生学习能力要多扬长,少揭短,多鼓励,少批评。例如,一个班上有一名成绩不及格的学生,教师经常批评这个学生,甚至讽刺挖苦,这位学生怕见这位教师,不做这位教师布置的作业,学习成绩越来越差,学习效果越来越差。另一个班上转来一名学习成绩差的学生,第一次考试语文得了20分,老师对他说,不要紧,下次争取得30分,结果第二次考试,这个学生得了50分,老师让全班同学为他鼓掌。就这样,后来这个学生的语文成绩提高很快,再后来课文考试得到了80多分。这两名教师的差别不只是教育方式的不同,而是在教育思想和个人素质上有差异,同时两名教师对学生的吸引程度也不同,学生负担感受就不同,教育效果也就不一样。

(3)处理好主体和主导的关系。教师以往上课总是多讲授,现在坚持讲练结合,精讲优练,注重学生活动,在教和学的双边活动中,学生是学习的主体,是学习的主人,而教师只是学生学习的引导者、指导者、辅导者,在教学中起着主导的作用。以学生为主体是前提,没有“主体”,就无所谓“主导”;缺乏“主导”,真正意义上的“主体”也难以实现。教师在教学中的主导作用主要表现在如下几个方面:①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和热情;②指导学生的学习方法;③引导学生获取知识,培养能力;④有意识地培养学生正确的学习态度和良好的学习习惯。

(4)处理好知识与能力的关系。教师以往只注重知识的传授,而现在的教师是在传授知识的同时,更注重学生分析和解决问题能力的培养。如多年的中考、高考试题,均作了大幅度的改革,各种试题以能力考查为主,不偏不怪,既有知识型、方法型、能力型,又有综合运用型,体现了立足基础、调整内容、重视能力的命题思想,着重考查了学生的阅读能力、思维能力、逻辑推理能力、判断能力等。所以教师不能机械枯燥地传授知识,在传授知识的同时重在学生能力的培养和智力的开发。

(5)处理好个性与共性的关系。以往教师忽视了学生个体的差异性,平均使用力量,忽视差生。教师要因材施教,面向全体,让学生充分发挥各自的个性特长。

3.“减负”要求教师有良好的师德师风和强烈的责任感和事业心

教师既是学生面前的楷模和领袖,又是学生的亲人和朋友,教师的职责不仅仅是教书,更重要的是育人,因此,我们的广大教师要树立良好的师德师风,教书育人,为人师表。要加强职业道德修养,提高自身的道德素质,关心学生、爱护学生、尊重学生,爱岗敬业,乐于奉献,真正做到“春蚕到死丝方尽,蜡炬成灰泪始干”。

4.“减负”要求教师能运用先进的教育手段

一位英国科学家作过考证:人类的科学知识在18世纪是每50年增加一倍,20世纪中期是每10年增加一倍,目前则是每3年增加一倍。面对飞速发展的社会,陈旧的教育手段已无法适应社会对教育的需求,运用现代的先进教育手段来做好教育工作,是现代教师素质的基本要求。现代化手段在教育运用,正在冲击着我们传统的教育观念模式,同时也给教育创造了高效率,这对“减负”工作有着重要意义。传统的教育是教师一本书,一支粉笔,一根教鞭,一讲到底。教学以知识的记忆和重现为目标,以掌握知识的数量和精确性为评价依据,这样的教学最容易使学生产生过重负担。现在计算机已进入教学领域,我们的不少学校已建起了多媒体教室,远程教学已初步进入课堂,有的发挥了作用(如永安中学的特色班),但有相当一部分都成了摆设,甚至没有开封,其根本原因是教师运用现代化教学手段的技能没有跟上,我们的教师必须不断学习,不断追求,使先进手段的运用成为我们教育工作“减负增效”的重要途径。

(二)正确处理好减轻负担与提高质量之间的关系

“减负”不是降低质量。“减负”是实施素质教育一个不可缺少的环节,“减负”的目的是为了更有效地提高教学质量,特别是要提高课堂教学效率,向45分钟要质量。过去上课满堂灌,学生作业简单机械重复,这种方法死、耗时多的教学只能是事倍功半,收效甚微。而“减负”的实质就是要用较短的时间取得较高的效益,要求学生在轻松愉快中达到事半功倍的目的。

1.“减轻负担与提高质量”是一个完整的科学概念

“减轻过重负担,提高教育质量”是一个完整的科学概念。负担与质量为必然相关,没有负担就没有质量,教育质量的实质是发展。然而负担与质量不是正相关,即负担可以促进发展,也可以抑制发展。当前的矛盾是后者,过重的负担甚至是抑制了学生的发展。学生素质的发展是不能传递的,它必经通过学生亲自参加活动,在活动中才能实现。要活动就必须有活动的时间、空间,由于当前过重的课业负担挤掉了这个时间、空间,要“创造”这个时间、空间,就必须减轻负担,所以减轻负担是当前全面推进素质教育的突破口。

减轻过重负担不是不要负担,而是减去“过重”的那一部分。要把握“合理”负担的度,做到恰到好处必须把握好教学内容、教学对象和教师素质三个方面的问题。

从教学内容讲,其一,要减轻教学内容的数量,即浓缩教材,提炼出智慧含量高的知识教学和作业,做到“少教多得”。知识是智慧的结晶,所有知识都有一定的智慧含量。研究证明,基本知识(基本概念、基本结构、基本方法)是智慧含量高的知识,又叫“母知识”,也就是举一反三的“一”,触类旁通的“类”。教师的教学就是将千千万万的知识、作业题,通过教师创造性的劳动、选择,提炼出“一”和“类”教给学生,“一”和“类”具有迁移性、再生力,学生就可以得一为百(举一反三)、一通百通(触类旁通),“反三”、“旁通”就是发展。这就是“少教多得”,传知识促发展,“减负增效”的基本观点。显然,减去的是非基本知识的教学和作业,它们就是过重的或不必要的负担。其二,把握教学内容的难度,即难易适度,使教学内容贴近学生的最近发展区,做到“难而有趣”。难易的分寸如何把握呢?前苏联心理学家维果茨基研究证明,儿童的认识发展都有两个水平:现有水平,是学生已达到的水平,以已成熟的心理机能为基础;潜在水平,是学生经过努力可以达到的水平,以尚未成熟或正在成熟的心理机能为基础。两者之间的幅度为最近发展区。教学如果从现有水平开始(过易),学生得不到发展;如果超过潜在水平(过难),学生无法思维也得不到发展,从最近发展区开始为恰如其分。所以,发展性教学就是教师对不同难度的知识经过组合、选择,将其搬入学生的最近发展区。“减负”就是减去最近发展区之外的内容,它们就是过重的或过多的作业负担,通俗地讲就是机械、重复、无效的教学和作业。

从教学对象讲,其一,“减负”要考虑学生的兴趣,有兴趣的学不感到是“负担”,没有兴趣的学,不是负担也会感到是“负担”。“苦中有乐”、“兴趣是最好的老师”,理在其中。所以,负担不是绝对的数量、难度。教学中能激起学生的兴趣,调动他们的积极性、主动性,就可以达到减轻负担的目的。激发兴趣的途径很多,最重要的是激起学生对学科本身的兴趣,产生并保持对学科兴趣的关键是要让学生掌握学习方法,指导思维入门,然后循序渐进,先慢后快,中间不煮“夹生饭”,使学生感到学习的乐趣和成功的喜悦,从而产生“减负增效”的效应。其二,减负要考虑学生的差别。中小学生课业负担过重现象屡禁不止,在一些地方发展到影响甚至摧残学生身心健康的严重状况。但具体问题要具体分析,不能“一刀切”。素质教育是差别性教育,“减负”是手段,它的终级目标是“增效”,是多出人才,否则,随意性、不科学的“减负”就会走向反面。

从教师素质来讲,对教学内容、教学对象能否处理恰当,能否切实做到“减负增效”,关键取决于教师的素质。有的学者讲,全面推进素质教育首先是要全面推进“前素质教育”,“前”即进行素质教育的教师。没有高素质的教师,素质教育是一句空话。

2.“减负”必须向课堂教学要质量

我们现行的课堂教学存在的较大问题是,靠让学生大量操练达到理解和掌握,以传授知识并完成较多的教学要求。中小学教师的课堂教学轻视知识的形成过程,表现在不是按学生的认知规律进行教学,而是按成人的理解和经验把知识形成的过程先整体归纳为“成品”,然后直接告诉学生,让学生在课堂上记下来,回家后背出来,考试时写出来。我们的教师为了让学生考出好成绩,就加班加点给“充电”,恨铁不成钢地“训盲”,以致学生心理负担和生理负担加重。改变这种状况的关键是积极改革课堂教学,向45分钟要质量。教师要树立科学的教育观、人才观和质量观,不断提高自身的业务素质,认真钻研《大纲》和教材,准确把握教学内容中必须掌握的基本知识和只须了解的常识性知识,这就要在教学前花大力气钻研教材,从学生的认知水平出发,从学生的生活实际出发,了解他们的所思所想,不断激发他们的求知欲望,培养学习兴趣。课堂教学中要精心设计教学过程,创设学生活动的时间和空间,让学生主动参与学习过程,生动活泼地探求知识奥秘,有“体验“的过程,有“发表”的空间,不断开发学生主动学习知识的能力,真正从课堂教学中把学生过重负担减下来。

(在咸安区教育系统党员干部暑期理论学习培训班上的讲稿2000年7月)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我要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