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理论教育 守望新教育:师德师风成就生命传奇

守望新教育:师德师风成就生命传奇

时间:2024-01-21 理论教育 版权反馈
【摘要】:以“教书育人、爱岗敬业,严谨治学、勇于创新”作为教师的师德规范,把“责任、尊重、诚信、善良”等作为教师的基本职业操守,引导教师爱岗敬业、教书育人,这是让教师生命书写为传奇的基础。教师专业发展需要引领与榜样,海门的十大“名师工作室”正致力于通过名师效应,让更多的教师脱颖而出,让更多的教师生命叙事更精彩。

守望新教育:师德师风成就生命传奇

以“教书育人爱岗敬业,严谨治学、勇于创新”作为教师的师德规范,把“责任、尊重、诚信、善良”等作为教师的基本职业操守,引导教师爱岗敬业、教书育人,这是让教师生命书写为传奇的基础。通过加强校风、教风、学风建设,将师德教育人文素养提升纳入教师学习内容,构建和谐向上的学校文化,倡导爱岗敬业的社会责任、严谨笃学的治学态度、奋发进取的创业精神和淡泊名利的道德情操,由此就会形成“学高为师、身正为范”的风尚。

在工作中,海门新教育实验区通过教师研修中心不断完善海门市教师研修网,形成优质高效、实时分享、促进区域教师专业发展的自主研修平台。丰富教师研修资源,建立全员参与、专家引领、团队合作的教师学习共同体,构建校内校外、网上网下多种研修模式有机结合的融教学、研究、培训为一体的教师继续教育的学习网络。完善区域推进校本研修的制度,推进以“反思”为核心的校本研修文化建设,不断提高校本研修的质效,使之成为教师乐此不疲的成长方式。以市教师研修中心为主引进国内外优质教师教育机构的培训项目,拓宽教师学历提升和相应的专题培训渠道,落实项目、形成特色、树立品牌,形成教师教育的多元渠道。

同时,以海门市名师工作室建设为平台,致力于教师的高端发展和学科的创新建设,使其成为全市优秀教师重要的发源地、集聚地和未来名师的孵化地,充分发挥名师工作室对全市的培训与辐射功能。通过校本研修、在职进修、岗位练兵、专业考核、大型教科研活动以及选送优秀人才参加国家、省级培训等途径,加强骨干教师队伍、名师梯队和干部队伍建设,形成有益于人才培养和脱颖而出的活力机制。

不断完善共同体学校联动、协作机制,充分发挥学科共同体在促进教师专业成长方面的积极作用。各学校不断完善教师读书会组织和教师研修制度,研修中心以“阅读指导种子计划”鼓励教师建立自己或班级的博客与专题贴,奉献更多的时间与精力,创造性地开展工作。从宣传上进一步加大对新教育实验的教育宣传力度,整合报刊、电视、网络等教育宣传资源,办好每月一期的新教育简报,充分发挥新教育在线的资源分享与互动引领功能,不断提高影响力。

在这样的努力下,海门新教育人将教师职业视为生命叙事的主体部分,努力让这叙事的每一季、每一天都开出花来。

一、专业阅读,让教师的视野更广阔

促进教师专业发展的逻辑起点是专业阅读。在专业阅读方面,海门新教育人强调“四个一”。

第一,构筑一个组织载体。许多学校成立了读书俱乐部,实验小学“品质讲坛”、海师附小“1+5”教师读书社、东洲小学“文化讲坛”、海南小学“登攀者学社”、三厂镇中心小学“未来教育家俱乐部”、平山中心小学“超越者俱乐部”等,他们在引领教师专业阅读方面发挥了积极作用。

第二,搭建一些活动平台。读书讲坛、读书沙龙、好书推介、专家讲座让教师尽情享受读书的快乐、接受书香的滋润。特别是今年推出的“名师讲堂”,每月邀请一位顶级大师为全市教师做讲座,让教师聆听窗外声音,开眼智慧看世界

第三,确定一批共读书目。组织校长共读苏霍姆林斯基的《帕夫雷什中学》和杜威的《民主主义与教育》,并结合管理实践撰写读书笔记,让校长们睿智起来。组织全市教师学习《从优秀到卓越》《给教师的建议》《优秀是教出来的》《第56号教室的奇迹》。《中国教师报》在2009年11月18日以《“美国最好的老师”给我们的启示》为题刊登了海门教师所写的读《第56号教室的奇迹》的一组体会文章。

第四,建立一套管理机制。每所学校建立了一套读书管理机制,领导小组由一把手校长亲自挂帅,有阅读计划、推进措施、评价奖励作保障。(www.xing528.com)

阅读,点亮了教师的心灯,激活了教师的生命激情,“活在当下”成了海门新教育人的共同职业密码。

二、专业写作,让教师的思维更灵动

海门新教育人清醒地知道,如果教育生活只是一堆碎片,那么教师的发展极限至多是匠师,唯有一边工作,一边梳理,一边反省,才能让思维更灵动,视野更开阔,境界更高远

三厂镇中心小学的顾冬梅老师在阅读反思中不断开启新的生命旅程,她在博客中写道:“发自内心地想读,想让自己提升,带来的必定是不自觉的用心思考。我用文字记录自己的所行所动,所思所感,多少个深夜,我就着灯光披着一天的疲惫在电脑上猛敲键盘,当文字如行云流水般流泻于指尖时,我的心就会变得温润无比,所有的腰酸背痛都融化在我真诚的片言只语之中。我在博客上记下《在农历的天空下》的阅读感悟,写《番茄太阳》课堂留给我的思考,写孩子赠予我的感动,写生活带给我的启示……家人将一张张刊有我文字的报刊小心收藏,儿子总是先于我翻阅海门教育周刊,寻找老妈的名字,一旦找到就会喊上爷爷奶奶一起开心地阅读。读书反思改变了我的职业行走方式,我的课堂日渐纯熟与灵动,连我的家庭成员也悄然与读写联谊。”

海门新教育人在阅读中不做书橱,而是结合专业阅读强调理解与反思,将读、思、写统一起来;不做搬运工,而是结合理想课堂建设强调实践与反思,把做、思、写结合起来;不做书呆子,而是结合教育案例,强调研究与反思,把研、思、写结合起来。“三结合”反思让教师远离了平淡、庸常与倦怠。

三、专业发展共同体,让教师对教育的理解更深刻

海门新教育人深知,一个思想遭遇一个思想,就会产生奇妙的变化,专业发展共同体,让教师站在同伴的肩膀上攀行,让教师对教育的理解更深刻。

海门以国家级课题《区域教育共同体建设的实践与研究》为主导,构建多种形式的专业发展共同体,市区学校协作发展共同体、城乡联动发展共同体、学科项目共同体、校长俱乐部、名师工作室。教师专业发展需要引领与榜样,海门的十大“名师工作室”正致力于通过名师效应,让更多的教师脱颖而出,让更多的教师生命叙事更精彩。

“祝禧文化语文工作室”举行“辩课进校园”活动,工作室主持人、特级教师祝禧与青年教师黄华共同执教《哪吒闹海》,不同的教学设计和课堂组织形式,给专家组和与会教师提供了鲜活的辩课案例。辩课中大家你一言我一语,主题在研讨中不断生成,不断深入;思想在碰撞中不断提升,不断深刻,借用《小学语文教师》副主编朱文君的话来说,本次辩课那是真辩,辩出了智慧,辩出了思想。

在这样的努力下,教师在这生命叙事的每一年、每一个学期、每一季、每个星期、每一天,都开出一朵朵花来。优秀的师生个体,成为学校的英雄与榜样,成为最有力的教育力量,成为学校叙事中的绝对主角。教师不仅把教育作为自己的职业,更把教育作为自己终身追求的事业、志业,全身心地投入其中。把教育作为自己故事的主旨,并用生命最大段的篇幅来展开与书写,自然成就了不凡篇章。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我要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