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理论教育 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导论:人际关系策略

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导论:人际关系策略

时间:2024-02-28 理论教育 版权反馈
【摘要】:交往的过程是一个互动的过程,只有交往双方在精神与物质上互利,人际关系才能维持和发展。只有这样互相尊重、互相关心、互相帮助,才会建立起良好的人际关系。(一)增加交往频率人际关系是在“互动”中发生联系和变化的。人际关系的密切是以熟悉为基础的,而彼此的熟悉又是以一定频率的交往为前提的。

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导论:人际关系策略

第三节 优化人际关系的策略

良好的人际关系对于大学生的学习生活都有着重要的作用。然而,在实际的大学生活中,来自五湖四海的大学生们,他们既受不同风俗习惯和风土人情的影响,又有不同的家庭背景和成长的经历,个性也千差万别,加上高中时的“两耳不闻窗外事,一心只想考试题”,使得很多大学生不懂得如何与周围的人建立良好的人际关系。导致很多大学生在人际交往中经常碰壁,严重影响了他们的学习和生活。本节重在介绍大学生优化人际关系的基本策略。

一、把握人际交往的原则

大学生要建立良好的人际关系,就必须把握现实生活中的一些具体原则、规范和要求。只有遵循这些原则、规范,才能避免交往的盲目性,掌握交往的主动权,达到最佳的交往效果。

(一)平等的原则

平等是建立良好人际关系的前提,也是大学生建立良好人际关系必须遵循的最基本的原则。在交往中,如果没有平等待人的观念,就不可能与人建立良好的人际关系。这里的平等是指人与人在交往中应该平等,做到一视同仁。大学生来自全国各地,虽然有着不同的家庭出身、经济状况和个人能力等,但并无高低贵贱之分,在交往时应该做到平等待人,绝不可“另眼相看”,也不能将自己的意愿强加于人。如果任何人因为自己获得了荣誉和拥有良好的社会背景而傲视别人,趾高气扬,盛气凌人,缺乏对别人起码的尊重,势必导致别人敬而远之,不为他人所接纳。同时,个别同学在交往中,如果感觉自己低人一等、自我封闭,也难以形成良好的人际关系。

(二)宽容的原则

所谓宽容,是指人与人在交往过程中应该容忍对方犯错误,接纳他人的个性缺陷。大学生在人际交往中首先应该学会宽以待人,不能计较他人细枝末节,如物质利益的损失、某些观点的不一致,甚至一些言词的冒犯等,这样才能与同学保持良好的关系。动辄为了一点鸡毛蒜皮的事而大打出手、拳脚相加,势必使同学关系紧张,自己也容易被同学孤立。再者,大学生过的是集体生活,来自全国各地,各自都有自己的个性和生活习惯,每个人又都有自己的缺点。要融洽同学之间的关系,必须学会尊重对方的生活习性,不可求全责备,更不能把自己的主观意志强加于人,因为在你的身上也有需要别人宽容体谅的一些缺点和习性。只有这样,同学之间才会避免和消除猜忌、纠纷,形成融洽的、和谐的人际关系,使自己生活在温暖、安全、轻松的氛围中。

(三)信用原则

所谓信用,是指人与人在交往中,要诚实,不相欺,遵守诺言,兑现诺言。每个人在人际交往中都会有一种寻求安全、可靠的心理状态,都会担心自己上当受骗。与讲信用的人进行交往,就会消除人们的担心、焦虑和怀疑,产生交往的安全感。一个不讲信用的人很难赢得别人的信任,也不会有良好的人际关系。

(四)互利原则

互利原则要求人们在交往过程中,交往双方都得到好处和利益,心理上获得满足。交往的过程是一个互动的过程,只有交往双方在精神与物质上互利,人际关系才能维持和发展。否则,如果一方在交往中经常付出而得不到回报,人际关系将难以维持和发展。大学生在与他人交往时,要想从他人那里获得关心、尊重和爱护,自己必须也要能给别人尊重、关心和爱护。只有这样互相尊重、互相关心、互相帮助,才会建立起良好的人际关系。那种只求索取不讲付出的人,是无法融洽同学关系的。

二、学会交往技巧

处理人际关系是一门学问,也是一门技术。要建立良好的人际关系,必须学习必要的交往技巧。

(一)增加交往频率

人际关系是在“互动”中发生联系和变化的。人际关系的密切是以熟悉为基础的,而彼此的熟悉又是以一定频率的交往为前提的。人与人如果经常交往,彼此熟悉,相互了解,也就增加了产生好感的可能性。尤其是生活中那些不容易给人留下鲜明印象的人,增加交往的频率更是产生人际吸引的最好途径。因为现实生活中那种“一见钟情”和“相见恨晚”的朋友毕竟很少,大多数人的密切关系是建立在频繁交往和熟悉的基础上的。我们经常看到,原先关系密切的两个人,后来交往少了,关系可能变得淡漠;而关系一般的两个人,由于经常一起活动,关系可能密切起来。因此,要建立良好的同学关系,不妨在紧张的学习之余,主动找同学谈心、讨论,交换一些意见,互相传递信息,也可以一起进行一些文体活动或参加一些远足、郊游之类的集体活动,这样可以增加同学之间的了解和信任,从而密切同学之间的关系。

(二)学会关心同学

希望得到别人的关心和注意是人的一种心理需求,再说,生活中个人的力量是有限的,面对生活中的种种问题,人人都需要别人的帮助,正如一位哲人所说:“人生的旅程是在别人的扶持下走完的。”每一个大学生也应该了解到这一点。当别的同学遇到困难而无力解决时,你若能伸出热情之手,扶他一把;当别的同学遇到挫折时,你若能给予热情的关心和帮助,同学定会倍感温暖和安全,充满自信和快乐。“投之以桃,报之以李”,“受人滴水之恩,当以涌泉相报”,亲密友好的同学关系在这种你来我往中得到发展。关心同学要做到热情,尽己所能;关心同学要做到无私,不能想着从别人那里得到什么好处;此外,关心同学要避免给同学出难题,否则会造成同学关系的紧张。

(三)学会赞美同学(www.xing528.com)

人人都有优点,正像人人都有缺点一样。而希望得到别人的赞美是人的一种心理需求,所以赞美别人是一种最省力的博得别人好感的方式。为了搞好同学关系,必须学会赞美同学。当然,赞美同学要把握尺度,要诚心诚意,实事求是。那种言过其实,太过夸张的赞美,常给人一种虚伪、别有用心的感觉,并不能增进同学之间的友谊

(四)学会宽容待人

学会宽容对于搞好同学关系是十分重要的。大学校园里,同学之间难免有被人误解、嫉妒和议论等事情发生,如果别人有一点做错,就耿耿于怀,睚眦必报,结果只能造成“以牙还牙”的恶性循环。反之,如果能学会宽容别人、礼让同学,密切的同学关系将得到巩固和发展。宽容待人就是要尊重别人、接纳别人。人与人应该是互相平等、互相尊重的。因为人人都有自己的思想、情感信念和习惯,也都有为自己的行为进行辩解的理由,我们不能处处要求别人来适应自己,更不能把自己的意志强加于别人,要承认“金无足赤,人无完人”。在与同学交往过程中,不能因为别人有这样或那样的缺点而横加挑剔、指责,甚至故意疏远、嫌弃。所谓“水至清则无鱼,人至察则无朋”。过分地苛求别人,到头来你只能变成孤家寡人。只有承认每个人独立的人格,尊重别人的习惯和态度,不干涉别人的生活领域,接纳别人的缺点,不议论别人的不足,你才会受到别人的欢迎,才能与同学建立良好的关系。

(五)学会倾听

在人际交往中,善于倾听别人的讲话有时比自己讲话更重要。倾听是一项重要的人际交往技术,越是善于倾听他人意见的人,人际关系就越融洽,因为倾听本身就是一种褒奖对方的方式,你能耐心倾听对方谈话,就等于告诉对方“你是一个值得我倾听你讲话的人。”无形之中就会提高对方的自尊心,加深彼此的感情。反之,就会挫伤对方的自尊心,拉大彼此的心理距离。生活中,当人们意识到你能耐心倾听他们的意见时,他们自然就会向你靠近,这样你就可以与许多人交流思想,建立广泛而融洽的人际关系了。学会倾听包括:①在倾听对方讲话时,态度谦虚,表情专注,并不时地进行目光接触;②善于给对方以反馈,做积极的听众;③巧妙表达自己的意见,不要坚持与对方明显不合的意见;④不要轻易打断他人的谈话。

(六)注意非语言交往技巧

美国心理学家梅拉比安曾提出一个公式:

信息的全部表达=7%的语调+38%的声音+55%的表情

可见非语言行为在人际交往中的重要作用。为了达到增进自己人际关系的目的,大学生在人际交往中应该注意自己的非语言交往技巧。

(1)服饰技巧。中国有句俗语:人靠衣装马靠鞍。确实,得体的衣着、打扮在交往中很容易给人留下一个鲜明而深刻的印象。索菲亚·罗兰也说过:“你的衣服往往表明你是哪一类人物,它们代表着你的个性。一个和你会面的人往往不自觉地依据你的衣着来判断你的为人。”生活中许多的事实表明,人际交往的初期,人际的吸引更多地来自一个人的身体和风度上的魅力,如容貌、体型、服饰等。因此在人际交往中,大学生必须注意自己的服饰问题:力求服饰整洁、美观、得体,既要体现自己的个性,又要与自己的年龄、身份和一定的时间、地点和场合相吻合。

(2)目光技巧。人们常说,眼睛是“心灵窗户”。索菲亚·罗兰说过:“我的眼睛是准确反映我灵魂的一面镜子。如果你对我十分了解,你便能从我的眼睛知道我是欢乐还是悲愁,是烦恼还是平静,是厌弃还是喜爱。”可见,目光是人际交往中重要的信息来源,它显示着人的心灵深处的信息。在一般文化背景中,在互相不太亲密的交往对象之间,直愣愣地盯住对方,往往是一种失礼行为,而上下打量更是一种轻蔑和挑衅的表示。所以,在人际交往中,应该注意自己目光的运用技巧,做到既不侵犯对方,又能传达信息,同时融洽彼此关系。

(3)体态技巧。在人际交往中,人的举手投足,都能体现特定的态度,表达特定的含义。生活中,如果表现热情和兴趣,往往身体略微倾向交谈的对方,并伴有微笑、注视等;身体后仰表示傲慢;侧转身体表示厌恶和轻蔑;背朝人家表示不屑理睬等等。此外,交往中一些体态不利于良好人际关系的建立,如拉拉扯扯、指手画脚、当众伸懒腰、挖鼻孔、掏耳朵、打哈欠、大声说笑等。

(4)距离技巧。在交往中,交际距离是一种特殊的无声语言,对人们传达情感思想、建立关系具有重要的作用。心理学家通过观察和实验发现,人都具有一个把自己圈住的心理上的空间,它就像一个无形的气泡一样为自己割据了一定的领土。一旦被人侵犯,就会感到不舒服或不安全,甚至恼怒起来。每个人都有保护自己个体空间的需要,这并不是拒绝与人交往,而是想在个体空间不受侵犯的情况下自然交往。因此,在交往中,我们应该注意不能随便进入别人的空间,而应该保持一定的距离。在交往中,人们交往的空间距离会因不同的民族、不同的文化和不同性别而不尽相同。大学生在交往中应该根据相互关系的性质和类型来调整与人交往的最佳空间距离,以利于增进人际关系。

三、培养良好的个性品质

个性品质是影响人际吸引的深层而持久的因素,在人际交往中起着重要的作用。因为个性的缺陷往往是导致人际交往心理障碍的背景因素,甚至是本质因素。一般来说,具有豁达大度、克制忍让、温和亲切、正直诚实、谦和热情等优良个性的人,往往具有和谐融洽的人际关系。而心胸狭隘、猜忌多疑、虚伪滑头的人,很难搞好人际关系。我国心理学家黄希庭曾以大学生为对象,揭示了大学生中受欢迎与受排斥的个性特征,见表4.1。

表4.1 大学生中受欢迎和受排斥的性格特征

续表4.1

大学生可以对照以上表格,努力培养受欢迎的个性品质,消除受排斥的个性因素,以赢得良好的人际关系。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我要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