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理论教育 陕西集邮活动概述-陕西集邮史

陕西集邮活动概述-陕西集邮史

时间:2024-04-27 理论教育 版权反馈
【摘要】:1999年12月31日,咸阳市集邮协会在市邮政三楼会议室召开了第四次会员代表大会。郑明孝代表市邮协第三届理事会作题为《团结务实,开拓奋进,进一步繁荣我市集邮事业》的工作报告,选举产生了咸阳市集邮协会第四届理事会。大会表彰了咸阳集邮20年先进集体和先进个人。

陕西集邮活动概述-陕西集邮史

第三节 咸阳市集邮活动

咸阳是中国历史上第一个多民族中央集权制封建社会秦王朝的国都。公元前350年,秦孝公将秦国的首都从雍(今陕西凤翔)迁到了咸阳,实行变法,国力渐强;公元前221年,秦王嬴政统一了中国,以咸阳为国都,建立了专制主义中央集权制的政治制度,自称始皇帝。从此咸阳成为了全国的政治、经济文化中心,也是当时世界上最大最繁华的都市。在此后的1000多年的时间里,咸阳作为11个王朝的京畿属地,在中国封建社会的发展历史中继续扮演着重要的角色。悠久的历史,厚重的文化,给咸阳这块凝重的黄土地留下了丰厚的文化积淀和灿烂的古代文明,星罗棋布的文物古迹和文化遗存使咸阳成为了一个天然的历史博物馆。历史发展到了今天,作为“中华第一帝都”的咸阳已经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但是,历史留给这座古老城市的厚重文化和人文元素得以传承,得以弘扬,并焕发出时代的青春。作为全国历史文化名城、中国优秀旅游城市、全国甲级对外开放城市、中国魅力城市的咸阳,已经成为了我国西部的明星城市。

咸阳的集邮文化事业就是在这块古老文明又充满现代气息的土地上茁壮成长着。

从1998年到2010年是咸阳集邮事业巩固、提高、发展的13年。虽然随着社会的发展,文化娱乐的方式多元化,加之受集邮大环境中出现了一些变化和不利因素的影响,集邮活动进入了相对的低谷阶段,但是也给了集邮文化一个冷静思考的机会,使得集邮协会在巩固集邮队伍、发展集邮骨干力量、提高会员素质、深入集邮文化理论研究、扩大集邮文化影响等方面有了较大的空间。在这种大背景下,咸阳的集邮文化事业在市邮政局和上级邮协的领导下,紧紧依靠集邮骨干和广大集邮爱好者,与时俱进,开拓进取,取得了较大的成绩,使咸阳的集邮事业得到了巩固、提高和发展。

一、组织建设

根据市邮协章程和上级的有关决定,在这13年中,咸阳市集邮协会共召开了3次会员代表大会。1999年12月31日,咸阳市集邮协会在市邮政三楼会议室召开了第四次会员代表大会。郑明孝代表市邮协第三届理事会作题为《团结务实,开拓奋进,进一步繁荣我市集邮事业》的工作报告,选举产生了咸阳市集邮协会第四届理事会。

咸阳市集邮协会第四届理事会:

(团市委、市文化局各有1个常务理事名额)

理事:

贾亚西 肖可智 曹少伟 李建辉 赵天堂 张翟西滨 孟保强(市文化局、团市委、兴平局、礼泉局、泾阳局、武功局、乾县局、长武局、彬县局、淳化局、旬邑局、永寿局各有1个理事名额)

2004年6月4日,咸阳市集邮协会在市邮政局九楼会议室召开了第五次会员代表大会,咸阳市集邮协会成立20周年纪念大会同时召开。林波代表市邮协四届理事会作题为《高举先进文化旗帜,与时俱进,开创咸阳集邮文化事业的新局面》的工作报告,选举产生了咸阳市集邮协会第五届理事会。高克明作题为《咸阳集邮20年的辉煌之路》的讲话。大会表彰了咸阳集邮20年先进集体和先进个人。

咸阳市集邮协会第五届理事会:

常务理事:

王志英 王哲准 李 磊 陈西钊 祝晓敏 雷保杰 贾亚西 孟保强 王喜斌(市文化局、市政府接待处、市旅游局、团市委、市老龄委、彩电厂、渭河电厂各有1个常务理事名额)

理事:

锦江 王卫华 黄晓天 刘树新 冯永红 陶继东 谢守成 谈立峰(市文化局、市政府接待处、市旅游局、团市委、市老龄委、彩电厂、渭河电厂各有1个理事名额)

咸阳市集邮协会第五届理事会专门工作委员会:

邮展工作委员会:

学术宣传工作委员会:

青少年集邮工作委员会:

老年集邮工作委员会:

咸阳集邮20年集邮先进集体:

国棉一厂子弟学校集邮协会

咸阳集邮20年集邮先进个人:

2009年6月12日,咸阳市集邮协会在市邮政局召开了第六次会员代表大会。董社教代表市邮协第五届理事会作题为《发展集邮事业,弘扬先进文化,为两个文明建设和构建和谐社会而努力》的工作报告,修改了《咸阳市集邮协会章程》,选举产生了咸阳市集邮协会第六届理事会,表彰了咸阳市集邮先进集体和先进个人。

咸阳市集邮协会第六届理事会:

常务理事:

理事:

咸阳市集邮先进集体:

咸阳市集邮先进个人:

2010年2月7日,市邮协召开六届二次会议,鉴于工作调动,免去董社教的咸阳市集邮协会会长职务,选举任树林为咸阳市集邮协会会长。

在这13年中,咸阳市的乾县、礼泉、兴平、三原等10个县(市)区的集邮协会都进行过1—2次的换届工作。至2010年咸阳市的基层邮协已经达到68个,会员最多时达2万余人。另外还有许多集邮小组和集邮沙龙经常开展活动。

2004年7月13日,咸阳市部分原地集邮爱好者经过多年筹备,成立了隶属市邮协的咸阳原地集邮研究会,制订了研究会章程。王博任会长,孟保强任副会长,王喜斌任秘书长。

2009年10月1日,长庆油田咸阳老年集邮协会成立,付贵荣任会长。

市邮协贯彻落实陕西省集邮协会有关实行会员分级管理的精神,审查和报批了咸阳市的陕西省集邮协会资深会员共计84人。

2002年9月第一批42人:

2002年11月第二批41人:

2004年11月第三批1人:王西安

2000年4月18日,陕西省集邮协会第五次会员代表大会在西安召开,市邮协的高克明、赵润民、林波、钱和出席了会议,

2008年4月10日,陕西省集邮协会第六次会员代表大会在西安召开,市邮协的孟保强、王辉、祝晓敏、王博、张康虎、高克明、王喜斌出席了会议,朱晓敏、王辉、孟保强被选为省邮协第六届理事会理事。2002年8月,市邮协会员史楫堂、张为民被评为中华全国集邮联合会成立20周年表彰的集邮先进个人。同年,在陕西省集邮协会成立20周年时,咸阳202所集邮协会和兴平市集邮协会被评为先进集体,金克、李磊、贾亚西、王进利被评为先进个人。

二、集邮活动

1.经常性的集邮活动

开展经常性的集邮活动是集邮协会保持旺盛生命力的有力保证。13年来,咸阳市集邮协会紧紧围绕党和国家的大政方针,结合省市的中心工作,配合重大节日、重要纪念日和重大活动,开展了丰富多彩、各具特色、富有时代特征的集邮文化活动,形成了一定的社会影响,体现了集邮文化的社会效益。

1999年12月20日,为庆祝澳门回归祖国,中国邮政发行了《澳门回归祖国》纪念邮票,市邮协、市邮票公司组织了大型专题集邮营销活动纪念这一重大事件

2000年12月31日世纪交替之日,市邮协、市邮票公司结合咸阳市人民政府“敲响新世纪钟声”活动,在市人民广场举行了“迎接新世纪”集邮营销活动,市邮政局启用了2枚纪念戳供集邮爱好者和市民加盖。

2001年10月28日,《昭陵六骏》邮票在西安和咸阳首发,“陕西大唐集邮文化周”活动同时举办,西安市和咸阳市分别举行了首发仪式。全国集邮联会长刘平源亲临咸阳为邮票首发式剪彩。这次文化周活动有书画摄影、集邮展览,还有昭陵六骏复制品揭碑仪式、文艺演出、邮品展销和邮票设计家现场签名等活动,在咸阳各界引起强烈反响。市邮政局为集邮展览启用纪念戳1枚。

2002年5月28日,市邮协联合市体育局、蓝马集团举办了“为中国足球队首次出征世界杯喝彩壮行”万人签名活动。

2003年2月22日,配合《中国古代书法——篆书》邮票的发行,市邮协邀请咸阳书画界人士为邮品营销举办义书活动。2003年10月10日,市邮协组织部分老年会员和集邮骨干参加了陕西省老年集邮联谊会成立大会。

2005年4月22日,市邮协组织资深会员参加了《世界地球日》邮票泾阳首发式活动。泾阳县邮政局启用了1枚纪念戳。2005年4月29日,《乾陵壁画——端杯侍女图》专用邮资图普通邮资信封在咸阳首发,市邮协组织了首发仪式,同时加印了一批邮资封,咸阳邮政和乾县邮政分别启用了一枚纪念戳。

《昭陵六骏》邮票首发当日在礼泉九嵕山举行了仿制浮雕揭幕仪式

2006年4月24—26日,市邮协组织部分会员参加了陕西省老年集邮联谊会组织的红色集邮文化之旅延安行活动,制作了一批革命圣地原地邮品。2006年6月,市邮协会员一行8人前往太原参观“光辉的历程——纪念中国共产党成立85周年”全国集邮展览,2006年7月22日,日本宇治市和中国咸阳市结为友好城市20周年,“日本宇治—中国咸阳第十届集邮联展”在宇治举行,市邮协首次组团参加咸阳市友好访问团前往日本宇治参观访问。2006年12月26日,咸阳市第五次党代会召开,市邮政局和市邮协特发行纪念封1枚,启用纪念戳1枚。

2007年10月15日,陕西省青少年集邮展览在安康举办,市邮协组织部分会员前往观摩并参加了相关活动。

2008年5月20日,《抗震救灾众志成城》附捐邮票发行,市邮资票品局和市邮协举办大型首发活动,市邮政局启用宣传戳1枚。2008年7月13日,北京奥运会火炬传递到达咸阳,市邮政局和市邮协启用纪念戳4枚。2008年8月8日,《第29届奥林匹克运动会开幕纪念》邮票发行,市邮协在市集邮中心门前组织了邮票首发活动,市邮政局启用了纪念戳1枚。2008年11月21日,市邮政局启用由市邮协会员王博和王喜斌设计的“咸阳博物馆”、“汉景帝阳陵”2枚风景日戳。

2009年3月28日,市邮政局启用由市邮协会员王博和王喜斌设计的“唐杨贵妃墓”和“茂陵博物馆”2枚风景日戳。2009年4月10日,“中国2009世界集邮展览”在河南洛阳举办,市邮协部分会员前往参观学习。2009年9月13日,市邮票公司、市邮协组织了《唐诗三百首》邮票的首发和邮品营销活动,市邮政局启用首发纪念戳1枚。2009年10月1日,市邮票公司、市邮协组织了《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60周年》和《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60周年首都阅兵》邮票的发行和营销活动。

2010年2月6日,市邮政局启用了“西安咸阳国际机场”、“崇文塔”和“中华人民共和国大地原点”3枚风景日戳。2010年2月7日,市邮协新春联谊会暨市第五届邮品交流会在咸阳市邮政局会议室举行,来自咸阳市和西安市的集邮爱好者50余人参加,成交金额达2万余元。2010年2月26日,《中国集邮报》主任记者王宏伟一行3人来到位于咸阳市泾阳县的中华人民共和国大地原点作“中国极地之旅”集邮活动,市邮协秘书长魏国、副会长聂曼霖等人作陪。《中国集邮报》作了专题报道后,全国各地千余名集邮爱好者来信,要求加盖“中华人民共和国大地原点”风景日戳和中国的最中心邮局——泾阳永乐邮局邮政日戳。2010年5月15日,《中国古代书法——行书》邮票发行,市邮协组织部分会员前往乾陵和昭陵制作原地邮品。2010年8月16日,市邮协、兴平市集邮协会在两地举行《民间传说——牛郎织女》邮票首发式活动。市邮协印制纪念封一套4枚,市邮政局启用纪念戳1枚,兴平邮政局启用纪念戳2枚。2010年10月9日,“日本宇治—中国咸阳第十四届集邮联展”在日本宇治举行,市邮协会长任树林等一行5人前往参加了相关活动。市邮协选送了5部邮集参加了联展。2010年11月7日,值2010北京国际邮票钱币博览会召开之际,市邮政局启用了“秦汉瓦当四神·青龙”、“秦汉瓦当四神·白虎”、“秦汉瓦当四神·朱雀”和“秦汉瓦当四神·玄武”4枚风景日戳,由市邮协常务理事严周臣设计。

2.集邮活动日和集邮培训

为提高集邮协会的凝聚力,吸引更多的人加入到集邮队伍中来,扩大集邮文化的影响,市邮协腾出一间办公室,配备了必要的设施,建立了集邮者之家,使会员有了一个互相交流、学习和提高的场所。市邮协在实践过程中,逐步形成每月一次的集邮活动日制度,坚持活动不间断。近年来,在每个活动日中,用一个小时的时间进行集邮知识讲座,由各有擅长的会员讲授有关集邮知识和集邮体会。这样的集邮讲座每年都在10次左右,讲座内容丰富、易懂,很适合普及集邮知识。

市邮协还积极参与上级举办的有关集邮知识培训班、集邮知识讲座、集邮文化论坛等活动,以提高会员的集邮水平。

2001年3月25—30日,市邮协选派3名会员参加了省邮协在西安举办的第三期邮展征集员、评审员培训班。

2002年4月10—12日,市邮政局为了加强集邮工作的规范化管理,举办了集邮干部业务培训班。参加培训的有各区县邮政局主管局长、主管集邮业务的经理、业务管理人员和经营部主任及部分集邮协会会员近50人。

2004年5月12日,由省邮政局、省邮协、全国集邮联学术部以及《集邮》杂志、《中国集邮报》等多家集邮媒体主办的“集邮文化论坛·2004西安”召开,市邮协组织十多名会员前往西安听讲学习。

2005年5月12—16日,由省邮协承办的“西北五省区邮展高级培训班”在西安举行。市邮协选派金克、张为民、王喜斌3名资深会员参加学习。

2006年9月23日,市邮协组织部分会员前往西安参加了省邮协举办的“新长征集邮热点问题研讨会”。

2007年5月3—7日,市邮协资助1名会员参加了全国集邮联在杭州举办的国际集邮培训研讨班。

2010年6月21—23日,市邮协选派聂曼霖、周五奎参加了由省邮协在西安举办的集邮骨干培训班。

2010年11月18—20日,陕西省青少年集邮活动示范基地校长、辅导员培训班在西安举办,市邮协组织三原县南郊中学相关人员参加。

3.集邮学术研究

13年来,市邮协在普及集邮文化知识的同时,还加强了对集邮的探讨与研究,不断提升集邮文化的内涵,促进集邮活动的深入开展。早在1986年市邮协就成立了集邮学术研究小组,把热爱集邮、邮识丰富、具有研究写作能力的集邮骨干组织起来,进行集邮学术研究。撰写了一批质量较高的集邮学术研究文章,有的被《中国集邮年鉴》收录。2000 年5月31日,市邮协古渡邮票研究会的成立和2004年7月13日市邮协原地集邮研究会的成立,标志着咸阳集邮学术研究达到了新的阶段。

2001年8月,市邮协会员王喜斌的《光辉的历程伟大的实践》一文在省邮协举办的“纪念中国共产党成立八十周年集邮征文”中获得二等奖。

2004年5月,省邮协编辑的《陕西省集邮文选1982—2002》收录了咸阳市赵润民等5名作者的6篇集邮论文

2005年初,为总结咸阳市集邮学术研究的成绩和经验,市邮协决定编印《咸阳集邮学术论文选编1991—2005》,并成立了编辑委员会。编委会主任由市邮政局局长林波担任,副主任由朱根舍、陈西钊、赵润民担任。编委会成员有李磊、金克、王喜斌、史楫堂。责任编辑为孟保强、聂曼霖、贾亚西、张康虎。2006年9月,《咸阳集邮学术论文选编1991—2005》面世,收录了咸阳市邮协8名会员的集邮学术论文共23篇。内容涉及邮驿史、邮政史、新中国邮品研究、集邮文化论述等方面,这是咸阳集邮学术活动的一项重要成果。

2005年4月29日,市邮协结合咸阳创建全国魅力城市活动,召开了“魅力城市与集邮文化”研讨会。省邮协名誉会长徐山林以及集邮家、作家、学者田润德、宋小林、李星、商子雍、程海、峭石、张世民等出席并进行了研讨。

4.青少年集邮

抓好青少年集邮工作是关系到集邮事业可持续发展的大事。13年来,市邮协积极配合学校的素质教育,努力营造校园集邮的文化氛围,坚持以丰富的邮品对青少年进行爱国主义集体主义和社会主义的思想品德教育,丰富青少年的第二课堂内容,促进青少年身心的健康发展。

2000年9月,市邮协组织部分中小学生参加了“陕西省中小学生‘小小邮品设计家’竞赛”活动,报送作品86件,获得1个一等奖、4个二等奖、13个三等奖,咸阳市实验中学、渭城第二初中、实验小学、国棉一厂小学获得辅导员奖,市邮协获得组织奖。

2002年暑假期间,市邮协组队参加了省邮协组织的“延安行”青少年集邮夏令营活动。在夏令营举办的“以一枚邮票唱一支歌、一枚邮票讲一个故事、一枚邮票朗诵一首诗”为内容的集邮“三个一”比赛活动中,咸阳市小选手的合唱《每当我走在老师窗前》获得二等奖,张悦同学的独唱《南泥湾》获得三等奖,陈婉春同学的诗歌朗诵《我爱延安宝塔山》获得三等奖,康昭新同学获得优秀奖,市邮协获得组织奖。

2003年4月,礼泉县集邮协会把集邮展览办到学校,并邀请集邮家田润德为青少年讲授集邮知识。

2005年4月,咸阳市技工学校被全国集邮联授予“青少年集邮活动示范基地”称号。(www.xing528.com)

2005年,市邮协组织青少年参加由省教育厅、团省委、省邮政局和省邮协联合举办的“陕西省青少年集邮文艺作品比赛”。8月,比赛成绩揭晓,咸阳市的吴梦、白歌同学获得书法类三等奖,鱼天同学获得作文类二等奖,顾坚、杨婷婷同学获得作文类三等奖,市邮协和风轮小学获得了组织奖。2005年12月,省邮协编辑的《陕西省青少年集邮文艺作品选》一书收录了咸阳市4名青少年的集邮文艺作品4幅(篇)。

2007年10月15日,陕西省青少年集邮展览在安康市举行,市邮协选送5部邮集参展,获得1个二等奖和1个三等奖。

2009年12月,由团省委、省妇联、省邮政公司、省邮协联合举办的“‘我爱祖国’集邮知识竞赛”评审揭晓,咸阳市的李紫璇同学获得一等奖,边雯同学获得三等奖。

2010年5月,为配合《中国集邮报》举办的“‘小公民’道德知识建设集邮知识竞赛”,市邮协在长庆石油助剂厂子弟学校和咸阳市方圆小学开展了活动,培养了青少年的集邮兴趣。

2010年6月2日,市邮协常务理事周五奎在咸阳市方圆小学讲授集邮知识,市邮协给同学们赠送了集邮图书和盖销邮票。

5.集邮宣传

加强集邮文化的宣传,普及集邮文化知识,提高人们对集邮文化的理解与认同,是邮协的一项长期的基础工作。多年来,市邮协鼓励和支持会员和集邮爱好者积极向省内外媒体撰稿,宣传集邮文化知识,特别是宣传咸阳的集邮文化活动。据不完全统计,13年来,咸阳的集邮爱好者向《集邮》、《集邮博览》、《中国集邮报》、《集邮报》、《集邮天地》、《西安集邮》等省内外集邮报刊投稿(被采用)达300余篇。写稿的人数在增加,稿件的质量在提高,宣传的影响在扩大。由于成绩突出,市邮协的史楫堂、王博、贾亚西等同志被《集邮天地》报评为创刊20周年优秀通讯员和优秀作者。

2005年10月,由市邮协会员王喜斌设计的“咸阳集邮”徽标被咸阳市集邮协会和咸阳市邮票公司选中并正式启用,徽标由淳化大鼎的艺术造型、邮票艺术造型及咸阳集邮的中英文文字组成,寓意着咸阳集邮文化深深扎根于咸阳这块具有悠久历史和文化底蕴的大地之中,体现了咸阳集邮“面向社会,传播文明”的发展理念,是集邮文化和人文咸阳有机结合的艺术再现。“咸阳集邮”徽标的正式启用,扩大了咸阳集邮的社会影响。

2005年11月,根据广大会员的要求和形势的需要,市邮协克服了种种困难,编印了《咸阳集邮信息》试刊号。2006年4月,《咸阳集邮信息》编委会成立,朱根舍任主任,陈西钊、王喜斌任副主任。编委会委员有朱根舍、陈西钊、李磊、金克、王喜斌、贾亚西、张康虎。主编为王喜斌,编辑有李磊、贾亚西、张康虎。2006年3月和2007年9月,又分别编印了《咸阳集邮信息》试刊二号和试刊三号,三期共刊登会员的各类集邮文章26篇。

6.咸阳原地集邮研究会

自2004年7月13日咸阳原地集邮研究会成立后,在市邮协的领导下,发挥自身优势,积极有效地开展工作。在深入研究和探讨原地集邮理论的基础上,结合我国的原地集邮现状,探索着适应当今集邮趋势又具有地域特点的原地集邮之路,取得了一定的成绩。

研究会会员在与全国各地原地集邮组织和个人广泛联系、互相交流的同时,还积极为咸阳集邮爱好者义务办理一些原地邮品,他们不计报酬,不辞辛苦,甘愿为原地集邮的发展作出自己的贡献。几年来,他们先后赴陕西的西安、汉中、延安、临潼、户县、华阴、泾阳、兴平、乾县以及宁夏会宁、河南洛阳、上海等地义务为会员办理《世界地球日》、《柳毅传书》、《八仙过海》、《朱鹮自然保护区》、《红军长征胜利70周年》、《中国书法——隶书》、《端杯侍女图》、《民间灯彩》、《神骏图》、《华山》、《户县农民画》、《西安事变70周年》、《中国2009世界集邮展》、《清明节》、《昆曲》、《2010上海世博会》等邮资票品的原地实寄,受到了会员的欢迎和称赞。

原地集邮研究会还积极向有关部门推荐、协商,促成了咸阳邮政新一代风景日戳的刻制启用,并积极参与设计和刻制工作之中。其中的《汉景帝阳陵》风景日戳还被全国风景日戳研究会评为2008年度十佳风景日戳,为发展咸阳的集邮事业,宣传咸阳的文化和文明作出了自己的努力。

三、集邮展览

集邮展览是检验集邮活动成果和水平的重要标志,也是集邮活动发展的必然阶段。13年来,咸阳市集邮协会在市邮政局的领导和支持下,依靠广大会员,配合党和国家及省市中心工作,结合咸阳的具体情况,举办了丰富多彩、各具特色的集邮展览,展现了咸阳集邮文化的水平和成果。集邮展览的规格和水平逐年提高,不断有新的作者和新的邮集作品出现,显示了咸阳集邮活动不断向前发展的可持续性和广泛的群众性。

1.中国咸阳—日本宇治集邮联展

在咸阳市集邮协会举办和承办的各种集邮展览中,最具特色,最有影响力的就是中国咸阳—日本宇治的集邮联展了。

咸阳与日本宇治邮友互赠邮品

中国咸阳市和日本宇治市于1986年结为友好城市,此后两市之间的经济、文化等方面有了更多的交流与交往。1998年初,经咸阳市对外友好协会牵头,日本宇治市邮趣俱乐部荒木裕美、川西强等人在咸阳参观访问期间,同咸阳市邮电局领导、集邮协会理事进行座谈,就举办集邮联展一事达成了共识。在此基础上于1998年2月13—15日在咸阳举办了“中国咸阳—日本宇治首届集邮联展”,展出了宇治的1部邮集和咸阳的2部邮集。1998年11月,市邮电局和市邮协派员赴日本宇治市进行回访,并在11月28—29日举办了“中国咸阳—日本宇治第二届集邮联展”,同时参观了宇治市邮政局和宇治市邮趣俱乐部。在东京还会见了日本邮趣协会负责人落合宙一(水原明窗之子),参观了邮票展览馆,与日本集邮界人士进行了座谈和交流。

中国咸阳—日本宇治集邮联展在1998年举办了两届以后,从1999年开始每年举办一次,两市轮流承办,由双方共同征集作品。由于是非竞赛级集邮联展,所以参展作品题材广泛,不拘一格,多以反映中日两国的历史风貌、文化风韵和自然风光为主,吸引了大批的观众。通过集邮联展,增加了两市集邮者之间的友谊,也加深了两市人民之间的了解和友谊,提高了咸阳的域外知名度,为咸阳的经济发展和文化建设作出了贡献。现在,集邮联展已经成为两市之间文化交流活动的重要组成部分。

从1998年到2010年,中国咸阳和日本宇治的集邮联展共举办了14次,其中咸阳市集邮协会承办了7次,咸阳有36人参加过联展,参展的邮集达101部(包括同一部邮集在两地参展)。

2.集邮展览形式多样

13年来,市邮协以弘扬先进文化为己任,紧密围绕党和国家的大政方针,结合中心工作,适时地举办一些形式多样的集邮展览,以扩大集邮文化的影响。同时对于基层单位举办的集邮展览给予指导,或是共同举办,或是给予支持,很好地体现了集邮文化的普及性和社会效益。

2001年4月24—26日,市邮协与西北国棉一厂联合举办了庆祝该厂建厂五十周年集邮展览,展出邮集8部。

2002年4月21日,市邮协与彬县邮政局联合承办了《聊斋志异》第二组“翩翩”图邮票原地首发活动以及咸阳彬县风情文化周集邮展览,展出邮集10部。陕西省集邮协会名誉会长徐山林、陕西省邮政局局长王保成等出席了首发式。

2003年10月23日至11月30日,市邮协举办了金秋集邮、书画巡回展览,展出邮集12部。市邮协印制了“马踏飞燕邮资明信片”加字参观券1枚,市邮政启用纪念戳1枚。在咸阳、兴平、三原等地及厂矿企业展出十余场,观众达4000余人次。

2004年6月4日,为庆祝市邮协第五次会员代表大会的召开以及纪念市邮协成立20周年,市邮协举办了“咸阳市集邮汇报展览”,展出邮集14部。市邮政局和市邮协发行纪念封1枚,启用纪念戳2枚。

2005年11月1日,市邮协与陕西科技大学共同举办了该校首届集邮展览,展出邮集18部。

2006年10月9日世界邮政日,市邮协组织了12部邮集进行了巡展,先后在市集邮中心门前、礼泉、乾县等地展出。

2008年4月26日,为配合乾县邮政局举办的迎奥运营销活动,市邮协在乾县广场举办集邮展览,展出邮集6部,并组织会员前往乾陵制作相关的原地邮品。

2009年8月27日,市邮协与中铁电气化局西铁建筑公司共同举办了该公司首届集邮展览,展出邮集8部,市邮政局启用纪念戳1枚。

2009年11月25—28日,为庆祝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60周年,长庆油田咸阳老年邮协举办了该会成立后的第一次集邮展览,展出邮集25部。市邮协给于大力支持,共同发行了1枚纪念封,市邮政局启用了2枚纪念戳。

3.参加省级以上邮展创佳绩

在组织好自办的集邮展览基础上,市邮协还积极组织有一定基础和能力的会员参加陕西省以及全国的集邮展览,以展示咸阳的集邮成果和集邮水平,学习他人的编组邮集经验,向更高的目标迈进。在这13年间,市邮协共组织了36部邮集参加了省级以上的集邮展览,取得了较好的成绩。

2000年10月13日,市邮协征集选送了6部邮集参加了陕西省“利君沙”杯开放类集邮展览,王喜斌的《带您游三秦》获得了一等奖,这是当时咸阳市的邮集在省级邮展上获得的最高奖项。另外还获得了1个二等奖和3个三等奖。

2001年9月21日,金克的《民国交通图税票》获得了2001年中华全国集邮展览银奖,这是当时咸阳市的邮集在全国邮展上获得的最高奖项。

2004年4月29日,市邮协选送的2部邮集参加了陕西省老年集邮联谊会成立一周年集邮展览,王喜斌的《中华文明之“四”》(一框)获得三等奖。

2006年6月30日,聂曼霖的《JP邮资片错变体研究》获得了纪念中国共产党成立85周年全国集邮展览二等奖,这是咸阳市邮政用品类邮集第一次在全国性邮展上获奖。

2006年12月2日,张为民的《纺织》邮集获得了2006“德胜杯”全国专题集邮展览镀银奖,这是咸阳市专题类邮集第一次在全国性邮展上“挂银”。

2008年9月19日,金克的《民国交通联运图税票》获得了2008年中华全国集邮展览镀金奖,这是咸阳市邮集第一次在全国性邮展上“沾金”。

2009年9月7日,赵成仁的极限类邮集《京剧行当》获得了陕西离退休干部庆祝新中国成立60周年书画摄影集邮展览三等奖,这是咸阳市极限类邮集第一次在省级邮展上获奖。

2009年10月17日,市邮协组织了8部邮集参加了陕西省庆祝新中国成立60周年集邮展览,获得了1个荣誉奖(视同金奖)、1个金奖、1个银奖和3个铜奖。邮集类别有税票类、专题类、邮政用品类、航天类、极限类和一框类,表现出了咸阳市参展邮集向着高水平和全面性发展的良好倾向。

2010年9月28—30日,市邮协选送了2部邮集参加了在西安举行的庆祝陕西省妇联成立60周年集邮展览。

13年来,咸阳的邮集作者认真学习集邮知识特别是邮集编组知识,在参加的陕西省和全国邮展上取得了突破性的成绩,使咸阳的集邮文化事业迈上了新的台阶。据统计,从1998年到2010年,市邮协有16人参加过省级以上集邮展览,参展邮集36部(其中有些邮集多次参加不同级别、不同主题的邮展)。市邮协选送的邮集在全国集邮展览上获得镀金奖1个,银奖1个,镀银奖1个,二等奖1个,铜奖1个。在省级集邮展览中获得金奖2个,一等奖1个,银奖1个,二等奖3个,铜奖3个,三等奖9个。

四、集邮人物

聂曼霖,1955年生,西安市人。咸阳市国棉七厂劳动服务公司经理、咸阳市集邮协会常务理事、副会长。陕西省集邮协会资深会员。从上小学开始集邮,曾一度中断,20世纪80年代初重新集邮。

2006年在太原全国集邮展览上,《JP邮资片错变体研究》获一框类二等奖;2009年在陕西省庆祝新中国成立60周年集邮展览上,《纪念邮资明信片》获邮政用品类银奖。

在工作单位担任邮协会长,为宣传集邮文化,普及集邮知识,举行过集邮知识讲座。为400多名会员义务预订、领取、发放邮品。积极完成市邮协安排的工作任务,协助会员办理首寄封片,协助会员编组邮集。同时也写了一些研究性邮文,分别刊登在《中国集邮报》、《集邮博览》、《集邮报》、《集邮天地》上。多次被评为咸阳市集邮先进个人。

赵成仁,1931年生,西安市人。咸阳市广播电视局退休干部、咸阳市集邮协会常务理事。陕西省集邮协会资深会员。

20世纪80年代开始集邮。1992年在咸阳市成立了第一个行业集邮协会——咸阳市广电系统集邮协会,任会长。多年编组邮集十多部,达到每年至少有一部新邮集问世。其中《中国航天历程》在陕西省庆祝新中国成立60周年邮展中获专题类铜奖。突出特点是紧跟时政编组邮集,紧扣时代潮流,宣传党的领导,宣传社会主义文化事业,弘扬祖国的传统优秀文化。

多年在广电系统集邮协会担任会长,热心为会员服务,发展邮协会员,预订邮票数在咸阳市名列前茅。通过自身编组邮集,吸引了单位员工积极入会。支持市邮协的邮展工作,使自己编组的邮集到工厂、进学校有了新内容,其中《走进毛泽东》、《中国航天历程》邮集既是普及集邮文化,又是传统教育的好教材。性格刚直,直言不讳,经常对邮协的工作提出有针对性和建设性的意见或建议,促进了邮协工作的改进,得到了大家的尊敬。多次被评为陕西省和咸阳市集邮先进个人。

王喜斌,1949年生,西安市人。兴平市兴化集团公司退休工人、兴平市集邮协会副会长,咸阳市集邮协会常务理事、副秘书长。陕西省集邮协会资深会员。

1960年开始集邮,1992年发起成立了兴化集邮协会,任会长。2004年发起成立了咸阳原地集邮研究会,任秘书长。

1993年开始编组邮集,《中国文学史》获兴平市邮展二等奖;《带您游三秦》获省开放类邮展一等奖;《中华文明之“四”》获省老年集邮联谊会一周年国庆邮展三等奖;《唐代文学与艺术》获陕西省庆祝新中国成立60周年邮展铜奖。在咸阳和日本宇治举办的15届集邮联展中,多部邮集参加了其中的12届。在《集邮博览》、《集邮天地》、《集邮报》等发表集邮报道和研究文章数十篇,曾被《集邮天地》报评为优秀作者。写有多篇集邮论文,有的被收入省、市编辑的集邮论文选。2001年,《光辉的历程伟大的实践》获陕西省纪念建党80周年集邮征文二等奖。多次被评为咸阳市集邮先进个人。2008年参加了省邮协第六次代表大会。

完成了市邮协五大、六大工作报告和会议文件的起草,参与了大会的筹备工作。协助市邮票公司编撰部分集邮礼品册的文案。参与编撰《咸阳集邮学术论文选编》,主编《咸阳集邮信息》,主笔《陕西集邮史1998-2010》咸阳部分。为咸阳集邮资料的收集、整理、建档工作做出了成绩。协助市邮协策划筹备邮票的首发式、集邮展览、集邮研讨会等活动。帮助其他集邮者编组邮集。设计了集邮展览、集邮活动纪念封、戳、门券等,参与设计了咸阳4枚风景日戳,为市邮协和邮票公司设计了“咸阳集邮”徽标。

五、集邮业务

集邮活动的蓬勃开展,扩大了集邮文化的社会影响,吸引着更多的人加入到集邮队伍中来,从而增加了对集邮产品的需求,促进了集邮营销工作。反过来,集邮公司经济效益的提高,又为集邮活动的开展提供了有力的保证。实践证明,集邮活动和集邮营销工作是互相促进、共同发展的,只要在认识上不断提高,在思路上不断拓宽,就可以取得很好的社会效益和经济效益。在这方面,咸阳市邮票公司和集邮协会都作了有益的尝试。

根据咸阳的历史地位和现实需要,13年来,市邮票公司和市邮协相继策划开发了具有咸阳地域特点、时代精神特征和体现都市文化气息的集邮文化产品,满足了市场的需求,促进了集邮文化的传播与发展。

1.首发式和营销活动

13年来,市邮票公司和市邮协结合重要节日和重大事件,适时地举办了一些邮票的首发式,同时开展了集邮品营销活动,既满足了集邮爱好者的需要,又增加了业务收入,也扩大了集邮文化的社会影响。

1999年举办了《澳门回归祖国》、《20世纪回顾》邮票的首发式。

2000年参加了《小鲤鱼跳龙门》邮票韩城首发式的营销活动。

2001年举办了《昭陵六骏》邮票首发式和“大唐集邮文化周”及营销活动。

2002年举办了《聊斋志异》“翩翩”图邮票首发式和“咸阳彬县风情文化周”及营销活动。

2003年举办了《中国古代书法——篆书》首发式及义书活动和《万众一心抗击“非典”》邮票首发式活动。

2004年举办了《柳毅传书》邮票首发式及营销活动。

2005年举办了《世界地球日》邮票、《端杯侍女》普资封首发式及营销活动。

2008年举办了《抗震救灾众志成城》邮票首发式、奥运火炬传递咸阳站营销活动、《第29届奥林匹克运动会开幕纪念》邮票首发式及营销活动。

2009年举办了《唐诗三百首》邮票、《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60周年》邮票首发式及营销活动。

2010年举办了《民间传说——牛郎织女》邮票的首发式和邮品营销活动。

2.开发集邮品和集邮礼品

为宣传咸阳的悠久历史和古代文明,提升咸阳的知名度,适应地方经济发展的需要,市邮票公司把集邮文化和宣传推介咸阳有机结合起来,开发了一些具有咸阳地域和时代特征且文化底蕴浓厚的集邮品和集邮礼品册,在邮协会员的积极参与下,相继开发了《走进咸阳》系列集邮礼品册,其中包括《走进咸阳——历史成语典故》、《走进咸阳——诗词歌赋咏咸阳》、《走进咸阳——秦风汉韵》集邮礼品册以及一些企事业单位的个性化邮票宣传册等。这些集邮礼品册、宣传册等一经推出便受到社会各界的关注和欢迎,有的还被咸阳市政府用作对外接待的礼品和宣传品,取得了一定的社会效益和经济效益。《走进咸阳——秦风汉韵》还获得了2005—2006年度全国最佳集邮品礼品类优胜奖,是全国唯一由地市级邮票公司策划开发获奖的集邮礼品册。

咸阳市邮协举办新春联谊会

2003年,结合党员先进性教育活动,市邮票公司开发了《巨粉娥》个性化邮票集邮册,被咸阳市委定为活动材料发至全市各基层党支部。

2010年9月16日,由市委宣传部和市邮政局联合策划发行的《中国第一帝都——咸阳》文化典藏邮册在咸阳举行了首发仪式,市邮政局发行1枚纪念封,启用2枚纪念戳。省邮协会长马凤炯、咸阳市委书记千军昌等出席了首发式。该邮册选用了相关的邮票、小型张、小版张和个性化邮票70余枚,集咸阳的历史文化、优势产业、投资环境等内容为一体,以独有的地域特色展现了咸阳深厚的历史文化底蕴,是外界了解咸阳、感知咸阳的又一文化窗口。鉴于这本文化典藏邮册的独特性,市委宣传部还特地发文建议将这本邮册作为咸阳市各级、各部门对外宣传的礼品册。

3.集邮专卖店

2010年6月29日,位于咸阳市繁华地段人民中路的中国集邮专卖店第103号连锁店——咸阳集邮专卖店正式开业,为咸阳的集邮业务的发展注入了新的活力。集邮专卖店主要经营中国集邮总公司开发的集邮产品、特许集邮品、贵金属仿印邮票制品、新中国邮票以及咸阳本地题材的集邮品,同时还提供新邮预订服务和产品定向开发服务。咸阳集邮专卖店以弘扬先进文化、促进集邮文化产业为己任,为集邮爱好者和社会各界热心提供集邮服务,努力打造以“邮”文化为核心的集邮文化品牌,提升集邮文化的社会影响力。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我要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