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理论教育 当前大学的困惑与解读,新生进入大学应关注的问题

当前大学的困惑与解读,新生进入大学应关注的问题

时间:2023-03-01 理论教育 版权反馈
【摘要】:“育人”仍是当代大学的核心精神与大学教育的最终目标。对此,将要步入大学的新生要有思想准备,在规划大学生涯时应有所选择。当前,与大学生生涯规划有关的、新生进入大学应当要关注的问题主要有以下几个方面。不了解自己就读的学校,是很难进行职业生涯规划的。

当前大学的困惑与解读,新生进入大学应关注的问题

●第二节 当前大学的困惑与解读

现代意义上的大学,经数百年发展,其办学理念和教学目标随社会发展而一变再变,但是其核心精神是不变的。“育人”仍是当代大学的核心精神与大学教育的最终目标。但是,该核心精神的显现与表述则因人、因时、因地、因文化传统而有所不同,在办学模式、课程设置、师资队伍建设和教学评价等教育、教学过程的许多方面,一些大学的理念与做法还不够完善,知行未能合一。对此,将要步入大学的新生要有思想准备,在规划大学生涯时应有所选择。

当前,与大学生生涯规划有关的、新生进入大学应当要关注的问题主要有以下几个方面。

第一,关于学校面貌。

新生都会关心自己进的是一所怎样的学校,有不少大学生甚至是由家长帮助选择学校的,因而对所进的学校更是不够了解。不了解自己就读的学校,是很难进行职业生涯规划的。

十多年来,我国几乎是全国性的轰轰烈烈地谋求大学升格:专科谋“完科”,“学院”谋“大学”,其中有些是为了适应社会经济发展而必要的,有些则是盲目和随意的。不少人都把建成研究型大学看成是一流大学的标志。其实不然!美国普林斯顿大学连续七年排名美国第一,该校学生数仅6 000多名(其中研究生1 999名),学科上没有医学、法学与商学。但普林斯顿大学绝对是世界顶尖大学,造就了25位诺贝尔奖得主和12位菲尔兹奖得主。美国加州理工学院至今也不谋求升格“大学”名称,目前全校教师仅300多名,大学生、研究生共2 100多名。但造就了31位诺贝尔奖得主,在航天航空、生命科学和物理学三个领域,是世界超一流水准!小学校,做大事业!学校定位问题,不仅涉及办学方向和成绩,也关系到学生对自己学业的定位和方向选择。

2006年,温家宝总理召开了四次关于高等教育的会议,他谈到了四个忧虑:第一,现在中国之所以没有完全发展起来,一个重要的原因就是没有一所大学能够按照培养科技发明创造人才的模式去办学,没有自己独到的创新,培养不出大师级的杰出人才;第二,高等院校的办学质量问题;第三,高等院校如何办出自己的特色;第四,中国公办的高校借了多少钱?3 000亿、4 000亿还是5 000亿?这里与办学定位有关的就是“创新人才培养模式”和“中国高校缺乏特色”两个问题。

对于大学新生而言,首要关心的不应当是“研究型大学”还是“应用型大学”的名号,而应当是:这是一所什么性质的学校?该校文化氛围是什么?该校有无“创新人才培养模式”?试剖析上海市部分高校的若干描述。

案例1:××学院以“和谐、诚信、求实、创新”为校训,倾心打造具有商科特色的校园文化,以文化为核心,以创新思想和实践智能为目标,以广阔的社会和校园空间为平台,以广义的教学活动为载体,以通识、人文素养为内容,以未来人才所需的特质文化为溶剂,构建大学特有的校园文化体系,着力铸造出一个充满“商”理念,创造“商”机会,拓展“商”眼界,实践“商”才干的成才环境

案例2:××学院秉承“信以立志、信以守身、信以处事、信以待人、毋忘‘立信’、当必有成”的24字校训,具有“厚基础、宽口径、重应用”的特色,坚持“立信为本,实践为衡,求是务实,报效社会”的办学理念,发扬“诚信、奋斗、创新”的新时代立信精神。

案例3:××大学以“海纳百川、追求卓越”之勇气,坚持走“观念兴校、学术兴校、管理兴校”的发展之路,以“崇德博学、砺志尚实”为校训,推行“一切以学生的全面发展与成才为中心”的教育理念。

大学的根本任务是培养优秀人才,其培养途径从根本上说是“文化”。上述案例中学校的教育、教学理念和校训,都紧扣学校人才培养目标。案例一、二不约而同地强调其基本思想是注重实践,前者是以商科为特色,所有教学活动都力图创设商文化环境,鼓励实践,鼓励竞争,注重搭建实践检验真理的舞台;后者是“立信为本,实践为衡”,从专业特别需要注重的“不做假账”这一行业道德规范出发,鼓励实践应用。案例三则以“海纳百川”显示出一所综合性大学的气度与追求。三个案例的共同点是:注重综合文化素养,集通识教育与专业教育为一体,由此体现“宽口径,厚基础”、注重创新人才培养的大学文化;彰显对追求真理和钻研学问的鼓励和鞭策,这正是大学精神的具体体现和落实。

大学新生应当根据不同院校的特点和定位,有针对性地思考和规划自己的学习生涯,为日后职业发展规划打基础,即从学校倡导的理念精神,确定自己的学习方式和生活方式,侧重应用的要多关注社会实践环节,侧重学科研究的要侧重前沿理论知识的吸纳和积累。以为任何大学都可以像中学一样“以不变应万变”,或者等着老师给予具体指导的想法,都是有害无益的。

第二,关于学习目标定位。

学生以学为主自然是不错的,但是如果将“学”狭隘到仅仅是跟着老师学、从课堂到课堂学,则是极不明智的。同样的道理,如果将学习目标仅仅定位于获取奖学金也是不正确的。有人说:“成功就是做最好的自己。”要想“最好”,就要首先了解自己,了解自己的优点和特点在哪里,了解自己的缺陷和“短板”在哪里,了解自己的潜力在哪里,进而在老师的帮助下把希望点燃,把成才变为可能。巴黎高等师范学校校长在北京说过一句话:“学校的任务是发挥学生的天才。”无独有偶,哈佛校长在哈佛350周年校庆时说,哈佛最值得夸耀的,不是获得了多少诺贝尔奖,而是使进入哈佛的每一颗金子都发光。外因是条件,内因是根据,当学生在教师指导下学会自主学习时,才能够说:是金子就会发光。

曾任复旦大学校长、英国诺丁汉大学校长的杨福家教授曾在同济大学作题为《大学的使命与大学生的责任》讲演,其中“大学生的责任”部分讲道:

大学为年轻人创造机遇,大学生为大学做出了贡献,从中也可以看出青年成才的一个重要因素:机遇。不管你多聪明,做出多大努力,如果没有机遇,要成才很难。我们国家现在形势大好,是一片希望的沃土,体现在为青年人提供了从来没有过的机遇。我们的大学,一直为年轻人提供舞台,始终为青年学生创造机遇。

机遇偏爱年轻人,这是不以人的客观意志为转移的;但是机遇只偏爱有准备的头脑。许多科学家的重要发明发现都产生于风华正茂、思维最敏捷的年轻时期。这是一条普遍规律。诺贝尔奖的百年历史,就是年轻人的创业史。……

年轻人成功的另一要素是好奇心、兴趣。兴趣驱动我们非常努力地工作,好奇心是科学研究的原动力。此外,一流大学在一个人的成功中起很大作用。上面提及的这些诺奖得主都来自一流大学。同时,大学生又反过来为大学做出了巨大贡献。

对于大学生来说,不要只问大学为我做了什么,同时还要问大学生能为大学做怎样的贡献,这不仅是思想境界的问题,也是很现实的自身发展的问题,这就不是学习成绩优良和拿奖学金这些“浮光掠影”的事情了,至少这种“贡献”不是用考试成绩来衡量的。台湾著名企业家张忠谋给年轻人的建议是:

1.养成健康的生活习惯。一个人没有健康,那连未来都不必谈,尤其是运动,我认为经常运动的习惯是健康生活的一部分。

2.培养志愿。如果能够提早拥有一个志愿,就能够把握人生的方向,并及早在那一方面的学问开始下工夫。

3.效率学习。投入专业领域的学习分量只要一半或2/3,另外的一半到1/3,要花在跟你的志向有关,但不见得是专门领域里的部分里,才有成效。

4.切勿不求甚解。千万不要只是背书,而是彻底了解内容与深意,因为人生就是考试,而这场考试是需要透彻理解的。(www.xing528.com)

5.独立思考。不要人云亦云,要懂得反向思考,得到自己的论点。

6.学创新。如果你做足了前面的三到五项,那么创新就不只是天分,也是能够培养的。

7.学好中文。在此强调的是“听”与“说”,要懂得“如何聆听”与“如何表达”,这两点不但要改善,更要加强。

8.学好英文。无疑英文在这个世界上是非常重要的能力,我认为要注意在“读”与“听”的方面,这是很多年轻人普遍的弱点。

9.学习世界。因应全球化与竞争白热化,学习世界方能“知己知彼,百战百胜”。

10.学演讲、学辩论。这与学习中文跟英文都是有关的,跟强调的“聆听”与“表达”也是有关的。

11.做一个“诚与信”的人。这是最重要的一点。“诚”就是不说谎,“信”便是说到做到,如此才能在社会上提升,继而能够与他人既竞争又合作。

健康的体魄、有志愿、讲效率、独立思考、钻研创新、学好语言、关心社会、为人诚信、善于交流合作……几乎每一项建议都把学生引导到理论知识与社会实践相结合的道路上,而这些具体的要求与许多学校的理念、校训都不谋而合,由此也就能具体理解和制订大学的学习目标了。

第三,关于师生关系。

前人论教师职责最著名的就数韩愈说的“传道、授业、解惑”了。其实教师的职责还要宽泛得多,孔子就非常重视教师指导学生修养的职责,例如:

子曰:“夫仁者,己欲立而立人,己欲达而达人;能就近取譬,可谓仁之方也矣。”(意思是:要教给学生“推己及人”的求仁方法。)

子曰:“见贤思齐焉,见不贤而内自省也。”(意思是:要勇于改过。)

孔子曰:“益者三友,损者三友:友直,友谅,友多闻,益矣;友便辟,友善柔,友便佞,损矣。”(意思是:交朋友须有选择。)

孔子曰:“譬如为山,未成一篑,止,吾止也。譬如平地,虽复一篑,进,吾往也。”(意思是:学贵有恒,切勿自暴自弃。)

孟子更是把教育当作兴邦安国的四大支柱之一,他说:“五亩之宅,树之以桑,五十者可以衣帛矣。鸡豚狗彘之畜,无失其时,七十者可以食肉矣。百亩之田,勿夺其时,数口之家可以无饥矣。谨庠序之教,申之以孝悌之义,颁白者不负戴于道路矣。七十者衣帛食肉,黎民不饥不寒,然而不王者,未之有也。”孟子把衣、食、土地和教育看作是“王道”理想的四大支柱,这么抬举“教育”的地位,比起美国现在说“教育是国家的第一道防线”,其认识早了两千多年。教师的作用之重大与职责之神圣也由此可见。

在中国,几千年来,教师一直被视为神圣者,几乎是道德完人,对他的要求基本有两个,一是以身作则,二是诲人不倦。而对学生的要求,却只有一个,那就是“尊师重道”。在这样的师道背景下,尽管中国文化传统也倡导“教学相长”,但事实上师生关系几乎是单向的传道、育人关系。随着信息时代的到来和市场经济的冲击,传统的师生关系有了很大的变化,事实上,师生关系如今已经成为最难处的关系之一了。

在学校,师生关系是最重要的一对关系。正确认识当今的师生关系有助于大学新生适应大学生活,做好学业规划和职业生涯的设计。

首先,必须承认师生关系是既对立又统一的关系。这是一种双向的相辅相成的关系,在该关系中,教师既是教育主导方,也是应当主动靠近学生、关心学生成长的服务方。

其次,必须承认构成关系的双方不可避免地会发生许多矛盾,有时甚至是比较激烈的矛盾。发生矛盾是对立关系的必然,但并非不可调和,矛盾对立推动教学相长,和谐统一升华新的教学层次。

再次,在市场经济条件下,师生关系事实上已经不仅局限于学业和“育人”两个层面了,教师被赋予了“职业人”的身份,学生披上了“生涯投资”的外衣,师生关系烙上了经济利益的印记,学生理所当然可以“苛求”教师尽职,教师似乎也多了一些“散淡”休闲的理由。因此,一方面社会继续以传统期望赋予教师极大的责任,希望教师依然是“道德圣人”、“人类灵魂的工程师”,另一方面教师传统的“权威”已不是“天然”存在,教师被要求对学生这个“特殊顾客”提供与其所交学费等价的优质教育服务。于是,在纯洁的教与学双边活动中被加进了许多“商品交换”的元素。

最后,师生关系主要体现在教学活动中,而现代教育学认为,在教学活动中师生都发挥着主体作用,“双主体”就免不了磕磕绊绊,昨天说要以教师为中心,今天说要以学生为中心,“双主体”与“一中心”构成悖论,导致教学过程中师生关系常常错位。

所以,既不要回避师生矛盾,也回避不了师生矛盾:教师的主要职责是教学还是研究?评估关注的是其研究成果,学生关注的是其教学成果。学生的学习目标是增益学力还是学历?大学生的主要职责是在课堂内学习还是课堂外的自主学习?教师关注的是其课堂内学业考核成绩,社会关注的是其学历(至今还没有形成对学力的评价体系)以及其课外的自主学习能力。这些视角不一、评价结果常常大相径庭的现实问题的存在,使教师常常在理想责任和现实要求中徘徊迷茫,使学生在一个个选择上疲于奔命,这也严重地撕裂了师生的传统关系。人们当然可以用“兼顾”来回答上述问题,但毕竟回避不了其主次之分。如今许多中学生进入大学后普遍抱怨学习负担轻(课时少,作业布置少)、见不到任课老师(学业辅导的愿望难以满足)等现象就是上述问题的部分表现。

尤其值得重视的是,自20世纪末开始的中国高等教育大众化进程,一方面是社会经济发展的必然要求,另一方面也是在中国高等教育准备不足的情况下强行起步的,所以凸显出一些我国高等教育多年来未能解决的深层问题。如果说,那些问题还可以在改革中求发展、求克服,那么新产生的问题则是我们必须正视并求解的。例如,当前不少教师是在“精英教育”模式中成长起来的,他们面对较为熟悉的教学对象(心理特点趋同、趋近),却又不得不面临深刻的教育变革,从教学理念到教学方法。而据统计,全国高等教育毛入学率已从1978年的1.4%增长到现在的23%,上海更是已经达到80%,高等教育大众化时代显然不能普遍使用“精英教育”模式了,但是对许多教师来说,显然还没有做好大众化教育的思想准备、组织准备和应对策略准备。

对上述问题首先是要有清醒认识,要设法趋利避害,多一分理解和关爱,在师生关系中有意识地寻求平衡,这才有助于设计并实现自己的学习生涯规划。其次是必须正视和求解,求解的基本思想应当是客观和明确的,那就是:既然大学的意义在于为培养人的素质服务,那么大学的受教育者就不应当只用功利的标准来评判大学教育。教育者当然要思考是否尽了自己的责任,受教育者也应当反思是否有意识地去升华和提高了自身。无论是教育者还是受教育者,都应当具有促进大学发展的使命感。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我要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