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理论教育 发挥老年组织作用 搭建“老有所为”平台

发挥老年组织作用 搭建“老有所为”平台

时间:2023-03-04 理论教育 版权反馈
【摘要】:摘要:本文以北京林业大学为例,浅析在中办发[2005]9号文件《关于进一步发挥离退休专业技术人员作用的意见》下发背景下,如何在高校中搭建“老有所为”平台,充分发挥离退休人员的作用,实现离退休人员的自身价值。为了发挥离退休人员的作用,学校以离退休工作处为主体,成立了老教授协会并加强了关心下一代工作委员会,为离退休人员更好地传承绿色文明和开展红色教育搭建了良好的“老有所为”平台。

发挥老年组织作用 搭建“老有所为”平台

发挥老年组织作用 搭建“老有所为”平台

曹怀香 宋太增 齐秀生

作者简介:曹怀香:北京林业大学离退休工作处副处长,副研究员;宋太增:北京林业大学离退休工作处处长,副研究员;齐秀生:北京林业大学离退休工作处调研员,副研究员。

摘 要:本文以北京林业大学为例,浅析在中办发[2005]9号文件《关于进一步发挥离退休专业技术人员作用的意见》下发背景下,如何在高校中搭建“老有所为”平台,充分发挥离退休人员的作用,实现离退休人员的自身价值。

高校离退休人员是一支以高级知识分子和领导干部为主的群体,学历层次高,思想政治素质好,具有丰富的教学、科研和管理经验。以北京林业大学为例,学校现有离退休人员750人,其中,具有高级专业技术职称的人员有470人,占离退休人员总数62.67%。为了发挥离退休人员的作用,学校以离退休工作处为主体,成立了老教授协会并加强了关心下一代工作委员会,为离退休人员更好地传承绿色文明和开展红色教育搭建了良好的“老有所为”平台。

一、与时俱进求创新,“老有所为”搭平台

随着社会经济的发展,不同时期的离退休人员主导需求会有所不同。2000年以前,学校主要是落实离退休人员的政治待遇和生活待遇,注重的是“老有所养”。2000年至2003年,学校在进一步做好“老有所养”工作的基础上,注重离退休人员的“老有所乐”,搭建了多个开展文体活动的平台。从2004年开始,随着离退休人员队伍高职称人员不断增加,身体健康状况水平的提高,离退休人员的主导需求在“老有所养”和“老有所乐”的基础上向着“老有所为”方向发展。

针对这种需求,按照中办发[2005]9号文件精神,学校于2005年率先在北京高校成立了老教授协会,并给予经费和活动场所上的支持。根据学科和社会需求特点,在北京高校中最早成立了老教授协会二级分会,搭建了一个离退休人员展示风采的新平台。

在学校离退休人员中,还有一批多年从事党务和思想政治工作的老领导和老专家。学校党委为了发挥离退休人员的政治优势,进一步加强了关工委建设,主管离退休工作的校党委副书记任关工委主任,组织部(党校)、教务处学生处、团委、校友会、招生就业处、社区居委会、离退休工作处等部门和单位的负责人及部分离退休人员任关工委成员,成立了组织员组、教学督导组、大学生辅导组、大学生理论社团辅导组、大学生村官支援顾问组、大学生人生规划与就业指导组六个工作组,为关工委发挥作用提供了有力的组织保障。

二、发挥专业特长,老教授协会传承绿色文明作贡献

老教授协会充分发挥其成员的专业知识和工作经验,为学校的教学、科研和管理服务;发挥专业特长,积极开展科技服务,为农民解决生产中遇到的技术难题,为农村经济发展出谋划策;关心“村官”的成长,当好“村官”的参谋,更好地为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服务。

(一)参与教学,参与督导,为教学和学科建设贡献力量

为了提高本科教学水平,学校成立了由老教授组成的本科教学督导组,使本科教学无论学风还是教风都得到了很大的改善。老教授们还特别关心学校专业和学科的建设,从专业的设置、教材选择、学术活动以及教师配置等方面给学校提供了很多建设性的意见。老教授们还担任大学生创业计划大赛的评委,认真审阅每一份创业计划书,并对被选送参加上级竞赛的优秀计划书提出具体改进意见,帮助大学生完善自己的创业计划书。

(二)关心教师,关心学生,做青年的良师益友

在学校每年青年教师教学基本功比赛中,老教授们不仅作为评委参与评比工作,而且还作为指导教师给青年教师以悉心指导,精益求精;很多老教授经常帮助本学科的青年教师制订个人职业发展规划,明确个人发展方向等。针对离家较远寒假留校的部分学生,多位老教授春节期间邀请他们到家里做客,共度新春佳节,并就学生在校的政治思想、学习生活、课外活动等问题进行全方位的辅导。

(三)深入农村,调查研究,送技术到田头

针对延庆县发生的4 000余亩杨树死亡和怀柔区喇叭沟村的300亩侧柏死亡情况,老教授协会就组织病虫害学专家组前往调查,找出原因并提出了整改措施,减轻了当地农民的损失。老教授协会还多次赴京郊为农村提供科技服务,在延庆县康庄镇还组建了“北京林业大学专家顾问团”,以实际行动为新农村建设出谋划策,提供科技知识及技术服务,为支援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贡献力量。

(四)组织培训,开展科普,送知识到村头

近年来,老教授协会把支援新农村建设的重点放在提高农民的科学文化素养方面,根据农村的实际和广大农民的需要,给他们送知识、送科技、送信息,为他们提供智力支持。特别以山区农民为重点,帮助他们掌握急需的知识和实用技术,为他们尽快解决生产中的难题,进行科技培训,开展科普咨询。另外,老教授们的许多建设得到了北京市领导的亲自批示并责成有关部门组织落实。

(五)潜心钻研,无私奉献,送成果到手头

有的老教授亲自把自己从韩国引进并研发的四倍体刺槐优良树种捐献给多个乡镇,数量共达3 000株。有的果树专家还把自己经过长期研究发明的嫁接削穗器的使用方法介绍给各地的农民,使当地农民了解嫁接新技术,提高了嫁接成活率。

(六)热心服务,悉心指导,送帮助到心头

目前我校到京郊做“村官”的大学生已有400多人,老教授协会非常关心他们的成长,多次组织老教授到大学生“村官”所在的村庄进行走访,为大学生“村官”解决实际困难,并为大学生“村官”建立了二对一的联系指导制度,两位教授指导一个大学生“村官”,为他们解决科技方面遇到的实际问题。

(七)放眼国家,传承绿色,为生态环境献言献策[1]

北京林业大学老教授协会承办了“中国生态文明建设论坛”,形成的“推进我国生态文明建设的几点建议”报送了中央,引起了国务院领导的高度重视,温家宝总理和其他国务院领导分别批示,并将“建议”转发到国家发改委、环保部教育部、工业信息部等相关部委,要求在工业化建设中,落实好此建议,加强生态环境建设。四川汶川大地震后,老教授们紧急召开了“汶川灾区灾后重建问题研讨会”,会议就灾区重建的定位、指导思想、森林植被恢复、水土保持、次生灾害防治,灾区未来主建的生态经济链、可持续发展等诸多问题,提出了“关于对汶川大地震灾区重建规划工作的建议”,报送中央。温家宝总理和国务院其他领导分别批示,并由国家发改委做了专门回复。2008年,针对北方的环境和气候,提出了“关于大力发展我国沙地桑产业”的建议书,得到了温家宝总理和回良玉副总理的亲自批示,并批转国家发改委和国家林业局研阅,最后形成了六条落实意见。

近年来,北京林业大学老教授协会积极传播绿色文明,引起了多家新闻媒体的高度关注。2006年3月24日《农民日报》头版头条以“北林大对口支援平谷,老教授牵手新‘村官’”为题,报道了我校老教授看望在平谷区七个村担任“村官”的毕业生,并与他们结对的情况。[2]2006年4月教育部[2006]第56期简报和2006年5月30日《北京日报》分别以“北京林业大学充分发挥学科优势 主动服务新农村建设”“大学生助理都想留村接着干”为题,报道了我校老教授支援新农村建设和我校毕业生在延庆县康庄镇担任“村官”的情况。[3]同年6月25日,《中国教育报》以“大学生社会实践到乡村,老教授退而不休助‘村官’”为题,全面介绍了学校的学科优势、智力优势和资源优势支援新农村建设的情况。[4](www.xing528.com)

三、发挥政治优势,关工委开展红色教育育英才

在学校党委的领导下,加强了关工委的组织建设、制度建设,并根据工作和关工委成员个人实际进行了分组分工。关工委成员都是长期从事党务和思想政治教育工作的离退休人员,他们利用自己丰富的育人工作经验和政治优势,继续开展红色教育,为培养下一代作出了新的贡献。

(1)组织员组通过审阅入党材料、谈心、党课、调研及老少共建等活动,在引导学生思想政治进步和学生党支部建设等方面发挥辅导作用。审阅积极分子入党材料,进行入党前谈话,协助党组织把好“入口关”,离退休人员多年的党务工作经验和政治优势得到了充分的发挥。一些老同志、老院士、老教授、老书记走上学生党校的讲台为入党积极分子上党课,给学生讲理想、讲做人、讲贡献,深受广大入党积极分子的欢迎。

(2)教学督导组通过发挥专业特长和教学经验,对青年教师做到传、帮、带作用,通过教学督导等形式为提高青年教师的教学水平建言献策,通过调研对改进学风、教风建言献策。

(3)大学生辅导组参与班主任、辅导员及宿舍辅导员工作,开展辅导员“工作坊”等活动,共同探讨提高辅导员工作的途径和方法等。

(4)大学生理论社团辅导组通过理论社团辅导、理论社团干部培训、理论社团社会实践指导等活动,对大学生理论社团进行指导和培训。

(5)大学生“村官”支援顾问组通过座谈、交流、讲座等方式培训,引导大学生“村官”树立正确的成才观,对农村工作所需理论、技能进行培训、交流,鼓励他们从基层做起,踏踏实实迈稳每一步,有所作为。

(6)大学生人生规划与就业指导组通过建立咨询专家库,对大学生进行讲座和就业指导,帮助大学生规划自己的前途,找到适合自己的工作。

四、搭建“老有所为”平台的体会与感受

(一)政策落实是前提

在全面建设小康社会、加快推进社会主义现代化的新时期,国家认识到继续发挥好离退休专业技术人员特别是老专家的作用,对于实施人才强国战略,促进人才队伍建设和构建和谐社会,具有重要的意义。为此下发了中办发[2005]9号文件,要求各单位积极支持离退休专业技术人员发挥作用,努力为离退休专业技术人员发挥作用提供必要的条件,切实维护离退休专业技术人员的合法权益。为了响应国家的政策,学校要求全面落实“老有所为”工作,为“老有所为”工作提供全面的支持,在课题申报、著作出版、实验室使用等方面与在职人员一视同仁。

(二)领导重视是关键

中办发[2005]9号文件下发后,学校党政领导非常重视,召集有关职能部门进行整体规划,研究具体落实措施。明确指出学校各单位在“老有所为”上要提供应有的支持和帮助,并提供一定的活动经费和办公场所,使得“老有所为”工作落到实处。并由原校长担任老教授协会理事长,现任党委书记担任关心下一代工作委员会名誉主任,原党委副书记任副主任,主管离退休工作的校领导牵头,离退休工作处具体负责,有关职能部门给予大力支持和帮助,开展“老有所为”工作。领导的重视是老有所为工作得以顺利开展的关键。

(三)积极参与是基础

老教授协会的成立和关工委的加强,使得老教授的专业技术特长和老专家的思想政治工作经验得到了充分地发挥,老教授老专家的积极性得到了充分地调动。全校离退休人员中身体健康并有“老有所为”要求的老教授、老专家都加入了这两个组织。他们不辞辛苦,努力工作,为林业的发展、林业教育的发展和关心下一代的成长贡献自己的力量。

(四)组织协调是保障

为使“老有所为”工作全面开展起来,离退休工作处处长、副处长和分党委书记分别在老教授协会和关心下一代工作委员中担任秘书长、副秘书长和办公室主任职务,以便协调各方面的力量,使得“老有所为”工作落到实处。无论是对外联系上,还是对内协调上,离退休工作处都会尽心竭力,统筹各方面资源,为离退休人员发挥作用提供帮助。良好的组织协调工作使得“老有所为”工作得以顺利开展。

(五)创建和谐是目的

无论是老教授协会还是关心下一代工作委员作用的发挥,都使离退休人员自身价值得以充分实现,满足了他们自我实现需求,为创造和谐离退休环境提供了必要的条件。同时,也为林业的发展、林业教育的发展、社会主义新农村的建设、下一代的健康成长等方面做出了很多贡献,为创造全社会的和谐贡献了离退休人员力所能及的力量。

参考文献

[1]北京林业大学.林业大学老教协.作用发挥不止建言献策不停[EB/OL].2011-06-1[2012-03-10].http://211.153.32.17/sites/edu_lgb/preview/lysw_text.htm?tid=20110601101218640943652.

[2]李娜.北林大对口支援平谷老教授牵手新“村官”[N].农民日报,2006-03-24(1).

[3]王海燕.大学生助理都想留村接着干[N].北京日报,2006-05-30(1).

[4]卢丽君.大学生社会实践到乡村,老教授退而不休助“村官”[N].中国教育报,2006-06-25(1).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我要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