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理论教育 高校校园文化的特征的分析介绍

高校校园文化的特征的分析介绍

时间:2023-03-13 理论教育 版权反馈
【摘要】:因此,使校园文化具有相对封闭性的特征。2.潜在性与导向性的统一良好的校园文化是一种潜在的教育环境。校园文化作为文化的重要载体,具有继承和传播的功能,这决定了它的内容具有集合性的特征。

高校校园文化的特征的分析介绍

二、高校校园文化的特征

高校校园文化作为社会文化的亚文化,是校园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具有校园文化的一般特点;因其处于学校教育的最高层次,与其他校园文化相比较又具有不同于一般校园文化的鲜明个性特征。

(一)校园文化的特征

校园文化属于社会大文化系统中的一个组成部分,是整个社会文化在学校校园里的折射和反映,是文化的子系统,属于亚文化范畴,与一般社会文化相比较,具有以下特点:

1.封闭性与开放性的统一

校园文化以其独特的文化特质区别于一般社会文化而自成一体:从空间层面上讲,校园文化是以学校成员为其群体基础,以“校园”为其空间边界的;从时间层面上讲,校园文化自产生之日起所形成的文化特质以及每所学校自建校时所独有的文化精髓就被世代传承下来;从心理层面上讲,校园文化在自我认同的基础上具有强烈的群体性和排他性。因此,使校园文化具有相对封闭性的特征。但校园文化又不是孤立地存在的,它还必须与外部世界、社会其他文化不停地进行着信息、能量和物质的交流。因为在普遍联系的世界里,作为社会亚文化的校园文化既不可能不依靠其他的社会文化而产生,也不可能脱离其他的社会文化而生存,因此校园文化具有相对的开放性的特征。也正因为其具有封闭性和开放性相统一的特征,校园文化才能在不断汲取社会的主流文化和其他的亚文化的营养和精华中发展和完善,又能够以其超前性、导向性和示范性影响和促进整个社会文化的发展。

2.潜在性与导向性的统一

良好的校园文化是一种潜在的教育环境。“潜在教育环境”是学校在长期办学过程中形成和积淀的校风、学风和优良传统等,具体体现在学校的物质情景(如建筑风格、校园环境等)、文化情景(如校风、校纪、学风等)、人际关系情景(如师生关系、同学关系等)及心理意识情景(如师生的世界观人生观、工作态度等)中。“潜在教育环境”对学生的成长具有潜移默化的作用,它可以陶冶受教育者的情操、意识和行为,并将社会和学校的文化认同意识潜在地积淀于其深层心理结构之中,从而对受教育者产生深刻而久远的影响。但是,这种隐性的教育功能并不代表校园文化在育人过程中可以被忽略。相反,校园文化作为一种客观的、实际的环境力量,作为学校办学过程中传承下来的被师生广泛认同的学校精神、校风、校训等文化因子对的师生员工的价值取向及行为取向起主导作用,校园文化所建立起的自身系统的价值和规范标准能够引导师生的行为心理,使广大师生在潜移默化中接受共同的价值观,自愿地把学校建设目标作为自己追求的目标。

3.集合性与多样性的统一

内容决定形式,形式为内容服务,两者是统一的。校园文化作为文化的重要载体,具有继承和传播的功能,这决定了它的内容具有集合性的特征。校园文化纵向汇集了人类历史优秀文化遗产和当今自然、社会科学的精华,横向融合着国内外文化丰富多彩的时代精神的精华。与丰富的内容相适应,校园文化有丰富多样的形式:有精神文化、物质文化、制度文化、活动文化等,有课堂文化、课外文化,有课堂教学、学术讲座、社团组织、文体活动、社会实践等。

4.选择性与辐射性相统一

校园文化作为一种开放的文化,必然对古今中外的社会价值观念、知识体系、道德标准、行为模式进行批判地继承,取其精华、去其糟粕,有选择地吸收形成自己特有的文化体系,在内容的传承和吸收方面具有明显的选择性特征。校园文化与社会文化在不断地进行着信息、能量和物质的交流,这种交流是双向动态的,在吸收方面表现为选择性,在释放方面就形成辐射性特征。一方面,校园文化以相对纯净的方式展现其风貌,以潜移默化的方式感染教育社会成员;另一方面,校园文化能够及时反映和创造当代社会的最新文化成果,引领社会思潮。

(二)高校校园文化的特征

高校校园文化是校园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居于学校教育的最高层次,其校园内的主体素质较高,创造的产品层次较高,与一般校园文化相比,具有以下特征:(www.xing528.com)

1.共性和个性的统一

从高等教育的性质看,高等教育是一种专业教育,是依据专业分工培养高级人才的活动。尽管培养人才的类型和层次有所不同,但高校校园文化作为社会文化的亚文化,它的底层是相同的,各个高校的校园文化具有很多共同之处,主要表现在:第一,由于高校所承担的社会职能,表现出科学精神与人文精神的统一、理想主义与现实主义的统一、民族文化与世界文化的统一、历史积淀与时代发展的统一、书卷气息与大众习俗的统一等不为其他社会文化所具有的或者是较少具有的文化特质;第二,高校校园文化都广泛地吸纳了各种社会文化,许多反映时代和社会变化的文化观点、社会思潮和学术思想被带入了大学,这些都激发了大学生对社会的关注,使大学教育与社会生活紧密地联系在一起;第三,伴随着高校逐渐从精英走向大众、从神坛走向市俗化的过程中,传统精英文化的精英品质,新精英文化的现代意识,大众文化的平民意识,主流政治文化的特权意识,在大众化的校园里混合生长,从而表现出宽容性、平等性、对话性和竞争性的特点;第四,高校倡导学术自治、学术自由的精神,因而一般都具有民主、求实严谨、创新团结的学术氛围;第五,高校不是政府机关,也不是部队,实行的是民主开放的管理方式。教师之间的关系也非上下级关系,教授、讲师、助教各有分工,上好自己的课程、研究好自己的课题,教学与研究的性质注定了高校的民主开放的管理。在高校的建设、发展中需要师生的民主参与,在学科建设、学校定位、发展规划等方面必须坚持民主开放原则。这种民主开放的管理氛围,有利于最大限度地调动教职工的参与积极性,有利于形成健康文明的办学风格,孕育高品位、高格调、高层次的校园文化。

但“由于专门人才的类型是多样的,既有学术型、研究型,也有应用型、技术型,因而高等教育作为一种专业教育,既可以是学术性专业教育,也可以是职业性专业教育”[7]。因此,由于不同高校的大学精神、办学历史、办学定位、人才培养模式等不同,不同高校的校园文化既有共性又有个性,往往出现“就是在同一地域甚至只有一路之隔或者一墙之隔的两所大学,在文化上也存在着耐人寻味的差异”[8]。比如说,清华大学北京大学两所中国知名大学就各自在长期的办学过程中积累和凝练了具有鲜明特点的校园精神,造就了独具个性的校园文化。高校校园文化是在某一特定社区(大学校园内),由其成员(师生员工)共同创造的,其途径、形式和侧重点必然会结合自己历史和各种资源而各显其“特”,具有鲜明个性。其鲜明的个性校园文化可以表现在其精神文化、制度文化、物质文化和活动文化之中,尤其是精神文化,在全校师生员工身上烙下深深的“母校印”。一所大学独有的、区别于其他学校的办学个性,是最具典型意义和校园魅力的。这种校园魅力的升华,往往集中地体现在一所大学的精神。由于各高校拥有自己的历史传统,都有自己突出的学科专业,领导者办学理念的不同也使高校独具特点,如清华大学“厚德载物、自强不息”的校训,北京大学“兼容并包、思想自由”,“爱国、进步、科学、民主”的精神,南开大学“允公允能、日新月异”的校训,中国人民大学“实事求是”的校训,北京师范大学“学为人师、行为世范”的校训,四川大学海纳百川、有容乃大”的校训,西南财经大学“孜孜以求、经世济民”的大学精神,西南石油大学“为祖国加油、为民族争气”的学校精神,中南林业科技大学“求是求新、树木树人”的校训,山东商业职业技术学院的“尚德蕴能、日精日新”的校训,深圳职业技术学院“勤勤恳恳的敬业精神”的校训,成都职业技术学院“重德、修身、博学、精技”的校训等,都是各高校校园文化在大学精神上的不同体现。这些高校特色的凝聚即大学精神,不是人为设定的,也不是哪位校长或大师头脑中的理念产物,它是介乎理性与情感之间的一个范畴,它的形成是多重因素长期相互撞击和融汇的结果。一所大学的“精神”同这所大学独特的历史、地理、文化环境有密切关联,是国家意向、民族使命同社会流行趋势相互冲突与融合的结果。在大众化时期,大学的统一性被大学的多样性所代替,大学的多样性带来文化的个性与相对独立性。相应的,大学也逐渐进入差异化竞争和品牌角逐的时代,高校校园文化也逐渐成为各高校核心竞争力、培养顾客忠诚度的重要组成部分。当代大学的校园文化也不仅仅是自发沉淀的结果,更是一个自觉建设甚至是市场包装的过程。每所大学在自己的建设发展过程中,应注意优秀传统的总结与积累,并结合时代的发展主题,在继承的基础上不断创新,形成自己具有鲜明特色的校园文化。

2.敏感性和超前性的统一

现代大学与旧时代的象牙塔不同,是充满活力的开放系统,具有培养人才、发展科学、服务社会、国际交流四项职能,而高等学校要完成这四项职能,必然与外界社会发生越来越频繁和紧密的联系。大学与社会之间互相牵制,相互作用,形成错综复杂的关系网络。一个个网络节点,就是高等学校与社会发生关联的一个个触角。而高校是知识分子最集中的地方,是出人才、出思想的场所。由于高校与社会文化接触的优越条件、主体的高文化层次,决定了高校校园中的知识群体对社会文化有很强的吸收能力,那些反映科技、学术、社会思潮的新成果以及社会各种各样的价值观念、文化热点、思维方式、生活方式等都快捷、直观地反映在校园里面,表现出触角的敏感性。同时,高校的师生一方面接受科学的经典理论,接受传统文化的哺育,另一方面又不满足于传统,不断地创造新的理论、新的思想、新的观念。那些代表时代特征的价值观念、思维方式、生活方式等等,首先被高校师生吸收、反映,在校园文化的土壤中生长,产生超前性的思想理论,创造新的精神产品。高校在向社会输送人才、科研成果及科技产品的同时,也将自己的文化延伸并扩展到社会之中,向社会辐射其先进文化,并对社会文化的更新起到一定的导向作用。因此,高校在进行校园文化建设时,既要即时吸收社会文化中先进成果,又必须保持超前性,突出现代社会的时代意义,并预示未来社会的发展方向,保持触角的敏感性和内容的超前性。

3.继承性和发展性的统一

高校校园是传承文化的主要渠道,是民族优秀文化与世界先进文明成果交流借鉴的桥梁,因而大学就不可避免地继承着人类长期积累的文明,高校校园文化因此具有很强的继承能力。高校校园文化的形成也不是一朝一夕完成的。大学从创立起就不断地批判性吸纳社会文化,将民族优秀文化和世界先进文明成果进行归整,使之成为自身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作为一个相对稳定的构成予以保留。在漫长的发展过程中经过数代人的不断调整、升华,成为大学文化的精髓。例如,北京大学在百年的发展和斗争历程中形成的爱国、进步、民主、科学的光荣传统,所显示的不断钻研、求实、创新、向上的优良学风,如今已成为北京大学独特的文化底蕴。与此同时,高校不仅吸收不同的文化,也进行理智的批判和选择。批判和选择本身就是一种进步和创新。高校不仅拥有具有文化创造精神与能力的人,而且存在着多种文化之间的接触与渗透,这为校园文化的创新提供了要素上的保证。校园文化的创新性主要体现在广大师生价值取向的先进性、校园规划的时代性、管理制度的优越性及教育方针科学性。因此,高校是创造新文化的基地,对继承的内容进行再创造,在继承的基础上不断进行创新和超越,使高校校园文化充满时代气息,紧跟时代步伐,体现出新的思想和观念。

4.自由性和选择性的统一

高校是社会教育体系“金字塔”的顶层,“囊括大典,网罗众家”。在当今高等教育国际化、大众化的趋势中,高校的大门已经向越来越多的人敞开,来自不同地域、不同国度的人汇聚在一起,高校中人群的构成具有很强的包容性,是各种思想汇集、交流的场所。作为最高级的教育机构,承袭着“学术自由和学术自治”的优良传统,是一个提倡自由、无所不包、无可不包的广阔天地,任何有自己观点的学者都可以站在一方讲台阐述自己的观点。这使得高校校园文化具有不同于其他文化的较大的自由性。不过,大学的教育有其特定的目的,即“培养国家建设所需要的高素质人才”,所以大学校园文化必须保证其对学生的影响是积极的、正确的,这就要求必须对社会文化进行筛选,主张“研究无禁区,教学有纪律”,按照大学培养人才的需要去吸收社会文化中的精华,使之成为高校校园文化的主流。

5.创新性和保守性的统一

高校校园文化与其他亚文化相比,功利性的羁绊最少,而且拥有较多的对人类社会与人类命运的关怀,具有突出的创新性。高校校园文化创新精神是对创新生活状态的认同精神,企求“我创造、我生存”的价值理念,是对个性,人的主体性、独立性及创造人格的高度认同,是对创新思维、创新能力、创新方法的积极探索精神。就高校校园文化的主体——师生员工而言,他们是一个特殊的文化群体:生活在各种文化信息最集中的环境中,较多地受到了各种文化思潮的冲击,较多地吸收了新的文化信息,因而,他们既是校园文化的受益者、欣赏者、传播者,又是校园文化的创造者、贡献者,更是校园文化建设中的主人。就高校校园文化的价值观与行为规范方面而言,其根本使命是批判与创新,其突出的特点是公平与宽容,这些使得校园文化的主体,有可能、有条件对前人所未涉足的思想的“空白区”,由于历史、政治、社会的原因所造成的思想“禁区”,以及自己这一特殊的文化群体的思想“特区”进行认真的思考,提出自己独特的观点,以至于形成新的思想、新的观念,使旧的观念在批判中更新。

但高校校园文化在具有创新性特征的同时,也不可避免地具有保守性特征。其保守性主要表现为对其他文化的排斥。校园文化是一种先进的文化,因此,高校校园文化的主体——师生员工为了保持其先进性,维护校园的纯洁,他们在努力抵制、批判各种腐朽、没落的劣性文化的同时,也对社会上的一些陋习、一些庸俗文化采取了漠视的态度,在自觉不自觉之中筑起了一道心灵围墙,将校园与外界明显地隔开了。这种保守性也反映了高校校园文化主体与其他人群认识上的差别。“两耳不闻窗外事、一心只读圣贤书”仍然是一些教师和学生的行为准则,对社会上的流行文化不理不睬、不太了解而显得过分单纯。当然,同校园文化的封闭性一样,在日益开放的社会环境下,随着学校职能的拓展和大众传媒、网络技术的发展,师生员工的思想也不断更新、解放,校园文化的保守性也仅仅体现在对校风、校园精神等文化核心特质的守护上,而且作用也在逐步弱化,逐步摆脱了强烈的封闭性和狭隘性,更多地表现出开放性和辐射性。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我要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