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理论教育 高职院校三位一体化模式的构建

高职院校三位一体化模式的构建

时间:2023-03-28 理论教育 版权反馈
【摘要】:2.三位一体化模式的构建三位一体,就是学生管理、教学管理、后勤管理三个方面齐抓共管,缺一不可。三位一体化的模式,就是学生管理、教学管理、后勤管理三方配合,相互支持,一切工作以学生为中心的模式。但是这两个规定都不符合高职院校学生学籍管理的实际。要加强这方面的调查研究,尽快制定符合高职院校学生管理的实际,具有针对性、操作性,全省(或全国)统一的学生学籍管理的办法。三是要加强对文化硬件的投入。

高职院校三位一体化模式的构建

2.三位一体化模式的构建

三位一体,就是学生管理、教学管理、后勤管理三个方面齐抓共管,缺一不可。三位一体化的模式,就是学生管理、教学管理、后勤管理三方配合,相互支持,一切工作以学生为中心的模式。

2.1 学生管理要做好“三个加强”

2.1.1 加强队伍建设

学生管理队伍的好坏、素质的高低、战斗力的强弱直接关系到学生管理的效果,要做好高职院校的学生管理工作,必须重视学生管理队伍的建设。

首先是抓好宏观管理队伍的建设,它包括分管学生工作的院领导、行政处室、系部分管学生工作的主任、专干等。这部分管理者要求:一是要高素质。能通过自己的人格魅力、工作经历、威信、威望来影响、感召学生,让学生能从他们身上学到许多书本上学不到的东西,让学生发自内心地信服他们、敬重他们,愿意服从他们的管理。二是要吃苦耐劳。能经常深入到学生中去,与学生同生活、同劳动、同学习、同娱乐,关心学生的一切,关心一切学生,特别是后进生,缩短和他们的距离,成为他们的好朋友,倾听他们内心的诉说,让学生感到你可亲、可信、可敬、又可畏。在此基础上正确引导,使他们顺利地走上成才之路。三是要开拓进取。人们普遍认为,管住容易,管好难,要在管住学生的基础上,达到管好学生的目的,就必须要求学生管理工作者具有开拓进取的精神,要站在时代的高度,利用发展的眼光,采取负责的态度来谋划学生在校、实习、就业的做人与做事。

其次是抓好微观管理队伍的建设。学生管理的微观队伍包括辅导员(班主任)、学生会、团委会、班干部、团干部等。一是辅导员(班主任)队伍的建设。目前各高职院校辅导员(班主任)队伍形式多样,有仿中专形式的一个班级设立一个班主任,有仿大学形式的一个年级设立一个年级辅导员,有将2~3个班合在一起设立一个专职班主任,而多数高职院校采取的是专职班主任形式。高职院校的班主任应具有“管”和“导”两种职责,作为专职班主任“管”的职责履行较好,因为“专”,精力集中,时间充足,到位能及时;因为“专”,职责清楚,目标明确,考核能到位。但是作为专职班主任“导”的职责明显有缺陷,因为“专”,多数为外聘或返聘人员,临时思想严重,对学院发展思路不清,前景不明,很难与学院融为一体,保持一致,甚至因待遇等问题容易对学院产生不满情绪,并将情绪带进工作,传到学生,影响管理效果;因为“专”,多数为不能上课或不占编制的人员,工作经历简单,人生阅历短浅,知识面不广,威信、威望不高,很难成为学生效仿的榜样、学习的楷模、理想的典范。管理起来学生多是口服心不服,影响管理效果。所以,高职院校的辅导员(班主任)队伍建设,不能千篇一律,一个模式,应具体问题具体分析,一切从实际出发,采取专兼职结合,以专职为主,大班小班结合,以小班为主。二是学生骨干队伍的建设。实践表明学生骨干队伍的建设必须把握好三条原则。第一条,必须重视学生骨干队伍的建设,特别是基层学生骨干队伍(如组长、寝室长)的建设,以保证组织的严密性,信息渠道的通畅性;第二条,必须重视学生骨干队伍的选拔和培养,选拔应公正、公开、公平,培养应抓平时、抓经常、抓特长、抓个性。第三条,必须坚持学生干部是学生骨干,特长生、尖子生、进步学生也是骨干的原则。

2.1.2 加强制度建设

没有规矩,不成方圆。国有国法,家有家规,校有校纪,学生管理要做到有章可循,制度建设非常重要。目前高职院校学生管理在制度建设上最薄弱,特别是高职院校学生学籍管理条例,国家、省市教育行政部门还没有一个统一的规定,有的参照普通高校学生学籍管理规定,有的参照中专学生学籍管理规定。但是这两个规定都不符合高职院校学生学籍管理的实际。比如说对升留级、转学、谈恋爱的规定等,都已过时,既不符合高职院校的实情,也不符合国家有关法律法规的规定,无实用性和可操作性。要加强这方面的调查研究,尽快制定符合高职院校学生管理的实际,具有针对性、操作性,全省(或全国)统一的学生学籍管理的办法。同时要抓好有关学生管理的其他制度建设。例如,对违纪学生处理的有关规定,可实行100分制,给每位进校的新生,每人100分,违纪扣分,奖励加分,划定警告、严重警告、记过、留校察看、开除学籍的分数段。这样既可使学生知道哪些能做,哪些不能做,哪些做了该扣多少分,哪些做了该奖多少分,做到了奖分、扣分、表彰、处分的公正、透明,使学生有奋斗的目标、前进的动力,让违纪受处分的学生,可通过努力、改进、奖励来加分,来降低处分档次或争取撤销处分等,避免学生自暴自弃,一蹶不振。总之,在抓制度建设方面,一是要重视制度建设,做到有章可循,约法三章;二是要抓好制度建设,做到有针对性、可操作性。

2.1.3 加强校园文化建设

学校是学生学习、生活、活动、体验大学氛围的主阵地,是德育教育的主战场。通过抓校园文化建设来抢占学生的思想文化阵地,实施德育教育,来推动学生管理上台阶。抓校园文化,一是要开展健康向上、形式多样、寓教于乐的校园文化活动。如利用重大节日开展纪念活动,文化艺术节活动,各项比赛、竞赛活动、各种主题班会、学术报告会、小成果展览会、大学生辩论会、周末系部联谊会等。在安排开展各种活动时,应尽量以集体为单位,以培养学生的集体意识和团结协作精神,少安排精英活动,以提高学生的参与兴趣和参与率。二是建立和健全各种社团组织,如可成立文学协会舞蹈协会、书画协会、文秘协会、英语协会、法律协会、心理咨询协会、计算机协会、武术协会、演讲与口才协会、球类协会、园艺欣赏协会、青年志愿者服务队、科技兴趣小组等。在建立和健全各种社团组织时,要注意社团组织成立的合法性,以保证其正确的政治方向;要重视社团组织活动的经常性,以保证其存在的价值;要加强对社团组织的引导,以保证其活动的质量。三是要加强对文化硬件的投入。如建立校园广播电台、电视台,修建校园文化走廊、文化广角,挖掘校园文化特色,形成文化品牌,保护文化古址,创作文化招牌等等,都需要一定的经费投入。四是建立家长学校。学校要加强与家庭和社会有关教育机构建立经常化、制度化的联系,及时交流情况,针对学生中出现的不良现象制定合理的教育方案,坚持教育的协调和一致。社会各界要通过完善德育基地建设等形式为学生的健康成长创造良好的社会环境,家长要发挥家庭的作用,通过言传身教,培养孩子良好的行为规范和道德品质,树立学生自尊、自重、自信、自立的意识,提高学生自理、自律的能力。

2.2 教育教学要做好“三个转变”

2.2.1 教育定位的转变

高职教育在定位问题上存在着三种偏向:一是有些高职院校办学理念中的学科型教育倾向浓重,教学计划、教学模式和课程体系,沿袭本科院校的做法,办成了本科教育的“压缩饼干”。二是过分追求“专升本”的升学率,把教学要求和追求目标偏重于保少数学生的“专升本”上,从而使大多数学生的职业技能培养目标未能达到。三是相当一部分高职院校不安心于本层次办学,把尽快升格为本科院校作为最大的追求。院校领导为此倾注了相当多的心思和精力。这三种偏向均系舍本逐末,得不偿失,赢得了少数学生,而遗忘了多数学生,都导致学生管理难度增大。因此,高职教育在定位问题上,应克服上述偏向,及时调整定位,面向学生全体,培养社会需要的高等技术应用型专门人才,培养留得住、用得上、干得好的实用性人才,让学生就业有优势,创业有本领,根据职业教育的要求和特点来开展教学活动。(www.xing528.com)

2.2.2 课程体系的转变

高职教育要办出特色,提高质量,课程改革是核心。一是教学内容上应转变到突出实用部分上来。高职教育属于技术教育范畴,其培养目标与学术型教育有质的区别,其课程体系与实施学术教育、工程教育的一般理工科大学的课程也有明显的区别,要突出实用部分,压缩理论部分;要根据地方经济建设、社会的发展以及行业的标准和学生就业的导向来安排课程内容,不要过分地注重课程体系的完整性,而应更多地关注课程内容的实用性,不要过分地注重让学生弄清“为什么”,而应更多地让学生学会“怎么做”。这样学生容易有学习的成就感,而不会产生厌学情绪,就会勤奋好学,便于管理。二是教学方法上应转变到突出实验、实训教学上来。职业教育培养的学生,要求上岗零距离,那么应重视实验教学,增大实践课与理论课的比例,提高实践课的开出率,提高学生动手的能力。如果仍然沿袭那种重纯理论灌输、课堂说教、在黑板上制图、在教室里种田的教学方法,那么学生就如同看天书,既看不懂,也弄不明,就会对课程产生反感情绪,从而厌学,不便管理。三是教学手段上应转变到现代手段上来。目前,有些高职院校的教学手段还非常陈旧,特别是新办高职院校,教学手段多为一本教材,一支粉笔,一块黑板,一间教室,一张嘴巴的模式,理论与实践、课堂与实验室和车间相距很远。学生毕业后到企业不适应,看到机器不会操作,在学校里有的甚至没有看到过,也没有听说过。随着现代化进程的加快,机器设备更新换代、升级的周期在不断缩短,课堂与车间有距离在所难免,但我们可以利用发展的眼光,采取多媒体演示等现代化教学手段来弥补这个不足。让学生了解并掌握新知识、新理论、新技术,让学生上课时有新鲜感,对企业有感性认识,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变“要我学”为“我要学”,引导学生不断地探讨新问题,集中精力抓学习,利于学生管理。

2.2.3 教学模式的转变

高职院校要培养生产、建设、管理、服务第一线技术应用型人才,必须走产、学、研相结合的路子,必须走校企结合的教学模式。如学校为企业服务的模式、企业支持学校的模式、学校与企业结合的教学模式、学校创办企业的模式等等,这样的教学模式,可以培养和建设“双师型”教师队伍,可以为学校建设和发展筹措资金,可以促进院校专业建设和课程改革,可以为学生实习、实训创造条件,提高学生的技能,增加就业机会。同样可以开阔学生的视野,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便于开展学生管理。

2.3 后勤服务要做好“三个到位”

2.3.1 后勤保障要到位

学生吃饭、住宿、用水、用电、生活设施等等后勤保障直接影响着学生管理。近年来,高职院校发展迅猛,而政府财力投入有限,绝大多数高职院校后勤服务社会化步子迈得很快,它虽然解决了学校扩大办学规模资金不足的燃眉之急,但是带来了学生管理的诸多问题(前面已作分析)。要解决好这些问题,协调好投资商、学校、学生三方利益,首先后勤保障要到位,无论采取哪种投资、融资渠道,直接关系到学生衣、食、住、行的后勤设施必须齐全。其次食堂、超市、用水、用电、生活服务等应按市场化来运作,遵循市场经济规律,不能独家经营,实行垄断,应允许竞争,鼓励公平竞争。再次学生公寓应实行所有权、经营权、管理权三权分立。所有权属于投资商,经营权归投资商、公司或学校,管理权应归学校,管理权收归学校,可以缩短管理者与被管理者之间的距离,便于学校了解学生在公寓中的情况,有的放矢地开展学生管理工作,有利于学生的健康成长和全面发展。

2.3.2 后勤服务要到位

现实工作中领导、老师总认为现在的学生不好管、不服管,对学生随地吐痰、乱丢乱泼、摘花踏草、损坏公物等不良行为指责的多,而从自身找原因的少,我们可以想一想,学生在家里为什么不在地面砖上吐痰、不在窗户玻璃上练拳、不在盆景花钵上打眼呢?是环境。后勤服务要到位,要创造育人环境,要经常保持校园清洁卫生,垃圾、果皮箱摆放合适,花草树木绿化带要有人情味的标示标牌,公物破损及时维修等等。这些都有利于学生的教育和管理。

2.3.3 后勤管理要到位

有的人说,后勤管理不直接与学生打交道,学生管理是学生工作部门的事,与后勤管理无关,这是极其错误的。后勤管理的好坏,直接影响着学生的管理。例如,如何使后勤制度化管理更加富有人情味就直接影响着学生管理,“摘花一枝,罚款十元”,不如“请爱护花草树木”、“可爱的绿地”;“损坏课桌,罚款100元”不如“课桌价值100元”等。如何从坐在办公室里谈管理走向现场直接管理直接影响着学生管理。谈“浪费粮食可耻”,不如在食堂里放一口盛剩饭缸,谈“节约水电”,不如在现场关熄长明灯、长流水等等来直接影响学生。如何从出现问题后谈加强管理转变到通过加强管理来杜绝问题的出现直接利于学生管理。通过定期召开系部生活委员会,成立学生食堂自管委员会;定期组织学生健康体检,隔离治疗患有传染性疾病的学生;定期开展体育设施、生活休闲设施的安全检查,及时组织维修等等来关爱学生,后勤管理到位非常有利于学生管理,也只有后勤管理到位,学生管理才完整。

总之,高职院校的学生管理是一个复杂的系统工程,其中学生管理、教学管理、后勤管理又是这个系统工程缺一不可的中心枢纽,只有学生管理、教学管理、后勤管理都以学生为中心,各司其职,互相配合,构成三位一体的模式,增加学生管理的科学性、系统性、协调性、灵活性和实效性,才能做好高职院校的学生管理工作。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我要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