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理论教育 常见的班级管理心理策略及常见的心理效应

常见的班级管理心理策略及常见的心理效应

时间:2023-04-08 理论教育 版权反馈
【摘要】:班级激励中的心理契约就是班主任把激励转化为对学生的一种心理期望以及对学生表达的一种主观承诺。班级激励中的心理契约取代了班主任管理班级的主观推动,以师生平等对话取代了班主任的话语霸权,体现了信任学生发展潜能的、以人为本的管理思想。

常见的班级管理心理策略及常见的心理效应

(一)班级管理心理方法策略

1.师生关系中融入辅导关系理念

心理辅导关系,是指心理辅导教师与来访学生之间结成的一种相互接纳与相互信任的人际关系。这种信任关系的建立有助于学生改善情绪、减少阻抗、探索自我、增强自尊、提高自信。如果没有形成这种特殊的信任关系,学生就很可能不会对教师敞开心扉,就难以进行有效的心理辅导。

(1)更新教育观念,尊重每一位学生的人格。在社会发展和教育进步的新形势下,教师要打破原有的不适应时代发展的教育观念,树立教育好每一位学生、注重学生全面发展的教育观念,以学生为主体,尊重学生的人格和个体差异,促进学生主动和谐的发展。

(2)注重师生互动,关注每一位学生的学习。教师应该改变以教师为中心的传统教学模式,教师在课堂中要根据需要,不断改变自己的位置,增加与学生交流的频率和强度。同时,要鼓励和引导学生发言和提问,增加学生主动交往的积极性,尤其要注意和学习成绩差的学生的交流和互动。

(3)充分利用课余时间,促进师生的自由交往。教师要充分利用课外时间与学生进行非正式的师生交往,使师生在自由自在、无拘无束的气氛中进行交往,缩短社会角色因素所带来的心理距离。

(4)采取民主的教育态度,促进自身的教育行为。教育研究和实践都表明,民主型的领导态度是一种教育效果较好的态度,也比较容易受到学生的欢迎。当然,在注重师生民主的同时,仍要注意保持教师的权威,这样才能增加教师的感召力和影响力,所以教师要在这两者间找到一个平衡点。

(5)了解学生需要,培养良好的人格品质。教师良好的人格品质可以改善和促进师生交往,有利于建立融洽的师生关系。心理学的相关研究指出,从学生的角度来看,受欢迎的教师具有下列人格特点:具有同情心、和蔼可亲、乐于助人;对学生有耐心、态度怡人;情绪稳定、自我控制能力强;相信学生、能更好地了解学生、处事公平;与学生同乐。在学生眼中,他们既是学生的朋友,又是负责任的成人。学生不喜欢的教师通常存在下列几点不足:无知浅薄,上课照本宣科,内容枯燥无味,讲话啰里啰唆、不得要领,布置作业多又不认真批改,对工作不负责任,对学生要求不严;偏听偏信,只说不做;上完课就走,不与同学们交流;态度专横、表情呆滞、令人生畏;说话爱讽刺挖苦人、自以为是、文过饰非。

2.班级活动中融入团体辅导技术

团体心理辅导是运用团体动力学原理,通过共同讨论、心理训练、情境体验等活动,促进团体成员的心理成长和解决共性的发展问题。团体心理辅导强调形成气氛融洽的团体氛围,设计贴近生活的情境活动,注重获得理解主题的情感体验。

班级活动如学习活动、文娱活动、体育活动、郊游活动等是班级生活的主要形式。这些活动有其直接的活动目的,而有意地利用团体辅导的原理加以设计,注重学生的自主意识和营造宽松和谐的氛围,班级活动就会增加人性化色彩和感情成分,使得班级活动体现出丰富的教育内涵。

3.班级谈话中融入有效的倾听技巧

班级管理的核心是人的管理,人的管理是人心的管理,其关键在于师生之间的心理沟通。有的教师与学生之间有隔阂,缺少交流,其原因就是教师不善于关注和倾听学生。而耐心认真地倾听比任何语言更能获得学生的认同。但学生取得成绩时,班主任要通过倾听,对其加以肯定、表扬。当学生遇到烦恼、挫折时,班主任要耐心倾听学生的苦恼及想法,及时帮助他们树立战胜挫折的自信心。当学生之间有了矛盾、冲突时,教师更要善于倾听不同的意见,然后综合评价是非,并不失时机地进行教育。

倾听作为心理辅导和咨询中重要的影响技术,需要教师全身心地投入,专注地听,并认真地分析思考,真正理解学生想要表达的事实,体验学生的情感及所持有的态度。对于班主任来说,倾听的习惯和态度比倾听技术更为重要。在现实的班级管理中,很多班主任习惯说不习惯听,甚至不愿意给犯了错误的学生以说话的机会。以倾听的方式改善班级管理中的谈话,要求班主任能够给学生以表达、倾诉和辩解的机会,让学生感觉老师和他感同身受。

有效倾听有如下一些小技巧。

(1)当别人在讲话时,要专心倾听,边听边想,不要打断对方,有必要时需做出正性反应。

(2)关注对方,表示关切。这个姿态是对说话人的一种尊重和重视。

(3)注意观察非语言行为,即说话者的语音语调、身体姿势、手势以及面部表情等,理解学生所表达的非语言信息。

4.班级交流中融入心理沟通原则

班级教育教学的活动过程是一个交流的过程。交流过程中的心理沟通十分重要。班主任期望和学生进行良好的思想沟通,但很多时候并不能得到很好的效果。原因很简单,好的思想同样需要用好的沟通方式去表达。

班级交流中需要掌握下面一些有效沟通原则。

(1)真诚。真诚是与学生进行有效沟通的第一要素,班主任的真诚不仅表现在与学生沟通时,而是在平时班主任就要说真话、办实事,给学生留下一个真正可信赖的印象

(2)平等。班主任要把自己看作班级中的一员,以一个朋友的姿态与学生平等地进行对话。平等包含着尊重。为此,教师要善于换位思考和协商沟通,这样做容易和学生拉近距离,让学生容易与教师达成充分的双向交流。

(3)适度。从时间方面说,适度是指选择恰当的时机与学生进行沟通;从程度方面说,适度是指沟通要恰如其分。

(4)情理并重。没有感情的投入是无法走进学生心里的,但同时一定要注意“动情”和“晓理”二者的交互作用,只有在双管齐下的时候沟通才会有最好的效果。

5.班级激励中融入心理契约方法

“心理契约”理论是西方组织行为研究和人力资源管理领域中出现的一个理论,其本质是一种期望假设和主观约定,它所体现的是人的主观愿望、心理需求以及相约方的自我约定。

班级激励中的心理契约就是班主任把激励转化为对学生的一种心理期望以及对学生表达的一种主观承诺。班级激励中的心理契约取代了班主任管理班级的主观推动,以师生平等对话取代了班主任的话语霸权,体现了信任学生发展潜能的、以人为本的管理思想。

实施班级激励中的心理契约有以下几个步骤。

(1)了解需求,明确期望。在构建心理契约的过程中,班主任要充分认识班级学生的个体需求,对不同的学生采取不同的激励措施,调动起学生学习积极性。同时要让学生了解班级以及教师对他们的希望和要求,最终使师生双方的需求达到和谐默契的状态。这种契约越公开、越具体,它所发挥的作用就越大。

(2)不断沟通,信守承诺。班主任一方面要善于表达自己及班级的愿望,使学生内心的需求得到表达,并能得到及时的了解、满足或消解。同时由于心理契约所隐含的期望与责任是双方的,所以作为班级的管理者首先要信守对学生的心理期望,并提供相应的行动条件,促成班级激励的良性运作。

(3)注重变权,柔性管理。心理契约的双方由于某些因素会产生一些不可预见的变化,所以要做好双方有效的沟通,消除不可预见的要素对已有心理契约所带来的消极影响的同时,要及时有效地运用权变策略。另外,要实行柔性管理,创设宽松、民主、和谐的班级氛围,使学生个体人格得到尊重,情感得到呵护,从而使学生能够最大程度地发挥自己的潜能,为个人目标和班级目标的达成积极努力。(www.xing528.com)

(二)班级管理中常用的心理效应

1.人人平等的“热炉效应”

热炉火红,不用手去摸也知道炉子是热的,只要你碰到热炉,肯定会被火灼伤。这要求“说”和“做”要保持一致,说到就要做到。第一,当有人碰到热炉时,立即就会被灼伤。因此,对碰到热炉者,我们往往建议班委会在错误行为发生后立即进行讨论处理,决不拖泥带水,以便达到使犯错人及时改正错误行为的目的。当然,对某些需要冷处理的情况则另当别论。第二,不管是谁碰到热炉,都会被灼伤。不论是班干部还是普通学生、成绩优异的学生还是后进生,只要触犯班规,都要受到惩处,在班规面前人人平等。

2.及时恰当的“金香蕉效应”

某企业的工程技术人员解决了重大技术难题,老板欲对其奖赏,恰身边无物,便顺手将身旁一只香蕉递给对方,以示嘉奖。“金香蕉效应”即源于此,其遵循的原则是,奖不在多,重在及时。虽然奖“额”有限,但奖“价”无限。

而运用到班级管理中,就是要求班主任在对学生成绩上的点滴进步及行为上的优异表现给予必要的奖励时,无论奖多奖少、精神或物质、口头还是书面,都要做到及时。因为,学生对班主任的赞许或表扬,一般都是非常在意的。及时的奖励可以体现出班主任对学生的肯定和重视,也无疑会对学生树立自信心,并保持这种“激情继续燃烧”,起到意想不到的作用。

3.法网柔情的“南风效应”

“南风”效应也称“温暖”效应,源于法国作家拉·封丹写过的一则寓言:北风和南风比威力,看谁能把行人身上的大衣脱掉。北风首先来一个冷风凛凛寒冷刺骨,结果行人为了抵御北风的侵袭,便把大衣裹得紧紧的。南风则徐徐吹动,顿时风和日丽,行人觉得春暖上身,始而解开纽扣,继而脱掉大衣,南风获得了胜利。北风和南风都要使行人把大衣脱掉,但由于方法不一样,结果大相径庭。在班级管理中,一方面,在班规运用上必须坚持“热炉”效应;但另一方面,处理一些违纪事件时,应该注意“法网柔情”,尽可能增加“人情味”,重在“感化”,强调“就事论事”。在他们“犯事”时,如果一味用严厉的指责来解决问题,尽管学生当时觉得“义正词严”,但其内心的抵触,必将使教师的言辞像那“北风”,达不到希望中的教育效果。事实上,当年陶行知先生用四颗糖解决一起违纪事件就是“南风”效应运用的成功典范。

4.距离产生美的刺猬效应”

“刺猬”效应可以用这样一个有趣的现象来形象地说明:两只困倦的刺猬由于寒冷而拥在一起,可怎么也睡不舒服,因为各自身上都长着刺,紧挨在一块,反而无法睡得安宁。几经折腾,两只刺猬拉开距离,尽管外面寒风呼呼,可它们仍睡得甜乎乎的。新课程倡导教师要由居高临下的权威转向“平等中的首席”,要“蹲下”用虚心的态度以学生为师,这些理念是对传统教育中师生关系不平等的一种矫正。但我们不难发现,从心理角度来看,班主任在学生心目中有着特殊的地位,决定了班主任与学生之间必然存在一定的心理距离,与其像两只刺猬想“紧挨在一块,反而无法睡得安宁”,倒不如保持一种“亲密有间”的关系,不仅能有效地保持良好的师生关系,也极有利于班级管理。

5.多元发展的“皮格马利翁效应”

美国著名心理学家罗森塔尔曾做过一个实验:在一所小学,煞有介事地对所有学生进行智能测验,然后把几个学生的姓名给了教师,说这是“新开的花朵”,会很有潜力。8个月后再次测试的情况是:名单上的这几个学生不但成绩提高很快,而且性格开朗,求知欲望强,与教师感情特别深厚。其实,先前的测验所得的“名单”只是罗森塔尔随意拟定的。罗森塔尔借用希腊神话中一个王子的名字,将这个实验命名为“皮格马利翁效应”。传说,皮格马利翁爱上了一座少女雕像,在他热诚的期望下,塑像变成了活人,于是皮格马利翁与之结为夫妻。

从多元智能理论来看,人的智能是多元的,人与人之间在智能上的差别不是智商高低的差别,而是智能类型的差别。有的孩子的某种智能表现非常突出,呈显性状态,而大多数孩子的很多潜在的智能有待于教师和他自己去认识、挖掘、开发。对于后进生而言,事实上很多时候,也许我们真的不懂他们的心。“皮格马利翁效应”告诉我们,用爱心帮助他们建立起心理优势,给他们目标,给他们信心,是引导他们走出阴影、走向成功的关键。

6.广开言路的“霍桑效应”

位于美国芝加哥郊外的霍桑工厂是一个制造电话交换机的工厂,它有较完善的娱乐设施、医疗制度和养老金制度等。但工人们仍愤愤不平,生产状况也很不理想。后来,由心理学专家专门对其进行了一项试验,即用两年时间,专家们找工人个别谈话,计两万余人次,规定在谈话过程中,要耐心倾听工人对厂方的各种意见和不满。这一“谈话试验”收到了意想不到的结果:霍桑工厂的产值大幅度提高。

学生在学习、成长的过程中难免有困惑或者不满,但又不能充分地表达出来。作为班主任,在与学生定期或不定期的谈心过程中,就要通过耐心地引导,使学生尽情地说出自己生活、学习中的困惑,和自己对老师、对同学或者对班级工作、学校管理的不满。学生在“说”过之后,会有一种发泄式的满足,他们自己会感到轻松、舒畅。如果他们的困惑得到解除,所有的问题得到解决,提出的建议得到采纳,他们在学习中就会更加努力,这就是“霍桑效应”对班级管理的最大启示。

7.始终牢记公平意识的“马太效应

在《圣经》中的“马太福音”第二十五章有这么一句话:“凡有的,还要加给他让他多余;没有的,连他所有的也要夺过来。”1973年,美国科学史研究者默顿用这句话来概括一种社会心理现象:“对已有相当声誉的科学家作出的科学贡献给予的荣誉越来越多,而对那些未出名的科学家则不承认他们的成绩。”默顿将这种社会心理现象命名为“马太效应”。

班级管理中的“马太效应”的危害是明显的,往往使其中一些得宠学生因没有清醒的自我认识而丧失应有的理智,从而骄傲自满起来;而对其他正取得进步,或处于学习劣势的不得宠的学生而言,教师的漫不经心、态度淡然则会使他们丧失信心。因此,班主任应杜绝偏见,始终有“一碗水端平”的公平意识,这也是新课程“为了一切学生”理念的最直接体现。

8.树立威望的“首印效应”

首印效应也称“第一印象效应”。人与人之间第一次接触时留下的印象深刻,并影响以后对该人的认识。这种印象都是表面的东西,如仪表、言谈、举止等,只是一种感觉。教育心理学十分强调教师给学生的第一印象,认为其对教师威信的形成有重大影响。良好的开端是成功的一半,中国有句古话出自北齐·颜之推《颜氏家训·教子》:“俗谚曰:‘教妇初来,教儿婴孩。’诚哉斯语!”这是指对一个人施加教育应该及时及早。对于学生也是如此。新生刚刚入学,老师、同学都是陌生的,带有新鲜感。同学们站在同一起跑线上,都想给人留下一个好印象。在这种心理的驱动下,学生对教师可谓言听计从,这个时候,班主任一言胜千言,因此,班主任要充分利用学生的这种心理,给学生留下美好的第一印象。如果说刚入学的新生像一张白纸,第一堂课就好比作画的第一笔,画得好,或许会成为一幅名画;画不好,兴许就成为一张废纸。所以,班主任在接新班级时,应力求做到:第一,见好第一次面。在接任班级的第一天要特别重视自己的仪表、服装、言行、举止,既要朴素大方,又要成熟而稳重。力求一开始就让学生觉得教师是他们的知心朋友,并产生认同感和信任感。第二,讲好第一次课。要对自己的第一堂文化课和班会课做好精心准备,力求给学生留下工作认真、知识渊博、教学方法生动等良好印象。第三,处理好第一次突发事件。要求反应快捷,处理问题果断,给学生留下做事干练、有力的印象。当然,利用“首印效应”的积极作用获得良好的第一印象,不仅仅是方法、策略问题,更不是假惺惺的伪装,而是长期在工作中磨炼形成的良好的工作作风、思想品德、知识才干、教育能力的综合体现。

9.使之进步的“登门槛效应”

在现实生活中,我们都有这样的体验:当对别人提出要求时,如果一开始便提出比较高的要求,是极易遭到拒绝的;倘若先提出比较低的要求,等同意之后再适当增加要求的分量就会更易达到目标。实际上,当一个人接受了小的要求之后,为保持形象的一致性,他就很有可能接受一个更重大、更困难的要求。这种现象就叫作“登门槛效应”,也叫“得寸进尺效应”。

登门槛效应可应用在后进生转化中。后进生不仅成绩差,学习习惯不好,更重要的是纪律性不强,时间观念淡漠;不仅自己落后,还会影响别人。所以,转化后进生不仅能使后进生个人得益,其他同学也会相应受益。对后进生的管理重点一般应放在对其行为的约束与规范上,而要改掉他们一个毛病,其实就是改变他们的一种习惯。习惯的形成不是一朝一夕的,要改变习惯不仅需要坚持不懈,还需要讲究方法。比如,一同学经常迟到,值日时迟到,不值日时也迟到;作为自律委员,检查时迟到,不检查时也迟到。迟到时间也不长,总是刚过预备铃不到一分钟。批评多次效果仍不明显。于是,教师给他分析了迟到的危害之后,来了个约定,目的是彻底改掉这个坏毛病,步骤是每周迟到的次数有一个限制:第一周,可迟到五次,每天有一次“机会”;第二周,可迟到四次,争取本周内有一天不迟到;以后每周递减一次,六周改掉迟到的毛病。做到了,就表扬以巩固成果。事实证明,这种做法效果很好。随后,教师又用同样的方法陆续帮他改掉了上课睡觉、说话等毛病。

10.心理投射产生偏见的“晕轮效应”

晕轮原指月亮被光环笼罩时产生的模糊不清的现象,晕轮效应又称“光环效应”。晕轮效应最早由美国著名心理学家爱德华·桑代克于20世纪20年代提出。他认为,人们对人的认知和判断往往只从局部出发,然后扩散而得出整体印象,也即常常以偏概全。一个人如果被标明是好的,他就会被一种积极肯定的光环笼罩,并赋予一切都好的品质;如果一个人被标明是坏的,他就被一种消极否定的光环所笼罩,并被认为具有各种坏的品质。

心理学家戴恩做过一个这样的实验。他让被测试者看一些照片,照片上的人有的很有魅力、有的没有魅力、有的中等,然后让被测试者从与魅力无关的特点方面评价这些人。结果表明,被测试者对有魅力的人比对没有魅力的人赋予更多理想的人格特征,如善良、沉稳、好交际等。

所以在班级管理中,班主任如果出现了偏见,认为学习困难的学生都有不好的学习习惯,就看不到他们身上好的行为品质,因此,班主任要经常对自己内心的评价体系进行反思,避免因投射倾向出现各种偏见。

11.小问题及时处理的“破窗效应”

美国斯坦福大学心理学家菲利浦·津巴多于1969年进行了一项实验,他找来两辆一模一样的汽车,把其中的一辆停在相对杂乱的纽约布朗克斯区,另一辆放在帕洛阿尔托。停在布朗克斯的那辆,他把车牌摘掉,把顶棚打开,结果当天就被偷走了。而放在帕洛阿尔托的那一辆,一个星期也无人理睬。后来,津巴多用锤子把那辆车的车窗敲了个大洞。结果呢,仅仅过了几个小时,它就不见了。以这项实验为基础,政治学家威尔逊和犯罪学家凯琳提出一个“破窗效应”理论,认为,如果有人打坏了一栋建筑物的窗户玻璃,而这扇窗户又得不到及时维修,别人就可能受到某些暗示性的纵容去打破更多的窗户。久而久之,这些破窗户就给人造成一种无序的感觉。结果在这种公众麻木不仁的氛围中,犯罪就会滋生、繁衍。

班级就如同一辆汽车,疏于管理就如同那辆破车的玻璃被敲了一个大洞又得不到及时修理,给人一种无序的感觉。在这种氛围中要注意及时解决那些看起来并不严重的问题,让大家都重视到“破窗要及时补好”,只有这样才能建设良好的班级风气。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我要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