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理论教育 主题概念设计,毕业设计为何用风水学做主题

主题概念设计,毕业设计为何用风水学做主题

时间:2023-05-05 理论教育 版权反馈
【摘要】:概念设计即是利用设计概念并以其为主线贯穿全部设计过程的设计方法。概念设计是完整而全面的设计过程,它通过设计概念将设计者繁复的感性和瞬间思维上升到统一的理性思维从而完成整个设计。主题设计元素用风水理论的哪一个层面来做毕业设计的主题元素呢?

主题概念设计,毕业设计为何用风水学做主题

一 主题概念设计

概念设计是由分析用户需求到生成概念产品的一系列有序的、可组织的、有目标的设计活动,它表现为一个由粗到精、由模糊到清晰、由具体到抽象的不断进化的过程。概念设计即是利用设计概念并以其为主线贯穿全部设计过程的设计方法。概念设计是完整而全面的设计过程,它通过设计概念将设计者繁复的感性和瞬间思维上升到统一的理性思维从而完成整个设计。

作品名称:藏风得水

作  者:王炯杰、陈仕攀、王 瞳

媒  介:主题概念设计

指导教师:俞 明

主题阐述

毕业设计为何用风水学做主题?

很多人认为中国传统文化中的风水理论只是一种封建迷信,本作品的目的就是为了打破人们的这种错误观念。风水学从先秦的卜居活动到现在已有两千多年的历史。当然,《风水学》不单只是一门独立的学问,风水理论包括了地质学地理学、景观学、环境学、美学、天文学、生态学和人体生命信息学等多种科学综合一体的自然科学。这次毕业设计的目的就是将现代的设计手法与传统文化有机融合在一起,选取星象图案来表现八大和谐、虚线及圆点,用科学的眼光、崭新的角度去诠释中国传统文化之中的“风水学”。

命 名

一个优秀的毕业设计首先需要有一个完美的命名。“风水学”这个题要取得一个好的名称,就要从风水学的本质里发掘与提炼。风水学家郭璞说:“气乘风而散,界水而止。古人聚之使不散,行之使有正,故谓风水。”

易经》是专门讲阴阳的一部著作,“风水学”就是从《易经》里派生出来的一门学问,所以其核心当然也离不开阴阳。然而好的风水就是要阴阳和谐,那么我们是不是要从这两个层面去发掘出根本含义来命名。万事万物以至善至美为基础,阴中有阳,阳中有阴,阴阳和谐才会被认为是藏风聚气的风水宝地。

《藏风得水》是我们在风水学家郭璞的话里提炼出的,这个题目体现出了风水理论的真谛。也与我们的主题十分贴切,这个名称给人的感觉极具中国传统古典意味,也有很强的张力和霸气。

主题设计元素

用风水理论的哪一个层面来做毕业设计的主题元素呢?

风水的主题思想就是阴阳和谐,阴中有阳,阳中有阴。从阴阳和谐的八个层面做毕业设计的主要支撑,首先要分析风水阴阳学说才能正确地展示出它的意义和本质。

阴阳学说是整个风水的关键所在,风水所关注的问题,也就是阴阳的和谐与否。阴阳和谐了,风水就好,阴阳不和谐,风水就不好。怎样才能知道阴阳是否和谐呢?自然界的一切事物都是这样,要了解阴阳是否和谐就只有用眼睛去看去相,这就是古人所讲的“相其阴阳之和”。

在中国传统的文化中,汉字是最具代表性的,它已有三千多年的历史,汉语是世界上最古老的语种之一。汉字是表意性音节文字,现代汉字的字体都是经甲骨文、金字、小篆、隶书演变而来的,它形式构成都极有设计感,也是全世界受到认可的,所以毕业设计就决定用汉字做字体设计、组合、编排来构成一些画面,体现风水中的八大和谐。

当然,所运用的文字也是要经过筛选的,不会随便使用一些文字。所使用的文字必须是风水之中常用的文字和能体现风水的一些文字。这些能够达到设计性和一些独特的意境,更能迎合风水学的需求,同时还可以用一些符号。

文字元素

中国古代的计时方法:子、丑、寅、卯、辰、巳、午、未、申、酉、戌、亥;

奇门遁甲的八门:休门、生门、伤门、杜门、景门、死门、惊门、开门;

八卦方位:乾、兑、震、巽、坤、艮、离、坎。

图案元素

在画面中,主要是运用中国古代的星象图标,然后把它变形、设计后而形成的图案来迎合八大和谐。

元素构成方式

在画面中出现的红色虚线和红色小圆点是出自风水勘测中的罗盘图案,同时文字编排方式也是和罗盘图案结合的。

点 评

“风水”有着中国几千年文化的积淀,选择这个主题尝试视觉表达不能说不大胆。风水的内容太多,有唯物的也有唯心的,作者选择了风水中最具代表性的阴阳和谐的八个方面进行视觉表达,并能够把与风水相关的罗盘、八门、八卦中的元素有效融合,同时借助星象和汉字来表现,形式和内容完整统一。

作品名称:直方曲圆

作  者:陈行亮

媒  介:主题概念设计

指导教师:俞 明

主题阐述

“无规矩不成方圆”,强调做任何事都有一定的规矩、规则、做法,否则无法成功。规矩来自木匠术语,“规”指圆规,“矩”指曲尺。“规”和“矩”可解作一定的法则、标准规范或习惯。“方圆”不再指方形圆形的东西,而指特定事物了。而这些事物在我们生活当中无处不在,包括为人处事人生道理。

直线可构成方形的事物,曲线可构成圆形事物,从而得到“直方曲圆”。

方圆的由来

“规”指圆规,古代工匠就已知道用“规”画圆;“矩”也是木工用的工具,指曲尺,并非弯曲之尺,而是一直一横成直角的尺,是木匠打制方形门窗桌凳的必要角尺,没有规矩,当然无法做成方形或圆形的东西。

直 方

公正的、坦率的、正直的,即内心中那种敢于求取认定人生目标,敢于开拓自己行动等一系列敢作敢为的胆量、气度和决心。通俗地讲,为了自己成就自己,不舍一切,宁直不弯,能够在各种困境中挺立身体,与人竞争。

曲 圆

曲圆代表圆满,成功、饱满的果实、零,或者开始和结束。它可前行,是为人处事。残缺也是一种美,就像断臂维纳斯,总能引起人们去补充完美的冲动,有所追求,有所向往。寻寻觅觅的日子是充满希望的日子,充满生机和活力,生活得有声有色!可以追求完美,但也不必遗憾有所不完美!

概念元素提取

方圆同行,生 活 中相关的事物 无处不在。

方圆制造者:曲尺、圆规;

方:棋盘、骰子、魔方电视、门、篮板等;

圆:球类、铜钱、轮子、瞳孔太阳、地球、硬币等;

方圆:铜钱、靶子、马吊、骰子、红绿灯等。

无规矩不成方圆,为人处事之道。

方:做人的正气,优秀的品质,精神的脊梁;

圆:处世之道,灵活圆通。

Logo设计说明

把直方曲圆与生活中的事物,方圆和门窗靶子相结合进行重组设计编排,其中把汉字部分做成方块印章的形式,突出做人要稳重而圆滑。

点 评

“无规矩不成方圆”,借用生活中与方圆相关的事物的表征来论述为人处事之道是个大胆的尝试。尤其是既圆又方的对象选择具有一定的代表性,通过两者之间的辩证统一关系和自己独特的设计语言来表述,很好地表达了主题。

作品名称:忆久别旧

作  者:谭红、谭丽、程新

媒  介:主题概念设计

指导教师:俞 明

主题阐述

从1989四个数字中我们提炼出了具有深刻含义的同音字“忆久·别旧”。忆久——我们的回忆是永久的,是难忘的。别旧——告别我的过去。1989—2009年,我们把这20年分为成长的三个阶段:小学,中学大学,从中提取三个阶段典型的事物与思想进行设计。

我们采用装饰艺术设计表现,主要是以木质材料为主,对其进行手绘,手绘内容主要采用抽象、卡通的图形、图案来表现以及拼凑组合成三个阶段典型的物品。

整个设计的色调采用绿、黄、红三色。绿色代表成长、友善,以及有生命的事物,象征着我们的小学时代。黄色代表轻快、辉煌、希望,象征着中学时代。红色代表喜气、热情、激情、斗志,象征着大学时代。

元素提取

小学:跳绳、游戏机折纸(东南西北)、纸飞机、故事书、娃娃糕、弹珠、大红花、魔方、书包、大大泡泡糖、木马、红领巾、白网鞋、秋千、大白兔奶糖、黑猫警长、方格子、风车、四驱车

中学:手机大头贴、初恋、信件、考试、篮球、娱乐杂志、数学公式、情书、试卷;

大学:恋爱、啤酒、电脑、购物、高跟鞋军训化妆品、自荐信。

展架设计

以三个立体的展示柜作为我们设计的主体物,三个立体架子的设计是从1989四个数字演变而来的。手绘的图形,我们采用卡通的形象,拼凑组合成三个阶段典型的物品,把这些手绘的图形运用到小抽屉上。

整个设计采用的色调为绿、黄、红。绿色代表成长、友善,有生命的事物。黄色代表了轻快、辉煌、希望。红色代表喜气、热情、激情、斗志。这三种颜色代表了我们三个成长阶段的精神与气质。

点 评

这件作品,充满了一种温暖的意趣——设计有的时候其实就是一种内心的表达。三个1989年出生的女孩,共同学习、生活了三年,共同面临毕业,面临人生的另一个全新阶段的开启。她们憧憬、迷茫,更充满了对童年时光的留恋与不舍。这些复杂的情愫统统都蕴于题目中的一“忆”一“别”之间。作者用轻松有趣的方式,用充满童趣的画面语言将童年记忆进行了符号化的回味……所以,当设计纯粹发于内心时,它也可以很轻松。

作品名称:落叶归灯

作  者:谢恋、陈进、白敏、李越

媒  介:主题概念设计

指导教师:罗 玥

主题阐述

每到秋末冬初,重庆街头巷尾都会出现一片“落叶萧萧”的景象。这些落叶从叶芽到落叶吸收太阳能,到了秋天叶子变黄掉落到泥土里成为养料重新供给树根能量。

调研结果

循环的过程

叶子从叶芽到绿叶吸收太阳能,到了秋天,叶子变黄落到泥土里成为养料供给树根能量,落叶释放能量给树根。

环保理念

“落叶归根”这个词语无法让人们联想到落叶怎样“释放”能量,我们通过灯、光能的表达方式来阐释“落叶释放能量”这个概念。

点 评

这组视觉概念设计、创意表现及多媒体展示效果颇为突出,巧妙地运用视觉语言及信息技术展现能源循环的绿色环保理念,整体作品也较为系统完整。色彩的搭配、细节的把握、互动的关联,都显示作者扎实的基本功和较成熟的设计掌控能力。我认为,作为毕业设计,并不一定要面面俱到,但一定要展现你的个性和优势突出的方面。

作品名称:新山水演义

作  者:杨智慧、高攀、巫娇、李建敏、唐瑜

媒  介:主题概念设计

指导教师:邝家瑞

主题阐述

我们都来自依山傍水的小山村,自小受山水的熏陶,酷爱中国传统山水画。它的构成形式形神交融、天人合一。其主要特点是以山川自然景观为描写对象。山川自然景观形态万千、峰峦叠嶂、连绵起伏、气势磅礴。因此,开始反复思考,用传统的表现形式对山川自然景观进行描绘是否缺乏现代感?

由此,我们想到了现代插画。随着时代的进步与发展,它已成为一种语言方式融入我们的生活。其个性张扬、魅力独特、手法多变、色彩明快、线条清晰。由于传统的山水画是以山川自然景观为主要描写对象,而山川自然景观随着四季景色的变化而变化。四季为春、夏、秋、冬,每季节各6节气,共24节气。我们取其精华,用传统山水画的构成形式和现代插画的表现方法,取四季景色为主要描写对象,对山水重新演义,讲述现代插画与古代山水画的文化碰撞。

设计思路

点 评

此组设计题目来自于成员自己的成长经历,通过现代插画的手法对形态万千、峰峦叠嶂的山川自然景观进行再设计,而山水自然景观随着四季景色的变化而变化,则以春、夏、秋、冬为设计出发点。用传统山水画的构成形式和现代插画的表现手法,取四季景色为主要描写对象,对山水重新演义。提取精心设计的视觉元素并将其运用到海报设计、Flash设计、书籍设计及相关延展设计中,系统地表达主题概念。此组作品个性张扬、魅力独特、手法多变,弘扬了中国传统文化。

作品名称:救旧国货

作  者:陈尹、熊甜、徐婕馨、龚平

媒  介:主题概念设计

指导教师:邝家瑞

背 景

关注多年前一些为人熟知但已经日益消失的老品牌,在调研中对旧(救)国货进行资料收集整理。

老牌国企生存酸楚,他们有的被假冒,有的艰难度日,有的正试图在困境中重启。

国货之所以不被看好是因为在现代人的眼中它不时尚,提起旧国货首先想到的是俗气的大红牡丹

救(旧)国货定义

救:“救”字从求从攴,义为在严寒天给人送去皮衣。引申义为给予帮助使脱离危险或解脱困难。“救”组成的成语有救火投薪、救火扬沸、救苦救难、救困扶危、救民于水火、救世济民、救死扶伤、救亡图存、救人一命胜造七级浮屠等。

旧:①经过长时间使用或放置的,跟“新”相反:陈旧、破旧、旧衣服。②从前的;原先的:旧址、旧居、新仇旧恨、喜新厌旧。③过去的时光;过去的朋友:旧日、故旧、念旧。

国货:现在所说国货与国产定义范围有所不同,国货一般多指人们日常必需的吃穿用,如国货护肤品等。

品牌名称和标识释意

(1)回忆国货,搜寻国货,倡导使用国货。

(2)以“旧国货”的慢慢消失为主题,突出救国货的理念,一语双关。

(3)标识直观醒目,主题突出。

品牌Logo以及设计说明

此标志是用古老元素花纹做外框,同时体现出“旧”“救”两个字,以此突显主题,同时体现年代感的目的。

设计流程

救旧国货

救旧国货主题的信息图表主要指以下七大类:食品、手工艺电器、文化、生活、日用、纺织类。

点 评

该组作品从多年前一些为人熟知但已日益消失的老品牌入手,通过借用“救旧国货”这一主题,表达对中国传统老品牌的热爱。通过不同地域文化、不同消失的产品以及视觉感官联想,挖掘其各类老品牌背后的故事,并系统开发了一系列丰富的视觉元素,借用不同品牌自身特点联想图形元素,运用到标志设计、信息图表设计、海报设计、Flash设计、界面图标设计及大量的延展设计中,采用多种手法加以整体设计,重新演绎了旧国货的民族地域文化的风采,并在一定程度上提示现代人应该对国产老品牌多加关注和保护。

作品名称:四·性本色

作  者:柯成洪、凌海军、黄小峰、丁宏伟

媒  介:主题概念设计

指导教师:罗 玥

主题阐述(www.xing528.com)

性格色彩学的创始人是哈特博士,乐嘉是借鉴了《性格密码》一书中对性格红、黄、绿、蓝的区分和理解,然后进一步进行剖析。从一个潜心研究的测试题入手,快速地让自己判断属于哪种颜色,同时解答了性格色彩与人们常见的内向还是外向,理性还是感性的区别。从情感、生活、工作、处事,以及从自我提升方面说明红、蓝、黄、绿的优势与劣势,同时对一些人生观价值观的取向给出了背后的性格分析。解答性格色彩的应用中所遇到的问题,以及精彩点评,帮助我们找到真正的我自己。

主题来源

主题释义

性格色彩分析

Logo设计说明

标识以阿拉伯数字“4”结合箭头组成一个指纹的外形,表示本组对四个人的性格色彩分析来引导更多的人去了解自己或别人,从而聚集到一起,就像很多小点组成一个大圆。颜色是性格色彩的四种颜色,因为绿色性格结合了其他几种性格,所以用几种性格围绕着。

形式:以四个基本元素巧妙地拼组出四个性格色彩中具有代表性的表情。

色彩:性格色彩的四种颜色是红、黄、蓝、绿。

点 评

该组作品通过建立自我知识构造,思索社会中的热点话题——乐嘉的性格色彩。通过大量的信息分析加大对性格红、黄、绿、蓝的区分和理解,借用色彩心理联想图形语言,并运用到标志设计、信息图表、海报设计、网页设计、互动Flash及相关延展设计中,系统地表达主题概念。同时通过书籍设计表达情感、生活、工作、处事,以及自我提升方面说明红、蓝、黄、绿的优势与劣势。相比较而言,这组作品对一些人生观和价值观的取向给出了背后的性格分析,有一定的性格心理界定和引导作用。

作品名称:无 限

作  者:魏敏、邹茜、蒋孟菲

媒  介:主题概念设计

指导教师:唐 倩

点 评

这是一个关于时间、生命、宇宙与轮回的主题。作品用图形化的方式阐释了蚕一生的八个过程:蚕卵、蚁蚕、吐丝、白蚕、蛹化、结茧、破茧、飞蛾。蚕从一个小黑点变成另一个小黑点,实现生命一个又一个的轮回。时间是一个圆,无限循环的圆;宇宙世界是一个圆,无限循环的圆;蚕的生命是一个圆,你我生命中每一条弧线构成了一个完整的圆,无边无际、无穷无限在蔓延……

作品名称:文字乐音

作  者:陈隆、吴月、孙江涛、叶旭

媒  介:主题概念设计

指导教师:唐 倩

主题阐述

汉字是一种生命体,由永字八画演绎着文字的各种生命形态。永字八画犹如音符,繁衍出音乐的高低、强弱,谱写完美的乐章!

点,文字生命的起点,音乐王国的开始;横,文字生命中的宁静与稳定,文字乐音中的舒缓与笃静;竖,脊柱,支撑文字生命的强音;横折钩,文字生命的转折与刚毅,文字乐音中的起伏跌宕;撇,文字生命中的优雅与柔美,文字乐音中的空灵与缥缈;捺,文字生命中的悠扬,文字乐音中的散音。

点 评

运用汉字本身来进行设计创作的纯概念命题本身是非常具有挑战的,但是他们做到了,而且做得很好!

在同学们描绘的世界里:汉字是一种生命体,由永字八画演绎着文字的形态。永字八画犹如音符,繁衍出音乐的高低、强弱,谱写完美的乐章。“点”,文字生命的起点,犹如“1”,音乐王国的开始。“横”,文字生命中的宁静与稳定,犹如“2”,文字乐音中的舒缓与静笃……

作品名称:弄 墨

作  者:陈华玲

媒  介:主题概念设计

指导教师:唐 倩

主题阐述

蚂蚁是人们日常生活中经常见到的昆虫,很大一部分的人都忽略了它们的存在,觉得它们很渺小。但是它们在我的眼里是有着人类思想和智慧的好伙伴,它们是我思维的一个化身,它们用智慧来弄墨、弄字,将搬、抬、挑、耍、玩、吃、喝、挖、推、掰、拉、拖、咬、抓等表现主题。

点 评

把蚂蚁定义为主角,塑造了几种不同性格造型的蚂蚁。墨点虚拟为蚂蚁最喜爱的食物和玩耍的对象。蚂蚁们遇到自己最喜爱的不同造型墨点,产生了一系列生动有趣的故事。

作品名称:寻 根

作  者:胡 佳、刑祖爱、罗云锋

媒  介:主题概念设计

指导教师:俞 明、曾 诚

点 评

寻姓氏之根,祖源之根。寻根问祖,追溯本源。作品通过姓氏文化作为中华民族传统文化之一,具有不可抹灭的魅力。传统的、古朴的的色调,以及一些粗糙的材质,营造了一种传统的氛围,该套设计通过形式与材质的结合,极大丰富了主题形象特征。

作品名称:徘徊于

作  者:谢晓雯、孙丽佳、张素清

媒  介:主题概念设计

指导教师:俞 明

主题阐述

整个设计以“矛盾”为主线,传统与时尚似乎有些碰撞,看似南辕北辙,却又意犹未尽。如何把此类的碰撞磨合是我们设计的难题,我们运用传统的建筑和时尚的现代美人为设计元素,把美人与建筑两个不相关的事物联系起来诉求,其实时尚就像一个圆,总有一天会回到原点最初的美——传统。

点 评

时尚元素中又夹杂着人们对传统的深刻认知与感悟。真正的美不是盲目推崇传统或新潮,而是人们在保持传统的同时,思想行为意识的升华与更替,是传统文化与人文气息的体现。

作品名称:大 学

作  者:尹聪、易林明

媒  介:主题概念设计

指导教师:肖 洒

主题阐述

《大学》全书分为两部分:一部经,记录孔子的话;二是传,主要记录曾子对孔子话的理解。本篇提出了“大学之道,在明明德,在亲民,在止于至善”三大纲,接着阐释了“格物,致知,诚意,正心,修身,齐家,治国,天下平”八条目,提出获取知识提高个人修养的思路,论证了个人修养的重大作用。从而加深了人们对修养与社会政治之间关系的理解,提出了中国古代蒙学之后的教育一套理论。

点 评

两位作者投入了很大的精力,凭着对中国传统文化儒家经典《大学》的喜爱和理解,把他们理解的大学中的道理提炼出来,通过设计元素来呈现。作品有深度,有内涵,元素的表现形式统一。大学的主题“一语双关”也是他们通过毕业设计作品来对他们的大学学习做一个总结。

作品名称:文字密码

作  者:王蕾、王诚、刘宇

媒  介:主题概念设计

指导教师:唐 倩

点 评

现在的人多遗忘了汉字的最初含义,而同学们被汉字所蕴含的古人朴素的世界观所吸引。作品通过设计,寻求开启文字奥秘的密码,发掘古人的智慧,体会汉字带给我们的快乐。

作品名称:顺时针

作  者:喻雪、姚佳露、余音、李开梅

媒  介:主题概念设计

指导教师:唐 倩

主题阐述

生活当中有一个特别奇怪的现象,我们晚上吃完饭以后,八九点钟就昏昏欲睡,但一到11点就清醒了,所以现在很多人习惯11点以后开始工作。还有的人到了夜里11点总想吃点东西,在屋子里找点心,这是为什么呢?这是因为这个时候恰恰是阳气开始生发了,所以一个很重要的原则就是最好在11点前睡觉,这样才能慢慢地把这点生机给养起来,人的睡眠与人的寿命有很大关系,所以睡觉就是在养阳气。

点 评

很多忙碌的人们忽视了生物钟,比如该吃饭的时间没有吃饭,该休息的时间没有休息等,同学们运用纯原创的手绘插画和图形化的方式表达十二时辰中自然界、人体活动、内经的变化,告诉大家十二时辰生物钟:自然界顺时运行,植物顺时开花,动物顺时活动,人体内经五脏顺时运行,人需要顺应生物钟作息。

作品名称:中国节

作  者:杨 宇、马绍鹏、徐 鸿、黄 廷

媒  介:主题概念设计

指导教师:肖必莉

主题阐述

节日自古是中国传承的非物质文化遗产,随着时代的不断进步,国外的节日慢慢渗透到中国,甚至取代了中国某些传统节日的地位,使中国自己的节日慢慢的被国人遗忘,传统节日更多的成为了一张纸上文化,成为了“吃饭”的节日,远远失去了本身的意义!毕业设计的目的不在于做什么样的题材,只要把身边的小事做好,把我们的设计作品提高一个层次,就是对我们毕业设计5个月所付出的汗水的一个最好回报!

点 评

当今社会生活节奏加快,各种外来文化冲击,使传统的中国节日被忽略,被淡忘。该组作品力求唤起人们对中国传统节日的重视。通过把传统节日品牌化,把茜素红和剪纸艺术相结合来体现其核心意义主题,统一设计形象标识,辅以Flash展示。通过对生活用品的设计,使大众在生活点滴中感知中国传统文化,让中国传统节日得到大众的喜爱和重视。

作品名称:十二生肖

作  者:郭晓波、陈勇、高容

媒  介:主题概念设计

指导教师:肖必莉

主题阐述

十二生肖是由十一种源于自然界的动物,即鼠、牛、虎、兔、蛇、马、羊、猴、鸡、狗、猪,以及传说中的龙所组成,用于纪年,顺序排列为子鼠、丑牛、寅虎、卯兔、辰龙、巳蛇、午马、未羊、申猴、酉鸡、戌狗、亥猪。十二生肖是中国的传统,和中国的水墨书法有着同样的意义,结合中国水墨书法和中国一些传统的东西来做,这十二生肖,让中国的传统美德得到发扬传承。

作品名称:福禄寿喜

作  者:梁红、刘小凤、向婧

媒  介:主题概念设计

指导教师:郑 桃

点 评

该组作品把中国传统的吉祥文字“福”“禄”“寿”“喜”与中国传统的江南庭院建筑里的木雕窗格结合在一起,通过对文字本身笔画巧妙的设计,以及对辅助图形点睛的运用,最终使吉祥的纹样透过灵动的窗格合二为一地呈现出来。整套作品突破了传统平面设计的束缚,大胆地把设计从二维平面转移到三维空间,呈现出一种耳目一新的效果,也是一套不错的室内装饰挂饰。

作品名称:门神新演绎

作   者:崔小琴、刘玉婷、杨德洪、李霞

媒  介:主题概念设计

指导教师:罗 玥

点 评

采用门神年画的艺术表现形态、颜色、构图形式及内涵,结合时下宣扬的社会发展各方面(科、教、文、体)所需展现的时代精神,加以视觉化表现。主要运用错位、替换等的手法进行设计,提取了皮影中镂空的方式与四大门神进行结合,突出四大门神的威武感,同时也不失创意。

作品名称:岁月如歌

作  者:钱江、吴杰、陈磊

媒  介:主题概念设计

指导教师:俞 明

主题阐述

展现年代的印记留下的点点滴滴。每个年代都有自己的特点,无论从哪个方面都有着本质上的一种区别。所以我们通过整理分析出五个年代的精神特征,将五个年代的产物通过设计语言展现出来,表现岁月如歌。虽然那些年代早已逝去,却像一首首歌一样印在了我们的心里。

点 评

展现年代的印记留下的点点滴滴,通过归纳总结找出每个年代的互通点与不同点,结合自己的设计思路将20世纪50—90年代的特征表现出来,主题明确,情感丰富,意思深沉且有嘲讽的味道在里面,体现了作者对年代的崇敬与年代变化的一种自我感受。五个年代,新中国五种不同的声音。在这段变迁的乐符中,找到从前,找到自我。

作品名称:古乐新风

作  者:刘静、张毅、张茂秋

媒  介:主题概念设计

指导教师:罗 玥

主题阐述

从中国的吹、拉、弹、击四种乐器中分别选了四种不同文化、不同风格的乐器(葫芦丝、锣儿、琵琶、马头琴),我们从乐器本身出发来分析它们的不同。中国乐器带着古典的味道,所以我们打破它的沉闷和枯燥,把烦躁变成享受,把听觉变成视觉,让人们重新认识中国乐器,让不同人有不同视觉感受。我们选了四首曲子分别对应四种乐器,从中进行新的设计。

乐器分类

吹奏乐器——中国吹奏乐器的发音体大多为竹制或木制。以气流吹入吹口激起管柱振动的有萧、笛(曲笛和梆笛)、口笛等。

拉弦乐器——拉弦乐器主要指胡琴类乐器。其历史虽然比其他民族乐器短,但由于发音优美,有极丰富的表现力,有很高的演奏技巧和艺术水平,拉弦乐器被广泛用于独奏、重奏、合奏与伴奏。

弹拨乐器——中国的弹拨乐器分横式和竖式两类。横式,如古筝、古琴、扬琴和独弦琴等;竖式,如琵琶、月琴、三弦、柳琴、冬不拉和扎木聂等。

打击乐器——中国民族打击乐器品种多,技巧丰富,具有鲜明的民族风格。

民族乐器元素提取

吹奏乐器——葫芦丝——云南——蝴蝶泉边——春;

拉弦乐器——马头琴——蒙古——蒙古人——夏;

弹拨乐器——琵琶——江南——春江花月夜——秋;

打击乐器——锣——四川——太阳出来喜洋洋——冬。

点 评

该项目组通过借古乐新风尚,表达对中国传统文化的热爱。通过不同地域文化、不同乐器的演奏形式,以及听觉感官联想,挖掘器乐背后故事,并系统开发视觉元素,采用置换手法加以整体设计,重新演绎古乐与民族地域文化的关系。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我要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