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百科知识 大学德育创新的新视角:闲暇教育的探索

大学德育创新的新视角:闲暇教育的探索

时间:2024-02-01 百科知识 版权反馈
【摘要】:由此可见,闲暇教育的着眼点是人与人、人与自身及其闲暇之间的关系。闲暇教育是这种教育哲学理论的内在要求。正因为如此,闲暇教育才凸显出应有的地位与价值。许多发达国家学校教育计划中闲暇教育占有相当的比重。

大学德育创新的新视角:闲暇教育的探索

闲暇教育大学德育创新的新视角

王能东

一、闲暇与闲暇教育

闲暇即闲暇时间。人所拥有的时间通常被划分为工作时间(或称劳动时间)和业余时间。广义的闲暇即业余时间。不过人在业余时间并非都闲暇。在业余时间里,人还要从事满足生理需要等其他方面的非闲暇活动。如果将这类活动所占有的时间称之为生活必需时间,那么狭义的闲暇时间则指业余时间中除去生活必需时间后所剩下的时间。19世纪英国著名哲学家、教育家斯宾塞人类活动分为五大类,其中第五类即“满足趣味和感情的休闲活动”,从事此类活动的时间就是闲暇时间。

人的闲暇时间是一个变量,主要受科技发展水平、服务社会化水平、社会制度和人们的观念等因素影响。科学技术的发展必然使社会必要劳动时间和生活必需时间不断缩短,从而使社会整体绝对的闲暇时间不断延长。社会制度则决定了社会整体绝对闲暇时间的分配方式,人的心理又支配着他如何理解与使用闲暇时间。因此,闲暇时间也是一个相对的时间。在现代社会,科学技术和服务社会化水平的不断提高,商业文化和人本文化的兴起使闲暇时间从“特权”到“普遍拥有物”成为现实。

闲暇教育不是占有甚至剥夺人的闲暇时间,而是要养育作为人的生活之内在组织部分的闲暇生活,使“满足趣味和感情的休闲活动”的品质不断提升。人类生活区别于动物生活的根本标志就在于,人类生活不仅是适应,而且是改造;不仅有物质生活,而且有精神生活;不仅是孤立的生活,而且是交往的生活;不仅是被塑造的生活,而且是自我选择与反思的生活。因此,闲暇教育是提升人的闲暇生活质量的教育,是提高闲暇认识、培养闲暇技能、促进交往水平和增强人格健康的教育,也就是培养“全面占有闲暇生活”的人的教育。正如有些学者所指出的,“闲暇教育是要教会人们聪明地使用闲暇时间,以便能在闲暇时间里过上有意义的、愉快的生活”,其主要任务是进行“闲暇职业教育”、培养“闲暇价值观”和“休闲能力”等。由此可见,闲暇教育的着眼点是人与人、人与自身及其闲暇之间的关系。它的根本宗旨在于帮助人们正确地认识闲暇以及闲暇与工作的关系,提高人们合理有效地支配闲暇时间的能力和技巧,从而提高人们旨在满足趣味和感情需要的休闲活动乃至全部生活的质量,同时把个人闲暇引导到合乎规范的轨道,促进社会文明。

二、从闲暇教育角度创新高校德育的依据

1.闲暇生活质量是个体生活质量和社会文明的重要标尺

闲暇教育之所以必需,一个重要的前提就是,人的生活质量不仅包含劳动生活质量,而且包括闲暇生活质量;社会文明不仅包括社会的物质、政治精神文明,而且包括社会个体的闲暇文明。个体的生活无非是劳动与闲暇,在过去相当长的时间里,追求和享受闲暇生活的思想与行为被视为羞耻或懒惰。特别是在工业时代,人们尊重劳动而鄙视闲暇。马克斯·韦伯在谈到资本主义精神时也讲道:“按照主之意志,唯有劳作而非悠闲享乐方可增益上帝的荣耀,虚掷时光便是万恶之首。”在这样的观念下,闲暇教育当然没有意义。其实,闲暇生活质量对于个体生活与社会文明而言,都具有重要意义。就闲暇与个体生活来说,亚里士多德把闲暇看做是“自由人”的基础,爱因斯坦也认为“人的差异在于业余时间”,苏霍姆林斯基论及人的全面发展时曾说:“只有当孩子每天按照自己的意愿使用5~7小时的空余时间,才有可能培养出聪明的、全面发展的人。”大量实证研究表明,闲暇对于人的创造力与精神生活也具有重大影响。很难想象在业余时间与劳动时间几乎相等的条件下,离开了高质量的闲暇生活能够有高质量的个体生活。就闲暇与社会文明的关系而言,没有一定长度的闲暇时间与一定水平的闲暇生活,也就不可能有较高的社会文明:“改变了某个民族的闲暇品性就可以改变这个民族的整个个性和这个民族的效率。因此,闲暇教育在任何一种文化中都不是一个附带的任务。”社会文明程度的提高不仅需要人学会劳动和社会组织、创造高度的物质文明政治文明,而且需要人们学会闲暇,提升个体的闲暇生活质量,创造高度的闲暇文明。

2.马克思主义认为社会文明进步与个体发展是辩证的历史的统一

马克思指出:“人们的社会历史始终只是他们个体发展的历史,而不管他们是否意识到这一点。”因此,判断教育是否合理的重要标准之一,就是看它是否在条件许可的范围内尽可能地促进人的发展。教育不仅要把人当做社会工具塑造,而且要当做目的培养。当前,不管是西方还是我国,人的个性发展问题成为教育的突出问题。有的教育家甚至认为“个性发展是教育的灵魂”。在这种理论的指导下,学校教育就应当既关心科学又关心生活,既关心社会又关心个人,既关心个人社会工作又关心个人生活旨趣。闲暇教育是这种教育哲学理论的内在要求。只有正确认识人与自身及闲暇的关系,拥有合理有效地支配闲暇和享受闲暇的能力,才能处理好工作与休闲的关系,才能谈得上真正幸福的人生体验。

3.闲暇时间的延长及其成为“普遍拥有物”并不是个体较高生活质量和社会文明的充分条件

闲暇时间的延长并没有普遍带来个人和家庭的幸福,也没有普遍带来社会文明程度的提高,反而引发了无数社会问题和个人的烦恼。有资料表明,在美国和日本,闲暇时间比工作时间有更高的犯罪率,孤独、无聊、自杀和犯罪现象也相对较多,许多人不知道怎样支配闲暇时间,感到情绪低落、精神沮丧,产生所谓的“闲暇时间病”。就大学生群体而言,亦有类似倾向。笔者曾在大学生中进行的一项调查表明,在双休日或闲暇时间里,学生的情绪失落感有所增强,消极休闲方式非常突出,道德失范行为增多等。正因为如此,闲暇教育才凸显出应有的地位与价值。

许多发达国家学校教育计划中闲暇教育占有相当的比重。早在1918年,美国就相当重视闲暇教育,把闲暇教育列为中学教育目标之内,试图通过闲暇教育,“使个人从其闲暇之生活中获得身心之休息与愉悦,并充实其精神生活而发展其人格”;“用正当方法利用闲暇时间”;“能有益地利用休息时间”。虽然资本主义国家的闲暇教育颇具阶级性的“自由教育”意味,但它把闲暇教育与人的德性、人格和精神培育联系在一起,对我们是有启示的。

三、闲暇教育对德育创新的意义

1.闲暇教育是对德育功能的拓展传统

德育聚焦于人的社会性品质和学习、劳动时间,其社会整合功能得到充分展现。相对来讲,德育对于人的个体性品质、人的闲暇时间则重视不够。即使有时强调德育的个体发展功能,其宗旨也是适应社会、为社会服务,而纯粹享受闲暇的功能、促进人完满闲暇生活的功能往往没有得到重视。在这样的价值取向中,德育的适应价值与工具价值得到充分的展现,而其发展价值与享用价值则遭到轻视,德育的整体功能被分裂。其主要表现是关于道德的知识成为德育的中心,而道德情感和道德选择力的培养则被边缘化;德育更多地指向于人的劳动和社会需要而忽视人本身的发展;德育的视野聚焦于人的学习和劳动时间,人的闲暇时间成为盲点。德育的功能不仅要使人适应,而且要促人发展;不仅有工具意义,而且有享用价值,让年青一代学会体验生活的快乐,占有生活的意义,享受生活的成果,是适应价值与发展价值、工具价值与享用价值的有机统一。闲暇教育更加关注和干预人的闲暇时间,使人“人”化,使人成为他自己,成为能够充分享用生活的个体,因而实现了德育功能的拓展。

2.闲暇教育是一种新的德育视域(www.xing528.com)

它从“社会”转向“个体”,从“适应社会”转向“享用闲暇”,是对人的生活世界的关怀。传统德育主要是指向“工作”和“适应社会”的科学世界的教育,它强调工具理性和逻辑地把握世界的方式,是一种体系化、主题化和技术化的教育。闲暇教育则指向人的生活世界。人的生活世界不同于科学世界。生活世界的教育关注人与人的关系以及人与自身的关系,强调人的价值、尊严以及理解、沟通、交往和经验地把握世界的方式。在闲暇活动和享用闲暇的过程中,人的需要、情感得到满足与提升,摆脱权力或金钱等功利因素的影响,彼此平等沟通与交往,彰显出生活目的与人的价值,教育实践活动视域得到彻底转换。

3.闲暇教育是德育生活方式的变革

德育生活方式是包括关于人的成长机制、人的生活向度、教育目的等思想观念以及相应德育模式的有机整体。不同的德育生活方式具有不同的观念和行为,特定的、内在关联的德育观念和行为系统则构成特定的德育生活方式。与传统德育的功能和视域相联系,传统德育生活方式主要是为社会培养具有特定质量和规格的人,人的当下活动的全部意义就在于为未来的社会生活做准备,学生被限定在狭窄的领域之中,人的生活向度孤立化,个体的品德是在教育关系中被塑造、被传授的结果。在德育行为模式上,道德知识是学生不可回避的主要的、甚至唯一的内容,单向灌输与说教成为最主要的德育方法。应该说,对于成长中的学生来说,这样一种生活方式是绝对需要和必不可少的,问题是除了这种生活方式,人还需要另外一种德育方式,这就是闲暇教育。闲暇教育生活方式是对传统德育生活方式的新变革。它认为德育必须关注人的闲暇,培养身心健康的人;人活动的意义不仅在于未来,而且就在当下;人不仅要学会工作,还要学会闲暇,占有与享用闲暇(包括物质享用、精神享用、文化享用和审美享用等)本身就是它的意义和价值的体现;人的品德的形成和发展主要是在德育关系中自我生成、经验与反思以及社会交往的结果。在德育行为模式上,注重认知、情感、需要、交往、体验等因素的教育意义,德育内容涉及个体的全部生活,德育的时间和空间范围具有开放性,教育者与被教育者具有互动性和平等性。这种德育生活方式也是人所需要和必不可少的。唯有两种生活方式有机统一的德育才是完满的德育,而人只有生活于完满的德育关系之中才能成为真正有德性的人。

四、闲暇教育视野下高校德育创新的主要内容

1.使学生在广泛参与活动的基础上形成多方面的兴趣爱好和特长

兴趣爱好是人生活的导师,它既可以充实丰富人的闲暇生活,也有助于工作效能的提高。健康的兴趣爱好还可以丰富人的情感、塑造人的优秀个性。一个兴趣爱好贫乏的人很难谈得上生活充实和幸福生活的体验,其闲暇时间中必然产生较多的消极情绪和行为。

2.闲暇心理教育

闲暇心理教育主要在于两方面:一是个体心理品质培养和塑造,包括感知、注意、思维、情感、态度、气质和性格等心理现象和心理特征方面优秀品质的培养和塑造;二是帮助人科学认识在闲暇时容易出现的矛盾,消除“闲暇时间病”产生的认识、心理根源。

3.重视培养学生掌握处理人与人之间矛盾的技能

如果不能掌握处理人与人之间矛盾的有效技能,个人就不可能积极地占有和支配自己的闲暇时间,因为个体的闲暇活动一般不能脱离与他人的交往。怎样与人交谈、怎样看待和处理他人的异议、怎样恰当地表现自我、如何在礼貌热情与谄媚、尊严与傲慢、团结与原则、合作与竞争、自由与纪律、集体与个人等等关系上表现出理性的态度,这些问题是闲暇教育的重要问题,无疑也是个体思想道德文明习惯塑造方面的重要内容。

4.着重培养人占有和支配闲暇的技能

这些技能包括表达技能(口头表达、书面表达)、从事文化艺术活动的技能(音乐美术书法文学舞蹈、集邮等等)以及角色转换技能等。一般意义上,掌握这些技能水平的高低与人精神生活质量成正比。高雅艺术陶冶人的灵魂,这是被实践证明了的真理。我们强调文化艺术技能的力量,并不是只局限于把它作为休闲的工具,而是在于强调它陶冶灵魂、塑造人格的无穷魅力。角色转换技能包括从一种身份、责任、地位转变到另一种身份、责任、地位的角色转换思考方式与行为能力的技能。没有较高的角色转换技能,其结果或者是人与人之间关系的隔膜,或者是个人生活的单调、古板和平淡。

5.重视对人的闲暇观的教育

闲暇观教育的内容主要有:一是闲暇与工作的关系;二是人在闲暇时的责任和义务;三是闲暇时个人行为习惯规范。概括地说,在闲暇与工作的关系上,闲暇教育主张既不能吝啬闲暇,也不能奢侈地使用闲暇,良好的闲暇与工作关系在于闲暇与工作的良性循环。闲暇责任与义务观的教育,可以有助于引导人们正确地使用闲暇的方向,提高人们在闲暇时间的奉献精神。闲暇观教育第三方面的目的是使人们懂得闲暇行为习惯的文明水平应与工作时具有一致性,从而抑制人在闲暇时间容易放纵情感和行为的普遍倾向。

可见,闲暇教育视野下的德育既有引导,也有规范;既注重闲暇认识,也注重闲暇情感和闲暇活动。它不仅强调个人丰富、充实、幸福的生活体验,而且强调在此基础上加以提升,形成闲暇责任与义务、闲暇文明行为习惯,使责任义务和文明行为习惯贯注于人的全部生活。不关心闲暇的德育不是全面的德育,只有通过闲暇教育干预人的闲暇,高校德育才会有更大成效。

(原载于《北京教育(德育)》2009年第4期)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我要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