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理论教育 节日盘点:元宵节、寒食节、清明节、花朝节、端午节等等!

节日盘点:元宵节、寒食节、清明节、花朝节、端午节等等!

时间:2023-05-14 理论教育 版权反馈
【摘要】:元宵节,又称“上元节”、“元夕节”、“灯节”。元宵也叫“汤圆”、“圆子”、“汤团”,是元宵节的应节食品。后来,寒食节逐渐和清明节合而为一,成了一个节日。因后来融入了扫墓、插柳等习俗,并与传统的寒食节合而为一,遂使这一节气变成了一个民间节日,流行于我国大部分地区。

节日盘点:元宵节、寒食节、清明节、花朝节、端午节等等!

二、元宵节、寒食节、清明节花朝节端午节

(一)元宵节

元宵节是我国民间最隆重的节日之一,时在农历正月十五。据传说,元宵节始于汉朝,因汉代“诸吕之乱”的平定日是正月十五,所以每到这天晚上,文帝就微服出宫,与民同乐,以示纪念。一年中第一个月圆之日叫做元宵,又称“元夕”、“元夜”。元宵节,又称“上元节”、“元夕节”、“灯节”。

1.张灯观赏 我国民间,每逢元宵节,有张灯观赏的风俗。它究竟起于何时,一直有几种不同的说法。第一种认为,始于西汉武帝正月十五祠太一;第二种认为,始于东汉道教;第三种说法认为,元宵张灯始于东汉明帝,与那时佛教传入东汉有关。佛教教义中把火光比作佛之威神,《无量寿经》中有“无量火焰,照耀无极”的说法。在佛教的教义中,灯一直是作为佛前的供具之一。每遇佛教盛会都要大明灯火。在佛教传说中,与正月十五日张灯有关系的是佛祖神变的事迹。据《僧史略》载,佛祖释迦牟尼示现神变、降伏神魔是在西方12月30日,即东土正月十五,为纪念佛祖神变,此日需燃灯法会。东汉明帝时,摩腾竺法兰东来传教,汉明帝就敕令正月十五佛祖神变之日燃灯,并亲自到寺院张灯,以示礼佛。自此以后,元宵张灯便蔚然成风。

关于元宵节张灯之俗,我国民间还有一个美丽的传说。说是很早以前,有一只神鹅飞到人间,被猎人射伤,玉皇大帝便下旨于正月十五派天兵火烧人间。天上有位善良的仙女,把这个消息透露给人们,人们便商量出一个办法,在正月十四前后三天,家家户户挂红灯,燃放火花、火炮,正准备下凡放火的天兵,以为已经烧起来了,便向玉帝回命销差了事。因为在元月十五挂彩灯、放火花免了天灾,于是人们年年在这时都挂花灯,放烟火、鞭炮,以感谢这位仙女。由此而形成了元宵节张灯的习俗。

自从元宵张灯之俗形成后,历朝历代都以正月十五张灯为一盛事,当今仍相当盛行。每到元宵节前后,无论乡村还是城镇,人们都要张灯结彩,观灯游赏,烟火也多是必不可少的,此外还有很多其他的文娱活动。

2.打灯谜 打灯谜较之张灯观赏是一项后起的元宵节与灯相关的娱乐活动。谜语实际上是一种隐语,古时候也叫“庾词”,汉代就有。到了宋代,谜语才和元宵张灯活动结合起来,形成了灯谜。所谓打灯谜,就是将谜贴在灯上,供人观灯时猜度,猜中者即可撕下纸条,领取一定的奖品。由于灯谜在游乐之中既能给人以教益,又有利于开发智力,后世便长足发展,而今仍为元宵节的重要节俗活动,深受喜爱。

3.吃元宵 谈元宵节自然不能不谈吃元宵。元宵也叫“汤圆”、“圆子”、“汤团”,是元宵节的应节食品。每到正月十五,家家都要煮食元宵。这一习俗形成于宋代,历史上曾有过许多传说故事。一说和嫦娥有关,一说与楚昭王有关,一说与东方朔有关。最后这一说法流传比较普遍。

阅读材料

元宵节的传说

与东方朔有关的传说是:汉武帝时有一宫女叫元宵,深居宫中与世隔绝,思念双亲痛不欲生,想投井,被东方朔拦住。为让元宵能与家人团聚,东方朔用计,在百姓中传说:“长安在劫,火焚帝阙,十六天火,焰红宵夜”。武帝听后向东方朔问计,东方朔说:火神君喜食汤元,上元之日可令家家都做汤元,将火神买通。武帝样样照办,届时元宵父母进城观灯,与其女得以相见。因吃汤元(元宵)免了灾祸,宫女元宵又得以和家人团聚,自此过元宵节吃元宵相沿成习。

其实元宵节吃元宵与中秋节月饼一样,取意在于阖家团圆。一千多年来,元宵节吃元宵的风俗之所以能长盛不衰、流传至今,除了其本身味道甜美以外,同元宵所具有的美好象征意义是分不开的。元宵的外形“团团圆圆”,有象征团圆、幸福之意。自己吃表示在新的一年里幸福康乐心愿,而送亲朋好友则是借以表达百事顺心、全家生活愉快、工作学习圆满的祝愿。

整个元宵节的习俗远远不止上述几种,各种娱乐活动,诸如踩高跷、跑旱船、耍狮子、舞龙灯、扭秧歌、打腰鼓更是丰富多彩。人的喧啸,锣鼓的敲打,爆竹烟火的意境,张灯观灯赛灯的热烈和社火百戏融在一起,合起来就是一个“闹”字。不见“闹花灯”、“闹社火”、“闹元宵”,不闹,仿佛就不成其为元宵节。闹,自有其价值,它是对生活的一种补充、一种润饰、一种调节。有了它,生活才充实,才丰富多彩,才合乎理想。闹也是一种生命力的表现,在闹中宣泄了某种压抑,恢复了心理平衡,也有利于以后的生活和工作。

(二)寒食节

寒食节,亦称“禁烟节”、“冷节”等,是汉族传统节日之一,流行于全国各地,尤以山西为甚。关于节期,说法不一,一般认为是在清明前一天或两天,届时禁止烟火,吃冷食,故名。

寒食节的来历,有几种说法,其中以纪念介子推之说影响最大。

阅读材料

寒食节的传说

相传在春秋时期,晋国内乱,晋公子重耳流亡在外十九年,这期间,介子推一片忠心,始终相随,还曾在重耳几乎冻饿至死之时割股奉啖,救过重耳一命。后重耳回国当了国君(晋文公),遍赏有功之臣,介子推却已与老母隐居绵山。晋文公多次恳请,他都执意不肯出山。为逼介子推下山受赏,晋文公下令放火烧山(但留出一条通道),没料到介子推至死不出,与老母一起葬身火海。晋文公深感愧疚,便下令将介子推母子安葬在绵山,并修寺立庙,改山名为“介山”,又下令每年到介子推死的那一天(清明前夕)禁止烟火,吃冷食,俗称“寒食”。

这一习俗沿袭下来,久而久之就成了一个纪念性节日而被固定下来,到了唐代寒食之风已广为盛行。后来,寒食节逐渐和清明节合而为一,成了一个节日。类似的节日在巴拉圭也有,时值元旦前,为期五天,是为纪念历史上一次艰苦的战斗而定立的。(www.xing528.com)

(三)清明节

“清明”原是我国历法中的岁时节气名,是二十四节气之一,在每年春分以后第十五天(公历4月5日前后)。因后来融入了扫墓、插柳等习俗,并与传统的寒食节合而为一,遂使这一节气变成了一个民间节日,流行于我国大部分地区。

扫墓是清明节的习俗之一。这一习俗至少可以追溯到秦汉时期,到了唐代已成定制。唐玄宗于开元二十年(732年)发布诏合,将此俗“编入礼典,永为常式。”这个风俗经宋、元、明、清不衰,至今依存。人们祭扫陵墓,以表悼念之情。

清明时节,还有踏青的习俗。其实此俗和清明节本身并无多大关系,只是时值阳春,风和日丽,桃红李白,正是出外游玩的好时节。踏青之俗在我国已有两千多年的历史,最初日子只是相对确定在农历三月的第一个巳日(上巳),届时人们临川流之上,洗除尘垢及灾病。到了魏晋南北朝,时间基本固定在三月初三。由于上巳和三月三都与清明节相近,所以在这个祭祀的节日增加了游乐的习俗。另外,清明节还有插柳和吃青团之俗。

(四)花朝节

农历二月十五的花朝节是百花的节日,也叫“花节”(日期在各地不尽相同)。人们常把它和八月十五月夕节(中秋节)相提并举,称作“花朝月夕”。

花朝节起源于汉代。到了唐代,花朝节的活动已经十分热闹。相传唐太宗李世民在花朝节时曾在御花园中主持过“桃李御宴”,就是在宴席的佳肴上点缀各种可供食用的花,一边饮酒,一边食用。武则天也在花朝节这天到兴庆官游玩,令宫女采集百花,和米捣烂蒸成花糕赐给君臣食用。民间许多地方这天都要举行“花朝盛会”,人们纷纷外出踏青、栽花、植树、唱戏、练武、饮酒、赋诗、放风筝、打秋千和扑蝴蝶等,尽情娱乐。寺院庙宇也钟鼓齐鸣,云烟缭绕,妇女们手捧鲜花前来祈祷花卉繁盛,祝愿自己青春常在。有些地方还用红丝线或五色彩绘粘在花枝上,用红纸做成三角形的小旗插在花盆里,称作“赏红”。花农们这天也要把各种名花陈列于花市,供人观赏。花朝节不仅汉族有,我国少数民族也有类似的节日。每年的花朝节大约在春分前后,我国北方的一些花木芳菲初吐,含苞绽蕾,南方许多花卉也正在陆续开放。

1979年我国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常务委员会通过决议,正式规定每年公历3月12日为我国的植树节。这个日子正好在花朝节前后,所以说花朝节也是植树种花的大好季节。

(五)端午节

农历五月初五,是我国民间的传统节日——端午节。“端”是开始之意,五月又称“午月”,故称“端午”,又叫“端五”、“重五”、“重午”。

关于端午节的来历,有很多不同的说法,归结起来主要有以下四种:第一种说法是源于纪念屈原;第二种说法认为端午是龙的节日;第三种说法认为端午起源于恶日;第四种说法认为有文字可考的端午始源于夏至。这四种说法,各有各的依据,现尚无一定之说。端午节有一些风俗流传至今。

1.吃粽子 吃粽子是端午节最重要的习俗。关于它的起源,影响最大的说法是为了纪念投汨罗江而死的屈原。南朝梁吴均《续齐谐记》载:“屈原五日五日投汨罗江而死,楚人哀之,每至此日,以竹筒贮米投水祭之。”在这本书里,作者还记载了一个民间传说,说在东汉光武帝刘秀建武年间,长沙有个叫区回的人,有一次白天见到一个自称是三闾大夫屈原的人对他说:“君当见祭,甚善。但常年所遗,每为蛟龙所窃。今若有惠,可以楝树叶塞其上,以彩丝缠之,此二物,蛟龙所惮也。回依其言,后复见原感之。”并言,“今世人五月五日作棕,并带五色丝及楝叶,皆汨罗水之遗风也”。事实上,粽子作为一种食品,本是适应我国南方生活环境的产物,在东汉时,只不过是一种普通食品。民间广为流传的“端午节裹粽子是为了纪念屈原投汨罗江而死”的说法并不可靠,但是,它毕竟表达了人们对我国古代伟大爱国诗人屈原的爱戴和怀念,因而也乐于为广大人民所接受。粽子,现已不只是应节食品,其做法也多种多样。

2.悬艾和菖蒲,饮雄黄酒 端午节以艾、菖蒲悬挂于门上,人饮雄黄酒都是为了驱邪避毒,其中除俗信的成分外,也确有一定的科学道理。艾和菖蒲都可药用,可消病毒。雄黄酒即以雄黄(一味中药)入酒,饮之可驱瘟避毒。端午时节,气候渐暖,且雨水较多,细菌繁殖较快,人易得病。民谚有“端午节,天气热;‘五毒’醒,不安宁”之说,也就是此时人们容易受到各方面的侵害,故此也就想出了一系列驱邪避毒的方法。除悬艾和菖蒲、饮雄黄酒外,避毒的方法还有符图法、结端午索、采花等,这些习俗如今在我国一些地区仍然流行。

3.赛龙舟 赛龙舟,又称龙舟竞渡,是一项深为广大人民所喜爱的民间水上游艺活动,也是端午节不可缺少的活动内容之一。这一活动尤其在我国南方各地很是盛行。

关于赛龙舟的由来,民间有许多说法,其中主要有以下几种:一是认为起源于纪念屈原。二是认为起源于春秋时伍子胥被谗害。据史料载,春秋末年,吴国大将伍子胥因遭佞臣诽谤而被吴王夫差所杀,尸首被装入皮袋投进钱塘江以后,随波逐流而不沉没。当地百姓认为这是伍子胥显灵,以后每年五月初五,当钱塘江江潮翻腾之时,人们就驾舟逐潮,希望能重见伍子胥显灵。第三种说法认为起源于春秋末年越王勾践,他为报灭国之仇,曾借竞舟操练水兵。

其实,赛龙舟之俗早在这三种传说之前就已存在了。龙船则在西周穆王时就有。据近代著名学者闻一多先生《端午考》说:“端午节本是吴越民族举行图腾祭祀的节日,而赛龙舟便是祭仪中半宗教、半娱乐性节目。”按照闻一多的说法,当时水乡部落的人民,为了抵御蛇虫、疾病的侵害和水患威胁,就把想象中具有威力的龙作为自己的祖先兼保护神(即图腾),于是把船建成龙形,画上龙纹,每年端午举行竞渡,以表示对龙的尊敬。

赛龙舟作为一项民俗活动,不管起源何时,早已成为我国很多地方的传统喜庆活动之一。龙舟竞渡之时,人声鼎沸,场面极为壮观。赛手奋力争先,岸上的人助威呐喊,不论胜负,皆不遗余力,图的只是个热闹和吉庆。

另外,日本、朝鲜、新加坡、马来西亚也都有过端午节的习俗,节日活动和我国大体相似。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我要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