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理论教育 西部地区工业发展的历程与成就

西部地区工业发展的历程与成就

时间:2023-05-15 理论教育 版权反馈
【摘要】:新中国成立以来,西部地区工业从无到有,不断发展壮大。新中国成立以来,西部地区在极端薄弱的基础上逐步建立起比较全面的工业体系,工业经济实力大大增强,工业部门结构日趋多元化。“三线”建设是西部工业大规模建设的一个重要时期。应该说,经过30年的努力,西部地区基本形成了一个具有一定规模、以重工业为主体、门类比较齐全的战略大后方,使中国东部相对发达,西部相对落后的经济布局发生了较大变化。

西部地区工业发展的历程与成就

新中国成立以来,西部地区工业从无到有,不断发展壮大。在极端薄弱的基础上逐步建立起比较全面的工业体系,工业经济实力大大增强,工业部门结构日趋多元化,已在能源有色金属烟草加工、医药、饮料和军工领域形成了一定的优势,相继建成了一大批综合性和专业化的工业基地,形成一批优势品牌和企业,工业日益成为西部经济起飞的重要推动力量。与东部地区相比,西部地区工业呈现总量规模小,工业发展水平较低,资源型产业比重大,产业链条短,工业技术创新能力较弱,企业组织结构不合理,国有工业比重过大,工业发展外向型程度较低等特点。在当前国际金融危机的形势下,西部工业要逐步解决工业发展差距、工业结构性矛盾及高技术产业转化慢等问题,需要从工业结构调整、特色产业培育、产业技术创新等多个方面来加快推进西部地区工业进程。

西部地区[1]面积686.7万平方公里,占全国的71.5%。2008年有人口约36298.0万,占全国人口的27.9%;少数民族55个,是我国少数民族聚集的地区。2007年,西部地区已有各类工业企业35495个;规模以上工业企业总产值达到46784.5亿元,实现工业增加值17355.3亿元,占到西部地区国内生产总值的36.3%,工业日益成为西部经济起飞的重要推动力量。加快推进西部地区工业发展,对于国土辽阔的广大西部地区来说,既是一项艰巨的历史任务,也是一个不可逾越的发展阶段。

新中国成立以来,西部地区在极端薄弱的基础上逐步建立起比较全面的工业体系,工业经济实力大大增强,工业部门结构日趋多元化。在60年的发展历程中,西部工业主要经历了三个阶段:

1.工业基础建设奠定期:1949~1978年

在旧中国,西部地区工业发展极为缓慢,基础十分薄弱,当时全国工业偏集于东部沿海少数几个城市区,广大内地几乎是空白。新中国成立后,为了改变中国工业的非均衡布局,开始了偏重内地工业的建设发展时期。新中国成立后西部地区工业的起步是从“一五”计划开始的。“一五”时期确立的方针是优先发展重工业,这种发展方针对刚刚起步的西部工业起了决定性的作用,时至今日以重工业为主的产业布局仍然是西部工业的特色,对西部地区的工业化起着不可低估的作用。“一五”期间的“156项目”工程,约1/3安排建设在西部地区,而这156个项目吸收了全国工业总投资一半左右的资金,这种工业地理分布和资金分配为未来西部地区工业发展打下了较好的基础。其后,第二个五年计划期间又有50%以上的国家重点项目建设在中西部地区,第四个五年计划时期的“三线”[2]建设又使西部地区的工业及基础设施得到了较大的发展。

“三线”建设是西部工业大规模建设的一个重要时期。1965~1972年,国家对“三线”地区投入了800多亿元的建设资金,约占这8年基建投资总额的50%左右。大约投资了2000个项目,形成了45个以重大产品为主的专业生产基地和30多个各具特色的新兴工业城市,生产能力在建设高潮中形成,东西部差距有所缩小,存量资产分布的不平衡状况得到明显改善。

总体来看,从新中国成立到改革开放前,这是国家对西部地区援助力度最强的时期,也是西部地区工业发展最快的时期,其工业增长速度一直高于全国平均值,工业产值在全国所占份额也由1952年的9.6%上升到1978年的13.24%,在全国工业经济中的地位有所提高,改变了旧中国遗留下来的工业分布极不合理的情况,促进了西部地区的工业发展。应该说,经过30年的努力,西部地区基本形成了一个具有一定规模、以重工业为主体、门类比较齐全的战略大后方,使中国东部相对发达,西部相对落后的经济布局发生了较大变化。但同时也要看到,这一时期西部工业的发展主要是依靠国家投资,大型工程项目嵌入,以及通过行政指令从沿海地区迁入,与当地经济联系少,更不要说其上下游产品与地方配套互补了,从而制约了西部工业经济整体的发展和优势的发挥。

2.工业化进程相对滞后期:1979~1998年

从1978年改革开放以来,随着国家经济建设重点的转移以及沿海地区改革开放步伐的加快,东部沿海地区凭借其区位优势和经济技术实力,率先进入了工业经济调整增长的快车道。同期,国家对西部的发展援助相对减弱,从投资上看,“六五”开始,国家就把一大批重点建设项目向沿海地区布局。沿海占全国基建投资的比例首次超过中西部,达到47.7%,其中西部降至17.2%,为前几次计划时期的最低点(见表33-1)。这一时期,国家对西部地区的投资主要是以对20世纪80年代以前形成的工业基地和“三线”企业实行调整改造、扩建和提高为主,新建项目投资很少。很明显,工业化推进的重点地区开始由中西部向沿海转移。再从一系列政策导向上看,各种优惠政策也向沿海倾斜,国家在沿海地区率先设立了4个经济特区、14个沿海开放港口城市和3个沿海经济开放区,对这些地区在项目审批权限、财税、外汇留成、信贷和外贸等方面赋予特殊的优惠政策。相比较而言,西部地区在这一时期所享有的优惠政策有限,西部企业与沿海企业处于不平等的竞争地位,由此引起资源、人才、资金流向东部,西部地区工业发展受到影响,工业增长速度放缓,其工业产值占全国的比重逐年下降。20世纪90年代初,西部仍没有认识到随着人类生产力水平的不断提高,对外开放的不断深入,资源产业在经济发展中的地位将逐渐降低这一特点,依旧把大规模资源开发作为西部工业经济发展的重要组成部分,希望依靠资源的开发提升西部经济的总体发展水平。这一指导思想无形中进一步制约了西部工业化水平的提高。此外,由于西部经济体制改革进程相对迟缓,陈旧体制对经济发展和产业结构调整的影响与制约还比较严重。

表33-1 历次计划时期东部与中西部基本建设投资比重

资料来源:魏后凯:《21世纪中西部工业发展战略》,河南人民出版社2000年版,第370页。

从改革开放至1998年这一时期,西部地区工业增长速度一直低于全国平均水平,除个别年份外,20年来,西部工业在全国工业中的份额是逐步下滑,1998年西部工业在全国的份额已降到9.02%,比1952年时还低0.59个百分点。有些年份,如1979~1995年间,我国工业总产值年均增长速度14.9%,西部有10个省区工业增长速度低于全国平均水平,1996~ 1997年和1998年,西部地区分别有8个和9个省区低于全国平均水平,且也低于改革以前的水平,西部各省区工业增长缓慢。1998年,西部地区工业人员占全部从业人员的比重只有9.0%,工业增加值占国内生产总值的比重只有34.0%,远低于同期全国的14.9%和40.3%的水平(见表33-2)。

表33-2 1979~1998年西部地区工业总产值增长速度

注:1997年以前四川包括重庆市;1996~1998年为乡及乡以上工业企业数字。
资料来源:国家统计局编:《全国各省、自治区、直辖市历史统计资料汇编(1949~1989)》、《改革开放十七年的中国地区经济》、《中国统计摘要》(1997~1998),中国统计出版社出版;《中国工业经济运行快报》(12),1999年1月。

可以看出,在这一时期,中国工业生产能力不断向东部沿海集中,东西部发展不平衡问题越来越突出,西部地区工业化严重滞后现象已逐渐引起国内外的普遍关注,国家宏观政策在继续强调效率标的同时已开始重视区域协调发展,并逐步把加快西部地区的工业化提上议程。1993年2月,国务院正式作出了《关于加快发展中西部地区乡镇企业的决定》,在国家信贷计划中单独安排50亿元专项贷款用于支持中西部地区发展乡镇企业。从1994年起,国家宏观调控政策由向地区倾斜转为向产业倾斜,西部地区一些优质重大项目得到了国家的必要支持,一些龙头骨干企业得到了优先发展。但总体上来看,西部地区仍在发挥资源优势战略指导下发展资源导向型产业,使采掘工业、原材料工业在西部地区全部工业中占到36.5%的份额,比全国平均值高出7.6个百分点。这些工业的发展对推进西部地区工业化、对支援全国经济建设都曾经做出过历史性贡献。应当讲,自然资源是西部的优势,在今后相当长一段时间内,资源的开采仍将是西部重要的支柱产业。况且,西部优质的煤炭资源、石油资源和各种有色金属矿产资源由于具有不可替代性,今后的需求还将会有所增加。

但是,这样的工业结构特征面临越采越深、成本递增以致资源枯竭的问题,产业发展的可持续性较差,而且在对外开放的新环境下,极易受到国际市场的冲击。在这20年的发展过程中,东西部之间建立了垂直分工为特征的地域分工体系。西部地区以发展能源、原材料工业为主,向东部地区提供上游产品;东部以发展加工业为主,利用西部提供的原材料生产制成品。西部地区处在分工体系的较低层次,分工利益向东部倾斜,西部地区工业在竞争中常常处于被动的地位。

3.工业发展新时期:1999年至今

西部大开发为标志,西部工业发展进入一个新时期。1999年9月22日,十五届四中全会提出实施西部大开发战略,国家先后出台了一系列振兴西部地区的发展战略,增加对西部地区的政策支持和资金投入,仅1998~2001年间,投资于交通运输和邮电通信方面的基本建设投资占西部基本建设投资的百分比已接近1/3,2002年以后,比重虽然有所下降,但仍比东部高出许多。对西部基础设施连续不断的高投入使西部的投资环境有了明显的改善,西部公路里程的增长速度、光缆的增长速度都高于东部的增长速度,而自动交换机容量的增长速度则在东、中、西三大地带最快。可以说,西部大开发初期,国家对西部基础设施的投入已取得显著的成果,为今后西部工业发展打下了良好的基础。

这种投资力度的加大,一定程度上拉动了西部区内市场的需求,有利于西部工业企业走出困境。与前两次对工业大规模投资不同,这一时期对西部的投资主要集中在生态环境和基础设施方面,用于改善工业发展的基础环境,而对于制造业投资比例较低,相比较而言,更多的是强调如何引导外资和民间资本参与到西部地区工业发展建设中去。2007年12月国务院发布的《外商投资产业指导目录(2007年修订)》,对外资的投向、工业发展重点做了相应的规定。同时为策应西部大开发的总体战略,西部各省区市在推进工业化进程中,主动发挥地方积极性,在产业规划、新兴产业发展与主导产业选择上,都出现了新的动向。如重庆市出台相关政策《鼓励非公企业参与国企改革》、云南省人民政府出台《关于加快发展工业循环经济的意见》等一系列地方性政策文件,从多个方面推进地区工业健康有序发展。很明显,这一时期西部地区工业面临的发展环境、发展要求与发展机制与以往相比发生了重大改变。同时,作为全国的生态屏障,西部工业化的推进不仅担负着拉动西部经济发展的任务,也承担着维护国家生态平衡的重任。在推进工业化的进程中,环境保护与经济发展的矛盾日益突出,进一步加大了西部推进工业化的难度。

2002年党的十六大在总结工业发展和工业化经验的基础上,正式提出了走新型工业化的目标,这标志着西部地区工业化进入了一个探索“新型工业化”道路的时期。西部地区在加快发展步伐同时,工业发展方式也开始向集约转变,特别是在产业空间布局上,由以往的散、乱的布局形态向重点经济区、工业园区推进。国家近期重点规划的成渝经济区、关中天水经济区和环北部湾(广西)经济区,将是西部地区工业发展重要载体,将成为西部崛起的新的工业增长极

经过60年的发展,西部地区工业获得了巨大的发展,已建立起以煤炭、电力冶金机械电子化工、轻纺等为主体且门类齐全的工业体系,相继建成了一大批综合性和专业化的工业基地,在能源、有色金属、烟草加工、医药、饮料和军工等领域形成了一定的优势。已形成一批优势企业品牌,如“红塔山”、“长虹”、“五菱汽车”、“大唐电信”、“五粮液”、“茅台”、“鄂尔多斯”、“伊利”,等等。这些品牌已冲出西部,市场占有率在全国同类产品中居领先地位。在发展过程中,西部工业与东部地区相比,呈现出了一些新的特点。

1.工业总量规模小,占全国比重低

经过60年的发展,西部地区工业从无到有,不断发展壮大。2007年,规模以上工业企业实现总产值46784.5亿元,实现工业增加值17355.3亿元,工业经济实力大幅提高,但对于国土面积占全国71.5%,人口占全国近28%的西部地区而言,其工业总产值和增加值仅占到全国的11.5%和14.8%,工业总量规模相对较小。同期,东部地区规模以上工业企业总产值和增加值则高达285324.7亿元和74081.2亿元,分别为西部地区的6倍和4倍多。在我国三大地带中(见表33-3),西部地区无论工业增加值还是工业总产值所占份额都是最小的。1998年西部地区工业增加值和工业总产值分别占全国份额的15.6%和12.8%,到2007年,这两个比重分别降到14.8%和11.5%,分别下降了0.8和1.3个百分点,在全国所占的份额不断萎缩。2005~2007年,东部地区在这三年间的工业增加值和工业总产值则分别下降了3.3和2个百分点。其原因,一是近几年来东部地区向中西部产业转移的步伐加快;二是东部地区本身也正处于产业结构优化升级的前期调整阶段。但是,是否以此为分界点来判断东部地区工业生产能力已开始向中西部地区转移,还需长期观察的过程。

表33-3 1998~2007年中国工业增加值和总产值的地区分布

资料来源:《中国统计年鉴》(1999~2008)。

分省区市来看,西部地区工业经济总量最大的省份是四川省,2007年完成工业增加值4019.31亿元,占到西部地区工业增加值总额的23.2%,但如在东部11个省份中排位,则仅列第9位,还不到山东省工业增加值的1/3。总体来看,西部各省区市工业经济总量小,缺乏工业经济总量大的省份,其辐射带动作用较弱。

2.工业发展水平较低,制造业投资不足

2007年,西部地区人均GDP为13212元,比全国人均GDP 18934元低5722元,处于低收入阶段,工业化水平还处于初期阶段。[3]同期,西部地区实现工业增加值只占西部地区国内生产总值的36.3%,远低于全国43%的平均水平;人均工业增加值只有4781元,不足东部地区的4/5,在三大地带中实现的人均工业增加值也是最低的;从工业内部结构变化的历程来看,全国整体已基本完成了以原材料工业为重心的重工业化阶段,正在向以加工装配工业为主的高加工度化转变,而西部地区仍处于以原材料工业为重心的工业化第一阶段。

实施西部大开发以来,虽然西部工业增长速度较快,1998~2007年间工业增加值年均增速为22.2%,特别是2007年工业增加值增长速度高达35.2%,已高于东部地区的增长速度,但优势仍在东部地区,东强西弱的格局并没有发生改变。据统计,1998~2007年,西部企业实现利税由856.6亿元增加到7958.2亿元,年均增速达到27.4%,已高于全国的26.3%、东部的25.7%、中部的27.1%,但从绝对值来看,2007年东部企业实现利税27482.1亿元是西部企业实现利税的3.6倍,全国企业实现利税总额中60.3%是由东部企业实现的,西部地区不足17%,财力积累有限,发展中面临资金的限制,自我发展的能力依然不足。

西部大开发以来,国家虽然对西部的投资加大,但主要集中在生态环境和基础设施方面,对制造业投资较低,2007年,西部地区制造业投资规模只占固定资产投资规模的21.27%,在三大地带中比重最低,比东部地区37.89%低16.62个百分点,也低于全国平均水平。这种投资结构也在一定程度上制约了工业发展水平提高的资金需求。从长远来看,如果加工制造业得不到应有的重视,基建和技改投资过少,西部工业发展水平将难以得到有效提高(见表33-4)。

表33-4 1999~2007年各地区制造业投资规模占固定资产投资规模的比重

资料来源:《中国统计年鉴》(1999~2008)。

3.资源禀赋丰富,资源型产业结构特征明显

西部地区资源富集程度高,组合条件好,开发潜力大。矿产资源品种多,储量大,分布集中,45种主要矿产资源潜在价值占全国的91%,煤炭、天然气、水电等能源资源,铬矿、锰矿等钢铁原料矿产,铝、铜、铅、锌、钨、锡等有色金属矿产,稀土矿、钾盐、硭硝、磷矿、硫铁矿等化工矿产在全国占绝对优势,是西部地区工业发展的基础条件,也是长期以来国家对西部一直采取资源开发导向的战略重要考虑。按五大产业占工业总产值的比重排序,西部各产业的顺序是:原料工业、以农产品为原料的轻工业、加工工业、采掘工业和以非农产品为原料的轻工业。其中,采掘工业占了42.2%,重工业占了60%。从行业的角度来看,西部地区具有一定优势的行业绝大部分是资源型产业。西部地区市场竞争力较强的行业有:烟草加工业、石油和天然气开采业、军工制造业和有色金属采选业,其中除了军工行业之外,其余全是对资源依赖非常强的行业。并且在长期的产业分工发展中,已形成西部以发展能源、原材料工业为主的产业特征。

4.企业所有制结构上以国有工业为主

1999年,西部国有经济占绝对优势。实施西部大开发以后,2003年国有经济占主导地位的格局已发生了重大变化(见表33-5),但比重仍高达62.92%。至今西部地区国有经济比重成分下降缓慢,国有企业改革任务艰巨。

表33-5 1999~2003年东、西部工业经济各种成分比重

资料来源:《中国统计年鉴》(1999~2003)。

在西部地区工业总产值中,国有工业所占的比重却很高,2000年高达73.68%,而全国平均水平仅有47.34%。由于存在大量的国有企业,企业经营机制不灵活,使得西部工业经济活力不足,改革步履艰难,严重影响了西部地区工业经济的发展。

5.工业发展外向型程度弱,工业利用外资较低

与东部地区相比,西部地区经济外向型程度低,外资和出口对经济增长的拉动作用小。从实际利用外商投资看,1979~2005年,东部地区实际利用外商直接投资占全国的82.1%,而中部、西部和东北地区分别仅占7.2%、4.3%和6.4%。西部地区实际利用外商直接投资不仅总量规模小,而且所占比重呈逐年下降趋势,从1999年的4.5%下降到2004的2.6%,2005年稍微提高到3.1%。2001~2005年间,西部地区实际利用外商直接投资仅占全国的3.6%,比1979~2000年下降了1.3个百分点。再从出口来看,按境内目的地和货源地计算,2000~2006年间我国出口总额的87.4%集中在东部地区,而中部、西部和东北地区分别只占4.0%、3.8%和4.9%(见表33-6)。更重要的是,自20世纪90年代以来,西部地区出口额占全国的比重在逐年下降,由1995年的5.3%下降到2005年的3.5%,2006年稍微提高到3.6%。相比较而言,2006年东部地区出口占全国的比重高达88.8%,是西部的24.7倍。[4]比较一下绝对数量更令人惊叹,2006年东部地区出口总额高达8605.0亿美元,而西部地区仅为345.3亿美元。这表明西部地区经济对外开放水平极低,与东部相距甚远。对外开放水平低,生产要素的区际流动缓慢,进一步抑制了西部工业化的进程。通过对外开放,大量引进外资和国外先进技术,加快西部工业产品的更新换代和技术装备水平的提高。

表33-6 1994~2006年各地区出口情况(据境内目的地和货源地)

注:东部地区包括河北、北京、天津、山东、上海、江苏、浙江、福建、广东、海南;中部地区包括山西、河南、安徽、湖北、湖南、江西;西部地区包括内蒙古、广西、陕西、甘肃、宁夏、青海、新疆、重庆、四川、贵阳、云南、西藏;东北地区包括辽宁、吉林和黑龙江。
资料来源:《中国统计年鉴》(1995~2007)。

1.工业发展地区差距较大

尽管西部地区60年来工业发展取得了巨大的成就,但受历史、自然和区位等诸多因素的影响,总体发展水平与东部仍存在着较大差距。从总量上来看,2007年,西部地区实现工业增加值17355.3亿元,仅相当于东部地区工业增加值74081.3亿元的23%,与其相差56726亿元(见图33-1),在三大地带中工业经济总量最小。从增长速度来看,1998~2007年,东部地区工业增加值年平均增速为22.4%,西部地区同期年平均增速为21.1%,比东部年平均增长速度低1.3个百分点,这种增长速度的差异导致了工业生产能力进一步向沿海集中,工业发展之间的差距也进一步加大。但据2008年工业统计年报最新显示,国际金融危机以来,西部地区工业增加值增长速度为15%,不仅高于全国12.9%的平均增长水平,而且高于东部地区11.6%的增长速度,大部分省市区工业生产保持较快增长,其中有5个省市增速超过20%,分别是内蒙古(24.5%)、广西(22.6%)、重庆(21.6%)、青海(21.5%)和陕西(21%)。但不能据此就判断为东西部工业发展差距已出现缩小趋势,由于西部地区贸易依存度比较小,工业经济外向型程度较低,国际金融危机对中国的影响在空间上呈现东中西梯度递减现象,对西部地区的影响是间接的、传导性的,有一定的滞后期。实际上,随着金融危机继续蔓延,西部地区受到的影响正在显现,多数省市规模以上工业增加值增速有所下降,已低于全国平均增长速度。

图33-1 1998~2007年东中西部地区工业增加值

资料来源:《中国统计年鉴》(1999~2008)。

人均工业总产值是衡量地区工业发展水平的重要指标之一。从表33-7中可以看出,1998~2007年间,西部地区与东部地区之间人均工业总产值的绝对差距在扩大。1998年,我国人均工业总产值为2475元,其中东部地区为4860元,中部地区为1941元,西部地区为798元,东部与西部地区间绝对差距为4062元。到2007年,东部与西部地区间绝对差距扩大到24304元。从相对差距来看,1998~2007年,中部与东部地区间人均工业总产值的相对差距从150.4%扩大到194.6%,而同期西部与东部地区间的相对差距则由509%急剧扩大到606.9%。1998年以来,随着中部地区工业增长速度的加快,中部与东部地区间人均工业总产值的相对差距趋势变化不大,但西部地区与东部地区间的差距却继续扩大。2007年,西部地区人均实现工业总产值已不到沿海地区的1/7。

表33-7 1998~2007年三大地带人均工业总产值及相对差距的变化

注:相对差距系数的计算公式为:RG=(N1/N2-1)×100%。式中N1、N2分别为东部、中部或西部地区的人均工业总产值。
资料来源:《中国统计年鉴》(1999~2008)。

与东部地区工业发展的地区差距不仅体现在经济总量上,更多体现在工业运行效率及企业管理水平等环节上。2007年西部地区工业从业人员占全国工业从业人员的比重为12.6%,全员劳动生产率为470252元,仅相当于东部地区的87.6%。此外,西部工业企业的管理水平与东部地区也差距甚大,西部工业企业管理费用占销售利润比重达69.8%,而东部为56.6%,[5]相差近14个百分点,从而降低了西部工业企业的获利,整体上制约了地区工业竞争力的提升。

2.结构性矛盾较为突出(www.xing528.com)

(1)结构单一。①西部地区工业主要是重化工业、原材料和基础工业比重大。②生产的产品品种单一,加工层次较低,主要生产原材料、初级产品和部分中间产品,高技术含量、高加工度、综合性产品则明显不足,尤其是高知识、高技术、精细加工类产品更显短缺,体现出明显的发展差距与不足。

(2)轻重工业发展不够协调。西部地区轻重工业的发展比例失调,这从近两年西部地区的经济发展数据可以得出。2004年,在规模以上的工业企业中,轻工业的增加值为2758.18亿元,重工业的增加值为4973.99亿元,轻工业增加值占总体的30.26%;2005年轻工业的增加值为2596.05亿元,重工业的增加值为6726.65亿元,轻工业占总体的比例为27.8%,呈下降趋势。特别是青海、新疆、甘肃、宁夏等地区,轻重工业对经济贡献的差距更大。

(3)技术结构层次较低。西部地区工业的技术结构层次较低,低技术含量的初级产品开采加工业占有相当比重,具有广阔市场前景和增长潜力的高新技术产业产值规模小、比重低,缺乏对经济增长的整体带动作用。《中国工业发展报告(2004)》对中国地区工业技术创新能力进行了评价,在11个工业技术创新能力较弱的地区中有7个在西部地区。

3.产业竞争力提升乏力,新兴产业发展较慢

近年来西部地区产业结构调整出现低度化现象,2007年按五大行业在西部地区工业总产值中所占比重排序,西部地区各产业的排序是:原料工业(31.10%)、以农产品为原料的轻加工业(25.33%)、加工工业(23.58%)、采掘工业(11.69%)、以非农产品价为原料的轻工业(8.30%)。其中原料工业产值所占比重在三大地带最高。如果按五大行业产值占全国相应行业产值的比重排序,西部各产业的排序是:采掘工业(21.26%)、原料工业(14.61%)、以农产品为原料的轻加工业(11.80%)、加工工业(9.15%)、以非农产品为原料的轻工业(6.24%)。

此外,西部地区资金运用、企业管理和科技研发与产业发展不协调,第三产业发展尤其滞后,很不利于地区工业经济的迅速发展,其突出体现在:一是交通、邮电通信、信息服务、现代物流等生产性第三产业所占比重较小。即使是像成都、重庆、昆明、西安、兰州等一些综合性大城市,其生产型第三产业所占比重也比较低,远低于东部大城市的水平,对地区工业经济运行效率有明显的制约作用。二是营销方式陈旧落后。许多厂家仍然以传统的营销模式为主,采购、配送、经营决策难以实现专业化,物流、人流、信息流等方面难以实现集约化。

4.高科技产业化进程缓慢

尽管西部的主要城市有一大批高等院校、研究机构以及国家级的研发中心和许多民间研究机构,但大多数地区高新技术在生产中的应用以及高新技术产品的生产十分薄弱。据科技部的统计,2007年,西部除陕西、重庆、四川外的其他省区,高新技术产业在经济中所起的作用同东部的广东、江苏相比相差巨大。主要体现在:一是高新技术企业规模普遍较小,缺乏规模效益。据有关统计显示,目前,在西部数千家高新技术企业中,平均产值不足2000万元,平均利税不足200万元,收入超过30亿元的企业不足5家,超过10亿元的也只有20家左右。由于高新技术企业规模效益低,从而严重制约了企业的自我扩张速度。二是创新主体缺位,高科技成果转化困难。由于不少高新技术企业的产品创新能力不高,难以在技术交易市场中形成主体地位,因而出现了高科技成果转化困难的局面。目前,西部一些科研院所开发高科技成果的实际转化率不足10%。三是对高新技术项目的投资严重短缺。四是高新技术开发区未能成为高新技术产业化的孵化器。

当前,国际国内经济形势出现了一些新变化,特别是2008年以来国际金融危机对西部地区工业的发展产生重要而深刻的影响。

1.产业分工与布局的全球化趋势

近年来,随着对外直接投资和跨国公司的迅速发展,世界经济出现了全球化的趋势。一般地说,全球化反映了国际上分散的经济活动功能一体化的程度,它是国际化的高级形式。国际生产和功能一体化是全球化的两个最基本特征。当前,世界经济的全球化趋势不仅表现在市场、消费形式和竞争的全球化上,而且也表现在投资的全球化。在当今全球化的时代,国内市场竞争出现了“国际竞争国内化、国内竞争国际化”的趋势。因此,对任何企业来说,无论其产品是在国内还是在国际市场销售,都将同时直接面临着国际、国内竞争的双重压力。在中国已加入WTO,大量的跨国公司进入中国市场的背景下,国内工业品市场的竞争越演越烈。中国西部地区由于工业化起步晚,现有基础薄弱,企业竞争力不强,其工业发展无疑将会更加困难。尤其是石油、冶金、资源开发、医药等西部具有一定优势的企业将会面临着来自跨国公司的强大竞争压力。

2.国际国内产业转移已出现西进之势

近年来,中国产业发展的地理集中化格局正在发生转变,典型表现就是沿海企业和外商投资出现了明显的“北上西移”态势。根据国务院西部开发办综合组提供的资料,2000~2007年上半年,东部沿海地区到西部地区投资经营的企业累计近20万家,投资总额15000多亿元,其中,仅上海企业在西部投资就达1700多亿元,浙江、福建企业也分别达到1300多亿元。这表明,各种发展要素向东部沿海地区和发达城市单向流动的格局正在发生改变,区域经济发展的梯度扩散效应正在形成。对于内源发展能力缺乏的西部地区来说,深刻认识这种变化对于其工业发展的意义,充分把握和利用东部资本和产业转移蕴含的机遇和力量,吸引各类资本及其他产业实体到西部地区投资建设,参与西部工业园区建设、旧城改造、市场基础设施建设,对加快西部地区工业化进程具有重要意义。

3.国家在投资和政策上为西部工业发展创造了有利条件

西部大开发以来,作为国家重要的区域政策,在投资和政策上逐步加大了对西部支持的力度,在重点项目投资上以西部地区为主,国家投资也向西部地区倾斜,特别是对基建项目倾斜力度更大。一些国家政策性贷款及国际金融组织和外国政府贷款也主要用于西部地区。而且国家逐步扩大了西部对外开发的范围,并制定了一系列鼓励外商到中西部的政策。如适当放宽对中西部限制类和限定外商股权比例项目的设立条件以及市场开放程度;优先在中西部安排一批农业、水利、交通、能源、原材料和环保项目;鼓励东部地区的外商投资企业到中西部再投资等等。随着这些政策的相继实施,将会有力推动西部地区工业化进程。

4.金融危机对西部地区工业的影响与延伸

自2008年9月份,国际金融危机对西部地区经济社会发展的影响日趋明显,西部地区经济下行压力日益加大。西部地区工业增加值、出口总额、地方财政收入增速与上年同期增速相比,纷纷回落,企业亏损面扩大,农民工大量返乡,仅四川省就有150万返乡农民工失业。现在看国际金融危机尚未见底,对西部地区的影响还在进一步加深。

从短期看,由于西部地区贸易依存度比较小,国际金融危机对我国的影响在空间上呈现东中西梯度递减现象,对西部地区的影响是间接的、传导性的,有一定的滞后期。但从中长期来看,冲击却不容低估。主要原因:一是与东部地区相比,西部同一行业的企业规模小、盈利水平低,在危机冲击中劣势凸现,抵御风险能力、自我恢复能力都比较弱,摆脱困境、赶上经济复苏期的步伐可能需要更长时间。二是西部地区多为资源型产业,其效益与市场价格关联度很高,从目前判断看,资源价格短期恢复到高位可能性不大,这意味着很长时期内西部资源型企业盈利水平不会很高。三是国际金融危机迫使东部地区产业升级换代,尽管现在看来是“阵痛”,但当危机过后,东部产业结构将更加优化,产品竞争力更强,对西部地区产业振兴和加快发展形成新的压力。

针对当前形势及今后走势,西部地区要以当前国家扩大内需为契机,抓住机遇,加大改革开放力度,继续加强基础设施建设,改善发展硬件设施;支持西部发展特色优势产业,承接东部地区产业转移,加快推进西部地区工业化进程。

1.实行重点地区推进、重点产业倾斜的西部工业化战略

逐步在西部地区建成西南、西北两大特色产业区。西南地区的特色工业以重庆和贵州的制造业、成(都)德(阳)绵(阳)高新技术产业、贵州云南的磷化工、重庆和攀枝花的钢铁工业、广西贵州的铝精深加工业为代表。西北部地区的特色农业以苹果、棉花、“阳光农业”、藏药业、生物药品和生物工程产业、农畜产品加工为主,特色工业以关中和兰州的高新技术产业、宁夏的新材料产业、内蒙古的能源和冶金工业、新疆的石油天然气开采及加工业、青海的大盐湖产业和能源及高耗能工业为代表,组成合理的产业链条和区域结构,形成一批发展极和增长点,逐步形成西部地区产业结构的开放性循环,改善产业空间分布的不平衡格局,从而为全面推进西部地区工业化奠定坚实的物质基础。

要依托主要交通干线和中心城市,以高新区、开发区和工业园区为重点,特别是国家近期重点规划的成渝经济区、关中—天水经济区和环北部湾(广西)经济区,实行重点开发,逐步在西部地区建成10个有规模和市场竞争力的特色产业基地(成渝制造业带、柳州—南宁—北海—钦州—防城地区、贵阳—遵义地区、昆明及周边地区、攀西—六盘水地区、关中高新技术产业带、天山北坡地区、银川—兰州—西宁—格尔木地区、呼和浩特—包头—鄂尔多斯—榆林地区、西藏“一江两河”地区),由此带动整个西部地区经济社会持续快速发展。

2.因地制宜推进西部地区工业结构调整,优化产业升级

西部工业结构调整的目的,在于保证工业以及国民经济各部门协调发展,促进资源向更有效率的部门转移,不断提高工业综合实力,不断增强工业竞争力,以充分发挥其比较优势和竞争优势;减少环境污染,更有效地利用自然资源,实现西部地区工业经济的可持续发展。因此,要因地制宜,根据各地区的要素差异,制定详细的发展规划。西部地域辽阔,在制定工业化的政策时,对区域内各个层面的差异应予以充分考虑,这样才能制定出切实可行的发展规划,引领西部工业化的顺利实施。

3.突出重点支持优势行业的发展,培育西部地区特色工业经济

要在认真研究西部地区工业发展现状和产业特点的基础上,坚持以市场为导向,把发展特色优势产业和促进西部地区工业结构调整和产业升级结合起来,下大力气抓好石油化工、有色金属、稀土深加工、大型磷钾肥、植物纤维和农副产品加工以及现代装备制造业等重点优势行业,采取投资补贴、贴息贷款、税收优惠、加速折旧等措施,鼓励国内外民间资本进入西部发展特色优势产业。一是对国家优先鼓励的西部特色产业项目贷款,由中央财政给予一定年限的贴息,并在土地、供电、铁路运输、人才培训等方面给予相应支持。二是对西部特色产业发展给予一定的优惠。比如,对所得税减免的税基计算应采用加速折旧、再投资返还等方法;鉴于税改后西部资源性产业、基础产业税负上升,应考虑给予流转税或其他税收优惠。三是对西部特色产业的税收优惠实行科技进步导向。如对企业用于研究与开发的费用实行税收抵扣;允许企业税前提取技术开发基金;对采用先进技术设备进行新产品生产的企业实行加速折旧等。适当提高煤炭、石油、天然气等资源税率。

4.加快企业改革步伐,提升企业活力

要采取多种形式积极推进国有企业改革。一是要加快企业重组改组步伐,大力推进强强联合,突出抓好重点骨干企业的嫁接改造工作,加快培育具有国际竞争力的核心企业。注重资本运营,促进企业存量资产重组和增量资产扩张,增强企业对社会资本的吸引力。对重点骨干企业必须加快嫁接改造工作。二是要进一步探索公有制的多种实现形式,积极推行股份制,实施产权多元化,发展混合所有制经济,对国有大中型企业进行规范的公司制改造,努力实现制度创新。对已完成公司制改造的大中型企业,要进一步完善法人治理结构,建立适应现代企业制度要求的决策和用人机制。民营企业要逐步改变家族式管理模式,按照市场经济规律要求,逐步推行现代企业制度。三是进一步优化企业的发展环境,切实减轻企业的社会负担。各级各部门在支持企业改革中要多引导,避免形式主义的改革。要着力增强企业活力,提高资本运行质量和效益,使企业改革符合市场经济发展规律。

5.加强产业技术进步,提高工业发展综合技术实力

实施产业技术政策,加快企业技术进步和产业升级。科技进步是西部工业结构调整升级的根本动力。要充分发挥老工业基地、军工企业、科研机构和高等院校现有科技力量的作用,积极引进和推广国内外高新技术和先进适用技术。通过政府组织协调西部现有的大专院校、科研机构以及工业企业,进行高新科技开发研究,从选项、立项、研究到开发,都要面向市场,加速科技成果转化,促进高科技产业的发展。就传统产业而言,要建立技术引进、消化与吸收机制,大幅度引进先进适用技术,加强对传统产业的技术改造。一方面,大力开发和运用新型材料,促进产品更新换代;另一方面,大力改造传统产业的组织结构和技术结构,建立企业间密切的分工协作关系,力争在生产重大装备和成套装备、投资类产品、出口创汇产品和替代进口的高新技术产品方面取得进展。

紧紧围绕增加品种、改善质量、节能降耗、防治污染和优化进出口商品结构,加大对西部地区技术改造的支持力度。支持西部地区建立和完善以企业为中心的技术创新体系,加快建立大企业技术开发中心和依托中心城市面向中小企业的技术服务体系。进一步加强产学研合作,优化科技资源配置,加强技术集成,解决科技与经济脱节的问题。要适当集中相关资源,发挥政府产业政策在发展高新技术产业方面的导向作用,在信贷、财政、税收、外贸等方面给予相应的支持。另外,大力扶持中小企业和民营高科技企业的发展,发挥这些企业灵活、创新的特点,使之成为科技产业化的主力军。

专栏33—1

西部地区重点工程建设和特色产业发展取得新进展

为推进西部大开发,2006年在西部地区新开工12项重点工程,总投资1600多亿元。包括:太原至中卫铁路工程;西部公路建设;西部支线机场建设;西部地区重点煤矿工程;西部水电站建设;云南青山嘴水库工程;退耕还林配套基本口粮田建设;四川80万吨乙烯工程;新疆罗布泊120万吨钾肥工程;内蒙古40万吨氧化铝工程;西部地区高技术产业项目;西部教育、卫生等社会事业项目。这些重点工程的建设对于进一步改善西部地区基础设施条件、生态环境状况和经济社会落后面貌,推进工业化进程将发挥重要作用。

有关部门联合印发《关于促进西部地区特色优势产业发展的意见》指出,西部地区立足比较优势,转变增长方式,提升竞争能力,促进资源优势转化为产业优势和经济优势,逐步形成若干特色资源加工基地和优势产业发展基地。2006年西部地区特色优势产业发展呈现出以下特点:一是增长势头良好,经济效益提高。西部地区规模以上工业完成增加值增长21.2%,增幅比上年同期提高1.4个百分点。二是航天、能源和发电设备等部分产业在全国的地位有所提高,高技术产业、装备制造业、农产品加工业等保持良好发展势头,旅游业发展开始走上快车道。三是发展后劲增强,形成了石油天然气、水电、煤电等一批优势资源开发基地。四是东西互动已成为西部地区特色优势产业发展的重要推动力。西部地区与东中部地区区域合作发展势头良好,西安“西洽会”、成都“西博会”、重庆“高交会”等取得积极成效。东部地区累计已有3万多家企业在西部地区投资创业,投资总规模超过6000亿元,形成了一批对当地经济具有较强带动作用的龙头骨干企业。五是扩大对外开放,积极开展国际区域经贸合作。成功举办了南宁中国东盟贸易博览会、乌鲁木齐对外经济贸易洽谈会等大型国际经贸活动。

资料来源:中央政府门户网站,www.gov.cn,2007年3月19日。

参考文献:

陈栋生:《中国西部地区工业化的回顾与前瞻》,《经济参考研究》2000年第102期。

魏后凯:《中国西部工业与城市发展》,经济管理出版社2000年版。

魏后凯:《西部大开发要充分发挥社会主义市场机制的作用》,《求是》2000年第7期。

魏后凯:《21世纪中西部工业发展战略》,河南人民出版社2000年版。

黄速建、魏后凯主编:《西部大开发与东中部地区发展》,经济管理出版社2001版。

陈耀:《西部开发大战略与新思路》,中共中央党校出版社2000年版。

陈耀:《国家中西部发展政策研究》,经济管理出版社2000年版。

周民良:《西部开发历史进程的回顾思考》,《经济工作者学习资料》2000年第19期。

本课题组:《加快中西部工业化的新思路及政策选择》,《中国工业经济》1999年第9期。

[1]本章西部地区是按照国务院西部开发领导小组办公室的划分方法,对三地带的划分采用西部地区12个省、自治区、直辖市、东部地区11省、自治区、直辖市、中部地区8省的方法。

[2]出于备战考虑,中央将全国划分为一、二、三线。“三线”指西南、西北内陆地区,包括西南的川、滇、黔,西北的陕、甘、青大部分地区,中部还有些省区也是三线所划的范围。从这些范围看,大体上包括了今天所指的西部12省区。

[3]中国社会科学院发布的《2008经济蓝皮书》认为,2021年中国将实现工业化。目前,中国东部已进入工业化后期前半阶段,中部已进入工业化中期前半阶段,西部处在工业化前期最后阶段。

[4]魏后凯、张冬梅:《我国西部地区发展状况与面临的重大课题》,《经济研究参考》2008年第5期。

[5]王洛林、魏后凯:《未来50年中国西部大开发战略》,北京出版社2002年版。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我要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