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理论教育 襄阳花鼓戏班的发展历程与成就

襄阳花鼓戏班的发展历程与成就

时间:2023-07-15 理论教育 版权反馈
【摘要】:至此,襄阳花鼓戏终于由民间草台班子“躲躲戏”成为能在正规舞台演出的戏种。2007年,襄阳花鼓戏入选湖北省第一批非物质文化遗产。该剧以张自忠将军在宜城屯兵、英勇抗战、壮烈殉国的悲壮片段为背景,以国家级“非遗”襄阳特色戏种“花鼓戏”的形式进行了全新演绎。现在,宜城正乘着保护非物质文化遗产的强劲东风,以襄阳市花鼓戏剧团为基地,全力开展抢救、保护、传承襄阳花鼓戏的工作。襄阳花鼓剧团发展大事如下。

襄阳花鼓戏班的发展历程与成就

清朝末年到民国年间,襄阳花鼓戏屡遭官府禁演,只能避之于乡野活动,以至于被人们称为“躲躲戏”。但是据调查,当时分散在各地农村演出的班社却日渐增多,据一些老艺人的回忆,期间影响较大、持续时间较长的戏班有夏长命班(1822—1913)、严子先班(1822—?)、萧大华班(1890—1946)、习有道班(1918—1940)、魏幺班(1824—?)、李金山班(1927—1949)等30多个。其中“李金山班”是襄阳东津的,该戏班从1927年一直活跃到1949年,是20余年中活动地域最广、艺人变换最多的花鼓戏班。“魏幺班”是宜城的,成立于1924年。它的名气源于首开花鼓戏女子登台的先河。因为以往的花鼓戏一直是清一色的男人演出,而“魏幺班”大胆将班主魏幺的妻子推上戏台,改变了传统角色结构,让人们耳目一新。当地知名的艺人则有清代同治年间的张天兴(丑)、高士荣(丑)、张士荣(旦),民国年间的许德刚(生)、彭兴顺(生)、康良选(旦)、胡兴才(旦)、魏幺(生)、石春山(旦)、李文焕(旦)、刘东生(生)、江百贵(旦)、邓矮娃等。其中,邓矮娃演技出众博得群众的好评,有民间俗语“吃啥不吃啥,要看邓矮娃”。此时在鄂北一带还流传着“一清二黄三越调,躲躲戏玩得也热闹”的谚语,这充分说明当时在襄阳地域内花鼓戏的兴盛程度。

1951年,为了振兴地方特色戏种,襄阳专署在当时的襄阳地区文工团成立了花鼓戏演出队。1955年,襄阳县率先组建了花鼓戏专业剧团,随后,枣阳、宜城等县也相继成立了花鼓戏剧团。至此,襄阳花鼓戏终于由民间草台班子“躲躲戏”成为能在正规舞台演出的戏种。

到了20世纪60年代,随着河南曲剧豫剧的传入,襄阳花鼓戏逐渐衰微。除原襄阳县、枣阳县曾在一个时期内成立有国办专业花鼓戏剧团外,其他各县花鼓剧团均被曲剧、豫剧团所代替。到了20世纪70年代中期,随着襄阳县、枣阳县花鼓戏剧团的更名,襄阳花鼓戏在襄阳地区已近销声匿迹。当时襄阳地区有11个专业剧团,没有一个襄阳花鼓戏专业剧团,在襄阳市区的许多百姓中间,唯60岁以上的人曾看过或唱过襄阳花鼓戏,大凡40岁以下的人且不说看过、唱过襄阳花鼓戏,就连何谓襄阳花鼓戏都不知晓。

改革开放后,作为当年襄阳花鼓戏的主要流行区域,尽管宜城的花鼓专业剧团当时也被更名,但襄阳花鼓戏在宜城民间依然有着强大的生命力。它具有深厚的群众基础,“星星之火”时隐时现,业余花鼓戏剧团仍星罗棋布于宜城县域,民间薪火传承大有人在。同时宜城的专业剧团也没有忘记传承襄阳花鼓戏的责任,他们不仅经常在宜城的戏剧舞台上演出襄阳花鼓戏,同时还将襄阳花鼓戏演到襄阳市,演到了省城。

进入21世纪以后,宜城市着力打造具有文化特色的地方文化,先后拨专款数十万元,用于襄阳花鼓戏的创作和排演。2002年8月,宜城市委宣传部、文化局、群艺馆整理出版了《宜城民族民间音乐》,该书收录了襄阳花鼓戏的音乐、唱腔,是襄阳花鼓戏音乐的集大成者,为该剧种的保护、传承奠定了坚实的基础。2004年10月,经襄阳市人民政府同意,宜城市艺术团更名为“襄阳市花鼓戏剧团”,自此,消失了多年的花鼓戏剧团得以复活

在振兴襄阳花鼓戏的过程中,宜城聘请到原襄阳市艺术研究所所长、国家一级作曲李大庆。李大庆对襄阳花鼓戏音乐进行了一系列大胆而又卓有成效的探索和创新,使这一濒临灭绝的剧种焕发出新的生命力。

2000年,宜城艺术团排演了由李大庆整理创作的花鼓表演唱《楚地风情》(即《十八相送》),该戏参加襄阳市年文艺调演,获演出一等奖。2002年,宜城艺术团排演了大型新编历史花鼓戏《宋玉传奇》,参加襄阳市“三汇电气” 杯第三届创作剧目调演,获得优秀剧目奖、导演一等奖、编剧一等奖、作曲一等奖。该戏又于2003年参加湖北省第七届戏剧新人新作展演,荣获“湖北省编钟舞台艺术演出奖”,并分别获得导演奖、编剧奖、作曲奖。2004年,更名后的襄阳市花鼓戏剧团在《宋玉传奇》的基础上,排演了经省艺研所宋西庭和襄阳市艺研所王瑞国共同修改编剧、李大庆作曲的大型新编历史花鼓戏《宋玉悲歌》,该戏入围当年湖北省舞台艺术精品工程备选剧目。

襄阳市花鼓剧团还大胆创新,创作反映社会现实、展现时代风貌的作品。2005年,襄阳市花鼓剧团移植排演了大型现代花鼓戏《任长霞》。该剧在宜城和襄阳上演后,场场爆满,获得了观众的高度赞誉。

2007年,襄阳花鼓戏入选湖北省第一批非物质文化遗产

2010年,襄阳花鼓戏入选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

为迎接纪念中国人民抗日战争暨世界反法西斯战争胜利70周年,襄阳花鼓剧团排演了《长山壮歌》,并于2015年成功上演。该剧以张自忠将军在宜城屯兵、英勇抗战、壮烈殉国的悲壮片段为背景,以国家级“非遗”襄阳特色戏种“花鼓戏”的形式进行了全新演绎。全剧生动演绎了抗日英雄张自忠将军波澜壮阔、起伏跌宕的戎马生涯,将军忧国忧民、爱国爱民、以身许国的民族大义,表达出民族英烈在国家危亡时刻为国家、民族、人民的利益而勇于牺牲、视死如归的壮烈情怀。该剧入选纪念中国人民抗日战争暨世界反法西斯战争胜利70周年全国优秀剧目,在全国巡演。

现在,宜城正乘着保护非物质文化遗产的强劲东风,以襄阳市花鼓戏剧团为基地,全力开展抢救、保护、传承襄阳花鼓戏的工作。襄阳花鼓戏这一古老的艺术已在宜城大地上呈现出勃勃生机。

襄阳花鼓剧团发展大事如下。

1953年,宜城的花鼓戏艺人刘家汉、雷马、谢思伦、彭开成代表宜城参加“襄阳地区民间艺术会演”,演出剧目《梁山伯访友》,受到襄阳地区文化局的表彰。

1954年,刘家汉、谢思伦又在“襄阳地区春节会演大会”上演出了《放风筝》。

1955年,宜城县文化馆鉴于此前的花鼓戏在演唱上只有打击乐器伴奏这一弱点,首先将朱市业余花鼓戏剧团作为试点进行改革,用民族管弦乐伴奏,以高胡为主,加入二胡、低胡、笙、笛、阮、琵琶、扬琴等丝管器乐伴奏,收到很好音乐效果,随即普及全县,很受群众欢迎。

1956年,宜城花鼓戏老艺人刘东升被选为文艺界代表,出席湖北省第二届文艺代表大会。此举极大地鼓舞了花鼓戏艺人和业余爱好者,催生了花鼓戏在宜城的普及。当时,全县共有花鼓戏业余剧团40个,演员多达800余人,及至薅草时节,到处可以听到唱花鼓戏的歌声。(www.xing528.com)

1959年,业余花鼓戏演员贾文秀主演的花鼓戏《六七八》参加湖北省地方戏调演,使襄阳花鼓戏第一次由乡间走进省城的艺术圣殿。

1964年,宜城十多名业余花鼓戏演员代表原襄阳地区到省里参加集训,集训期间移植了《补锅》《借牛》两个小戏,在省城武汉演出多场。

1974年,宜城曲剧团创作了花鼓戏《送肥》,一举获得成功,被原襄阳地区选送参加省里调演,武汉音乐学院还将其音乐录音,作为教学资料。

1975年,宜城曲剧团创作了花鼓戏《卖鸡蛋》。该戏代表原襄阳地区参加全省调演。该戏的中心唱段曾在湖北人民广播电台播放。

1983年,宜城曲剧团创作演出襄阳花鼓戏《一品香》。该戏参加湖北省调演,获一等奖,其后又参加全国调演获三等奖,并在湖北电视台播放。

1986年,宜城曲剧团用襄阳花鼓戏移植曲剧《盘夫索夫》,参加襄樊市青年演员比赛,获二等奖。

1988年,宜城曲剧团创作演出大型现代襄阳花鼓戏《白鹤飞处》。该戏被拍摄成电视舞台艺术片,多次在湖北电视台播放。

2000年,宜城艺术团排演了由李大庆整理创作的花鼓表演唱《楚地风情》(即《十八相送》),该戏参加襄樊市2001年文艺调演,获演出一等奖。

2002年,宜城艺术团排演了大型新编历史花鼓戏《宋玉传奇》,参加襄阳市第三届创作剧目调演,获得优秀剧目奖、导演一等奖、编剧一等奖、作曲一等奖。该戏又于2003年参加湖北省第七届戏剧新人新作展演,荣获“湖北省编钟舞台艺术演出奖”,并分别获得导演奖、编剧奖、作曲奖。

2004年10月,经襄樊市人民政府同意,宜城市艺术团更名为“襄樊市花鼓戏剧团”,花鼓戏剧团得以复活。

2004年,更名后的襄樊市花鼓戏剧团在《宋玉传奇》的基础上,排演了经省艺研所宋西庭和襄樊市艺研所王瑞国共同修改编剧、李大庆作曲的大型新编历史花鼓戏《宋玉悲歌》。该戏入围当年湖北省舞台艺术精品工程备选剧目。

2005年,为配合共产党员先进性教育,襄阳市花鼓剧团移植排演了大型现代花鼓戏《任长霞》。该剧在宜城和襄阳上演后,场场爆满,获得了观众的高度赞誉。

2007年,襄阳花鼓戏入选湖北省第一批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

2010年,襄阳花鼓戏入选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

2015年,排演《长山壮歌》,该剧入选纪念中国人民抗日战争暨世界反法西斯战争胜利70周年优秀剧目,全国入选剧目70种,《长山壮歌》是全国仅有的两台由县级剧团创作的剧目之一,并在全国巡演。

2015年,由襄阳花鼓戏剧团创作的《长山壮歌》和《看稞》分别入选国家艺术基金项目大型舞台剧资助和小型舞台剧资助。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我要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