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理论教育 中观着力点:深入解析供给侧改革

中观着力点:深入解析供给侧改革

时间:2023-05-21 理论教育 版权反馈
【摘要】:供给侧结构性改革基础在微观,重点在中观,关键在产业,提升中国产业效率和国际竞争力是核心。同时,根据《建议》的要求,要以区域发展总体战略为基础,以“一带一路”建设、京津冀协同发展、长江经济带建设为引领,形成沿海沿江沿线经济带为主的纵向横向经济轴带。再次,要调整产业组织结构。

中观着力点:深入解析供给侧改革

供给侧结构性改革基础在微观,重点在中观,关键在产业,提升中国产业效率和国际竞争力是核心。

首先,要以区域均衡协调发展为目标,坚持在划分国土功能区的基础上优化国土空间开发格局,避免区域间产业结构趋同、产品结构趋同,解决重复生产、重复建设,破坏生态环境,危及可持续发展的问题。同时,根据《建议》的要求,要以区域发展总体战略为基础,以“一带一路”建设、京津冀协同发展、长江经济带建设为引领,形成沿海沿江沿线经济带为主的纵向横向经济轴带。发挥城市群辐射带动作用,优化发展京津冀、长三角珠三角三大城市群,形成东北地区、中原地区、长江中游、成渝地区、关中平原等城市群。发展一批中心城市,强化区域服务功能。支持绿色城市、智慧城市、森林城市建设和城际基础设施互联互通。推进重点地区一体发展,培育壮大若干重点经济区。推进城乡发展一体化,开辟农村广阔发展空间。

其次,调整产业结构,既要规避市场调节在产业结构调整中的时滞及盲目性,积极发挥政府干预的速效特质,也要防止政府干预的主观性,增强预见性,产业结构政策应该是导向性的,而主要应发挥市场配置资源的决定性作用。根据《建议》要求,产业结构调整的主要方向包括:发挥国家产业投资引导基金作用,重点支持战略性新兴产业发展;实施智能制造工程,构建新型制造体系,促进新一代信息通信技术、高档数控机床机器人航空航天装备、海洋工程装备及高技术船舶、先进轨道交通装备、节能与新能源汽车电力装备、农机装备、新材料生物医药及高性能医疗器械等产业发展壮大;发展现代服务业,特别是推动生产性服务业向专业化和价值链高端延伸、生活性服务业向精细和高品质转变,推动制造业由生产型向生产服务型转变;拓展产业发展空间,支持节能环保生物技术信息技术、智能制造、高端装备、新能源等新兴产业发展,支持传统产业优化升级;拓展基础设施建设空间;拓展网络经济空间;拓展蓝色经济空间,等等。(www.xing528.com)

再次,要调整产业组织结构。合理的产业组织状况的形成需要有某种替代市场的机制:一是需要企业之间的自我整合,通过兼并、联合、重组,即借助于“自组织”力量,协调产业内企业之间的关系以及产业与市场的关系;二是发挥产业组织政策的“他组织”作用[8],在市场准入、退出、技术标准等方面引导企业规避垄断与过度竞争,在产业层面展开有效竞争。把治理产能过剩上升到关涉经济社会可持续发展国家战略的高度来把握,实施企业强制退出机制,果断叫停“僵尸企业”。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我要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