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理论教育 自贸区2.0版的制度创新与发展规划

自贸区2.0版的制度创新与发展规划

时间:2023-05-28 理论教育 版权反馈
【摘要】:目前,已经取得一定建设成效的四个自贸区均在制订2.0版的升级规划,继续将制度创新作为中心任务,努力成为推动中国深水区改革开放的旗手与促进区域经济发展的引擎。首先,建设2.0版自贸区要设定更高的目标。再次,将中国自贸区的工作重心回归到开放发展问题上。最后,中国自贸区要切实加强法律保障制度建设。

自贸区2.0版的制度创新与发展规划

目前,已经取得一定建设成效的四个自贸区均在制订2.0版的升级规划,继续将制度创新作为中心任务,努力成为推动中国深水区改革开放的旗手与促进区域经济发展的引擎。

首先,建设2.0版自贸区要设定更高的目标。第一,要为提升国家和区域全球价值链创造制度安排,着力构建自贸区的四种创新能力,即研发、设计、品牌、总部管理能力;全球配置资源与管理要素流动性能力;全球产品供应链整合能力;与价值链高端相匹配的基础设施软硬件能力。第二,要为提升国家治理体系与能力提供可复制、可推广经验,着力通过集成性改革创新,形成现代化国家政府对市场进行系统化有效管理的一整套体制,包括政策透明度机制、产权与契约机制、行政许可与市场事中事后监管机制等。第三,要为适应全球商业新规则进行压力测试与为提升全球经济治理话语权提供动能,在试验基础上开展对实施国际贸易投资新规则的风险评估,从而确立保留合理监管权力的底线与红线,为国家在国际层面的谈判提供重要经验参考,并形成适应新规则改革的顶层设计。

其次,建设2.0版的中国自贸区要设定更高的标准。第一,对标多边贸易规则,包括WTO多边贸易体制下达成或正在进行谈判的一系列多边或诸边协定,如《贸易便利化协定》、《国际服务贸易协定》等。第二,对标高水平区域贸易协定中的新商业规则,包括投资、知识产权、技术标准、竞争政策、环境电子商务等。第三,对标高质量的国际营商环境,参考国际通行的对企业投资经营不同阶段的关键指标,对自贸区的综合营商环境进行数据搜集、实地调查、诊断分析和有针对性的改善提高。第四,对标全球其他高水平自贸区,借鉴我国香港新加坡等自由港和迪拜、鹿特丹等综合型自贸(港)区的有益经验和做法,在建设自贸区的离岸金融市场功能上,借鉴内外分离型中心(如纽约、东京)和分离渗透型中心(如新加坡)的模式与措施。(www.xing528.com)

再次,将中国自贸区的工作重心回归到开放发展问题上。将自贸区作为改革创新示范区是中国自贸区的一项特殊功能,而实现货物、服务、资本、人员的自由流动并促进竞争、效率与国际经济一体化是自贸区的最本质功能。4个自贸区在深化发展中应进一步在服务贸易和服务业开放、投资便利化、外资准入、离岸贸易与金融、跨境电子商务、资本项目自由化、商务自然人流动和深层次制度融合等方面实现更大胆的制度创新与改革。通过税收激励、构建交易平台、促进转口、联运和航运、发展人民币离岸业务等途径努力增强离岸功能,提高国际区位竞争力,使沿海自贸区能够成为在东亚乃至全球集聚高级生产要素和创造高附加值产出的平台。

最后,中国自贸区要切实加强法律保障制度建设。调整国家层面的相关法律法规,加强地方层面立法自主权,建立司法保障和权益保护制度,特别是在知识产权、投资、争端解决和商事仲裁、竞争中立等方面,吸收国际有益经验与做法,跟上时代发展的潮流与趋势。这也为国际贸易投资新规则在国内进行风险与压力测试创造有利条件,将这些规则在自贸区内的实施作为国际承诺的过渡性安排,并及时总结中国利益与经验,为在未来多边或区域贸易协定谈判中提供策略与模式。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我要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