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理论教育 政产学研四轮驱动的创新联合体

政产学研四轮驱动的创新联合体

时间:2023-06-01 理论教育 版权反馈
【摘要】:在这种创新联合体中,企业、科研机构(高校)、政府和产业4个方面不是独立运行,它们相互交叉、相互影响、相互联系,构成了“政产学研”“四轮驱动”创新联合体。从双方合作的内容来看,此环节是“政产学研”创新联合体的核心组成部分。

政产学研四轮驱动的创新联合体

技术创新对于企业在激烈市场竞争中获胜至关重要,现代企业越来越注重自身在基础研究中的角色。但是处于大科学时代的今天,企业还较难独自面对技术创新带来的高风险,创新联合体逢时而生。所谓创新联合体,是指创新主体和创新源都不唯一,属于多主体多来源的创新,并且创新源的来源不局限于产业链上、中、下游各类不同企业之间。因此,在创新联合体中,“创新”是生命线,是基石,“联合”是方式,“体”是呈现出来的结构形式。企业发展实践中,只有当企业成长壮大到一定程度,在市场影响力、产品竞争力上有较为强劲的实力,对联合方有吸引力,才能有基础、有条件牵好头,才有可能聚合高校、科研院所的科技创新资源,构建开放、协同、高效的实体或非实体创新平台。

(一)战略联盟创新联合体

战略联盟的概念最早由美国DEC公司总裁简·霍普兰德和管理学家罗杰·奈格尔提出。他们认为战略联盟是指由两个或两个以上有着共同战略利益和对等经营实力的企业,为达到共同拥有市场、共同使用资源等战略目标,通过各种协议、契约而结成的优势互补或优势相长、风险共担、生产要素水平式双向或多向流动的一种松散的合作模式。关于战略联盟的定义,研究界存在多种解释。

战略联盟创新联合体也可以理解为产业技术创新战略联盟,是由企业、大学、科研机构或其他组织机构,以企业的发展需求和各方的共同利益为基础,以提升产业技术创新能力为目标,以具有法律约束力的契约为保障,形成的联合开发、优势互补、利益共享、风险共担的技术创新合作组织。该创新联合体的主要任务是组织企业、大学和科研机构等围绕产业技术创新的关键问题,开展技术合作,突破产业发展的核心技术,形成产业技术标准;建立公共技术平台,实现创新资源的有效分工与合理衔接,实行知识产权共享;实施技术转移,加速科技成果的商业化运用,提升产业整体竞争力;联合培养人才,加强人员的交流互动,支撑国家核心竞争力的有效提升。

宝钢鞍钢武钢、首钢、唐钢、济钢六家大型钢铁集团,北京科技大学东北大学上海大学三家钢铁行业主力大学以及中国钢研科技集团公司联合组建的钢铁可循环流程技术创新战略联盟;由中国化学工程集团公司、清华大学天津大学、大连理工大学华东理工大学、兖矿集团有限公司、安徽淮化集团有限公司、锦西化工机械(集团)有限公司、内蒙古博源投资集团有限公司、河南煤气(集团)有限责任公司集团等组建的新一代煤(能源)化工产业技术创新战略联盟;由中国农业机械化科学研究院、中国一拖集团有限公司、山东时风(集团)有限责任公司、山东五征集团有限公司、福田雷沃国际重工股份有限公司、江苏常发实业集团有限公司、天津拖拉机制造有限公司、现代农装科技股份有限公司8家行业骨干企业,中国农业大学浙江大学、江苏大学、东北农业大学4家大学,黑龙江省农业机械工程科学研究院、山东省农业机械科学研究所、广东省农业机械研究所3家科研院所组成的农业装备产业技术创新战略联盟;由神华集团有限责任公司、中国航天科技集团公司、上海电气(集团)总公司、上海交通大学哈尔滨工业大学、煤科科学研究总院等18家单位组成的煤炭开发利用技术创新战略联盟,是我国近年来在可循环发展以及装备制造领域战略联盟创新联合体地方实践的典型代表。

(二)“政产学研”创新联合体

“政产学研”创新联合体是指以政府、产业、企业和科研机构(高校)为主要创新主体和创新源开展的创新。在这种创新联合体中,企业、科研机构(高校)、政府和产业4个方面不是独立运行,它们相互交叉、相互影响、相互联系,构成了“政产学研”“四轮驱动”创新联合体(图2-5)。图中“四轮驱动”创新联合体结构中企业、科研机构(高校)、政府和产业4个方面互动关系表现为:

图2-5 “政产学研”“四轮驱动”创新联合体

一是企业与科研机构(高校)互动。双方合作中,科研机构对企业主要集中在战略规划、技术创新和人才支持;企业对科研机构(高校)则在于资金支持和成果转化的支持。在合作双方的需求中,企业需求主要来自市场、政策、资金、技术和人才等方面;科研机构(高校)的需求则来自学科发展、科研水平提升及人才培养等方面。因此,双方必须找到符合自身核心目标的合作点和合作方式,才可能合作成功。同时,科研机构的最终目标是通过成果转化及产学研合作提高人才培养水平和科研水平,而企业的最终目标是创造利润和提高自身竞争力,双方如何找到利益共同点,将两者成为创新联合体的关键。从双方合作的内容来看,此环节是“政产学研”创新联合体的核心组成部分。

二是企业与政府互动。企业的本质是创造利润,政府的经济职能是弥补市场的缺陷,提供技术支持和满足市场需求。在创新经济发展过程中,企业是技术创新的主体,政府应该通过制定产业政策、维护市场秩序、反垄断、反污染等相关规定,遵循可持续发展原则,对企业进行宏观调控和指导,使其发展与整个社会的发展目标达成一致,通过纠正市场的外部性,营造良好的创新氛围,为创新经济的健康发展铺平道路。(www.xing528.com)

三是企业与产业互动。从创新体系的角度来看,产业或产业集群是创新体系的基本结构形态。在“政产学研”创新联合体中,产业既是代表产业族——具有高度相关性的产品或企业的群落或集群,也代表产业链——产业不同技术环节联结而构成的上下关联的企业,企业通过集聚、引领,形成产业,并通过自身创新发展带动整个产业链的技术进步,产业则全面支撑企业发展,创造企业的生存发展环境

四是科研机构(高校)与政府互动。在此环节互动中,科研机构(高校)通过了解技术前沿信息,发现创新机会,通过组织内部与外部获取各类异质创新资源,实施创新。因此,科研机构(高校)是此互动环节的主要创新源和创新主体。政府主要是扮演顶层创新政策制定、创新方式引导、创新资金支持、创新成果评价、保护与转化推广的角色。

五是科研机构(高校)与产业互动。科研机构(高校)是天生知识聚集地,最大优势是获取、消化、利用与转化知识,生产出各种创新成果,后续在市场上为组织获利。随着竞争的加剧导致知识对创新中愈来愈重要,科研机构(高校)在产业中不仅是以往人才培养和项目合作的作用,已经延伸到参与产业共性技术开发、产业发展规划,引领区域产业集群创新发展中,使知识变为资本以促进产业经济发展。

六是政府与产业互动。波特在20世纪90年代提出了产业集群的概念,他认为产业集群是形成区域创新体系的重要模式,区域的创新能力与该区域的产业集群优势有关。政府和产业的关系因为产业集群理论的发展而被重视,从我国近年来政府主导的产业发展情况来看(如上海张江软件园温州产业园等),由于政府倡导技术知识流动,使不同产业具有不同的集聚度,政府通过成立开发区管委会,构建组织体系,通过推动外部和内部流动,促进产业集群,迅速提升了区域创新能力。因此,产业集群条件下的区域具有创新优势,产业集群具有的群体竞争协作优势和集聚形成的规模效益对区域创新的作用已经逐渐凸显出来。

国际上,“政产学研”“四轮驱动”创新联合体最典型的案例是美国硅谷。硅谷是当今电子工业和计算机业的王国,尽管美国和世界其他高新技术区都在不断发展壮大,但硅谷仍然是世界高新技术创新和发展的开创者和中心。该区域以科研力量雄厚的美国顶尖大学作为依托,以高新技术中小公司群为基础,同时拥有谷歌、Facebook、惠普英特尔苹果公司思科、英伟达、甲骨文特斯拉雅虎等大公司。在美国硅谷的创新源中,大学、企业、政府作为核心系统,除此之外,还拥有金融系统、人事系统、中介机构、服务系统,以此形成一个创新生态系统开展合作创新活动。

(三)股权关联的新创新联合体

党的十九届五中全会提出支持企业牵头组建创新联合体。白京羽,刘中全,王颖婕结合上述战略联盟、产学研合作等形式的创新联合体,结合习总书记的发言意图和党的十九届五中全会精神,提出了一种全新的基于实体组织或有股权关联的新创新联合体(白京羽,刘中全,王颖婕,2020)。

这种新创新联合体是在生产和市场开发阶段进行竞争的一种组织形式。具体实施方式为:由一家或几家行业内的领军企业,主动整合高等院校和科研院所的科技创新资源,在研发阶段共同出资,参与主体各方可以选择资金、人才、技术、基础设施等多种方式作为创新投入资源,或建立实体机构、成立合作研发实体平台,创新实施后根据创新成果的利润化程度,通过合同或其他约定的方式购买或共享研发成果,通过股权分配和共享机制形成互利共赢的合作机制。这种以企业为主体构建具有实体性质的创新联合体,有利于打破我国单一主体创新能力不足的困境,提高企业等主体创新效率,降低创新投资风险,为重构我国松散型中小企业自主创新体系、突破产业关键核心技术、提升产业链的基础水平提供新思路和视角。我国近年来以吉林省“新能源和智能网联汽车产业创新联合体”“医药产业科技创新联合体”、北京市“生命科学与健康协同创新联合体”以及江苏省“新能源光伏产业创新联合体”为代表的地方实践成效来看,这种实体机构股权关联的创新联合体对于关键共性技术的协同攻关、大中小企业融通发展、产业基础能力巩固提升具有重要促进作用。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我要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