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理论教育 实施工业强市战略,发挥城市工业优势

实施工业强市战略,发挥城市工业优势

时间:2023-06-02 理论教育 版权反馈
【摘要】:2001年,石嘴山市第七次党代会提出了实施“工业强市”战略的目标要求,作出了《关于加快实施“工业强市”战略的决定》,要求全市要紧紧围绕推进工业化的总体目标,以高层为导向,以项目为载体,以扩大总量、优化机构、提高效益、增加就业、提高人民生活水平为核心,用先进技术改造提升传统产业,积极发展新兴产业,从整体上搞活搞好全市工业经济,不断增强经济实力、增强财政实力、增强发展后劲。

实施工业强市战略,发挥城市工业优势

2001年,石嘴山市第七次党代会提出了实施“工业强市”战略的目标要求,作出了《关于加快实施“工业强市”战略的决定》,要求全市要紧紧围绕推进工业化的总体目标,以高层为导向,以项目为载体,以扩大总量、优化机构、提高效益、增加就业、提高人民生活水平为核心,用先进技术改造提升传统产业,积极发展新兴产业,从整体上搞活搞好全市工业经济,不断增强经济实力、增强财政实力、增强发展后劲。

2002年4月,经石嘴山市政府批准,投资建设占地面积2037亩的惠农县红果子乡镇企业工业园区,为乡镇企业发展提供投资平台。截至2003年,惠农县红果子乡镇企业工业园区完成基础设施建设投资0.6亿元,入园企业31家,完成企业投资2.29亿元,实现年产值7.0亿元。同年,根据党的十六大提出的走新型工业化道路,大力实施科教兴国战略和可持续发展战略,石嘴山市委、政府提出了“一化促三化”的发展思路,即以加快工业化为核心,大力推进城镇化、信息化和农业产业化,通过大力实施高附加值科技含量高、工艺水平先进和具有市场竞争力的优势项目,带动全市工业经济止跌回升、健康发展。

2003年4月,市委七届六次全体(扩大)会议提出了经济社会超常规跨越式发展,到2015年提前5年基本建成小康社会的目标,突出了“工业强市、开放兴市、合力建市”3个重点,按照“拉长产业链、提高集中度、管理上台阶、做强六大支柱产业、建好园区发展平台”的思路,加快推进工业化发展进程。成功引进了西部聚氯乙烯公司年产12万吨PVC项目、恒力集团60万吨钢冶轧、星日电子4亿只片式钽容器等一批新建、扩建和技改项目,集中解决了民族化工大股东占用、市铁合金厂破产重组、原市第一碳素厂职工身份转换问题等。此后,市铁合金厂、民化集团、英力特化工、煤机一厂、煤机二厂、煤机三厂等国有企业成功实现了改制重组,并先后引进了挪威埃肯公司、日本丰田科特拉及可乐丽公司、上海氯碱厂、宁夏电投、三喜科技、中国节能、海力电子等国内外大企业落户石嘴山市,为全市产业转型升级奠定了坚实基础。煤炭采选及加工、钢铁、机械制造四大传统产业和稀有金属及镁产业、精细化工、电子元器件、碳基碳材四大新兴产业增加值倍增。2005年,全市地区生产总值达到109.06亿元,比2000年翻了一番,年均增长15.05%。特别是全市工业发展进入了超常规稳定发展阶段。2005年,全市工业总产值达到了194.74亿元,比2000年增长了1.8倍,年均增长22.84%。

2006年,石嘴山市委、政府组织实施了“产业对接、蓝天碧水和民心”三大工程,全力推进以“粗放型产业向集群型产业跨越”等五大战略,西北奔牛集团公司与北京天地科技股份有限公司重组成立了宁夏天地奔牛实业集团有限公司,与国电集团重组成立了宁夏英力特电力(集团)公司,成为宁夏第一家、西北第二家完成股权分置改革的上市公司。中盐集团、山东泰山瓷业、美洁纸业等国内知名企业相继落户石嘴山。2007年引进建设了10万千瓦风力发电项目,全市工业结构发生了较大变化,形成了新材料、重化工、碳基碳材、电子元器件、农副产品深加工五大支柱产业。

2008年,按照“七优先一限制”的产业导向,围绕做大做强机械装备制造、新材料、能源化工产业,强力推进大集团、大项目带动战略,优先发展新材料、环保、机械装备制造、文化旅游等产业,限制昔日工业的“王牌”高耗能产业发展,成功引进了上海华谊集团PVC项目、江苏阳光集团多晶硅项目、新加坡凯发集团L-乳酸项目、中粮集团番茄制品、无锡尚德400吨单晶硅等多家大型企业项目,为推动石嘴山市工业经济结构调整、产业转型升级注入了强大的活力。(www.xing528.com)

2009年以后,石嘴山市先后组织完成了西北煤矿电机厂整体改制、民化集团公司和西北煤机二厂政策性破产、宁夏西北煤矿制造有限公司和宁夏创佳民族化工有限公司依法设立、原卫生瓷厂整体搬迁组建了上海科迈瓷业有限公司。同时,推动完成了中色集团与东方有色金属集团公司的重组、西北骏马与中联电气的重组,晟晏实业集团通过兼并重组9家企业,使其硅锰合金产能由2万吨扩张到30万吨。组建了由政府参股控股、企业自主经营的星瀚市政产业集团、矿业集团公司、九柱集团、华夏脉公司和环星海湖开发公司等10家市属国有企业,有力促进了全市工业产业结构的调整与产业转型升级。

2011年,石嘴山市实施了以保护大气为主的污染治理工程,推行企业环境保护信用等级评定和污染治理设施稳定运行强制制度,制定了《规范发展煤炭市场的意见》,开展了以仓房储煤为重点的煤炭市场规范整治工作,清理取缔了89家违法违规企业,开工建设了21家标准化储煤仓。开展了砂石土资源开采加工专项整治,取缔了51家无合法手续的砂石土开采、加工点,治理了17个历史遗留砂石采坑。天得太阳能2000吨硅棒、200兆瓦电池组件,银晨太阳能集成采暖供热设备,宁沪太阳能200兆瓦电池组件,日晶新能源光伏设备生产线,国电龙源、国投华靖、阿特斯新能源各10兆瓦太阳能电站项目相继建成投产,初步形成了“单晶硅拉棒—切片—电池组件—光伏产品”的太阳能产业链。中色东方1.2万吨太阳能硅片切割线、3000吨钛及钛合金管棒线材、9200吨铍青铜板带材,天地奔牛23万米链条技改,天地煤机重装带式输送机,博宇特钢100万吨特钢,大地化工5万吨PVA等78个技改项目多数完成投产,西北骏马与盐城中联电气公司进行了重组。全市规模以上工业企业技改面达83%,规模以上工业企业增加值达到202.8亿元,增长16.1%。

2012年,全市实现地区生产总值409.97亿元、人均地区生产总值54284元,固定资产投资380.99亿元,分别是2000年的5.58倍、6.92倍、14.25倍,分别年均增长18.38%、17.49%、24.78%。一、二、三产业结构比例由2000年的12.6∶58.4∶29.0调整为5.46∶64.63∶29.91,第一产业比重持续下降,第二产业比重进一步提高,产业层次明显提升,全市238户规模以上工业企业中,产值过亿元的96户,23户进入宁夏百强企业。惠农陆路口岸封关运行,成为天津港集装箱发运量最大的内陆无水港。商贸、物流、文化旅游等服务业快速发展,先后引进中粮、汇源、野娇娇等知名企业,优势特色产业产值占农业总产值的比重达到80%。实现进出口总值26亿美元,占全区进出口总值的28%。全市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达到80亿元,占全区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的13.55%。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我要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