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理论教育 博物馆陈列展览的类型与特点

博物馆陈列展览的类型与特点

时间:2023-06-06 理论教育 版权反馈
【摘要】:临时展览是博物馆展览的重要组成部分,在博物馆展示教育中扮演重要的角色。而在我国,除了基本陈列外,大部分博物馆举办的临时展览普遍不多,博物馆陈列展览面孔长期不变。为了推动全国博物馆之间开展展览交流,有必要建立陈列展览项目的交流机制和平台,研究制定相关政策进行推动。

博物馆陈列展览的类型与特点

博物馆陈列展览多种多样,各有各的特点。之所以要对博物馆陈列展览进行研究和分类,就是为了认识每类陈列展览的特点和要求,有助于我们把握其特点和规律,更好地策划设计陈列展览。博物馆陈列展览可以根据不同的标准分类,例如按陈列展览展出的时间长短分、按陈列展览的内容属性分、按陈列展览的传播目的和构造分等。

1.按陈列展览展出的时间长短分类

按照陈列展览展出的时间长短分,博物馆有两类陈列展览,一类是长期展出的体量较大的基本陈列,即常设展览(permanent exhibition),这是相对于“临时展览”(temporary exhibition)而言,一般在几年甚至十几年内不会大规模更改的展览。其展览主题、内容、展品及展示体系一般比较稳定,基本陈列往往反映了该馆的性质和任务,也是其收藏和研究水平的体现,例如上海博物馆的古代青铜器展览、古代陶瓷展览和古代书画展览等。

另一类是小型多样的、短期展出的、常换常新的临时展览,又称特展,是历时几个月甚至一年内的展览。临时展览是博物馆展览的重要组成部分,在博物馆展示教育中扮演重要的角色。它可以起到补充和扩展基本陈列的作用,可以展示那些在博物馆常设展览中无法展示的文物,可以反映学术研究成果或学术前沿问题,可以配合时政和社会热点话题,可以反映社会多元观点和思想等。同时,临时展览还是博物馆新概念、新技术的实验平台。其中,更重要的是能够吸引观众更频繁地参观博物馆,吸引以前未至博物馆参观的观众。

此外,还有巡回展览(travelling exhibition),即通过设计布置在巴士、卡车或火车上可流动展出的展览。巡回展的目的是让展览在不同地点被更多的人参观。巡回展览也属于临时展览。

在博物馆发达国家,除了基本陈列外,一般博物馆每年都要举办十几个甚至几十个陈列展览,以满足观众的不同需求。例如:美国史密森博物学院亚洲艺术馆(弗利尔和赛克勒)每年要举办2—3个大型特展、6—8个小型特展,同时定期更换长久陈列的展品。而在我国,除了基本陈列外,大部分博物馆举办的临时展览普遍不多,博物馆陈列展览面孔长期不变。

由于观众欣赏水平的不断提高和需求的多样化,对博物馆的陈列展览提出了更高的要求,这使得常设展览往往难以满足观众的需求。因此,为了满足观众不断变化的、多样化的需求,吸引观众反复前来参观博物馆,我国博物馆就必须充分挖掘馆藏,或开展馆际展览交流,或充分利用社会资源,多举办临时展览。

全国博物馆间的陈列展览交流可以实现全国博物馆文物资源和展览资源共享和效益最大化,使人民群众可以享受到我国各地丰富多彩的文化资源,而且有利于改变单个博物馆文物资源和展览资源有限的局面,大大丰富博物馆的展览教育活动,避免本馆展览常年不变的尴尬,吸引更多的观众参观博物馆,更好地满足所在地区人民群众精神文化的多元化需求。

为了推动全国博物馆之间开展展览交流,有必要建立陈列展览项目的交流机制和平台,研究制定相关政策进行推动。例如规定享受国家门票财政补助的博物馆每年必须引进几个展览,或从博物馆经营考核的角度要求国家一级、二级和三级博物馆每年必须引进几个展览等。在具体操作上,可以由省级或一级博物馆牵头组织主持。同时,还应不断扩大和完善全国博物馆展览交流信息平台,将全国可交流的博物馆展览的供、需双方信息发布在信息平台上。目前国家文物局网站所运行的“博物馆展览馆际交流”平台所涉及的展览类型相对较为单一,参与其中的博物馆数量也并不多。应当在该系统的基础之上,构建面向博物馆、学校、社区等不同机构的、类型多样、配套设施完备的全国博物馆展览交流信息网。此外,或可以每年举行全国博物馆展览交流洽谈会,为各地区、各行业博物馆提供面对面交流和洽谈的机会,扩大全国博物馆之间跨地区、跨行业、跨类型的展览交流与合作,促进各地博物馆陈列展览和其他专业工作的相互支持,进一步凝聚和增强博物馆界的综合实力和群体优势。为了清除全国博物馆展览交流的制度性和技术性障碍,使全国博物馆展览交流有法可依、有章可循,应尽快研究制定《全国博物馆陈列展览交流管理办法》。

2.按陈列展览的内容属性分类

世界范围看,博物馆的种类丰富多样,无奇不有。根据国际博物馆协会博物馆的定义,除了历史、艺术、自然、科学、人物等大类博物馆外,水族馆、动物园、植物园也是博物馆。国际博物馆协会对博物馆定义的第一条第B款指出:“其他机构其目的亦符合博物馆的定义,这些机构包括:

●自然、考古民族学的纪念物或遗址、历史纪念或遗址;

●拥有展现物种的机构;

●科学中心与星象厅;

●由图书馆或档案馆永久性经营的非营利艺廊、保存机构或展示中心;

●自然保留区;

●管理或负责各种在本定义所列机构的国际、国家级或地区性的博物馆组织;(www.xing528.com)

●从事维护、研究、教育、训练、记录和其他与博物馆或博物馆学相关工作的机构;

●从事保存、永续维护和管理有形与无形文化遗产的文化中心与其他组织;

●其他从事与博物馆或博物馆学相关的部门。”

不同种类的博物馆往往有不同的陈列展览,博物馆种类的多样性决定了其展示教育内容的多样性。从社会历史到自然生态,从艺术到科学,从古老的石器到宇宙飞船,从中国民族文化到世界各民族的风俗,都可以在博物馆里得到反映。博物馆是一部立体的“百科全书”、实物的“图书馆”。

虽然博物馆的陈列展览多种多样,但从博物馆陈列展览的性质看,常见的陈列展览主要有艺术类展览、历史类展览、人物类展览,还有科技类展览、自然历史类展览等。

艺术类展览通过艺术品的展示,反映人类的艺术创造和审美意识,揭示美的本质,旨在对观众进行美育。艺术类展览又可分为古代艺术和现代艺术展览、综合艺术和专门艺术展览,专门艺术展览又可分为各种二维或三维的造型艺术展,例如书法雕塑、绘画展以及其他各类民间艺术展览等。

历史类展览是指通过文物以及辅助展品系统展示一个国家、一个地方、一个事件或一个领域历史发展过程和发展规律的展览,旨在向观众普及历史文化知识,进行历史唯物主义教育。历史类展览又可分为通史类与断代史展览、历史事件展览、地方史或行业史展览等,例如绍兴城市发展历史展、六朝历史文化展、太平天国历史展、泉州海外交通史展等。

人物类展览是指以展示一个著名人物生平事迹及其贡献和精神风范为内容的展览,例如我国历史上著名的政治家、思想家、军事家、科学家、文学家和艺术家等。不同的人物表现的侧重点有所不同。

自然历史类展览是指通过自然标本以及辅助展品的组合展示,反映自然界变化及其演变规律的展览,旨在向观众普及自然知识,进行生态教育。它又可分为综合性自然史展览或单科性自然史展览,单科性自然史展览又可分为地质学古生物、人种学、动物学植物学矿产学展览等。

科技类展览是指反映人类探索科技进步的过程、应用及影响的展览,包括科技的发现和发明过程、基本科学原理、科技的应用及其社会效果和影响,旨在向观众普及科学知识,宣传科学的思想、科学的精神、科学的方法和科学的知识等。它又可分为古代科技和现代科技展览、综合科技和专项科技展览,专项科技展览又可分为物理化工冶金航天造船水利等展览。

3.按陈列展览的传播目的和构造分类

虽然博物馆陈列展览多种多样,但按陈列展览的传播目的和构造分类,博物馆陈列展览不外乎两类展览:一类是以审美为诉求的文物艺术品陈列展览,另一类是有明确主题贯穿的、以思想观点和知识信息传播为诉求的叙事型陈列展览。

所谓审美型陈列展览,是指以审美为诉求的文物艺术品展览,这类展览强调艺术品本身美的呈现,每件展品(文物艺术品)都是“讲述自己的特点和故事”,在展示方式上一般采用美学价值展示法,即强调突出文物艺术品本身的展示,强调展示艺术品的美学价值,关注的焦点是艺术品的外貌——造型美、装饰美、色彩美、质感美,旨在给人美的享受,进行美学教育,例如卢浮宫博物馆的维纳斯雕像展和蒙拉尼萨绘画展、上海博物馆的书画展和陶瓷展等。这类展览必须使用真品,并要以艺术品为中心,照明设计和展示道具设计都要以彰显艺术品为目的,一般较少甚至不利用辅助展品,不要求有严密的内容逻辑结构及其结构层次安排。

所谓叙事型展览,这类展览试图以讲故事的方式表达展示意图、达成教育目的。它们或是讲述一段历史或故事,一个人物或事件,一种自然现象或科学原理等,观众被引导并跟随展览所展开的故事的发展。这类展览往往有明确的主题思想统领,有严密的内容逻辑结构及其结构层次安排。一般要有故事线或剧本策划来发展主题,并且剧本要强调故事意识流,根据故事意识流选择和组织相互关联的展品,强调展示元素(实物、图文版和辅助展品)之间的联系。叙事性展览不同于单独物品呈现的文物艺术品展览,其最佳的表现方式是讲故事。对叙事型展览来说,展览剧本策划至关重要!

在这类展览中,文物标本成为故事的“主角”、“诉说者”或“物证”。为了有效地阐释展览的主题和内容,除了文物标本和图文版外,往往采用大量二维或三维的辅助艺术品以及数字媒体和科技装置,并强调四者的信息组团,相互映衬,共同说明一个故事,这个故事可能是人物的、事件的、地方历史的、行业历史的、自然生态的、科技知识的等。较之审美性艺术品展览,这类展览需要精心的内容剧本策划,例如深圳博物馆的《深圳改革开放史展览》、山西博物院的《晋魂》、邓小平故居的《邓小平生平展》、湖州博物馆的《吴兴赋》、浙江自然博物馆的《丰富奇异的生物世界》、杭州中国湿地博物馆的《中国湿地》、安徽马鞍山市的《马鞍山历史文化展》等。

但从各地的陈列展览情况看,我们往往混淆了这两种展览模式,把“叙事”和“审美”两类展览混为一谈。例如“某某省文明展”,虽然从标题看是叙事型主题展览,是讲述该省地域范围内的文明发展历程,但从展品及其表现看却似乎是文物艺术品展览。为了强调所谓“文物说话”,很多展览往往是大量文物的堆砌,很少甚至不用艺术的或科学的辅助品进行阐释。没有将“故事”(文明发展历程)叙述清楚,其结果是既不像叙事型展览,也不像审美型文物艺术品展览。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我要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