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理论教育 郭氏兄弟集团:从酒店业到国际化投资

郭氏兄弟集团:从酒店业到国际化投资

时间:2023-06-12 理论教育 版权反馈
【摘要】:酒店业遂成为郭氏兄弟集团挤身国际商场的一个鲜明标志,郭鹤年本人也被誉为“酒店业巨子”。近年来,郭氏兄弟集团又以4.46亿港元支持中信集团,收购大昌行和国泰航空。郭氏兄弟集团在中国投资的第一个大项目是杭州的香格里拉酒店,而后郭氏兄弟集团又在北京、深圳等地先后兴建或收购了7家大酒店。近年来,郭氏兄弟集团的国际化趋势进一步加强。

郭氏兄弟集团:从酒店业到国际化投资

郭鹤年1923年出生于马来西亚新山市,祖籍福建福州。20世纪初,郭鹤年的父亲及其他兄弟创办了一家“东升公司”,专营大米大豆和糖的生意。1948年,经郭氏家族人士协商,郭鹤年与母亲郑格如兄长郭鹤举、堂兄郭鹤青、郭鹤尧、郭鹤景、郭鹤新及郭鹤瑞等八人共同投资入股,在马来西亚新山成立了郭氏兄弟有限公司,由郭鹤年任董事长。这家公司继承了郭家的传统业务,主要经营大米、糖和面粉等进出口业务。这便是郭兄弟集团的雏形。

1957年马来西亚独立,过去被英国商行垄断的市场随着殖民体系的瓦解而留下了不少的“真空”,从而给当地的商人带来了不少机会。精明的郭鹤年抓住了这个机会,大力扩展他在马来亚境内的商品分销网,并积极发展进口及加工业,也就在这个时期,郭鹤年在糖业经营上开始有了突破性的发展,郭鹤年与马来亚联邦土地发展局联营合作,在靠近槟榔屿的北赖创立了马来亚的第一家白糖提炼厂——马来亚糖厂。而后,在整个60年代,郭鹤年全力投入食糖生意中去。他不仅参与食糖的生产和提炼业务,更积极涉足世界食糖市场。他从泰国买回原糖,经提炼加工后,一部分运销马来西亚国内各地,另一部分通过其在香港的商品经纪公司——万通有限公司转卖到世界其他地方;又从古巴购进食糖转卖给印度尼西亚。

几年时间,他在糖业上就获得了辉煌成就,1962年即被人们誉为“马来亚糖王”。为了进一步发展糖业,1968年郭鹤年向马来西亚政府租借了位于马来西亚北部玻璃市的14 500英亩土地,开垦成甘蔗种植园。同时,他在该种植园附近与联邦土地发展局合作建立了玻璃市综合糖业有限公司,发展蔗糖种植和炼糖业。1970年,郭鹤年在世界糖价上升之前,在国际市场上大举收购原糖及投资白糖期货后糖价猛涨,郭鹤年从中获得了60多万马元的利润。至此,他已控制了马来西亚原糖市场的80%,世界糖市的10%,成了名副其实的“亚洲糖王”。

在发展糖业的同时,郭鹤年还把经营触角伸向其他行业。20世纪60年代,郭兄弟集团独资或与政府合资兴建了“马来亚三夹板厂”、“联邦面粉厂”、“马国际船务公司”等企业,上述企业在马来西亚相应的产业部门均具有较重要的地位,经过了20 多年的拼搏,到70年代初,郭兄弟集团已正式形成并初具规模。

进入20世纪70年代,雄心勃勃的郭鹤年并没有满足于已有的成就,他看到了糖业发展的局限性,开始把投资重点转向其他产业。自70年代起,旅馆酒店业成为郭兄弟集团投资的首要选择。1970年,郭氏兄弟集团与新加坡发展局合资在新加坡兴建了第一家香格里拉酒店。该酒店初建时,客房有520间,后经过扩建,客房增至816间,成为名闻遐迩的五星级酒店。新加坡香格里拉酒店的成功增加了郭氏兄弟集团对酒店业的信心,在此以后,郭氏兄弟集团乘胜追击,相继在吉隆坡曼谷、香港、斐济、汉城、马尼拉、北京等地兴建了29家酒店,成为亚太地区最大的酒店集团之一,资产额估计达20亿美元以上。酒店业遂成为郭氏兄弟集团挤身国际商场的一个鲜明标志,郭鹤年本人也被誉为“酒店业巨子”。(www.xing528.com)

郭兄弟集团走向成熟的另一个标志是它的国际化。郭兄弟集团是在新马崛起的,创业之初,其各种投资几乎都集中在新马一带。但是,从70年代开始,郭氏兄弟集团开始把基地移向香港。近20年来,郭氏兄弟集团在香港进行了大量的投资。1974年,郭氏兄弟集团在香港投资400万港元,成立了嘉里贸易有限公司,从事期货买卖。1977年,郭氏兄弟集团在香港成立了克利船务公司,该公司拥有5 艘新船,每艘价值80万美元,总吨数达2.5万吨。同年,又兴建了拥有720个房间的香港香格里拉酒店。1988年,郭氏兄弟集团又斥资13.7亿港元向奔达国际购得半山区兰心阁、世纪大厦、梅苑等物业,同年又动用4.9亿多港元购得香港广播电视有限公司的三成股权。近年来,郭氏兄弟集团又以4.46亿港元支持中信集团,收购大昌行和国泰航空。此外,郭氏兄弟集团还在香港拥有大量房地产及其他产业,成为东南亚在港投资最多的财团之一。

从20世纪80年代中期至今,郭氏兄弟集团的投资重点再度转移,中国和菲律宾成为其投资的首选对象。郭氏兄弟集团在中国投资的第一个大项目是杭州的香格里拉酒店,而后郭氏兄弟集团又在北京、深圳等地先后兴建或收购了7家大酒店。郭氏兄弟集团在中国最大的投资是与中方联营的北京世界贸易中心,该工程动工于1985年9月,竣工于1990年8月,耗资达5亿美元,是迄今为止外资在华投资的最大项目之一。80年代末至90年代初,郭氏兄弟集团在菲律宾的投资也十分可观。几年之间,郭氏兄弟集团一举在菲律宾兴建了4间大酒店,从而把它的连锁酒店业务在东盟各国连成一个网络。为了配合在菲律宾的投资,郭氏兄弟集团还在菲律宾成立了郭氏菲律宾产业国际,缴足资本为20亿比索。

近年来,郭氏兄弟集团的国际化趋势进一步加强。除继续在亚洲地区投资外,郭氏兄弟集团还在加拿大、德国、法国、智利、墨西哥等国均投入大笔资本。到90年代,其国外资产的总值估计已达40亿美元,投资地域几乎遍及世界各地,投资产业更是包罗万象。其经营范围包括种植业及白糖、大米、小麦咖啡贸易及木材加工出口以至船务、酒店、地产等,遍及马来西亚、新加坡、印尼、泰国、澳大利亚、斐济、中国香港和中国内地。其中的许多业务在新马、中国香港一带占有重要地位。如郭兄弟集团名下的面粉厂,年总产量达2万吨左右,控制了马来西亚面粉市场的40% ;集团属下的太平洋航运公司,是东南亚最大的干散货船运公司;郭氏在香港电视广播公司的股份甚至超过了香港的电视大亨邵氏兄弟。在新、马股票交易所挂牌的所属企业有玻璃市种植、沙洋酒店、拉曼锡矿、联邦面粉厂、彩虹工业有限公司和新加坡香格里拉大酒店。

目前郭氏兄弟集团的业务涉及食油和面粉制造、房地产开发、航运、采矿塑料制造、保险电视机等,其附属公司超过200家,分布在加拿大、墨西哥、智利、斐济、印尼、法国、德国、日本、泰国、新加坡、马来西亚、中国香港及中国内地。20世纪90年代始,《福布斯》杂志几乎每年都把郭鹤年列为亚洲十大富豪之一。根据2004年3月《澳洲人报》公布的亚洲富豪排行榜,郭鹤年以40亿美元的身价高举马来西亚富豪榜首。[40]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我要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