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理论教育 实现我国产业高质量发展的路径

实现我国产业高质量发展的路径

时间:2023-06-13 理论教育 版权反馈
【摘要】:2.解决不平衡不充分问题,实现产业协调发展我国产业实现高质量发展所面临的主要矛盾已经由总量矛盾转向结构性矛盾,制约产业协调发展的主要因素在于产业内存在大量无效供给和过剩产能、要素市场存在扭曲等方面。

实现我国产业高质量发展的路径

实现产业发展的高质量,其实质在于以“创新、协调、绿色、开放、共享”的发展理念为指导,促使国民经济在产业部门这一中观层面实现质量效益型增长。因此,应当在指标评价体系构建的基础上提出我国产业高质量发展的实现路径。

1.培育高质量发展新动能,实现产业创新发展

创新是实现产业高质量发展的第一动力。当前,我国经济正在经历从高速增长转向高质量发展的进程,处于以“发展方式转变、经济结构优化、增长动力转换”为主要特点的窗口期。因此,实现产业部门的创新发展,其关键在于发展战略上坚持创新驱动,体制机制上完善协同创新,最终促进高质量发展新动能的有效培育,加快推进现代经济体建设

第一,坚持创新驱动型发展战略,提高全要素生产率。改革开放以来,我国经济长期依靠要素规模投入和数量型增长模式,全要素生产率低下,而现阶段人口、土地等红利的日益消退也进一步印证低端要素无法实现无限供给的性质,潜在增长率在长期内取决于创新驱动而非规模驱动。因此,实现产业创新发展,必须破除要素规模难以无限供给对产业部门发展的限制,以提高全要素生产率为目标,实现产业部门发展方式从规模驱动型到创新驱动型的转向。一是以技术创新实现生产要素流向产业价值链中高端。通过技术创新减少生产要素流向高资源消耗、高劳动密集度等低附加值产业部门的规模,促进其更多流向产业价值链中高端,以减缓以人口、土地等红利消退等为主要特征的要素禀赋变化对要素投入实现高收益回报的抑制作用。二是重视人力资本积累。在创新驱动型增长阶段,应当把培育企业家才能、提高劳动者素质作为培育发展新动能的重要手段,更多倡导技术、知识在产业部门生产中发挥主导作用,以人力资本积累实现要素配置的高效率,进而提高全要素生产率。

第二,建立健全协同创新机制。产业部门实现创新发展需要有利于构建创新激励机制的宏观环境,因此必须完善协同创新机制以破除技术要素存在的供给约束,为科技创新成果得以有效转化为产业部门的生产力提供有利环境。具体措施包括:一是健全完善官产学研协同创新机制。促进企业主导,高校、科研院所和政府共同参与的创新主体持续向多元方向迈进,并在此基础上建立以协同合作为主要特点的官产学研创新平台。二是完善技术创新成果转化机制。应当以基础研究和应用推广一体化为目标,以知识、技术、产品、产业等方面的创新协同为方式,将市场需求与科技创新有效对接,以保证科技成果有效转化为产业部门生产过程的先进生产力。三是深化教育体制改革。产业部门生产过程所需要的掌握专业技能的劳动力和人力资本来源于人才教育,因此对于现行教育体制机制存在的弊端,应当积极推动传统应试教育模式创新,以教育体制改革实现教育去行政化,以“大众创业万众创新”为发展目标和方向大力构建和不断完善人才培养体系,从而使产业创新发展获得充分而强有力的人才保障和支撑。

2.解决不平衡不充分问题,实现产业协调发展

我国产业实现高质量发展所面临的主要矛盾已经由总量矛盾转向结构性矛盾,制约产业协调发展的主要因素在于产业内存在大量无效供给和过剩产能、要素市场存在扭曲等方面。因此,必须坚持以供给侧结构性改革实现有效供给创造和过剩产能化解,同时推动要素市场改革,破除要素供给抑制,最终促进产业结构优化升级,使产业协调发展稳步推进。

第一,供给侧结构性改革持续加力,消解无效供给,去除过剩产能。产业部门生产过程创造的供给与消费者需求结构不匹配导致无效供给过多、有效供给不足,使产业内积攒了大量过剩产能,成为产业发展不协调的一个重要原因。因此,必须持续推进供给侧结构性改革,去除过剩产能,激活有效供给。一是实现产品高质量化,打破“低端锁定”。产业部门生产产品质量的低下是造成中低端供给过多、高端供给不足的一个重要原因。因此,必须提升作为产业生产最终成果的产品质量,促进高端供给形成。一方面,要在各产业内培育创新型企业,通过开发新技术、掌握新工艺、引进新设备等手段,保证全产业生产高质量产品,实现由中低端产品到高端产品、由过剩到畅销的跨越,从而实现市场出清。另一方面,应当在产业部门内部坚持生产过程质量管理,以技术创新与质量管理相结合作为提高质量管理意识的新方向,以更为严格的质量管理规范和更为先进的信息技术手段开创产业部门质量管理新局面,最终使得产业部门实现中国制造到中国创造的跨越。二是以消费结构升级为导向确立产业部门生产方向。产业部门的生产活动必须充分适应消费的绿色化、健康化、智能化等新趋势,迎合消费者的新需求,实现供给结构与需求结构的匹配,从而化解产能过剩。这就要求:一方面,产业部门进行产品生产必须充分考虑消费者在美好生活方面的新需求,并力争在品牌化、个性化、专业化、智能化方面实现突破。另一方面,产业部门应当善于利用大数据工具挖掘消费者消费行为,分析其心理因素和消费诉求,从而将市场精确分层,实现专属化产品生产。

第二,推动要素市场化改革,破除要素供给抑制。生产要素市场是产业部门所面对的基础市场,要素供给质量从源头上制约着产业发展质量,而要素市场扭曲、要素供给抑制是导致产业发展不协调的重要因素。因此,必须积极推动要素市场化改革,从源头上破解要素供给抑制,为产业部门实现“质量、效率、动力”三大变革提供有力基础。一是通过健全要素价格形成机制解决要素市场扭曲问题:必须充分发挥市场的决定性作用,减少政府干预,以保证最大化的资源再配置效率;此外,还应持续推进要素领域市场化改革,提高要素价格市场化程度,通过建设“统一、开放、竞争、有序”的要素市场体系推动形成全国统一的要素大市场,促使稀缺要素不断流向高效需求、高效率部门以及价值链中高端。二是破除要素供给抑制,进一步解放产业协调发展潜力。通过开发人力资本红利、提高土地和自然资源利用效率、改善资本使用效率、完善协同创新机制、以全面深化改革提高制度供给质量等渠道,破除要素供给层面对产业部门带来的抑制,进一步解放产业协调发展潜力,提升产业协调发展活力。

3.走生态文明道路,实现产业绿色发展

产业高质量发展更多要求关注产业部门的生产方式给自然生态系统和发展可持续性带来的损坏程度,将资源利用和环境代价纳入产业部门生产活动的考虑因素。因此,必须以绿色发展理念为指引,坚定不移地走生态文明道路,从而实现产业绿色发展。(www.xing528.com)

第一,大力发展绿色生产力。走生态文明道路的发展方式要求把绿色生产力作为产业部门发展的动力源泉,构建完善的绿色生产力体系。通过大力发展金融业、服务业等第三产业,实现高污染、高能耗产业比重的降低,使产业结构呈现以生态型、集约型为特点的绿色化形态,从而以产业结构绿色化实现产业绿色发展。具体包括:一是要转变高能耗的发展模式。以产业集约化为目标,优化产业结构,提升要素使用效率,打破自然资源禀赋限制,推高生产可能性边界。二是要转变高污染的发展方式。对于现有的以化石能源为主的能源结构,应当持续开发新型替代能源,发展低碳循环经济;同时,应当以产业结构高级化带动生态环境治理,淘汰落后、污染产业,化解低效、污染产能。三是以技术手段带动绿色生产力形成。不仅要大力宣传清洁生产和循环经济概念、推广污染物排放处理和降解等生产技术,还应建立并完善一套产业部门内的工业化废水、废物、废气的循环处理系统,从而在源头上化解产业部门生产过程中产生的高能耗、高污染因素,最终带动绿色生产力形成。

第二,加强政府对产业部门生产活动的监管。过去一段时期,地方政府为追求经济绩效而放松对产业部门生产的监管,为追求短期政绩不断加大投资高污染、高消耗产业。产业部门生产活动受到负外部性管制放松,进而不能正确评估生产造成的社会成本,使得产业部门倾向于更多选择低成本、高能耗、高污染的低端要素,阻碍产业绿色生产力的形成。为了扭转这一现象,必须在以市场机制为主导的同时,更好发挥政府的作用,以强化产业部门生产活动监管的方式进行负外部性管制,通过对高耗能、高污染的生产行为采取征税、收费、罚款等措施使得由产业部门生产产生的外部成本内部化,倒逼产业部门在生产决策时综合考量社会成本、环境成本,从源头化解落后产能、污染产能,以促进产业绿色发展。

4.提升产业国际竞争力,实现产业开放发展

产业开放发展是我国作为经济全球化重要主体、实现更高层次开放型经济的重要前提,是全面开放新格局的经济内涵,更是我国推动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的应有之义。实现产业开放发展,应当从提升我国产业竞争力的方向着手,大力发展战略性新兴产业,使我国产业实现向国际价值链中高端迈进。

第一,大力培育战略性新兴产业。提升我国在国际竞争中的产业优势,应当把发展战略性新兴产业作为核心举措。战略性新兴产业一般具有以下特点:一是依托核心技术突破,能够引领带动经济发展和社会进步;二是具备以技术知识密集、低原料消耗为主要特点的生产要素结构。战略性新兴产业作为科技和产业“双创新”的深度融合成果,以其独有的先进性和战略性为我国产业部门指明了新的发展道路和方向。以美国“再工业化”战略和德国“工业4.0”为代表的新产业革命日益兴起,这一革命的发展趋势在于新能源新材料、信息技术逐渐成为未来产业发展的重点。在这一背景下,为使我国在国际产业竞争中占据优势,必须将培育战略性新兴产业作为实现产业开放发展的基本前提。一是大力发展人工智能、新一代信息技术、生物材料、新能源汽车等新兴产业。通过科技创新和产业化深度结合,着力促进这些战略性新兴产业在未来一段时期内逐渐发展为我国国民经济的支柱产业和先导产业。二是以提升自主创新能力助推战略性新兴产业发展。将完善创新激励机制作为推进原始创新、提升产业部门自主创新能力的制度保障,以联合攻关和协同创新实现新兴产业快速发展。

第二,促进我国产业迈向国际价值链中高端。在经济全球化浪潮中,各主要经济体面临的主要国际竞争在很大程度上可以视为国际价值链的竞争。长期以来,产业部门缺乏核心和关键技术导致我国产业处于国际价值链分工的下游,阻碍了我国在对外开放过程中竞争力的提升。因此,为实现产业开放发展,提升产业竞争力,必须着力提升产业价值链,促进产业向全球价值链分工中高端迈进。一是通过转移国内低端产业实现价值链提升。一方面,国内低端产业往往需要廉价劳动力、土地等要素的较大规模投入,而随着我国经济进入新常态,要素禀赋发生的显著变化推高了低端产业发展的成本,人口、土地红利的消退使得国内已不具备适宜低端产业发展的土壤;另一方面,低端产业挤占过多生产要素导致产业部门生产过程创造的中低端产品过多、高端产品不足,阻碍了我国高端供给的形成和产业价值链的提升。因此,应当通过将低端产业转移到海外廉价生产要素更为充裕的次发达市场,使得国内有限的生产要素更多流向高端产业,从而实现我国产业在全球已有价值链上的不断攀升。二是建立以我国为主导的国际分工新产业链。一方面,在全球已有产业链中核心技术的缺失使得我国位于产业链下游,我国国民经济和新兴产业发展易受掌握核心技术、位于价值链上游国家政策变动的冲击,不利于我国发展更高层次开放性经济目标的实现。因此,必须以自主创新为导向,以我国产业部门掌握更多原创、核心、关键技术为手段,建设以我国为主导的国际分工新产业链,以图摆脱我国产业部门在全球已有价值链中受制于人的不利地位。另一方面,产业部门还应重视品牌建设,在生产过程中力图以产品质量管理带动品牌效应,培育具有大市场、高附加值和竞争力的名牌产品,使得我国产业部门所生产的高质量产品能够“走出去”,以利于我国主导的国际分工新价值链形成。

5.坚持共享发展理念,实现产业融合发展

共享发展理念要求人民群众从经济发展中获得更多获得感,因此实现产业发展的高质量的内涵之一在于重视产业融合发展问题。通过采取以新技术改造传统产业,促进农村一、二、三产业融合发展等措施,逐步缩小不同产业部门收入差距和城乡居民收入差异,真正以产业融合发展践行共享发展理念。

第一,积极推动传统产业改造。传统产业的生产率、附加值较低导致在这些产业内从业者的收入水平不高,而不同产业部门的收入差距问题阻碍了共享理念的落实。因此,实现各产业部门间的共享发展,缩小产业部门间收入差距,关键在于使新兴技术与传统行业深度融合,充分发挥人工智能、大数据、互联网等新信息化手段在改造和升级传统产业方面的作用。一是以创新2.0计划为依托,深入推进“互联网+”战略,通过互联网、智能化等技术手段改造传统产业,从而发展新的产业间共享模式。二是坚持推动工业化与信息化深度融合,使“两化”融合成为打造新产业、新业态、新模式“三新经济”的推手,通过提高传统产业生产率、附加值来缩小产业部门间收入差异,实现共享发展。

第二,深入推进农村第一、二、三产业融合发展。当前,城乡居民收入差距作为影响人民群众获得感的典型问题,成为阻碍共享发展实现的主要因素之一。实现第一、二、三产业融合发展,应当坚持把农业作为发展基础,利用资本、技术创新、自然资源等生产要素集约化配置,实现产业集聚和联动,有效整合农产品生产、加工等第一、二产业和餐饮、旅游观光等第三产业,使得农村第一、二、三产业实现协同发展,不断延伸上下游产业链延伸,有力扩展经营范围,最终实现农业兴旺、农村富裕、农民增收。因此,为真正践行共享发展理念,进一步缩小城乡居民收入差异,必须以深入推进农村第一、二、三产业融合为抓手带动农业发展方式转变,通过构建现代化农业体系拓宽农民收入来源渠道,从而以产业融合发展促提高人民群众幸福感和获得感。具体包括:一是促进农业产业化转型升级。通过大力发展农业龙头企业带动原料工厂、加工车间、农民专业合作社建设,推动农业全产业链条建设,实现农业产业化转型升级。二是建设新型农业经营主体。通过在传统农业部门引入现代农业产业链、价值链新理念,以家庭农场、农民合作社等形式培育新型经营主体,以组织形式创新实现规模适度的农业生产经营活动。三是打造农业发展新业态。以发展休闲农业示范县区、休闲农业示范园、现代农业庄园等形式实现农业与餐饮、旅游观光等第三产业深度融合,打造农业发展新业态。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我要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