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理论教育 上海新能源汽车产业创新政策的主要特点

上海新能源汽车产业创新政策的主要特点

时间:2023-06-13 理论教育 版权反馈
【摘要】:从2013年1月到2014年9月,上海先后出台了9批新能源汽车补贴车型目录,涵盖国内主要新能源汽车品牌的17个车型。2014年11月,上海市新能源汽车推广部门宣布,不会再推出新的本地补贴车型目录。入选上海新能源汽车目录的车型均可获得本市免费车牌。

上海新能源汽车产业创新政策的主要特点

1.产业创新政策体系较为完善

经过多年的发展,配合国家新能源汽车产业发展,上海相继出台了多项新能源汽车产业创新政策,政策的数量和涵盖领域日趋增多。2009年至2018年间,在几十项国家层面相关政策的引导下,上海市政府在新能源汽车产业创新领域共出台21项相关政策,对产业发展起到重要的支撑作用。同时,上海新能源汽车产业政策所覆盖的领域从整车和电池电机、电控日益拓展到基础设施、商业模式等多个领域,极大地推动了产业的发展。从发展战略和投资、市场激励(推广应用示范、补贴奖励和税收减免)、法规和标准等多个方面对上海新能源汽车产业创新进行支持,上海已经逐步形成较为完善的政策体系,对新能源汽车产业发展起到积极的影响和促进作用。

2.自主创新布局和扶持力度不断扩大

上海市注重新能源汽车整个产业链上的自主创新布局,2006年发布的《上海中长期科学和技术发展规划纲要(2006—2020年)》中明确提出要筹建新型动力汽车自主研发系统,建立汽车电机、电子等高新技术产业。2009年,“十城千辆”电动汽车示范工程启动,上海是首批加入到示范推广行列的城市之一。同年,上海市政府制定出台了《关于促进上海新能源汽车产业发展的若干政策规定》,其目的为加快提高上海新能源汽车产业的产业竞争力和自主创新能力,优化上海新能源汽车产业的创新发展环境,发挥新能源汽车产业对上海经济发展的重要支撑作用。该《规定》提出,要以纯电动汽车、混合动力汽车为重点发展方向,从“电池、电控、电机”关键零部件入手,同步支持燃料电池汽车等新能源汽车降低成本、提高性能,加快抢占技术制高点和市场增长点,形成国内领先、具有国际竞争能力的自主产业体系和产业集群。具体技术研发和产业化支持包括:对新能源汽车企业产学研联合攻关项目进行资金支持;鼓励新能源汽车企业积极申报国家各类科技计划,并按照有关规定给予资金支持;设立专项基金,支持新能源汽车关键零部件技术突破、整车研发及产业化等7项扶持政策。2011年1月,科技部正式批复确定上海作为中国的电动汽车国际示范城市,嘉定区作为电动汽车国际示范区。

3.市场开放政策独具本地特色

从新能源汽车产业创新政策体系来看,上海的免征购置税、充电设施奖励、购车补贴等政策举措与我国其他地区相差不大,但上海一些市场开放政策更具地方特色,如新能源汽车免费发放牌照等措施。消费者准入方面,不同于传统燃油汽车的牌照拍卖,新能源汽车消费者能够免费获得专用牌照。根据上海市政府2014年5月发布的《上海市鼓励购买和使用新能源汽车暂行办法》,“消费者购买新能源汽车用于非营运的,本市免费发放专用牌照额度”。由于能够较为自由地获得免费牌照,消费者更多地选择购买和使用新能源汽车。产品准入方面,不同于其他地区的新能源汽车市场保护政策,上海采取了较为开放的新能源汽车产品准入政策。从2013年1月到2014年9月,上海先后出台了9批新能源汽车补贴车型目录,涵盖国内主要新能源汽车品牌的17个车型。除本地产品荣威E50、550 Plug-in和赛欧3个车型外,其余全部为外地产品。2014年11月,上海市新能源汽车推广部门宣布,不会再推出新的本地补贴车型目录。不久的将来,上海不仅鼓励本地及外地新能源汽车进入上海市场,也鼓励支持引入所有成熟的外资品牌新能源车型。在此背景下,特斯拉宝马i3等外资品牌分别在2014年10月和2015年1月进入上海市场。模式创新方面,上海市2016年发布了《关于本市促进新能源汽车分时租赁业发展的指导意见》,指出以纯电动汽车作为重点方向,加快布局建设充电设施,加大对新能源汽车分时租赁业的扶持力度,鼓励租赁企业为满足市民多样化的出行需求,积极创新经营与服务模式。(www.xing528.com)

4.随着产业发展适时调整产业政策

上海着力解决新能源汽车牌照问题、拓展新能源汽车融资渠道和金融政策,在产业发展具备较好的市场化条件下,2014年上海市出台的新能源汽车补贴方案中,纯电动汽车补贴4万元,混合动力汽车补贴3万元。涉及车型包括北汽E150、比亚迪E6、比亚迪秦、腾势、江淮EV、力帆EV、荣威550 Plug-in、荣威E50、瑞麟EV和赛欧Springo等。荣威550 Plug-in可获得中央补贴3.3万元,可获得上海补贴3万元。入选上海新能源汽车目录的车型均可获得本市免费车牌。

随着新能源汽车产业的快速发展,在国家总体政策的引导下,在市场相对成熟的条件下,上海新能源汽车的推广应用政策也适时调整。从2018年开始,上海地方财政补贴新能源汽车企业,不再与国家补贴以1∶1标准配比,对符合条件的纯电动汽车,按照中央财政补助以1∶0.5给予本市财政补助;对于符合条件的插电式混合动力乘用车,其发动机排量不大于1.6升的,按照中央财政补助以1∶0.3给予本市财政补助;对于《上海市燃料电池汽车发展规划》中提到的有关应用规划,且符合相关技术标准,在本市规定的燃料电池汽车商业运营示范区内运行的燃料电池汽车,按照不超过中央财政补助1∶1的比例给予财政补贴。

补贴退坡政策和免征车辆购置税政策阶梯式退出机制将引导新能源汽车产业技术的改进和创新,释放和提升市场竞争能力。根据当前新能源汽车产业的发展趋势,“去补贴化”有利于产业发展重回市场,有利于最终实现政府政策培育新能源汽车产业市场的目标,提升上海新能源汽车产业的竞争力。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我要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