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理论教育 味感物质分类及特征详解

味感物质分类及特征详解

时间:2023-06-24 理论教育 版权反馈
【摘要】:因为此疏水基易与甜味感受器的疏水部位结合,加强了甜味物质与感受器的结合。这主要是由于高甜味的果糖分子向低甜味异构体转化的结果。糖类是一种能够提供营养和能量的物质,是食物的天然成分。非糖天然甜味剂 部分植物的叶、果、根等常含有非糖的甜味物质,安全性较高。这是一类天然的、化学结构差别很大的甜味的物质。

味感物质分类及特征详解

(一)甜味和甜味物质

甜味是人们最喜欢的基本味感,常作为饮料、糕点、饼干等焙烤食品的原料,用于改进食品的可口性。

1. 甜味理论

早期人类对甜味的认识有很大的局限性,认为糖分子中含有多个羟基则可产生甜味,但有很多物质中并不含羟基,也具有甜味。如糖精(现已不允许使用)、某些氨基酸、甚至氯仿分子也具有甜味。1967年,沙伦伯格(Shallenberg-er)提出的甜味学说被广泛接受。该学说认为:甜味物质的分子中都含有一个电负性的A原子(可能是O、N原子),与氢原子共价键形成AH基团(如—OH、═NH、—NH2),在距氢0.25~0.4nm的范围内,必须有另外一个电负性原子B(也可以是O、N原子),在甜味受体上也有AH和B基团,两者之间通过一对氢键耦合,产生甜味感觉。甜味的强弱与这种氢键的强度有关,见图10-2(1)。沙伦伯格的理论应用于分析氨基酸、氯仿、单糖等物质上,能说明该类物质具有甜味的道理 [图10-2(2)]。

图10-2 沙伦伯格甜味学说

沙伦伯格理论不能解释具有相同AH-B结构的糖或D-氨基酸为什么它们的甜度相差数千倍。后来克伊尔(Kier)又对沙伦伯格理论进行了补充。他认为在距A基团0.35 nm和B基团0.55 nm处,若有疏水基团γ存在,能增强甜度。因为此疏水基易与甜味感受器的疏水部位结合,加强了甜味物质与感受器的结合。甜味理论为寻找新的甜味物质提供了方向和依据。

2. 影响甜味剂甜度的因素

甜味的强弱称作甜度。甜度只能靠人的感官品尝进行评定,一般是以蔗糖溶液作为甜度的参比标准,将一定浓度的蔗糖溶液的甜度定为1(或100),其他甜味物质的甜度与它比较,根据浓度关系来确定甜度,这样得到的甜度称为相对甜度。评定甜度的方法有极限法和相对法。前者是品尝出各种物质的阈值浓度,与蔗糖的阈值浓度相比较,得出相对甜度;后者是选择蔗糖的适当浓度(10%),品尝出其他甜味剂在该相同的甜味下的浓度,根据浓度大小求出相对甜度。

(1)糖的结构对甜度的影响

①聚合度的影响:单糖和低聚糖都具有甜味,其甜度顺序是:葡萄糖>麦芽糖>麦芽三糖,而淀粉和纤维素虽然基本构成单位都是葡萄糖,但无甜味。

②糖异构体的影响:异构体之间的甜度不同,如α-D-葡萄糖>β-D-葡萄糖。

③糖环大小的影响:如结晶的β-D-吡喃果糖(五元环)的甜度是蔗糖的2倍,溶于水后,向β-D-呋喃(六元环)果糖转化,甜度降低。

糖苷键的影响:如麦芽糖是由两个葡萄糖通过α-1,4糖苷键形成的,有甜味;同样由两个葡萄糖组成而以β-1,6糖苷键形成的龙胆二糖,不但无甜味,而且还有苦味。

(2)结晶颗粒对甜度的影响 商品蔗糖结晶颗粒大小不同,可分成细砂糖、粗砂糖,还有绵白糖。一般认为绵白糖的甜度比白砂糖甜,细砂糖又比粗砂糖甜,实际上这些糖的化学组成相同。产生甜度的差异是结晶颗粒大小对溶解速度的影响造成的。糖与唾液接触,晶体越小,表面积越大,与舌的接触面积越大,溶解速度越快,能很快达到甜度高峰。

(3)温度对甜度的影响 在较低的温度范围内,温度对大多数糖的甜度影响不大,尤其对蔗糖和葡萄糖影响很小,但果糖的甜度随温度的变化较大。当温度低于40℃时,果糖的甜度较蔗糖大,而在温度大于50℃时,其甜度反比蔗糖小。这主要是由于高甜味的果糖分子向低甜味异构体转化的结果。甜度受温度变化而变化,一般温度越高,甜度越低。

(4)浓度的影响 糖类的甜度一般随着糖浓度的增加,各种糖的甜度都增加。在相等的甜度下,几种糖的浓度从小到大的顺序是:果糖、蔗糖、葡萄糖、乳糖、麦芽糖。

各种糖类混合使用时,表现有相乘现象。将26.7%的蔗糖溶液和13.3%的42 DE淀粉糖浆组成混合糖溶液,尽管糖浆的甜度远低于相同浓度的蔗糖溶液,但混合糖溶液的甜度与40%的蔗糖溶液相当。

3. 甜味物质

甜味物质的种类很多,按来源分成天然和人工合成的。按种类可分成糖类甜味剂、非糖天然甜味剂、天然衍生物甜味剂、人工合成甜味剂。

(1)糖类甜味剂糖类甜味剂包括糖、糖浆、糖醇。该类物质是否甜,取决于分子中碳数与羟基数之比,碳数比羟基数小于2时为甜味,2~7时产生苦味或甜而苦,大于7时则味淡。

糖类是一种能够提供营养和能量的物质,是食物的天然成分。例如,葡萄糖易溶于水,难溶于乙醇,甜味有凉爽感,适合食用,也可静脉注射;果糖易溶于水,难溶于乙醇,吸湿性强,不需要胰岛素控制,能够直接在人体内代谢,适合老人和病人食用;木糖吸湿性差,易溶于水,不溶于乙醇,不参与人体代谢,易引起褐变反应;蔗糖易溶于水,不易溶于乙醇,甜味纯正,甜度大;麦芽糖溶于水,微溶于乙醇,甜味爽口温和,营养价值高。乳糖有助于人体对钙的吸收,它对气体和有色物质的吸附性较强,可用做肉类制品风味和颜色的保护剂,添加于烘烤食品中也易形成诱人的金黄色。淀粉、纤维素等,它们不能结晶,也无甜味,但经过水解后得到的转化糖浆,有一定的甜度。

目前,糖醇类投入使用的种类较少,如木糖醇、山梨醇、麦芽糖醇、甘露醇四种。其中,麦芽糖醇的甜度接近蔗糖的甜度。它们在人体内的吸收和代谢均不受胰岛素的控制,也不妨碍糖原的合成,是糖尿病心脏病肝脏病人理想的甜味剂。木糖醇和山梨糖醇因不能被微生物利用,具有防止龋齿的功效。山梨糖醇有很强的保湿性,所以常用于食品的保湿,防止淀粉的老化、冷藏食品的水分蒸发。

(2)非糖天然甜味剂 部分植物的叶、果、根等常含有非糖的甜味物质,安全性较高。这是一类天然的、化学结构差别很大的甜味的物质。主要有甘草苷(图10-3)、甜叶菊苷(图10-3)、苷茶素。

甘草是多年生豆科植物甘草的根,产于欧亚各地。甘草中的甜味成分是由甘草酸和二分子葡萄糖结合成的甘草苷。纯甘草苷的甜度为蔗糖的250倍,其甜味缓慢而长存,故很少单独使用,蔗糖可有助于甘草苷甜味的发挥,因此使用蔗糖时加入甘草苷可节省蔗糖。作为商品使用的一般是甘草苷二钠盐或三钠盐,通常用做酱油、豆酱腌渍物的调味剂。

甜叶菊原产巴西、阿根廷、巴拉圭,含有7%左右的糖苷。甜叶菊苷相对甜度200~300,对酸、碱都稳定,溶解性好,没有苦味和发泡性,是一种低热值的甜味物质,可作甜味代用品应用于食品工业。甜叶菊苷具有降低血压、促进新陈代谢、强壮身体的功用,在治疗胃酸过多等方面也有疗效,目前日本、美国、西欧等国已普遍应用于饮料、糕点、罐头果脯、蜜饯、保健食品及儿童食品中,我国也有生产。

图10-3 甘草苷与甜叶菊苷

甘茶素又称甜茶素,是虎耳草科植物叶中的甜味成分,比甜度为400。它对热、酸都比较稳定。分子中由于有酚羟基存在,故也有微弱的防腐性能。若在蔗糖液中加入1%的甘茶素,能使蔗糖甜度提高3倍。

(3)天然衍生物甜味剂 该类甜味剂是指本来不甜的天然物质,通过改性加工而成的安全甜味剂。主要有:氨基酸衍生物(6-甲基-D-色氨酸,相对甜度1000)、二肽衍生物(天门冬酰苯丙氨酸甲酯,相对甜度20~50)、二氢查耳酮衍生物等,二氢查耳酮衍生物(图10-4)是柚苷、橙皮苷等黄酮类物质在碱性条件下还原生成的开环化合物。这类化合物有很强的甜味,其甜味可参阅表10-4。

图10-4 二氢查耳酮衍生物

表10-4 具有甜味的二氢查耳酮衍生物的结构和甜度

(4)人工合成甜味剂

糖精钠:无色结晶或稍带白色的结晶性粉末、无臭或微有香气,味浓甜带苦。甜度为蔗糖的200~500倍,甜味阈值约为0.00048%。易溶于水,溶解度为99.8% (20℃),略溶于酒精。可用于饮料、酱菜类、复合调味料、蜜饯、配制酒、冰淇淋、饼干和面包等。参考用量:软饮料72mg/kg、冷饮150mg/kg、糖果2100~2600mg/kg、焙烤食品12mg/kg。

甜蜜素:甜蜜素的化学名为环己基氨基碳酸钠,甜度约为蔗糖的30倍。优点是甜味好,后苦味比糖精钠低,成本较低。缺点是甜度不高,用量大,易超标使用。1970年,美国禁用,英国、日本、加拿大等国随后也禁用。我国规定其最大使用量为0.15 g/kg,可用于酱菜、配制酒、糕点、饼干、面包、雪糕、冰淇淋、冰棍、饮料、蜜饯等。

③天门冬酰苯丙氨酸甲酯:天门冬酰苯丙氨酸甲酯又称阿斯巴甜、甜味素,由美国Searle公司1965年在肽类药剂的研究中偶然发现,在美国占主导地位的低热甜味剂。市场上通常称其为蛋白糖,添加甜味素或(含苯丙氨酸)制品应该标明。

天门冬酰苯丙氨酸甲酯为白色结晶状粉末,常温下稳定,20℃时溶解度为1,其水溶液受pH、温度影响,室温下放置一个月甜度下降严重,最适pH是4.2。其钠钾盐风味更好,溶解度更大。其甜度为蔗糖的200倍,甜味和蔗糖接近,无后苦味,与糖、糖醇、糖精钠等合用有协同作用。可用于各类食品(罐头食品除外)。

(二)酸味和酸味物质

酸味物质是食品和饮料中的重要成分或调味料。酸味能促进消化、防止腐败、增加食欲、改良风味。酸味是由质子(H+)与存在于味蕾中的磷脂相互作用而产生的味感。因此,凡是在溶液中能离解出氢离子的化合物都具有酸味。在相同的pH下,有机酸的酸味一般大于无机酸。这是因为有机酸的酸根、负离子在磷脂受体表面的吸附性较强,从而减少受体表面的正电荷,降低其对质子的排斥能力,有利于质子(H+)与磷脂作用,所以有机酸的酸味强于无机酸,有机酸的酸味阈值在pH为3.7~4.9,而无机酸的阈值在pH为3.5~4.0。一般有机酸种类不同,其酸味特性也不同,6碳酸风味较好,4碳酸味道不好,3碳、2碳酸有刺激性。

酸味的品质和强度除决定酸味物质的组成、pH外,还与酸的缓冲作用和共存物的浓度、性质有关,甜味物质、味精对酸味有影响。酸味强度一般以结晶柠檬酸(一个结晶水)为基准定为100,其他如无水柠檬酸为110,苹果酸为125,酒石酸为130,乳酸为(50%)60,富马酸为165。酸味强度与它们的阈值大小不相关(表10-5)。

表10-5 一些有机酸的阈值 单位:%

(三)苦味和苦味物质

食品中有不少苦味物质,单纯的苦味人们是不喜欢的,但当它与甜、酸或其他味感物质调配适当时,能起到丰富或改进食品风味的特殊作用。如苦瓜、白果、莲子的苦味被人们视为美味,啤酒、咖啡茶叶的苦味也广泛受到人们的欢迎。当消化道活动发生障碍时,味觉的感受能力会减退,需要对味觉受体进行强烈刺激,用苦味能起到提高和恢复味觉正常功能的作用,可见苦味物质对人的消化和味觉的正常活动是重要的。俗话讲 “良药苦口”,说明苦味物质对治疗疾病方面有着重要作用。应强调的是很多有苦味的物质毒性强,主要为低价态的氮硫化合物、胺类、核苷酸降解产物、毒肽(蛇毒、虫毒、蘑菇毒)等。

植物性食品中常见的苦味物质是生物碱类、糖苷类、萜类、苦味肽等;动物性食品常见的苦味物质是胆汁蛋白质的水解产物等;其他苦味物有无机盐(钙、镁离子)、含氮有机物等。

苦味物质的结构特点是:生物碱碱性越强越苦;糖苷类碳/羟比值大于2为苦味 [其中—N(CH33和—SO3可视为2个羟基];D-氨基酸大多为甜味,L-氨基酸有苦有甜,当R基大(碳数大于3)并带有碱基时以苦味为主;多肽的疏水值大于6.85kJ/mol(Q=∑Δg/n)时有苦味;盐的离子半径之和大于0.658nm的具有苦味。

盐酸奎宁(图10-5)一般作为苦味物质的标准。

图10-5 盐酸奎宁(www.xing528.com)

(1)茶碱、咖啡碱、可可碱 是生物碱类苦味物质,属于嘌呤类的衍生物(图10-6)。

图10-6 生物碱类苦味物质

咖啡碱主要存在于咖啡和茶叶中,在茶叶中含量为1%~5%。纯品为白色具有丝绢光泽的结晶,含一分子结晶水,易溶于热水,能溶于冷水、乙醇、乙醚、氯仿等。熔点235~238℃,120℃升华。咖啡碱较稳定,在茶叶加工中损失较少。

茶碱主要存在于茶叶中,含量极微,在茶叶中的含量为0.002%左右,与可可碱是同分异构体,具有丝光的针状结晶,熔点273℃,易溶于热水,微溶于冷水。

可可碱主要存在于可可和茶叶中,在茶叶中的含量约为0.05%,纯品为白色粉末结晶,熔点342~343℃,290℃升华,溶于热水,难溶于冷水、乙醇和乙醚等。

(2)啤酒中的苦味物质 啤酒中的苦味物质主要来源于啤酒花和在酿造中产生的苦味物质,有30多种,其中主要是α酸和异α酸等。

α酸是多种物质的混合物,有葎草酮、副葎草酮、蛇麻酮等(图10-7)。主要存在于制造啤酒的重要原料啤酒花中,它在新鲜啤酒花中含量为2%~8%,有很强的苦味和防腐能力,在啤酒的苦味物质中约占85%。

图10-7 葎草酮、蛇麻酮结构

异α酸是啤酒花与麦芽在煮沸过程中,由40%~60%的α酸异构化而形成的。在啤酒中异α酸是重要的苦味物质。

当啤酒花煮沸超过2h或在稀碱溶液中煮沸3min,α酸则水解为葎草酸和异己烯-3-酸,使苦味完全消失。

(3)糖苷类 苦杏仁苷、水杨苷都是糖苷类物质,一般都有苦味。存在于中草药中的糖苷类物质,也有苦味,可以治病。存在于柑橘、柠檬、柚子中的苦味物质主要是新橙皮苷和柚皮苷,在未成熟的水果中含量很多,它的化学结构属于黄烷酮苷类(图10-8)。

图10-8 柚皮苷的结构

柚皮苷的苦味与它连接的双糖有关,该糖为芸香糖,由鼠李糖和葡萄糖通过-1,2糖苷键结合而成,柚苷酶能切断柚皮苷中的鼠李糖和葡萄糖之间的-1,2糖苷键,可脱除柚皮苷的苦味。在工业上制备柑橘果胶时可以提取柚皮苷酶,并采用酶的固定化技术分解柚皮苷,脱除葡萄柚果汁中的苦味。

(4)氨基酸和肽类中的苦味物质 一部分氨基酸如亮氨酸、异亮氨酸、苯丙氨酸、酪氨酸、色氨酸、组氨酸赖氨酸精氨酸都有苦味。水解蛋白质和发酵成熟的干酪常有明显的令人厌恶的苦味。氨基酸苦味的强弱与分子中的疏水基团有关;小肽的苦味与相对分子质量有关,相对分子质量低于6000的肽才可能有苦味。

(四)咸味和咸味物质

咸味是中性盐呈现的味道,咸味是人类的最基本味感。没有咸味就没有美味佳肴,可见咸味在调味中的作用。在所有中性盐中,氯化钠的咸味最纯正,未精制的粗食盐中因含有KCl、MgCl2和MgSO4,而略带苦味。在中性盐中,正负离子半径小的盐以咸味为主;正负离子半径大的盐以苦味为主。苹果酸钠和葡萄糖酸钠也具有纯正的咸味,可用于无盐酱油和肾脏病人的特殊需要。

(五)其他味感

辣味、涩味、鲜味等味感虽然不属于基本味,但它是日常生活中经常遇到的味感,对调节食品的风味有重要作用。现简单介绍如下:

1. 辣味和辣味物质

辣味是刺激口腔黏膜、鼻腔黏膜、皮肤、三叉神经而引起的一种痛觉。适当的辣味可增进食欲,促进消化液的分泌,在食品烹调中经常使用辣味物质作调味品。

辣椒花椒生姜大蒜、葱、胡椒芥末和许多香辛料都具有辣味,是常用的辣味物质,但其辣味成分和综合风味各不相同。分别有热辣味、辛辣味、刺激辣等。属于热辣味的有:辣椒中的辣椒素,主要是一类碳链长度不等(C8~C11)的不饱和脂肪酸香草酰胺;胡椒中的胡椒碱、花椒中的花椒素都是酰胺化合物;属于辛辣味的有姜中的姜醇、姜酚、姜酮,肉豆蔻丁香中的丁香酚,都是邻甲氧基酚基类化合物;属于刺激辣的有蒜,葱中的蒜素、二烯丙基二硫化物、丙基烯丙基二硫化物,芥末、萝卜中的异硫氢酸酯类化合物等。几种辣味物质的结构见图10-9。

图10-9 几种辣味物质结构

2. 涩味和涩味物质

涩味是涩味物质与口腔内的蛋白质发生疏水性结合,交联反应产生的收敛感觉与干燥感觉。食品中主要涩味物质有:金属、明矾、醛类、单宁。

单宁是其中的重要代表物,单宁易于同蛋白质发生疏水结合;同时它还含有许多能转变为醌式结构的苯酚基团(图10-10),也能与蛋白质发生交联反应。这种疏水作用和交联反应都可能是形成涩感的原因。柿子、茶叶、香蕉石榴等果实中都含有涩味物质。茶叶、葡萄酒中的涩味人们能接受;但未成熟的柿子、香蕉的涩味,必须脱除。随着果实的成熟,单宁类物质会形成聚合物而失去水溶性,涩味也随之消失。柿子的涩味也可以用人工方法脱掉。单宁是多酚类物质,所以在加工过程中容易发生褐变。

图10-10 单宁

3. 鲜味及鲜味物质

鲜味是呈味物质(如味精)产生的能使食品风味更为柔和、协调的特殊味感,鲜味物质与其他味感物质相配合时,有强化其他风味的作用,所以,各国都把鲜味列为风味增强剂或增效剂。常用的鲜味物质主要有氨基酸和核苷酸类。氨基酸类有谷氨酸一钠(MSG)、谷甘丝三肽和水解植物蛋白等;核苷酸类有5′-肌苷酸(IMP)、5′-鸟苷酸(GMP)、5′-黄苷酸(XMP)等。当鲜味物质使用量高于阈值时,表现出鲜味,低于阈值时则增强其他物质的风味。

动物的肌肉中含有丰富的核苷酸,植物中含量少。5′-肌苷酸广泛存在于肉类中,使肉具有良好的鲜味,肉中5′-肌苷酸来自于动物屠宰后ATP的降解。动物屠宰后,需要放置一段时间后,味道方能变得更加鲜美,这是因为ATP转变成5′-肌苷酸需要时间。但肉类存放时间过长,5′-肌苷酸会继续降解为无味的肌苷,最后分解成有苦味的次黄嘌呤,使鲜味降低。在实际工作中通过检测次黄嘌呤的含量判断肉类,尤其是水产品的新鲜程度。

图10-11所示为鳕鱼肉在0℃贮藏期间ATP及其降解产物的消长情况。其中:三磷酸腺苷(ATP)是无鲜味的物质,单磷酸肌苷酸是具有很好鲜味的物质,肌苷是无味的物质,次黄嘌呤是苦味物质。鱼肉在尸僵前主要核苷酸类物质是ATP,此时鱼肉风味不好;贮藏2~4d时大多数ATP转化为IMP,此时的肉最鲜美;贮藏到10d后肌苷酸类物质都转化为Hx,肉的味感变差。

图10-11 鳕鱼肉在贮藏期间核苷酸类物质的消长情况

除了以上介绍的鲜味物质外,常用的还有琥珀酸及其钠盐,琥珀酸多用于果酒、清凉饮料、糖果,其钠盐多用于酿造商品及肉制品

知识链接

口感差的好食物

1. 粗糙的食物

有些人不喜欢糙米和窝头,因为它们吃着 “扎嗓子”,而偏爱精细的香米和白面制品,其实扎嗓子的是宝贵的膳食纤维。它能刺激肠道蠕动,帮助排便,并改变肠道微生物的种类及数目,降低致癌物生成。膳食纤维广泛存在于口感粗糙的食物当中,包括全谷类的米、麦及杂豆,如糙米、燕麦红豆等。为预防便秘和肠癌,每日应保证摄入20~30g膳食纤维。建议早餐放弃传统的白米粥,改喝杂粮粥,精细白米饭改为全麦馒头

2. 发涩的食物

单宁、植酸和草酸会让食物发涩,因为它们会和唾液蛋白结合形成沉淀,使唾液失去润滑性,致使舌上皮组织收缩,产生涩味。但这些物质具有很强的抗氧化性,对预防糖尿病和高脂血有益。比如橄榄、紫葡萄皮、苹果皮核桃仁皮,它们都比果肉具有更强的抗氧化作用。建议苹果和葡萄带皮一起吃,吃核桃仁时,也不要把那层褐色的皮去掉。

3. 味酸的食物

和甜橙、西瓜、香蕉相比,爱吃沙果、山楂等酸味水果的人相对要少。其实,这类水果的酸味主要来自于柠檬酸、苹果酸等有机酸,这些天然的酸性物质能促进铁等矿物质的吸收。如果感觉酸味食物口感不好,可以把它们做成水果羹,加少量冰糖,放入冰箱冷冻,口感会大有改善。

4. 发苦的食物

食物中的天然苦味物质也具有一定的保健作用,如柠檬和柚子当中的柚皮苷、茶里面的茶多酚、红酒里面的多酚,以及巧克力里面的多酚,它们都是有助预防癌症和心脏病的成分,苦瓜中的奎宁精,还能提高人体免疫力,帮助控制血糖。所以,吃水果一定要搭配着吃,不能光吃甜的,要适当吃点苦的、酸的。吃过的柚子皮,不要扔掉,可以切成条,做成蜂蜜柚子茶。对于苦瓜而言,将其用热水焯一下,冰镇后可蘸蜂蜜食用。

5. 味冲的食物

洋葱和大蒜是很多人唯恐避之不及的食物,因为它们味道太冲,吃完之后嘴里会有难闻的气味。其实,这股冲味来源于硫苷类物质和烯丙基二硫化物,它们可有效预防癌症,广泛存在于萝卜、蒜、洋葱等食物中。因此,日常饮食不要忽略它们,萝卜可以做成泡菜、炖排骨汤,洋葱可以用来拌凉菜,大蒜最理想的吃法是生吃。进食大蒜、洋葱等食物后觉得口气难闻,可以嚼食少量茶叶。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我要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