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理论教育 临河镇:劳动力转移与表彰成果、免收挂号费

临河镇:劳动力转移与表彰成果、免收挂号费

时间:2023-07-04 理论教育 版权反馈
【摘要】:临河镇与滨河如意纺织厂等大型企业对接输送劳动力,2018年,完成农村劳动力转移1796人,实现劳务工资性收入1131万。2018年,临河镇评选表彰“好婆婆”“巾帼岗位能手”等13人,“最美临河人”33人,二道沟村获全区巾帼建功先进集体。2018年临河镇卫生院已免收挂号费。

临河镇:劳动力转移与表彰成果、免收挂号费

【概况】临河镇距灵武市区40公里,距银川市区15公里,是银川滨河新区、银川综合保税区、河东国际机场所在地。银古高速公路、银青高速公路、滨河大道横贯全境,境内河东机场、银川黄河大桥、永宁黄河大桥构筑起临河四通八达的立体交通网络。辖上桥村、红柳湾、下桥村、二道沟村、临河村、石坝村、甜水河7个行政村,27个村民小组。2018年,全镇全年完成地区生产总值456543万元,同比增长7.65%,其中,第一产业总产值达到10036万元,同比增长6.9%;第二产业总产值达到385719万元,同比增长7.6%;第三产业总产值为60786万元,同比增长8.1%。农民人均可支配收入达到16397元,比2017年同期增长1361元,增幅8.9%,其中务工性收入占39%。临河镇与滨河如意纺织厂等大型企业对接输送劳动力,2018年,完成农村劳动力转移1796人,实现劳务工资性收入1131万。2018年,临河镇评选表彰“好婆婆”“巾帼岗位能手”等13人,“最美临河人”33人,二道沟村获全区巾帼建功先进集体。

【卫生健康】2018年,全镇总人口8184人,已婚育龄妇女1650人,出生88人,死亡29人,出生率11.86%,政策符合率96.59%。流动人口56人,流入37人、流出19人。开展临河镇孕前优生健康检查和两癌筛查,孕前优生检测68对夫妇,累计发放各类避孕药1305盒;排查超生、非婚生育等不良违法生育,加大对违法生育案件的处罚力度,立案7例,征收社会扶养费17000元;办理生育登记83例,三孩再生育证办理1例;开展5·29协会日宣传活动,对孕前优生健康检查、药具知识、流动人口等内容进行宣传,开展义诊180人次。对全镇47名精神疾病患者进行了复核,发放宣传资料94份。开展人口计生宣传活动4次,发放宣传品和材料456份,受教育群众456人次;进行各类计生培训3次,共培训228人次,制作横幅10条、电子屏不间断宣传标语10条。2018年,全镇有卫生院1个、村卫生所7个。累计建立纸质档案6175人(份),建档率达90.3%,建立电子健康档案5302例,家庭医生签约服务266人(份),建档率达77.5%。2018年临河镇卫生院已免收挂号费。开展临河镇“三减三健”和优生优育健康知识培训班,义诊85人次,发放宣传品各82份。

【农林产业】2018年,全镇行政区域土地面积60000公顷,年末实有耕地面积908公顷。种植玉米890亩、水稻2268亩、长枣3305亩、苗圃5488亩。林木涂红刷白5.67万株、修枝抚育5.38万株,秋季造林37亩,栽植各类树木14180株,同时,实施金色港湾及临河新村景观提升工程,共栽植各类乔、灌木9000株。打造灵武长枣果品基地,全年组织召开农业技术培训500余人次,加强指导和宣传,杜绝催红素等药物的使用,提升长红枣品质,共种植长枣18737亩,产量达1600万公斤,实现收入1800万元。

【农田水利建设】2018年,临河镇共深翻地3000亩、施肥3000亩、秸秆还田3000亩。完成上桥、红柳湾、下桥暗管排水项目,提高农业生产水平,保障农田产出效益。贯彻落实河长制,每月开展一次河道巡查,封堵所有主要沟道直排,在活动频繁的沟道旁设置垃圾桶20个,并对沟道垃圾进行全面打捞和清运,共清理沟渠123条51200米,同时将沟道治理按网格化管理纳入日常保洁范围,并选任7名民间河长,全面加强沟道的巡查和监督,加大对水源的保护力度。

【新农村建设】2018年,临河镇修编《临河镇乡村振兴战略规划》及《临河镇美丽小城镇发展规划》,全面加快城乡一体化进程。投资276万元,实施临河村亲水雅苑基础设施改造工程,完成2748平方米5层金色港湾老年日间照料室及村部建设,建成2公里白杨公路,连接下白路与滨河大道,完成上桥村农村改厕任务200户,使得村庄设施更加完善,更适合居住。

【生态建设】2018年,建立完善垃圾清运,镇、村、队三级卫生长效管理考核,环境卫生设施维护管理等多项制度,推行环境卫生网格化管理,进行垃圾分类和保洁荣辱榜公示。结合中央环保督查组“回头看”契机,全面加大辖区污染治理力度,协同市环保局国土局、安监局等8个部门对辖区内9个贮煤场进行查处关停;对中央环保督察组交办的3个洗灌场予以取缔,并全部恢复土地原貌;对红石湾煤矿周边大环境进行整治,拆除废旧房屋1000余平方米。在环境整治中全镇共投入资金60余万元,投入劳动力1920人次;片区内一次性配备保洁三轮电动车四辆,增设垃圾筒235个;全镇共收集生活垃圾6200吨、生产垃圾766吨,清理卫生死角、乱堆乱放400多处,开展爱国卫生病媒生物消杀700余次;清理建筑垃圾10万平方米,拆迁后整治平整面积21万平方米,清理涂刷了小广告700多条,清理填埋生产、建筑垃圾2000余吨,清理沟渠123条共52000米。

【教育事业】2018年,临河镇各学校组织开展主题班会、观看录像、收听广播、办板报以及组织健康知识竞赛等形式,增强学生的安全防范意识,以防震、防盗窃、防火灾、防食物中毒、防交通事故、防各种意外事故为重点,组织师生开展防震减灾、消防应急疏散演练。重点在临河小学进行预防未成年犯罪法、未成年人保护法禁毒知识宣传,通过举办法治专题讲座,召开主题班会,举行宪法宣誓、签名活动,发放倡议书,利用滚动电子屏等形式,增强学生的防范意识,大大提高了宣传效果。加强晨练、卫生、到校、放学、课间活动管理与评价,共投入28万余元,用于学校墙裙幼儿园教学楼的粉刷与维修。

文化事业】2018年,临河镇支持村级文化活动经费4.5万元,开展“喜迎十九大,我为临河做贡献”系列群众文化活动,参与群众近5000余人。打造完善临河村综合性文化活动服务中心,新增健身路径1套,演出服装40套,大鼓、音响各1套,举办农民艺术作品展、歌王争霸赛等文化活动,在全镇营造出健康有趣、积极向上的文化活动氛围。(www.xing528.com)

【帮扶救助】2018年,临河镇共发放城乡低保128户232人88.55万元,为特困户和低保户优抚对象残疾人发放自治区60大庆纪念品153份,对64名残疾人进行入户调查,办理临时救助16人,发放资金2.2万元。全镇医疗参保7206人,参保率99.3%,共缴保费166.82万元。

【旅游产业】2018年,临河镇主动融入灵武市全域旅游发展规划,依托二道沟特色产业(岩画民俗)村发展文化旅游,加大民俗岩画文化旅游开发利用,吸引周边及机场等游客,壮大餐饮、民宿、采摘、停车等服务项目,促进农民增收,实现“双增双减”目标。对接电视台等新闻媒体,做好文化旅游宣传工作,打造乡村旅游名片,提高文化特色产业知名度。

【国土资源管理】2018年,临河镇完成耕地及基本农田保护10284.7亩和5191亩的保有面积任务。无违反基本农田保护九项制度,未发现违反基本农田保护制度。乡镇与村组、村组与农户年初签订耕地保护目标责任书,并开展耕地保护目标责任书落实情况考核。开展非煤矿山整治,对辖区内无证开采、乱采滥挖、偷采偷挖矿产资源等违法行为进行严厉打击,先后扣押挖掘机、装载机等大型机械车辆12台(次),制止偷采偷挖行为40次,依法保护国土资源的安全。扎实开展“绿盾2018”,依法完成骨粉厂、甜水河零星羊圈、绿源恒公司养殖圈舍的拆除任务,并恢复土地原貌,39处违片已完成36处消号。

【安全生产管理】2018年,临河镇协调灵武市国土局对辖区内7家非煤矿山企业全部予以关停,联合灵武市环保、安监、国土、市场监管局对辖区内红石湾煤矿附近6家储煤场进行关闭整顿,对4家无证蒸汽清洗油罐车小作坊进行关停取缔;配合有关部门对辖区各餐馆、旅店、集贸市场、学校食堂、各大药店门市等进行检查20余次,出动车辆10台次,检查各类食品经营企业、个体工商户150余次;协助市场监管部门开展食品安全、乙脑等流行疫病防治,流通领域食品市场等40余项专项整治,下发市场监督检查意见书123份,办理营业执照154户,食品经营许可证62份,食品生产经营登记证29份,换证123户,对2家餐饮服务证过期,2家从业人员健康证过期下发整改通知书,清理辖区路边摊点2家;对镇区内环境卫生进行专项整治,清理户外医疗广告300余处,清除私搭乱建2处,更换个体户门牌15块。

【法制建设】2018年,临河镇共排查出各类矛盾纠纷53起,调处成功53起,成功率达100%。接待来访群众23批150余人次,受理信访案件24余起,没有信访积案。在临河镇下桥村金色港湾小区及临河小学多次开展法制宣传活动,采取现场宣传咨询、播放法制宣传音像资料、发放宣传资料、利用法制宣传展板等形式,大力宣传最新法律法规知识,强化禁毒宣传工作,以《中华人民共和国禁毒法》、6·26国际禁毒日为重点,开展宣传学习及主题活动,发放宣传资料3500余份,受教育群众5000余人。开展平安创建,建立群防群治的“四级巡逻网”,同时辅以大联防、重点巡防、错时巡防的防控方法,维护社会治安的稳定。

【基层党组织建设】2018年,临河镇协调石坝村购买村级阵地785.74平方米,高标准推进临河、上桥两村特色阵地建设。推进为民服务“聚力工程”担保基金贷款项目,完成贷款2084万元。2018年共转正党员6名,吸纳入党积极分子23名。把意识形态工作纳入党建工作责任制,确保各项工作任务落到实处,全面整改各级督查反馈问题,整改各类问题42个;开展违反中央八项规定精神突出问题专项治理工作,共自查各类问题114个,清退资金6.63万元,上缴市纪委廉政账户8390元,清退超标准配备办公用房128.3平方米;定期排查评估研判信访问题线索,重点对侵害群众利益不正之风和腐败问题线索进行排查,完成初核了结7件,业务外信访2件,直接审理1件,立案2件;运用四种形态批评教育干部40余人次、诫免谈话6人,约谈干部4人,通报批评3人,形成良好的纪律规矩,政府执行力公信力显著提升。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我要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