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理论教育 人物特性在叙事作品中的重要性及表现形式

人物特性在叙事作品中的重要性及表现形式

时间:2023-07-05 理论教育 版权反馈
【摘要】:在人物型叙事作品中,人物处于主导地位,行动则只是人物特性的表现,这种特性即是人物的表现原则。也就是说,人物的特性是一个框架,同一特性可以由不同事件表现出来,但事件都是为表现特性服务的。此外,暗指还包括由人物的一组心理特征推断出人物进一步的心理特征,以及由人物的一组心理特征和一组生理特征推断出人物的另一个心理特征等。

人物特性在叙事作品中的重要性及表现形式

在人物型叙事作品中,人物处于主导地位,行动则只是人物特性的表现,这种特性即是人物的表现原则。也就是说,人物的特性是一个框架,同一特性可以由不同事件表现出来,但事件都是为表现特性服务的。如果说情节型叙事作品中人物在情节的框架中行动,那么在人物型叙事作品中,人物则在特性的框架中行动。

1.特性论视角下的“人物”概念。

叙事性作品中的人物是什么?美国叙事学学者西摩·查特曼认为,人物是特性的聚合,特性是相对稳定而持久的个人品性。[8]如“鲁智深是个疾恶如仇的人”“林黛玉是个多愁善感的人”,“疾恶如仇”“多愁善感”是人物品质和性情的不同方面,但说的都是人物的特性。西摩·查特曼还将人物与特性的关系用如下公式加以表示:C=Tn。其中,C表示人物(Character),T表示特性(Trait),n表示至少是一种以上特性的聚合,同时又表示人物的特性是开放的。一方面,随着阅读的深入,人物更多的特性被发现和补充;另一方面,随着理解的深入,对人物特性的表述会日益精确。查特曼具体指出了特性与事件的区别联系。事件是按时间逻辑组织的,在文本中有固定的位置。特性不受时间限制,在文本中是一种整体共存。尤其在以人物为中心的叙事类作品中,特性与事件的关联在于人物特性是一个框架,文本的各个方面包括事件都围绕人物特性展开,特性可以被看作不同事件链条交叉形成的集合体。阅读中我们常常通过梳理事件或情节,推断出人物的特性,或从不同事件中解读出同类特性。相对于事件来说,特性是比较稳定和持久的。

叙事学学者里蒙-凯南的观点与此类似,她认为,人物是读者以对人的一般观念为基础,通过文本中的符号提炼、聚合出来的。可见这种观点是得到叙事学学者们普遍认同的。

2.人物特性聚合的内在机制。

叙事学学者们探索了人物的特性怎样被聚合的内在机制,梳理出人物特性聚合的基本原则和方法,涉及细节语义特征和整体情节结构各方面,对阅读和写作教学中如何综合理解和把握人物有一定的指导和借鉴作用。

(1)重复、相似、对照和暗指。

里蒙-凯南将人物特性聚合的基本原则归纳为重复、相似、对照和暗指。[9]相同行为的重复可以视为人物性格特征;不同场合行为的相似也可以归纳为某种性格特征;对照指的是从人物不同的、矛盾的行为中概括出人物的性格特征;暗指则是指由人物的生理特征推断出人物的心理特征,如由人物总啃手指甲推断出人物的神经质特征。此外,暗指还包括由人物的一组心理特征推断出人物进一步的心理特征,以及由人物的一组心理特征和一组生理特征推断出人物的另一个心理特征等。例如,在《绿山墙安妮》一文中,安妮对别人取笑她的红头发十分在意,由此引发与林德太太和吉尔伯特的矛盾,并导致染发失败的闹剧,由此可以推断安妮的个性特征为有一定虚荣心、不太自信、自我认识不够成熟等。

(2)重复、积累、关系、转变。

叙事学学者米克·巴尔归纳出综合把握人物的四个原则为重复、积累、关系和转变。[10]第一个原则是重复,指的是关注文本中各种信息对相关特点的重复提示。在文本叙述过程中,相关的特征以不同的方式经常重复,因而表现得越来越清晰。举例来说,在《绿山墙的安妮》一文中,安妮一出场,读者就被不停地告知她是一个富有想象力的孩子,如安妮坐马车去绿山墙的路上,她想象睡在户外就像住在大理石的厅堂里,她为所有独特的风景起名字;安妮给一贯严厉的玛丽拉带来的影响—她露出了难得的笑容;马修也认为安妮奔放的想象力说明她很有趣。这些特征综合起来,使读者对安妮富于想象力的特点有了整体的认识。

第二个原则是积累,即各种特征累积起来互相完善、相互补充,形成一个整体的人物形象。在《绿山墙的安妮》中,最初,读者感受到的是一个爱说话的、富有想象力的女孩;接着,读者了解到安妮虽然身世悲惨,但仍保持着积极乐观的生活态度;随着阅读的深入,读者还会了解到安妮还有小小的虚荣心以及因想象力过于丰富而产生的一些不合实际的想法等小缺点……这些事实合在一起,共同传达出人物的整体面貌。因此,积累在形象建构的过程中起着重要作用。

第三个原则是关注人物与其他人物的关系。在《绿山墙的安妮》中,从安妮与马修兄妹、安妮与她的朋友戴安娜以及安妮与林德太太等人的关系中,就能够看出安妮的性格特点。

第四个原则是转变,也就是人物在故事发展过程中是有变化的。根据人物是否发生转变这一原则,可以对人物进行分类。最著名的理论是福斯特的扁平人物与圆形人物的分类。扁平人物只有一两个很容易辨识的特征,而且不会改变。如《绿山墙的安妮》中马修在女人面前特别害羞,但同时又特别善良,这是他的典型特征,并且这个特征自始至终没有发生变化。圆形人物则比较复杂,而且会随着故事的进展而变化。如安妮由初来绿山墙时的率真、经常因冲动而犯错的小女孩,转变为既有积极乐观精神又更加理性、稳重的成熟少女,“安妮”也因此成为表现积极向上主题的儿童成长小说中的典型人物形象。当然,人物的转变也不一定都是朝着理想、美好的方向转变,也有相反的转变。如《骆驼祥子》中的祥子,从梦想拉上自己的车,自立、自强、上进的人,转变为一个得过且过、满身恶习的堕落的人,其命运的转变所引发的思考正是小说所要表现的主题。

在文本中,人物的转变可以有两种情节发展方式,一种是祥子、安妮式的人物转变,就是通过故事中发生的事件改变人物,让人物变得更复杂;另一种是文本提供人物的新信息,让读者改变对人物的看法或更深入地认识该人物。如在鲁迅的《阿长与〈山海经〉》中,最初读者看到的是喜欢议论别人、睡相不好、有很多烦琐规矩的阿长,接着作者向读者展示更多信息,通过阿长给“我”买来“我”渴慕已久但求之不得的《山海经》这一事件,读者改变了对阿长原有的印象,看到阿长粗鄙中也有细心的一面,关爱“我”,满足“我”的需求,粗鄙中有她的淳朴与善良。到文章的最后,作者再次呈现出更多的信息,包括阿长是一个从年轻时候就守寡的孤孀,有一个过继的儿子。这些信息的增加让读者看到了阿长的底色,意识到阿长作为一个底层的农村妇女的命运,由此进一步理解作者何以对保姆阿长报有如此怀念与赞美之情。在作者看来,在悲惨命运之下,人物自然而然散发出的淳朴善良的本性带给人温暖与力量,闪烁着人性的光芒。

重复、积累、与其他人物的关系、人物转变,这四个原则常常共同作用,以构建人物形象。反过来,在阅读中,通过在推测与证实之间辩证往复,最终形成对人物形象的整体把握。

中小学语文教材中人物型叙事作品如《变色龙》《孔乙己》《穷人》《秋天的怀念》《阿长与〈山海经〉》《老王》《骆驼祥子》等,都是以人物为中心,通过人物形象来表达作品主题。以上所介绍的叙事性文本如何聚合人物特征、整体呈现人物特性的基本原则,对教师开展教学及引导学生理解文本都有具体的参考价值。(www.xing528.com)

(3)直接形容和间接表现。

故事中的人物是一个构造,但人物的特性并不是原封不动出现在文本中的,而是需要由读者根据散布在文本中的各个特征推断而成的。在阅读中,读者根据哪些文字,怎样将分布在整个文本框架中的人物特征汇集起来,最终形成对人物特性的总体把握呢?在中小学叙事性作品教学中,教师常用的方法是引导学生关注文本中人物的语言、动作、心理、神态或外貌描写来推断、归纳分析人物的特征。叙事学学者们对此也有专门的理论,从直接形容与间接表现等方面探讨人物特性聚合的方式。里蒙-凯南就借用埃温的概括方法,认为要把握人物特性,需要关注文本中两种基本的人物刻画方式,一是直接形容,一是间接表现。[11]事实上,这两种策略也是师生们在日常教学中经常应用的,但通常我们并没有从叙事学的角度去理解它们。

①直接形容。

直接形容指的是文本中用特定的词把人物的特性直接说出来,一般用形容词、抽象名词、比喻用法等。如魏巍在《我的老师》中用“温柔和美丽”直接将老师蔡芸芝的人物特性表现出来;朱德在《回忆我的母亲》中用“好劳动”这个特征来概括母亲勤劳的品性;老舍在《骆驼祥子》中,用“他确乎有点像一棵树”来比喻祥子健壮、沉默又有生气的性格特点。

②间接表现。

间接表现指的是不直接指出人物性格的某一特点,而是用各种手法展示或运用事例暗示出特征,让读者自己去推测其中隐含的性格。具体手法包括人物的行动、语言、外表、环境的描写以及通过人物关系来映衬人物性格。

下面以统编教材《语文》六年级上册中托尔斯泰的《穷人》一文为例,具体谈谈如何通过人物的行动、语言、外表、环境的描写来推测人物的性格特征。

首先,通过人物的行动推测人物的特点。桑娜前去探望生病的邻居,描写了她三次敲门的动作。最初她一边想一边敲门,并且侧着耳朵听有没有人答应。发现没有人答应后,她一次又一次地敲门,最后她猛地推开门。不难看出,桑娜敲门的动作逐渐加重,从敲门的反应中她已经意识到事情不妙,情况严重。然而她毫不回避,毅然推门而入,这突出反映了桑娜心地善良,真诚关爱邻居,通过敲门的动作,突出表现了桑娜淳朴的内心。

其次,语言描写表现人物的内心。桑娜最终将邻居西蒙去世的消息告诉丈夫后,渔夫说:“嗯,你看怎么办?得把他们抱来,同死人待在一起怎么行!哦,我们,我们总能熬过去的!快去!别等他们醒来。”—憨厚朴实的渔夫跟桑娜具有相同的内心,他们纯洁、善良,关爱他人。一个“熬”字,表明了不遗余力收养孤儿的决心,渔夫的话显示出他直爽、乐于助人的品质。

再次,通过人物外貌或神态描写,显示人物的内在气质及个性特征。桑娜自作主张把邻居的孩子抱回来后,文中用“脸色苍白、神情激动”这一神态描写来表现桑娜内心的忐忑不安。作为母亲,她可怜这两个孩子;作为邻居,她有责任关心照顾孩子。然而,面对自己的五个孩子,想想生死未卜的丈夫,她又担忧这样做会给丈夫增加负担,对不起他,此处的神态描写恰如其分地表现了桑娜救人之难、疼爱孤儿的美好心灵

最后,以心理活动描写展现人物的内心世界。桑娜将邻居的孩子抱回来,等着丈夫回来的一系列心理描写,充分表现了桑娜复杂、纷乱的心理,慌乱、失措的举止,忧郁、果断的情感,恰如其分地表现了桑娜自己虽然也很穷,但仍然同情他人、关心他人的美好心灵。

此外,环境描写也能间接反映人物的特点。《穷人》一文把故事安排在一个风雨大作、又黑又冷的夜晚,有利于表现穷人生活的艰难,在如此恶劣的环境下,文中通过对渔夫家小屋室内干净的地面、未熄的炉火以及搁板上闪闪发亮的食具、白色的帐子等环境描写,烘托出屋内温暖、舒适、宁静的气氛。由此表现出主妇桑娜勤俭持家,虽贫困但仍追求美好生活的品质。

以上从直接形容与间接表现两个方面,就语文教材中的文本讨论了人物特性聚合的方式,如前所述,这两种方式教师和学生都不陌生,但从日常教学中的应用来看,却稍显含混,欠缺逻辑。一般来说,直接形容为读者提供了人物的总体印象,间接表现则为这些印象提供了有效证据。

不难看出,人物特性论的三种原则或方法只是选取的角度及表述不同,三者之间并没有严格的壁垒或鸿沟。在教学实践中,师生结合分析文本的需要,灵活运用某种方法或以此为基础提炼出更为简明、易用的框架都是值得赞许和鼓励的。

综上所述,叙事学理论关于人物的两种理论—人物行动论和人物特性论—反映了叙事学学者们对叙事文中的人物从不同角度、用不同方法所做的分析和研究。简单来说,人物行动论侧重回答“人物做什么”,人物特性论侧重回答“人物是什么”;人物行动论适合分析以情节为中心的情节型作品,人物特性论适合分析以人物为中心的人物型作品。如果教师能够在日常教学实践中积极尝试,就能够掌握并运用一种叙事性文本分析的方法。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我要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