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理论教育 文化与经济的融合发展导论

文化与经济的融合发展导论

时间:2023-07-06 理论教育 版权反馈
【摘要】:③文化元素注入经济,形成文化与经济的融合发展。也就是说,文化成为了主导力量引领经济发展。认为文化与经济处于割裂状态,其具体表现是文化发展与经济发展是不相关的,是“两张皮”。这表明,补充论对文化与经济融合发展的认识是不彻底、不完整的。在现实中,人们已经充分认识到文化对经济发展的主导作用。后来,通过将文化因素引入到地方经济发展中来,使得“包袱”成为“财富”。

文化与经济的融合发展导论

李海舰 王 松

内容摘要:本文将人类经济发展归纳为两大思路:一是就经济发展经济,二是跳出经济发展经济。基于此,本文回顾了经济学文化与经济关系研究由分离论到融合论的发展过程,提出了文化引领经济发展的观点,并从机理分析和具体实践两个层面阐释了产品、企业、产业以及区域层面上的文化与经济融合发展。其机理主要包括:打造产品观念价值;建立利润来自思想的新机制;把文化做成经济,把经济做成文化;把实的做成虚的,把虚的做成实的。作者认为,只有树立大文化观才能形成大经济观,以及由小文化小经济向大文化大经济的转变。

关键词:文化产业,经济发展,融合发展,新机制

一、问题提出

人类经济发展可归纳为两大思路:一是就经济发展经济,即认为经济发展取决于经济要素、物质因素。例如,威廉?配第认为,土地是财富之母,劳动是财富之父;马克思认为,劳动者、劳动工具、劳动对象是经济发展的基本要素;萨伊认为,劳动、资本、土地是一切社会生产所不可缺少的三个要素;经济增长理论则认为,劳动、资本、土地、技术是经济增长的基本要素。二是跳出经济发展经济,随着发展,经济要素开始扩展,呈现泛资本化,即各种要素尤其是非经济要素、非物质因素不断注入经济之中,归纳起来主要经历了以下三大阶段:①科技、知识元素注入经济,形成科技与经济的融合发展。这里,科技是指广义的科技。随着科技革命和产业革命的迅猛发展,科技给经济发展带来了前所未有的变化。在分工市场化、国际化的大背景下,科技进步不仅成为经济发展的关键性因素,即经济发展的水平取决于科技进步的水平,而且也成为各国家、各地区竞争的核心因素,即各国家、各地区的竞争都是以科技为实力展开的。②信息元素注入经济,形成信息与经济的融合发展。随着信息技术革命的到来,信息技术成为科技进步中最具革命性的因素,从而也成为经济增长的关键性因素。在理论界,人们提出信息时代,信息化是经济发展的核心驱动力。对发达国家而言,要保持经济持续的增长必须依靠信息化;对发展中国家而言,只有将信息化与工业化结合起来,才能加快工业化进程,实现对发达国家的赶超。在现实中,美国20世纪90年代提出了建立信息高速公路,并将其上升到国家发展战略的高度;中国2002年提出了以信息化和工业化相结合为核心的新型工业化道路,并将走新型工业化道路确定为国家发展战略。③文化元素注入经济,形成文化与经济的融合发展。而且,这是最高形态的融合发展。随着人类进入知识经济时代,加之文化的开放性发展,文化元素融入经济之中,逐步成为经济发展最为重要和有效的动力机制。也就是说,文化成为了主导力量引领经济发展。

二、文化与经济的关系

1.分离论

(1)对立论。就我国而言,过去文化是被扭曲的。文化成为政治,文化成为口号;文化成为宣传,文化成为官话。在形式上是抓革命促生产,实际上文化成为了政治说教、宣传工具,以及意识形态的一种表象。通俗的讲,文化成为了空话、大话。其结果是“说一套,做一套”,抓革命没有带来促生产,反而使得经济发展受到破坏,实际上造成了文化与经济的对立发展。

(2)割裂论。认为文化与经济处于割裂状态,其具体表现是文化发展与经济发展是不相关的,是“两张皮”。在实际中的情况是,搞文化的人不懂经济,搞经济的人不懂文化;文化是文化部门的事情,经济是经济部门的事情,即二者风马牛不相及,各走各的道。同时,在性质上两者也表现出了根本性的差异。其中,文化具有政治性、高雅性,具有意识形态的特征;经济具有物质性和货币性,具有纯生产力的特征。

2.融合论

(1)补充论。认为文化与经济不是对立的、割裂的,而是相关的,开始将文化与经济发展联系起来,并将文化作为经济的重要补充,即文化能从一定程度上促进或者阻碍经济的发展。因此,应该让文化进入经济领域,发挥其应有的作用。如文化产业的出现,就实现了文化与产业某种程度的融合,成为了经济发展的重要补充。不过,按照补充论的观点,对于经济发展而言,文化可有可无,可多可少;需要的时候有,不需要的时候则成为“点缀”和“花瓶”。这表明,补充论对文化与经济融合发展的认识是不彻底、不完整的。

(2)主体论。尽管文化的政治性如意识形态方面的属性还是存在的,但文化的资本性开始起作用,并且越来越强。对于经济发展,文化成为了一种资源、一种资本,文化成为了生产力。由此,文化不单是经济的补充,而是经济发展的主体之一。在现实中,经济的范围开始突破物质经济,成为了物质经济和精神经济的总和;而且,精神经济的地位越来越加重要。这是因为,物质消费是有限的,而精神消费、文化消费则是无限的。

(3)主导论。随着文化因素进一步融入经济之中,文化对经济发展的作用开始占据主导地位,并使财富的范围和积累也发生了根本性的变化。现在,财富不仅包括劳动财富和自然财富,还包括人文财富(李海舰,原磊,2008),亦即阳光空气、青山绿水、花香鸟语、森林清泉、蓝天白云,健康、安全、快乐、亲情都成为了财富的内容。由此,财富的积累也不再只是依靠物质资本的积累,包括人文资本、自然资本的积累,使得积累方式更加多元化。因此,主导论认为文化不仅是经济发展的资源、资本,而且是最高层次的资本。也就是说,文化的资本性开始占居主导地位,文化成为了最高层次的生产力。对经济发展而言,尽管文化的份额不高,但其作用是最重要的,起到了“点石成金”、“画龙点睛”的效果,即文化对经济发展起到了主导作用。尽管如此,文化替代不了经济,二者各有各的作用,最终还是要以发展经济为本。在现实中,人们已经充分认识到文化对经济发展的主导作用。以烟台南山为例,过去是荒芜一片,且看护成本很高,对于当地老百姓而言是一大“包袱”。后来,通过将文化因素引入到地方经济发展中来,使得“包袱”成为“财富”。一是山顶修建大佛,山上布满中华五千年的历代景观;二是山间修筑“长城”,既是人文景观,又是防火隔离带;三是山下建宾馆、酒店和高尔夫球场等。这样,整座南山集旅游、观光、娱乐、休闲、度假、购物、会议、参观、文化、教育于一体,使得经济效益不断提高。

3.文化引领经济发展

进入21世纪后,各国经济发展的实践表明,经济活动中的文化因素和成果已经成为现代生产力的重要构成或促进因素,而文化资源稀缺性、重复利用性的特性,使得文化资源逐渐成为推动经济发展的主导性力量,即文化引领经济发展。这是因为:一方面,从文化需求的角度而言,其对扩大内需有拉动作用。物质财富越是丰富,文化需求越是巨大。随着经济的发展,社会经历了温饱-小康-富裕的演化过程,在人们基本物质需求得到满足的情况下,消费日益非物质化,即从注重使用价值到注重观念价值,从追求品质到追求品位,从认同同质化到认同异质化,实现了由物到心再到灵的转变;另一方面,从文化供给的角度而言,文化供给对经济增长有巨大的提升作用。

(1)国内发展取向。回顾我国经济发展历程,根据发展手段选择的差别,可将国家发展生产力的演进路线归纳如下:①1949-1978,政治导向时期,主要通过政治手段发展经济,即抓政治促发展,提出了“抓革命促生产”的口号。②1978-2003,经济导向时期,主要通过经济手段发展经济,即抓经济促发展,提出了“以经济建设为中心”的方针。③2003至今,生态导向时期,主要通过生态手段发展经济,即抓生态促发展。“非典”事件改变了中国,生态受到了前所未有的重视,在经济发展中开始注入生态元素,正是基于此提出了科学发展观。④今后,文化导向时期,主要通过文化手段发展经济,即抓文化促发展。在经济发展中注入文化元素,而且文化成为最高资本,成为经济发展的引领力量。

(2)国际发展比较。国际金融危机之后,中国率先走出危机,实现了硬实力的提升。以2009年为例,中国经济增长为8.7%,GDP达33.535万亿元,按现行汇率计算,约合4.92万亿美元,已经跃居全球第二;外汇储备2.399万亿美元,成为世界第一。同时,中国的软实力也得到一定程度的提升。如中国经验、中国模式、中国道路以及北京共识得到全世界的认可。2007年10月,胡锦涛在党的十七大报告中正式提出,“提高国家文化软实力,使人民基本文化权益得到更好保障”。约瑟夫奈(2009)认为,这表明软实力已经进入中国的官方语言。正是基于综合实力的提升,中国成为了G20成员之一,甚至与当今的超级大国——美国一起被称为G2。尽管如此,对比两国软实力发展现状,差距还是显著的。从产业结构看,美国表现为产业软化、产业空心化,第三产业产值占GDP的比重达80%以上,其中体现软实力的产业占据了较大份额,如总体版权产业增加值约占GDP的14%。而在中国,2008年三次产业产值结构为11.3∶48.6∶40.1,第二产业仍占据主导地位。此外,2009年中国文化产业增加值占GDP的重不到3%。从对外贸易看,美国核心文化产品和服务出口增长极快,其出口价值近年来一直居于世界第一位。根据商务部发布的《我国文化产品及服务进出口状况年度报告》(2009),美国文化产品在国际市场上的份额高达42.6%,而且其视听产品已经成为仅次于航空航天的主要换汇产品,居于出口贸易的第二位,如2008年美国海外票房收入183亿美元(全球票房收入280亿美元)。尤其是,美国实物产品的对外贸易是逆差,文化产品则是顺差,而且顺差值相当高。例如,在文化、娱乐服务方面,2005年美国的顺差达9510亿美元。相比之下,中国的文化贸易虽然发展较快,但与美国相比,仍处于起步阶段。中国文化产品在国际市场上的份额只占1.5%,2008年中国海外票房收入仅为3.6亿美元。整体看来,中国的文化服务贸易一直是逆差,而实物产品的对外贸易是顺差。由以上比较可知,美国进口的是实物产品,出口的是影视、娱乐等文化产品,即美国向外输出的是文化、价值观念以及生活方式;而中国恰好与之相反。因此,中美两国的差距不仅是量上的,更是质上的。正是基于此,英国前首相撒切尔夫人在她的书《Statecraft》里称:“中国不可能成为超级大国……今日中国向外输出的是电视机,而不是思想观念(甚至不是电视节目)”(Margaret,Thatcher,2002)。在进一步的阐释中,撒切尔夫人认为,中国不能成为超级大国的原因在于缺乏以上这些软力量。这里,撒切尔夫人讲的所谓软力量就是指以文化为代表的软实力,其标志是话语权的扩大、价值观的认可。正如约瑟夫?奈所说:“在信息时代,资本、自然资源,甚至土地不见得是财富。今天投资驱动型经济已经走到尽头,我们必须转向创新驱动型经济与知识驱动型经济的领域。它需要新思维、新知识来推动”。因此,文化是一国创造力的重要源泉,文化是一国竞争力的重要因素,文化是一国软实力的重要标志,文化是一国价值链的高端环节。

三、文化与经济分离发展的若干问题

1.国内外文化产业的界定

从全世界的范围看,各国对文化产业从不同角度进行了不同的界定。在美国,没有文化产业的提法,而是从文化产品具有知识产权的角度将文化产业界定为版权产业,分为六类:文化艺术、音乐唱片、出版业、影视业、传媒业、网络服务业。其中,好莱坞大片、三大电视网的娱乐节目时代华纳等公司制作的流行音乐占据很大份额。在英国,文化产业被称为“创意产业”(Creative Industry),英国的创意产业特别工作组给其做出了如下定义:创意产业就是源于个人创意、技能以及智慧,通过知识产权的开发和运用,而形成具有创造财富和就业潜力的行业。由此可见其界定是比较宽泛,包括出版、音乐、表演艺术、电影、电视和广播、软件、游戏软件、广告、建筑、设计、艺术品和古董交易市场、手工艺品以及时装在内的13种行业。在日本,文化产业被称为内容产业,更强调内容的精神属性。政府认为凡是与文化相关联的产业都属于内容产业。除传统的演出、展览、新闻出版外,还包括休闲娱乐、广播影视、体育、旅游等,范围比较广泛。在中国,文化产业是较广泛的概念,根据我国2004年《文化及相关产业分类》的标准,文化及相关产业被界定为“为社会公众提供文化、娱乐产品和服务的活动,以及与这些活动有关联的活动的集合”。而按照2009年7月国务院常务会议原则通过的《文化产业振兴规划》,中国文化产业的范围具体包括以下10大门类:影视制作业、出版业、发行业、印刷复制业、广告业、演艺业、娱乐业、文化会展业、数字内容和动漫产业。

综上所述,尽管各国对文化产业的界定不同,但文化产品的精神性、娱乐性等基本特征不变,因此,文化产业是具有精神性、娱乐性的文化产品的生产、流通、消费活动(胡晓明,肖春晔,2009)。这里,文化产业形式上将文化与产业结合起来了,但实质上仍然是就文化论文化,并没有实现文化与经济的真正融合。

2.中国文化产业界定的几大问题

(1)文化产业不是无法发展就是重复发展。目前,中国政府大力鼓励各地发展文化产业,但是,按照世界各国所定义的文化产业涵盖范围,这类文化产业在中国的省会城市和计划单列城市还可发展,至于广大地级城市和县级城市,因为市场空间限制,根本无法发展。各地已经发展起来的文化产业,仍然沿袭传统产业发展模式,搞“大而全”、“小而全”,即新一轮的重复生产,重复建设。以动漫产业为例,整个发展结构雷同,差异化小。

(2)文化与经济不是融合发展而是孤立发展。就我国文化产业的发展现状而言,一方面,所谓的文化产业,是有文化没创意,或有产业没文化。名义上叫文化产业,实则名不副实。另一方面,我国文化产业存在“小散乱”的问题,缺乏自主品牌,只好为国外做代工、做贴牌,或者出口一些“零件”、“素材”,导致产品附加值低,企业效益低,未实现从“中国制造”向“中国创造”的转变。其深层次的原因就在于文化产业中,文化、经济仍旧是各行其道,没有将二者真正打通,未能形成一体化的发展。

(3)文化在社会生活中不是处于中心地带而是处于边缘地带。一方面,在文化产业中,文化仍旧是点缀、摆设,正所谓文化搭台、经济唱戏,主角还是经济;另一方面,在整个经济结构和产业结构中,文化产业本身也只是附属产业。由此可见,文化产业所体现的文化在社会发展中不是处于中心地带而是处于边缘地带。这从根本上制约了文化对经济发展主导和引领作用的发挥,而要真正发挥这一作用,必须是经济搭台、文化唱戏,在经济平台上注入文化,即让文化处于中心地带、统治地位。

(4)文化不是广义文化而是狭义文化。从文化的内涵看,文化就是概念、文化就是理念,文化就是故事、文化就是历史,文化就是标准、文化就是符号,文化就是遗产、文化就是文物,文化就是知识、文化就是智慧;从文化的外延看,广义的文化是大文化、泛文化。一切都是文化,文化渗透于社会生活的方方面面,文化是所有部门的事情。但是,从上文提到的各国对文化产业的界定可知,文化产业所指的文化仅仅是文化部门的事情,是狭义的文化而不是广义的文化。

四、文化与经济融合发展的若干层面

1.产品层面上文化与经济的融合发展

(1)机理分析。随着现代社会从实体经济转向虚拟经济、从物质经济转向精神经济,产品已经突破了传统意义上的界定。过去,处于不发达阶段,人们消费产品以追求其使用价值为主,因此,经典理论认为,产品=核心产品+形式产品+外延产品,即产品就是产品,其只有使用价值,产品价值=使用价值;后来,随着发展,尽管产品的使用价值仍旧是主体,但产品被不断地广义化,或者说泛化,即产品是技术,是能力,是模块;产品是服务,是过程,是体验;产品是思想,是信息,是文化。现在,由于人们不仅要实现物质效用最大化,更要实现精神效用最大化,使得其对产品的消费以追求观念价值为主,由此决定了产品性质的变化:产品既是有形的也是无形的,既是静态的也是动态的,既是客观的也是主观的,既是物质的也是精神的。物质产品蕴含着一定的文化,人们消费它不仅是消费物质同时也是消费文化。因此,产品价值=使用价值+观念价值。(www.xing528.com)

从文化与经济融合发展的角度看,产品性质的这种变化是企业将文化因素引入产品及其生产、销售过程中所形成的,而正是文化因素的引入造就了产品的观念价值。随着消费者对于产品观念价值追求的日益增加,作为企业创造和挖掘产品的观念价值已经成为其提升核心竞争力的必然选择。这是因为,一方面,企业只有打造产品的观念价值,才能真正满足消费者的需求,使其精神效用最大化,从而保证产品的价值实现;另一方面,产品利润越来越取决于产品实体以外的文化含量,据相关统计资料,产品利润的80%左右来自于其实体以外的文化含量。正像一个没有文化的企业是没有竞争力的,一个没有文化的产品注定是没有竞争力的。在实际中,制造产品的观念价值比制造产品的使用价值更难,而这一制造过程通俗的讲就是“把死的做成活的”。即在产品设计、生产过程中,要给产品注入灵魂,让产品有灵气、有精神含量、有故事含量,从而让产品拥有更多的文化含量,形成产品文化,把一个物质的东西转换成一个具有精神含量的东西。

(2)具体实践。以小肥羊的羊肉火锅为例,过去火锅就是火锅,作为一种食物产品,其功能就是满足人们的食欲,其售卖一般按统一的价格。而如今,一是在其产品品牌塑造中,打造小肥羊羊肉的营养价值。因为它靠的是“独特的地理优势、原生态草原、丰富的经验积累及先进的经营理念”,由此成功造就了小肥羊羊肉火锅的卓越品质,提升了产品的附加值。二是将羊肉火锅中的羊肉按不同的部位卖不同的价格,赋予其更多的观念价值。从营养价值的角度看,羊身上不同部位的肉有不同的营养价值,最好的肉是靠肋骨周边的,在西式产品里这个部位的肉价格最高,其次是后腿部位,再次是前腿其他各部位的肉。正是基于此,小肥羊公司进一步将羊分割为40余个部位,每个部位都按不一样的价格出售。未来几年内,公司的目标是将一只羊分解为200余种生肉产品,按不同价格出售。例如,肉业基地的技术人员发现,从羊后腿上分离出的包裹股骨的肉是羊身上唯一可以生食的肌肉,并称之为“黄瓜条”。在包头,每100克“黄瓜条”售价高达48元,而在上海则可以卖到78元。以上做法的基本思想是把产品做活,基于消费者对于营养的认知,打造羊的观念价值。消费者对于营养的认知是运动量大的部位的肉是“活肉”,营养价值更高;运动量小的部位的肉是“死肉”,营养价值较低。因此,小肥羊公司根据羊身上各个部位的营养价值差异,确定不同的价格,由此,小肥羊成功打造了产品的观念价值。

2.企业层面上文化与经济的融合发展

(1)机理分析。美国管理学大师德鲁克(1966)提出,企业是“把资源变成财富的组织”,这里,资源只包括物质资本、有形资本。也就是说,企业的利润来自于有形的资源,如物质资本、劳动等,是“有中生有”。我们认为,知识经济时代,文化已经成为企业资本,而且是一种最高级的资本。由此,“企业是把思想变成利润的组织”,而且,小思想小利润,大思想大利润,无思想无利润。也就是说,“钱袋子来自于脑袋子”;一种新思想就是一种新货币,一种新思想就是一种新财富,企业利润的获得形式由“有中生有”变为“无中生有”。进一步说,企业不仅是把物质资本变成利润的组织,更重要的是把文化资本变成利润的组织。

企业要用思想整合资源,才能更有效地利用资源,这就要求企业构建将思想转化为行为再转化为绩效的新机制,实现企业利润的获得由“有中生有”向“无中生有”的转变。这正好体现了“上下求解,解在上面”的思想,即企业要获取有形的利润,其解决之道不在有形的物质层面,而在无形的思想层面。为此,一是培育企业家的文化素质和思想素质,使得企业家的思想能对创新、管理者选择等行为起到更好的促进作用,从而提高企业生产率和绩效。也就是说,一个真正优秀的企业家应该是思想制造者,是经营思想的人。只有经营好了思想,才能使企业更有效地获得利润。二是企业要致力于文化建设。先要做好企业文化的定位,即定位要准确,要有主题,具体而言是在企业家制造思想的基础上,找准企业文化的主题,并准确定位;再要做好文化的打造,即企业文化要有提炼,要充实,否则只会造成企业文化成为毫无价值的口号,而无法落实。三是在企业管理中要不断吸纳各种文化因素,实现文化与管理的相互融合,增强管理的“软实力”。

(2)具体实践。在现实中,把无形的思想变为有形的利润已经成为企业经营的主流和趋势。以海尔为例,过去,认为利润来源于劳动、生产以及产品的销售,因此,主要通过抓生产、销售,大干苦干来提高企业绩效,其结果是获利空间小,企业发展无法突破瓶颈;后来,海尔清楚地认识到产品质量对名牌战略的重要性,实行了专业化创名牌的战略,但还是停留在物质层面思考如何经营企业、如何获得利润,导致企业的利润空间仍旧难以扩展。现在,海尔充分地认识到企业的成功取决于“认识事物的世界观发生了根本改变,即价值观的创新”(胡泳,2008)。因此,海尔采取了与众不同的经营策略,它不像一般企业那样从物质层面开始经营,而是从思想层面开始经营,提出海尔不是产品库而是思想库的观点。①将企业家的责任定位于制造思想、经营思想。张瑞敏在回答美国记者的“你在企业中的责任”的提问时说,“第一,应是个设计师,在企业的发展中,如何使组织结构适合于企业的发展;第二,应是个牧师,不断地布道,使员工接受企业的文化,把员工自身价值的体现与企业目标的实现结合起来”(胡泳,2007)。而在实践中,是张瑞敏提出了海尔集团发展的战略思想,并将之用于指导企业经营,才使得海尔集团取得了巨大的成功。②将这些思想具体化,并落实到企业经营中。1992-1998年,海尔提出多元化战略思想,用7年的时间,通过企业文化的延伸及“东方亮了再亮西方”的理念,成功地实施了多元化的扩张;1998年后,又适时提出国际化战略思想,通过以创国际名牌为导向的国际化战略,以及以国际市场作为发展空间的3个1/3的策略,处处体现了“先胜后战”的谋略思想,实现创世界名牌的目标(郭鑫,毛升,2003)。③通过企业思想文化建设来促进企业发展,尤其是注重提高管理层的思想文化素质,并将文化引入企业管理,如注重质量文化的建设;注重文化的整合与传播,以文化为先导进行收购与兼并;注重建设服务文化,突出敬业报国的理念,提出海尔中国造的口号;坚持首先卖信誉其次卖产品等,使文化扎根于企业生产经营过程之中。由此,海尔集团形成了思想-行为-绩效的新机制,使得绩效大幅提高,企业获得突破性的发展。而企业如果没有意识到利润来源于思想,忽略思想文化对企业发展的决定性作用,则必然难以取得成功。正如张瑞敏所说:“中国有很多企业过几年就不行了,因为它长期停留在曾经为其带来成功的价值观上而没有在成功之后再找到新的价值观”(胡泳,2008)。

3.产业层面上文化与经济的融合发展

(1)机理分析。过去,文化就是文化,经济就是经济;由此,产业层面,产业要么是“实业”,要么是“虚业”。“实业”和“虚业”是各自分离、互不相干的。现在,随着文化因素逐步渗透到产业中,文化对产业的发展开始发挥越来越重要的作用,并由此带来了一系列的变化。一是休闲产业、创意产业以及文化产业蓬勃兴起,即“虚业”取得了快速的发展,其产值份额越来越大;二是业态革命,即产业不再仅仅是“实业”或“虚业”,而是二者兼而有之。产业形态由产业=“实业”或产业=“虚业”,转变为产业=“实业+虚业”,并且产业发展方式开始转型,呈现出无极限发展的趋势。

纵观产业发展的历史,我们经历了由单一的物质因素决定产业发展到由物质因素、生态因素以及人文因素共同决定产业发展的革命性转变,而且生态因素和人文因素与产业的结合给产业发展带来了巨大价值。鉴此,为延长产业链条,促进产业升级换代,增加产业利润空间,必须在产业层面实现文化与经济的融合发展,让融合后的产业包括“实业”和“虚业”。为此,一方面,把文化做成经济,即所谓的虚则实之。随着文化开始引领需求,并创造新的需求,文化事业本身有了成为产业的前提条件。基于此,以“实”的产业带“虚”的文化,以“实”的产业扩“虚”的文化,把“虚”的文化做成“实”的产业,用“实”的产业膨胀“虚”的文化,以此把文化从文化领域延伸到实业领域,实现虚业与实业的互动、互补、互助发展。另一方面,把经济做成文化,即所谓的实则虚之。通过将人文元素、文化元素引入产业中,让物质产业文化化,使文化成为产业创新的源泉和产业发展的主导力量。由此,增强产业的核心竞争力,提高产业效益。

(2)具体实践之一。以美国的迪斯尼为例分析把文化做成经济。过去,米老鼠、唐老鸭、狮子王等只是动画形象,它们仅仅出现在迪斯尼电影、电视、图书、杂志、VCD、DVD中。迪斯尼作为传媒产业只有传媒业务,是单纯做文化。这时,作为文化因素的动画形象和实业不相干,二者分离发展,而不是融合发展。后来,随着迪斯尼动画形象的深入人心,这一文化因素引致了实际经济需求。基于此,迪斯尼公司开始将动画形象注入到实业中,通过开发迪斯尼服装、玩具以及礼品来满足实际的市场需求,由此成功延伸到实业领域。并进一步把动画形象这个无形资产做到极致,然后全方位扩展,形成了涵盖范围更广,包括迪斯尼公园、购物、休闲(演出与体育赛事);迪斯尼餐饮、住宿、旅游;迪斯尼制造、出版、零售、服务、体验;迪斯尼品牌连锁在内的“迪斯尼体系”。在该体系中,既有虚业——传媒业务,也有实业——非传媒业务,而且其利润的来源于扩展的非传媒业务,从而做到了以虚带实,以实扩虚;一点开花,轮番收入。由此可见,单纯做文化,价值有限;把文化做成经济,价值更大。

具体实践之二。以养猪产业为例分析把经济做成文化。过去,猪从养殖到屠宰都没有考虑其本身的反应,养殖方式、环境不佳,屠宰过程野蛮。一刀捅进,鲜血直流,待宰的猪嚎叫挣扎。研究表明,当猪处于突然的恐怖和痛苦状态时,肾上腺激素会大量分泌,从而形成毒素,使成品肉的质量大大下降,由此出现“白肌肉”现象,即猪肉的颜色发白、质软。人吃了这种猪肉后,恐惧因素、哀苦因子进入体内,进而影响人的心理情绪、身心健康。而随着人类文明的进步,有关动物福利方面的呼声越来越强烈,提倡人类合理、人道地利用动物。要尽量保证那些为人类做出贡献的动物享有最基本的权利,使动物在整个生长期中受到合理的待遇,包括饲养环境、饲料质量标准以及屠宰时的人道操作等都要达到一定的标准。因此,近年来世界卫生组织提出动物有五大福利:①生理福利,即无饥渴之忧虑。②环境福利,要让动物有适当的居所。③卫生福利,主要是减少动物的伤病。④行为福利,应保证动物表达天性的自由。⑤心理福利,即减少动物恐惧和交流的心情。

基于此,发达国家相继制定和实施了《动物福利法》,该法规定了养猪、运猪、卸猪、赶猪以及杀猪的一系列标准和要求,具体如下:①养猪。发达国家《猪福利法》规定:养猪户每天至少花20秒钟和每头猪相处;猪至少要有2-3个玩具供其消遣,以避免猪觉得生活枯燥。还有,小猪从出生开始至少吃13天的母乳,猪拥有铺了稻草的猪窝的权利,猪拥有供其拱食泥土的权利。②运猪。猪在运输途中必须保持运输车的清洁,要按时喂食和供水,运输时间超过8小时就要休息24小时。③卸猪。发达国家《猪福利法》规定:根据运输车辆高度设置高低不等的卸猪台,坡度要小于等于20度。这样,可以让猪缓慢地从车上走下来,避免摔伤。④赶猪。发达国家《猪福利法》规定:要拿着塑料棒轻轻地拍猪屁股,哄着它往前走。以前赶猪都是低压棒电击,而一接触电流,猪就会发出恐惧的叫声。⑤杀猪。猪在屠宰前要在屠宰间听音乐,然后洗澡,进入二氧化碳室使其昏迷,或者使用快速电击方式使其昏迷;在猪完全昏迷后才能放血和解剖,而且这个过程必须隔离,以免被其他猪看到。总之,屠宰时在短时间内使猪失去知觉,尽量将动物的痛苦降到最低程度。通过人道屠宰,人们吃到的肉口感会更好,身心会更健康。在实际中,以上这些规定已成为养猪业的产业标准,并且美国、欧盟还将其作为了禽肉进口的强制性标准,使其成为了继技术壁垒、绿色壁垒以及社会壁垒之后的又一贸易壁垒——“道德壁垒”。

过去,我国养猪业在技术领域,重点从育种、引种、改良品种,以及营养和饲料工艺入手,提高了养猪水平,养猪业有了很大的发展。但是,对于猪群生存环境,也就是猪的“福利”根本不予重视。由此导致病多、死亡率高、生长发育受阻,养猪饲料成本过高,经济效益差,猪的制品质量不好,影响人体健康。同时,欧美等发达国家以动物福利为基础的道德壁垒,使我国养猪业达不到发达国家的进口标准,产品出口受到限制,制约了产业发展。现在,随着人们认识到让猪享有福利,猪快乐了,猪肉质量才高,人吃了才好,这也正是“天人合一”思想的体现。我国养猪业从动物福利的角度出发,将动物福利的理念、“天人合一”思想等文化元素引入养猪产业中,借鉴国外先进经验,制定了养猪业的一系列标准。由此,提高了养殖水平、产品质量以及产业效益,在相当程度上打破了各种贸易壁垒,使产业获得发展。

4.区域层面上文化与经济的融合发展

(1)机理分析。过去,在国民经济的空间系统——区域经济中只有物质经济。现在,随着文化元素的注入,区域经济=物质经济+精神经济,而且物质经济与精神经济逐步融为一体。由此,文化以其广泛而深刻的渗透力开始对区域经济发展产生巨大的影响,并成为区域经济发展的主导力量:一是文化渗透到区域经济活动和物质产品生产当中,为区域各行各业各微观主体所充分利用,文化资源转化为文化资本,促进区域经济增长方式转变;二是区域文化产业的迅速兴起,成为区域经济新的增长点,并带动区域相关产业的发展;三是文化交流与文化认同推动区域经济合作,密切区际联系,促进各具特色的经济区域优势互补,协调发展。

在现实中,产品要落实到具体的企业、产业,而企业、产业都要具体落实到一定的区域,所以,文化与经济的融合发展必然要在区域层面实现,才能做到文化与经济的完全融合发展。在区域层面上二者融合发展的实现机制主要包括以下两个方面:一是把实的做成虚的。通过区域文化的扩展,做好区域文化打造,并在区域的实体经济领域注入这些人文因素,由此带动区域内产品创新以及企业、产业的发展。具体而言,可从产品文化、产业文化、区域文化等大的方面着手,打造文化潮流,做好文化创新。通过对区域文化资源的重新认识、挖掘和创新,将其与区域的产品生产再造过程、企业成长过程以及产业发展过程完全的融合在一起,实现共同发展。二是把虚的做成实的。通过将区域文化、特色文化的主题准确定位,并确保定位的主题是抽象的而不是太具体的,如民俗文化、婚丧文化、祭典文化、奥运文化、湿地文化、休闲文化、体育文化、海岛文化等。在定位后,广泛延展,将该定位做深、做透、做遍、做广,把一点做到极致,纵向打到底,横向打到边。即把区域文化赋予相应的物质载体,形成地方特色,增强吸引力,推动产品、企业以及产业的发展,提升经济的价值和品位,由此推动区域经济发展。

(2)具体实践之一。以北京奥运文化产品的发展为例分析如何把实的做成虚的。一方面,由奥运文化直接带动奥运文化产品发展,由此促进区域内相关产业发展。具体而言,通过将奥运文化因素和产品这个物质载体结合,开发出了多个系列的各类产品。例如,福娃系列:福娃动画片、福娃礼品、福娃玩具、福娃文具、福娃收藏等;鸟巢系列:鸟巢金品、鸟巢银品、鸟巢饰件、鸟巢摆件、鸟巢技术相关产品等;火炬系列:奥运火炬系列产品、系列收藏、水立方造型技术手机、以祥云图案为标志的产品、以中国印为标志的产品、以中华文明为标志的产品;服装系列:志愿者服装、运动员服装、领奖服装等;展示系列:“中国故事”文化展示活动民俗厅、每省一个的祥云小屋、击缶欢庆、缶器展示与销售;培训系列:游泳培训、跳水培训、击剑培训,即凡是与奥运有关的方方面面都可开发成为产品加以出售,获取利润。另一方面,通过对奥运文化的扩展和延伸,间接带动区域内非奥运文化产品的发展。借奥运之机,将区域特有的文化与产品、产业相结合。例如,以中国丝绸、泥人画像为代表的秀水购物;古迹旅游,包括天安门、故宫、长城、颐和园、前门,以及天坛公园等;人文旅游,包括北京四合院、老舍茶馆、顺义798、中国老字号等,通过坐三轮车游胡同,学茶馆店小二“拱手抱拳”、沏中国茶,把工业经济改变为体验经济;观看表演,包括中国杂技、歌舞、戏剧、戏曲、音乐会、历史剧(中国功夫)、京剧、花鼓、灯会、折扇、糖人等。具体实践之二。以浙江富阳市打造“运动休闲之城”为例分析如何把虚的做成实的。富阳紧邻杭州市,境内有富春江。富阳打算充分利用独特的山水资源,把山水整合起来,做透山水文章,打响山水品牌。基于都市人崇尚运动亲近自然的考虑,基于杭州市定位于“东方休闲之都”的崛起,富阳要融入杭州、上海半小时经济圈以及长三角,必须形成自身发展的制高点,而这个制高点无疑就是运动休闲。即以运动休闲为特点建市,把整个城市建成一个大大的运动场,使富阳成为全国的头一号。建立这样一个运动休闲基地,定位于户外、郊外、野外,它填补了杭州喝茶聊天以外的空白,对杭州休闲活动进行功能互补。为此,富阳市第12次党代会上,将富阳定位为“运动休闲之城”,这也是富阳整体发展的战略和总纲。据此,通过将看似不搭边的体育局和旅游局合并,市委市政府成立了运动休闲委员会,并请专家起草了《富阳运动休闲发展总体规划》;将运动休闲这个文化理念物质化,把体育元素融入家庭、企业、产业以及政府。具体举措如下:一是修建体育运动场馆。例如:①平民化高尔夫球,建设高尔夫球场,将“贵族运动”推向平民化。其基准价格在100元/小时左右,保证普通大众也能消费得起。②大众化滑翔运动。建立永安山庄滑翔基地,让消费者在专业运动员的带领下,飞上蓝天,感觉鸟儿一般的天空滑翔。③修建株林屋摩托车越野基地、龙门户外拓展主基地、攀岩极限运动基地、新沙岛沙滩排球场、山地自行车赛道等。二是发展体育用品制造,形成产业集群。①富阳现有6家赛艇系列产品制造企业,占全国总量的95%,销往40多个国家和地区,被誉为“中国赛艇之乡”。②目前,世界上最先进的游艇生产线已经在富阳落地,而且正在筹划成立一个游艇俱乐部。③富阳球拍制造企业生产的球拍超过1亿副,占世界中低档球拍市场份额的80%以上。④其他与体育用品制造相关的产业,龙舟生产企业、健身器材厂、自行车配件厂等不断聚集到富阳。三是建设体育集训基地。乒乓球奥运冠军、八一体工队男子乒乓球总教练王涛,想把自己的乒乓球学校放在富阳;拟把八一队的乒乓球场以及八一队的训练基地放在富阳。四是开展体育赛事、体育论坛以及体育商投等。

五、若干认识

1.文化既是虚的更是实的

无论就内容还是形式而言,文化既是虚的更是实的,即“虚”与“实”兼备是文化的特征。所谓文化是“虚”的,是指其陈述、表现的内容是思想、精神层面的,且其表现形式为无形的,即一般以理论、观念等非物质形态的形式存在。如人们的思想、道德、价值观、风俗习惯、生活方式、审美情趣、心理动态等。但这一内容不是假的,而是真实存在的。所谓文化更是“实”的,一方面是指文化的表现形式可以是有形的,如一幅画作、一部著作、一台京剧、一座寺庙、一个活动以及融入了文化因素的经济活动;另一方面,也是更重要的,是指文化可以反复地转化为物质财富。如通过文化的打造,把文化落实到有形的内容和事物,与经济融合在一起,从而引领经济发展。因此,为了实现文化与经济的融合发展,我们要把虚的做成实的,把实的上升为虚的。所谓虚则实之,实则虚之。比较而言,做虚的比做实的更难,但价值也更大。

2.文化既是软的更是硬的

文化是软实力,“软”体现在它的影响力、凝聚力和感召力,以及它是现代社会发展的精神动力、智力支持和思想保证。其“硬”体现在现代社会的经济发展归根结底取决于文化实力,即文化成为经济发展的创造力源泉和主导力量,并越来越成为综合国力竞争的重要因素。由此可见,文化不仅仅是“软实力”,在某种程度上也是“硬实力”,“软”中有“硬”。而且,由于文化的软实力影响力更深刻,更具渗透性,使得软的比硬的更有价值。因此,在实践中,两手都要抓,即硬道理需要硬指标,也需要软指标。

3.文化既有正的也有负的

文化可能是正的,也可能是负的。即文化可能是资本,也可能是成本。随着文化与经济的融合发展,传统意义上的文化概念正在发生质的改变,文化的内涵和外延正在产生日新月异的变化,能引领经济发展的文化和对经济发展有阻碍作用的文化都是存在的。因此,文化,做对了,是发展的动力,是资本是财富;文化,做得不对,是发展的阻力,是成本是包袱。正如广东省委书记汪洋所说:“有底蕴的文化,要么成为成长的力量,要么成为前进的包袱”(吴哲等,2009)。这表明,尽管文化与经济的融合发展趋势越来越明显,然而,并非所有的文化都是经济发展的资本,我们要将文化做对,即文化有待挖掘、文化有待发现、文化有待考证、文化有待利用,由此发挥其对经济发展的引领作用。

4.从小文化小经济到大文化大经济

过去,在实践中,做经济就是做经济,做文化就是做文化,即单纯做经济或者单纯做文化,二者各行其道,即所谓的小文化小经济。由此导致,无论经济还是文化其发展都比较缓慢。现在,文化与经济的关系发生重大变化,二者融为一体,相互促进,不断发展。由上文四个层面文化与经济融合发展的论述可知,文化已渗透到国民经济的方方面面,成为当今生产力发展的主导力量,这表明人类社会开始由小文化小经济向大文化大经济转变。因此,我们必须摒弃过去的小文化小经济观,通过构建大文化大经济观,才能真正实现文化与经济的融合发展。

(本文原载于《中国工业经济》)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我要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