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理论教育 CALIS的检索方法及支持历程

CALIS的检索方法及支持历程

时间:2023-07-07 理论教育 版权反馈
【摘要】:CALIS对使用CALIS软件的各图书馆或信息服务机构提供完全的技术支持。1996年8月,“211工程”部署CALIS项目立项。1997年5月,教育部批准在北京大学成立CALIS管理中心。1998年5月,原国家计委批复CALIS项目建议书,标志CALIS正式成立。“九五”期间,CALIS自行研发了基于ISO101

CALIS的检索方法及支持历程

3.7.2.1 CALIS的服务体系

CALIS的服务体系总体框架如图3-7-3所示。服务体系又可以分为面向读者服务体系和面向图书馆服务体系。

1.面向读者服务

(1)公共检索。

用户可以按照本校—本地区—邻近地区—北京—国外的顺序,在网上查找全国性或地区性的书刊联合目录数据库,了解所需文献是否有及在哪里收藏。也可以通过联机(或委托)检索CALIS国内外各种类型的文献数据库,得到某一学科或专题的详尽的文献线索乃至电子版全文。

(2)馆际互借。

对于本馆没有的文献(如图书),在本馆用户需要时,根据CALIS统一的制度、协议和办法,向其他馆借入;反之,在其他馆用户提出互借请求时,借出本馆所拥有的文献,满足用户的文献需求。

(3)文献传递。

对于本馆没有的文献(如期刊文章或学位论文),在本馆用户需要时,根据CALIS统一的制度、协议和办法,向其他馆获取;反之,在其他馆用户提出请求时,将本馆所拥有的文献传递给对方。

图3-7-3 CALIS的服务体系总体框架

(4)电子资源导航。

根据各校重点学科建设的需要进行统筹规划和分工。对网上的电子资源(如研究进展报告、电子期刊论文、研究机构、专家学者等)按图书馆学的原理和方法进行收集、加工和整序,形成虚拟图书馆资源,补充和扩大CALIS的文献资源,提供用户浏览和查询。

2.面向图书馆服务

(1)联机合作编目。

合作建立具有统一标准的书刊联合目录数据库,在此基础上实现联机共享编目。即任意授权成员馆对人馆新书(刊)编目上载以后,其他馆就可从网上查询并下载,从而大大减少书刊编目工作中的重复劳动,提高编目工作效率书目数据质量.实现书目资源的共享。

(2)文献采购协作。

根据各校重点学科建设的需要进行资源分工和布局,在CALIS系统内首先实现国外文献订购前的查重与协调,减少不必要的重复,保证必要的品种,达到文献信息资源的合理分布与经费的合理使用。

(3)培训服务。

每隔一定阶段,针对CALIS提供的各种服务,CALIS管理中心将组织免费或少量收费的培训。目前的培训服务主要集中在:联机编目人员的培训、馆际互借与文献传递的培训、系统管理员的培训。希望接受培训的人员请先通过E-Mail或电话在CALIS管理办公室登记,CALIS工作人员将以此为依据,发送培训通知。培训对象:图书馆相关技术人员。

(4)数据库服务及存档服务。

CALIS可以对各图书馆或信息服务机构的特色资源提供数据库建设与加工服务;对各图书馆或信息服务机构需要保存的资源提供存档服务。申请此项服务时,请先提出相关的建设方案。然后和CALIS系统运行部联系。

(5)技术支持。

CALIS对各图书馆或信息服务机构的自动化系统建设和数字图书馆建设提供完整的技术解决方案。依据提供咨询的深度收取费用或免费。CALIS对使用CALIS软件的各图书馆或信息服务机构提供完全的技术支持。

3.7.2.2 CALIS的发展历程与建设成果

1.发展历程

1994年,在前期酝酿的基础上正式开始规划。

1996年8月,“211工程”部署CALIS项目立项。

1997年5月,教育部批准在北京大学成立CALIS管理中心。

1998年5月,原国家计委批复CALIS项目建议书,标志CALIS正式成立。

1998年11月,原国家计委批复CALIS项目可研报告。

1998—2001年,CALIS“九五”建设。

2004—2006年,CALIS“十五”建设。

2010—2012年,CALIS“三期”建设。

2013至今,获教育部常规运维经费支持。

2.建设成果(www.xing528.com)

(1)CALIS“九五”建设:自动化时代印本资源共享体系。

① 建成联机编目与联合目录服务体系。

CALIS自行设计研发联机合作编目系统与联机公共检索(OPAC)系统,用于CALIS中外文书刊联合目录(含古籍)的建设,实现广域网的联机共享编目、书目数据检索与数据下载功能。CALIS联机合作编目系统是我国第一个多语种、多资料类型实时联机合作编目系统,以全国中心和地区中心的成员馆为骨干,以进入“211工程”的高校图书馆为基本队伍,滚动发展全国高校图书馆,同时横向发展与各级高校图工委及其他行业图书馆的协作共建。CALIS联机合作编目服务体系更是我国高校图书馆编目工作共建共享的见证。从此改变了过去各自编目的历史,实现了我国高校图书馆馆藏的“共知”,有效地提高了图书馆、尤其是中小型图书馆编目工作的效率和质量。

② 开创数字资源集团采购模式。

CALIS从1997年开始协助高校图书馆开展电子资源采购,是我国图书馆界引进资源采购工作的开拓者。CALIS采取灵活多变的引进方式,协调和引导高校外文资源的建设,缓解了我国高校外文文献长期短缺的情况,完善了国内高校外文文献结构、丰富了外文数字资源、提高了文献保障率。为加强对资源引进工作的统筹规划和实际操作能力,增强和其他机构之间的协调合作,CALIS成立专门的引进资源工作组,制定资源采购工作的原则和策略,推动工作开展。

③ 建成全国中心-地区中心-成员馆三级文献保障体系。

CALIS创立“全国中心-地区中心-高校图书馆” 三级文献信息保障模式的服务网络,分别负责全国范围、地区范围和学校范围的资源协调与联合建设、文献信息共享服务、工作人员培养与读者培训、应用系统建设等工作。全国中心和地区中心的建设任务包括各中心组织机构建设、安装运行在各中心的应用服务器和应用软件系统,后者构成了广域网上的CALIS公共服务平台。

(2)CALIS“十五”建设:分布式高等教育数字图书馆。

① 建成数字图书馆标准规范体系。

作为高校图书馆共享与公共服务基础设施,CALIS要建成开放的、分布式的、多馆协作的平台,涉及众多参建馆的互联和众多应用系统的集成。因此,技术规范、数据与应用接口的标准化至关重要。CALIS管理中心主持编撰了《中国高等教育数字图书馆技术标准与规范》,并应用于CALIS“十五”所有子项目建设。数字图书馆标准与规范的具体工作包括CADLIS技术标准与规范的编制和CALIS体系软件产品兼容性认证两部分。

② 建成分布式文献传递网。

“九五”期间,CALIS自行研发了基于ISO10160/10161国际标准的馆际互借系统。“十五”期间,CALIS对系统进行了升级和改造,同时开展文献传递服务网建设。CALIS文献传递网基于所有成员馆的馆藏资源,共同面向全国高校读者提供馆际互借与文献传递服务。“CALIS文献传递服务网”于2004年6月正式启动服务。自此,高校读者能以方便、快捷的方式获取其他高校图书馆的丰富馆藏。

③ 启动名称规范库建设。

2003年9月,CALIS启动联机规范控制系统项目,2004年8月建立包含书目数据库和规范数据库在内的试验数据库和实验检索系统,用以联机规范控制机制的实验。后历经数次升级改造,2010年12月定名为“中文名称规范联合数据库检索系统”正式发布。系统整合了全国中文名称规范数据,实现了全国中文名称规范资源的统一检索,国内和海外华文图书馆名称规范工作取得了实质性共享成效。

④ 启动省级中心建设。

考虑到各省、自治区、直辖市等都加大了支持本省(区市)高校建设公共服务体系的力度,以及一些牵头学校在推动本地文献资源共建共享中的作用,“十五”期间CALIS管理中心在未设全国中心和地区中心的省市建立15个省中心,把地方建设纳入CALIS体系,大大加强了CALIS服务的整体性和面向全国的辐射作用。

(3)CALIS“三期”建设:“云上的”信息服务协作网络。

① 建成“云上的”“普遍服务”体系。

“三期”建设,CALIS以“普遍服务”为指导方针,以“云计算”为技术手段,以“多级保障体系”为服务骨干队伍,建成覆盖全国各类高校的图书馆信息服务协作网络。项目成功地将三期建设的各项成果部署到全国,并嵌入到众多高校图书馆本地服务的流程之中,大大提升了高校图书馆的整体服务能力,成为众多高校图书馆自身服务链中不可缺少的一环,成为真正意义上的“高等教育公共服务设施”之一。

② 建成协同服务网络基础架构

全国高校三级统一认证体系:CALIS以分布式统一认证系统(Unified Authentication System,UAS)为核心,采用基于云计算的两级分布式架构(统一认证中心系统、统一认证系统共享版),通过与成员馆本地认证系统集成,构成全国高校三级读者统一身份认证体系,实现高校读者在CALIS两级云平台和成员馆本地系统之间的跨域单点登录以及基于成员馆的统一用户管理和统一授权,从而实现“一个账号、全国漫游”。

以资源调度和服务调度为核心的分布式原文获取体系:CALIS以资源调度和服务调度为核心,以CALIS文献传递网为依托,通过整合文献传递、馆际借书、按篇订购PPV、电子书租借、电子原文链接形成了的一套完整的分布式的具有多馆协作和多资源商支持的原文获取系统——e得云平台,旨在帮助读者快速、准确、便捷地获取原文,从而实现“一个账号,全国获取”。

高校联合资源订购体系:CALIS三期以联合资源订购平台为依托,基于云计算模式,通过与图书进出口商(简称书商)和图书馆OPAC集成,为各成员馆提供图书、论文等资源的自主采购和协调采购服务,优化和平衡各馆的资源采购配置,避免重复采购,提高经费使用效益,实现各馆相关资源的互补和共享。

③ 开始跨系统、跨国界的文献传递合作。

CALIS与上海图书馆于2011年11月正式启动上海图书馆面向全国高校的馆际借书服务。2012年3月,CALIS与国家科技图书文献中心(NSTL)签署了服务合作协议,同期开通“NSTL文献传递服务(高校版)”。国际合作方面,2009年11月,CALIS与韩国KERIS正式开通馆际互借服务。2012年3月正式开始与OCLC开展双向的文献传递服务。

三期项目结束后,CALIS继续拓展跨系统、跨国界合作,先后与国家图书馆香港JULAC等机构开通馆际互借与文献传递服务。

④ 在全部建成省级中心的基础上启动共享域建设。

为了使各地区、各类型的高校图书馆都能够在CALIS体系内进行个性化使用,CALIS逐步完善了全国—省级/共享域—成员馆三级服务体系。CALIS三期除了继续省级中心建设外,还支持建设了大连城市共享域、福州大学城共享域、外语联盟、五星联盟等多个各具特色的共享协作联盟,推动图书馆联盟朝着个性化多元化发展。

3.7.2.3 数据库资源

1.中文数据库资源

中文资源数据库有:CALIS高校学位论文库、CALIS联合书目数据库、敦煌学数据库、机器人信息数据库、棉花文献文摘数据库、数学文献信息资源集成系统、中国工程技术史料数据库、巴蜀文化数据库、船舶工业文献信息数据库、中国资讯行(China INFOBANK)、岩层控制数据库、有色金属文摘、世界银行出版物全文检索数据库、全国高校图书馆信息参考服务数据库、全国高校图书馆进口报刊预订联合目录数据库、经济学学科资源库、CALIS学术会议论文库、CALIS中文现刊目次库、教育文献数据库、邮电通信文献数据库、钱学森特色数据库、石油大学重点学科数据库、长江数据库、东北亚文献数据库、蒙古学文献信息特色库、机械制造及自动化数据库、新型纺织信息库、环境科学与工程文献信息数据库系统上海交通大学学位论文数据库、东南亚研究与华侨华人研究题录数据库、通信电子系统与信息科学数据库的建设。

2.外文数据库资源

外文数据资源有:ABI/INFORM Global(ABI商业信息数据库)、Academic Research LihraryUMI(学术期刊图书馆)、Academic Press(美国学术出版社电子期刊)、Academic Search Elite(学术期刊全文库)、Applied Science&Technology(应用科技全文数据库)、Business Source Premier(商业资源电子文献全文数据库)、Cambridge Science Abstract(剑桥科学文摘)、EI VILLAGE(工程索引数据库)、Elsevier Science(电子期刊)、INSPEC(1969—)(英国科学文摘)、PapersFirst(OCLC会议论文数据库)、Kluwer、Web of Science Proceedings(会议论文数据库)、ProQuest Digital Dissertation(UMI博硕士论文数据库)、UNCOVER数据库。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我要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