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理论教育 问题设置研究的重要意义

问题设置研究的重要意义

时间:2023-07-16 理论教育 版权反馈
【摘要】:问题设置,指设问、设计问题。以教学中的问题设置研究为基点,在教学的每个环节,展开对理论应用的具体途径和方法的实验、实践和研究,切实将教育理论和教学实践融为一体,使得化学教学成为生成、建构的过程,有利于真正发挥理论对教学实践的指导作用,同时对建构主义等教学理论在高中化学教学这一具体的学科领域予以特殊的应用、丰富和发展。

问题设置研究的重要意义

问题设置,指设问、设计问题。本研究中的“问题设置”,是指在学校课堂教学中,教师依据教学内容和学生的学习状况,为推进学习进程,明确学习的重点和要点,提高学生综合素养和能力,高效、全面实现课堂教学目标而设置的各种问题。张楚廷先生说:“教学,从根本上说,是思考着的教师引导着学生思考,又让思考着的学生促动教师思考。而在这一过程中,问题是最好的营养剂。”设问作为一种重要的教学手段和方法,可以运用于各种教学模式、方法和教学的各个环节之中,因此它同时也成为课堂教学的有机组成部分。

一、有利于教师切实重视和提高课堂设问能力

在教学实践中,尽管也有不少教师在教学中使用设问这种教学方法,但往往停留于习惯、经验的层面,疏忽了系统、深入的研究,导致教师问题设置的能力、水平不高,问题设置失当的情况屡有发生,俯拾皆是。例如:问题设置空泛,学生无从答起;问题设置过于简单,不能激发学生积极思考;问题设置过难,让学生产生畏难情绪,不能很好地投入到学习中,设问失去意义。因此,对于如何科学规范地设置问题,切实提高教师的设问能力,发挥设问的最大教学功能和效益,必须引起我们足够的重视。开展对高中化学课堂教学中设问的全面深入探讨,不仅有利于化学教师对问题设置的高度重视,改进教学设问,而且对其他学科教师也具有重要的启发意义和借鉴作用,有利于在更多学科、领域内发挥设问的作用,共同推进教学方法的创新,提高各科教学质量。

二、有利于建构主义等先进教育理论更好地应用于教学实践

建构主义理论对高中化学教学有着重要的指导作用,但要把这种作用充分地发挥和体现出来,要求我们对教育理论的学习绝不能仅停留在表层的认知水平上,而是要真正理解、吸收和借鉴其实质和精华,并将其应用、贯穿于具体的教育教学实践之中。对高中化学课堂教学中的设问进行充分的研究,能够为建构主义等教育理论应用于实践,提供易于入手、便于深入的切入点。以教学中的问题设置研究为基点,在教学的每个环节,展开对理论应用的具体途径和方法的实验、实践和研究,切实将教育理论和教学实践融为一体,使得化学教学成为生成、建构的过程,有利于真正发挥理论对教学实践的指导作用,同时对建构主义等教学理论在高中化学教学这一具体的学科领域予以特殊的应用、丰富和发展。

三、有利于落实新课改的教学理念,为开展教学创新开辟有效途径

在高中化学教学中,体现新课改的教学理念,进行教学创新,不能只是一句时髦的口号,也不应成为教师交流、培训中的空泛谈资,而应该成为教师实实在在的日常行动和教师课堂的丰富实践。当然,知易行难,真正开展教学实践创新,绝非一件随意简单、轻而易举的工作。教师在多年的教学过程中形成的惯性,教学进度和升学考试压力,教学条件和学生认知水平形成的局限,理想信念与教育现实现状之间的差距,都会成为不可忽视的制约因素。化解这些困难和阻力,需要教师切实克服浮躁心理,强化实践、创新意识,深入钻研,潜心研究,在日常教学实践中寻求创新的源泉、灵感以及路径和方法。教学过程本质上是一个不断发现问题、提出问题、解决问题的过程。在这个过程中,如能切实有效地发挥问题在教学中的引导、推进、启发等作用,对于教学过程和方法的优化,对于学生情感、态度和价值观的培养无疑会产生积极的促进作用,客观上必将引起教师教育、教学思想的变革,促进课堂教学模式、行为的优化和创新,从而使得新课改理念在化学学科课堂教学中得以具体落实。

四、有利于寻找一条提高教师教学能力,从而有效培养学生能力的务实途径(www.xing528.com)

新课改对提高教师的教学能力提出了更高要求,有关部门和学校也采取了不少措施,广大教师也在实践中尝试着许多方法和途径。但是,总体上看,目前一般性的倡导和泛泛的研究多,可借鉴、易操作、能实践,切实管用的具体办法少,所以效果并不十分明显。而从提高和培养教师在课堂教学中的设问能力入手,不失为一条值得探讨的路径。教学中离不开问题,教师在每一部分、每一环节的学习中设置的问题,反映了教师对教材理解的深度和广度,反映了教师驾驭教材、整合教材的能力和开发课程资源的能力,同时也能体现出教师对学生的了解,对学生在学习中可能遇到的困难的充分理解,等等。因而,加强高中化学课堂教学中设问的学习和研究,对切实提高教师教学能力,改进教学方法具有重要的意义;能否科学恰当地进行问题设置,充分发挥教学设问的重要作用,也可视作考量教师教学能力的重要指标之一。

在高中化学教学中,如何达到以能力为重,知识的学习和能力的培养有机统一、相互促进的教育效果,是长期以来困扰教师的一个重要理论课题和实践难题。不少教师虽然思想上意识到能力培养的重要性、必要性,但在实践中,他们的教学行为依然主要倾向于知识的传授,而在学生能力的培养方面缺少有效的思路、可行的举措和手段,一些教师甚至迫于升学率等现实压力,往往沿用简单灌输、死记硬背、机械操练等一些应付考试,追求短期效果的教学方法,极大地遏制了学生的学习兴趣,妨碍了学生思维能力、实践应用能力的发展和科学素养的全面提高。究其认识根源,主要是在如何实现知识的传授与对学生能力的培养有机结合上,深入系统的研究不够,没有形成一种具体可行的科学方法。由于没有具体可实施的方法和途径,一些本身很好的教学思想实际上只是停留于纯理论层面的“空想”,久而久之,有些教师甚至对先进的教学思想本身也产生了怀疑和动摇。

通过课堂中的设问,同时也可以给学生提供思考的时间和空间,调动学生发现问题的强烈意识和敏锐眼光,培养学生对问题的认知能力和思考能力,锻炼学生解决问题的基本思路和方法,深层次、多方面发展学生的能力。因此通过对高中化学教学中如何进行问题设置的精心研究,努力完善问题设置的方法和艺术,有利于协调教学中传授知识和培养学生能力的关系,不仅有助于提高教师的执教能力,也为探索提高学生能力的有效路径和方法,提供了新的思考和借鉴。

总之,设问作为一种重要的教学方法,能够为教学中教师的主导作用和学生的主体地位的有机结合找到一条现实、有效的途径,有利于将化学新课程改革的先进教育理念切实可行地贯彻落实于日常性的课堂教学活动之中。就发挥教师主导作用而言,在课堂教学的每个重要环节中,设问都能发挥其独特的作用。新课的引入,重点和难点知识的突出和突破,对所教知识进行总结、推广和应用,都可以通过问题的设置、引导而更好地完成。教师高质量的设问,在帮助学生认知重点知识,理解难点问题的同时,又能对学生思维起到牵引、调控、激活的作用,帮助学生学习科学探究的基本方法,促进学生化学思维的发展和科学方法的形成与掌握,从而更好地达成教学目标,提高课堂教学效率。对于学生而言,教学中富有启发性、引导性的设问能使他们明确学习知识的思路和方法,学会分解难点,由表及里、由浅入深,逐层抵达知识、问题的内核和本质,活化、深化对知识、方法的理解和应用。在解决问题的过程中,学生通过动脑、动口和动手,能够更加具体、深刻、全面地理解、体悟知识与方法的生成和发展过程,能够持续强化问题意识,训练思维的逻辑性、系统性、灵活性,提高独立思考能力、科学探究能力、语言表达能力应变能力。同时,在对问题的思考、交流过程中,可以逐步养成师生之间、学生之间相互倾听、分享、合作探究的习惯和意识,对实现课堂教学的三维目标发挥积极的作用。

化学教学是一门科学,也是一门艺术。化学教学过程是化学信息的传输过程,也是师生感情的交流过程,科学有效地进行问题设计和处理,既是推进教学过程,实现三维教学目标的重要方法,也是师生双边活动的重要纽带,还能够成为激发学生热情、兴趣、促进思想交流的一种有效方式。机智、巧妙、富有创意和趣味的设问能有效唤醒学生潜在的问题意识,引发学生的认知冲突,活跃课堂气氛,从而激发学生的好奇心、求知欲和追问、思考的动力与热情,使得师生双边活动能够紧紧围绕教育教学的内容和问题,更具实质性的探讨、合作、分享、互动、交流的性质和成分,也可以更好地调动、展现、发挥非智力因素在教学和学习过程中所特有的维持、调控、深化和推动作用。紧扣核心问题,逐层深入,具有启发性、开放性的设问,有助于形成一种民主平等、主动参与、多元互动的建构型、研究型的课堂文化,构建优质高效课堂,促进课堂教学和谐、持续和创新发展。

因此,问题设置研究应该成为化学教师认真研究的一个重要课题。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我要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