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理论教育 飘逸灵动的诗歌盛宴

飘逸灵动的诗歌盛宴

时间:2023-07-17 理论教育 版权反馈
【摘要】:李白的一生,正值中国历史上文化和政治达到顶峰的盛唐时代。到761年时,已六十出头的李白因病返回金陵。即便如此,在盛唐诗学中,其所标榜的豪放不拘、大气飘逸的诗情仍不容置疑。本诗最能代表李白的诗歌风格,充分体现了其浪漫主义特色。他的出现,促成了中国古典诗歌第一个黄金时代的到来,他把屈原开启的浪漫主义诗歌传统推上了新的高度。李白的诗歌是后世独一无二的瑰宝,令后人用尽全力也无法企及。

飘逸灵动的诗歌盛宴

李白的一生,正值中国历史上文化政治达到顶峰的盛唐时代。他自号青莲居士,又号“谪仙人”,是唐代伟大的浪漫主义诗人,被后人誉为“诗仙”,与杜甫并称为“李杜”。《新唐书》记载,李白为西凉武昭王李暠九世孙,与李唐诸王同宗。他为人爽朗大方,爱饮酒作诗,喜交友。李白5岁时,发蒙读书,到15岁时,已有诗赋多首,并得到一些社会名流的推崇与奖掖,开始从事社会干谒活动,亦开始接受道家思想,好剑术,喜任侠。李白24岁时,离开故乡而踏上远游的征途,先后游历了成都、峨眉山、渝州。他在30岁之前到处游历,广交朋友,希望得到引荐,却未能如愿。直到742年,由于玉真公主和贺知章的交口称赞,玄宗看了李白的诗赋,对其十分仰慕,便召李白进宫,令李白供奉翰林,职务是给皇上写诗文娱乐,陪侍皇帝左右。后来,李白对御用文人生活日渐厌倦,开始纵酒以自昏秽,又因权贵谗谤,玄宗疏远,内心烦闷,李白最终离开了宫廷。755年,安史之乱爆发,李白与妻子宗氏一道南奔避难。757年,李白因投永王兵败下狱,被判罪长流夜郎。759年,李白经过长期的辗转流离,终于获得了自由。到761年时,已六十出头的李白因病返回金陵。在金陵,他的生活相当窘迫,不得已只好投奔了在当涂做县令的族叔李阳冰。第二年,李白病重,在病榻上把手稿交给了李阳冰,赋《临终歌》后与世长辞。

盛唐富庶安定的社会环境造就了李白对事业的强烈追求,也激起了他用诗歌创作表达理想追求的强烈愿望。究此根源,其狂放不拘的个性特点造就了这一切。李白的“狂”在于,他可以狂妄到连皇帝的宠妃也不放在眼里,并曾经借醉酒杨贵妃为其脱靴;李白的“放”在于,才情横溢的他一贫如洗,以至于不得不拿诗歌换酒钱来勉强度日,其豪放令人啼笑皆非;李白的“不拘”在于,他确实不拘泥于世俗,渴望离开这个现实世界去寻仙得道,然其最终却落得仙人未寻到反将自己弄得狼狈不堪的境地。这种看似痴狂的行径实则反映了李白本身之“孤独”以及他那不为世人所理解的赤诚之心。这种心态不可避免地反映在了他的诗歌之中,如他的七言古诗《庐山遥寄庐侍御虚舟》:

我本楚狂人,凤歌笑孔丘。

手持绿玉杖,朝别黄鹤楼

五岳寻仙不辞远,一生好入名山游。

庐山秀出南斗傍,屏风九叠云锦张,影落明湖青黛光。

金阙前开二峰长,银河倒挂三石梁。

香炉瀑布遥相望,回崖沓嶂凌苍苍。

翠影红霞映朝日,鸟飞不到吴天长。

登高壮观天地间,大江茫茫去不还。

黄云万里动风色,白波九道流雪山。

好为庐山谣,兴因庐山发。(www.xing528.com)

闲窥石镜清我心,谢公行处苍苔没。

早服还丹无世情,琴心三叠道初成。

遥见仙人彩云里,手把芙蓉朝玉京。

先期汗漫九垓上,愿接卢敖游太清。

这首七言古诗是李白在闲游庐山时,见庐山秀丽如画之美景转而又触发了自己对朋友的想念之情而作的山水诗,他将此诗赠送给自己的好友卢虚舟。在此诗中,他不仅用独到的手法将庐山秀丽飘逸的美景描绘得大气磅礴,还将自己现实中的满腔热血注入于此,充分显现了他渴望寻仙访道、遨游天下的雄心壮志。然而,更重要的是,他所独有的那种狂放不羁的男子气概在这首诗中得到了极好的体现。李白在这首写景诗的第一句便以一种“语不惊人死不休”的语态称自己为“楚狂人”,接下来更大言不惭地表示自己正如春秋时期楚国隐士接舆一般能够“凤歌笑孔丘”,此一句足以令人洞悉李白的自信与自负。而从另一个层面来说,全诗除了通过景色描绘让读者有气势磅礴的感受之外,也让人们更加深度地了解到了李白的“狂”与“癫”。即便如此,在盛唐诗学中,其所标榜的豪放不拘、大气飘逸的诗情仍不容置疑。他似乎是将这种痴狂之气融入自己的骨子里,转而又融汇到自己的诗歌之中,让这种“骨气”成为自己诗歌的风骨,从而达到“见其人如见其诗,读其诗如见其人”之境。

李白的诗歌充满了强烈的主观色彩,侧重抒写豪迈气概和激昂情怀,很少对客观事物做细致的描绘。喷发式的抒情方式,发想无端,变幻莫测,表现了他对理想的追求和理想难以实现的苦闷,揭露和抨击了朝政的昏暗,表达了他对功名富贵的蔑视和对自由生活的追求。他在《蜀道难》中写道:

噫吁嚱!危乎高哉!蜀道之难,难于上青天!蚕丛及鱼凫,开国何茫然!尔来四万八千岁,不与秦塞通人烟。西当太白有鸟道,可以横绝峨眉巅。地崩山摧壮士死,然后天梯石栈相钩连。上有六龙回日之高标,下有冲波逆折之回川。黄鹤之飞尚不得过,猿猱欲度愁攀援。青泥何盘盘,百步九折萦岩峦。扪参历井仰胁息,以手抚膺坐长叹。

问君西游何时还?畏途巉岩不可攀!但见悲鸟号古木,雄飞雌从绕林间。又闻子规啼夜月,愁空山。蜀道之难,难于上青天,使人听此凋朱颜。连峰去天不盈尺,枯松倒挂倚绝壁。飞湍瀑流争喧豗,砯崖转石万壑雷。其险也若此,嗟尔远道之人胡为乎来哉!

剑阁峥嵘崔嵬,一夫当关,万夫莫开。所守或匪亲,化为狼与豺。朝避猛虎,夕避长蛇,磨牙吮血,杀人如麻。锦城虽云乐,不如早还家。蜀道之难,难于上青天,侧身西望长咨嗟!

本诗最能代表李白的诗歌风格,充分体现了其浪漫主义特色。全诗运用想象、夸张、比喻、暗示、渲染等艺术表现手法,气势宏大,语言雄健奔放、挥洒自如。本诗在时间上由古到今,在空间上由远及近,在情感上由浅入深,表现了由秦入蜀的道路之高、险、奇、难。全篇笔酣墨饱,诗人奔涌跌宕的感情激流,忽翕忽张,起落无常。情极悲愤而作狂放,语极豪纵而又沉着。诗情由悲转乐、转狂放、转愤激、再转狂放、最后结穴于“万古愁”,回应篇首,如大河奔流,有气势亦有曲折,纵横捭阖,力能扛鼎。全篇表达了李白式的悲哀:悲而能壮,哀而不伤,极愤慨而又极豪放。表是在感叹人生易老,里则在感叹怀才不遇。

李白是继陈子昂之后,把唐诗推上高峰的伟大诗人。他的出现,促成了中国古典诗歌第一个黄金时代的到来,他把屈原开启的浪漫主义诗歌传统推上了新的高度。可以说,李白的诗歌是真正意义上从通过展露自身个性特点来凸显自己独特创作风:既飘逸隽秀,又大气磅礴;既明丽剔透,又一气呵成。李白的诗歌是后世独一无二的瑰宝,令后人用尽全力也无法企及。后人便只能在诵读叹赏之余,不觉掩卷叹息;在自叹弗如之余,又不觉深深佩服。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我要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