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理论教育 影视艺术盛宴:蒙太奇的魅力

影视艺术盛宴:蒙太奇的魅力

时间:2023-10-16 理论教育 版权反馈
【摘要】: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后,积极扶持私营电影院继续开业和筹建新的电影放映场地。1960年4月16日,兰州电影制片厂迁入新建厂址段家滩,全厂职工185人。同年6月25日,甘肃省文化局决定撤销兰州电影制片厂。9月10日,中共甘肃省委宣传部批准将甘肃新闻纪录电影制片厂恢复原名兰州电影制片厂。1986年,兰州电影制片厂获得甘肃省广播电视厅颁发的“电视剧制作许可证”,正式开始了电视剧及电视专题片的生产制作。

影视艺术盛宴:蒙太奇的魅力

电影是1889年由爱迪生发明的,进入兰州已是民国了。可以说,电影带给人们的感官刺激与享受是任何其他表演艺术所不能及的,从电影引进的那一刻起,看电影成为人们的一种享受,从惊奇到感叹,从喜欢到痴迷,无论是闭塞落后年代还是火红建设时期,成就了多少人美好回忆的片段和津津乐道的往事。而兰州从看外国电影到看外地制片的电影,再到本地摄制影片,走过了一个漫长而曲折的历程。

据载,民国七年(1918年)秋,甘肃督军署副官武威人韩仰鲁在兰州皖江会馆(今张掖路山字石)旁首次放映英国无声纪录片《欧洲剧烈战争》,督军张广建题赠“大光电影”牌匾,这是兰州最早的电影放映。民国十五年(1926年),国民军第二师在辕门(今中央广场)放映无声纪录片《冯玉祥》,是兰州第一次在露天公映电影。影片内容是冯玉祥为士兵理发、擦澡、发赏金等军营生活片断。这部无声电影的放映,使兰州的观众大开眼界,了解了电影不仅可以拍摄风光景物,还能细致反映真人真事。民国二十年(1931年),甘南卓尼藏民王佐卿与友人合资5000元开设新民百货股份有限公司,除设有百货、医院、餐厅、书店之外,还开设照相馆及电影院。民国二十一年(1932年)9月,新民电影院落成开业,首映上海联华影业公司1932年拍摄的无声故事片《人道》。新民电影院拥有德国蔡司伊康放映机和西门子柴油发电机各一部,放映中以留声机唱片播放音乐,影像清晰,放映质量较好,很受观众赞许。电影院开设在省立民众教育馆内,开业初期分男场(白天)和女场(晚间),开业后引起轰动,观众争看电影成为当时的时髦活动。新民电影院于民国二十四年(1935年)10月停业,但此后兰州影院逐步兴起。抗日战争爆发后,兰州成为大后方,电影院得以迅速发展,相继建立了兰州电影院、西北电影院等,有13座之多。电影放映队也很活跃,新安旅行团国民党军事委员会政治部电影放映第三队等先后来兰州放映抗战影片。据统计,1939年到1945年,兰州放映中外影片368部。民国二十九年(1940年)1月8日,在日本飞机连日轰炸兰州时,中华民国军委政治部电影放映队23队在甘肃省政府门前广场公映《抗战特辑》和抗战故事片《八百壮士》等影片,宣传抗日,鼓舞士气,安定人心。抗日战争胜利后,影院举步维艰,到1949年解放前夕只有兰园等5家影院勉强经营。

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后,积极扶持私营电影院继续开业和筹建新的电影放映场地。1950年到1990年,兰州先后建成10家电影院,其中城关区有解放、友好堂、东方红、段家滩等电影院;14家影剧院中城关区有金城、人民、兰州、黄河、东风、兰园、飞天、八一等影剧院;35家开放礼堂、俱乐部中,城关区有省政府礼堂、铁路工人文化宫,等等,组成了城市放映网。农村有国家办农村电影队,于1951年发端,1979年下放到公社。另外有人民公社办电影队、个体户办电影队、农村电影院等。

1958年6月,文化部电影局在全国电影事业跃进会议上,提出“省有制片厂”的发展计划。8月26日,兰州电影制片厂成立,借用新华社在兰州市一只船的公房作为办公用房。铁军为厂长,先后从中央新闻纪录电影制片厂调来支援建厂的摄影、洗印、剪辑、录音、编辑等业务技术干部15人,开始了新闻、纪录、科教影片的制作。1960年4月16日,兰州电影制片厂迁入新建厂址段家滩,全厂职工185人。当时,整个鱼池口基本都属于兰州电影制片厂的拍摄地,规模之大甚至超过了西安电影制片厂。在制片厂筹建期间,拍摄了甘肃历史上第一部新闻纪录片——《1958(甘肃新闻)第1号》,并在兰州市公映。其后与长春电影制片厂合拍黑白故事片《快马加鞭》、纪录片《英雄渠》(1958年)、科教片《猪浑身是宝》(1960年)、彩色故事片《黄河飞渡》(1959年)等。

1963年2月2日,兰州电影制片厂改为兰州新闻电影摄制站。同年6月25日,甘肃省文化局决定撤销兰州电影制片厂。1958年至1961年,兰州电影制片厂共摄制故事片2部、纪录片61部、科教片8部、新闻片76部。1969年,省革命委员会政治部文化艺术办公室组建了电影摄制组,拍摄了《红日照东江》等新闻纪录片。1971年11月全组移交给兰州电视台(今甘肃省电视台)管理。

1977年3月,中共甘肃省委决定在原兰州电影制片厂保留部分的基础上成立甘肃新闻纪录电影制片厂,省革委会还拨款购置了部分急需的制片设备,整修了厂房和生产车间,并选调、培养了一批创作、技术人员,加强了生产管理干部,逐步完善了制片生产能力。8月24日开拍纪录片《陇原在欢腾》,先后拍摄了《兰州铁路局在前进》《麦积山石窟》《在文明礼貌月活动中》《丝路花雨在西欧》《居安思危》《陇原武警》《大西北奇观》《千里陇原草牧兴》《甘肃在腾飞》《社会保障在改革中前进》《丝路建设新歌》《定城砖的遐想》《西北荟萃》《祁连山下裕固人》等新闻纪录电影片,有的在国内外发行,有的在本省范围内发行,有的在本系统内部发行。这些新闻纪录电影片在宣传甘肃改革开放的进程中起了积极的作用。

1980年10月,文化部确认:省立电影制片厂的生产计划由省制订,以摄制科教片为主,也可拍纪录片和地方戏曲片,有条件的还可以拍摄故事片。自此之后,兰州电影制片厂经过几次调整才逐渐走向正轨。随之,制片厂开拍秦腔戏曲片《三娘教子·杀狗劝妻》。1983年7月开始拍摄恢复建厂后的第一部彩色故事片《经理室的空座位》,并在全国发行。9月10日,中共甘肃省委宣传部批准将甘肃新闻纪录电影制片厂恢复原名兰州电影制片厂。1984年,兰州电影制片厂拍摄了首部电视剧《降职以后》,并在中央电视台播出。次年,又拍摄电视剧《警惕啊!年轻的朋友》,获全国政法系列示范优秀片奖。1986年,兰州电影制片厂获得甘肃省广播电视厅颁发的“电视剧制作许可证”,正式开始了电视剧及电视专题片的生产制作。1977年至1992年,共拍摄各类影片41部,其中故事片5部、纪录片19部、科教片17部。

1994年后,兰州电影制片厂进入探索阶段,当年独立摄制了第一部电视连续剧玫瑰悄悄红》,从此兰州电影制片厂开始了电视剧和电视专题片的创作生产历程。十集电视连续剧《玫瑰悄悄红》的女主人公肖玫是一个大胆泼辣,敢笑敢哭、敢爱敢恨、敢生敢死的改革型青年女性。为了让村里致富,她打破重重封建的陈规陋习,与技术员陈亮一道走村串巷,挨家挨户登门做动员,一点一点筹集资金建玫瑰炼油厂,最终带领村民走向了致富路。该剧先后在甘肃电视台,中央一、二、三台播放,引起了社会广泛的关注,也使苦水玫瑰名扬海内外。

1996年6月,兰州电影制片厂由甘肃省文化厅移交给甘肃省广播电影电视厅管理。2003年以后,胶片电影减少,成本低且快捷的数字电影应运而生,甘肃电影也进入到了一个以数字电影为主的时代,影片数量较之前有所增长。2004年,兰州电影制片厂和甘肃电视台原电视剧制作中心合并,成立甘肃敦煌影视文化中心,但对外保留兰州电影制片厂名称,提出了“低成本、精制作、大主题、高效益”的发展思路,制订了“高起点精心策划、高层次整合人才、高质量组织实施”的操作细则,追求短、平、快的创作生产理念。

鉴于20世纪五六十年代的娱乐条件有限,人们非常喜欢看电影,加上政策的支持,兰州电影起步的几年也是最为辉煌的时期。据原厂党支部书记王延山回忆,那段时期兰州的文艺创作在全国属前列,剧本创作极为丰富。当时拍片统购统销,兰州电影制片厂拍的片子都由中国电影发行放映公司收购并统一发行。拍电影在那个时期从来不是赔本的事情,而是拍一部赚一部的钱。那时全省电影院有93个,影剧院有37家,全省从事电影放映事业的人2700多人,年票房收入近2000万元,每个电影院每天放映十一二场,常常爆满。

但随着电视的出现、兴起与普及,观看影像视频的娱乐方式与渠道拓宽了,对广大观众来说,电影当初独有的优越性与感染力也被分流,这样就给电影业造成了很大的冲击。加上电影制作与反映的周期相对较长,有时一部纪录片第一年拍第二年才能播映,而电视节目往往隔日就可以播放。当电影加快了制作速度,缩短了制作和播放之间的日程时,电视却实现了直播。

20世纪90年代,兰州电影快速地露出了衰弱的迹象。先是港澳台及国外的大片及电视剧等影视片蜂拥而入,枪战、历史、爱情等片子令人眼花缭乱,各种录像厅遍地开花,门庭若市,吸引了大量观众。其后,VCD、超级VCD、DVD等播放器的相继出现,影像出租业务也繁荣起来,看影视更加方便与快捷。尤其是在20世纪90年代末期,音像市场开始活跃,许多民营影视公司也加入到了影视制作行列,电影的独霸地位日渐动摇与衰微。

正是因为电视的冲击加上电影市场的日渐壮大,中国电影发行放映公司逐渐将新闻纪录片剔除在统购之外,故事片的收购也开始按质论价。面对这个冲击,兰州电影制片厂不得不在选题方面转变思路,开始给国有企业、政府单位拍宣传片、拍影像资料等,这也成为兰州电影制片厂解决生存问题的渠道之一。

2003年,兰州电影制片厂斥资600万元、历时三年拍摄的藏、蒙、汉团结统一的历史题材故事片《月圆凉州》在国内外发行并在联合国放映,是第一部在联合国总部放映的中国电影。2001年至2002年,兰州电影制片厂与其他单位联合拍摄了电视连续剧《宅院深深》(20集)、《午夜出击》(20集)等作品。2004年后,兰州电影制片厂把精力更多地放在了电视剧的拍摄上,如投资1000万元拍摄了电视连续剧《老柿子树》(26集)、《多梦的青春》(24集)、《铁血燃情》(22集),“365短剧”《女贼》《轮椅》《画缘》《真爱无言》等。

2007年初,兰州电影制片厂按照国家“西新工程”要求,装修了录音车间,购置了140万元的编、录设备,译制了影片《英雄》《功夫》《狼袭草原》《卧虎藏龙》《无敌小子霍元甲》《墨脱草原》《张思德》等,并计划每年完成30部电影故事片的译制目标。其后还生产了电视电影《失踪的女神》和数字电影《向我看齐》《谁是卧底》《阳光灿烂》《酸杏子》等。

作为甘肃省唯一的国有电影制片机构,兰州电影制片厂自建厂以来创作生产、摄制出品故事片达40部285本,纪录影片85部200本,科教片62部110本,资料影片1部17本,电视剧62部390集,电视专题片27部40集,新闻片76部76本。其中故事片《歪打正着》《夺虎连环计》《月圆凉州》《康家大院的新媳妇》《太平使命》《红流》《陇上英烈张一悟》,科教片《柽柳》《沙漠化的治理》,电视剧《走进香巴拉》《玫瑰悄悄红》《使命》《望子成龙》《午夜出击》《老柿子树》《射天狼》等荣获中国电影“华表”“百花”“金鸡”“飞天”“金鹰”“骏马”等奖项。

除兰州电影制片厂的累累硕果外,中央新闻纪录电影制片厂驻甘肃记者站拍摄了《黄河印石艺术》等纪录片,甘肃省文化局电影摄制组在1969年至1970年共拍摄10部影片,甘肃科技情报研究所拍摄了《风雪流》等科教片,中共兰州市委财贸部拍摄了彩色艺术纪录片《生活的彩虹》等。国外制片厂来兰州拍片的有:1957年中苏合拍《阿拉木图——兰州》,1958年中德合拍《中德友谊》,1985年9月英国广播公司拍摄《土与水》,1985年10月法国梅罗迪电影制片公司拍摄《旅行者》,1988年日本东宝映像株式会社《漫漫旅途上的相会》。

在兰州电影发展的历程中,有很多默默奉献的前辈,也有意气风发的后起之秀,在他们的努力下,兰州乃至甘肃电影才能走向全国,被更多的观众熟知。

程士荣(1926年—2005年),笔名顾昔、史溶,陕西高陵人。历任甘肃话剧团副团长、团长,兰州电影制片厂副厂长,甘肃省文化厅副厅长,甘肃省文联副主席、主席、党组书记,甘肃省戏剧家协会主席,一级编剧。民国三十五年(1946年)开始发表作品。1960年加入中国作家协会。著有已公映的歌剧剧本《小两口》《破奸案》,话剧剧本《周有才》《雪山风云》,合作电影文学剧本《红河激浪》《黄河飞渡》《西安事变》《红色医生》等。话剧剧本《西安事变》获庆祝建国30周年剧本一等奖。2001年,程士荣获中国剧协颁发的代表终身成就的最高荣誉“金狮奖”。

武玉笑,民国十八年(1929年)生,陕西佳县人。民国二十八年(1939年)参加八路军,历任话剧团宣传干事、副团长、导演,甘肃省文联副主席,甘肃省作协主席,中国作协第四届理事及第五、六、七届名誉委员。1956年开始发表作品。1964年加入中国作家协会。文学创作一级。著有剧本集《武玉笑剧作选》《一个快乐的苦命人》《艾克拜尔和莎丽娅》等。曾获全国话剧汇演剧本创作二等奖、导演一等奖,文化部优秀剧作奖,文化部、中央民委、中国剧协剧本创作银奖,第四届中国艺术节甘肃征集剧本特等奖,中国戏剧文学学会文学剧本金奖。

姚运焕,民国二十二年(1933年)生,甘肃省兰州市人。1956年毕业于中国作家协会文学讲习所。1950年参加工作,历任甘肃省文艺工作团演奏员,甘肃省话剧团创作员、副团长、团长、党支部书记,一级编剧。甘肃省剧协副主席、文联副主席。1951年开始发表作品。1960年加入中国作家协会。主要话剧作品有《黑雾》《我们只有一个地球》(后改名为《极光》)、《马背菩提》等。创作有《教育新篇》《黄河飞渡》《祁连风云》《油海凯歌》等一批优秀剧作,向全国展示了甘肃人的精神风貌和社会变化,使人们更多地了解甘肃,认识甘肃。作品《西安事变》获文化部编剧一等奖,《在康布尔草原上》获文化部编剧二等奖,《极光》获中宣部“五个一”工程奖,《马背菩提》获第五届中国艺术节文化部优秀剧本奖,《黑雾》获中国西北话剧节剧本一等奖。独立创作的《艾黎与何克》获第十届电视剧“飞天奖”二等奖。姚运焕获甘肃省委省政府颁发“文艺终身成就奖”。

王守义,民国二十九年(1940年)生,笔名陇山,甘肃陇西人。1968年毕业于西北师范大学中文系。甘肃省影协副主席。著有电影文学剧本《淘金王》《黄金大盗》《血灯》《驼路神卦女》,电视连续剧剧本《黄沙下面是沃土》(20集)、《张大千在敦煌》(20集)、《皇甫谧传奇》(20集)等。王守义曾获1990—1991年度全国优秀报告文学奖,全国建国40周年优秀电影剧本奖,全国第七届“五个一”工程奖。1985年,《淘金王》被文化部评为18部好影片之一,获上影优秀故事片奖。中共甘肃省委、省政府授予王守义甘肃省优秀专家、甘肃省有突出贡献的“电影艺术家”称号及“甘肃省文艺终身成就奖”。

李茂林,民国三十四年(1945年)生,陕西子长人,兰州军区创作室一级文学创作员,享受国务院特殊津贴,创作者电影剧本《路漫漫》《祁连山的回声》《三八线上的女兵》《到中国西部的西部》,电视剧《8·15的汾州》《这不仅仅是回忆》《解放海南岛》(20集)、《1936决战山城堡》等。李茂林获“甘肃省有突出贡献电影艺术家”称号。

苏廷石,民国三十一年(1942年)出生于北京,长于甘肃,甘肃省话剧院演员,国家一级演员,在《杨虎城将军》《关东英豪》等电视剧中扮演了大军阀张作霖。代表作品有《康熙王朝》《大秦腔》《老屋》《燕子李三》《追梦》《总督张之洞》《老有所依》等。

陈逸恒,1954年出生于北京,长于甘肃,影视演员。他饰演的主要角色有《绝对权力》中的钱初成、《忠诚卫士》中的陈省长、《国家公诉》中的王长恭、《我主沉浮》中的赵安邦、《姨妈的后现代生活》中姨妈的前夫。

罗海琼,1973年出生于甘肃兰州,影视演员。参演的主要作品有《大宋提刑官》《末路天堂》《好想好想谈恋爱》等。2007年参演电影《集结号》,2008年参演电影《非诚勿扰》,2011年参演电影《鸿门宴》。

孙茜,1986年12月生,甘肃兰州人,中国传媒大学毕业,北京人民艺术剧院青年演员。2011年在《甄嬛传》中饰演“崔槿汐”一角而被广大观众所熟知。参演的主要电视剧有《逆水寒》《马鸣风萧萧》《爱在战火中》《雾柳镇》《尖刀》《金婚风雨情》《长白山下我的家》等。2013年,凭借《长白山下我的家》夺得第五届“新农村电视艺术节最佳女主角”金牛奖。

兰州电影制片厂诞生于1958年,它制作的影视作品一开始就与中国当代社会发展紧密联系了起来,并深深地烙上了时代的印痕。同时期兰州电影制品厂拍摄制作的影视作品《快马加鞭》《黄河飞渡》就反映了那个特定时代的风貌。

故事片《快马加鞭》,导演朱文顺,主演吴毅、李启元、田野、高平、洪涛、程小丽,兰州电影制片厂与长春电影制片厂联合出品,1959年发行上映。影片主要展现了兰州化工厂提前完成建厂工程并投入生产的故事。其插曲《一天就等于二十年》也表现出了当时的社会特点与风貌,歌词是这样的:

快马加鞭,飞跃向前,

一天就等于二十年。

故事片《快马加鞭》

胜利的捷报日夜传,

惊人的奇迹日夜出现,嘿……(www.xing528.com)

我们的声音,震撼全世界,

我们的事业,光辉灿烂。

前进,前进,向着共产主义,

快马加鞭,快马加鞭,快马加鞭!

彩色故事片《黄河飞渡》,编剧程世荣、姚运焕、汪钺,导演刘国权,兰州电影制片厂、长春电影制片厂联合出品,1959年上映。影片讲述了转业干部魏民和青年农民丁俊才在县委书记的支持下,在鸟飞不过、人无立足之地的峭壁上挖出了一条渠道,引黄河水浇灌农田,工程终于胜利完工。影片反映了当时大环境与人们抱着“跑步进入共产主义”的美好愿望。

彩色故事片《黄河飞渡》海报

《红河激浪》电影文学剧本是当时甘肃省话剧团团长、作家刘万仁与程士荣、吴乙三人合写的,是以庆阳老区老红军赵铁娃及其战友的亲身经历和回忆为素材的一部影片。1960年,《红河激浪》文学剧本修改后由甘肃人民出版社正式出版,新华书店公开发行。1962年,这部电影在原西北革命根据地老同志的支持下,由北京电影制片厂拍摄完成。导演魏荣,主要演员有李明杰、杨建业、邱淑贞、鲁非、李景波等。影片中的许多外景镜头都是在庆阳老区的黄土高原和子午岭山区拍摄的。庆阳一中和师范学校的学生都扮演了部分群众,参加了拍摄。该片反映的是遵义会议以后,活跃在陇东地区的一支中共领导下的游击队,发动群众开展武装斗争,粉碎敌人的“围剿”,建立革命根据地的故事。片中塑造了赤胆忠心、英勇善战的游击队队长张铁娃的形象。由于该影片主题鲜明,地方特色突出,故事情节曲折动人,被誉为是一部对人民和后代进行革命传统教育的好教材和优秀影片。1963年1月发了公告,然而影片只在首都试放了几场,便被定为“大毒草”而遭到批判。1979年元旦期间,《红河激浪》在全国范围恢复上映。

甘肃在中国新民主主义革命时期担任了重要角色,甘肃特支在兰州的诞生,陕甘宁边区的重要组成部分的陇东,红军的二万五千里长征,红西路军悲壮的西征,等等,都成为兰州电影制片厂摄制电影作品的重要内容,激励着广大观众缅怀先烈、奋发向上的激情与信念。

故事片《红流》,导演孙清国,主演许亚军、何晴、李树生。兰州电影制片厂摄制于1996年。影片讲述了红西路军奉中央军委和红军总司令部的命令,向河西走廊挺进,打通向苏联的国际通道,虽经过了半年的浴血奋战,但终因寡不敌众,兵败祁连山的可歌可泣的故事。

故事片《陇上英烈张一悟》,导演蔡平生,主演康爱石、肖红、申英、杜林宏。2001年,中共兰州市委党史办公室主创、投资、主拍,与中共榆中县委党史办公室、兰州电影制片厂联合摄制。该片是一部党史题材的纪实性电视电影,剧情真实,人物鲜活,故事生动,具有很强的思想性、艺术性和观赏性,有一定的意义。该剧取材于甘肃最早的共产党员、甘肃第一个中国共产党组织的创建者和领导者张一悟在极其艰苦的环境中进行革命活动的动人故事。该剧通过张一悟为党为人民历尽艰难、忘我奋斗一生的革命活动,真实地再现了中国共产党领导兰州、甘肃人民开展反帝反封建和争取人民解放曲折而光辉的历程。

故事片《血色宣言》是从剧本创作到主创乃至演员,是完全纯粹的“甘肃阵容”的红色影片。导演兼摄影崔潇,主演刘跃军、罗妞、肖利斌、刘宁。甘肃省广播电影电视总台、兰州电影制片厂等单位联合摄制,2014年发行上映。影片讲述了《共产党宣言》一书到甘肃及甘肃第一个党的地方组织——中共甘肃特别支部建立的故事。全片围绕甘肃第一个共产党员张一悟等同志为保护《共产党宣言》和壮大党的组织而遭到国民党右派的严厉查禁与迫害的情节展开,生动展现了张一悟、宣侠父、钱崝泉、胡廷珍、王孝锡等一大批早期甘肃共产党员智勇双全、舍己为党,不怕流血牺牲的崇高品格和大无畏革命精神。

除了革命题材,兰州电影制片厂在改革开放后创作题材进一步拓展,反映新人新事、英雄模范、爱情等题材,对观众进行教育、引导与启迪。故事片《血的忏悔》是一部反映铁路交通安全题材的车难片,对人们进行安全教育。故事片《被吞噬的女子》,通过一位青年知识分子到边远沙漠地区进行科学考察中,与当地封建愚昧势力做斗争的故事,揭示了要治沙先治人的道理。故事片《甘泉》则把目光投向了西部干旱地区“母亲水窖工程”。科教片《柽柳》主要反映柽柳在防治土地沙漠化、盐碱化、水土流失等方面的强大生命力及种植柽柳的多重效益。故事片《同学》讲述了80后国防大学生的学习、生活和感情故事。大学生的心理健康和就业难等具有现实意义的问题,也在影片中有所表现。故事片《裱画师》通过不同人物面对中国传统文化的传承与保护、中外文化的差异中所表现的不同立场,旨在表现中国传统文化的回归和中外文化的融合。

故事片《裱画师》剧照

故事片《被吞噬的女子》剧照

故事片《太平使命》剧照

此外,宣传英雄模范人物、弘扬时代主旋律也是影片反映的主要内容之一。彩色立体声故事片《太平使命》,着力塑造在西部大开发的时代背景下一个普通共产党员的光辉形象,融思想性、艺术性和观赏性为一体,是一部宣传西部大开发、反映农村生活的优秀故事片。故事片《向我看齐》(数字电影),讲述了沟岔乡党委书记李海生在构建和谐社会的过程中,处处做表率,大胆喊出了“向我看齐”,并要求乡村领导也要树立亲民、为民、群众利益无小事的执政理念。在他的努力下,沟岔乡最终呈现出一派和谐气氛。

故事片《月圆凉州》是反映民族团结的一部力作。导演王星军,编剧李本深,摄影格日图,作曲曹·道尔基,主演王星军、才老、阿斯茹、游凌姝、阿云嘎。兰州电影制片厂出品,2005年发行上映。影片反映了1247年关于西藏纳入中国版图完成祖国和平统一的真实历史故事片。13世纪初,蒙古汗国西凉王阔端奉父王之命率大军挺进吐蕃,在雪山下想起十多年前战争给吐蕃带来的灾难和被藏族姑娘卓玛救助的往事,他毅然决定抗旨撤兵。为了和平,阔端忍辱负重,放弃汗位,以汗国名义颁发诏书,亲派助手多达那布将军为金子使者和女儿萨日朗一起前去邀请西藏高僧萨班来凉州会谈。吐蕃高僧接受了邀请,并说服众僧族人,毅然率侄儿八思巴和那多吉等僧人赴凉州与阔端举行了举世瞩目的“凉州会盟”。从此使西藏纳入了中国版图,实现了民族之间的世代团结和睦。

故事片《月圆凉州》

近年来,兰州电影制片厂青年编剧、导演王旻极崭露头角,由他编剧、导演创制的电影作品如《外面的世界》《桂嫂》《蝶舞青山》《常胜班》《村学的冬天》等接连公映,受到观众喜爱,并在省内和全国获奖。

故事片《蝶舞青山》海报

故事片《村学的冬天》剧照

王旻极的影视作品从多侧面、多视角反映了历史合乎潮流的前行、时代符合民意的变迁及其对于人们精神世界的解放、追求、开拓、提升。《外面的世界》透过农民走向外面的世界,历史性地寻求自己新的生存方式;《桂嫂》呈现了城市一角不同身份、不同际遇的众人伸出援手,帮助一个进城看病的农民的画面;《蝶舞青山》反映了新一代农村女青年带头落实计划生育政策,又带头致富为山乡带来的新气象;《常胜班》《村学的冬天》表现了城市、农村老中青有志者在百废俱兴的时代氛围里致力教育、文化事业复苏发展的感人行动。这些都艺术地再现了生活的真实,彰显了创作者可贵的社会责任感,弘扬了社会正能量,引导了积极向上的文化意识。

除了兰州电影制片厂,其他几家国营的影视制作单位也为我们奉上了许多优秀的影视作品。兰州广播电视传播中心拍摄的电视剧有《兰州空战》《牛肉面的故事》等;制作的纪录片有《羊皮筏子的记忆》《黄河古镇——青城》《家乡是一碗面》《车站丙班》《“花儿王”朱仲禄》《西部迭行》《中山桥的言说》《窑洞人家过大年》等;电影有《兰州1949》《儿娃子》等,对兰州的风土人情及历史等题材进行了挖掘与演绎,对地方文化起到了很好的宣传作用。

被称为“兰州本土大片”的故事片——《兰州1949》,是新中国成立以来第一次摄制的以兰州为名的电影故事片,是展示兰州地下党和进步人士的电影。摄制于2009年,导演夏咏,主演张光北、苗亮。该片以兰州解放为背景,讲述解放大军兵临城下之际,兰州市内的各阶层人员在国民党白色恐怖之下,营救为获取敌人城防情报而受伤的地下党人员,并转送情报,与敌人周旋的故事。故事情节十分曲折、感人。虽然不像一些大片制作得那样精良,细节上缺少精雕细琢,布景上过于简陋,没有表现出兰州城“金城汤池”的雄姿与概貌,但它用独特的视角和敏锐的触觉,还原了历史上那一段黎明前的黑暗,全景式地展现一座被“白色恐怖”笼罩的城池,是与非,善与恶一目了然却又引人深思。

电影《兰州1949》剧照

纪录片《兰州牛肉面》是第一次以“兰州”冠名走进央视黄金收视档、面向全国播出的首部高清电视纪录片,第一次在镜头中表现了生活在兰州,以及旅居欧洲,客居北京、上海、深圳的兰州人与牛肉面的故事,记录下他们浓浓的家乡情怀,展示了一碗面所代表的浓厚的地域文化特色。

兰州军区政治部电视艺术中心拍摄的电影《中尉》,曾在央视六套首播;电视剧作《绿色昆仑》《大漠深处》等先后获得过“五个一工程奖”“金鹰奖”“飞天奖”。甘肃音像出版社先后出版了1000多种音像制品,其中尤以极具西北地方特色的秦腔、丝路文化特色的戏剧、花儿等拳头产品著称,其中秦腔和花儿等产品已成为其品牌产品。甘肃民族语译制中心已成功译制藏语、蒙语电影故事片110余部,电影科教片40多部、纪录片2部。2013年译制完成甘肃省首部蒙古语电影《河曲马》;2015年10月完成超级传奇动作巨制电影《天降雄狮》的哈萨克语译制,使之成为首部哈萨克语电影,以满足少数民族地区群众对广播影视剧的需求。

20世纪70年代末,随着我国故事片产量的提高和对外国影片引进数量的增加,电影录音剪辑也有了迅猛发展,进入繁荣期。仅在20世纪80年代,甘肃人民广播电台就有400部电影录音剪辑在广播中循环播出,听电影成为那时候的一种享受。其中,兰州电影制片厂的作品《红河激浪》《淘金王》《红流》《太平使命》《望子成龙》《月圆凉州》等,经过甘肃人民广播电台文艺部的编辑们的精心制作后转化为广播节目,通过电波播送出去,让更多的人了解了兰州电影的风采。

进入新时期,兰州乃至甘肃影视产业蓬勃发展,一些民营影视制作公司纷纷成立,在城关区有甘肃黄土地影视制作中心、甘肃风行影视文化有限公司、甘肃艺方水土影视发展有限公司、甘肃时代影视制作公司、兰州天地影联文化传播有限公司、中元影视制作有限公司、甘肃宇星影视文化有限公司、甘肃远方影视文化有限公司、甘肃伎乐天文化传播有限公司等众多的影视公司。到2014年,全省各类影视制作公司达100多家,电影产量逐年递增,从年产一两部到年产七八部,并且有50%以上的影片在央视电影频道播出。其中,像甘肃风行影视文化有限公司拍摄的故事片《甘南情歌》先后荣获第14届中国电影百合奖优秀故事片一等奖、第15届中国人口文化奖电影类二等奖。《甘南情歌》讲述了20世纪60年代一位来自杭州的医科大学毕业生万鹏克服南国都市与僻远藏乡、理想与现实之间的巨大反差,历经生活磨炼、文化碰撞后最终扎根草原,并同时收获了爱情和事业的故事。至2015年10月,该片已被甘肃民族语译制中心译制为安多藏语、藏语拉萨语、藏语康巴语、蒙古语、朝鲜语、彝语、哈尼语等语言,成为甘肃省本土电影译制语种最多的一部,少数民族观众人数也有了新的突破。

电影《甘南情歌》剧照

20世纪末,由于各种传媒及影视播放手段的拓宽与发展,电影业呈现出一派萧条景象。在沉寂了一段时间后,随着人们生活水平的提高,文化生活的需求和期望也随之提高,电影以其无可替代的画质声响效果越来越受到人们尤其是年轻人的青睐,东方红、太平洋鑫都、太平洋雁滩、太平洋华联、火车头、天亿、97格林、华影黄河、华影飞天、星美、万达等一些“高大上”的影城先后建成并投入运营,电影业的生机又逐渐恢复了起来,前景与市场看好。兰州电影制片厂如何从剧本、导演、拍摄、演员、发行等环节实现商业化运作,通过多方举措,从而拍出更多思想精深、艺术精湛、制作上乘的作品,走向全国甚至世界,这是每个热爱电影的兰州及甘肃人热切期待的。

2014年9月24日至27日,兰州举办了第23届中国金鸡百花电影节,《一代宗师》拿下最佳影片奖,赵薇获得最佳导演奖,黄晓明凭借《中国合伙人》获得“百花奖”最佳男主角,章子怡则以《一代宗师》中“宫二”一角获得最佳女主角。在观众的欢呼声中,赵薇、黄晓明、章子怡、王家卫、邓超、俞白眉等诸多大腕在红毯上走过,为影迷们近距离接触明星提供了一次绝佳的机会。这算是对兰州电影的一次激励与启迪吧。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我要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