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理论教育 郑州荥泽兴运乐趣与挑战

郑州荥泽兴运乐趣与挑战

时间:2023-07-18 理论教育 版权反馈
【摘要】:北宋视汴河为国之命脉,漕运四方粮食至汴梁,荥阳人称为运粮河。

郑州荥泽兴运乐趣与挑战

Section Two Water Transport of Yingze——Zhengzhou

郑州是河南省省会,地处中华腹地,十三朝古都洛阳和七朝古都开封之间,历史上曾五次为都,八代为州,是中国八大古都之一,也是世界历史都市联盟成员城市。5000年前,人文始祖轩辕黄帝在此出生、创业和建都。3600年前,成为我国商代早期和中期都城,是商文明的发源地。

郑州文物资源众多,拥有包括商城遗址、裴李岗遗址、北宋皇陵、轩辕黄帝故里、杜甫故里、潘安故里在内的遗址遗迹达10000余处,世界文化遗产1处,国家级重点文物保护单位共38处43项,省级重点文物保护单位128处,市级重点文物保护单位269处,文物数量和规模居中国城市前列。

大运河在郑州段有100多公里,它不仅是水上漕运的关键路段,而且是对外贸易的通道,是泄洪的水道,是灌溉之脉。在运河两侧有大量古城址、古文化遗址、古代作坊区、码头、船闸、堤坝、桥梁及仓窑等。这段运河在历史上长时间发挥着许多重要的作用。

鸿沟与黄河交汇处的荥阳,因位于荥泽西岸、荥水之阳而得名,位于郑州西十五公里处,是河南省距省会最近的县级市。荥阳东有鸿沟通淮泗,北依邙山临黄河,南面遥望嵩岳,西过虎牢关接洛阳,地势险要,为南北之绾毂、东西之要道。荥阳在历史上是水运枢纽,粮储中心,大禹于荥泽分大河为阴沟,引注东南。魏惠王开鸿沟,在荥阳北开口(荥口),引黄河水经圃田入大梁。秦始皇疏鸿沟以通淮、泗,漕运淮河南北粮食至荥阳敖仓。隋炀帝大规模修治洛、黄、汴河,称通济渠,沟通南北,连接东西,是当时的水运枢纽。唐代输天下之粮于武牢仓、河阴仓,再运至长安。北宋视汴河为国之命脉,漕运四方粮食至汴梁,荥阳人称为运粮河。当时,荥阳经济发达,市场繁荣。位于郑州市惠济区古荥镇的荥阳故城是大运河文化走廊上诸多明珠中的一颗。

通济渠索须河段为现状河道,西自丰硕桥,东至祥云寺村与贾鲁河交汇处,长约16公里,呈西东走向,部分河段河面宽达40余米,河堤基宽20余米、顶宽近7米,河床宽200~300米不等。该段运河始于战国时期开凿的鸿沟水系,后为隋唐大运河沿用,习称汴渠、汴河,是隋唐大运河通济渠的重要组成部分,特别是“汴口”引黄河水,对通济渠的顺畅运行起到了至关重要的作用。

通济渠惠济桥段经考古调查和局部试掘,确认埋藏于地下的河床、河堤遗迹基本保存完整。现已探明的河道北起东孙庄村东侧黄河南岸大堤处,南至索须河段丰硕桥处,全长约4公里。除惠济桥处尚保留一段河道外,其余部分均已埋于地下。考古勘探显示,地下埋藏部分运河故道宽150~220米,两侧断续保留有河堤,经勘探河堤顶宽4~6米,底宽8~12米。

一、隋唐大运河荥阳——郑州遗址

洛口仓遗址

通济渠惠济桥遗址标牌(图)

二、隋唐大运河郑州段名胜

索须河运河遗址

荥阳故城遗址

郑州文庙

商城遗址

轩辕黄帝故里

裴李岗遗址(图)

运河名城荥阳——郑州采风

◇走进中原康百万庄园

在河南省巩义市康店镇,有一座十七、十八世纪华北封建堡垒建筑的代表,它就是被誉为全国三大庄园之一的康百万庄园。康百万庄园又名河洛康家,庄园背依邙山,面临洛水,因而有“金龟探水”的美称。它与山西晋中乔家大院、河南安阳马氏庄园并称“中原三大官宅”,被誉为豫商精神家园,中原古建典范。

考察组前往河南康百万庄园,走进这个曾经依靠运河水而富甲一方的庄园,揭开跨越了明、清和民国三个时期,兴旺发达计十二代400余年的康氏家族的神秘面纱

◇一段康家兴衰的历史往事

“康百万庄园是康氏家族先祖第六代传人康绍敬建造的府邸。‘康百万’是明清以来对康应魁家族的统称,因慈禧太后的册封而名扬天下。”行走隋唐大运河考察组领队张秉政教授曾考察过江南、山西、云南等省大院及古民居,对地处中原的康百万庄园有着浓厚的兴趣,经过他的介绍,队员们加深了了解。

明朝初期洪武年间,康家先祖在巩县(今巩义)康店镇洛河边安家。为解决温饱,康家先祖在洛河岸边开了一个小饭馆。寒来暑往,小店逐渐成为河洛一带知名的客栈。后来,客栈所在地被称为“康家店”。

康家庄园分布图

到了康氏家族先祖第六代传人康绍敬时期,康家有人在地方水陆交通、盐业税务等方面担任要职。

“本来康家大院就是开一些小客栈,到后来生意越做越大,便利用洛水做起了水上生意。”在张秉政教授看来,康家生意的不断壮大,与康家的生意头脑、经营理念是分不开的,也是和当时的天时、地利、人和密切相关。

到了清朝时期,康氏家族在清廷镇压白莲教之际,通过各种手段取得了长达十年与布匹有关的军需品订单,在这之前康家还垄断了陕西的布市。同时,康氏家族又靠造船业发财,靠土地致富,人称“百万富翁”。

经过康家几代人的不断努力,小小的“康家店”变成了一座占地240余亩、包含19部分的庞大庄园。它靠山筑窑洞,临街建楼房,濒河设码头,集农、官、商于一体,有33个庭院、53座楼房、73孔窑洞及房舍1300多间,庭院建筑为豫西地区典型的两进式四合院,兼具园林艺术和宫廷艺术特色。繁盛时期,庄园内的砖厂、木材厂、造船厂人来人往,康家主人足不出户便可满足一切生活所需。

清朝时期,康家已经富甲一方,方圆几十里都是康家的田地。随着家族财富的积累,康家在原有庄园的基础上进行扩建,将房舍增加到了山顶,从而构成了这个具有中世纪风格的城堡

在康百万庄园,现在还流传着慈禧太后与康百万庄园的故事。根据史料记载,晚清时期的1900年,八国联军入侵北京,慈禧太后携带光绪皇帝于次年逃离北京前往西安,后又返京,路过巩义康店镇时,被称为“豫商第一人”的康家掌柜“康鸿猷”雪中送炭,向清政府捐资100万银两。

慈禧太后一句“没成想,这山沟里还有百万之家”被广为流传,并赐其为“康百万”的封号。“康百万”便成了这个庄园的主人和“康氏家族”的统称,康家的庄园便也成了康百万庄园。

俗语说“富不过三代”,而康百万家族从第六代康绍敬至第十八代康廷兰,繁荣兴盛400余年。那么康家一直兴盛不衰的原因又是什么呢?张秉政教授给出了答案:“他们运用手中的财富,凭借运河(洛水)舟楫之便,搞航运贸易,经营盐业、木材、粮食、棉花、丝绸、钱庄、药材等,可谓是一个庞大的商业帝国。”

由于清末各种战乱加上连年的灾荒,康百万家族不再有先前的鼎盛,又因捐出去百万两白银,加上动荡的社会环境自然而然地波及家族,康家开始走下坡路。随着铁路的修建,水上航运失去了固有的优势,康氏家族的运输业彻底陷入衰败之中。

同时康家子弟开始挥霍,不思创业、坐吃山空,伤到了康家的筋骨,民国初年,康家开始由盛转衰,400多年的繁荣与兴盛走向了尽头。

◇一座独特的建筑艺术宝库

康百万庄园庭院建筑基本属于豫西地区典型的两进式四合院,也具有园林、官府的一些特点,各类砖雕木雕石雕华丽典雅,造型优美,是华北地区黄土高原堡垒式建筑的代表。既保留了黄土高原民居和北方四合院的形式,又吸收了官府、园林和军事堡垒建筑的特点。

走进庄园,门口巨石上“豫商家园”四个大字仿佛在提示人们:这里,曾经有豫商冠绝全国的辉煌。大门呈牌坊的样式,中间有块牌匾上书“河洛康家”。康百万庄园庞大的建筑群仅有一个入口。没有知情认路人带领,陌生人极难找到出口,庄园中的路弯弯曲曲宛如迷宫

与绝大部分有钱人家所建的房屋不同,康家庄的建筑风格别具风采。庄园的大门入口可以与古代的城门媲美,入口两侧均有主墙相依。门里还有一个仿照北京长城的瞭望台而建的居高临下的观景台。进入门里,拾级而上便来到观景台。

庄园的中心区轮廓全貌保留得近乎完好,书房厨房、画室等位列其中。康家是个大家族,厨房特别大,能解决众多人口的吃饭问题。书房挨着厨房,热闹嘈杂的厨房和安详宁静的书房互不相扰。

康百万庄园还是一座雕刻艺术的宝库,砖雕、石雕、木雕都有极高的水准。建筑物上自房顶屋瓦,下至门窗廊柱,都有雕刻饰件。艺术表现上则采用了透雕、浮雕、圆雕等不同工艺手法,设计新颖,工艺精湛,风格各异。

走过不同的大小门时,会看到门枕石和柱础上的石刻浮雕,咫尺之间,人物、动物活灵活现,生动传神;碑楼上精美的砖雕图案栩栩如生;屋檐下龙飞凤舞的木雕图案格调雅秀,显示出古代工匠的非凡才智和精湛技艺。

“庄园里还保存有碑刻、牌匾、家具、古玩、书画、器皿、衣帽等历史文物三千余件,对于研究明清文化、民间风俗、古代建筑等都具有极高的价值。”园内的工作人员向考察组解释说。

位于康百万庄园主宅区的三院有一组门枕石,是康百万庄园石雕艺术的代表作品。“这对门枕石选用整块青石,上下分三层雕刻而成,构图新颖,雕工精湛,人物、动物形象生动逼真、情景交融、栩栩如生。”工作人员引以为豪地说。它以其精细的雕刻工艺和深刻的文化内涵被定为国家一级文物,并且还是我国一级石刻的定级标准,堪称国宝

康百万庄园砖雕

在庄园栈房区前面的牌坊,是约100年前康家向清朝皇帝请旨修建的贞节牌坊,石墩、石柱、石匾,各部位均精雕着“二十四孝图”、“渔樵耕读”、龙凤、珍禽异兽等图案。“康百万庄园牌坊原来靠近伊洛河大堤,如今已经深陷在地下,只留上半部分在地上,这个牌坊上面清晰地记录着康氏家族的荣耀。”张秉政教授说。

康家还保存下来一张精美的顶子床。它是用金丝楠木雕刻,由10个能工巧匠耗工1700多个工时,做了将近5年时间才做成。它采用透雕、镂空雕的雕刻手法,床柱的雕刻都是竹节型的,象征竹报平安,节节高。这张床的另外一个精妙之处,是可以自由拆卸。它由37个部分组成,通体没有用一颗钉子,完全是铆上去的,相当于现在的组合家具。这张床可以说是木雕的杰出代表。

◇一块匾额与康家的发家史

“留有余,不尽之巧以还造化;留有余,不尽之禄以还朝廷;留有余,不尽之财以还百姓;留有余,不尽之福以还子孙……”

现存于康百万庄园的这块“留余匾”,为中华名匾之一,它被称为康百万庄园文化的象征、镇园之宝。匾上记载的“留余”思想,不仅是当时康家的传家之训,更是不少人认同的处世准则

“留余匾”长1.65米,宽0.75米,是用黄杨木雕刻而成的,原悬挂于康百万庄园主宅一座院子里的主客厅内。现悬挂于康百万庄园主宅区一处院厅内,是康家教育子弟的家训匾,也是儒家“财不可露尽,势不可使尽”的中庸思想的集中体现。

“留余”匾造型独特,形似一面展开的上凹下凸型旗帜。上凹意为:上留余于天,对得起朝廷;下凸意为:下留余于地,对得起百姓与子孙。

康百万庄园保护所所长李春晓在其关于康百万庄园的作品中介绍说,此匾是清同治年间,康百万家族第十五代庄园主康坦园用来训示家中子弟的家训匾。

匾中书法洒脱奔放,“留余”二字,以篆书写就,稳健遒劲,正文通篇行书。其内容为同治年间翰林牛瑄所题。

千百年来,“留余”的思想影响了很多人。明朝隐士高景逸说过:“遇事让人一步,自然有周转的余地;遇到财物放宽一分,自然就有其中的乐趣。”坦园老伯把“留余”二字题于匾额,挂在堂上,就是采用留耕道人的《四留铭》来告诫他的后代子孙。

诺贝尔文学奖获得者莫言也有自己的看法。他曾讲过,世界上的事情,最忌讳的就是个十全十美,你看那天上的月亮,一旦圆满了,马上就要亏欠;树上的果子,一旦熟透了,马上就要坠落。凡事总要稍留欠缺,才能持恒。

“一个商人做人有道,生意也自然会兴旺盛隆,这里面‘留余’的思想非常重要。它是否也蕴含着‘全面、协调、可持续’之意,是道与术的统一、知与行的统一,凝聚着深刻的思想智慧。可以说对如今的国人为人处世,经商入仕都有一定的借鉴作用。”静静地看着这块牌匾,张秉政教授沉思良久。

“留余”的牌匾高挂门上

探源“河洛交汇处”的运河文化

从古至今,黄河水一直泛滥,并多次夺淮,每次黄河决堤,都给华夏儿女带来了不同程度的灾难。黄河也几次与其他支流交汇。交汇之地,物产丰富,商铺云集,促进了一些城市的繁荣与发展。

考察组来到了河南黄河与洛水的交汇处,体会河洛水的莽莽苍苍,感受神堤控导工程的独特魅力。考察组一行还来到了洛口仓遗址,并探寻古荥之地索须河与惠济桥遗址,体会大运河对中原地区政治、经济发展带来的变化。

◇黄河与洛水交汇处探源

河洛文化是产生在河洛地区的一个地域性文化,是中原文化的核心,是中华民族文化的源泉,是中国传统文化的精萃。

“河洛”的“河”指黄河,“洛”指洛河,又称洛水。河洛就地域而言,谓黄河、洛河交汇处的内外夹角地带。近代学者将人类在河洛这一地域创造的物质文明、政治文明和精神文明称之为河洛文化。

河图、洛书是古代人类在自然斗争和寻求自身生存的劳动中,对实践经验做出的总结,是古代先民智慧的结晶。直到后来“龙马负图、神龟贡书”被伏羲发现,远古先进的文明成果才得以传承。相传,武王伐纣确定了天下之中为洛阳,中国历来特别注重中土、中原。黄河被誉为“百水之首”。

因而河洛地区在历史上具有极其重要的地位,吸引着历代文人墨客、社会贤达、中外名人到此怀古凭吊、赋诗作词,留下了大量的赋作和诗篇、形成了极其丰富的河洛文化。

黄河与洛水的交汇处莽莽苍苍

在此地,考察组看到了当地有关部门修建的“神堤控导工程”。在当地村民的介绍中,队员们得知。神堤控导工程位于河南巩义市河洛镇神北村北,距离巩义市区13公里,下首就是河洛汇流处。

当地村民石虎向领队介绍洛口仓遗址变迁

在“神堤控导工程”的下方,队员们还看到一个太极八卦图。经过采访当地人才得知,作为中原文明的源头,太极八卦图又称为黑白鱼合抱之图,传说在伏羲台上观察,浑浊的黄河水与清白的洛河水二水相汇,激流扭成一团,由于水质不同,形成了黑白分明的特殊漩涡,这就是太极八卦图的真实原型,中国的中道思想就源于此。

“本应是洛水清,黄河水浑,没想到现在是洛水泛黑,黄河水依旧泛浑,可见这里的污染有多大。”考察组了解到,在“河洛交汇”处,虽然是水天浩渺,但也难逃一劫。如今,虽然此地被批准为旅游景区,但众多的垃圾对河洛水产生了相当大的污染,昔日“河洛交汇”的壮观景象已很难看见了。

◇探寻洛口仓遗址

结束完洛水与黄河交汇处的考察,考察组就直奔洛口仓遗址。领队张秉政教授告诉队员,作为世界文化遗产点,洛口仓遗址是队员们的重点考察对象之一。

据了解,洛口粮仓也叫兴洛仓,位于今河南省郑州市巩义河洛镇七里铺村以东的黄土岭上。这里地处丘陵,形势险要,土层坚硬、干燥,又有水路运输之便。自洛河逆水而上可达当时的首都东都洛阳,逆黄河而上可达陕西潼关和当时的西京长安,顺水而下可达山东至海口,同时与大运河相通,还能南到江苏、浙江,北到河北等地。

《隋书·地理志》《唐书·地理志》均有记载:“巩县有洛口仓。”《读史方舆纪要》记载:“隋大业三年,于巩东南院上筑仓,周回二十余里,穿三千窖,窖容八千石,亦曰兴洛仓。”建国以来在遗址范围内洛口村发现有古城址一处,古洞一处。在七里铺村现存有将军城、军粮道等遗迹。将军城城墙内存有汉唐时期的砖瓦等建筑构件和陶片。

资料记载,洛口仓筑有仓城,周围二十余里,“置监官并镇兵千人守卫”。全仓储米约有2400万石,是隋朝最大的一个粮仓,也成为大运河最大、最重要的物流中心。

东南运来的漕米,很大部分都贮藏在这里,由此往西可运往洛阳、长安;而用兵东北时,又可由此运粮渡黄河,经永济渠而运往东北。洛口仓兴建后,原本位居四大粮仓之一的河阳仓逐渐失去价值,在隋朝末年已被废弃。

经过一路打听,队员们了解到洛口仓遗址位于巩义县的七里铺村。但在村口处询问了许多村民,对于洛口仓的准确位置却众说不一。最后在村民的帮助下,考察组驱车沿着山间崎岖小道来到山顶,终于在黄土岭的位置看到了洛口仓遗址的残垣断壁,可以看到平地之上凸出一块土城墙,中间有一洞可由人穿过。

考察组在当地村民石虎的带领下,来到了一个很深的窖口处。据石虎介绍,洛口村中这孔大窑据说是洛口仓城3000大仓之一,此窑极深,从来没有村民能走到尽头。但在窖口,可以明显看到窖内壁仍有些砖瓦堆石。

张秉政教授介绍说,洛口仓的选址很科学,“一是兴洛仓地处水运大动脉的轴心和北京、杭州、西安的核心地带,便于集聚四方、辐射四方;二是位于洛河与黄河汇流处,与首都洛阳近在咫尺,粮食能迅速通过洛河满足洛阳的调运需要;三是位于黑石关京师要地,与洛阳军事联系紧密,能确保粮食安全,没有大的暴动不会出问题;四是建造于北邙之上,土质干燥,土层深厚,这里最适于建窖储粮。”

沧海桑田,当年的洛口仓已不复存在。但在巩义七里铺村的北岭上,尚存留着长一百多米、宽十余米的隋唐城土墙。

◇走进惠济桥遗址

惠济桥位于郑州市惠济区惠济桥村,古称惠济镇,现属毛庄镇,毗邻郑邙公路,是运河故道上一座历史悠久的石拱桥,“惠济长桥”又为荥水流域八景之一。

“过去引黄河水南下流经惠济桥村转向,东经索须河注入淮水,地方水陆交通发达,它是一个交通枢纽,繁荣一时。”张秉政教授介绍说,惠济桥历史悠久,曾一度繁荣昌盛,遗留下深厚的文化积淀。

据清顺治十六年《荥泽县志》载:“碧栏石瓮势若长虹,附居者烟火千家,往来者贸迁万种,民未病涉,诚一邑之雄镇也。”惠济长桥是荥泽八景之一。

早年间宽阔的河面上,碧波荡漾,北至保和寨南抵贾家河,来往船只频繁。到二十世纪五六十年代,惠济桥下的河水逐渐断流,河道干涸。人民公社时期将石桥栏杆等烧成石灰用于修建水利了。“文革”破四旧又将八卦亭等建筑拆除了,使古韵犹存的惠济桥黯然失色。

在民间,一直流传着惠济桥的传说。相传惠济桥是一个乞丐中状元后出钱修建的,虽经千百年风吹雨打,如今仍非常坚固。很早时候,河水泛滥,当地一座木桥“哗”地一声竟被席卷而去。自此,两岸人民虽能隔岸对望却不能彼此来往通行,河水泛滥给人们带来了诸多不便。

当时有位小乞丐发誓说:“我长大以后必在此处修一石桥,以谢父老!”小乞丐的话恰巧被河西朱门王胖子听见了,王胖子哈哈大笑,说一个要饭花子还想修桥,真是异想天开。河东有位种瓜老翁,听了此话却伸出大拇指,赞叹说:“此为有志人也!孺子可教,来日必成大器。”

这位老翁曾做过教书先生,于是便收这小乞丐为养子,教以经书。那少年读书用功,学习日进,经过几个春秋,终于成了一个有学问的人。小乞丐25岁那年,中了头名状元。当皇上问他需要什么时,他对皇上说:“请允许我在荥泽县西南五里惠济河上修座石桥,以谢父老。”皇上点首称赞,命他负责修建了这座惠济桥。

运河故道上一座历史悠久的石拱桥——惠济长桥

传说惠济桥建成那天,男女老少,人山人海,锣鼓喧天,鞭炮齐鸣,热闹非凡。正当大家高兴的时候,忽然见桥下水中飞出万道金光。那位状元的随从高叫道:“不好啦!状元的避水珠掉水里头啦!”说罢,欲跳入水中为状元捞上来。

那状元却不慌不忙地说道:“罢,罢,罢,是我故意投入水中的,它沉入河底,河水就永不泛滥了。”令人奇怪的是,自此惠济河再未泛滥过。而那位当了状元的乞丐,据说是山西人,个子不高,建桥时有人要为他树碑立传,被他谢绝了。因此,他的名字今已无从查考了。

资料记载,惠济桥商贸过去也非常发达。这里盐业、烟草、药材、丝绸、染织、京广杂货应有尽有。特别值得称颂的是手工制品“草编”。

在当地老人口中得知,惠济桥在民国以前曾有18家编庄,以“恒祥编庄”最大。草帽编出口日、美、英等国,在国际上素有“桥编”之誉,据说曾获得过巴拿马国际工艺博览会金奖。

考察组走到桥下观察,桥梁的基座由众多圆柱形滚石整齐地排列在一起共同支撑着,它们一层叠一层地深深埋于泥土之中,岿然不动地肩负着重任。圆形的滚石,既能够随意滚动到位,方便水下作业,又能够缓和消减河水波浪的冲击,起到保护桥基的作用。

站在桥基地面上,可以看到支撑桥体的三孔拱形圈梁结构依然牢固,石块间的缝隙依然整齐均匀,砌合严密。这是因为桥洞两侧的拱圈都由石榫固定,使拱形圈梁既不变形也不散架。

“先进的工艺和高超的技术保证了明朝重修的惠济桥在五六百年后仍很坚固,至今能过载重汽车。真为当时人们的思想智慧而折服,作为运河故道上一座历史悠久的石拱桥,它见证了运河的兴衰。”张秉政教授站在桥面上,俯身摸着地上的车辙印,看着申遗时新建的高大城门新楼,同考察组成员们一起流连忘返,久久不肯离去。

走进黄帝故里,守望中华家园

伴随着蒙蒙细雨,行走隋唐大运河文化考察组再次踏上前往河南新郑的路途,开启了一段追寻中华始祖的考察之旅。“我们都是炎黄子孙,认祖归宗是每个国人应该做的事情,我们要沿着大运河的足迹,寻找我们的祖先。”考察组领队张秉政教授出发前向大家介绍说。

每年的农历三月三日,为轩辕黄帝的诞辰,即上巳节,是汉族水边饮宴、郊外游春的节日。中国自古有“二月二,龙抬头;三月三,生轩辕”的说法。自春秋战国时期民间就有三月三拜轩辕的活动。

祈愿

随后在河南新郑,兴起了三月三登具茨山(位于河南新郑,系黄帝活动遗迹)朝拜轩辕黄帝活动,并形成民俗一直延续下来。从1992年,新郑市决定每年农历三月三举办寻根拜祖节,后演变为炎黄文化节,拜祖大典是其中的重要内容,一直延续至今。每年到此,来自五湖四海的近万名炎黄子孙,怀揣同根同祖同源的虔诚之意和拳拳赤子之心,聚首轩辕故里,义举同襄,齐梦共筑。

就在一周前,农历三月三日,考察组一行曾前往新郑探寻黄帝故里,由于朝拜轩辕黄帝活动上升到国家行为,考察组未能到达丙申年黄帝故里拜祖大典的现场,如今,考察组再次踏上旅程,将探寻人文始祖的步伐进行到底。

进入新郑市地界,一个印有“中华第一古都轩辕黄帝故里”字样的城墙映入眼帘,墙壁正中间前方有一尊莲鹤方壶造型的青铜器雕塑格外引人瞩目,作为从河南新郑出土的国宝级文物已经成为新郑市的城市名片。顺着城墙向北走,便进入了炎黄大道,时不时路边的广场或公园中也会有几尊轩辕黄帝塑像,而在炎黄广场中矗立着炎黄二帝的塑像,使得整个广场庄严肃穆。

“炎黄二帝为争夺中原大地之间起了战争,后来黄帝将炎帝打败,而后炎黄二帝结盟,共同治理国家,后人将中华儿女称为炎黄子孙。”张秉政教授向大家介绍着炎黄二帝的故事,时不时地拿起相机进行抓拍。

行走隋唐大运河,必然少不了河南新郑的黄帝故里,现如今认祖归宗的观念日渐深入人心,考察组一路奔波最终到达位于河南省新郑市区轩辕路的有熊氏的族居地黄帝故里景区。

一下车,一行印有丙申年祭祖大典主题的牌匾便映入眼帘,据了解,2016年丙申年黄帝故里祭祖大典将继续沿用“同根同祖同源、和平和谐和睦”的主题,主要是为了体现互动性,对黄帝故里的少林文化、中国功夫、嵩山文化等由黄帝文化发展而来的文化进行发扬广大。

“这么宏大的场面我还是第一次看见,看来新郑人非常重视炎黄文化和拜祖文化,这也将影响着整座城市。”漫步走进黄帝故里景区,考察组便被庄重威严的气势震住了。整个景区面积多达7万平方米,整体布局突出“中华之根”的主题,构成了“天、地、人”三大板块,中华姓氏广场、轩辕故里祠前区、轩辕故里祠、拜祖广场、轩辕丘与黄帝纪念馆等五个区,气势恢宏,灿然可观。

一条轩辕路横穿整个景区,将黄帝故里与姓氏广场分为两半,景区中更有姬水河贯穿景区,为整个景区增添了一分灵气。

沿着主干道往里走便是黄帝故里的大门,黄帝故里景区的大门为汉阙。在主干道两旁,分别分布着指南车、纪念石、日晷、蹴鞠纪念碑等景观,主干道两旁分别挂有祭祖大典主题的黄色旗帜,旗帜随风摆动,鲜明而醒目。

走上轩辕桥,春风扑面而来,桥如长龙卧波,横跨于姬水河,顺着轩辕桥,就进入了黄帝故里祠区。

“祠前庭三间,以图照展示新郑的裴李岗、仰韶和龙山文化时期文物。祠庭院内,树‘林则徐拜祖碑’和世界客属总会拜祖碑等。”解说员认真讲解,考察组成员仔细倾听。轩辕祠是最古老的建筑也是最核心的部分,轩辕故里祠正殿五间,中央供奉轩辕黄帝中年金身塑像,上面人文初祖的匾额是全国人大常委会副委员长程思远题的词,殿内四周的壁画生动形象地展现了黄帝一生的丰功伟绩。东西配殿各三间,东配殿塑黄帝元妃嫘祖——“先蚕娘”像,西配殿塑黄帝次妃嫫姆——“先织娘”像。

还未等解说员讲解结束,就听到祠后传来主持人的讲话声,张秉政教授带着考察组快步经过祠区到达拜祖广场,广场前为十余米的照壁墙,紧接着就是在广场中央的祈福树,四根金色的浮雕柱围绕在祈福树周围,祈福树全部为金黄色枝干和树叶,上面拴满了各种祈福的红丝带。(www.xing528.com)

“愿孩子能够健康成长,全家平安事事如意。”一名女士带着他的孩子边拴红丝带边对着祈福树祈祷,最后虔诚地拜了三下,摸摸孩子的头后才离开。广场北方中央端坐着轩辕黄帝石雕,通高5.9米,取“九五至尊”之意,右手执利剑,左手握拳置膝上,目视前方,睿智、英武、端庄、慈祥。广场两侧分别为各种名人题词的文化长廊和枣树,枣树上挂满了各种祈福的桃木牌。“希望我即将出生的小侄子,平安健康,快乐,长得帅帅的。”一名来自延津的彭女士在桃木牌上写下了自己的祈愿,顺势挂在枣树树干上,随风摇摆的木牌寄托了无数善男信女的期盼和寄托。

向后望去,在祭拜广场上,正举行着拜祖仪式,来自河南郑州的中华国学教育联盟近200余人正在此举行拜祖活动。伴随着婀娜妩媚的汉舞“礼仪之邦”拉开了拜祖大典的序幕,郑州孝文化基金会负责人,国学促进会秘书长、郑州蒙正大成教育学校校长等人先后致辞,并净手、上香、三鞠躬后,教育联盟成员200余人先后上台敬香,无论是男女老幼,各种凝聚的眼神和双手合十的动作无不对自己的始祖表现出尊敬和虔诚。

隆重而庄严的时刻

有的大人领着小孩,有的子女搀着父母,或者夫妻双双扶携着,将一炷炷上香插在炉鼎上,香烟缈缈不绝如缕,伴随着春风飘散在整个祭祖广场上,久久不能散去,似一股仙气腾云驾雾般升腾着。

“来祭拜文明始祖是一种对祖先的尊敬,我们炎黄儿女不能忘掉自己的祖先,我们的根永远在华夏民族中。”已经连续三年携家人参加拜祖大典的王松先生来自河南郑州,对于他来说,祭拜祖先是一种寻根的旅程,他也想将这种方式传承给自己的子孙们,让他们也知道自己是炎黄子孙。

看到此番情景,考察组领队张秉政教授感慨道:“‘天地之大德曰生’,从大家虔诚的祈祷中我看到了中华文明生生不息的希望,希望国人能够将这种力量继续传承给子孙后代们,认祖归宗,祭之以礼,是最应该抓起来的。”

弘扬中华武术

祭拜典礼结束后,一群身着古装的孩子们跑到大典中央,跟随着老师读起了儒家经典《论语》,全场200余名祭拜者也跟着齐声诵读。在一旁的孩子拿起毛笔书写着书法,诵读结束后,十余幅书法作品呈现在大家面前,孩子们跑到台下将书写着儒家经典名言的书法作品送给在场的祭拜者,脸上露出了灿烂的微笑。

宋庆成小朋友是诵读经典的领读,他告诉我们,他所在的郑州蒙正大成教育学校是一所国学教育学校,不仅有国学经典课程,还有强身健体的中华武术等课程,一年级开始读《论语》,二年级读《孟子》,三年级读《黄帝内经》,根据学生年龄的增加,学习不同的儒学经典论著。

随后30余名小学生接受师长们的破蒙开智礼仪,点朱砂,开天眼,寓意着美好的祝愿,孩子们头上一颗颗朱砂印寄托了父母师长们对孩子们的殷切希望和明德尚学之愿。然后孩子们每人击鼓三声。三声击鼓破苍穹,一生有为定乾坤。此时,鼓声,乐声,笑声,三声融为一体,可谓天籁之音。看到这,我们想到认祖归宗的文化要从孩子抓起,考察组其他成员也点头赞同。

伴随着音乐,紧接着一场别开生面的中国武术与中医药学融为一体的表演,寓意着中国中医的博大精深与武术的静、动、力、和融为一体,达到强身健体的功效。在场的所有观众无不拍手叫好,少年强则中国强,中华儿女的尚武精神得到了进一步升华。

随后轩辕黄帝像两侧的两尊金龙口中开始吐出了水流,一个美妙的奇观将整个祭拜大典推向了高潮。“这样的景观只有每年大典结束后才可以看到一次,今天真是太幸运了。”来自河南平顶山的赵先生是摄影爱好者,这次是专门来到这里拍祭祖大典,看到这,他不时地发出感叹。主办单位还设立了中华国学教育联盟专项基金,并为其揭牌,为10名品学兼优的国学学校代表发放河南省黄帝故里基金会的爱心捐赠。至此,整个拜祖大典圆满结束。

“举办一场隆重的祭祖大典是一件很不容易的事,整个拜祖大典让我们看到了华夏儿女认祖归宗的殷切希望,也让更多的炎黄子孙找到了华夏之根,无疑对国民大众来说是一次心灵的升华和慰藉。”中华国学教育联盟秘书长孙志强先生感慨道,通过祭祖大典仪式,他感受到了国民的寻根意识,这是他最值得欣慰的事。

典礼至此告成,考察组参观了轩辕丘,并在广场的西南侧亲身体验了投硬币求福气的活动,随后向隔路相望的姓氏广场走去,黄帝故里景区门前广场原名轩辕广场,由于地处老城区,形状不方不圆,道路斜穿而过。

“2008年根据专家建议,将轩辕广场更名为中华姓氏广场,面积由原来的7000平方米扩建成1.5万平方米,将景区内鼎坛移至百家姓广场,放至广场靠南三分之一处,鼎坛高9米,底座为35米×35米,坛面为21米×21米,共分三层15层台阶,鼎坛周围广场地板上刻满中华4600多个姓氏……”在姓氏广场的大典时,百家姓方阵群众将身着姓氏标志的服装参拜祖先。位于广场中心的中华第一鼎——黄帝宝鼎高6.99米,鼎口直径4.7米,腹深2.8米,耳高1.5米,足高2.8米,重24吨,鼎足为熊足,取意轩辕黄帝系有熊氏;鼎腹饰九龙,首顶艳阳火球,口倾水纹,祈风调雨顺,象征祖国统一安定。其造型庄严、凝重、大气,被誉为“天下第一鼎”。

俗话说,万姓同根,根在人祖。“中华的文化真是博大精深,这里的中华姓氏广场周围种植了活化石的水杉,共计960棵,正好象征了中国960万平方公里的土地。”一名游客看到这里惊讶地说。

中华姓氏广场的负责人告诉我们:“中华民族就像是一棵棵的大树,我们每个炎黄子孙就像是树的春华秋实,所以无论我们走到哪里都请不要忘了你是树的哪根、哪枝、那条、哪叶,这也正是我们修建这中华姓氏广场的原因。”

天空的烟雾久久不能散去,晴空万里的广场上渐渐地安静了下来。虽然典礼已经结束,而观礼的嘉宾们迟迟不愿离去。因为,不管走到哪里,他们的根在中国,根在中原,回家祭祖让他们深切地感受到祖国的强大。

来自澳门的澳华精英投资移民有限公司董事总经理黄辉诚感慨地说,走遍世界各地,才更加深切地体会到中原这片热土的发展和巨变,他要把这些变化,带到澳大利亚,带到他去过的每个地方,他衷心祝愿祖国繁荣富强,国泰民安。

处处有历史,步步有文化——新郑博物馆与裴李岗文化

在隋唐大运河流经的这片土地上,到处都是宝贵的文化遗产和珍贵的自然资源。在河南省新郑市区黄帝故里西侧300米处,有一座占地近8091平方米的新郑市博物馆,是中国县(市)级规模最大、馆藏文物最多的博物馆。馆内珍藏了目前中原地区发现最早的新石器时代文化——裴李岗文化,考察组一行前往新郑博物馆,探寻这古老的文明,追溯大运河两岸的文化遗迹。

考察组的车子在博物馆门前300米处的停车场停了下来,没走多远,一座仿古建筑映入眼帘,博物馆主楼正前方有高脊飞檐式仿古大门,与主楼相辉映。大门外两侧,各立一尊石狮,有2米多高。走进庭院内,只见道路整洁宽敞,草坪四季长青,满院花香四溢。庭院正中央,立有一尊国家级珍贵文物青铜莲鹤方壶(仿制品)。

“春秋莲鹤方壶是春秋中期青铜制盛酒或盛水器,中国首批禁止出国(境)展览文物。1923年出土于河南新郑李家楼郑公大墓,一件收藏于北京故宫博物院青铜馆,一件收藏于河南博物院。”工作人员向大家讲解着莲鹤方壶的出身和历史故事。“像这样的国宝级文物应该成为新郑市的象征,让它的历史浸透到整个城市中,伴随着这个城市万古长青。”领队张秉政教授说道。

在新郑市东大门收费站处,就有一座青铜莲鹤方壶雕塑,现在已经成为这个城市的标志,整个新郑市为此国宝而骄傲。庭院的东边依次树立着新郑古器出土纪念碑、唐代尊胜陀罗尼经楼、唐代妙法莲花经幢,西边依次树清代重修新郑县文庙纪念碑、瓜皮碑、重修太清观志碑。

主楼从外面看是两层建筑,依然延续仿古建筑风格。进入一楼后馆员迎接了我们,经过他的介绍,我们了解到,整个博物馆下设办公室,在业务方面设立陈列部、保管部、保卫科等部门。新郑博物馆是一座县(市)级综合博物馆,馆藏文物达6万余件,居河南省县级博物馆前列。

国家级珍贵文物青铜莲鹤方壶铜塑立在馆中

讲解员向我们介绍到,新郑市博物馆收藏各类文物6万余件,分青铜器、陶器、瓷器、石刻、砖瓦等17个类别。主要藏品有春秋战国时期的青铜礼乐器、兵器和生活生产用具以及裴李岗文化时期的陶器、石器、动物化石等,其中50万年前的纳玛象牙化石长3.55米,是国内同类象牙化石中最长的一枚。

“真想不到,新郑市除了是轩辕皇帝的故里,我们还收获到了更多的内容,这里还是古老文明裴李岗文化的发祥地,真是了不得。”张秉政教授高兴地说道。

进入主楼一层,展厅内的展品多为郑韩文物展。主要展品为郑韩故里手工业遗址出土的陶范、铁范、青铜礼乐器、韩国宫殿门枢、陶瓦等建筑材料及战国兵器等。在这里,我们聆听了郑韩故城北城墙遗址的故事,看到了古人制作钱币用的模子,古人用的锅、碗、瓢、盆等生活用具。

考察中

“周宣王二十二年,宣王姬静把他的同父异母弟姬友封于都城镐京……后来为区别郑桓工初封的旧郑,故名曰新郑。”听着讲解员讲解着新郑市名的由来,感觉每个地市的名字都会有一番精彩的故事。在展厅中我们还看到了郑韩故城韩国宫城遗址内的排水管道,与今天的排水管道有异曲同工之妙,“真为古人的智慧而感到佩服,古人的思想也是很前卫的,设计出了如此巧妙精湛和具有实用性的排水管道,真得为古人智慧点个赞。”张秉政教授看到这里不由自主地脱口而出,竖起了大拇指。

走进主楼二层,“华夏之根——走进有熊氏故墟展”牌匾映入眼帘。我们看到了8000年前裴李岗文化时期的石磨盘、石磨棒、双耳圆底红陶壶、5000年前的仰韶文化时期和3000年前的龙山文化时期的陶器、石器等。在这里我们了解到了可以填补我国仰韶文化以前新石器时代早期的一段历史空白的裴李岗文化。这个时期,已进入以原始农业、畜禽饲养业和手工业生产为主以渔猎为辅的原始氏族社会。文化的分布范围,以新郑为中心,东至河南东部,西至河南西部,南至大别山,北至太行山。重要遗址还包括临汝中山寨遗址、长葛石固遗址等。展厅内的各种古人的日用器具让我们观察组大饱眼福,叹为观止,为古老文化留存下来这么多历史遗迹而钦佩。

在二楼展厅旁,还有一个馆藏瓷器展,大多为民间老百姓捐给博物馆的瓷器,有官窑,有青花瓷,粉彩,也有民国以及近现代的瓷器展品,让我们欣赏到了每个时期瓷器代表的时代特征,也让我们见证了整个历史发展的过程。

走出展厅,在主楼的后方,我们踏上了一条石刻碑廊,20余块历代碑刻和墓志铭拓片放在一起,让我们在欣赏原碑的同时也能够带给我们在拓片上的震撼效果。

“裴李岗文化的源远流长将中国的历史追溯到8000年前,现如今,中华上下八千年的说法也许成为可能。”张秉政教授感慨地说道。

告别了新郑博物馆,考察组感慨万千,距今8000年历史的裴李岗文化给我们留下了深刻的印象,我们也会永远记住隋唐大运河旁的新郑市留下了这么丰厚的中华历史的文化古迹,在这片土地上成长的人们,势必会以拥有这片璀璨的文化古迹而感到骄傲。

◇走进千年学府:嵩阳书院

阳光明媚的午后,考察组踏上了寻访千年学府——嵩阳书院的路程,从登封出发,经过十几分钟的车程,考察组到达了位于河南省登封市城北3公里峻极峰下的天地之中历史建筑群,这里是世界文化遗产,也是国家文物之一,因坐落在嵩山之阳而得名。

千年学府之地嵩阳书院

“我们之前考察过商丘应天书院,本次考察的嵩阳书院也在中国宋代四大书院之列,拥有着悠久的历史,希望我们此行可以看到,这座大运河流经的这片土地上的学术圣殿的原始面貌,也让我们从中真正学到东西。”进入书院前,考察组领队张秉政教授向大家介绍考察的目的,让大家明确目标。

走进嵩阳书院的入口处,一座高大的牌坊出现在考察组面前,牌坊为木质结构,正中间写有“高山仰止”四个字,给人以庄重敬畏之感。沿着甬道向里走去,路两旁的碑文久经历史的考验,经过风吹日晒,已被风蚀得看不见字迹。道路两旁还有杏坛、古井和碑亭,走上台阶后,在正门左侧20米处,一座高大的石碑伫立在那里,张秉政教授高呼一声“大唐碑”,我们也紧跟了上去。只见碑文上刻有《大唐嵩阳观纪圣德感应之颂碑》,这块碑是权相李林甫撰碑文,裴迥书写匾额,徐浩采用八分隶书书写的碑文。碑高9.02米,宽2.04米,厚1.05米,碑制宏大,雕刻精美,通篇碑文1078字,字态端正,刚柔适度,笔法遒雅,是唐代隶书的代表作品,大唐碑重80多吨,仅碑帽就有10多吨重。碑文主要叙述嵩阳观道士孙太冲为唐玄宗李隆基炼丹九转的故事。

在这里,我们访问了书院一位老者,老者向我们述说了大唐碑的故事。据说大唐碑是唐玄宗天宝三年(744年)立,因为道士孙太冲用九转生丹治好唐玄宗的病,唐玄宗要立这块碑表示感谢,并限期100天完成。工匠问玄宗立多高多大呀?玄宗说,当然越大越好,越高越好。碑做好了,还要在碑顶上戴上个帽子。100天过去了,碑是立起来了,可是帽子太大、太重,以当时的技术条件,怎么也戴不上去,皇帝一怒之下杀了三个县令、六个监管,即工头。玄宗又说了:“再限期三天,还立不上去,把周围的人都杀了!”两天过去了,人们还是想不出办法把帽子戴上去,就坐在碑的周围等死。此时从东面走过来一位老人,背着个简单工具箱,一个年轻工匠告诉老人家说“:你快走吧,这么大年纪,别跟着我们受连累啦!”老人围着碑转了转,四处看了看说:“我这么大把年纪了,还有什么大不大,死不死的,土都围到脖子了,怕什么呀!”说完就走了。人们想到老人的话语是启发,有道理,于是用堆土的办法把那块大石帽子戴上了,工匠们躲过一劫,据说这个老人就是鲁班。从此,鲁班智立唐碑的故事,就在嵩阳观一带传开了。

“大唐碑气象万千,堪称大唐第一碑,久经战乱和风雨依然保存得这么完整,为古人的石刻精湛技术和智慧感叹啊。”说到这,张秉政教授拿起相机,为大唐碑拍了一张特写。

考察组一行人转身向书院大门走去,“嵩阳书院建筑结构基本保持了清代建筑布局,南北长128米,东西宽78米,占地面积9984平方米。中轴建筑共分五进院落,由南向北,依次为大门,先圣殿,讲堂,道统祠和藏书楼,中轴线两侧配房相连,共有古建筑106间,多为硬山滚脊灰筒瓦房……”跟随着讲解员,考察组看到了古朴大方、雅致不俗的嵩阳书院整体平面图,这里的建筑结构与中原地区众多的红墙绿瓦、雕梁画栋的寺庙建筑截然不同,具有浓厚的地方建筑特色。

在书院大门上,左右两侧的对联上书有文字:

(上联)近四旁惟中央统泰华衡恒四塞关河拱神岳

(下联)历九朝为都会包伊瀍洛涧三台风雨作高山

进了嵩阳书院的大门前行到西侧,往左侧走一点就可以看到一棵大树,为“将军柏”。据说公元前110年,汉武帝来此,看到这棵大树甚为惊讶,称为“天下第一”,遂封为“大将军”。这棵树苍老粗大向西倾斜,当时的大将军树已经存活有三千多年。可是向前走不远一看,有一棵更大的树在眼前,随行的人员说:“万岁爷,这里还有一棵更大的呢!”汉武帝想:“皇帝金口玉言,说的话是不能改的,既然封了前面那棵为大将军,这棵再大也只能是老二。”于是绷着个脸说:“先入为主吗,它再大我也只能封他为二将军。”这棵大树距今4500多年,树干空了而且肚子裂开了;树枝四展,一半枯枝干干地竖着,一半枝叶茂盛,顽强生长,苍苍翠叶,显示出旺盛的生命力,其中一枝向西伸展着,如同巨龙飞腾。有一枝枯枝在中央直挺挺地很像观音面东端庄而立。细看,这枯枝上部分像小的站立的观音,看其中上部分则像大的站立的观音,看整体部分又像更大的站立的观音,确实神奇。于是人们说这是树大有灵性。据说当年汉武帝再向前走,见又有一棵比前面两棵还大的树,距今6300多年了,汉武帝将这棵树封为“三将军”。汉武帝这么一封,显得太不公平了,他金口玉言又不能改。三棵树因为岁数大,有灵气,对汉武帝如此不公平的封号很不满意,“三将军”一气之下连根拔起,至今已经不存在了;“二将军”气得挺着胸,显出十分高傲不服的样子,肚皮给气炸了,裂开了;“大将军”也感到自己最小,反而封为老大,不好意思,于是弯着腰,显出很羞愧的样子。于是,民间留下这样的顺口溜:

巍巍大唐碑

大封小来小封大,

先入为主成笑话。

三将军恼得被气死,

二将军不服肚皮炸,

大将军羞愧低下头,

金口玉言……

大树的冤案过去两千多年了,直到公元1985年党中央总书记胡耀邦来此,才给“平反昭雪”,大的是大将军,小的是二将军。如今的一、二、三将军树分别在嵩阳书院的正门旁、碑廊旁和先圣殿的旁边,年龄都在4500岁左右,虽样貌老态龙钟,但依然生机旺盛。

值得一提的是,在将军柏的花园里,园林保护单位采用的是无线土壤环境监测仪这种设备来进行多项指标检测。

“我们采用的无线土壤环境检测仪是一款采用渐进的物联网技术和理念,使用高灵敏度传感器和先进的电路设计而研发的自动监测的产品。”管理员介绍道,通过无土壤环境监测仪可以实现对“将军柏”土壤含水率、土壤温度、土壤电导率进行多项指标检测,保证将军柏能够生机旺盛。

在场人员听到管理员介绍后拍手叫好,距今4500年左右的侧柏树如今用上了高科技物联网技术进行保护,彰显出了景区的设备和园林管理部门对文物的重视,也让我们看到了现代科技对古老文物的保护作用,带给大家耳目一新的感觉。

将军柏旁就是先圣殿,殿中有至圣先师孔子的塑像,旁边还有刻有他弟子样貌的石碑,先圣殿左右分布着众多的石碑,与庭院中的碑廊交相呼应,嵩阳书院现存唐至清代碑碣70条品,特别值得一提的是,嵩阳书院明代石刻“登封县地图”,刻于万历癸巳年(1593年),图上详细刻制着嵩山地区名胜古迹的分布情况和山川、河流、道路、村镇等名称,是登封文物分布图,又是登封县地图。登封县文物名胜尽管志书都有记载,但用地图形式直接描述的,仅此一块登封石刻地图。这块石刻地图轮廓清楚,位置准确,一览此图,对登封县的全貌和文物分布一目了然。明代石刻登封县图是难得的艺术珍品,也是研究登封地理、文物和历史不可多得的宝贵资料。

“拜完老夫子,以后要好好学习,学习儒家文化,向孔圣人致敬。”一位母亲带着自己的孩子到先圣殿孔子塑像前祭拜,希望孩子能够被这种文化所熏陶,将来成材成器。

虽样貌老态龙钟,但依然生机旺盛

往里走就是讲堂,顺着讲堂进去就是道统祠,为祭祀场所,内有尧帝、大禹、周公塑像,在各个雕像之后分别绘制着尧帝巡狩、大禹治水、周公测景图等,“这反映了中岳嵩山是历代帝王活动的场所,我们此次前来考察不虚此行。”张秉政教授说道。

在道统祠两旁的三益斋和四勿斋中,一个名为“登封天地之中”的摄影展在这里举行,主要是展出了国际友人关野贞先生的作品,并分为“嵩阳书院、嵩岳寺、中岳庙、少林寺、拾遗、汉三阙”等主题,反映了各个时期景物的老照片,让人看完之后叹为观止。

从三益斋走出来,便走到了嵩阳书院的最后一个景点——藏书楼,藏书楼是古代嵩阳书院储藏典章子集的地方,原来藏书一千多部、经史子集非常丰富,几经战乱现如今已所剩不多,放置在玻璃罩中展出。

走出嵩阳书院,考察组在书院外的杏坛中休息了片刻,相传清初中州著名学者耿介主持倡兴嵩阳书院,循孔子杏坛讲学旧说,在此除地为坛,坛上有古杏树一株,传为耿介手植,现如今用石头护坛,周围平台装上栏杆,恢复以前的旧貌。

行走到此,考察组领队张秉政教授感慨万千,他说:“来到中岳嵩山观千年学府,这里冈陵之厚,泉脉之秀,林壑之深,人累于天地之间,不能不受阴阳之气息;人杰地灵,人与自然不能不对应。走进中原腹地,终于找到这里文气愈来愈重的原因了。”

曾经隋唐大运河流经的这片土地,伴随着这座千年书院一起沉浮,在这片土地上人才辈出,大运河润泽着这片土地上成长起来的人们,必定会将这种文化精神代代相传,经久不息。

◇探寻中岳千年古庙会

每到农历三月和十月,河南登封中岳庙便热闹了起来,一场历时10天的中岳庙会在这里如火如荼地举办开来,使得隋唐大运河流经的这片土地充斥着浓浓的文化色彩。考察组踏上了这片热土,准备一睹千年古庙会的原始风貌。

山门前人山人海

“这座位于嵩山脚下的中岳庙距今已有千年的历史了,中岳庙会在古代是庆祝中岳皇帝诞辰的祈福会,自唐宋兴起,流传至今以来每年有两个会期:农历三月初五至十五和十月初五至十五。主要是香火会,每逢两个会期,前来进香许愿、还愿的香客人山人海。”

查阅着资料,考察组领队张秉政教授向队员们讲解着中岳庙的历史,时不时地发出感叹的声音,“这次一定要好好考察中岳庙会,它已经有一千年历史了,真想马上见到它”。

◇中岳庙会上的繁荣与热闹

车子驶进距离中岳庙一公里处,车辆川流不息。东岳庙门前的广场上,更是人山人海,来自祖国各地的善男信女们带着妻儿老小来到中岳庙准备祈福祝愿,还未进入中岳庙中,考察组已经被庙前主干道两旁的庙会深深吸引住了。

“糖葫芦、古玩字画,糖人儿……”庙会前,叫卖声、吆喝声乱成一团,当地的小贩将自己制作的各种小饰品、土特产都拿到庙会现场贩卖,在这里还可以淘到长命锁、玉如意、宝葫芦、香袋、避邪剑、生肖石等传统纪念品,可以品尝到铁板炒凉粉、水煎包、羊肉汤、烩面、登封烧饼、道口烧鸡、牛肉汤、胡辣汤等河南各地的风味小吃。

“这才是真正的千年庙会,各地乡亲父老把看家本领都拿了出来,真是让我们开了眼界。”大家边用相机拍照,边发出感叹。在庙会的四周草地上,几位评书艺人在说唱河南评书,周围围满了前来观看的老百姓们。

“我是登封本地人,是河洛大鼓的第六代传承人,也是河南省文化厅批准的河南省非物质文化遗产传承人……”在庙会现场的西北角,一名大鼓说唱者在向大家介绍自己的身世,原来,这位非物质文化遗产河洛大鼓传承人叫郝总善,从14岁开始学习河洛大鼓,并在全省各地进行表演,现在已经70岁的他已经培养了众多的弟子。

“河洛大鼓很难唱,特别是在农村说唱难度更大,很多青年不愿意听我们说唱,他们心里太浮躁,所以我编写了《尊老爱幼十大劝》,希望能够唱给那些不喜欢传统文化的青年们。”说起自己学习河洛大鼓的心路历程,郝老先生一脸的惆怅,一开始学习时由于资金有限,只能自己攒钱买乐器,在心里难受的时候眼泪一直往肚子里咽。

如今的他享受河南省文化厅的特殊津贴,河洛大鼓说唱类全省只有两名艺人享受此待遇,在大家的簇拥下,老先生为大家表演了自己创作的《尊老爱幼十大劝》,赢得了在场观众的阵阵掌声。

◇古老的中岳庙

告辞了郝老先生,考察组继续向中岳庙前进。进入中岳庙前需经过中华门牌坊,中华门是中岳庙的前门,原名“名山第一坊”,为木建牌楼,1942年改建为砖瓦结构的原庑殿式牌坊,更名为“中华门”。门额内外分别写有“依嵩”“带颍”“嵩峻”“天中”八字,简要地说明了中岳庙所处的地理位置。

接着向前走,在中华门南有一座八角重檐亭,是古代过往行旅拜谒岳神的地方。檐坊和雀替上面透雕戏曲故事,形象优美,精巧异常。

走在前往天中阁的中轴线上,中岳庙的中轴线是一条由青石板铺成的大甬道。沿中轴线从南向北,由低而高,我们依次看到了中华门、遥参亭、天中阁、配天作镇枋、祟圣门、化三门、峻极门、峻极坊、中岳大殿、寝殿、御书楼。庙的东路和西路,还分别建有太尉宫、火神宫、祖师宫、小楼宫、神州宫和龙王殿等单独的小院落,现存明清建筑近四百间,金石铸器二百余件,汉到清代的古柏三百余株。正是这些亭门宫殿,构成了中岳庙规模宏大的古建筑群。

走进天中阁就意味着正式进入了中岳庙的北大门,漫步进入中轴线上,眼前出现了一群身穿蓝色汉服,脚穿布鞋,头戴书生帽的孩子们,他们队列立正站齐,伴随着音乐《男儿当自强》顺势练起了太极拳,脚步稳健,运掌得当,颇有些武当真人的风范。在孩子们的后方,又聚来20余名身着蓝色汉服的孩子们,他们手持太乙浮尘,伴随着音乐表演起了太极浮尘。

“太极拂尘是一种新型的养生健身运动项目,采用道家法器拂尘作为器械,以传统武术中武当拂尘的技法为主要方法,结合太极运动刚柔相济、一式多圆、轻柔舒缓,连绵不断的原理编排而成。”张秉政教授向我们介绍起了太极浮尘的历史和练法,主要是注重攻防,技法多变;演练起来式式相连如行云流水,能收能放曲折回环,是一项既有健身防身作用,又有较高表演观赏性的运动项目。

从天中阁出来沿着甬道向上走去,不远处便看到木结构的配天作镇枋。它原名叫“宇庙枋”,正中间书写着“配天作镇”几个大字,左右配楼分别书“宇庙”“俱瞻”。配天作镇枋后为松柏掩映的崇圣门。此门为过往门庭,因中岳神曾被封为“中岳天中崇圣大帝”而得名。

太极拂尘表演脚步稳健

“一炉真香炉中焚,我跟财神把话云,奉请财神来附位,你给众人添金银,一添荣华和富贵,二添子孙长命人……”不远处传来经文诵读声,循声走去,就到了崇圣门。只见财神殿前香火鼎盛,善男信女们正在排队上香,几名女士手持经文在大声朗诵,时不时地抬头瞻仰财神殿,“我来自河南郑州,做一些小生意,今天来庙会主要是拜一拜财神,给家里的生意添一点财气。”郑女士告诉我们,诵读请财神经文能够平静内心,也是祭拜财神前必须经过的一个程序,现在很多人嫌麻烦不再诵读,而她依然保持这个习俗,因为她觉得,这样能使内心虔诚,心里会踏实一点。

◇多种多样的庙会习俗

“一直想看看宋代的铁人,今天终于圆了梦想,像这样庞大的铁人我还是第一次看见,而且不止一个,真是让人叹为观止。”张秉政教授看到铁人高兴地说道。在崇圣门东有古神库,创建于北宋。在古神库周围有四个高大的铁人,据史料记载,四大铁人铸造于北宋英宗治平元年(1064年),高3米许,重约3吨,握拳振臂,怒目挺胸,形象威严,栩栩如生,是我国现存形体最大,保存最好的四个“守库铁人”,同时也是北宋铸造的艺术珍品。

在这里,考察组看到了中岳庙会的传统习俗“拜干爹”。只见祭拜者带着自己的孩子,在铁人面前拜了拜,用红绳拴着铜锁在铁人手臂上挂上之后,迅速拿下来挂在孩子的脖子上,口中还默念着祈福。“来这里拴娃娃是为了让孩子能够健康成长,也是找个彩头希望能有个好的运气。”一名母亲抱着孩子告诉我们,她们来自山东,不远千里来到这里就是来祈福的,希望中岳庙之行可以给她们带来好运气。

考察组打听到有关铁人传说的故事,传言宋朝时金兵南侵,铁人准备渡河抗金壮志未酬,当地的百姓对铁人充满了崇敬之情,把它们奉为守护神,孩子周岁时,要到中岳庙的铁人前举行挂锁仪式,把铜锁或银锁先挂在铁人的臂膀上,然后让孩子焚香叩头。然后将锁从铁人身上取下,挂到孩子的脖子上时,就意味着锁是铁人送给孩子的礼物,孩子以银锁挂在铁人的臂膀上换保护,以后就会平安健康。一名登封本地人告诉我们。“这种习俗,有人称为‘挂锁’,有人称为‘拜干爹’。”

而在另外一个铁人旁边,一群老年人往铁人腿上摸了几下,然后在自己的腿上再摸几下。一经打听才知道,这也是中岳庙会传统的习俗——“摸铁人”,传说身体的哪个部位疼痛不适,只要摸摸铁人与自己相同的部位,这样,病痛就会减轻甚至痊愈。

“庙会丰富的习俗满足了广大老百姓的祈福要求,这样精彩的习俗我还是第一次看到。”张秉政教授感慨地说。在东侧铁人旁,男男女女们开始在福寿殿前用红绳捆“姻缘锁”,锁上刻有男女的名字,表示恩爱甜蜜到天长地久。

摸铁人争先恐后

在甬道东西两侧,还矗立着宋代的石碑三通、金代石碑一通,因为四通碑的撰文者都是当时状元,被称为“四状元碑”。碑的内容都是叙述中岳庙的历史沿革及修建情况。碑制宏大,书法遒雅,苍劲有力。看到这,考察组为古人能够制作出这么大的碑刻额而感叹。

“第一次看到存活这么长时间的侧柏,整个树的形体有一种老态龙钟的感觉,像是一位千年的道人一样。”在整个甬道两旁,种满了古木侧柏,树龄一般都在1000年左右,考察组还发现了长达4000年左右的侧柏,树上拴满了红色祈福绸带,不时有男女老少在树前烧香跪拜,祈求自己的亲人平安健康,长命百岁。

顺着甬道往上走,就到了“化三门”,化三门取名于道教的“一气化三清”,是中岳庙的过往门庭。化三门后西侧,有无字碑亭。亭内立有清代石碑一块,碑上只有线刻花边,没有文字,故称“无字碑”。碑的意思是说岳神之德,大到难以用文字形容,故立空石,以示纪念。

化三门又叫作“文昌殿”,店内坐镇文昌星君,许多孩子和即将高考的孩子在此跪拜,也有家长老师们在这里祈求孩子们能够金榜题名,殿前的对联有浓浓的世俗趣味,上联曰:“左手掌印帮扶高官厚禄”;下联曰:“右手执笔掌握学业有成”。

化三门的北面是峻极门,中门的两侧塑有一丈四尺高的两尊将军像,故又名为“将军门”,是中岳大殿中心院的山门。门内两侧塑有两武士泥像,高达4.5米,执斧秉钺,气势威武。

“妈妈快来给我拍照。”“一、二、三,茄子!”从将军门出来,一个金黄色的葫芦石雕非常引人注目,葫芦雕塑前面的一对母子正在拍照合影留念。葫芦上面写着“八卦炼丹炉”,不时有祭拜者在葫芦前合影留念,葫芦在庭院的正中央,顺着甬道往上走,就到了峻极门。

峻极门前甬道两旁为四岳殿,按顺时针方向依次是东岳殿、南岳殿、西岳殿、北岳殿,加上中岳恰是五岳。古人称中岳庙为土神之宫,五行土为尊,所以中岳为五岳之首,配之以四岳殿,表示“五岳共存,五行俱全”的宗教观念。

走过嵩高峻极坊,在高大的石栏月台上,坐落着中岳庙的正殿——峻极殿,又称为“中岳大殿”,是嵩山规模最大的建筑。在庭院中有一块高出地面的平台,平台上站满了身着汉服的孩子们,从条幅打着的文字看,一场公益汇演将要在这里举行。

“我们学校有3000多名孩子,平时都是接受儒释道文化,另外也接收孤儿,现在就有孤儿二三百人,管吃管住,今天想用自己的看家本领给父老乡亲们举办一次慈善义演。”在台前主持工作的郑州市慈善文武学院梁教练告诉考察组,今天来的孩子都是六年级,为感谢父老乡亲在此举办慈善义演,大概会持续20分钟,宣扬的都是道教文化,希望能够给前来祭拜的乡亲们一点轻松感。

话没说多,表演就已经开始,变脸、武术、太极拳、太极扇、太极等十余个节目精彩纷呈,最后一个《道德经》诵读将整个汇演推向高潮,在场的人们纷纷叫好。

走进中岳大殿,首先引人注目的,是彩绘天花板上的盘龙藻井,是用精致的小型斗拱层层叠造而成,盘龙居井心,龙口中原来系有宝珠,当地人呼之为“老龙盘窝”,是一组珍贵的艺术品。藻井的雕刻艺术极为精湛,蛟龙卷须昂首,盘绕升腾,玲珑可爱,巧夺天工。

中岳大殿的后面,是一座单独的院落,主要建筑为岳寝殿。它是一座歇山式建筑,黄瓦覆顶,斗拱飞翘,面阔七间,进深三间,传说为中岳大帝与帝后起居之所。殿内神龛里,有“天中王”和“天灵妃”的塑像,两端有两个大型紫檀木透花雕刻的“龙榻”,榻上有天中王睡像,东榻上睡像为檀木雕刻,西榻上睡像为彩色泥塑。

出寝殿拾级而上便到了中岳庙最后的景观御书楼。中岳庙最后一座殿宇,原名“黄箓殿”,是储存道经之地。后来清代乾隆皇帝游中岳时,曾在此殿题碑书铭,故又称“御书楼”。现为硬山庑殿式黄色琉璃瓦楼房,为民国所建,两侧顺山房是储存祭器的地方。

走出御书楼,考察组的中岳庙会之行也就告一段落了,殿宇上空的炉烟还未散去,庙会的叫卖声在天空中回荡,祭拜者依然络绎不绝地行走在甬道两旁,中岳庙会之行不仅让考察组体会到了丰富的传统习俗,更让考察组队员们看到国民的精神信仰的伟大,还体验到了千姿百态的民俗民情,感受到了春日的全民狂欢。这相似的一切都在注释着千年道观——嵩山“中岳庙”的历史出场,也闪耀着道家文化的理性光辉和人文情怀。

“我们此次之行观赏到了中原地区最大的道教庙会,也看到了古老中岳庙古建筑保存的完整及其雄壮和魅力,香客及众多游人在寻神访道,祈福许愿,游览胜景,仿佛在翻阅着一部形象的道教文化教科书。”走出中岳庙,张秉政教授感慨地说道,下一站,他还要带着考察组继续沿着大运河的足迹行走下去。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我要反馈